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瀾滄江,雅魯藏布江均流向國外,最後注入印度洋 的說法對嗎
不對的,瀾滄江流入中國南海最後流入太平洋,雅魯藏布江與恆河相匯流入孟加拉灣最後流入印度洋。
2. 從中國發源流經印度的是哪條河流
印度河。
印度河幹流源於中國西藏境內喜馬拉雅山系凱拉斯峰的東北部,山峰平均海拔約5500米,終年冰雪覆蓋。印度河上游為獅泉河,河流在印度境內基本上向西北流。
河流穿過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昆侖山脈之間,接納眾多冰川,進入巴基斯坦境內後,在布恩吉(Bungi)附近與吉爾吉特(Gilgit)河相匯,然後轉向西南流,轉向西南貫穿巴基斯坦全境,在卡拉奇附近注入阿拉伯海。
(2)中國的瀾滄江到了印度是什麼河擴展閱讀
印度河乃南亞之大河。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喜馬拉雅山與喀喇昆侖山兩山脈之間,流向西南而貫穿喜馬拉雅山,右岸交會喀布爾河,左岸匯流旁遮普(梵Pan~ja^b,五河之意)地方之諸支流,經巴基斯坦而入阿拉伯海。五河之地乃古印度文化之據點;佛教文化則盛行於喀布爾河流域、旁遮普北方之犍陀羅。
外喜馬拉雅山地區大河,長度為2,900公里。流域總面積約1,165,500平方公里,其中453,250平方公里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及其山麓,其餘在巴基斯坦半乾旱平原。
年流量約2,070億立方米--尼羅河流量的2倍,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合在一起的流量的3倍。流域內各國所佔面積為:中國5.292萬平方公里,阿富汗6.6萬平方公里,印度35.4萬平方公里,巴基斯坦56.1萬平方公里,共計103.4萬平方公里。
3. 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分別流入哪個洋
瀾滄江流入太平洋,怒江和雅魯藏布江流入印度洋。
1、瀾滄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藏語拉楚,意思為「獐子河」。它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七長河,亞洲第三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
(3)中國的瀾滄江到了印度是什麼河擴展閱讀
雅魯藏布江源流有三支:北支發源於岡底斯山脈,叫馬容藏布;中支叫切馬容冬,因常年水量較大,被認為是雅魯藏布江的主要河源;南一支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叫庫比藏布,該支流每年夏季水量較大。三條支流匯合後至里孜一段統稱馬泉河,但在扎東地區也有稱該江為達布拉藏布,藏語馬河之意;或叫馬藏藏布,藏語為母河之意。拉孜地區叫羊確藏布。拉孜以西,雅魯藏布江統稱達卓喀布,藏語意為從好馬的嘴裡流出來的水。
4. 中國有哪些河流是流入印度洋的
瀾滄江流入印度成為湄公河
5. 瀾滄江流出我國國境後被稱作什麼河
湄公河。
湄公河幹流全長4909千米,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是世界第九長河,亞洲第五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
主源為扎曲,發源於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流經中國、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於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除中國和緬甸外,均為湄公河委員會成員國。
湄公河的相關氣候狀況:
湄公河流域屬於亞洲熱帶季風區的中心,因此5~9月底受來自海上的西南季風影響,潮濕多雨,5~10月為雨季;強度大、歷時短、影響范圍較小的雷雨在整個雨季都很頻繁。
歷時較長,范圍很大的降雨在9月份最頻繁,能引起嚴重的洪水泛濫,但其影響大多隻局限於三角洲地區和流域西部,偶爾穿越大陸使更大范圍遭受長時間大雨襲擊。
11月~次年3月中旬受來自大陸的東北季風影響,乾燥少雨,11月~次年4月為旱季。
6. 蘭長江流到印度叫什麼河
瀾滄江流出中國後叫湄公河,流經緬甸,寮國,越南,柬埔寨,並不流入印度。
從中國流入印度的是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後被叫做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出印度進入孟加拉國後則被稱作賈木納河。
7. 瀾滄江、怒江、元江流出國境分別叫什麼注入什麼海洋
瀾滄江流出國境叫湄公河,注入太平洋的中國南海;
怒江流出國境叫薩爾溫江,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灣;
元江流出國境叫紅河(省內也有叫紅河的,還有個紅河州、紅河縣呢),注入太平洋的北部灣.
8. 中南半島上最終流入印度洋的兩條河流
薩爾溫江(Salween)
中國稱怒江(Nu Chiang或Nu Jiang)。
亞洲東南部河流,長約2,400公里(1,500哩),為東南亞大河和緬甸最長河流。發源於西藏唐古剌山脈,經中國雲南流入緬甸,注入馬達班海灣。下游構成緬甸和泰國間約130公里(80哩)國界線。上游流經高山峽谷。部分河段通地方小船。因有急流險灘,使其難以成為重要水道。下游通航里程不足160公里(100哩)。主要被利用於浮運柚木。
伊洛瓦底江 Irrawaddy River
亞洲中南半島大河之一,緬甸的第一大河。中國古稱大金沙江和麗水。其河源有東西兩支,東源叫恩梅開江,發源於中國境內察隅縣境伯舒拉山南麓(中國雲南境內稱之為獨龍江),西源邁立開江發源於緬甸北部山區。獨龍江東南流經雲南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西境,然後折轉西南,進入緬甸,過賈岡南流,稱恩梅開江,兩江在密支那城以北約50公里處的圭道會和後始稱伊洛瓦底江。河流全長2714公里,流域面積43萬平方公里。整個流域受西部山地和撣邦高原的夾束,呈南北長條狀,河口段為扇形三角洲(3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