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美國的印度高科技公司薪酬怎麼樣

美國的印度高科技公司薪酬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8-03 07:35:18

A. 中國富士康人均工資並不高,為何印度能夠更便宜

因為印度那邊真的是太窮了,而且人口也很非常多,最主要是印度人那邊的人不願意加班,所以印度人要比中國人均工資更便宜。

近日來,富士康稱四年前在印度開了工廠,用於電子方面的製造。而且他們發現印度人的工資方面要比中國人更便宜一些,最主要的政府還會進行一些補助。

再則就是據說印度人並不像是中國人那樣喜歡加班,而且他們寧願自己輕松一些拿著低工資,也不願意去加班。這一點據說也讓富士康負責人相關頭疼。

所以綜合以上的情況來說的話,我認為更傾向於印度人不願意加班這種情況導致平均工資比中國富士康人的工資低,畢竟富士康高工資最主要的來源就是加班得來的。

B. 去印度IT上班好上嗎

印度軟體業打了強心針的是印度政府的扶持,印度政府不但在減免稅、取消限制、培養技術基地等方面給予行政支援,還將IT業作為經濟騰飛的標志加以鼓勵。早在1991年,印度政府就下發文件大力扶持軟體產業,推出了「零稅賦」的政策,對軟體和服務公司的銀行貸款實施「優先權」,因而引發了印度軟體產業的一場革命。到1998年7月,印度政府決定為金融風險資本設立10億盧比的基金,由「小型企業發展銀行」(SIDB)管理。同時還出台政策,規定銀行優先貸款給新創設的高科技風險公司,尤其是小型企業。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印度政府早期、獨具慧眼的大力扶持是印度軟體業飛速發展的導火線,曾被指責為腐敗、無能的官僚政府實際正是印度IT產業飛躍的倡導者。此外,為適應今後的發展趨勢,印度政府正在加快IT業的硬體基礎設施建設。據香港「亞洲私人資本評估」的研究報告,2001年流入印度IT業的風險投資將翻3倍,達到25億美元,印度不久就會成為吸引IT技術啟動資金最多的國家。
其次,由於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因此不僅非常容易進入歐美市場,而且培養的眾多軟體精英並不用為設計軟體時的語言障礙而為難。相反,從這一點上來看,印度軟體業擁有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亞洲國家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再者,印度還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大多數的軟體工程師都擁有十年以上的經驗,其中不乏一些從美國回國的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另外,印度許多軟體公司還讓高中生來編代碼,這些高中生往往能很好地把握軟體的整體設計。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很好地調整了人力資源的結構,因為就算是一些尖端的軟體需要一兩個軟體高手來編程,但大多數軟體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需要更多的是類似於編代碼的高中生那樣的「軟體藍領」。據悉,印度一家名為APTECH的電腦教育公司,在印度國內有1030個培訓基地,每年可培訓近100萬的電腦技術人才。類似的培訓機構為印度軟體業培養出大量的能編程的「軟體藍領」,使得印度的軟體企業形成了「項目經理→系統分析員→軟體工程師→具體程序員」這樣合理的人才結構。印度正是因為有了大量的基礎技術人才,才能在過去的10年裡後來居上。
所以去印度發展IT還是不錯的

C. 印度新總統被曝月薪50萬盧比,其他國家的總統薪酬是怎樣的

當地時間7月21日,印度民主聯盟推選的候選人莫爾穆戰勝對手,當選印度第15任總統。莫爾穆由此成為印度第二位女總統,也是第一位出身部落地區的總統。莫爾穆的身世經歷引發民眾關注,印度媒體也撰文揭示了這位新任女總統的月薪、安保等問題。
報道,莫爾穆當選印度總統後,她的月薪約為50萬盧比(約合人民幣42348元)。印度總統是全國收入最高的“雇員”。這樣的月薪,還不包含著其它的津貼。

第十位:茅利塔尼亞總統,年薪30萬USD=2025420 人民幣

D. 美國谷歌員工都有哪些福利待遇

福利如下:

