『壹』 牛糞可以消毒嗎
世界上的牛最嚮往的國家恐怕就是印度了,印度人將牛看成神的使者。不光從情感上敬重牛,印度人的生活也離不開牛。印度農民大都家裡養牛,他們對待牛就和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早上起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牛梳洗,然後為牛准備一份精美的早餐。然後,一家人才開始吃早飯。印度人認為,早飯前讓牛吃好可以給一家人帶來好運。牛奶是印度人最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印度人把牛奶看成像母親的乳汁一樣重要,印度最大的一家牛奶公司名字就叫「母親奶製品公司」。在印度還有人為了盪滌身心,延年益壽,竟然每天飲牛尿,或在身上塗抹牛糞。印度前總理德賽訪美時,在電視上解釋自己年逾80還精神矍鑠,就是因為每天飲牛尿,並認定牛尿是世界一切飲料中最富營養的無獨有偶,記者在突尼西亞走訪的路上,得知該國的柏柏爾人有另一種震撼的「發明」———用牛糞刷牙。他們當然不是直接拿牛糞往牙上抹,而是將其曬到硬如石頭,再磨成細粉,摻入一些香料和礦石,拿薄荷枝蘸著,清潔牙齒表面和牙縫。這種復合配方據說有堅固牙齒、增白和預防牙齦炎的作用。在記者看來,常年大口吃肉的柏柏爾人的確需要以此護牙。說實話,突尼西亞牛糞的味道並不臭,人家放養的牛是純草食動物,排泄物曬干後主要是草腥味,加工之後根本聞不出異味。人們還覺得,牛身上的每一個部位都是聖潔的。甚至連牛的糞便這種我們通常認為是廢物的東西,在經過加工後,也成為當地的人們治療一些疾病的葯物。豐富的資源加上現代工藝,經過一系列的壓榨,研磨,然後進行分裝,隨處可見的牛糞就被製成了葯丸。而許多人也都相信,這些葯物有著靈丹妙葯一樣的功效。除了葯物外,當地人還以牛糞為原料來製造肥皂等
麻煩採納,謝謝!
『貳』 世界500強企業:印度7家,德國27家,法國31家,中國和美國呢
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也就是中國俗稱的世界500強,是由《財富》雜志每年進行發布,每一年在這世界500強中有新人來也有舊人去,還有些老企業一直穩坐前面的寶座。這是一個在經濟方面全世界性的較量,所以很多人都會格外關注世界500強中有沒有自己的國家的企業以及排名是多少。
《財富》2000年時報道到那個時候的全球最大的五百家公司里美國企業佔了35%,有高達179家;日本企業佔了20%,有107家;而中國有多少家呢?據統計僅10家而已,佔比2%,數量少的可憐,而20餘年後的今天中國又有多少家了呢?《財富》在2020年報道本年度世界500強時曾介紹到在2020年的世界企業總營業收入高達30萬億美元,超過了以往的數據達到最高,而這30萬億美元多數都是中國和美國的GDP的總和,真不愧是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國家和第二大經濟體國家。想必大家也都好奇20年後的世界500強又是怎麼樣的呢?
僅僅二十年,中國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從十家變成了一百多家,一下子成為了世界上進入前500強企業最多的國家,所以相信在未來的世界500強中還會出現更多的中國企業。
『叄』 全球最大的五家乳製品公司是哪幾家
全球知名的乳製品公司主要有:雀巢、達能、納克塔利斯、美國奶農、菲仕蘭、恆天然、愛氏晨曦、伊利、薩普托、迪恩食品等。
1、雀巢
雀巢總部在法國,創立於一八六七年,始於法國,現擁有遍布於全球的五百多家加工廠,是全球較大的食品供應商。生產製造的巧克力棒和現磨咖啡全球周知。
2、達能
達能總部開設於荷蘭,是一個多樣化的海外食品有限公司,集團旗下擁有好幾個知名品牌,擁有鮮乳製品、飲品、臨床醫學營養保健品、寶寶營養保健品等商品。業務流程遍及全球,在荷蘭、西班牙及義大利,銷售總額全是遙遙領先。
3、納克塔利斯
納克塔利斯總部在荷蘭,創立於1993年。到99年,早已變成歐州較大 的牛乳及乳製品公司。二零零二年,變成歐州較大的牛乳及乳製品公司,占歐州第二銷售額,年銷量55億歐。主營業務的乳酪及其左旋肉鹼在好幾個國家和地區市場銷售,歐美國家銷售市場基本上被他壟斷。
4、美國奶農
