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古印度是今天的什麼地方
古印度文明:不屬於今天的印度,主要位於巴基斯坦
一直以來,四大文明古國被認為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在中國,大多數人都以為古印度文明是在現在的印度版圖地域上。本文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事實:「古印度文明」不屬於現在的印度,而屬於現在的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地區。
呾叉始羅古城是原始佛教的聖地,釋迦摩尼佛最初曾在此地布法。阿育王為太子時,曾為此國首領。據說在前6世紀時,此城是佛教十六列國之一的犍陀羅國的都城。
在佛經中,呾叉始羅和原始佛教緊密聯系在一起。傳說佛陀釋迦牟尼早年曾經求學於呾叉始羅。大乘佛教形成於這里。護法阿育王登基之前,曾是呾叉始羅城的總督。從此,在這片與佛結緣的土地上,數不清的僧尼築起數不清的寺院弘道傳法,數不清的信眾刻下數不清的佛像頂禮膜拜。
在呾叉始羅博物館里可以看到各個時期的佛教造像。其中最美的是一尊佛像,世尊雙目微垂,嘴角若抬,好像在冥思,又好像在微笑。
佛經說,阿育王皈依後,大興佛法,廣築堵波(佛塔)八萬四千座,供奉世尊舍利八萬四千枚,其中一座著名的寶塔就在呾叉始羅。因是供奉世尊的,所以稱為「法王塔」(Dharmarajika)。
在呾叉始羅眾多佛教遺址當中,法王塔是相對保存最完好的。周圍殘留的數處屋腳,和虯勁的古木幾株,映襯著塔身,在旁遮普寶石藍般的天空下顯得高大宏武,令人心生敬畏。
中國高僧法顯和玄奘都曾到過此地。法顯在《佛國記》中提到有關呾叉始羅詞源的傳說謂:「竺剎屍羅,漢言截頭也。佛為菩薩時,於此處以頭施人,故以為名。」
唐初玄奘到此時,古城已荒廢。百年前的英國殖民地時代,英國考古學家約翰·馬歇爾爵士根據《大唐西域記》,在呾叉始羅進行了一系列考古探查,發現了眾多古代藝術品和寺廟遺跡,震驚世界。於是這座古城遺址於19世紀乃被重新發現。
1912~1934年和1944~1945年,J.H.馬歇爾和M.惠勒在此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
6.佛教健陀羅藝術起源於巴基斯坦地區
據《大唐西域記》卷三記載,呾叉始羅是北印度地區的古佛國(大正51·884b):「呾叉始羅國,周二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餘里。酋豪力競,王族絕嗣,往者役屬迦畢試國,近又附庸迦濕彌羅國。地稱沃壤,稼穡殷盛,泉流多,花果茂。氣序和暢,風俗輕勇,崇敬三寶。伽藍雖多,荒蕪已甚,僧徒寡少,並學大乘。」
《大唐西域記》雲大城西北七十餘里存有醫羅缽呾羅龍王池,池之東南三十餘里有無憂王所建之窣堵波。城北十二、三里處有月光王舍頭之勝地及經部拘摩羅邏多撰諸論之僧伽藍。城外南山也有無憂王子拘那羅抉目之故地等歷史名勝。
我曾經考證指出,所謂馬其頓亞歷山大東征印度只是近代西方編造的偽歷史神話。因此根本沒有什麼希臘化的運動。我們在巴基斯坦的原始佛教雕像上發現的獨特造型藝術風格——即所謂健陀羅藝術風格,絕非來自蠻荒希臘和歐陸,是原創於印度河流域以及克什米爾地區的佛教古文明藝術,後來逐漸西傳向君士坦丁堡,文藝復興時代這種造型風格傳布到達歐洲。另一個傳播方向則是中國的西域和北魏以及隋唐。也就是說,所謂希臘風格的健陀羅佛教藝術風格,實際原創起源於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地區的古佛國。
可惜的是此地出土的大量的原始佛教藝術珍品多數已經被英國人掠走。但是此地建有呾叉始羅博物館,陳列出土的一些珍貴文物,使我們仍然得以管窺這個古代偉大的佛教國度的遺跡。
❷ 印度在中國哪個方向
印度在中國的南部。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2)印度是在哪個地方生活擴展閱讀:
印度的自然環境:
亞 洲南部有三大半島,印度位於中間面積最大的一個半島上,印度半島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南部突出於印度洋,呈一個倒立的等邊三角形。
雄偉的喜馬拉雅 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坐落半島北部及西北部將它與亞洲其他大陸隔離開,半島的血積約415萬平方公里,內部地形地貌豐富多樣,資源充足,物產豐盛,幾千年來 孕育和發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因此,它可視為大陸獨立的一部分,19世紀被命名為」印度次大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半島分割成幾個國 家,遂改稱「南亞次大陸」。
❸ 印度人來中國大多數是去往哪個城市定居
眾所皆知,目前中國有相當一大比例的外籍人口,尤其是以非洲國家為主要群體來中國工作定居的居多,還有很大一部分外籍人口來自印度。在廣東深圳,大概居住著5萬名印度人,他們常年在這里工作生活,當地人請都請不走,我們一起來看看。
剛到深圳的印度人勸還在印度的印度小夥伴一起到中國發展,隨著時間的消逝,深圳已經吸引了5萬+的印度人來這里發展定居,他們來到深圳都被這里的環境所吸引甚至都不願意回印度了,也難怪深圳當地人請都請不走他們。深圳的現代化水平在整個中國都是頗具影響力的,也是很多中國人嚮往的城市,這里也確實帶給了很多外籍人士更加美好的生活。5萬印度人最愛的中國城市,你覺得他們是來了不願意走還是請也請不走呢,亦或者你覺得還有什麼其它原因呢,一起來分享吧。
❹ 印度在哪個州
印度在亞洲。
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邊境印占區和克什米爾印度實際控制區等),居世界第7位。
印度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46.3%,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盧固族、泰米爾族等。世界各大宗教在印度都有信徒,其中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分別占總人口的80.5%和13.4%。
(4)印度是在哪個地方生活擴展閱讀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發展歷史如下:
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
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創立了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達到鼎盛,把佛教定為國教。
公元4世紀笈多王朝建立,形成中央集權大國,統治200多年。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
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亞侵入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
1600年英國開始入侵印度。1757年印度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佔領。
1947年6月,英國通過「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度獨立。
1950年1月26日,印度憲法正式生效,印度成立共和國,同時仍為英聯邦成員。
❺ 印度在哪個洲
印度在亞洲。
印度位於亞洲南部地區。南亞包括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面積約437萬平方千米。人口10億以上。本區北部為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山地區,南部印度半島為德干高原,北部山地與德干高原之間為印度河-恆河平原。
