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為什麼多次瘟疫大流行

印度為什麼多次瘟疫大流行

發布時間:2022-08-03 05:42:14

㈠ 20世紀十大自然災害的印度鼠疫

1994年9月18日,是印度象神節的最後一天。古吉拉邦工業城市蘇拉特街頭上熱鬧非凡。數以千計的男人在大街上載歌載舞, 歡慶著自己傳統的節日。人們沉浸在幸福、祥和的歡樂之中…… 可誰知道,此時一種致命的瘟疫卻已悄然降臨到他們中間。 第二天,蘇拉特市剛落成不久的醫院,接收到30名病情相似的患者。他們的症狀是:高燒不退、咳嗽、打噴嚏、吐血和昏厥。此後,又有一批病人被送進醫院。 9 月20日第一名患者在醫院中死去;接著,又有不少病人相繼死亡。 從這些死者的外部觀察:他們個個全身發黑,凸著一雙睜大的眼睛,痛苦之狀令人慘不忍睹。 起初,醫生不知道病人患的是可怕的鼠疫病。這也難怪他們,因為自1966年印度最後一次鼠疫大流行以來,這種瘟疫幾乎絕跡,不少醫生從未碰到過這種疾病。
這時,有人懷疑是被壞人在飲用水源中投毒所致,市政當局下令切斷自來水供應,勘察水源狀況。後來,聽有人說,馬哈什特拉附近的拉杜爾流行鼠疫。醫生立即化驗血樣,結果表明這些病人患的就是這種疾病,這才意識到一場災難已經降臨。蘇拉特市的醫療條件非常差,醫療設備十分落後,醫務力量嚴重不足,治病的葯物少得可憐,而醫治鼠疫所需的四環素、磺胺等葯品更是奇缺。 到10月4日,已有1000多人被送進醫院治療和檢查,其中50人染病身亡。 此時,蘇拉特市猶如面臨著一場殘酷的戰爭,處於十分緊急的狀態之中…… 鼠疫流行的消息不脛而走。沒過多久,傳遍了整個蘇拉特市。
一時間,爭購葯品的人流蜂擁而至,葯品商店門口排起了長長隊伍。這種可怕的疾病,使蘇拉特市的居民像熱鍋上的螞蟻那樣,日夜驚恐不安。為了躲避這場災禍,他們扶老攜幼,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交通工具,匆忙地逃離這座被瘟疫侵淫的城市。火車站、汽車站周圍,每天都擁擠著成千上萬的逃難者。市警察局長驚呼:「 即使有數千警察也無法阻擋逃向四面八方的車流和人流。」 沒幾天時間,僅有200萬人口的蘇拉特市,竟有30萬人驚恐萬狀,倉皇出逃…… 留在城裡的市民,也是個個惶惶不安。商店、市場和影劇院等公共服務場所關門停業,不少工廠關門停工,學校關門停課,家長不許兒童外出。白天,外出的人們都戴著口罩,沒有口罩的,用手帕、圍巾等捂住口鼻,以為這樣就能夠躲避災禍;晚間,人們不敢外出,街上空無一人,死一樣的寂靜。這時的蘇拉特市,像一座可怕的鬼城似的。
30萬蘇拉特市民逃向印度的四面八方,同時也將鼠疫病菌和恐懼心理帶到了全國各地。 不到兩周的時間,這種可怕的瘟疫已蔓延到印度的7個邦和新德里行政區:蘇拉特所在的古吉拉邦是鼠疫流行最為嚴重的地區,被傳染和死亡的人數最多。 與蘇拉特鄰近的孟買市,是難民逃亡的第一個目標,該市所在的馬哈拉什特拉邦被傳染的人竟有2105人。首都新德里,有770人被送進醫院治療、檢查,36人確診患上了鼠疫,4人不治而亡。 此外,拉賈斯坦邦、北方邦、中央邦和西孟加拉邦的患者也在增多。鼠疫的魔爪還觸及到了邊遠的查謨邦和克什米爾邦。 據官方統計,兩周之內,全國到醫院檢查或治療的患者多達4780人,幾乎每天都有關於死人的消息。 新德里等地,傳染病醫院已人滿為患,當局不得不在普通醫院辟出臨時隔離病房。無論傳染病醫院,還是臨時隔離病房,醫療條件都十分糟糕。 一間昏暗的病房裡,擠著幾十個病人,病房門窗洞開,蚊蠅飛舞,傳播鼠疫的媒體——老鼠,在地上、窗檯上、房頂上打鬧嬉戲——這哪裡是治病的地方! 許多病人因忍受不了這種惡劣條件而逃出病房。衛生部門只好組織一支特別警察小隊,到處追查這些病人,以防止他們傳播病菌。
鼠疫的突然降臨,對毫無准備的印度當局來說,猶如晴天霹靂。 病人實在太多,醫院招架不住,紛紛告急。葯物供不應求,不少葯房已拿不出治病的葯品。 極度驚恐的市民,搶購疫苗和抗菌黴素,少數地方即使有葯也很快被搶購一空。 於是,印度衛生部門不得不向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請求支援,以解燃眉之 急。 然而,更為可怕的是,人們因害怕鼠疫而產生的驚慌失措和歇斯底里。 出逃的30萬蘇拉特市民,本以為逃出這座被惡魔控制的城市便可以安全無恙。 不料,他們所到之處,都不受歡迎。無奈之下,只得返回老家。 這種大規模的逃離,將驚恐與鼠疫一起傳染到印度各地。許多城市,如新德里、 孟買、加爾各答等,陷入惶惶不安的混亂中……
鼠疫的流行,引起人們的極度恐慌。這種恐懼猶如大火一樣,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許多國家中止了同印度的各項往來。這對印度來說,經濟方面的損失是難以估計的。據有關方面統計,用於治療和預防鼠疫方面的費用就高達數百億美元。
原因
人們不禁要問,銷聲匿跡多年的鼠疫為何再度在印度廣為流行呢?專家們一致認為鼠疫的爆發是極為骯臟的環境所致。據說,蘇拉特市是印度最臟的城市,貧民窟、集市、街頭巷尾,垃圾成堆,臭味熏天。鼠疫流行期間,每天清出的垃圾多達1400噸。遍地的垃圾成為老鼠繁衍滋生的溫床。

