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什麼時候有桃子

印度什麼時候有桃子

發布時間:2022-08-03 13:07:16

1. 桃子什麼時候成熟,什麼時候採收

6-9月份成熟。
桃子主要是屬於夏天和秋天季節的水果,但是由於桃子種類豐富,成熟時間也是不同的。桃子正常成熟時間是在6-9月份,在這個時候吃桃子是最合適的。吃水果最好選擇在應季,應季的水果新鮮、營養價值高。
桃子的開花是在3-4月份,花期結束後就生長為桃子,需要經過3-6個月才能成熟,不同種類的桃子成熟時間是不同的,在夏季就開始有桃子了,一直到秋季,桃子都屬於應季水果,大多數桃子都在6-9月成熟,有少部分會較早或較晚成熟。

2. 桃的栽培歷史是怎樣的

桃原產我國黃河上游海拔1200~2000m的高原地帶。在河南南部、雲南西部、西藏南部都有野生桃分布。我國《詩經》、《爾雅》等古書上都有桃的記載,估計遠在4000年前就已為勞動人民所栽培利用。

桃向外傳播,是在公元前140—前88年漢武帝時代。通過中亞細亞最早傳到波斯,以後相繼傳入地中海沿岸及歐洲各國,16世紀哥倫布第二次到達新大陸時傳到美洲,公元1世紀傳入印度,19世紀傳人日本。

我國北起黑龍江,南到廣東,西自新疆庫爾勒、西藏拉薩,東到濱海各省和台灣省都有桃樹栽培。其中以北京、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江蘇、浙江、陝西、甘肅等省(市)栽培為多。山東的肥城、青州,河北的深縣,甘肅的寧縣、張掖,江蘇的太倉、無錫,浙江的奉化、寧波等地是歷史上著名的桃產區,北京的平谷、河北的樂亭和臨漳為桃的新興產區。

3. 桃子一般是幾月份成熟

通常為8-9月。桃是一種喬木,高3-8米;樹冠寬廣而平展;樹皮暗紅褐色,老時粗糙呈鱗片狀;小枝細長,無毛,有光澤,綠色,向陽處轉變成紅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圓錐形,頂端鈍,外被短柔毛,常2-3個簇生,中間為葉芽,兩側為花芽。

葉片長圓披針形、橢圓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7-15厘米,寬2-3.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上面無毛,下面在脈腋間具少數短柔毛或無毛,葉邊具細鋸齒或粗鋸齒,齒端具腺體或無腺體;葉柄粗壯,長1-2厘米,常具1至數枚腺體,有時無腺體。

地理分布

主要經濟栽培地區在中國華北、華東各省,較為集中的地區有北京海淀區、平谷區,天津薊州區,山東蒙陰、肥城、益都、青島,河南商水、開封,河北撫寧、遵化、深縣、臨漳,陝西寶雞、西安,甘肅天水,四川成都,遼寧大連,浙江奉化,上海南匯,江蘇無錫、徐州。

原產中國,各省區廣泛栽培。世界各地均有栽植。

4. 桃子的主要產地急急急!

桃子主要經濟栽培地區在中國華北、華東各省,較為集中的地區有北京海淀區、平谷縣,天津薊縣,山東蒙陰、肥城、益都、青島,河南商水、開封,河北撫寧、遵化、深縣、臨漳,陝西寶雞、西安,甘肅天水,四川成都,遼寧大連,浙江奉化,上海南匯,江蘇無錫、徐州。

桃子原產中國,各省區廣泛栽培。世界各地均有栽植。

(4)印度什麼時候有桃子擴展閱讀:

公元前第二世紀之後,中國人民培育的桃樹沿「絲綢之路」從甘肅、新疆經由中亞向西傳播到波斯,再從那裡引種到希臘、羅馬、地中海的沿岸各國,爾後漸次傳入法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但直至公元九世紀,歐洲種植桃樹才逐漸多起來。公元十五世紀後,中國的桃樹引進了英國。

印度的桃樹也是從中國引種的。公元630年「唐僧」玄奘著《大唐西域記》曾記述關於桃樹引入印度的傳說:公元一世紀時,遠近馳名的司氣特國王迦擬色加當政時,中國甘肅一帶部族的商人經常到印度去,帶去了精湛的絲綢製品和各種名貴水果,其中就有桃。

