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中國新德里印度帶給中國的商機有多大
商機有限。因為,首先印度對中國並不友好,盡量向西方靠攏、排斥中國,只有在無奈地情況下才接納中國,所以長遠機會不多。其次,印度是個窮國,購買力實在有限,也使得未來商機有限。
Ⅱ 印度最大的電商平台有哪幾個
印度目前較主流的電商平台有:Flipkart、Amazon、Snapdeal、Paytm、Shopclues。
目前印度最大的本土電商是Flipkart,類似國內的京東,以自營業務為主,自行建設物流和倉庫。近期獲得了14億美元的融資,由騰訊領投,微軟和eBay跟投。
緊隨其後的就是亞馬遜,於昨日(4月13日)拿到當地支付牌照,當地只有84家公司拿到這種支付牌照,其用戶可直接通過電子錢包一鍵消費,而不必再經歷兩步驗證過程,大大提高在當地市場的競爭力。
Snapdeal作為印度第三大電商平台,類似國內的淘寶,雖然企業估值為10億美金,但是市場份額在不斷的被蠶食,軟銀作為最大投資人,也在極力撮合Snapdeal與Flipkart的合並事宜。
作為支付出身的Paytm,在過去兩年開創了一個類似國內天貓的電商平台,以B2C為主,其Paytm錢包則能幫助消費者在線上線下完成支付,近期馬雲爸爸向Paytm
Ecommerce投資了2億美金,目前Paytm的市值達10億美元,成為印度獨角獸企業。
ShopClues是定位於面向小城市買家和賣家的市場平台,致力於幫助中小規模商戶進行在線交易,已經獲得了共計2億美元的投資,在最近一輪融資中,ShopClues成功躋身獨角獸行列,估值超過10億美元。
Ⅲ 印度市場需求巨大的有哪些產業
親,您想投資印度嗎?
印度新政府為中國企業帶來豐富商機
印度新政府於2014年7月10日發布其首份2014-15財年聯邦預算案。這是新政府公開闡明其經濟政策的第一次機會。新一屆印度總理莫迪向來歡迎中國公司投資印度,大多數中國企業對其已頗為熟悉。這也是30年來的第一次,獲勝黨亦為取得下議院多數黨地位的政黨。這意味著政府政策將更為穩定,投資項目將面臨較少的政治障礙。因此,從諸多方面來看,這是中國公司30年來在印度投資的最好時機。
正如所期望的,印度新政府首份預算案涉及對多個行業中國企業的利好消息。其中一些總結如下:
1. 房地產業
•為鼓勵外資投入印度鄉鎮房地產項目,對項目最低建築面積的要求由5萬平米降至2萬平米。
•最低資本要求也已由1,000萬美元降至500萬美元。
•此外,項目總預算的30%及以上用於低成本保障性住房項目的,不受最低建築面積和資本要求的限制。
•最短投資期限僅為3年。
2. 製造業與電子商務
•政府已經宣布,製造業的外國投資者將可借力電子商務模式在印度市場銷售其產品。
•這也將使得外國投資者可直接接觸到客戶,而無需面對零售業的任何限制。
3. 住房和城市基礎設施
•得益於稅收優惠政策,市場期待已久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得到推動。REITS發起人的資產轉讓交易獲准可延期納稅。
•政府進一步擴大稅收優惠,以增進住宅市場交易,並明顯傾向於推動低成本保障性住房市場發展,包括放寬對此類項目的外國直接投資(FDI)要求。
•政府還撥出10億美元預算,利用衛星城鎮的可用基礎設施,致力於打造100座「智能城市」。
•預計在未來10年,將以公私合作夥伴關系(PPP)模式在500個城市居住區開展現有的基礎設施現代化和新設施建設等工作。
4. 基礎設施
•PPP模式將被修改,以使基礎設施項目開發商承擔較小風險。
•在2017年3月31日之前開始發電、配電和電力傳輸的煤炭發電項目將可享受所得稅優惠。
•已投產或將在2015年3月前投產的電力項目將得到充足的煤炭供應。
5. 可再生能源
•作為實現能源安全的可行替代方案,發展太陽能一直備受關注。相應措施包括:(i)為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泰米爾納德邦、安得拉邦和拉達克等地的超大型太陽能發電項目撥出8,300萬美元(通過印度太陽能公司);(ii)撥出6,600萬美元用於設立太陽能驅動的農業泵組及水泵站;及(iii)撥出1,600萬美元用於1兆瓦運河沿岸太陽能電站建設。
•與可再生能源有關的關鍵問題之一在於如何處理由於電網基礎設施不足而投入商業運營的發電廠的電力。針對這一問題,預算案提出「綠色能源走廊項目」,將可再生能源引至全國各地。
•5%的優惠基本關稅已擴展至在印度建設太陽能項目所需的機械設備。還有各種相關商品類目將實施免稅。
6. 礦產,煤炭,石油和天然氣
•將通過PPP模式建設一個總長15,000公里的廣闊的天然氣運輸網路(國家輸氣管道網路)。
•將修訂1957年《礦藏和礦物(發展和規范)法案》,以鼓勵投資采礦業,並引入可持續開採的做法。這是一個重要舉措,可改善陳舊立法造成的極其不易在采礦業進行投資的局面。
7. 項目融資
•為促進向基礎設施項目提供長期資金及融資結構的靈活性,預算案提出「5/25模式」,即允許銀行向基礎設施項目給予25年期貸款,且5年以後該項貸款可轉予其他金融機構。這將使得貸款期限與項目周期相匹配。目前此類項目貸款期限限於10 - 12年,因此項目開發方不得不承受償付本金的巨大壓力。這一改變將減輕其償債壓力,改善現金流。