㈡ 印度鼠疫大流行的印度鼠疫

1994 年9、10月間,印度遭受了一場致命的瘟疫。泉神節過後的第二天蘇拉特市醫院接收到30名病情相似的患者。起初醫生並不知道病人患的是鼠疫。但接二連三有人死亡,又傳來馬哈什特拉附近的拉杜爾流行鼠疫的消息,這才意識到一場災難已經降臨。一時間,火車站、汽車站都擠滿了成千上萬的逃難者。30萬蘇拉特市民逃印度的四面八方,同時也將鼠疫和這種恐懼的心理帶到了全國各地。
不到兩周時間,這種可怕的瘟疫已擴散到印度的7個邦和新德里行政區。鼠疫的降臨,對毫無准備的印度當局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印度衛生部不得不向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請求支援,以解燃眉之急。
鼠疫的流行,引起人們的極度恐慌。這種恐懼猶如大火一樣,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許多國家中止了同印度的各項往來。這對印度來說,經濟方面的損失是難以估計的。據有關方面統計,用於治療和預防鼠疫方面的費用就高達數百億美元。
人們不禁要問,銷聲匿跡多年的鼠疫為何再度在印度廣為流行呢?專家們一致認為鼠疫的爆發是極為骯臟的環境所致。據說,蘇拉特市是印度最臟的城市,貧民窟、集市、街頭巷尾,垃圾成堆,臭味熏天。鼠疫流行期間,每天清出的垃圾多達1400噸。遍地的垃圾成為老鼠繁衍滋生的溫床。

㈢ 在歷史上印度爆發過幾次瘟疫他們又是如何應對的

新冠疫情在印度突然不受控制的大爆發,現在印度每天都確診人數都在急劇增加,根據許多媒體的報道我們也可以看到許多的印度人民因為新冠疫情而死亡,在印度許多地區因為死亡人數太多甚至出現了露天火化屍體的情況,其實這並不是印度第一次遭受這種大規模的疫情,印度歷史上最少曾經遭遇過二次以上大規模的瘟疫,造成了大量人員的死亡。

印度給我們最大的印象就是宗教活動特別多而且許多地區的環境也是臟亂差,這樣的環境都為疫情的傳播提供了相當有利的條件,面對印度的疫情我國政府也是伸出了援助之手,希望在各方面的努力之下印度人民能夠早日擺脫疫情帶來的困擾。