全美國較大的奶農全部的牛乳銷售市場協作機構和食品行業。已於2014年11月12日與伊利牛奶簽訂,方案在美國合資企業基本建設年產量八萬噸嬰兒奶粉的全球樣版加工廠,這將是美國經營規模較大的嬰兒奶粉廠。
5、菲仕蘭
西班牙唯一一家得到黃家頭銜的乳品公司,擁有西班牙百分之八十上下的農場。荷蘭皇家菲仕蘭企業創立於十九世紀,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時間,是全球百分之九十五的低聚果糖供應者。另外也是全球關鍵乳清蛋白經銷商,全球知名微囊技術性生產商,全球知名的乳清蛋白磷酸鹽經銷商。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排名不分先後。
應答時間:2021-04-2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肆』 印度人為什麼喝牛尿
印度人之所以喝牛尿,是因為印度前總理德賽訪美時,在電視上解釋自己年逾80還精神矍鑠,就是因為每天飲牛尿,並認定牛尿是世界一切飲料中最富營養的。 在印度,人們喝牛奶,搜集牛尿,當地人稱為「牛水」,可以說牛在印度人看來就是寶。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本土的優質奶牛品種「吉爾牛」售價昂貴,堪比黃金,而印度一家科研機構的專家們在經過四年的研究分析後發現,「吉爾牛」的尿液里竟然真的含有黃金。
(4)印度有多少家牛奶公司擴展閱讀:
生物研究
報道稱,研究人員在居納加德農業大學食品檢測實驗室分析了400個吉爾牛的尿液樣本,從中找到了黃金的痕跡,每一公升尿液里黃金的含量從3毫克至10毫克不等。而這一貴金屬是以離子形態存在於尿液中,相當於「溶在水中的黃金鹽」。
B·A·加拉提亞博士是居納加德農業大學生物工藝學科的負責人,他帶領一個研究團隊主導上述實驗。據其介紹,實驗過程中使用了氣相色譜-質譜分析法來分析尿液樣本。
「過去,我們聽到過很多關於牛的尿液里有黃金的傳言,但卻一直沒有詳盡的科學分析來支撐這一說法。於是,我們決定研究牛的尿液。我們分析了400個牛的尿液樣本並且在尿液中找到了黃金。」加拉提亞博士說。
『伍』 印度經濟的經濟部門
農業
印度是世界排名第二的農業出產國。2007年農業和諸如林業、水產業等相關產業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GDP)的16.6%,約佔了總勞動力的60%。 雖然近幾年占的GDP有下降的趨勢,但其仍然是最大宗的經濟支柱,在穩定印度的社會經濟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自1950年開始,印度農地單位面積產量因為五年計劃的大力提倡而增加,此計劃使得農業在灌溉技術、農業、信貸等方面快速成長,且在印度的綠色革命後,政府也開始補貼農民。盡管如此,在農業上的排名仍然僅有世界最高水平的三到五成而已。
印度農業生產力的低下,有以下原因:
根據世行報告《印度:農業及農村發展的優先項》,印度政府巨額的農業補貼妨礙了投資進入農業,而這直接影響了農業生產力的提高。過度的行政管制,推高了成本、增加了價格風險,從而令投資者對未來缺乏確定感。政府在勞工、土地和信貸方面的過度干預,嚴重影響了市場機制的運作。而農業發展亟需的基礎設施和相關服務業則發展不足。
較低的識字率、經濟社會發展的普遍落後、土地改革進行緩慢、不足或低效的金融和市場服務。
土地政策和家庭財產糾紛,令每家農戶平均佔有的土地量很小(低於20,000 平方米),且往往支離破碎。這嚴重影響了土地利用效率,造成過度耕作,並導致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低下的勞動生產力。
現代農業生產方法和技術的普及率較低。這主要是因為,對於大量中小農戶而言,農業機械化過於昂貴,不切實際。很多人對現代技術認知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世行認為,印度水資源分配不均,效率低下,且缺乏可持續性。不良的灌溉系統則加劇了印度的水資源危機。 數據顯示,2003到2004年度間,印度全國只有52.6%的農田得到了灌溉。印度農村的灌溉設施嚴重不足,導致農民仍然靠天吃飯,嚴重依賴季風等自然條件。恰到好處的季風可能會令全國農業得到強勁增長,反之則會導致農業不景氣。農業所需的信貸由印度國有開發銀行(NABARD)監管,該機構是南亞次大陸在農村發展方面的最高法定機關。
