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梵化:在印度,低種姓的人使用這招,就可以晉升成高種姓呢
雖然印度現在已經是一個民主制的國家,但是傳承千年的種姓制度依然殘留在印度人民的心中。這種等級森嚴的制度,讓無數的印度人民一輩子都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但是在這個制度中,有一個方法,能讓低種姓的人晉升成高種姓。不是用錢買。
底層的印度人民其實都知道這種方法,但是依然不願意做出改變。有的人說沒有信仰的人最可怕,但是看到印度底層的人民覺得,有信仰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吧?
不過,印度許多低種姓的人並沒有太多人願意嘗試這種方式,實行難度大不說,在這些低種姓人的觀念里,只要這輩子受的苦難多了,下輩子就能投胎到高種姓家族了。
2. 印度的種姓制度有多可怕,為什麼說窮人很難翻身
在印度,每個角落都有著種姓制度,這種制度殘酷到一個人生下來,就被決定了自己的命運,一個姓氏生來就已經決定了他今後的人生,這一生都沒有翻身的餘地。
1、印度的種姓制度把人分作三六九等,每個種姓的職業也是固定的就算有一部分低種姓人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工作特性,但仍然不能轉換自己的社會地位。
2、印度是內婚制群體,就是婚姻大事要求每個群體內部解決,不同種姓間禁止通婚,簡而言之就是父母包辦婚姻。低種姓人是不可能通過婚姻來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的。
種姓制度對印度的影響
1947年印度脫離殖民體系獨立後,種姓制度被正式廢除,時至今日,印度人的身份證明上也已看不到任何和種姓制度有關的標識,但種姓制度已經成為了印度人身上的無形枷鎖,在實際社會運作與生活上,其仍然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印度獨立後,種姓制度對印度人民的束縛明顯減輕,低種姓人可以上學、接受教育、通婚,命運有了可以改變的機會。同時也有走出國門,在外國闖出一片天地的低種姓人,印度本土甚至還曾有過兩位出身賤民的總統。
但實際上,獲得成功的低種姓人卻是少之又少,大多數的低種姓人仍然在遭受著不公平的待遇,印度宗教認為低種姓人「不潔」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
3. 印度種姓制度等級森嚴,那個人可以靠後天努力提高種姓等級嗎
說起印度,人們會想到寶萊塢電影,想到歡樂喜慶的印度舞蹈,也會想到充滿咖喱味的印度料理。 在人文風情的背後,印度社會從古至今難以更改之物,就是以血統來區分社會等級的種姓制度。
這種舉世聞名、等級嚴格、也堪稱臭名昭著的制度,可謂是世上罕有之物,他堅持數千年的頑強生命力,更是令人瞠目結舌。種姓制度之下,形成了等級森嚴、各等級世代相襲的局面,人們一出生就已經被這個社會定上了社會標簽。
那麼,印度的種姓是永恆不變的嗎?低種姓者是否可以通過立功或者賺錢,來提高自己的種姓呢?
所以歸根究底,只有當低種姓通過某些非常規的方式積累了大量財富,又或者是當高種姓的男子願意娶低種姓女子為妻之時,他們才能在提高經濟與政治地位以後,再通過“梵化”的過程提高自己的種姓。
這是一個極為艱辛的過程,需要幾代人的時間才能完成,而且在過程中不能出一點兒差錯,幾代之孫也要足夠爭氣,才有完成的可能。所以,改變種性對於印度人而言,可謂是難於登天。
4. 梵化:在印度,低種姓的人用這方法,可以晉升成高種姓嗎
雖然印度現在已經是一個民主制的國家,但是傳承千年的種姓制度依然殘留在印度人民的心中。這種等級森嚴的制度,讓無數的印度人民一輩子都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但是在這個制度中,有一個方法,能讓低種姓的人晉升成高種姓。不是用錢買。
第三步,改名,搬家。一般相同的種姓都會聚集在一起,然後這個地區就會被打上種姓的標簽。只要一說出自哪裡,別人就知道你是什麼級別的人了。搬到高種姓人生活的地區時,要偽裝自己的身份,學習他們的生活習慣。時間久了,種姓就變了。
底層的印度人民其實都知道這種方法,但是依然不願意做出改變。有的人說沒有信仰的人最可怕,但是看到印度底層的人民覺得,有信仰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吧?
