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你對印度種姓制度有什麼看法

你對印度種姓制度有什麼看法

發布時間:2022-08-02 03:33:28

① 聊一聊你對於印度的種姓制度有啥看法

印度的種姓制度的話,從古代一直流傳到現在,然後我會覺得這個太封建迷信了吧。

② 怎樣看待印度的種姓制

古印度的宗教同種姓制度聯在一起的,種姓制度亦稱"瓦爾那"(顏色,
品質的意思)制度,實際上是奴隸制度的變形.約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
把自己稱為"高貴者",把被征服者稱為"達薩",以"達薩"和"達西"
稱呼男女戰俘即奴隸.後來在雅利安人內部又產生了不同等級,形成了四種
姓制度.即婆羅門種姓,主管宗教祭祀,占卜,念咒,史稱僧侶階層,他們
解釋吠陀經典,干預社會事務;剎帝利種姓,充當武士,國王也屬這個種姓,
主管軍事和行政;吠舍種姓,一般雅利安平民,多數從事手工業,牧業和商
業,也有富裕者,但沒有任何特權;首陀羅種姓,主要來自被征服者,也有
少數雅利安人,其中除奴隸外還有接近於平民的貧窮者,他們在法律上和宗
教上失去了受保護的權利.前三個種姓是雅利安人,是"再生族",後一個
種姓是"非再生族".根據婆羅門教創造的神話和《摩奴法典》四種姓是世
界之祖婆羅赫曼(一說為普魯沙,他們可能為一個人)以口,雙手,雙腿,
雙腳創造出來的,所以他們都有特定的職業,不可混淆界限.古代印度的宗
教主要是婆羅門種姓創造的宗教意識和宗教行為.

③ 你是如何和看待印度的種姓制的

我覺得這是不公平的,因為人和人的經濟能力本來就不同,不可能因為身份高低貴賤而去改變什麼但卻在暗中決定了你的命運。

④ 對印度種姓制度你有什麼想說的

種姓制度並不是印度獨有的,在我國古代也曾出現過,比如元代,第一等人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漢人,第四等是南人,與之想對應的是印度也把人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婆羅門,第二等剎帝利,第三等吠舎,第四等首陀羅,除此之外還有地位更為低下的賤民,也許古代印度人根本就不把他們當作人看,所以並沒有出現在等級當中,他們被譽為不可接觸者。

⑤ 怎麼看待古印度的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是印度與其他南南亞地區普遍存在的社會體系。種姓制度以婆羅門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種姓制度涵蓋印度社會絕大多數的群體,並與印度的社會體系、宇宙觀、宗教與人際關系息息相關,可說是傳統印度最重要的社會制度與規范。
印度種姓制度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印度憲法第15條規定:「任何人不得因種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視」;第17條明文規定廢除「不可接觸制」。為了保證低種姓人和賤民的教育和求職權力,印度還實施了著名的「保留政策」,不僅在議會兩院為他們保留了一定比例的席位,而且在所有政府機構和國營企業中為他們保留高達27%的名額。另外,還給低種姓出生的學生一定比例的升學名額。在今天,印度人的身份記錄里不再有任何關於種姓的記載。
盡管自印度獨立以後,廢除了種姓制度,印度憲法文規定不準階級歧視,但是種姓制度對今天的印度社會特別是印度農村仍然保留著巨大的影響。種姓層級最高的婆羅門不及人口的4%,卻佔有七成的司法權及接近半數的國會席次。就算在天災時,賤民亦飽受歧視,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同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省的阿拉里亞發生水災,然而由於阿拉里亞為賤民的集中地,災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協助,令大量災民死於水災當中

⑥ 印度的種姓制度給了我們什麼樣的思考

印度的種姓制度發端於吠陀時代,令人費解的是,這種極端不平等、不公正的社會制度卻持續了數千年之久,這值得我們深思。我們只能驚嘆於宗教對整個印度社會及印度人民的影響是如此之深,相對於種姓制度,也許就與婆羅門教的宗教影響,及其相應的倫理道德、行為規范有密切的關聯。

⑦ 請問種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特有的社會現象談談你對種姓制度的看法

本人以為這種制度是一種極其不人道而且非常不值得提倡的制度。高種姓與低種姓人發生沖突,低種姓人如果用身體某部位對較高種姓人造成傷害,必須斬斷對人造成傷害的身體部位。地位低微的低種姓辱罵高種姓,輕者課以重罰,重者處以酷刑。高級種姓的人如果殺死了一個首陀羅,僅用牲畜抵償。這是什麼禽獸規定?
中過有句古話叫「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說的是貴族制度的不合理。但這個制度呢?簡直令人唾棄,它造成了嚴重的階級對立非常不利於統治者的統治。想出這種制度的人一定是白痴。
幸得此制度僅在一些民族中依然存在,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⑧ 如何評價古印度的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是區分人種的。會讓印度人清醒思想不混亂。

