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瑜伽是什麼意思
瑜伽這個詞,是從印度梵語yug或yuj而來,是一樣的讀音,其含意為「一致」「結合」或「和諧」。瑜伽是一個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們充分發揮潛能的哲學體系及其指導下的運動體系。瑜伽姿勢是一個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方法,提高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形式。古印度人更相信人可以天人合一,他們以不同的瑜伽修煉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普文以目、梵音繞耳、思吾省身、諾於人心,道德、忘我的動作、理性的大腦、宗教性的責任、無欲無求、冥想和宇宙的自然與創造。
近年在世界多個不同地方流行和大熱的瑜伽,不是只是一套流行或時髦的健身運動這么簡單。瑜伽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識修煉方法,集哲學、科學和藝術於一身。瑜伽的基礎建築在古印度哲學上,數千年來,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經成為印度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代的瑜 伽信徒發展了瑜伽體系,因為他們深信通過運動身體和調控呼吸,可以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永遠健康的身體。所有的運動在開始之前都會有一些說明及注意事項,瑜伽也不例外,在這章里將詳細的說到一些瑜伽練習的注意事項以及為什麼會有這些注意事項。
一、瑜伽易保持空腹狀態練習。
飯後三到四個小時,飲用流體後半個小時左右練習為佳,練習中另有規定的不依此例。
我們看這條規定的原因。瑜伽的動作都是彎伸扭推擠。彎伸扭推擠是瑜伽的特點。我們做個小實驗:有一個大大的塑料袋子,裡面盛滿東西,你扭壓這個袋子的時候,會怎麼樣?會爆掉。如果我們的胃裡盛滿了食物再被扭擠,那隻能對消化系統造成不應有的負擔。如果我們碰巧把米飯粒擠到闌尾里去,那我們可就有大麻煩了。這條是從我們整個身體健康的角度考慮的。既然是從身體健康的角度考慮的,所以不必很教條。也就是說,你這頓飯只吃了一個蘋果,那麼只需要它消化差不多,等你的肚子空下來就可以練了。只要肚子是空空的,而且,你不是馬上蹦蹦跳跳,去引起胃下垂,或者說容易引起食物進入非消化道,就可以。飲用流體30分鍾後再行練習,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你在喝了水之後,是去跑也好,是去運動也好,是不是會有這樣的感覺:胃象一個水袋子似的「咣盪咣盪」。你自己會很尷尬,而且會很難受,而且你的胃腸道也會很難受,所以我們也不要飲水後立刻練習。如果有朋友實在口渴,可以小口啜飲,並且以60毫升以內為宜。然後我們再看,練習中另有規定,不依此例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因為我們的潔凈功。比如哈塔六業中的商卡普拉姍拉那,商卡的練習需要喝很多的水,它是藉助水配合特定的動作來沖刷你的腸道的,所以說練習中另有規定,不依此例。此外還有熱瑜伽的練習,整個練習過程大量排汗,水份流失過多,練習中可小口啜飲補水。
二、在做各種瑜伽練習時一定要在極限的邊緣溫和的伸展身體,千萬不要用力推拉牽扯。如果超出自己極限邊緣的動作就是錯誤的練習。
