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四大古文是什麼
31位粉絲
中國-----甲骨文
古印度-------達羅毗荼語印章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
古巴比倫------楔形文字
2. 印度的古文字是什麼
梵文,就是藏經裏的那種.
3. 印度古文學被稱為什麼
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份瑰寶。
古印度最早的文學作品是《吠陀》,其產生最古、文學價值最高的是《梨俱吠陀》,它是一部詩歌總集,共有1028首詩歌,以頌神為主,也有世俗詩歌。所以《吠陀》不單純是宗教經典作品。古印度最著名的文學作品是《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兩部史詩。前者長達10萬頌,後者約有2.4萬頌,是古代世界絕無僅有的長詩。《摩訶婆羅多》有18篇,主要內容是說婆羅多家族中居樓王一支與般度王一支之間爭奪王位斗爭的故事。雙方經過許多曲折的斗爭,最後不得不進行了為期18天的大戰。戰爭據說捲入了印度所有的國家和部落,結果是居樓王一支全部戰死,般度王一支取得勝利。相傳這部長詩的作者是毗耶娑,實際上是很多代民間詩人逐漸積累並編集起來的。它的基本內容在公元前5世紀已大體形成,而最後定本是在公元4世紀。《羅摩衍那》有7篇,主要故事情節是:居薩羅國的十車王之子羅摩,因遭繼母陷害,與妻子悉達在森林隱居14年。後魔王羅婆把悉達劫到楞伽島,即斯里蘭卡,羅摩在神猴的協助下,率猴兵打敗並殺死魔王,救出了悉達,然後攜悉達回國為王。相傳此詩的作者是蟻垤,實際上此詩也是在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2世紀期間逐漸編成的。兩部史詩雖然是神話故事,但有哲學、宗教、法學以及各種科學知識的論述,反映了當時印度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情況,也反映了雅利安人向東、向南擴張的一些情況。尤為可貴的是,它貫穿著對正義善良的深切同情,對奸詐殘暴等丑惡行為的無情揭露和譴責,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份瑰寶。
古印度的民間文學作品也佔有重要地位。它們大都保存在《五卷書》、《益世佳言集》和《佛本生經》等作品中。其中《佛本生經》流行最廣,主要記述佛陀前生的故事,保存在這里的民間故事都經過了佛教徒的加工整理,原作品的主人公也被附會為佛陀,以宣揚佛教的教義,但它仍保留了不少優秀的、健康的世俗性故事。這些故事鄙視奸詐,同情善良,寓意深刻,愛憎分明。這些伸張正義的作品不僅有重要的文學價值,也為研究當時社會提供了大量的資料,全書有550個故事,其成書年代約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
4. 古印度有哪些著名的文學作品
古印度最著名的文學作品是《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這兩部史詩篇幅之長,遠遠超過希臘荷馬創作的《伊立亞特》和《奧德塞》。
5. 古印度故事文學有哪些
《一千零一夜》是著名的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有243個故事。在西方被稱為《阿拉伯之夜》在中國卻有一個獨特的稱呼:《天方夜譚》。「天方」是中國古代對阿拉伯的稱呼,僅憑這名字,就足以把人帶到神秘的異域世界中。它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最負盛名,擁有最多讀者和影響最大的作品之一。同時,它以民間文學的樸素身份卻能躋身於世界古典名著之列,也堪稱是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大奇跡。著名故事如《漁夫和魔鬼》、《阿拉丁和神燈》、《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辛巴達航海旅行記》等。
6. 古印度有哪些文學代表作
普遍認為,公元前後,印度的宗教和文化已被引入印度尼西亞。據記載,在7世紀末,當地就有僧眾千餘,可見在當時便有了佛教和印度教。但在文學上,影響最大的是印度教及以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為代表的梵文文學。因此便有了戲劇舞蹈《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兩部作品均是以舞蹈表達的具有教育意義的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是一個有寄意的傳說,告訴人們如何才能過上好的生活,宣揚貴族武士的樸重、聰明才智和奮不顧身的精神,宣揚忠誠、團結和孝順。
7. 印度古代的文字是什麼
【主回答】
公元前3000年代中葉,古印度居民就創造了印章文字。印度河文明毀滅後,落後的雅利安人只有口頭相傳的作品。再次出現文字約在列國時代之初,流傳至今的最古文字是阿育王所刻的銘文。阿育王銘文所用的文字有兩種:一為婆羅米文,可能源於塞姆人的字母;二是去盧文,可能源於阿拉美亞人的字母。去盧文後來逐漸失傳,而婆羅米文在公元7世紀時發展成梵文,這種文字由47個字母構成,在詞根和語法結構上與古希臘語、古拉丁語、古波斯語相似,在語言學上屬印歐語系,是近代印度字母的原型。古印度的寫作材料是鐵筆和經過處理的樹皮,直到17世紀時,還存在這種木質的紙。
【(7)印度古文有哪些擴展閱讀】
梵語(英文:Sanskrit language,天城體書寫:संस्कृता वाक्,拉丁字母轉寫:saṃskṛtā vāk, 簡稱 संस्कृतम्,saṃskṛtam),印度的古典語言。佛教稱此語為佛教守護神梵天所造,因此稱其為梵語/梵文。現代語言學研究表明,梵語是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語支的一種語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同時對漢藏語系有很大的影響。
梵語是現今印度國家法定的22種官方語言之一,但已經不是日常生活的交流語言,2001年僅有1.4萬人掌握該語言,是印度官方語言中使用人數最少的語言。嚴格意義上說,梵語與拉丁文、古代漢語一樣,已經成為語言學研究的活化石。
現代梵語是從左至右書寫的拼音文字,19世紀初由歐洲學者將天城體(Devanagari)發展成機械印刷的標准體,它的字母表由48個符號組成,其中34個是輔音,14個是母音或雙母音。在18世紀後期,梵語已經被用拉丁字母轉寫注音,今天最常用的系統是IAST(國際梵語轉寫字母)。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標准化後的梵文,不僅可以方便地輸入計算機系統,而且可以與多種語言互譯,為語言學和宗教的研習提供了便利。
8. 印度文學作品著名的有哪些
印度的文學作品除《吠陀》以外,尚有可以列入古代世界偉大作品之列的兩大部史詩:《摩珂婆羅多》和《羅摩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