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參是植物還是動物
是動物,海參全身長滿肉刺,廣布於世界各海洋中。我國南海沿岸種類較多,約有二十餘種海參可供食用,海參同人參、燕窩、魚翅齊名,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海參不僅是珍貴的食品,也是名貴的葯材。
海參是比較原始的一種水生動物,主要生活在黃渤海地區。海底礁石中,它還有冬眠和夏眠。在市場上見到的海參,大都是鹽漬或糖乾的,在酒店裡有的地區能見到活的,它們體積差別很太。海參,是我國古人給它起的名字。「其性溫補;足敵人參」,故此得名。海參是生長海洋底層岩石上或海藻間的一種棘皮動物,又名海黃瓜、沙噀。
(1)印度海參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進化過程中,海參擁有了超強的生殖能力。一頭4年以上的成年海參,在春季繁殖期,一次可排卵約500萬枚。這樣,即使有萬分之一的成活率,也可以保證種族的延續。海參常見於熱帶、亞熱帶海洋,在印度——西太平洋區的珊瑚礁內棲息的種類特別多。有的裸露,有的隱藏,有的鑽在沙內,有的種僅見於珊瑚礁內。攝食常有節律性。
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當海參遇到敵害進攻無法脫身時,通過身體的急劇收縮,將內臟器官迅速地從肛門拋向敵害。失去內臟後的海參,經過幾個星期的生長,體內會重新長出內臟。海參移動極為緩慢,每小時僅能移動3米,比蝸牛還慢,所以善於偽裝,膚色和環境類似;同時依靠排出內臟迷惑天敵與強大的再生能力來維持生存。
參考資料:網路-海參
❷ 對於珍貴的海參有什麼特徵
海參是一種常見的海洋軟體動物,生存在地球上已有六億多年的歷史,海參在海底中生存,多以海底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它全身長滿肉刺,廣布於世界各地海洋中。
海參的特徵
海參整個身體呈圓筒狀,長度在10~20厘米,也有特別大的海參可以達到30厘米,它的顏色一般都比較偏暗,渾身長滿肉刺。海參口在前端,多偏於腹面。肛門在後端,多偏於背面。背面一般有疣足,腹面有管足。內骨骼退化為微小骨片。許多種海參有從口到肛門的5行管足。肛孔兼司呼吸和排出廢物。口周圍有10根或更多能伸縮的觸手,用於捕食或掘穴。
對於海參生存的環境,是有一定講究的,一般來說,它常生活在2~40m深的海底,一般適應水溫為0℃~28℃,鹽度為28‰~31‰,水溫高於20℃時夏眠,餌料以泥沙中的動植物碎屑和底棲硅藻為主,繁殖期在6~7月,只要具備了以上條件,海參不但會很好地生存,而且還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
另外,海參具有能從肛門放出內部器官的特異功能,為了保護自己,它會引誘其他生物將其內臟吃掉然後趁機逃跑,過不了多久它還會再生出新的內臟。有許多海參能放出對小動物致命的毒素,但經調查,對人並無生命危險。
海參的分布
關於海參的分布,可以說是非常廣泛,它在中國的多個海域均有分布,僅中國南海產的種類便有30多種,其中西沙群島居多,在溫帶海區,海參的主產地以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為主。
海參常見於熱帶和亞熱帶的海洋,在印度—西太平洋區的珊瑚礁內棲息的種類特別多。有的裸露,有的隱藏,有的鑽在沙內,有的品種僅見於珊瑚礁內。攝食非常有規律。
海參的特異功能
有人做過實驗:用針線或鐵絲穿透海參肉體,打上死結。過了一段時間,海參就會將異物魔術般地排出體外,而肉體卻不留任何痕跡。
除此之外,海參能預測天氣,當風暴來臨前,它會提前躲到石縫里。有經驗的漁民利經常用這種現象來預測海上風暴的情況。<
海參
❸ 印尼盛產野生海參嗎
印尼盛產野生海參。
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區是世界上海參種類最多、資源量最大的區域。中國海參分布在溫帶區和熱帶區,溫帶區主要在黃渤海域,主要經濟品種是刺參。