一旦去世,配偶10年內領取其一半薪水。

新人招待會上介紹了很多谷歌總部的免費食物和設施,比如跑步機、睡眠室和員工用來在園區內騎行的彩色自行車。除此之外,還有免費乾洗服務、健身教練、醫療服務和美發服務。一切皆為更簡單的生活服務,從而提高生產力。

谷歌的收入也是十分可觀的。就業網站Glassdoor的統計表明,谷歌人的平均年薪為11萬美元,不包括獎金。就連谷歌實習生的平均年薪都達到了6.9萬美元。谷歌人擁有更長的陪產假,並且一旦去世,配偶可以在未來10年領取其一半的薪水。

谷歌人加入各種各樣的興趣社團,就和在大學校園中一樣,比如為同性戀員工建立的「谷基谷基」和為猶太員工建立的「猶太谷歌人」。

拓展資料:

谷歌:

谷歌公司(Google Inc.)成立於1998年9月4日,由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共同創建,被公認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

谷歌是一家位於美國的跨國科技企業,業務包括互聯網搜索、雲計算、廣告技術等,同時開發並提供大量基於互聯網的產品與服務,其主要利潤來自於AdWords等廣告服務。

1999年下半年,谷歌網站「Google」正式啟用。 2010年3月23日,宣布關閉在中國大陸市場搜索服務。2015年8月10日,宣布對企業架構進行調整,並創辦了一家名為Alphabet的「傘形公司」(Umbrella Company),成為Alphabet旗下子公司。

2015年,在2015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中重返榜首,蘋果和亞馬遜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名。2016年6月8日,《2016年BrandZ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榜》公布,以2291.98億美元的品牌價值重新超越蘋果成為百強第一。[4]2017年2月,Brand Finance發布2017年度全球500強品牌榜單,排名第一。 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公布,谷歌公司名列第一位。