•銀行向基礎設施項目提供長期貸款,將被允許毋須遵守存款准備金率(CRR),法定流動率(SLR)和重點行業貸款規范等要求。這將顯著增加銀行可借貸給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銀行還可在國際金融市場包括債券市場專門為向基礎設施行業貸款進行融資,而無需撥出資金以滿足CRR和SLR的要求。
•預算案還提出針對REITS和基礎設施投資信託基金(INVITS)的一些激勵措施,包括稅收激勵。這將增加項目開發方可用在項目資本投入上的資源,並減輕銀行系統的壓力。
•「市政債務匯集融資機制」(為促進城市基礎設施項目融資而發起,貸款給市政機構或公司在PPP模式下開發項目)已由8億美元增加10倍至80億美元,並延長至2019年3月31日。
8. 鐵路
•艾哈邁達巴德和勒克瑙地鐵項目獲得1,600萬美元預算投入。
•1.66億美元將用於鐵路線連通性提升,5億美元將用於東北地區鐵路建設。。
•單獨發布的鐵路預算還准許外國投資在PPP模式下投資於鐵路基礎設施建設。
9. 港口,機場和運輸
•將在阿拉哈巴德和霍爾迪亞之間啟動「Jal Marg Vikas」項目。項目將覆蓋1,620公里,並允許至少1,500噸的載具在國內水域進行商業運輸。項目總成本預計為7億美元,需6年完成。
•將新建16個港口,與內陸公路和水路有機整合。這一舉措預計也將使得相關基礎設施顯著擴張。
•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修建新機場的計劃也將推出。
10. 道路
•印度國家公路管理局(NHAI)和國家公路運輸有關機構將投資62億美元用於建設高速公路。
•NHAI還將撥出8,300萬美元,發展工業走廊。
•一年內將實現建成8,500公里國家高速公路的目標。
該聯邦預算案僅為新政府執政開局之作。新政府預計將在今後10年執掌印度。顯而易見,新一屆政府將通過增加在所有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力求持續改善印度經濟狀況。現實情況是,即使所有業內領先的印度基礎設施建設公司參與到所有這些項目中來,也將不足以滿足項目需求。因此,對於中國企業而言,現在正是進入印度市場,作出長期投資的絕佳時機。
欲了解更多有關最新的印度聯邦預算案或中國企業在印投資機會的任何其他信息,歡迎與我們聯系:[email protected] 白大山先生
文章來源【印度之窗】
Ⅳ 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紡織工業中心是什麼
印度西部沿海地區的孟買是印度最大的金融中心,也是全國最大的海港。
加爾各答是印度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
Ⅳ 印度人口如此之多,還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為何卻沒有大型超市
為了保護他自己的零售小店。所以不接受外來的大超市入駐。但是印度本地人又沒辦法能夠開起來一個那樣的大超市。所以就導致即使到今天印度發展經濟發展如此迅速,也很難讓人覺得這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不過近幾年印度也有嘗試著放寬對於外資進入印度零售領域的限制。不過國情限制,超市發展在印度無法生存。
所以,印度本土最大零售商Future Group故意把過道弄得狹窄,將貨物放滿了貨架,給人以印度常見的露天市場的感覺。橫亘在家樂福等諸多企業面前最大的難題,其實還是土地的使用情況。在印度許多地方,土地使用權往往模糊不清,土地徵用也受到各種限制性條約的約束。另外,從就業選擇上看,雖然零售業為印度人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但在印度人眼中,在這一行業工作並不夠體面。
Ⅵ 印度的矽谷是哪裡
班加羅爾(Bangalore)是印度南部城市,卡納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三大城市,人口約1050萬人。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後,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被譽為「印度的矽谷」。
班加羅爾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樞紐,其中的印度科學學院是印度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和研究所。其他重要的研究院還有印度天文物理學學院、拉曼研究學院、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高等科學研究中心、印度國家生物學中心和印度統計。
IT產業
班加羅爾是一座「IT化」了的城市。各檔酒店鱗次櫛比,但遊客來此若不預先定房,就很難找到落腳的地方,全球、地區和印度國內的各種IT商務研討會議,排滿了班加羅爾的城市日程。班加羅爾的夜生活十分有格調,「酒館文化」頗為盛行。
人們到此可以忘卻宗教、種族、性別的差異,在浪漫的音樂聲中一品清醇而又廉價的印度干啤。不過,享樂並非所有人的目的,很多人來此是洽談商機或找尋工作機會的,還有不少「人才獵頭」穿梭其間,遞給你一張名片,邀請你到他們的公司發展。
