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阿富汗為何要打仗和塔利班有關嗎為何美國會參雜在裡面
阿富汗屬於戰略要地。在中國,俄羅斯,印度之間。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和俄羅斯。於2001年派兵入侵阿富汗。阿富汗戰爭整整過去了20年,反而沒有見到阿富汗的繁榮景象,而且是一片燦爛,令人唏噓。
❷ 阿富汗既窮又難征服,為啥大國從古至今都要反復爭奪
說到阿富汗,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戰爭和貧窮。這個即無海岸線,又無公開資源的山地內陸小國,在聯合國聯合計劃署公布的數據中,已經淪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但是,就是這么一個物產匱乏、荒漠多山的貧瘠小國,從古到今,一直都是世界列強爭奪的目標。其中不乏蘇聯和美國這樣的近代超級大國。
而且,這些大國在爭奪阿富汗的時候,還很少取得戰爭的勝利。阿富汗因此還獲得一個「帝國墳場」的稱號。
(拿著武器的阿富汗人民)
三、隱形的豐富的地下資源。
其實,由於貧窮無力進行資源勘探,阿富汗才給人資源匱乏的表象。實際上,在這片不毛之地,並不缺礦產和油氣資源。
美國佔領阿富汗後,曾秘密派出勘探人員,發現在這片山地下面,埋著價值近萬億美元的礦石和天然氣。倘若戰爭結束,阿富汗取得獨立,有足夠的國力開采,那麼它將從不毛之地的貧窮小國,變成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正是因為如此,那些大國們才會反復爭奪,希望把阿富汗據為己有,獨吞阿富汗地下的這些豐富礦藏。
❸ 特朗普邀請印度介入阿富汗是「請君入瓮」
特朗普宣布了美國的阿富汗新戰略,大多數舉措並不出人意料,整體而言也無多少「新意」。特朗普確認美國不會從阿富汗快速撤軍,這一決定可謂「眾望所歸」,這場在16年前發起的戰爭還會繼續下去,雖然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但是撒手不管的後果美國將無法承受。而在阿富汗局勢風雨飄搖之際,特朗普敲打主要反恐盟友巴基斯坦卻籠絡印度,至於前者「邀請」印度介入阿富汗的意圖到底是什麼則引起諸多猜疑。
可是特朗普似乎也沒有熱心到為印度的大國夢搭台,卻不求任何回報。在印度媒體解讀出特朗普對印度倚重的同時,一些西方媒體從中看到的是特朗普對印度的「最後通牒」。而很多的印度網友也表示,特朗普的邀請更像是「請君入瓮」的套路。
阿富汗軍事失敗、腐敗橫行,西方的主流媒體已經「達成共識」——阿富汗戰爭幾乎已經註定是一場贏不了的戰爭。特朗普巴不得早些從這里抽身,只是因為伊拉克的前車之鑒(美軍撤走,IS填補權力真空迅速崛起),特朗普無奈改變撤軍的初衷。泥足深陷的美國可能需要的是一塊墊腳石,而印度「大小」正合適。
印度面對的誘惑很大,大國地位的榮耀、可能的美國軍援以及在世仇巴基斯坦的西北部懸一把利劍,甚至完全有可能打破南亞的戰略平衡進而騰出手來「走向世界」。但是回報有多高,風險就有多大,在阿富汗這塊大國墳場,英國人曾飲恨於此,蘇聯也曾在此徒耗十年,美國陷入阿富汗泥潭也已經十多年,這么多大國都不行,那麼印度又靠什麼創造「奇跡」?是淪為美國的墊腳石還是經營出一塊登上世界大國地位的台階,這是一場賭博,下面就看印度的了。
美國真的是到處想佔便宜。
❹ 印度出兵阿富汗從哪進入
很難,因為印度不與阿富汗接攘,如果印度要出兵阿富汗,必須經過中國或巴基斯坦,而印度與中巴兩國關系不好,很難獲得同意。