在這里有一個詞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什麼叫在極限的邊緣呢?套句流行歌詞說,就是痛並快樂著。我向前伸展,伸展到快無法忍受了,但是在伸展的極限,我感受到了運動的快樂。就可以了。如果你改成痛並痛苦著,那肯定不行,我拉不到老師那樣我使勁拉,肌肉會撕裂,拉傷。你要停留在再向前一點就痛並痛苦著,我現在雖然還差一點,但是我痛並快樂著,就是極限的邊緣。溫和的伸展,有控制的練習。千萬不要過度的推拉牽扯。瑜伽被認為是幾千年以來,絕少運動傷害的運動。可是現在,練瑜伽受傷的人更多了,是瑜伽不好嗎?不是,是大家沒有遵守游戲規則。注意,一定要注意這樣一條。在做各種瑜伽練習時,一定要在自己身體的極限的邊緣溫和的伸展自己的身體,千萬不要用力的推拉牽扯。
三、如果在練習的過程中出現體力不支,或身體顫抖,請即刻收功還原,不要過度堅持。
大家可能會出現過這樣的狀況,比如說做一個船的體位,大家有過肌肉發抖的狀況嗎?有,抖了是因為什麼呢?是因為肌肉疲勞。比如說在你極度疲勞時我再叫你做上二十遍太陽禮,你可能就要罷工了。肌肉也是,抖的堅持不住了,你為什麼還要逼它,它會受傷,所以說,當你體力不支,當你還沒法做到這件事情時,不要強迫自己去做。不要為你做不到什麼而沮喪,只要你經常練習,加以時日,你的身體的耐受力會越來越強,你的體質也會越來越好…… <坐姿:前傾式>
向前傾的坐姿不僅能安撫整個神經系統,還能使大腦鎮定下來。
特別是對初學瑜伽的人來說,前傾的坐姿要比前傾的站姿容易完成一些,因為完成前傾的站姿需要多花一點力氣,而且要具備一定的平衡能力。
一般來說,只要前傾的坐姿練好了,就為練習站姿打好了基礎,它還為高血壓或以及病患者提供了一個實用的選擇,他們如果明智聽話,就不會把頭放在低於心臟的位置。
前傾式可以同時對許多身體中的能源中心(氣輪)和重要器官產生影響,但是其中最受益的是力源穴(又稱中心輪,或第二氣輪)。這個氣輪掌管著腎和腎上腺,因此,練習前傾式是平衡和加強這些器官功能的有效算什麼。
前傾式主要分為鑽石式、束角式、跨騎式、單腿交換伸展式、射箭式、背部伸展式、牛面式、船式。
<坐姿:後仰式>
後仰一般要求身體強而有力,而前俯則要求身體具備靈活性。同時,後仰還是加固和調養身體的很好方式,特別是對背部、腿部和臀部的肌肉。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具備做後仰式的力量,那麼請先練習難度為一星的站姿,例如戰士式。
1、後仰式能增強脊椎骨的靈活性,幫助改善站姿和坐姿,並保持脊椎的彈性。它們還能通過增加脊椎區域和從脊椎伸出來的神經的血液供應,而使神經系統受益。
2、伸展腹部區域,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消化,因為它們能調理在一般情況下比較弱的腹部肌肉和消化器官。它們還能擴展和打開胸部區域,增加肩膀的靈活性,從而幫助胸部得到更大的擴展。這能為深呼吸創造更好的條件,使呼吸系統也能受益。在身體保持後仰時,大腦也會進入被動的平靜狀態。
3、後仰式能影響到許多能源中心。例如,每當脖子伸直或下抬起時,喉輪,位於喉嚨的能源中心,就會受到影響。
在執行完整的後仰式時,所有氣輪都會受到影響。不過,最受影響的,同時也是獲得最大利益的氣輪,就是臍輪,也就是第三個能源中心,它與腹部神經叢關系密切。
這個氣輪還與胰腺有關。胰腺對胃、肝臟和脾都有化學影響。從能量的角度來看,所有器官都相互關聯、相互支持。
胰腺通過產生胰島素來調節身體的糖含量。如果胰島素的含量減少了,那麼很容易導致糖尿病,而且肌肉也不再有能力有效利用葡萄糖。脾的功能是區分每個人攝取的純凈和不純的食物。
這些身體機能和它們相關的氣輪也會影響我們的情緒。例如,我們辨別事物價值的能力非常重要。當脾的能量被阻塞,就會導致負面情緒,並讓我們分神、過於擔憂、以及產生「停滯」的感覺。通過這種方式,脾影響到我們做決定和在生活中繼續前進的能力。
後仰式主要分為貓伸展式、駱駝式、眼鏡蛇式、蝗蟲式、弓式、魚式、狗伸展式、橋式。
<坐姿:脊椎彎曲式>
脊椎扭曲式對排列各個脊椎骨的位置特別有用,它能有效地扭曲腰部以上的脊椎。這些姿勢能夠溫柔地按摩腹部區域的內臟,並提供新鮮的血液滋養這些器官。它們還能擴胸,為更好地呼吸創造條件,特別是使用胸腔的呼吸。