印度有許多農業保險公司,在農業部監管下,為農民提供自然災害或災害性歉收保險。印度農業保險公司是此類機構中的佼佼者,為全國近兩千萬農民提供政策規定內的各類保險。
印度人口的增長速度高於稻米的增產速度。這可能導致潛在的糧食危機。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牛奶、椰子、生薑、姜黃、茶葉與黑胡椒的生產國。同時也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眷養牛數目(1億9千3百萬頭)。還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小麥、稻米、砂糖花生與淡水魚產地。外加世界上第三大的煙草生產國。全世界有十分之一的水果是印度生產的,而其中的香蕉sapota(疑似是人參果)與芒果堪稱世界第一。
工業
工業佔27.6%的GDP且僱用率17%的總勞動力。盡管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工廠勞動力僅從事簡單的家庭代工。印度的小型工業產品在世界排名第16名,而他們的小型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約佔全球排放量的5%。
經濟改革帶來外國的競爭,某些公家企業因此而轉向民營,開放轉為公共部門帶來民生消耗品的大量生產.開放後,那些經常搞壟斷式經營的私人家族企業需要良好的政治掛勾才能與外國企業及廉價的中國商品競爭。自那以來的變化包含壓縮成本,改進管理,專注於開發新產品並依賴低廉勞工與科技。
紡織業是僅次於農業的第二大勞動力來源,印度的輸出品中大約有26%來自於紡織品。Tirpur的襪子,針織毛衣,休閑服跟運動服早已普遍的被接受。Dharavi貧民窟的皮革製品已經享有一些盛名,而塔塔汽車公司的"納米"試圖成為世界上最便宜的車。
印度是世界第十五大的服務業國家,提供了全世界23%的雇員,此數值成長得很快,在1951~1980年間僅有4.5%,而在1991~2000年間卻已成長到13%。也因此而造成了極高的GDP數值,從1950年的15%上漲到2007年的55%。
商業服務(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服務、商品外包)是2000年成長最快的項目,達到了總輸出服務的三分之一,IT產業的成長,要歸因於高技術高專業但極低的生產成本,及持有流利英語的工人,作為供應方,藉由配合顧客以提升對於印度的服務產業的興趣,或增加外包的機會。印度IT產業的全國GDP從2005~06年的4.8%到2008年,已成長至7%。到了2009年,印度有七家公司擠進了世界前15大外包公司的排名。2009年3月,全印度外包公司的總年收入高達600億美元。專家預估,到了2020年時此金額將上看2兆250億美元。
大多數印度人皆習慣於在傳統市場,或被統稱為kirana的各自獨立的食品雜貨店采購。因為政府不鼓勵外資介入印度零售業,因此至2008年為止, 連鎖生鮮超市僅佔全印度商場的4%。而且外來商家必須遵守三十條以上的相關規定,比如招牌執照,反囤積條約等。而且不只有貨物進出口稅,連在國內流動都要繳稅。
旅遊業在印度不太好發展,產值僅有二位數字。有些醫院渴望發展醫療旅行。
服務業
參見:印度離岸外包業
金融業
參見:印度銀行業和印度保險業
印度的金融市場可分為:有組織的部門(包含私人企業,公營事業與外國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合稱為計劃內銀行和未組織化的部門(包括個人或家族所擁有的當地銀行或信貸和非銀行性金融公司<NBFCs>)。缺乏組織的部門在農村與半開發都市仍然擁有比傳統銀行龐大的市場,特別是在非生產用途上的借貸,比如婚喪喜慶或短期貸款。
英迪拉‧甘地總理在1960年時宣布了14家銀行的國有化,1960年時又開放了六家,並規定銀行要提供40%的優先貸款於農業、小型工業、零售貿易、中小企業的發展。以確保銀行盡其對社會發展的義務。之後,印度的銀行分行總數從1969年的一萬零一百二十間增加至2003年的九萬八千九百一十間,一個銀行分行的單位面積服務人口數也因此從6.38萬降至1.5萬。1971年的存款總額比1991年的增加了32.6倍,與1951年相比則多了7倍。