2017年12月13日,谷歌正式宣布穀歌AI中國中心(Google AI China Center)在北京成立。

E. 美國是如何吸引高科技人才的

美國的經濟實力之所以強大,並非完全由於他們本身具有高科技人才,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們善於利用人才,善於從別的國家引進人才,爭奪人才。為了爭奪21世紀科學技術的領先地位,美國瞄準21世紀新的目標,在世界范圍里大力吸引高科技人才為己服務。他們爭奪人才可以說無孔不入,不擇手段。
限制移民 篩選人才
美國是一個移民眾多的國家。但美國接收移民有嚴格的選擇。對高科技人員政策較寬,而對一般文化素質較低的人把得很嚴,美國很早就制定了《移民法》,自60年代以來,美國國會多次對《移民法》進行修改。經多次修改後的《移民法》規定,國家每年留出29萬個移民的名額專門用於從國外引進高科技人才。新《移民法》規定,凡是著名學者、高級人才和具有某種專業技術的人才,不考慮其所在的國籍、資歷和年齡,一律優先允許入境。美國經濟的持續繁榮,急需一些有技術的移民,據美國國會移民改革政策發起人詹姆斯•愛德華茲說:移民中的高科技人才對美國的高科技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每年美國高科技公司僱傭的美國大學畢業生中有許多是非美國人。在1996年獲得美國各大學電腦碩士學位的人中,38%是外國學生,而哲學博士中則有46%是非美國公民。一些專家指出,美國高科技這個世界上最有前途的產業的進一步增長正受到技術人員短缺的威脅。移民政策應符合美國的經濟發展,應從移民中篩選高科技人才進入美國服務。新的移民政策應該依據受教育(www.21blue.com)的程度,英語水平和配偶受教育(www.21blue.com)的程度而設立。
H—IB簽證是美國給具有特殊專長的外國人簽發的入境證件。 1990年,國會創立H—IB簽證計劃,每年簽發65萬, 允許具有學士學位或更高學位的外國人到美國工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電子,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美國對高科技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各高科技公司不斷向國會施加壓力,要求國會修改移民政策,擴大H—IB 簽證的數額。1998年5月,國會決定將1999年和2000年這類簽證的名額增至115萬。最近,美國移民規劃署發言人說:1999年度簽發的H—IB 簽證超過國會規定的115萬人的數額,多簽了2萬人,其中印度人位居榜首,佔46%,中國內地佔10%,加拿大佔4%,菲律賓佔3%,中國台灣佔2%, 再後是韓國、日本、英國、巴基斯坦和俄羅斯。
不惜工本 大力資助
美國十分重視招收外國的留學生,政府相繼制定了留學生教育(www.21blue.com)的政策,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是資助留學生政策。
美國50年代每年只有留學生34萬人,60年代增加到8萬人,進入 70年代猛增至15萬人,到了90年代,留學人數更是成倍增長,達到50多萬人。去美國的留學人員不斷增長,是與美國吸引留學生政策密切相關的。美國設立了多種資助留學生的資金,如國際開發署和富布賴特基金會,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等都為第三世界國家的留學生提供了種類繁多的獎學金。美國每年對外國留學生的投資多達25億美元。美國的外國留學生政策具有一定的連續性,一直鼓勵接收外國留學生,在獎學金的發放和交納學費等問題上,給予外國留學生與本國學生以同等的待遇,這種體現某種平等的政策對外國留學生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趁火打劫 重金收買
美國從各國吸引人才可謂不擇手段。早在1945年攻克柏林後,美國隨即派了3000名科技專家來到德國進行調查,然後又派了100 架飛機將科學家運往美國,經嚴格考核,高薪錄用。蘇聯解體後,美國採取金錢收買等各種手段,吸引俄羅斯的各類人才,如聖彼得堡物理研究院具有研製和生產大功率軍用固體激光器的實力,蘇聯一解體,美國國防部即派員常駐該院,名義上是合作,實際是由美方出錢,為美國人幹活,俄羅斯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納米級超微細粉末研究室與美國國家公司合辦一合資企業,實際上是受美方的委託,為美製造納米級超微細粉末材料。美國還竭力以高出原薪10多倍(5000美元)月薪從前蘇聯收買反彈道導彈專家,目前,美國在世界180個國家和地區, 廣泛搜羅各類人才,數量逾百萬,世界權威的諾貝爾獎美國科學家佔了一半,而其中相當多數又是有異國國籍的外國人,在矽谷休斯頓航天中心等科技人才密集的地方,外國科技人員佔一半以上。美國許多重點科研機構,大公司科研機構的科技帶頭人,許多重點大學的系主任有60—70%由美籍外國人擔任。各大學還以優惠的條件吸引外國留學生。據反映,目前美國的幾所名牌大學幾乎網羅了世界最優秀的人才,一方面盡量利用他們在校期間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千方百計留住那些成績優異者,以使他們在年富力強的黃金時期為美國的科研賣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的科研人員和留學生中,中國人所佔的比例高居榜首。據《歐洲時報》報道,在80年代後期,在全美一流科技人才中,有1/4是美籍華人。美國機械工程學會12個分會,有6個由華人擔任主席, 美國著名的電子計算機企業——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800餘名工程師中,華人佔了一半, 美國電腦研究中心有4000餘名中國血統的研究人員,在19個部級主任中,華人佔了12個。美國是當今世界吸收外國留學生最多的國家。目前,世界上每三個留學生中就有一個在美國留學。在紐約大學一年級研究生中美國人僅佔1/15。這些留學生畢業後留美不歸的佔60%以上。目前, 在美的各國留學生中,以中國大陸留學生最多,為44000多人, 如加上台灣的留學生則達8萬多人。 美國吸引外國高級科技人才的法寶之一就是高價收買,或買下研究成果,或以優厚的待遇截留外國在美國的優秀留學生,使這些人在人生的黃金時期留下為美國的科技服務。據報道,目前流向美國的高科技人才,年薪可高達30萬美元之巨,並有多種其它福利待遇。
就地聘用 為其所用
印度有專門同美國高科技公司掛鉤的人才介紹所,生意相當紅火。一家介紹所在一個地方報紙上刊登廣告,不到一周的時間就有2000多人報名求職,按照合同,所簽訂的工作項目結束後,美國公司再將招來的雇員退回介紹所,美國聖克拉拉的Jekedgew公司特別看重印度的人才,去年該公司為600人辦了H—IB簽證,其中300多人是印度人, 美國有些公司向國會要不到H—IB簽證的名額,招不上外國人才, 就另想高招,乾脆將部分信息技術業務挪到國外去,芝加哥的一家技術咨詢公司的總裁威爾辛說:假如不能把人弄回來,就把工作弄出去,就地聘用人才。目前,一些美國信息咨詢公司已到了印度和愛爾蘭,在當地招聘人才,這種辦法十分有效,而且越來越普遍。摩托羅拉公司更是將工作移到國外,公司的負責人馬爾頓也承認,他們不得已才這樣做,其實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而且對美國工人不利。
美國的一些公司和企業通過項目投資,在對象國辦企業、工廠的方式,以大大高於對象國的待遇大量吸引當地的工程技術人員,極力推行「人才本土化」政策,這是美國等發達國家利用外國人才和智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F. 科技公司十大高薪職位都有哪些