脊椎扭曲式讓神經系統的神經中樞重新煥發活力,這些神經中樞從脊椎一直延伸到身體外圍。所以這些姿勢對自治神經系統的影響比任何其他類別的姿勢都大,特別是對迷走神經的影響。它具備安排和使身體和大腦平靜下來的作用;所以它不僅使身體容光煥發,還可以使微妙的氣輪系統充滿活力。
自治的神經系統是由大腦主幹和視丘下部控制的,它負責所有我們意識不到的身體功能。這些功能包括消化、呼吸、腺體和荷爾蒙的分泌、心跳、血液循環以及腎臟和肝臟的功能。
迷走神經是我們身體中心副交感神經系統的重要部分,同時它也影響到交感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系統是自治神經系統中安靜、放鬆的部分,它能平衡交感神經系統的活躍、刺激性作用。
迷走神經從大腦一直延伸到脊椎,最後在腹部神經叢結束;這根神經與七個能源中心(氣輪)有關,這些氣輪又與身體中各種交感神經叢關系密切。
通過讓神經中樞充滿活力,能量和力量被聚集到一起,從而釋放出被封鎖在體內的能量,通過這種方式,能量能更好的被利用。我們可以通過執行脊椎扭曲式來達到釋放能量的目的,同時使身體和體力(與氣輪有關的)各個微妙部分充滿活力。
後仰式主要分為脊椎扭曲式、坐扭曲式、新月式。
<站姿>
在瑜伽中,反姿勢對所有姿勢都非常重要,進行反姿勢的目的是為了在執行那些不對稱的站姿後,讓你的身體恢復對稱,同時這些反姿勢還能讓你的大腿和脊椎得到放鬆伸展。
站姿主要分為山式、蹲伏式、彎腰伸展式、側面彎腰伸展式、戰士第一式、戰士第二式、三角伸展式、旋轉/翻轉三角式、側三角伸展式
<平衡的姿勢:站立和手的平衡>
它是指通過平衡或均等地使用身體,使身體靈活地移動,擺姿勢和協調四肢。它能使你的大腦寧靜安詳,注意力集中。
平衡姿勢主要分為樹式、戰士第三式、半月式、鷹式、舞蹈式、平衡式、支架式、斜支架式、孔雀式、後仰支架式、烏鴉式、手倒立式
<倒立的姿勢>
倒立姿勢是瑜伽訓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能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影響身體的機能,使我們得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益處,而且這些姿勢還能使整個系統重新充滿活力。例如,它們能消除疲勞、緩解失眠、頭痛、靜脈曲張、消化疾病、以及過多的緊張情緒和焦慮。
倒立主要分為肩倒立式、犁式、蠍子式、頭倒立式
<休息和放鬆的姿勢>
有效動作在發揮最大能量時,往往就是最放鬆的時候。
放鬆的姿勢主要分為仰卧放鬆功、卧英雄功、半身仰卧放鬆功
2. 佛教里也有講「瑜伽」,是什麼意思
以下給您節選北京中醫葯大學國學院副院長李良松(同時他又是中華佛醫高級研修班領修導師)教授所寫的一本《中華佛醫文化叢書》書內,有解釋佛教「瑜伽」:
瑜伽,語見《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意譯作「相應」。依調息(調呼吸)等方法,集中心念於一點,修止觀(奢摩他與毗缽舍那)為主之觀行,而與正理相應冥合一致。於密教,盛行三密瑜伽相應之說(又作三密相應說)。行此等瑜伽觀行者,稱為瑜伽師。依瑜伽師而行之境界,稱作瑜伽師地。《瑜伽師地論》一書即從五識身相應地說至無余依地之十七地。奉持該論之學派,稱為瑜伽行派。
瑜伽是印度宗教徒修行方法之一。即依凋息等方法而攝心,使與正理等相應之狀態。此語古時見用於《梨俱吠陀》中,及奧義書時代.依凋息等觀行法而觀「梵我一如」之理,以與梵合致,與梵結合,此即稱為瑜伽。其後佛教發揚光大此法,以為總攝修心、修慧之法門。而在佛教各派中,以印度瑜伽行派及我國唯識宗對此法的研究頗深。
依《解深密經》卷三之「分別瑜伽品」所述。瑜伽即以奢摩多(止)、毗缽舍那(觀)為其主體。「止」以無分別影像為所緣,令心極平等寂靜,「觀」以有分別影像為所緣,於所知義中周遍觀察。於修道方面,更進修止觀平等,至佛果而以所作成滿為所緣,始轉得清凈法身。此謂以止觀為主之一切觀行,即稱為瑜伽。