自然資源
參見:印度的能源政策
『陸』 進口牛奶排名前十
進口牛奶排名前十:
1.安佳
安佳是一家成立於1886年紐西蘭,隸屬於恆天然集團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均設有銷售網點的乳製品品牌,這個品牌於2013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超市中最常見的產品當屬黃油、牛奶、奶粉系列。
2.德運
德運是一家成立於1950年,隸屬於澳大利亞邁高乳業公司的全球較大乳液生產商,旗下先後推出了包括芝士、奶油、牛奶等三十多個系列產品,憑借著高質量的產品公司銷售網路擴張到全球上百個國家和地區。
3.愛氏晨曦
愛氏晨曦這家成立於1881年丹麥,並於2012年進入中國市場的全球知名乳製品生產商,旗下產品覆蓋了配方奶粉、黃油、乳酪、牛奶等多個系列品類,目前已經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銷售網點,是有著悠久發展歷史的乳業巨頭。
4.甘蒂牧場
甘蒂牧場這家成立於1967年德國,於2012年被並入丹麥Arla Foods的乳製品品牌,擁有年產14億盒的生產實力,並憑借著高品質,優秀口感的牛奶而受到廣大顧客群體的追捧與喜愛,是歐洲大型液態乳品生產商。
5.蘭特
蘭特這家隸屬於蘭特黎斯集團,總部位於法國的牛奶品牌,旗下擁有位於澳大利亞西部哈維地區的專屬牧場,製作過程也是利用國際專業化生產工藝,產品中以純正柔和的鮮奶最受消費者的歡迎與信賴。
6.艾美
艾美是一家總部位於瑞士,銷售網路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乳製品公司,憑借著牛奶、酸奶、乳酪、黃油等系列產品的創新能力、鮮美醇厚的口感和嚴格的製作標准,而吸引了大批消費者的喜愛與支持。
7.艾恩摩爾
艾恩摩爾這家總部位於愛爾蘭,隸屬於哥蘭比亞集團,集研發生產、銷售運營乳製品及系列產品於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旗下產品不僅品類豐富,還先後通過數十道質量檢測,品牌專注於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奶製品。
8.歐德堡
歐德堡這家隸屬於德國DMK公司的奶製品品牌,旗下擁有多條國際先進的乳製品生產線,所利用的原材料都是符合衛生安全的高品質產品,旗下推出的產品覆蓋了黃油、奶油、乳酪、牛奶、酸奶等多個系列品類。
9.紐麥福
紐麥福是一家成立於1909年紐西蘭,有著上百年發展歷史,於2015年被並入益海嘉里集團的知名原生乳品品牌,是專注於亞洲、紐西蘭、澳洲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提供鮮奶、水果牛奶、乾酪等多系列產品的乳製品品牌。
10.風車牧場
風車牧場是一家隸屬於荷蘭樂荷公司,旗下產品設計乳酪、鮮奶、酸奶、UHT奶等多品類的知名進口鮮奶生產企業,憑著數百年的發展歷程,憑借著高品質的鮮奶系列產品、多樣化的產品品類目前在歐洲、美洲、亞洲等多個國家設有銷售網點。
『柒』 印度怎樣對待牛
在印度古代,印度是靠牛來耕田,沒有牛,就是沒有糧食,沒有糧食,就得挨餓然後死亡。所以千年來直到現在,大部分的鄉下農業還是用牛來耕田。以下皆是我從部落格摘取:
世界上的牛恐怕都會嚮往印度,因為沒有一個地方像印度那麼對牛敬重。由於享有特殊的地位,印度的牛被稱為「聖牛」。
印度農民大都家裡養牛,他們對待牛就和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甚至比家人更照顧。他們把牛住的圈舍建成和家人住的房子一樣,蓋不起牛圈的人家就讓牛和
家人在一個房間里休息,還有一些人由於房子小,寧可自己到院子里露天睡覺,也要讓牛睡在屋裡。早上起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牛梳洗,然後為牛准備一份精美的
早餐。早餐有點像西餐,麵包和水果。把牛伺候好之後,一家人才開始吃早飯,他們的早飯是典型的印餐,非常簡單,干烙餅蘸豆糊糊。他們認為,在早飯之前讓牛
吃好可以給一家人帶來好運。
在印度人眼裡,牛的糞便是最純潔的,是清污去穢的上品。看到一頭牛剛拉下一泡熱氣騰騰的糞便,印度人馬上就會跑過去用右手將牛糞抹平,其動作就像山