科技公司一向是先進科學技術的發源地。因此他的高薪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那麼究竟在科技公司有哪十大高薪職位呢?

8.企業架構師。負責維護和部署企業內部伺服器。提出和推動企業IT計劃戰略。

9.開發與運營工程師。就是我們日常稱之為的程序員。負責科技公司內部,內部代碼及編程處理。

10.信息安全工程師。顧名思義,就是科技公司內部負責,保護公司數據。防範黑客以及,其他惡意方對公司系統的引入,及時發現公司系統內部的漏洞並及時修復。

以上就是科技公司10大高薪職位。

G. 在印度,正常的公司白領一般工資在多少盧比

我們的當地技術員5000人民幣貌似挺不錯了,白領應該比這高。
比率一般算60

H. 高科技美國矽谷工資那麼高為何還有人離職

離職原因大體有以下幾方面:
1、感覺個人在公司發展的空間有限;
2、薪酬待遇與個人期望值有較大差距;
(註:待遇比同地區同崗位平均水平低15%-20%,員工將對公司產生抱怨;待遇比同地區同崗位平均水平低25%,員工將極有可能選擇離職)
3、員工與領導層之間的互相信用程度較差,員工與上司不容易溝通,想法得不到上司重視;
4、與領導人在公司理念上產生分歧(這條大都發生在企業高層離職上);
5、企業人際關系過於復雜,導致員工情緒低落、心情郁悶;
6、公司發生改制、股東或主要經營者更換等,被調整離職;
7、個人原因(如自己選擇創業、離開企業所在城市、出國、考研等)選擇離職;
8、公司對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不清晰,在員工晉升、培訓、薪酬增幅、激勵、承擔更多工作責任方面與個人期望值有較大差距,員工感覺到成長機會較少而選擇離職;
9、辦公環境不佳,如有輻射、噪音、被動吸二手煙等;(這一項在女性離職原因中佔有一定比例);
10、合同期滿或項目(工程)到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I. 請問印度目前的軟體行業情況如何

印度軟體產業發展情況的探討與借鑒
[align=center]印度軟體產業發展情況的探討與借鑒——劉恆富(江蘇省軟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align]

一、 概況
眾所周知,印度是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佔全國53%的人口每天生活費在世界銀行標定的極度貧困線以下;印度的工業基礎薄弱,城市基礎設施落後,在印度,至今沒有高速公路,沒有地鐵,家庭電腦的擁有量微乎其微,但是,印度卻靠軟體暢通無阻地馳騁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成為世界的第二軟體大國。
截止2000年底,印度軟體產業的從業人員41萬人,企業數1000多家,平均每個企業300多人。1999年軟體產品出口額達37.76億美元,2000年出口60億美元的軟體產品或軟體技術服務。