迦擬色加國王隆重地款待賓客。中國人在那裡播種了桃核和其他果核,幾年之後,桃樹在印度繁茂生長,結實累累,受到印度人民的贊頌。中國人住過的地方被命名為「至那仆地」,意即「中國地」;桃被命名為「至那果」,意即「中國果」。這個故事至今還在印度廣泛流傳。

5. 印度尼西亞有桃樹嗎

沒有桃樹。
因為印度尼西亞的地理氣候原因沒有辦法種植桃樹,桃樹是喜光樹種,分枝力強,生長快,如管理不周,容易徒長,影響光照、引起枯枝空膛,結果外移,造成樹勢早衰,降低產量和品質。因此,抓好與修剪相關的措施,特別是夏剪十分重要。

6. 桃子原產地是哪個國家

桃子原產中國,世界各地均有栽植,在我國各省區廣泛栽培。

桃子,分為油桃、蟠桃、碧桃等品種,原產地是中國,主要栽培在北京、天津、遼寧、山東、浙江等地。日本1876年引進桃子,岡山縣是著名桃子產地。另外,世界各國都曾引種桃子,如印度,美國。

桃子的歷史

公元前十世紀左右,《詩經·魏風》中就有「園有桃,其實之淆」的句子。《魏風》所指系今日黃河以北以及山西廣大地區,園中種桃,自然是人工栽培的,植桃為園,則表明已有一定的種植規模。

其他古籍如《管子》、《尚書》、《韓非子》、《山海經》、《呂氏春秋》等都有關於桃樹的記載,表明在遠古時期,黃河流域廣大地區都已遍植桃樹。《禮記》中還說當時已把桃列為祭祀神仙的五果(李、梅、杏、棗)之一。