印度政府對班加羅爾的IT業發展給予了充分的政策扶持。1999年,印度成立信息科技部,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專門設立IT部門的國家之一。2000年10月17日,印度IT法案生效,為該國電子商務的穩步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海歸派」對印度IT業的發展也功不可沒,他們為印度帶來了充足的資金和尖端的技術。
同時,大量會說英語的廉價勞動力也吸引著西方IT精英公司紛紛將班加羅爾作為發展的橋頭堡。IT業的強勁發展為班加羅爾積聚了大量財富。印度2003年IT業創造的產值為120億美元,預計到2009年將增至620億美元,而班加羅爾在其中將占據1/3的份額。
班加羅爾在本財政年度已吸引外資180億盧比,預計IT業出口將增長32%至35%,大大超過29%的預定目標。但是,班加羅爾乃至印度的IT業也面臨不少難題,主要是印度整體經濟不發達、基礎設施落後,特別是人才依然短缺。據印度信息科技部資料顯示,到2009年,印度在IT領域的人才缺口仍有50萬。
印度首富普雷吉姆也說,印度的IT科技產業有80萬從業人員,而美國有1020萬,印度的通信領域有從業人員30萬,而美國有600萬。為此,印度政府正考慮推行稅收和財政支持政策,以吸引更多人才投身與IT相關的服務行業及IT核心領域。
經濟
班加羅爾的經濟增長率為10.3%,是印度第二大增長最快的大都市,也是印度第四大快速消費品(FMCG)市場。福布斯將班加羅爾視為「下一個十年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這個城市是第三大航空樞紐的高凈值個人,是家庭對超過10,000美元的百萬富翁約60,000超級富豪的人誰擁有的投資盈餘₹4500萬(US $六十三萬〇九百)和₹億5(70,100美元)。
幾個公共部門企業的總部,例如巴拉特電子有限公司(BEL),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國家航空航天實驗室(NAL),巴拉特地球移動器有限公司(BEML),中央製造技術研究所(CMTI)和HMT(以前為印度斯坦)機床)位於班加羅爾。
1972年6月,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成立於太空部之下,總部位於該市。班加羅爾還為ABB,空客,博世,波音,通用電氣,通用汽車,谷歌,利勃海爾航空,微軟,賓士,諾基亞,甲骨文,飛利浦,殼牌,豐田和泰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班加羅爾
Ⅶ 印度想利用什麼機會搶佔中國市場
印度媒體8月28日報道稱,印度商務部門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後,美國對華出口商品因受到中國對等高關稅制裁而導致競爭力大降,此時正是印度加強對華出口、搶佔美國商品在中國市場地盤的絕佳時機。報告還稱,如果印度能成功抓住這一時機,印度和中國63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有望快速扳平。
美國媒體28日也關注了這一消息。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印度商業工業部已指示駐華使館作為推行者,為印度出口商在中國安排相關會議。南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米檀都·帕力特表示,美國對華發動的貿易戰將在很大程度上重塑全球供應鏈條,這對亟待提升對華出口貿易額的印度來說是重大利好,但現在說印度將從中美貿易戰中受益,還為時尚早。
Ⅷ 印度大小城市的發展
印度城市的消費水平還是挺高的,和中國比的話印度就是農村太貧窮了。除幾個大城市外,印度中小城市居民的消費觀念正在改變,消費能力正在增強,吸引了很多外商投資。印度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有近40個,城市中新增設的許多大型商場正迎合了快速增長的消費人群的需求。「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中小城鎮的居民和大城市裡的人們一樣,都在尋求某種滿足感。」全球時裝和零售顧問公司KSATechnopak的顧問VatsalaMisra稱。 如今像阿迪達斯、諾基亞這樣的國際品牌都已開始在印度的中小城市尋求商機。印度城市消費水平的強勁是因為印度獨特的發展模式,也算是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策略。 印度走的是一條擴大內需和鼓勵發展高科技產業的道路。它並沒有過多的依靠外國投資,依靠本國廉價的勞動力和出口廉價商品,只是單純的依靠擴大內需來增加本國國民收入,所以使得印度不過於依賴國際市場,增強本國經濟抗擊外部風險沖擊的能力。印度規范嚴謹的教育模式為印度高新技術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印度非常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擴充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加大科技研究的力度印度實行精英教育制度,為高新技術產業做足了人才儲備。