二、 印度的軟體產值及出口情況
印度的軟體出口從1991年起步,發展速度很快,1996年
以來,年平均增長速度為55%,而我國為30%,2000年出口額為我國的15倍,一躍成為新崛起的軟體大國。
下表為1996年至2000年印度的軟體產值及出口情況
單位:億美元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內銷產值 5.31 7.73 10.9 15.86 21.82
出口值 8.59 14.38 24.09 37.76 60.00
小計 13.9 22.11 34.99 53.62 81.82

三、印度的軟體產業高速發展的分析

1、 印度的軟體產業高速發展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扶持。
早在1986年,印度政府就開始關注軟體產業,對印度軟體產業的發展制定了整體有效的發展規劃,1991年印度政府就出台了發展軟體產業的鼓勵政策,其優惠程度相當於我國現行的鼓勵軟體產業發展的政策,個別政策甚至比我國先行的政策還優惠一些,例如實行零稅率,在銀行貸款方面享有優先權等;1998年7 月,印度政府又決定設立10億盧比的軟體風險基金,並規定優先貸款給開發軟體的高科技公司。
2、 與國際接軌沒有語言的障礙
長期以來,英國的殖民統治造就了印度的貧窮和落後,也給印度留下了一項最有用的遺產—英語。由於長期的英語環境的熏陶,這就使印度的知識分子和工程技術人員在思維方式、文化氛圍與國際接近,承接美國定單時沒有語言的障礙,使印度的軟體很容易地融入國際市場,因此在與國際接軌這一點上比我們有優勢。有人說,我們有些軟體人員寫的英語軟體文檔外國人看不懂,盡管這些文檔在語法上找不出什麼毛病。顯然這不僅僅是一個語言問題,還有對西方思維方式和西方文化的領悟問題。

3、 海外印度人群體成為印度軟體走向世界的橋梁
歷史上印度長期是英國的殖民地,在造成了印度的貧窮和落後的同時,也造就了海外印度人軍團。印度的軟體產業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海外印度人群體,由於在海外的印度人群體壯大成熟,這不僅給印度帶來了軟體產品的定單,帶來了軟體產業發展所必需的資金,也給印度的軟體產業發展帶來了商機。
印度的教育界在人才的外流問題上有自己的看法,印度理工學院班加羅爾分院院長沙達龍先生的看法可以說是這種觀念代表,他認為這種人才的流動不能叫外流,應該叫輸送。沙達龍先生七十年代去美國求學,獲得博士學位,20年前歸國任教,這些年來,他的學生基本上都出國了,現在有很大一部分在美國最好的公司工作,這些人對美國的信息產業、軟體產業有很深入的了解,並與美國的軟體產業界、IT界建立了廣泛的關系,在美國的軟體公司中許多印度人已經升到很高的技術和管理的職位,僅在美國歸谷就有700多家印度人主持的軟體公司,這一個海外印度人群體掌握了大量的最新市場信息、投資信息、技術信息和客戶的需求信息,對印度軟體產業的技術發展和市場開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關鍵的因素是由於印度政府在軟體產業發展上給予海外印度人相當優惠的政策,為他們報效祖國提供了周全的服務,吸引他們將國外的資金、管理、技術、定單帶回國內,成為印度軟體走向世界的橋梁。

4、 印度的軟體出口為主
印度的工業落後,軟體的國內市場需求量很小,軟體以出
口為主。從1996年到2000年,這5年印度的軟體銷售總額為206.44億美元,軟體出口銷售額為144.82億美元,占銷售總額的70.15%。印度大中型軟體公司的出口比例更大,例如位於班加羅爾的Ininsys公司,該公司是印度最大的軟體公司之一,其軟體出口量占公司銷售總額的99%,國內銷售只佔1%。該公司全球雇員達1萬多人,其中在班加羅爾的雇員有5000多人,85%的軟體在國內班加羅爾開發,在美國的軟體銷售占銷售總額的73%,在歐洲的軟體銷售占銷售總額的18%,在亞太地區的軟體銷售占銷售總額的8%。
當然,由於印度國內軟體市場需求量很小,系統集成業相對落後,軟體企業基於硬體製造和系統集成發展而成的不多,有別於我國軟體企業大部分是混合模式。因印度國內軟體需求量小,只能走軟體出口的道路。