7. 桃的植物學史

中國是桃樹的故鄉。公元前十世紀左右,《詩經·魏風》中就有「園有桃,其實之淆」的句子。《魏風》所指系今日黃河以北以及山西廣大地區,園中種桃,自然是人工栽培的,植桃為園,則表明已有一定的種植規模。其他古籍如《管子》、《尚書》、《韓非子》、《山海經》、《呂氏春秋》等都有關於桃樹的記載,表明在遠古時期,黃河流域廣大地區都已遍植桃樹。《禮記》中還說當時已把桃列為祭祀神仙的五果(李、梅、杏、棗)之一。
近代中國考古學家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六七千年前的野生桃核。在河南鄭州二里崗新時期時代遺址中,也發掘出數量極多的野生桃核。特別是在河北藁城縣台西村商代遺址中發掘出外形完整的兩枚桃核和六枚桃仁,桃核橢圓形,長寬為1.6×1和2×1.2厘米,黑褐色,木質堅硬,表面有皺紋和孔溝,兩側邊緣有縱向的槽棱,頂端尖,基部扁圓形,中央有果柄脫落後的疤痕。桃仁灰白色,橢圓形或長卵形,常10-15毫米,寬8-12毫米,兩側邊緣較薄,頂端鈍尖,橫斷面呈扁橢圓形。種皮薄,破碎後現出黃白色的種仁。經鑒定,它和今天栽培的桃完全相同。出土文物印證古籍記載,確證中國是桃樹的起源地,人們利用和種植桃樹已有悠久的歷史了。
公元前第二世紀之後,中國人民培育的桃樹沿「絲綢之路」從甘肅、新疆經由中亞向西傳播到波斯,再從那裡引種到希臘、羅馬、地中海的沿岸各國,爾後漸次傳入法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但直至公元九世紀,歐洲種植桃樹才逐漸多起來。公元十五世紀後,中國的桃樹引進了英國。
印度的桃樹也是從中國引種的。公元630年「唐僧」玄奘著《大唐西域記》曾記述關於桃樹引入印度的傳說:公元一世紀時,遠近馳名的司氣特國王迦擬色加當政時,中國甘肅一帶部族的商人經常到印度去,帶去了精湛的絲綢製品和各種名貴水果,其中就有桃。迦擬色加國王隆重地款待賓客。中國人在那裡播種了桃核和其他果核,幾年之後,桃樹在印度繁茂生長,結實累累,受到印度人民的贊頌。中國人住過的地方被命名為「至那仆地」,意即「中國地」;桃被命名為「至那果」,意即「中國果」。這個故事至今還在印度廣泛流傳。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桃樹隨歐洲移民進入美洲,但因桃樹品種不適應當地的風土氣候,桃樹開花多,結果少,發展受到很大限制。直到公元十九世紀初期,園藝家又從歐洲引種了一個叫「愛兒貝塔」的離核桃品種,桃樹才在北南美洲傳播開來。20世紀初期,美國園藝家又從中國引進450多個優良桃樹品種,通過雜交和嫁接,在短短的十多年裡,選育了適應亞熱帶氣候的良種,使美國發展成世界上最大的桃果生產國之一。
日本種植桃樹的歷史比較短。1876年,日本岡山縣園藝場從中國上海、天津引進水蜜桃樹苗。1878年,御津郡柏谷村(今岡山市)山內善男從許多桃樹幼苗中選出兩株,精心培育,三年後結出11個桃果,這就是中國水蜜桃在日本結出的第一代果實。由於這里氣候適宜,桃樹生長良好,果實品質優良,種桃業迅速發展起來。園藝家先後培育出40多個優良品種。岡山縣漫山遍野,桃樹蔚然成林,已是日本著名的桃鄉,並把桃花定為縣花,所產的蜜桃遠銷大阪、神戶、東京等大城市。幾經改良的「岡山白」桃,又返回中國入籍,成為中國栽培的味香質優、鮮食和罐藏兼用的優良品種。
古代的出土文物和桃樹傳播的事實,確證中國是桃樹的故鄉。但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由於考古學資料的不足和缺乏深入的研究,某些西方學者僅僅根據語言學的推理,和在「中國未見到野生桃樹」的猜想,做出了「桃樹起源於波斯並從那裡傳播到歐洲去」的結論。因而給桃子起的名字叫persic,意思就是「波斯果」。桃樹的拉丁學名也是由此衍生而來的。更有甚者,過去還流傳有一種極其錯誤的所謂「中國文化西來說」,硬是不分青紅皂白,把起源於中國的桃樹說成是古代從波斯引進來的。以訛傳訛,以假亂真,使桃樹蒙受不白之冤達數百年之久。
著名植物學家第康道爾經過認真考證,在他著的《農藝植物考源》一書中指出:「中國之有桃樹,其時代數希臘、羅馬及梵語民族之有桃猶早千年以上」。又說:中國通西城之路開辟極早,則以桃核越山度嶺而傳入喀什米爾、不花刺及波斯諸國自屬可能的事,推測其為時當在梵語民族遷移與波斯、希臘交通往還時代之間。進化論創始人達爾文進一步指出」根據桃在更早時期不是從波斯傳過來的事實,並且根據它沒有道地的梵文名字或希伯來名字,相信他不是原產於亞洲西部,而是來自中國。達爾文還研究了中國的水蜜桃、重瓣花桃、蟠桃等的生育特性,並與英國、法國產的桃樹的特性相比較,認為歐洲桃都來源於中國桃的血緣。桃樹原產於中國的結論,已為世界學者一致公認。
中國最早記載桃樹品種的古籍,是公元前十世紀《爾雅·釋草篇》:「旄(音矛),冬桃;榹(音四),山桃。」《西京雜記》載,公元前一世紀漢武帝在京城修建「上株苑」,群臣百官貢獻的異果中就有秦桃、榹桃、緗核桃、金城桃、綺蒂桃、柴文桃、霜桃等桃樹品種。至公元三世紀郭義恭著《廣志》中又增加了「冬桃、秋桃、襄桃、赤桃」。隨著嫁接和栽培技術的不斷提高,桃樹品種變異百出,琳琅滿目,公元六世紀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記載的桃樹品種有近二十個,宋代周師厚《洛陽花木記》中光洛陽一地就有桃樹品種三十多個,明代王象晉著《群芳譜》中,桃樹品種有四十多個。訖今,「桃李遍天下」。全世界近百個國家種植桃樹,產桃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其次還有美國、日本和義大利。得益於悠久的種植歷史、遼闊的種植區域,中國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培育出了絢麗多姿的桃樹品種,南至江浙,北至吉林,幾乎遍植桃樹。據統計,起源於中國的桃樹品種可達上千個。