㈣ 給人印象環境很差的印度,為何卻很少發生瘟疫呢

眾所周知印度是文明古國,自古也有貿易通道,加上氣候和人口的因素,傳染病就沒有少過,不僅參與了全球歷次瘟疫的流行,也為世界貢獻出霍亂這個19世紀的瘟疫。

其實印度如果不是把錢都用來購買軍事裝備,是完全有餘力來整治環境問題的,可惜這其中的利益關系加上印度那顆不安的心,才造成了很多底層人民的悲慘遭遇。同時,印度的宗教信仰比較多,他們除了對自己的信仰感興趣,對其他的事情都比較漠然。

㈤ 鼠疫為什麼會在印度流行呢

1994年9月~10月間,印度遭受了一場致命的瘟疫,30萬蘇拉特市民逃往印度的四面八方,同時也將鼠疫帶到了全國各地,恐懼的心理甚至蔓延到了世界各地。

專家們一致認為鼠疫的爆發是極為骯臟的環境所致。據說,蘇拉特市是印度最臟的城市,垃圾成堆,臭味熏天。鼠疫流行期間,該市每天清理出的垃圾多達1400噸。

㈥ 人類歷史上發生的幾次大的瘟疫,每次發生對當時的經濟影響有多大

多年來,科學家和醫學研究者對大流行(或流行病)的確切定義一直存在分歧,但有一點大家都認同的是,這個詞描述的是疾病的廣泛發生,超出了正常情況下的定義。

從1918年到1920年,一場令人不安的致命流感疫情在全球爆發,感染了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造成2億至5千萬人死亡。在1918年發生大流行的5億人中,估計死亡率為10%至20%,僅前25周就有2500萬人死亡。導致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原因不同於其他流感爆發。在過去,流感只殺死老年人或削弱病人的能力,但現在它開始攻擊頑強而完全健康的年輕人。

第六次霍亂流行(1910-1911)

死亡人數:80萬

原因:霍亂

像前五個化身一樣,第六次霍亂疫情起源於印度,造成80多萬人死亡,然後蔓延到中東,北非,東歐和俄羅斯。第六次霍亂疫情也是美國最後一次霍亂爆發的根源(1910-1911年)。美國衛生當局吸取了過去的教訓,迅速隔離了感染者。最後,美國只發生了11例死亡。到1923年,霍亂病例已經大大減少,盡管它們在印度沒有變化

流感大流行(1889-1890)

死亡人數:100萬

原因:流感

該毒株原名“亞洲流感”或“俄羅斯流感”,雖然最近發現了甲型流感(H3N8)病毒,但仍被認為是甲型流感(H2N2)病毒。1889年5月,在三個遙遠的地方觀察到了第一例:中亞的布哈拉(斯坦,土耳其),加拿大西北部的阿薩巴斯卡和格陵蘭。19世紀人口的快速增長,尤其是城市地區的人口增長,只是促成了流感的傳播,很快席捲全球。雖然這是細菌學時代第一次真正的疫情,但也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1889-1890年的流感大流行奪去了100多萬人的生命。

第三次霍亂流行(1852-1860)

死亡人數:100萬

原因:霍亂

一般認為是七次霍亂疫情中最致命的一次,19世紀第三次霍亂疫情發生在1852年至1860年。像第一次和第二次流行病一樣,第三次霍亂大流行起源於印度,從恆河三角洲蔓延,然後經過亞洲,歐洲,北美和非洲,造成100多萬人死亡。來自英國,的醫生約翰斯諾,在倫敦,貧困地區工作時追蹤了霍亂病例,並最終成功地將受污染的水確定為疾病的傳播途徑。不幸的是,與他的發現同一年(1854年)成為大流行最嚴重的一年,在那一年,大不列顛有23,000人死亡黑死病(1346-1353)

死亡人數:7500萬-2億

原因:布氏的瘟疫

從1346年到1353年,瘟疫的爆發席捲了歐洲,非洲和亞洲,估計死亡人數在7500萬到2億之間。鼠疫被認為起源於亞洲,可能是通過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傳播到歐洲大陸的,老鼠通常生活在商船上。港口是當時的主要城市中心,是老鼠和跳蚤的理想滋生地。所以潛伏細菌興盛,後來毀滅了三大洲。

查士丁尼的瘟疫(541-542)

死亡人數:2500萬

原因:賈斯汀尼安瘟疫

據信,當時歐洲近一半的人口死於鼠疫,拜占庭帝國和地中海港口城市遭受鼠疫爆發,奪走了2500萬人的生命。賈斯汀尼安鼠疫通常被認為是第一次淋巴腺鼠疫,它在世界上留下了印記,殺死了東地中海四分之一的人口,摧毀了君士坦丁堡城。在這座城市的鼎盛時期,它每天殺死大約5000人,最終導致這座城市40%的人口死亡。