⑨ 印度的種姓制度至今還存在,說明了什麼,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根深蒂固,一時難以改變。
印度社會一直存在從高到低的四大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大種姓的地位與所從事職業緊密掛鉤。如第一等級是婆羅門,主要為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主持宗教儀式的特權;第二等級是剎帝利,主要是軍事和行政貴族,擁有徵收賦稅的特權;第三等級是吠舍,為雅利安人中的自由平民,從事農、牧、漁等行當,以布施和納稅的方式供養前兩個等級;第四等級是首陀羅,其絕大多數為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從事漁獵、重體力勞動或其他低賤的勞動。除四大種姓外,還有「不可接觸者」,即被排除在四大種姓之外,沒有資格躋身種姓的賤民。
種姓不僅是一種等級森嚴的制度安排,也是以婆羅門為中心,劃分出諸多基於職業的排他性內婚制群體。所謂內婚制,即一個種姓內的人們只能在該種姓內部通婚,與種姓外的人通婚則犯了大忌,很多情況下會受到極嚴厲的懲罰。雖然某些情況下也會有一些變通,如高種姓男士可以娶低種姓女士為妻。但是,高種姓女士是絕不可以嫁給低種姓男士的,如果這樣做,後果將極嚴重,整個家族會覺得蒙受奇恥大辱,會與之斷絕一切往來。
但印度社會最嚴重的歧視並非發生在高種姓與低種姓之間,而發生在有種姓者與無種姓者即賤民之間。傳統上,賤民干最累最臟的活,如搬運貨物、打掃廁所、清除垃圾、處理屍體等,所以較高種姓的人們與他們是隔離居住的。比方說,賤民被禁止進入神廟,也不得從村莊的公用水井裡汲水,甚至他們的影子也被禁止觸碰有種姓者;一個高種姓者如果不巧遇到一個賤民,就得舉行避邪的凈化儀式。從前,賤民到茶館飲茶,必須自帶飲具;若把穀物等東西搬運到高種姓者家裡,其所經過的地方便被污染了,高種姓者會在地上灑水,舉行儀式凈化之,而彷彿與賤民接觸時間長得多的穀物本身卻根本不會受到污染似的。

⑩ 如何看待印度種姓制度

印度的種姓制度實質上是一種階級制度.但是,由於鮮明的階級關系被掩蓋在等級的劃分之中,因此它容易模糊階級界限,在勞動人民之間製造隔閡和對立,不利於他們團結對敵.此外,種姓制度實行職業世襲,把生產限制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從而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種姓制度的存在,是造成印度社會發展遲緩的重要原因之一.印自古代至近代,經歷了幾種社會形態,但是種姓制度一直延續下來,成為歷代剝削階級的統治工具.種姓制度經過長期演變,越來越復雜,在四個種姓之外,又出現了數以千計的亞種姓.今天,在印度仍然保留著種姓制度的殘跡,受壓迫受剝削最深的賤民達幾千萬人.

閱讀全文

與你對印度種姓制度有什麼看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路橋國外工資多少 瀏覽:535
英國atas什麼能出結果 瀏覽:693
義大利mgm電機是哪裡生產的 瀏覽:80
越南為什麼快速撤軍 瀏覽:612
從丹麥運生蚝到中國用什麼方式 瀏覽:419
去越南河內玩大概多少錢 瀏覽:462
義大利人為什麼喜歡吃葡萄 瀏覽:994
伊朗的人口出生率是多少 瀏覽:60
伊朗為什麼怕步伊拉克後塵 瀏覽:199
伊朗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瀏覽:95
印度雷達哪裡買 瀏覽:33
印度電影有哪些是國語 瀏覽:850
越南重卡有哪些 瀏覽:833
東風5和印度烈火哪個先進 瀏覽:859
薩達姆和伊朗打了多少年 瀏覽:195
酸甜義大利面怎麼和面 瀏覽:921
中國人去越南如何交流 瀏覽:798
和平精英國際服白卡在哪裡使用 瀏覽:708
伊朗為什麼拒絕進口殲10 瀏覽:581
越南花卉市場都有哪些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