❺ 塔利班很強嗎為什麼阿富汗戰爭打了那麼多年
的確是非常強的,當時塔利班獲得了資金的支持,士兵的後備力量也非常的充足,而且也有很多強國干涉。
❻ 阿富汗戰爭的原因
聯軍官方指這場戰爭的原因是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組織成員並懲罰塔利班對恐怖分子支援。
戰爭背景:
在戰爭爆發之前一周,美國總統喬治布希向塔利班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們:把基地組織高層成員交給美國,釋放所有被監禁的外國人,保護在阿富汗的外國記者、外交人員、支援人員讓美國人員檢查所有訓練營,證實它們全部被關閉。
塔利班政府則拒絕與美國對話,並指與非穆斯林領袖對話是對他們的侮辱。但他們也透過在巴基斯坦的大使館要求美國提供證據讓他們自行在伊斯蘭法庭起訴拉登。後來他們提出把拉登移送到中立國。但喬治·布希拒絕這些條款。聯合國安理會在2000年12月19日要求塔利班移送拉登到美國或第三國就1998年的爆炸案接受起訴,以及關閉所有武裝訓練營,否則將會制裁阿富汗。
美國指攻擊塔利班是要報復塔利班沒有答應美國要求交出本拉登,而當天塔利班隨即抨擊美國舉動是向伊斯蘭世界宣戰。期間一段本·拉登的錄音片段在阿拉伯的衛星頻道半島電視台公開,在錄音帶中,本拉登指責美國這次襲擊。
(6)為什麼印度出兵阿富汗擴展閱讀:
美國駐軍阿富汗
美國在冷戰期間就企圖進入中亞,美國就以「反恐」的名義在中亞和周圍建立軍事基地,部署軍隊。蘇聯侵入阿富汗時,美國就扶持塔利班。美國謀求中亞軍事存在永久化 ,盡管冷戰對峙的年代已然過去,但出於各自的戰略利益考慮,美俄兩國對阿富汗的爭奪卻從未停止過。2001年,9·11事件發生以後美國軍隊以打擊庇護恐怖分子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名義,租用了吉爾吉斯斯坦的瑪納斯機場,後來又將其擴建為功能齊全的軍事基地。
冷戰結束後,中亞地區以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和豐富的戰略資源重新引起世界的廣泛注目,沉寂多年的中亞地區再次成為各種力量的「角斗場」。美國認為三個潛在對手——伊斯蘭世界、俄羅斯和中國,是它控制世界的障礙。 這樣,阿富汗的戰略地位就十分清晰了:這是伊斯蘭世界、中國和俄羅斯三大戰場的結合部,因此也是美國全球戰略布局中的一個制高點。 美國為什麼從伊拉克撤軍,而在阿富汗增兵,原因正在於此。
❼ 阿富汗戰爭的原因及影響
1.蘇聯解體後,作為前蘇聯勢力范圍的中亞地區出現勢力真空
2.藉助日益富裕的新疆這個平台,中國在西亞的影響力逐漸擴張
3. 阿富汗位於中俄之中,中亞五國之南,內陸之國,西面伊朗,東臨中國、巴基斯坦。占據阿富汗,在中亞屯兵,就等於扼了中俄之後方,在情報、信息、資源、戰略地位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美國擊敗阿富汗,拉攏了中國的傳統盟友巴基斯坦,與印度建立了友好關系,總算來,美國一度取得了對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土庫曼、烏孜別克、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的戰略勝利。
4.9.11事件證實了塔利班與恐怖分子有聯系,並且威脅美國的國際安全秩序
5.控制阿富汗,等於在中俄之間釘下了一顆釘子,關鍵是藉助阿富汗戰爭,美國獲得了塔吉克的領空使用權和租借了一個軍用機場,等於在中亞這個非美國傳統勢力范圍建立了橋頭堡