安東尼瘟疫(公元165年)

死亡人數:5百萬

原因:未知

安東寧鼠疫也稱為蓋倫鼠疫,是一種古老的流行病,影響了亞細亞,埃及,希臘和義大利。它被認為是天花或麻疹,盡管其真正原因尚不清楚。這種未知的疾病是由大約165年前從美索不達米亞返回的士兵帶回羅馬的。不知不覺中,他們傳播了一種疾病,最終殺死了500萬人,摧毀了羅馬軍隊。

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怎麼樣?

從2019年12月開始,新型冠狀病毒開始在人類中出現。它被命名為新冠肺炎,是“2019年冠狀病毒病”的縮寫。這種新病毒在人與人之間迅速傳播,地球上沒有人對新冠肺炎有免疫力。這種病毒在幾個月內就傳遍了全世界。根據世衛,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時間24日23: 05,新冠肺炎確診肺炎病例31664104例,全球死亡972221例。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感染率仍在上升。

隨著冠狀病毒的大流行,世界各地的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大流行期間的最佳做法,從粗心的洗手到遠離社會距離。世界各國已經宣布強制“在家”關閉學校、企業和公共場所的措施。幾十家公司和更多的獨立研究人員開始研究和測試疫苗。努力促進人類在這一流行病中的生存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關切。在撰寫本文時,還無法預測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結果。然而,我們可以從歷史流行病中吸取教訓。

醫療保健一直是全球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雖然參與醫學研究的學生人數在增加,但醫療設施的質量仍然不達標,特別是在低收入群體中。技術進步可能降低了一些疾病的強度或頻率,但仍有一些疾病尚未消亡。特別是,影響許多人的疾病爆發(流行病)對社會更危險,需要迅速治癒。大流行會沖擊全球很多行業,比如房地產、餐飲、金融!

㈦ 印度環境那麼差,為什麼沒有爆發過殺傷力大的傳染病

印度是文明古國,自古也有貿易通道,加上氣候和人口的因素,傳染病就沒有少過,不僅參與了全球歷次瘟疫的流行,也為世界貢獻出霍亂這個19世紀的瘟疫。鼠疫解放後,鼠疫的代號是一號病,說明其曾經的凶險。

印度人口之所以一直沒有超過中國,就是因為傳染病拖了後腿

㈧ 人類歷史上能稱得上十大瘟疫的有哪些這些瘟疫中哪種殺死的人最多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名字忘記了,講的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雖然結局是人類打敗了外星生物,取得了勝利。但是取勝的原因卻讓人啼笑皆非,最終打敗外星生物的不是人類,而是生存在地球上的微生物,簡稱病菌。

當時看起來彷彿天方夜譚,但是如今仔細琢磨一下,還是很有道理的。畢竟人類與微生物的戰爭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沒有停止過。

與其朝夕相處的人類尚且未能戰勝病菌,更何況入侵的外星生物呢?那麼人類歷史上,發生過幾次大規模的瘟疫流行,如今又戰勝了幾個呢?

當然其他的什麼雅典大瘟疫啊、安東尼瘟疫啊、俄國斑疹傷寒啊、查士丁尼瘟疫啊等等,雖然能排到六七八九,但其類型跟前面五種類似。

還有一種瘟疫估計也能稱得上世紀瘟疫了,那就是至今還在肆虐的新冠了,目前已經導致了全世界270萬人死亡了,而數據還在上升中,實在是恐怖。

未來人類還會面臨更多的傳染病侵襲,每個人也要潔身自好,保護環境,保護資源,也要管住自己的嘴,別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畢竟有些病是從口入的。

當然,也不要人為的去製造魔鬼,所謂的人定勝天,那是痴心妄想,不然下一場大瘟疫到來,你我無處可逃……

㈨ 瘟疫是怎麼產生的

瘟疫就是傳染病的大流行!