不過,印度許多低種姓的人並沒有太多人願意嘗試這種方式,實行難度大不說,在這些低種姓人的觀念里,只要這輩子受的苦難多了,下輩子就能投胎到高種姓家族了。
5. 歷史上,為什麼印度低種姓不選擇揭竿而起
首先,印度種姓制度的洗腦。在印度,人人都有信仰,他們認為自己出生在什麼家庭是老天爺決定的,所以想要改變自己的出身,那麼就乖乖的為高種姓的人服務,下輩子再轉生為高種姓的人。
對於印度這樣知道苦中作樂的國家,想要他們造反,可能性幾乎微乎其微。
6. 印度嚴格的種姓制度下,為什麼低種姓的「莫迪」能成為印度領導人
1950年9月17日,莫迪出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個小鎮上,莫迪的家庭在印度極其卑微,按照印度的等級劃分制度,莫迪的種姓是吠舍,莫迪的出生並沒有被賦予任何的特殊光環,卻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一個低種姓一步一步的走向印度領導人的地位。
他的父親是個在印度火車站賣茶水的小販,母親是一個普通農婦,家裡除了莫迪以外,還有5個兄弟姐妹,賣茶水的那點微薄收入根本不可能滿足一大家子的日常開銷。所以幼年時莫迪的生活過得非常艱辛,這也讓他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生活。在 咖喱遍地的印度,莫迪罕見的成為一個不吃鹽也不吃辣椒油的佛系少年。12歲那年,莫迪的家裡來了一位自稱是印度聖僧的文化人,問過莫迪的生辰星座後,這位聖僧說他將來會有一番大作為,因為天生就是帝王像,不過這種印度民間流傳的故事就像漢高祖劉邦斬白蛇一樣的,為自己的身世增加神秘感而己,畢竟從一個下等人變身一國總理,身上沒點超自然現象怎麼行。
如今莫迪已經71歲了,他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在該退休的年紀退下來安享晚年,反而更加勤懇的在改善印度的社會環境。從他上台後的一系列舉措可以看出,他正在盡最大的努力將印度的地基翻一翻,上一位敢在印度這么大刀闊斧搞改革的還是40年前的英迪拉。然而遺憾的是盡管莫迪很努力的想要改變印度,也很強硬的在鎮壓印度的各路牛鬼蛇神,但如今的印度早已根基牢固,莫迪就算擠破腦袋也很難真正滲透進印度的根基。
7. 印度的種姓制度還存在嗎,不能通過自身努力改變階級嗎
1、印度的種姓制度雖然在上個世紀80年代由國家立法廢除了,但是在印度實際的情況卻是種姓制度仍然大量存在,並且在農村和底層平民中,由種姓制度構建的社會等級結構仍然非常牢固,婆羅門、剎帝利屬於高種姓,尤其是婆羅門,當婆羅門的人破產之後仍然不會變成窮人,他們可以在寺廟領取供奉,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除四大種姓之外還有第五種姓:就是賤民,法律之前成為不可接觸者,就是印度最底層的貧民,過著最低賤、最貧窮的生活,甚至不能從事很多普通的職業,例如僕人和死機或者保安等等最底層的工作往往是吠舍、首陀羅等低種姓的人才能從事,賤民的生活惡劣程度遠遠超過現代社會的我們想像。
2、政府雖然名義上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是種姓制度維持了社會的基本結構,所有政府的人員基本都出身於這個結構當中,所以可以想見政府對待低種姓和賤民的態度,從2008年的一次洪水泛濫的救災就可以看出,因為受災地區是賤民的保留地就是聚集區,各地方政府根本不管不問,導致大量賤民和低種姓人員死亡,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政府的議會、行政、國務院中的高層人員70%是由高種姓的人來擔任,印度雖然實現了保留法,將一部分位置留給了低種姓和賤民,但是實際上的低種姓和賤民都是和高種姓的人結婚的人才能擔任
3、可不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現有階級?如果你想在印度本地從低種姓變成高種姓那是不可能的,種姓制度代表了血統,當地的戶籍管理非常嚴格,根本不準你更改姓名,還有就是很多中國人看不出印度人的區別,但實際上高種姓的人在當地是可以通過外貌直接分別出來的,畢竟祖先是雅利安人嘛,所以沒有人會想著改變種姓,除非你重新投胎,否則做不到。唯一能改變命運的就是通過當地的教育然後出國留學,或者直接移民去國外,這樣的話即便是賤民出國之後肯定和其他國家普通公民一樣,享受同樣的待遇嘍,但是記住一點不要回國,低種姓還好一點可以做點小生意,賤民會被所有人歧視且不受歡迎,你根本無法生存,所以印度的對外移民,范圍最廣,人數最多。
8. 印度下層種姓有機會翻身嗎為什麼印度人不反抗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是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它發源於印度教,迄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種姓制度將印度人由上到下分成四個等級,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此外,還有一個位列種姓之外的龐大群體叫「達利特」,也就是所謂的賤民。
不少開明的印度人早就意識到了種姓制度的各種缺陷,因此想過很多辦法改變,但結果都是以失敗告終。比如出身婆羅門的印度近代思想家羅姆·摩罕·羅易就曾建立了一個任何種姓都能參加、所有成員一律平等的新型組織——「梵社」。然而,這個組織很快就淹沒在如汪洋大海的亞種姓(印度有上萬個亞種姓)集團之中。最終,「梵社」自己也成為了亞種姓之一。
印度歷史上統治王朝換了一撥又一撥,外來文化沖擊一次接一次,但種姓制度卻從未退出歷史舞台。雖然時至今日,印度在法律上正式廢除了種姓制度,然而留在人們傳統觀念中的「頑疾」卻難以改變。
參考文獻:《種姓與印度教社會》
9. 印度低種姓「賤民」想晉升高種姓,可以採取什麼辦法
第一個辦法就是去當苦行僧,苦行僧被認為是神的使者,而苦行僧是不分貴賤的。第二個辦法就進行「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