萬米深海溝最普通的動物就是海參。但是,深海海參不能食用。食用海參多棲息硬的石底、珊瑚礁底或珊瑚砂底。他們在海底能緩慢地匍匐前進,或潛伏於沙底或躲藏在石下。刺參有「夏眠」現象,玉足海參有「冬眠」現象。
(3)印度海參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海參的食用禁忌:
1、做海參的時候不能放醋
海參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可是如果做海參的時候放了醋,在營養上就會大打折扣。因為酸性食物會讓膠原蛋白凝聚,變得非常的緊縮,這樣我們的身體就很難吸收它們了。
2、海參不能和葡萄一起吃
葡萄的營養價值很高,其中含有的大量果酸可以幫助我們消化,適當的吃些葡萄,會起到非常優秀的健脾和胃作用。海參具有非常強的修復再生功能,可以幫助我們修復腸胃損傷。可是海參和葡萄不能一起食用,否則會起到相反的效果,不但不能起到修復腸胃的作用,還會加重傷害。
3、海參不能和柿子一起吃
海鮮與水果一起食用,很有可能出現相剋的情況,柿子和海參就是其中的一種。柿子中含有非常豐富的鞣酸,與海參的蛋白質結合到一起,很容易出現沉澱物,這種沉澱物很難從我們的身體中排出,不但可能會引起結石,還可能會刺激到我們的腸胃,使我們出現惡心,便秘等症狀。
❹ 海參有什麼品種
1、梅花參
梅花參別稱鳳梨參、紅刺參等,為刺參科梅花參屬棘皮動物,體長一般60~75厘米,最長可達1.2米,寬約10厘米,高約8厘米,背部肉刺很大,每3~11個肉刺的基部相連呈梅花狀,故名梅花參,又因體形很象鳳梨,故又稱鳳梨參。
生活時體色艷麗,背呈橙黃色或橙紅色,散布黃色和褐色斑點,腹面帶赤色,觸手黃色,棲息於水深3~10米的珊瑚沙底,分布於太平洋西南部,我國主要產於南海的西沙群島。
2、綠刺參
綠刺參別稱方刺參、方參等,為刺參科刺參屬棘皮動物,體呈四方柱形,一般體長30厘米,沿著身體的稜角各有兩行交互排列的圓錐形肉刺,腹面管足很多,排列成3個縱帶,中央一帶較寬。
體濃綠色或黑綠色,肉刺頂端為橙黃或橙紅色,觸手基部灰白色,末端帶灰黑色,管足為灰黑色。以西沙群島、海南島南部及廣西北海、洞洲島等海域產量較多。
3、花刺參
花刺參別稱方參、黃肉、白刺參、豬蟲參等,為刺參科刺參屬棘皮動物,一般體30~40厘米,體稍呈四方柱形,背面散生多數圓錐形肉刺,腹面管足排列成3縱帶,其中中帶較寬,體色多數為深黃色帶深淺不同的橄欖色斑點。
黃灰色帶錢褐色的網紋或濃綠色的斑紋等,肉刺末端有的帶紅色,分布我國西沙群島、海南島和雷州半島。
4、刺參
灰刺參別稱灰刺參、灰參等,為質量較高的一種海參,一般體長20厘米,呈圓筒狀,背面略隆起,有4~6行排列不規則的大小圓錐形肉刺,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3條不規則的縱帶。
口周圍具觸手20個,背面為黃褐色或栗子黑色,腹面為黃褐色或赤褐色,有的體表為綠色、紫褐色或灰白色,以遼寧、河北、山東沿海產量較多,春、夏、秋三季均生產。
5、石參
石參別稱白石參、黃瓜參等,一般體長25~30厘米,略呈橢圓形,口偏於腹面,有觸手20個,肛門偏於背面,周圍有5個石灰質小齒。,背面隆起光滑,有稀疏的管足,腹面平坦,管足排列成3縱帶,中間一帶較稀,排得較寬,體色變化較大。
一般背面為黃褐色或紫褐色,並有許多灰白色不規則的橫斑,肛門周圍灰白色,腹面顏色較淺,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西沙群島、海南島海域,產期多為春季和秋末冬初。
6、黑參
黑參別稱玄台、黑陽參、太白陽參、太白參、煤參等,一般體長20~30厘米,圓筒狀,兩端較細。口偏於腹面,周圍有觸手20個。背面疣小,呈管足狀,散生不規則。腹面管足小而密集,排列不規則。體黑褐色或深褐色,管足末端為白色。我國西沙群島和海南島南部出產很多,產季為春季和秋冬季。
7、白底靴參
白底靴參別稱赤瓜參、白底靴參、靴海參等,一般體長35厘米,體後部常較粗壯。口大,偏於腹面,觸手25~27個。背面隆起,散生許多小疣,圍繞各疣的基部有一白色環,體後部更為明顯。腹面平坦,管足密集。
體色變化較大,一般背面褐色,腹面顏色較淺。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西沙群島及海南島南部、廣西北海沿海。產季多為春季和秋冬季。