5、印度的軟體生產已形成規模。
印度的軟體企業的規模較大,超過1000人的軟體公司有100多家,員工超過5000人的有5家,最大的軟體企業之一的 Ininsys公司、塔塔公司已達到1萬人;印度軟體產業的從業人員41萬人,企業數1000多家,平均每個企業300多人。印度目前有28萬軟體工程師,平均每個企業的軟體工程師為280人;因專一性從事軟體的規模化開發和生產,生產效率相對較高,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市場拓展就較為容易。

6、印度重視信息技術人才和軟體人才的培養,軟體人才結構合理
到目前為止,印度擁有綜合大學200多所,高等院校6000多所,研究所2000所,主要分布在孟買、德里、加爾各答、班加羅爾等地,目前印度擁有各類科技人員350多萬人,是世界上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人才大國。軟體人才30多萬人,這支人數眾多、素質較高的隊伍為印度的軟體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資源。例如其中最熱門的印度理工學院所屬的6所院校,在每年10000多畢業生中IT畢業生有2000多人,IT畢業生占畢業生總數的1/5,是印度高級軟體人才培訓基地之一。同時印度特別重視各層次軟體人才的培養,除高級人才外,印度現有軟體人才培訓點1030家,除承擔在職軟體人員的培訓外,重點培訓軟體基礎人才,現在每年培訓近100萬人次電子信息及軟體產業所需的基礎人才—「軟體藍領」。印度目前有28萬軟體工程師,平均每個企業280人;在印度的軟體企業中,已經形成了「項目經理、系統分析員、軟體工程師」合理的梯形人才結構。
印度企業對招聘軟體人員的考核十分嚴格,既重視優良的學業成績,更注重對新觀念、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團隊的協同工作能力,還對軟體人員在邏輯、數學和智能等方面進行測試,在軟體人員的使用過程中,注重不斷培訓,不斷對員工進行知識的更新和素質的提高。
在留住人才方面,在印度,軟體人員的工資大大高於傳統產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比起佔全國人口53%每天生活費低於世界銀行標定的極度貧困線的同胞來說,無疑是一步登天;而且每年還有加薪的機會,同時還有獎金、股權的收入;政府還提供低息貸款用於購房;除物質待遇優厚外,還提供優惠的繼續教育和學習培訓的機會,加強思想教育和素質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始終貫徹愛國心、事業心、成就感的教育。因此軟體人員相對比較穩定。
我國的軟體還處在項目開發的作坊階段,沒有進入軟體的工業化生產,軟體企業的技術人員以「白領」為主,基本沒有「藍領」,人才結構不盡合理。

7、印度相當重視軟體的質量管理
印度對軟體質量相當重視,也非常重視軟體和國際的接軌。印度較早就應用ISO9000標准認證和CMM模型對軟體企業進行質量和資質認證。印度軟體公司有170家通過ISO9000質量標准認證。是世界上軟體企業通過ISO9000質量標准認證最多的國家。全球通過CMM2級以上認證的軟體企業有200多家,我國僅有北京鼎新信息開發公司一家。全球通過CMM5級以上認證的軟體企業至今只有13家,印度有5家,我國一家也沒有。

8、印度軟體企業相當重視管理工作
印度的軟體企業以軟體出口為目標,除非常重視軟體和國際的接軌外,注重通過管理創新,培養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注重不斷增強速度競爭意識、質量競爭意識、團隊競爭意識、國際市場競爭意識,通過強化國際市場開拓機制、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強化軟體質量控制,提高軟體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提高企業在國際軟體界的形象和地位。