《瑜伽師地論釋》解釋「瑜伽」之詞義,謂一切乘之境、行、果等諸法,並有方便善巧相應之義,故稱為瑜伽。對此,圓測《解深密經疏》卷六立境、行、果、教四種瑜伽之別。
(1)境瑜伽:謂「一切境無顛倒」等性,與正理、教、行、果相應,故稱瑜伽。
(2)行瑜伽:謂一切行更互相順,稱正理,順正教,趣正果。
(3)果瑜伽:謂一切果更互相順,合正理,順正教,稱正因。
(4)教瑜伽:謂三乘聖教稱正理,順正行,引正果。
《成唯識論述記》卷二說「相應」有五義:
(1)與境相應:謂不違一切法之自性故。
(2)與行相應:謂與定慧等行相應。
(3)與理相應:謂安立、非安立等二諦之理。
(4)與果相應:謂能得無上菩提果。
(5)與機相應:謂得果既圓,利生救物,赴機應感,葯病相應。
此說亦是承襲上述《瑜伽師地論釋》之說。
密宗方面,《大日經》等將瑜伽分為「有相」、「無相」二種。有相瑜伽,即心專注於有形相的境緣(如本尊身相等),在所觀想的形相明白顯現於意識中,且恆久專注不散時,即為得定,由此而入「無分別」定境,為成就有相瑜伽。無相瑜伽,指觀想離言絕相的「心真實」,從而了悟心真實,並定心於心真實上,進入「無相三昧」,此即為成就無相瑜伽。《密宗經論》說「有相瑜伽」為進入「無相瑜伽」的門徑,以無相瑜伽成就為究竟。一般認為成就有相瑜伽,只能得治病、驅魔等下等成就。如能進而成就無相瑜伽,才能生延壽、神通等中等以上的功效。
一行《大日經疏》、宗喀巴《密宗道次第論》等書,皆強調修瑜伽須循序漸進,先修有相瑜伽。俟得成就後,於定心中修觀,反觀能見、所見,便能悟自性本空,而入無相瑜伽。
以上就是所有。
3. 印度瑜伽的介紹
印度瑜伽是源於古老印度的一種強身術,通過肉體和精神的修持達到身心和諧統一、強身健體和開發人體潛能的作用。印度瑜伽是一個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們充分發揮潛能的哲學體系及其指導下的運動體系,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形式。大約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聖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patanjali)創作了《瑜伽經》,印度瑜伽在其基礎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訂為完整的八支體系。
4. 藏傳佛教瑜伽意思
有許多印度大乘佛教的論典都以瑜伽命名,其中如《瑜伽師地論》等是中期大乘瑜伽行派的重要典籍。瑜伽行派以瑜伽為名,這個「瑜伽」當然不是指現代風行的瑜伽。瑜伽行派是四、五世紀間由無著和世親菩薩開創的大乘學派,「瑜伽」是指心與正理相應的修行,瑜伽師就是修禪(尤其指觀禪)者,也即一般所說的禪師。後期大乘秘密佛教更廣泛應用瑜伽一名,有許多以瑜伽為名的經典。在這里瑜伽是指持誦密咒,使身口意三密相應,以達到不可思議的成佛境界。
在佛教的六度中,除布施和般若智慧,其中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就相當於瑜伽的「八支分法」的持戒、精進、體式、呼吸、制感、專注、禪定、三摩地。所以可以說,佛教中的實修方法就是瑜伽。印度傳統的宗教婆羅門,現在的印度教和外道佛教、耆那教等都使用瑜伽術作為其修行方法。任何人、任何教派想獨自佔有瑜伽都是不可取的。推而廣之,有神論者、無神論者,東方、西方所有探尋宇宙本源、內心解脫的方法都可以叫瑜伽。
詳細:https://www.douban.com/note/614606225/
5. 簡述古印度瑜伽術的來源及其本義
印度瑜伽來源一個修行的僧人,瑜伽的意思是:一致,和諧,結合的意思。練習瑜伽可以均勻的調解肺活量,可以改善人的心裡,生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精神於心靈的一種和諧,從而也起到修身養性的功效。
6. 練印度瑜伽時練的咒:嗡索呀那瑪哈,是什麼咒是什麼意思