8. 古代將桃樹稱為什麼

古代將桃樹稱為「劊子手」。
桃花、桃枝、桃實都是血紅色的,妖魔鬼怪都願意在桃樹上住,所以不敢種在院里。膠縣一帶,桃樹只能種在後院,禁忌栽到前院,俗以為桃樹上有邪氣。如果種到前院,樹根扎到屋裡,人就有性命之憂。河南方城一帶也忌院內種桃樹,俗以為桃木有法力,桃木多用來作避邪樁橛用。誰家種桃樹,主邪災多。也有說種桃樹主逃荒要飯的。這是因"桃"與"逃"諧音的緣故,民間還有"門前一株桃,討氣討不了"的說法,也是與諧音有關的。傳說桃樹是「劊子手」。 《漢舊儀》中記載:東海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桃樹,枝葉繁茂,蜿蜒盤旋三千里。其中近地的樹枝間,被稱為"東北鬼門",是萬鬼出入的地方。上面有兩個神仙:一個叫"荼",一個叫"郁壘",他們專門管這些鬼;如果哪個鬼害了人,他們就用繩子捆綁起來,去喂虎。黃帝仿照這種方法,在自家門上插上桃樹枝,上面畫上"神荼"、"郁壘"拿繩子的樣子,用來驅趕凶鬼;又在門上畫只虎,讓它來吃鬼。 桃木又能避邪,江浙一帶未滿周歲的小孩出門時,都折一根桃枝插帽子上或衣服上來辟邪。

9. 印度第倫桃怎麼吃

果實多汁而帶酸味,清香,可鮮食。

五椏果又名第倫桃、擬枇杷、象蘋果椏果木。原產於喜馬拉雅山外圍東部地區。天然分布地域寬廣,從印度、緬甸、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爪哇到東南亞太平洋島嶼及馬達加斯加均有分布。現已引種至熱帶亞洲的大部分國家,美國也有引種。中國台灣、海南、廣東湛江、福建廈門、雲南省南部均有引種種植。喜生山谷溪旁水濕地帶;喜高溫、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

五椏果果實多汁而帶酸味,採摘後像椰子一樣可直接鑿開生飲。有濃烈清香和木香味道,帶酸味。

五椏果的根、皮具有解毒消腫、收斂止瀉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淤血腫脹、皮膚紅腫、無名腫毒、癰疽瘡瘍、蟲蛇咬傷、痢疾、腸炎、秋季腹瀉。嫩果可煮熟後腌漬鹹菜,在馬來西亞果醬還被用來洗發。將果汁與糖水混合,還可用於治療發燒病人的咳嗽。

(9)印度什麼時候有桃子擴展閱讀:

五椏果的別稱來源

1、第倫桃是為了紀念牛津大學植物學教授J.I.Dillenius(1684-1747年)對植物學的貢獻;

2、擬枇杷則是因它的葉形似枇杷的緣故得名。象蘋果主要來自英文名Elephant Apple的意譯。

閱讀全文

與印度什麼時候有桃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的見面禮是多少 瀏覽:229
健康國際碼英國手機怎麼填寫 瀏覽:787
義大利機油質量怎麼樣 瀏覽:422
中國最好的臍橙是哪個 瀏覽:259
中國什麼泡麵好吃 瀏覽:566
為什麼伊朗拒絕美國會談 瀏覽:608
義大利面怎麼做才好吃最簡單的 瀏覽:682
在哪裡兌換印尼盾 瀏覽:319
伊朗內陸機票怎麼買 瀏覽:577
伊朗哪個國家最好玩 瀏覽:309
疫情有什麼國家幫助中國 瀏覽:780
印尼小胖子來自哪裡 瀏覽:303
印尼幣1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65
中國第一條超級公路在哪裡 瀏覽:236
中國姓李的演員有哪些 瀏覽:809
中國一流哲學家有哪些 瀏覽:990
怎麼炒黑胡椒義大利面 瀏覽:813
為什麼印尼的快餐有腳臭味 瀏覽:840
義大利古代建築有哪些 瀏覽:257
印度首富對嚴重疫情幫助多少錢 瀏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