8、香參
香參別稱茄參、南參、花瓶參等,體呈圓柱形,略似番薯,一般長20厘米左右,粗10~15厘米,皮質細凈,無顆粒和肉刺,後端有尾狀物。香參鮮品體表呈黑灰透棕紅色或肉紅色,腹部為淺棕色,體壁很薄,半透明。
干品以參體完整壯實、肉質厚、體順直、無缺損者為優。香參漲發率高,每500克干參可出水參3500克左右。我國沿海均產。
9、瓜參
瓜參又稱赤白瓜參、赤參,為大型海參。赤白瓜鮮品參體粗大,呈長筒形或扁圓形,有的兩側有乳狀突起,背部為棕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為黃白色或白色,肉厚皮薄者屬上等品。
干品以體形完整、肉肥厚堅實、刀口整齊、腹內干凈、腹部肉質厚、體無殘缺或穿孔者為優,產於廣西北海潿洲島和廣東、西沙群島及海南島等地。
10、黑乳參
黑乳參別稱烏圓參、開烏參、烏參、大烏參等,為海參綱海參科棘皮動物,體寬而厚,兩端鈍圓,長一般為30厘米,肛門周圍有五組小疣,體表有大型乳狀突起,體壁厚,骨片多,全體黑色,常帶白斑,棲息在熱帶珊瑚礁沙底,我國西沙群島多產,為優良的食用海參。
❺ 印度尼西亞禿海參
這個也叫光參,俗話說 光參入菜,刺參入葯 光參的營養價值不高 等同於普通的海鮮哦 價格大概百來塊一斤
❻ 印度洋海參屬於那種類型
所有的海參都沒有刺身和遼參適合補養身體,建議去宮品海參網站看一下有很詳細的介紹,買海參一定要選擇大品牌。僅供參考
❼ 印尼海參和遼參哪個好
印尼盛產野生海參。
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區是世界上海參種類最多、資源量最大的區域。中國海參分布在溫帶區和熱帶區,溫帶區主要在黃渤海域,主要經濟品種是刺參。
萬米深海溝最普通的動物就是海參。但是,深海海參不能食用。食用海參多棲息硬的石底、珊瑚礁底或珊瑚砂底。他們在海底能緩慢地匍匐前進,或潛伏於沙底或躲藏在石下。刺參有「夏眠」現象,玉足海參有「冬眠」現象。
(7)印度海參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海參的食用禁忌:
1、做海參的時候不能放醋
海參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可是如果做海參的時候放了醋,在營養上就會大打折扣。因為酸性食物會讓膠原蛋白凝聚,變得非常的緊縮,這樣我們的身體就很難吸收它們了。
2、海參不能和葡萄一起吃
葡萄的營養價值很高,其中含有的大量果酸可以幫助我們消化,適當的吃些葡萄,會起到非常優秀的健脾和胃作用。海參具有非常強的修復再生功能,可以幫助我們修復腸胃損傷。可是海參和葡萄不能一起食用,否則會起到相反的效果,不但不能起到修復腸胃的作用,還會加重傷害。
❽ 印尼海參跟國內的海參有什麼區別
印尼海參與國產海參的營養價值都差不多,
國內的人工養殖的比較多,印尼的海參基本野生的,不含任何添加劑。一般都是出口日本.美國.新加坡.法國等地。
1、由於印尼當地人很少食用,銷量不多,價格也就較疲軟。
2、由於印尼的自然環境保護得非常好,因此海洋資源具有最少的污染。
3、由於野生的海參尚且捕撈不完,因此印尼市場上至今尚未有人工飼養的海參。
4、印尼野生海參的營養價值非日本中國這些比較發達的國家人工飼養的海參所能比擬的。
(8)印度海參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海參,屬海參綱(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邊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動物,距今已有六億多年的歷史,海參以海底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
海參全身長滿肉刺,廣布於世界各海洋中。中國南海沿岸種類較多,約有二十餘種海參可供食用。
海參同人參、燕窩、魚翅齊名,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海參不僅是珍貴的食品,也是名貴的葯材。據《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海參,味甘咸,補腎,益精髓,攝小便,壯陽療痿,其性溫補,足敵人參,故名海參。