拜日式時的唱頌, Om,Surya Namaha!Surya是「太陽」的意思,Namaha代表「致敬」。向太陽致敬的意思
7. 瑜伽的梵文意思是什麼
瑜伽的梵文意思是:一致、結合或和諧。
瑜伽源於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一系,探尋「梵我合一」的道理與方法。而現代人所稱的瑜伽則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養心方法。
大約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聖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創作了《瑜伽經》,印度瑜伽在其基礎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訂為完整的八支體系。瑜伽是一個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類充分發揮潛能的體系。瑜伽分為兩大類:一個是古典瑜伽,一個是現代瑜伽,現在還包括了正位瑜伽。
(7)印度瑜伽咒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練瑜伽的好處
1、 緩解壓力
練習瑜伽對全身放鬆,有助於晚上睡眠。在瑜伽練習過程中需要練習者能夠摒棄一切雜念,放鬆全身心,並且通過不少伸展全身的動作,連貫的體式伴隨呼吸的伸展,一整套體式練習連貫而流暢,整齊而有韻律感,能夠有效幫助消除一天的緊張、疲勞感。
2、 調節內分泌
經常練習瑜伽,可以調節身體的內分泌失調,並且對消化系統和生殖系統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瑜伽可以調節身體內部分泌系統。
3、 疏通脈絡
瑜伽可以打通身體內的經脈,讓身體保持陰陽平衡,只要經常練習瑜伽,可以改善手腳冰涼,減輕血管堵塞的情況。
二、注意事項
1、練習時應規范訓練動作,掌握基本技術要領,才能有效地避免引發關節、韌帶等身體組織的損傷。系統、有規律地進行柔韌訓練,可避免產生肌腱、韌帶拉傷,既能保證完成大幅度的柔韌動作訓練科目,又能避免在後續高強度的訓練中產生關節或軟組織的拉傷,練習時應循序漸進。
3、在練習過程中,練習者應該隨時關注自己身體發出的不適信號,如果出現太過分抻拉或擰擠的動作而致不能呼吸,或身體發出劇痛的信號時,就要隨時調整自己的姿勢和呼吸。
4、瑜伽愛好者應在正規教練的引導下,掌握正確的練習方式,加強練習。訓練前做好准備活動,訓練中保持專注,必要時應當到醫院進行體檢,確保自己的身體適合做此項運動;要有自我防護意識,並通過科學的鍛煉方法,最大限度地規避運動中的損傷。
8. 古代印度瑜珈的原意是什麼
古代印度的瑜珈主要是一種宗教性的活動,是婆羅門教(後來的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徒為求得解脫而刻苦修煉的一種手段。瑜珈的原意是「結合」、「和諧」、「一致」的意思。修煉瑜珈,按印度教的說法,就是要使塵世的「人」同天上的最高的神「梵天」合二為一。修煉者必須在僻靜的地方坐下,雙腿交疊在一起,成「蓮花坐姿」,平心靜氣,沉思默想,以達到自我同天神合一的境界。一旦達到此等境界,便進入了理想境界,人便可以獲得解脫。
9. 放『瑜伽焰口』是什麼意思
瑜伽焰口的意思是解除餓鬼飢虛為他們說法、皈依、受戒,令他們具足正見,不再造罪受苦,早日脫離苦趣,成就菩提。
瑜伽:
瑜珈(英文:Yoga,印地語:)是一個漢語詞彙,最早是從印度梵語"yug"或"yuj"而來,其含意為"一致"、"結合"或"和諧"。瑜珈源於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一系,探尋"梵我合一"的道理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