6.美國通過阿富汗戰爭,控制了阿富汗這個戰略要沖,抑制了俄羅斯向南擴張,中國向西傳播影響力的趨勢
7。最終影響就是將加速世界經濟多極化的進程。
❽ 為什麼所有大國強大後,都喜歡攻打阿富汗
這和阿富汗所在的地理位置有著密切的關系。
阿富汗地處亞歐大陸的咽喉位置,控制了阿富汗,東歐亞洲就可以隨時進軍中東地區,進而威脅歐洲和非洲,而如果歐洲和美國控制了阿富汗的話,也同樣可以威脅東歐和亞洲,再加上阿富汗本身地下蘊藏著豐富的未曾開採的資源,而它自己又不是什麼大國家,所以,從戰略角度來說的話,控制阿富汗是很重要的。
東歐和亞洲,也就是俄羅斯和我國都屬於紅色陣營,雖然現在俄羅斯已經不是紅色陣營的,但是它也想恢復前蘇維埃帝國的榮耀,所以它也是相當看重阿富汗的戰略位置的。而我國則不願意讓任何國家控制阿富汗,畢竟我們和阿富汗也是接壤的,別人控制了阿富汗,對我國同樣是一種威脅。
我國以及俄羅斯和美國屬於意識敵對陣營,我國和俄羅斯以及我們的盟國是一個陣營,美國和它的盟國是另一個陣營,政治意識形態屬於敵對,所以兩個陣營必然是會搶奪阿富汗的控制權來威懾對方。
這就是為什麼前蘇聯進攻阿富汗被美國趕走之後,美國又打阿富汗結果俄羅斯給阿富汗撐腰的原因。至於說我國為什麼不打阿富汗的問題也很簡單,我國在世界上表現的態度就是不主動攻擊他國,不幹涉他國內政,所以我國盡可能的拉攏阿富汗和我國站在一條戰線上----只要阿富汗保證不和我國敵對,我國就會對阿富汗進行人道主義救援,甚至我國還可以帶著阿富汗一起發展……
我國可以說是唯一一個強大起來之後沒有去打阿富汗的國家。
❾ 為什麼大家都要打阿富汗
確切地說,攻打阿富汗的國家主要是前蘇聯和美國。前蘇聯與美國發動的兩次阿富汗戰爭持續了近42年。直到今年8月,美國撤出了阿富汗,塔利班重新占據了喀布爾、控制了阿富汗。
那麼,為什麼前蘇聯和美國要發動攻打阿富汗的戰爭呢?除了有直接原因之外,還有其深層次原因。
直接原因:2001年9月11日,美國五角大樓、世貿大樓遭到本·拉登指使的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的撞擊。美國要求庇護本·拉登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將其交出,遭到塔利班政權的拒絕。於是,美國決定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進行軍事打擊。
深層原因:中亞地區(通常是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土庫曼五國)北可遏制俄羅斯,東可挾制中國,南可控制印巴,西可連接歐陸;若能以此為中心向四周擴散,其勢力必將遍及整個歐亞大陸。阿富汗位於西亞、中亞和南亞的結合部,扼南北交通要沖,北接土庫曼、烏茲別克和塔吉克,東北突出的狹長地帶與中國接壤,東部和東南部與巴基斯坦毗鄰,西部與伊朗交界。自古以來,阿富汗就是中亞地區南部的重要屏障和橋梁。一旦美國掌控阿富汗,北上可以威懾俄羅斯、中國,西可鉗制伊朗,美國就可以通過進入阿富汗進而控制中亞。中亞裏海地區富含石油和天然氣,是中東以外的另一個相對集中的能源儲藏地。布希與其決策班子在制訂打擊阿富汗和反恐戰爭計劃的同時,也確定了美國要進駐中亞、爭奪中亞裏海石油主導權的計劃。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後,隨著美國軍事勢力的介入,美國在經濟方面的發言權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