東人攤煎餅一樣,但神情虔誠多了。抹成「牛糞餅」是為了快速曬干,曬乾的「牛糞餅」是印度農村的主要燃料。印度人認為,燒牛糞的煙火可熏潔一切污穢。有些
人乾脆趁熱將牛糞均勻地塗抹在自家房屋的四壁,據說這樣可以祛邪鎮魔。
在我看來,牛糞抹牆至少有兩個好處,那就是比人工合成的塗料環保,而且有冬暖夏涼之效,這對於生活在高溫下的印度人是至關重要的。還有人為了盪滌身
心,延年益壽,竟恭飲牛尿,或在身上塗抹牛糞。印度前總理德賽訪美時,在電視上解釋自己年逾八十而能身清志明,就在乎每天飲用牛尿,並肯定牛尿是世界一切
飲料中之最富營養者。牛糞牛尿是宇宙生力之元氣,得到元氣便得到生命。
在印度,牛是聖物。很多印度學者研究認為,早在3000多年前,印度教徒是吃牛肉的,但後來發現牛是最具有奉獻精神的,於是便不僅不再食用牛肉,而
且對牛敬若神明。吠陀時期的印度教典籍明確規定,禁止殺牛和禁食牛肉,對牛要頂禮膜拜。印度學者認為,之所以對牛這樣厚待,主要是因為吠陀時期的游牧民以
及後來幾代游牧民的生活嚴重依賴牛,牛不僅為他們提供了食品,如牛奶和各種奶製品,而且為他們充當著最主要的勞動力,如耕田和運輸,即使是牛的糞便也成為
他們生活的必需,如用作燃料和肥料。牛與當時的人的關系,就如母親之於子女。久而久之,印度便形成「聖牛」文化。
現代印度,「聖牛」文化依然根深蒂固。聖雄甘地對牛崇拜有加,他說:「尊敬、保護牛類,是人類最崇高的行為,這種行業能使人超凡入聖。我對牛的解釋
是,它代表一切生物,人類經過對牛的尊敬可達萬物化一之聖境。牛為億兆人民的母親,慈愛的化身。」印度教徒佔印度人口的80%以上,他們對牛的感情和甘地
差不了多少。印度現在最大的一家牛奶公司名字就叫「母親奶製品公司」。他們不僅不傷害牛,不吃牛肉,而且聽任牛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牛走累了,就地卧倒,
睡上一覺,絕沒有人驚擾它的美夢;牛餓了,隨便走到一戶人家,或是一個菜市場,馬上就會有人把「飯菜」奉上。我發現有人每天定時給流浪牛送食物。
看著印度人對牛的態度,我由衷地覺得在印度做牛真好,真舒服。我忽然想起了六十年代革命群眾憶苦思甜時常說的話來:「舊社會,我們家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我們的祖輩都給財主做牛做馬」。想笑。因為印度的牛實在是很幸福的。
如果有人不小心開車撞了牛,馬上就會有很多當地人圍上來,輕則把撞牛人的車砸個稀巴爛,重則把撞牛人痛打一頓。正因為如此,印度各大城市的街道上就
出現了這樣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牛大搖大擺在馬路中央徜徉,長長的車隊靜靜地等候牛踱過馬路。牛在印度神聖不可侵犯。1857年初,英國殖民當局用牛油和豬
油做潤滑油塗在子彈上,這嚴重傷害了廣大信仰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士兵的感情,結果點燃了印度民族大起義的烈火。
印度法律規定,殺牛者是要問罪的。不過,這項法律同時規定,只有兩個邦例外,那就是西部的卡拉拉邦和東部的西孟加拉邦,在這兩個邦殺牛是合法的。於
是,在印度中部通向東西這兩個邦的主要幹道上,時常可以看到有幾百頭年邁的擠不出奶的母牛、筋疲力盡的公牛和小公牛犢被驅趕著向屠宰場走去。其場面雖浩浩
盪盪,但和犯人被押送刑場一樣凄慘,讓人頓生惻隱之心,但不這樣,又怎麼能解決城市的「牛多為患」呢?!
「聖牛」文化造成「牛多為患」。印度絕大部分地方不允許屠宰老牛,而販運老牛又是違法的,這就造成了牛口的只增不減。目前,印度有大牲畜5億頭,約
一半是老牛。有人說,「如果印度不吃掉老牛,那麼老牛將吃掉印度」,這話不無道理,牛口確實在爆炸。那些生病的、年老體弱的牛往往被主人拋棄放生。於是,
就出現了大量可憐的迷途牛,在城市鄉村四處流浪,任意游盪,自生自滅。它們阻礙交通、傳播疾病、製造垃圾、污染環境、破壞市容。目前,如何合理安置老牛成
了印度政府的一件頭疼事。
『捌』 印度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有哪些知名品牌是出自印度
印度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有哪些知名品牌是出自印度?