瘟疫史話

是非典型肺炎把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一個人類久已荒疏的詞——流行疾病——一個多少年來震懾人心、動盪歷史而生死攸關的詞語。

無論是18世紀全球流行的鼠疫、還是1918年的流行感冒,無論是多少年來困惑世人的天花、還是伴隨著戰爭而肆虐無忌的霍亂……

關注歷史不難發現,人類與流行疾病的斗爭總是以人類的勝利而告終。這毫無疑問是歷史,但是在這些勝利的背後,也許積累的汗水、淚水甚至是血水才是歷史的真諦。歷史一次又一次地告訴我們,當人類的汗水流淌在一起,當人類的目光交織在一起,當人類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這一服葯,將治癒世界上所有可怕的死亡病毒。畢竟,書寫歷史的是智慧、是生命,而從來就不是病毒。

當世界各地的一流科學家夜以繼日地工作在防非典第一線的時候,我們相信,這一次與病毒的較量將同樣以勝利而告終。

千百年來,各種致病的微生物一刻也沒有離開過人類的世界,相反,它們隨著人類的演進而不斷的變化,在我們的體內尋求適合的存在方式。當這些微生物變異而足以突破我們的免疫防線時,疾病出現了,蔓延了……

病毒兇殘觸目驚心,人類因頑強奮力前行。人們就這樣在一次又一次的劫難之後,重新找回生的力量。

雅典瘟疫——夢魘造就醫德規范

■主要經過

直到今天,沒有人知道這場發生在2400多年以前的瘟疫從何而來,但可以確定的是,疾病幾乎摧毀了整個雅典。

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雅典的市民們生活在噩夢之中,身邊強壯健康的年輕人會突然發高燒,咽喉和舌頭充血並發出異常惡臭的氣息。不幸的患者打噴嚏,聲音嘶啞,因強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

疾病像惡魔一樣席捲整個城市,任何口服、外敷的葯物都無濟於事。最後,醫生也被感染而生病。

恐慌面前,人們開始選擇放縱的生活,沒有什麼比現時的享樂更能使他們逃避現實的恐懼。於是,雅典城因為人們的絕望而土崩瓦解。

■人類抗爭

對這種致命的疾病,人們避之惟恐不及。但此時希臘北邊馬其頓王國的一位御醫,卻冒著生命危險前往雅典救治。他一面調查疫情,一面探尋病因及解救方法。不久,他發現全城只有一種人沒有染上瘟疫,那就是每天和火打交道的鐵匠。他由此設想,或許火可以防疫,於是在全城各處燃起火堆來撲滅瘟疫。這位御醫就是被西方尊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著名醫生、歐洲醫學奠基人希波克拉底(約公元前460—前377年)。

■人類收獲

古代西方醫生在開業時都要宣讀一份有關醫務道德的誓詞:「我要遵守誓約,矢忠不渝。對傳授我醫術的老師,我要像父母一樣敬重。對我的兒子、老師的兒子以及我的門徒,我要悉心傳授醫學知識。我要竭盡全力,採取我認為有利於病人的醫療措施,不能給病人帶來痛苦與危害。我不把毒葯給任何人,也決不授意別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醫和生活。無論進入誰家,只是為了治病,不為所欲為,不接受賄賂,不勾引異性。對看到或聽到不應外傳的私生活,我決不泄露。」這個醫道規范的制定者就是希波克拉底。20世紀中葉,世界醫協大會又據此制定了國際醫務人員道德規范。

鼠疫恐怖——催生衛生革命

■病毒

鼠疫桿菌

■主要經過

歷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發生於公元6世紀,起源於中東,流行中心在近東地中海沿岸。這次流行持續了五六十年,極流行期每天死亡萬人,死亡總數近1億人。

第二次大流行發生於公元14世紀,持續近300年,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歐洲為甚。歐洲死亡2500萬人,占當時歐洲人口的1/4。

第三次大流行始於19世紀末(1894年),它是突然暴發的,至20世紀30年代達最高峰,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個國家,死亡達千萬人以上。

■人類抗爭

當鼠疫在歐洲各地蔓延時,依文化不同人們想出了各種方法企圖治癒或緩和這種令人恐懼的症狀,使用通便劑、催吐劑、放血療法、煙熏房間、燒灼淋巴腫塊甚至把干蛤蟆放在上面,或者用尿洗澡。

面對瘟疫,米蘭大主教無意中找到了一種阻擋瘟疫蔓延的有效辦法:隔離。當瘟疫快要蔓延到米蘭時,大主教下令,對最先發現瘟疫的三所房屋進行隔離,在它們周圍建起圍牆,所有人不許邁出半步,結果瘟疫沒有蔓延到米蘭。在隨後的幾百年中,地中海沿岸,隔離已經成為了人們司空見慣的事情。

