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奧運會乒羽毛球冠軍和亞軍各是多少錢
首先各個國家不同,奧運會冠軍獎金金牌銀牌銅牌各多少錢及差別
沒人不拿金牌當回事
獎金,
中國給得不算多
的確,以往由於國力不夠強大以及在國際上地位有限,體育成績成了為中國人帶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一項標志,是一項背負著全國人民期望的政治任務。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和國家自信心的空前提高,眼界日益開闊的中國人已經不再把金牌的多少看成是顯示國力國威的唯一途徑,大家關注奧運,更多的是欣賞運動本身的美感,體會挑戰自我奮力向上的精神。
體育比賽,被稱為和平時代的戰爭。國際大賽中運動員的成績代表著國家的實力,他們取得的榮耀就是全體國民的榮耀,這種屬性無可改變。就拿歐美國家來說,他們對金牌真的那麼淡定嗎?本屆奧運會上,當美國金牌數第二次反超中國之後,美國媒體一片歡騰,激動不已。而一些歐洲媒體甚至排出一個以歐盟為參賽國的獎牌榜,目的不就是掩飾獎牌數的尷尬。實際上,沒有人不拿金牌當回事兒。
過去幾年中,從澳大利亞、日本再到法國、德國,各國都開始採取旨在奪金的政策。他們削減了對奪金無望項目的投入。德國在本屆奧運會上的口號是「北京保六,倫敦爭五」──更是以金牌數為依據。另一個例子是,各國不論政府還是企業,都採取各種方式,向獲得獎牌的運動員提供了不少獎金。數量雖然是有多有少,但目標是一個——多得金牌。
為了打破金牌荒,新加坡開出巨獎:金牌的獎金是100萬美元。印尼選手在北京奧運會上拿到金牌就會成為「億萬」富翁(10億印尼盧比)。希臘的奧運獎牌得主不但能得到一筆豐厚的獎金,還能晉級為軍官,捧上國家的鐵飯碗。德國負責為奧運獎牌得主發獎金的是德國體育援助基金會,它開出的奧運獎牌獎金是:金牌1.5萬歐元,銀牌1萬歐元,銅牌7500歐元。泰國的冠軍獎金是1000萬泰銖(合19.1萬歐元),馬來西亞是100萬里吉特(合19.6萬歐元)。菲律賓是500萬比索(合7.2萬歐元),冠軍還會得到大學獎學金、免費的社會醫療保險以及養老金。
日本的冠軍獎金接近2萬歐元,韓國為3萬歐元出頭。當然,日本的各單項協會還有自己的獎金,而韓國的冠軍將會享受各項社會福利。
在歐美國家中,義大利的獎金最高,冠軍為14萬歐元,亞軍有7.5萬歐元,季軍5萬歐元。之後是西班牙,冠軍9.4萬歐元,亞軍4.8萬,季軍3萬。法國奧運冠軍能得到的獎金是5萬歐元。
東歐國家是金牌大戰中的有力競爭者,他們當當然也少不了獎金。塞爾維亞的奧運冠軍能拿到6萬歐元,波黑是5萬,斯洛維尼亞是4萬,克羅埃西亞是2.9萬,保加利亞則高達7萬歐元。這些只是各國奧委會公布的數字,還有很多運動員會得到贊助商的獎金。
北京奧運會上,俄羅斯奧委會給予每個冠軍10萬歐元。但相對於俄羅斯在2008年歐洲杯足球賽的財大氣粗,奧運獎金明顯是小巫見大巫。俄羅斯在歐洲杯小組突圍後,每名球員都獲得了50萬歐元的大禮包。殺入半決賽後?a href='//www.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俅握痘?0萬歐元。