海參具有提高記憶力、延緩性腺衰老,防止動脈硬化以及抗腫瘤等作用。隨著海參價值知識的普及,海參逐漸進入百姓餐桌。生活環境決定海參品質。
❾ 海參的生物特徵是什麼
中國通稱的海參(Seacucumber),包括所謂「海地瓜」的全部動物或指干海參。狹義指海參屬。海參屬是海參綱最大的屬,包括120多種。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海參綱(Holothuroidea或Holothurioidea)1,100種無脊椎動物的統稱。食用海參如海參屬(Holothuria)、刺參屬(Stichopus)和梅花參屬(Thelonota)的種類。各地海洋中均有,多在淺水中,但有時也在深水中。主要產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參屬的80~100種多在珊瑚礁。
我國海域出產的可以食用的海參有20多種,其中刺參營養價值最高,主要產於黃海、渤海海域,也就是遼寧沿海和山東沿海等地,又稱北方刺參。其形態特徵是:體圓柱形,長20-40厘米。前埠周生有20個觸手。背面有4-6行肉刺,腹面有3行管足。體色黃褐、黑褐、綠褐、純白或灰白等。喜棲水流緩穩、海藻豐富的細沙海底和岩礁底。
海參能隨著居處環境而變化體色。生活在岩礁附近的海參,為棕色或淡藍色;而居住在海藻、海草中的海參則為綠色。海參的這種體色變化,可以有效地躲過天敵的傷害。由於長期的海參食用藻類以及生長低於不同海參的顏色。當水溫達到20攝氏度時,刺參就會轉移到深海的岩礁暗處,潛藏於石底,背面朝下不吃不動,整個身子萎縮變硬,如石頭般。一般動物不會吃掉它。海參一睡就是一個夏季,等到秋後才蘇醒過來恢復活動。海參能預測天氣,當風暴來臨前,它會提前躲到石縫里。漁民利用這種現象來預測海上風暴的情況。
❿ 海參的生長習性及環境
分布及生活環境
海參在中國多個海域有分布,僅中國南海產就有30多種,西沙群島居多,溫帶海區以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為主。 海參常見於熱帶、亞熱帶海洋,在印度——西太平洋區的珊瑚礁內棲息的種類特別多。有的裸露,有的隱藏,有的鑽在沙內,有的品種僅見於珊瑚礁內。攝食常有節律性。 生活在2~40m深的海底;適應水溫為0℃~28℃,鹽度為28‰~31‰;水溫高於20℃時夏眠;餌料以泥砂中的動植物碎屑和底棲硅藻為主;繁殖期在6~7月;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
生活習性
海參多棲息於水深13-15m的海藻繁茂、風浪沖擊小、水流緩慢、透明度較大、無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區。生活生深自低潮線以下2-20m,幼小者生活在淺水底,個體較大者生活在深水底。夏眠從夏至開始約100天。當水溫下降到20℃以下時即解除夏眠。刺參具有很強的再生習性,當處在不良生活條件下,體壁強烈收縮,從肛門排出內臟,如消化管、中短波吸樹、生殖腺等,條件轉好時,再生新內臟。切去身體的一段仍可再生。以小型動植物為食,如腹足類、橈足類、軟體動物的幼貝和硅藻及有機質碎屑等。海參為雌雄異體,生殖腺5-6月成熟。體外受精。經數個變態幼蟲後發育成稚參,再進一步成長為成參。 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4米。當海參遇到敵害進攻無法脫身時,通過身體的急劇收縮,將內臟器官迅速地從肛門拋向敵害。失去內臟後的海參,經過幾個星期的生長,體內會重新長出內臟。海參移動極為緩慢,每小時僅能移動4米,比蝸牛還慢,所以善於偽裝,膚色和環境類似;同時依靠排出內臟迷惑天敵與強大的再生能力來維持生存。只要水溫和水質適宜,即使海參被切除一半或被天敵吃掉一半,海參可以在幾個月後重新長出全部身體,但前提是剩下的一半必須有頭部或肛門,因為生長細胞集中於這兩個部位。海參的天敵是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