印度的品牌主要有:布哈拉特石油、印度斯坦石油、瑞萊斯、印度理工學院、印度國家銀行等,主要都是大型資源型企業、銀行及大學等,在國際上知名度並不是很高。
『玖』 印度牛奶出口到中國有市場嗎
個人覺得比較難
走平價路線,國內三元,伊利,蒙牛的一線品牌,競爭已經很激烈,又有本土化優勢,再加上大量的二線品牌,直接競爭不會有什麼優勢。
走高端路線,歐美高端品牌也已經大量進入國內了,其品牌形象價格體系已經建立起來了,印度品牌在國人心目中,還真是不是高端的象徵。
如果能找到一些賣點,頂多在中國會有一個比較小眾的市場吧(在華印度人吧)
『拾』 萬寧的商品是真貨嗎
萬寧(mannings)和屈臣氏(Watsons)的性質一樣,都是連鎖店。
東西的質量有保障的。
「我承認我是復制、粘貼的」
萬寧商業連鎖有限公司簡稱萬寧,是隸屬於牛奶國際有限公司(SGX: D01)的健與美連鎖超市,自1972年在香港設立第一家零售店以來,萬寧以「帶領業界,推動健與美風尚,為社會大眾全面的健與美需要,提供更完善的照顧」為使命,目前店鋪總數已超過240家。成為香港最有實力的化妝品連鎖企業之一。
牛奶公司創辦於1886年,由蘇格蘭醫生Patrick Manson與5位香港商人合作成立。早期牛奶公司以3萬港元在港島西區薄扶林建立牧場,飼養80隻從英國入口的乳牛生產新鮮牛奶。1892年在中環下亞厘畢道興建倉庫,以現今的藝穗會會址作辦公室。1904年牛奶公司開始進口凍肉到香港,並在中環倉庫開設首間零售店。1918年,第二間牛奶公司店鋪在九龍彌敦道開設,為香港漁船提供大量冰塊。1960年,牛奶公司與連卡佛合作創辦的子公司大利連(Dairy Lane)有限公司,在香港開設大利超級市場,是香港第一間超級市場。1970年代大利連曾在銅鑼灣珠城大廈設有分店,1980年代易名惠康。
1972年底,英資怡和洋行旗下的香港置地取得90%牛奶公司股份,1973年4月置地全面收購牛奶公司。1986年牛奶公司再從香港置地分拆,在香港上市。牛奶公司現在業務遍及在亞洲多國,包括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韓國等地。在香港有惠康超級市場、萬寧葯房、7-11便利店、宜家家俬、美心食品有限公司 (50%股權) 、香港製冰及冷藏;在台灣有頂好超級市場、宜家家俬;在中國大陸有7-11便利店、萬寧專賣店;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有Cold Storage超級市場、Guardian 、Giant 、7-11便利店;在印度有Foodworld、Health and Glow;在韓國有Olive Young。截至2006年12月,集團及其聯營公司共經營3573店鋪,員工6.4萬人。
2004年萬寧首家通過CEPA以獨資身份進入內地,注冊成立廣東萬寧商業連鎖有限公司,10月9日首家店鋪在廣州天河城開業,在店鋪中配備專業美容師、營養師和葯劑師,號稱「三師齊集」成為零售界亮點。同時仍貫徹執行「正品保證」策略。商品比例以化妝品為主,佔70%,保健品、葯品佔20%,其他類(小食品)佔10%左右;按照CEPA規定,萬寧需符合內地的香港零售企業的「游戲規則」,一是獨資零售店面積均值不得超過300平方米,二是開店數量不得超過30家。萬寧計劃三年內在廣東開設30家分店。7-11便利店與萬寧同為牛奶公司成員,目前在華南擁有超過400家便利店,雙方之間互通物業消息,資源共享,為萬寧的大陸的發展提供了幫助。
目前,進入廣東三年的萬寧,在廣州、深圳和東莞擁有17家門店,與「計劃在華南開30家店」的計劃有所差距,主要是受選址難和人才缺乏困擾。萬寧表示要向北京、南京、成都等城市拓展,以加快開店速度。由於萬寧與屈臣氏的經營模式、商品結構極其相似,面對顧客群體也差不多,在商店選址上大有近身「肉搏」之勢,兩者幾乎是面對面扎堆相處。近期,萬寧推出了全新的口號:「愛健康、愛美麗、愛萬寧」。據悉,萬寧計劃在大陸拓展預留5年的虧損期,可見香港萬寧中國公司高層的決心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