歷屆奧運會的金牌大鱷、體育超級大國美國相比之下略顯遜色。美國對金牌的獎勵為2.5萬美元(約合17萬元人民幣),比四年前的1.5萬多了一些,相當於美國總統一個月的工資。然而,美國運動員大可不必計較這些,因為與贊助商以及廣告運營商提供的豐厚獎金比起來,官方的獎勵簡直是九牛一毛。
現金獎勵
金牌造就
百萬富翁
印度 銅牌就能當地主
四年前的北京奧運會,印度隊獲得了一金兩銅。而本屆倫敦奧運會他們只獲得二銀四銅,沒有金牌入賬,因此,獎牌對於印度格外珍貴。
奪得女子拳擊51公斤級銅牌的印度選手瑪麗·科姆如今已經成了印度的國民英雄。據印度媒體報道,科姆將得到500萬盧比(合90400美元)的獎金。除了獎金外,科姆還收到了更特殊也更值錢的獎勵——兩英畝(0.8公頃)的土地,要知道,這些年印度的土地供應一直緊張,印度各地的地價都在瘋狂上漲,靠征地補償一夜暴富的人比比皆是。因此,對於科姆而言,兩英畝土地的額外獎勵絕對價值不菲。
馬來西亞 12公斤大金磚
與馬來西亞官方的獎金相比,民間的獎勵更可觀。馬來西亞一名金礦礦主此前早早宣布,只要有馬來西亞羽毛球選手在倫敦奧運會上奪取金牌,他就將獎賞一塊12.5公斤重的大金磚,市價約合人民幣400萬,比國家的獎勵高許多。在出征奧運前,李宗偉還曾親自抱了一下那塊12.5公斤重的金磚。可惜,最終馬來西亞隊員沒能獲得任何一塊羽毛球金牌,李宗偉不但丟了金牌,更丟了曾經抱過的金磚。
泰國 1000萬泰銖分期獎勵
泰國的獎勵也非常大方:奧運冠軍將得到大約1000萬泰銖(合19.1萬歐元)的獎勵。但第一筆支付給奧運獎牌運動員的報酬,僅為他所得獎金的一半。
⑵ 奧運會金牌 銀牌 銅牌 國家獎勵的標準是多少啊
據了解,奧運金牌選手將獲得的獎勵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國家體育總局、各省市政府以及體育局以及企業、社會團體,國家獎勵20萬元
近20年來,國家對奧運功臣的獎勵一屆高於一屆。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每位金牌得主從國家體委拿到的獎金僅有6000元人民幣。四年後的漢城奧運會,獎金額度漲到1.5萬元人民幣。到了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國家體委發給金牌選手的獎金為8萬元。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也維持這一標准。四年前的2000年悉尼奧運會,金牌獎勵額升到了15萬元。本屆奧運前夕,國家體育總局公布了獎勵標准,其中金牌選手將獎勵20萬元。其實,根據往屆的慣例,20萬僅僅是金牌選手獎金來源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將來自於另兩個方面。
體育總局日前規定,從2005年十運會和2007年六城會起,一塊奧運金牌可抵兩塊全運會金牌、三塊城運會金牌。由於奧運金牌「匯率」上升,各地對雅典奧運金牌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少省市的懸賞額創下了歷史新高。當然,由於各省市財力有別,加上對奧運金牌重視程度也不同,因此開出獎金額的差距較大。