■人類收獲

國際上把對鼠疫等傳染病的防治稱為「第一次衛生革命」。在18世紀前後,歐洲各國積極加強基礎衛生設施的建設,如上下水道的改進,並且重視對垃圾的處理,加上普遍進行殺蟲和消毒,使鼠疫等一度嚴重危害人類生命的傳染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現在,鼠疫等傳染疾病在發達國家已基本消失,只是在非洲貧困地區還時有發生,可以說第一次衛生革命已經取得了勝利。

痘滅天花——劃時代的醫學試驗

■主要經過

公元846年,在入侵法國的諾曼人中間,突然暴發了天花,天花病的流行使諾曼人的首領只好下令,將所有的病人和看護病人的人統統殺掉。1519年,當西班牙軍隊入侵墨西哥時,他們將天花這種致命的疾病帶到美洲大陸,而他們自己並沒有察覺。天花當時在墨西哥是沒有先例的,當地居民也沒有機會增強對天花的抵抗力。在以後的3年裡,天花傳遍了全國各地,致使兩三百萬墨西哥印第安人死亡。西班牙人在攻列印加帝國時又把天花傳入了南美……

16—18世紀,歐洲每年死於天花病的人數為50萬,亞洲達80萬人。有人估計,18世紀內有1.5億人死於天花。

■人類抗爭

1796年5月17日,是人類醫學史上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一位著名的醫生成功地進行了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醫學試驗———天花接種。這項試驗的成功,標志著困擾人類一千餘年、曾奪走無數人生命的病魔,被醫學史家們稱為「死神的幫凶」的天花,從此被人類制服了。主持這項試驗的人是英國著名醫生愛德華·琴納。

■人類收獲:

醫學史表明,在工業化早期,對於傳染病的防禦方法基本上來自技術先進國家。那時候在歐洲等地,城市密集,人口密度非常大而且又沒有公共衛生系統,容易造成大規模的傳染病,擴散得非常快。17~18世紀,倫敦、愛爾蘭等地都發生過嚴重的瘟疫,然後他們政府花大力氣逐步發展公共衛生系統。「預防勝過醫治」就是從天花疫苗開始的,當時變成了歐洲很多國家的一種政策。這種政策為他們的經濟發展和軍事擴張貢獻極大,是歐洲實力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拿破崙軍隊最早推廣天花疫苗預防,這對其軍隊的長期征戰也至關重要。

結核殺手——全球緊急阻擊

■病毒

分支桿菌

■主要經過

自1882年柯霍發現結核菌以來,迄今因結核病死亡人數已達2億。而今日重提防治結核病,是因為最新資料表明,全世界結核病人的年死亡人數已由1990年的250萬增至2000年的350萬。75%的結核病死亡發生在最具生產力的年齡組(15—45歲),全球已有20億人受到結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為1%。

■人類抗爭

結核原是不治之症,但是自鏈黴素、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相繼問世後,它已成為可治之症,美國在1980年代初甚至認為世紀末可以消滅結核,但是,近20年世界許多地區政策的疏忽,使結核防治系統遭到破壞;結核病和艾滋病的惡性聯系從而使結核病暴漲;近十年在人口出生率高的地區,兒童已達結核高死亡率的年齡段;多種抗葯性菌株的產生,以上原因使結核在1984年開始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成為公共衛生嚴重的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1993年4月22~23日在倫敦提出「全球結核病緊急狀態宣言」。我國結核病600萬,每年死亡23萬。

■人類收獲

世界衛生組織1995年提出結核控制戰略,內容包括:①控制傳染源;②直接監督治療;③短程化學治療。

一例肺結核若未被檢查出,一年可能感染10人。因此一旦發現一個病例,必須對與此人有接觸的人進行跟蹤檢查。治療的關鍵目標是在病菌產生抗葯性之前徹底殺滅它們。

霍亂恐懼——首開疾病理論研究

■病毒

霍亂弧菌

■主要經過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烈性腸道傳染病,發病急,傳播快,屬國際檢疫傳染病,也是我國法定管理的甲類傳染病之一。自古以來,印度恆河三角洲是古典生物型霍亂的地方性流行區,有「人類霍亂的故鄉」之稱。從1817年至1923年的百餘年間,共發生6次世界性大流行,每次大流行都曾波及我國。

第一次在1817—1823年,傳到歐洲邊境;第二次在1826—1837年,分三路穿過俄羅斯到達德國,又從德國帶到英國。1832年被愛爾蘭僑民傳到加拿大,在同一時候又達到美國;第三次流行時間特別長,1846—1863年,1848年到達北美並波及整個北半球;1865—1875年的第四次世界性大流行是通過一艘從埃及到英國的航船流傳開來的;第五次和第六次分別發生在1883—1896年和1910—1926年。