由於歷史原因,印度把英語作為官方語音。印度發達的高等教育和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優勢,為軟體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對軟體業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印度在其崛起的過程中,形成了這種有別於其它東亞國家的獨特的發展模式,它依賴國內市場而非出口,它依賴服務業而非製造業。印度的經濟發展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勞動力被排除在了現代經濟之外,大量農村勞動力被閑置,製造業發展不足等等--------------------------印度房價:不用多想,在印度,房價之高已經達到令人瞠目的地步。各個中心城市的房價每年都在急速攀升。印度最大的商業城市孟買中心區,平均房價在2008年就已經達到了每平方米6.2萬元人民幣。主要原因是貧富兩極分化,城市基礎設施跟不上也導致建房成本奇高。城市周圍的棚戶區可以說明問題--------------------------印度股市概況(資料不怎麼新)印度全國共有23個股票交易體系,最主要的是孟買股票交易所(Bombay Stock Exchange,英文縮寫BSE)和印度國家股票交易所(National Stock Exchange,英文縮寫NSE)。國家證券交易所在2005年的交易量,僅次於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孟買股票交易所作為印度的第二大市場,2005年的成交量在全球排名第五位。世界各國提到的「印度股市」,實際上指的是孟買股票交易所,該交易所的SENSEX-30指數幾乎成了印度股市的代名詞。
1995年,孟買股票交易所實現了全部股票交易在線進行、電腦操作。目前,有6288家公司在孟買股票交易所上市,孟買股票交易所堪稱印度資本市場的門戶。
Ⅸ 印度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1、印度優先發展服務業的原因一個國家的經濟構成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就是農業,包括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就是工業,主要是製造業;最後一個是第三產業,主要是服務業。在工業革命以前都是農業為主的,工業革命後才開始有工業和製造業,而歷史上的大國幾乎都是工業強國,荷蘭和西班牙除外,算是貿易立國的,這是算是服務業,優先發展工業
一方面可以迅速提升國家經濟實力,另一方面工業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解決農業人口的轉換問題,隨後就會迎來城鎮化,城鎮化的提升帶來的是服務業的需求,這是之前很多國家走過的老路,在工業化發展的初期,國內的消費能力較低,無法自行消化工業生產能力,只能出口給其他的國家,利用出口的優勢來發展過來的工業/製造業,中國走的是這樣的策略,但是印度不是。
而印度是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是傳統的農業國家,從1991年開始「改革開放」後實施市場經濟的政策,但是在經濟的發展策略上是優先發展服務產業的,製造業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其中個中原因有多種,印度是一個民主制度的國家,土地私有化,政府之間是聯邦的體制,要發展製造業就需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入,但是因為中央協調的能力較弱,無法形成強有力的統一協調能力,導致基礎建設停滯不前。沒有基礎建設,製造業就難有大的發展。
還因為宗教信仰,比如種姓制度,導致人口的流動有很大的困難,這是就業的一個基礎,製造業的發展需要人力資源是自由的,也就是就業市場是自由交換的。土地的私有化也為工業化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因為合約談判的成本太高,政府很難做統一的徵收和規劃,私人之間的談判成本太高,盡管現在印度在努力改變這種現狀,但是進展依然緩慢。
2、印度的農業增加值在經濟中的比重印度的農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和中國的農業佔GDP的比重曾經是同樣的水平,在1990年之前,總體而言印度的農業比重還在中國之上,印度最高的時候曾經達到了42.8%的比重,這是完完全全的農業國家了。不過整體來看,農業所佔的比重是逐漸降低的,到2018年印度的這個比重已經降到了14.46%,比1967年的高點下降了28個百分點,這個降幅是非常巨大的。
而印度2018年的製造業增加值只有40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的十分之一,雖然在全球排名第六位,但是絕對值還是非常低,大概是相當於中國20年前的水平。印度單靠服務業的發展是無法解決貧困問題的,發展製造業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