省市獎勵有高有低 由於張國政為雲南獲得了有史以來首枚奧運金牌,雲南省體育局將重獎他150萬元,此數額堪稱各省市之最!陝西省為一枚奧運會金牌開出了100萬元巨獎,由運動員和教練員平分;上海市體育局設定了幾個檔次:奪一金可得獎金50萬元,奪兩金者獎120萬元,得三金可得180萬元。由於劉翔的一枚金牌意義格外重大,上海方面已經表示,會提高獎勵標准,估計劉翔的獎金額將達到百萬左右;山東、四川和福建開出的價碼都是50萬元;浙江省體育局獎賞額不會低於上一屆,上屆獎勵的是一輛別克轎車,當時摺合人民幣約30-40萬元;廣東省的獎金額是25萬,廣州市已承諾廣州籍選手還可得到加倍獎勵;江蘇、廣西開出的價碼與國家體育總局一樣,都是20萬;遼寧方面至少是15萬元 湖北的標準是至少8萬元。
社會上的還是大頭|
由於各金牌選手市場影響力有大有小,因此各地企業對奧運冠軍的獎勵,將使金牌選手們的獎勵額拉開檔次。劉翔參賽前,重慶一家摩托車生產企業宣稱,如果他能贏得110米欄金牌,將重獎100萬元。王義夫剛摘得金牌後,便喜獲由商家提供的價值15萬元的轎車一輛。郭晶晶結束比賽後即獲得河北一家房地產公司贈送的一套價值80萬元的別墅,還有價值15萬元的轎車一輛。廣州某房地產公司有意將一套價值過百萬的住房贈給楊景輝。冼東妹也得到某房地產商贈送的價值80萬元的公寓一套。朱啟南目前所得民間饋贈據稱已達120萬元。
當然,也有對奧運冠軍「一視同仁」的個人獎勵。霍英東與曾憲梓兩位香港富豪每次奧運會後都要慷慨解囊。霍英東的獎勵標準是:每位金牌選手將得到一枚一公斤重的純金金牌和8萬美元,總價值80萬元左右。曾憲梓的獎金額肯定不會少於50萬元。
⑶ 分別列舉別國國人獲得一枚金牌他們國家獎勵多少錢
500萬元! 新加坡奧運冠軍最「值錢」
新加坡:500萬元
新加坡可謂最大方的國家,為每枚金牌開出了500萬元人民幣的天價。新加坡歷史上唯一的獎牌來自1960年羅馬奧運會,當時一名舉重運動員奪得一枚銀牌。為了打破「金牌荒」,該國開出的獎勵也睥睨群雄,他們更願意花掉這筆錢,而不希望變成無人領取的支票。
希臘:190萬元
希臘與時俱進地放棄了為冠軍頒發花環的傳統,而代之以現金,並且金額走在各國前列。在北京奧運會上奪牌的金、銀、銅牌得主分別可獲190萬元、130萬元和70萬元。獲牌選手還可以獲得一個不錯的公務員職位,並有幾個廣告合同。
韓國:85萬元
韓國男子體操是他們最有希望沖擊奧運金牌的項目,從1991年至今的世界錦標賽上,韓國人在該項目上取得過4枚金牌,遺憾的是總是無緣奧運金牌。韓國體操協會將85萬元的奪冠獎金很精準地開到這個項目的戶頭上,並且明確表示雙杠項目上的梁泰榮和金大恩就是最有力的沖擊者。
黑山共和國:60萬元
這個人口只有70萬的巴爾干國家是2007年才加入奧委會的,首次參加奧運會就為金牌懸賞60萬,國民人均捐出1元錢就夠了,雖然奪金希望不大,也算全民參與。
哥倫比亞:56萬元
哥倫比亞總統烏里韋親自為奧運獎牌得主定獎金,該國選手在去年舉行的第十五屆泛美運動會上,名列獎牌榜第六位,一舉跨入拉美體育強國行列。為了進一步刺激運動員的積極性,哥政府對北京奧運會的金牌得主的獎金幅度提高了15倍!將由原定的1000萬比索(約3.7萬元)提高到1.5億比索(約56萬元)。
保加利亞:54萬元
保加利亞國家青年與體育署為冠、亞、季軍分別開出54萬元、40萬元和27萬元的高額獎金,這筆錢將由保加利亞奧運代表團的總贊助商——保加利亞第一投資銀行提供。另外,統一保加利亞銀行則為獲得北京奧運會獎牌的保加利亞賽艇運動員提供最高27萬元的獎金。
俄羅斯:35萬元
奧運金牌大戶俄羅斯為了尋找昔日的榮耀,不惜巨資,為金、銀、銅牌選手分別開出35萬元、21萬元和14萬元的獎金,運動員所在的地方政府還將提供住房、獎金、汽車。雖然絕對獎金額不算很高,但是俄羅斯運動員都是拿牌的高手,俄羅斯政府的負擔應該是最重的。