亞洲曾譯作「亞細亞洲」和「亞西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其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7%(或占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1.643億,佔世界總人口的約60.5%(2019年)。
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和東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
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南至丹絨比亞,西至巴巴角),北至切柳斯金角,最高峰為珠穆朗瑪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13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發源地。
(5)印度是在哪個地方生活擴展閱讀:
印度簡介:
1、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
2、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3、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
4、印度行政區劃中的一級行政區域包括有27個邦(省)、6個聯邦屬地及1個國家首都轄區。每一個邦都有各自的民選政府,而聯邦屬地及國家首都轄區則由聯合政府指派政務官管理。
5、印度的旅遊業和服務業也比較發達,在國民經濟中佔有相當的比例。主要旅遊點有阿格拉、德里、齋浦爾、昌迪加爾、那爛陀、邁索爾、果阿、泰姬陵、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印度選出本國七大歷史奇跡 印度拉賈斯坦風情。
❻ 印度這個國家屬於哪個洲
印度屬於:亞洲。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簡稱印度。
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 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
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6)印度是在哪個地方生活擴展閱讀:
印度文化:
印度文化在世界上曾經產生過巨大影響,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印度文化具有十分鮮明而又強烈的宗教性、多樣性和包容性。
印度文化沒有很大的擴張性,但也抵制任何外來文化的入侵。印度早期雖然有許多國王將佛教作為國教,後來被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和突厥王公所統治,近二百年來又被信仰基督教的英國作為殖民地,但每個統治者走後,印度又恢復印度教傳統。
伊斯蘭文化對印度進行了幾百年沖擊,同化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兩片土地,沒有能撼動印度主體文化。
印度是個宗教國家,歷史上曾先後產生並流行多種宗教,對其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等也擁有廣泛的信徒。
多種宗教在印度的長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濃郁的宗教性。宗教滲透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國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觀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傳統的風俗習慣,也都是在宗教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語言、文學、藝術、音樂、舞蹈、雕刻等等更是以宗教為中心。
在印度文化體系中不難看出其他文化成分如希臘文化、伊斯蘭文化、波斯文化、英語文化和中國文化的特點。形成印度文化多樣性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歷史上的外族入侵,二是和平方式的文化交流。
此外,印度有數以百計的民族和眾多的部落,這些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語言、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因此,印度文化就是在不斷吸收異族文化的過程中豐富和發展起來的,呈現出舉世罕見的多樣性。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印度對所有的外來文化均採取兼容並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類型的地域文化、語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著各種不同的外來文化成分,又與外來文化融為一體。
❼ 印度靠近中國哪些地方
印度和中國的西藏自治區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交界。
中國和印度接壤的邊境地區絕大部分在西藏,一小部分在新疆。兩國的邊界西起喀喇昆侖山口,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
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7)印度是在哪個地方生活擴展閱讀:
一、區域位置: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二、地形地貌:
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
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❽ 印度是在我們中國的什麼地方
在中國西部,隔著喜馬拉雅山與中國相鄰,靠近中國的西藏自治區。
不是什麼好東西。
與越南一樣,謀求成為亞洲政治軍事強國。
❾ 印度的第三大城市,那裡的人是如何生活的
印度第三大城市,當地人的生活是怎樣的?網友表示:最多忍三天!
旅遊的過程中能見到許許多多不一樣的國家和城市,感到異國風情的同時,又能體會到當地的生活習慣。而最受遊客們歡迎的國家大多數都是,有著奇特而有趣的文化習俗或者生活習慣等等。這些具有鮮明“特點”的國家是遊客們最喜歡去旅遊的。
其實這里也有旅遊的好處,去見識更多不一樣的環境,才能顯示出現在的中國是多麼好,多麼強大。接觸到一些可能不是很美好的東西,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
❿ 印度哪地方
伴隨著印度人口的迅速增長,截止2009年底,印度已有四個少數民族的人口達到或即將達到1億人,分別是泰盧固族(1.03億人)、孟加拉族(9225萬人)、馬拉地族(9105萬人)、泰米爾族(8865萬人)。這四個民族,在印度算是少數民族,但如果拿到世界上,都是排名世界前15名的特大民族了。印度斯坦族人口已經達到5.54億,佔印度人口的46.3%,繼續保持主體民族的地位。根據目前印度各民族的重要性,我認為可以劃分為五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