自1961年起,由埃爾托生物型霍亂弧菌引起的霍亂開始從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向毗鄰國家和地區蔓延,迄今已波及五大洲140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報告患者350萬以上,稱為霍亂的第7次世界性大流行。1992年10月,由O139霍亂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亂席捲印度和孟加拉國的某些地區,至1993年4月已報告十萬余病人,現已波及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我國,有取代埃爾托生物型的可能,有人將其稱為霍亂的第8次世界性大流行。

■人類收獲

對於霍亂的治療,人們認識到必須嚴格隔離治療,治療關鍵是補液,包括靜脈補液和口服補液。

霍亂讓人們知道養成良好飲食衛生習慣的重要性。「不幹不凈吃了沒病」被「飯前便後要洗手」所取代。

預防霍亂的措施:1.控制傳染源;2.切斷傳播途徑;3.加強人群免疫力;4.嚴格進行疫點疫區處理。

流感死神——從來沒有停止

■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

■主要經過

翻閱美國年鑒你會驚訝地發現,1917年美國人均壽命大約為51歲,到了1919年,人均壽命僅有39歲,流感病毒在一年中吞噬了50萬美國人的生命。

1908年5月,這種流行病在歐洲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中間開始傳播。該病很快通過擁擠的戰壕和營房擴散開來。到7月份,它又傳染給了歐洲大陸的眾多平民。

1918年流感,美國有超過25%的人口受到感染。

今天我們不會認為流感是一種致命的疾病,除非是老年人或者已經有病的人得了流感。但是,1918年開始的那次流感卻使全世界2100萬人喪生。

自20世紀以來已有5次世界性大流行的記載,分別發生於1900、1918、1957、1968和1977年。其中以1918年的那次流感最為嚴重,死亡人數達2100萬之多。我國從1953年至1976年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感流行,每次流行均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進入1980年代以後流感的疫情以散發與小暴發為主,沒有明顯的世界性流行發生。

最近的一次是2003年1月,在剛果(金)赤道省、班頓杜省和首都金沙薩等地已有50餘萬人患上流行性感冒,其中2000餘人已經死亡。

流行性感冒隔幾年在世界上傳播一次,但由於葯物的發展,它的危險性已減輕。現在應用疫苗可以預防某些類型的流感,而用抗生素治療可減輕該病的危害。

■人類收獲

流感病毒臨床上有甲、乙、丙三大類。三大類病毒的抗原結構不同,故無交叉免疫。臨床上的症狀如發熱、衰竭、周身酸痛、無力等中毒症狀較重,而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涕、咳嗽等較輕。其誘因大多是在淋雨、受涼、過度疲勞或體弱、呼吸系統防禦功能低下時,容易被流感病毒侵襲而致病。

祖國醫學中雖然無流行性感冒這個病名。但早在兩千年前的中醫文獻中即有詳細的記載,如《傷寒論》中對熱病的論治對其症狀治療方法均有細致的描述。民間長年日久累積了許多治療流感的小偏方,近20年中國內地採用中西醫結合的研究,已經確定有一些中草葯:如銀花、板藍根、蒲公英、野菊花等有抑制、殺死病毒的作用。在1968年的流感大流行中,通過在軍隊、工廠、學校及農村煮大鍋湯的經驗,也充分顯示了中草葯在防治流感方面具有無比威力。

艾滋病毒——加速蔓延

■艾滋數據

全世界死於艾滋病的人已達2200萬人,世界有2700萬人不知道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全球感染艾滋病的成人和兒童將超過3300萬;全球每天16000人感染艾滋病;每天以感染1000個兒童的速度蔓延;我國1985年發現首例艾滋病,全國已報告的艾滋病感染者11170例,其中包括艾滋病病人338例。

■人類抗爭

艾滋病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凡隱瞞病情不申報,逃避查驗的;已知是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感染者,有傳播艾滋病行為的;瞞報攜帶被艾滋病病毒污染或可能造成艾滋病傳播的血液和血液製品,毒株,生物組織,動物及其製品的,將由衛生行政部門給予罰款並強制採取預防、治療和消毒措施。

對於違反艾滋病管理條例規定,引起艾滋病傳播,或者有引起艾滋病傳播嚴重危險的,由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人類收獲