9、印度在軟體產業發展上採取務實的態度
首先是政府的務實,1986年印度政府就開始規劃軟體產業的發展,歷屆政府都把軟體作為主導產業來抓,1991年印度政府就制定了發展軟體產業的鼓勵政策,其優惠程度相當於我國現行的鼓勵軟體產業發展的政策;此後通過各屆政府的修改和補充,包括投融資、稅收、出口、收入分配、人才吸引與培養等政策逐步完善並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特別是鼓勵軟體企業出口。通過12年的努力,印度的軟體產業已具備了很強的實力,成為世界第二軟體大國。1998年,印度政府在麥肯錫的幫助下,拿出了108條更加全面的政策,計劃在2005年從軟體大國變成世界IT強國。政府的務實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是印度軟體產業成功的關鍵因素。
其次是企業的務實,印度的軟體企業在選擇定單時充分根據國際市場的需要,尤其是美國市場需要什麼,他們就做什麼。盡管他們也知道是美國公司利用印度的廉價勞動力來編程。印度的企業卻以很務實的態度努力去做,緊緊依靠為美國市場服務,奇跡般地發展了自己的軟體產業。
第三,軟體從業人員的務實,印度的軟體從業人員嚴格遵守客戶就是上帝的信條,以滿足用戶需求為最終目標,贏得了用戶的滿意,同時印度的軟體人員團隊精神很強,嚴格按照工廠化的程序生產軟體。

四、印度軟體產業的不足
印度2000年軟體產業的出口額為60億美元,為我國的15倍;近幾年來,印度軟體的增長速度平均為55%,我國為30%。但印度的發展也存在許多不足:
1、印度的軟體公司甚至大型的軟體公司都沒有自己品牌的軟體。
2、印度軟體企業的創新能力比較差,在創新能力方面與美國相比,要落後好幾年。這是印度軟體產業的定位所決定的。
3、印度軟體產業的發展環境較差,軟體產業的發展後勁不足。美國微軟公司地區專門帳戶經理托德.梅因曾抱怨在印度會經常遇到停電和部分燈火管制,上網條件和基礎設施也很差,對吸引國外軟體公司在境內投資
4、印度國內市場小

印度是英語國家,人力資源便宜,軟體以定製為主,主要滿足出口,內需較少。我國軟體技術開發人員15萬人,平均每個企業25人左右。根據國家統計局有關的統計,中國軟體企業90%在100人以下,而在所有的軟體企業中90%以上的軟體企業主要從事系統集成,開發的仍舊大多數集中在應用軟體。

J. 剛在美國畢業的大學生在美國甲骨文薪酬是多少

美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很高的,剛在美國畢業的大學生,在美國的薪酬是非常高的,可以達到幾千美元

閱讀全文

與美國的印度高科技公司薪酬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魚又叫什麼魚 瀏覽:258
中國從哪個朝代開始紀年 瀏覽:70
英國的見面禮是多少 瀏覽:231
健康國際碼英國手機怎麼填寫 瀏覽:792
義大利機油質量怎麼樣 瀏覽:422
中國最好的臍橙是哪個 瀏覽:259
中國什麼泡麵好吃 瀏覽:566
為什麼伊朗拒絕美國會談 瀏覽:608
義大利面怎麼做才好吃最簡單的 瀏覽:682
在哪裡兌換印尼盾 瀏覽:321
伊朗內陸機票怎麼買 瀏覽:577
伊朗哪個國家最好玩 瀏覽:309
疫情有什麼國家幫助中國 瀏覽:780
印尼小胖子來自哪裡 瀏覽:305
印尼幣1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67
中國第一條超級公路在哪裡 瀏覽:237
中國姓李的演員有哪些 瀏覽:809
中國一流哲學家有哪些 瀏覽:992
怎麼炒黑胡椒義大利面 瀏覽:814
為什麼印尼的快餐有腳臭味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