倡導科學生活習慣———不要與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勿與他人共用注射器;醫療時使用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及檢查、治療器械。

艾滋病易感人群———與多個男性有性關系的女性;處於流動狀態的無業者、青少年。

埃博拉禍首——神話世界裡的魔鬼

■病毒

埃博拉病毒

■主要經過

1967年8月,德國馬爾堡小鎮一個實驗室里的工作人員突然發生高熱,腹瀉,嘔吐,大出血,休克和循環系統衰竭,據查原因是該實驗室曾經用來自烏干達的猴子做脊髓灰質炎疫苗等研究。共有37人染上這種疾病,其中有9人死去。3個月後德國專家找到罪魁禍首:一種危險的新病毒,形狀如蛇行棒狀,是猴類傳染給人類的,這就是「馬爾堡病毒」。

到1976年,這個病毒的一個近親「埃博拉病毒」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又掀起新的恐怖,殺死了280人。從那時起,「埃博拉、馬爾堡」等其他致死性「出血熱病毒」幾乎成了一個神話世界裡的魔鬼。

1995年,在剛果(金)的同一地方又暴發了埃博拉病,315人患病,255人死亡。接著蘇丹的馬力迪地區在1976年和1979年先後兩次暴發了大規模的埃博拉病,造成近200人死亡。2000年,烏干達全國共有428人患病,其中173人死亡,在烏國內及鄰近國家引起了巨大的恐慌。

埃博拉病毒是一種罕見的致命病毒,可通過血液、體液迅速傳播,潛伏期為兩周左右,患者最初的症狀是突然發燒、頭痛、肌肉痛,隨後出現嘔吐、腹瀉和腎功能障礙,最後是體內外大出血。這種病毒的感染者死亡率高達50%甚至90%。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到目前為止,該病毒已使大約1500人受感染,其中約1000人死亡。

■人類收獲

臨床治療中,醫生發現恢復期病人血清及免疫血清球蛋白早期應用有效。而其病菌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與病人及其帶病毒血液及排泄物接觸受感染。

美國2000年8月份的《自然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90%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都會出現內出血症狀,其原因可能是由於一種病毒蛋白破壞血管內壁細胞。

這項研究結果意義重大,有助於開發出通過攻擊這種蛋白來減小或防治埃博拉傳染病的葯物和疫苗。科學家已能確認破壞細胞的主要埃博拉基因,並已為研製新的抗病毒葯物和疫苗提供了方向。雖然現在還沒有能夠治癒埃博拉傳染病的方法和疫苗,但是科學家們認為這項研究已在研製這類葯物與疫苗方面邁出了第一步。

㈩ 印度的環境這么差,為什麼沒有爆發過殺傷力大的傳染病

印度不是不是沒有爆發過殺傷力大的傳染病,印度氣候和人口的因素,傳染病就沒有缺席過,不僅參與了全球歷次瘟疫的流行,還為世界貢獻出霍亂這個19世紀的瘟疫。

1898年,印度孟買出現了鼠疫大流行,當年死亡人數超過50萬人,其後長期在印度流行,高峰期每周能死5到6萬人,前後10年間全印死亡上千萬人。

我們在國內很少看到相關報道是因為我們對於外面世界的認知主要源於國內的媒體,而國內媒體對於印度的報道肯定不多的。

閱讀全文

與印度為什麼多次瘟疫大流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為什麼不能打輕甲 瀏覽:64
中國寄口罩到義大利怎麼寄 瀏覽:267
印度嬰兒夭折怎麼處理 瀏覽:462
越南魚又叫什麼魚 瀏覽:260
中國從哪個朝代開始紀年 瀏覽:70
英國的見面禮是多少 瀏覽:231
健康國際碼英國手機怎麼填寫 瀏覽:792
義大利機油質量怎麼樣 瀏覽:422
中國最好的臍橙是哪個 瀏覽:259
中國什麼泡麵好吃 瀏覽:566
為什麼伊朗拒絕美國會談 瀏覽:608
義大利面怎麼做才好吃最簡單的 瀏覽:682
在哪裡兌換印尼盾 瀏覽:325
伊朗內陸機票怎麼買 瀏覽:577
伊朗哪個國家最好玩 瀏覽:309
疫情有什麼國家幫助中國 瀏覽:780
印尼小胖子來自哪裡 瀏覽:311
印尼幣1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71
中國第一條超級公路在哪裡 瀏覽:237
中國姓李的演員有哪些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