馬來西亞:33萬元
馬來西亞目前為北京奧運會金牌得主設定的獎金數額為33萬元,外加退役津貼。
日本:19萬元
日本政府對奧運選手的獎勵並不算非常大方。金牌得主只有19萬元,銀牌和銅牌得主分別是12.5萬元和6.3萬元。與該國人均26.6萬元的年收入比較起來,這份奧運獎金真是輕如鴻毛。
美國:17.7萬元
金牌大鱷美國在發放獎金的力度上並不慷慨,其對金牌得主的官方獎勵僅為17.7萬元。不過,運動員也大可不必計較這些,因為在這個商業化高度發達和造星業高度發達的國度,他們完全可以在商場中「以豐補歉」。
德國:15萬元
嚴謹的德國人在碰到數字的時候只會更嚴謹。為了維護健康的財務狀況,他們不敢輕易開巨獎的口子,正如該國的足球甲級聯賽,其俱樂部的財務狀況是歐洲最好的,比賽的觀賞性則是歐洲五大聯賽中最差的。對於奧運金牌選手,他們也只肯給15萬元。
加拿大:14萬元
如果不是2010年冬奧會在溫哥華舉行,加拿大人還不習慣為奧運獎牌得主頒獎,這次他們破天荒地為金、銀、銅牌分別開出14萬元、10萬元和7萬元,也算是在本土迎來奧運聖火之前嘗試新的激勵機制。加拿大奧委會主席邁·錢伯斯日前在渥太華宣布,旨在為奧運會獎牌得主提供獎金的傑出運動員基金會成立,加拿大從北京奧運會開始首次為奧運會獎牌得主發獎金。
一塊北京奧運的金牌值多少錢?答案可以很簡單,「金鑲玉」的成本價大約為幾千元人民幣;答案可以很復雜,每個國家和地區對奪金選手大多另有獎賞,除了現金,獲得金牌的運動員還能獲得房子、車子、廣告代言……可以說,一枚金牌足以讓一名運動員名利雙收。
近日,某網站製作了一個奪金懸賞大比拼的排行榜。在已經公布北京奧運會奪金獎勵方案的國家和地區中,新加坡高懸的約500萬人民幣的獎勵高居榜首。相比之下,體育強國美國的官方獎勵並不高,約為17.7萬人民幣。
⑷ 北京奧運會金、銀、銅牌得主國家分別給予多少錢的獎勵
金牌的30萬.銀牌的15萬.銅牌的10萬 另外金牌得主可以獲得項目贊助商 籍貫贊助商和zf 個人品牌贊助商的 額外獎金 統計下來 一般的金牌最少都150保底 有知名度的運動員加上參加的知名的項目多則可達上千萬 銀銅相對少很多 額外的獎勵也不是很大
⑸ 獲得銀牌和銅牌的運動員,他們得到的待遇和金牌比是不是差很多
肯定的,畢竟我們是體育大國,常年是處於總獎牌前三的位置的,每一屆奪牌率都是很高的。今年合計有88枚獎牌,獲獎人數粗略估量有個100人左右,不可能給每個人都獎勵豪車。所以銀牌,銅牌自然被無視了。
所以說固然沒有取得金牌,但是銀牌和銅牌一樣具有很好的待遇,也都為祖國博得了榮譽,是值得敬仰的。
⑹ 各國奧運得冠軍後體育總局或者國家獎勵分別給多少錢!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是中國古人對物質獎勵的巨大激勵作用作出的精闢概括。為刺激自己的運動員在四年一度的奧運盛會上為國家爭取榮譽,大多數國家都出台了重獎政策,有的多達千萬元。此外,許多國家政要親自為運動員壯行,以提高運動員的士氣。下面就來看看這些國家是如何使用物質與精神獎勵手段的。
中國金牌獎金高於2004年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時,國家直接撥款的奧運專項獎金總額是3133萬元人民幣,其中金牌獎20萬元,銀牌獎15萬元,銅牌獎8萬元。北京奧運會的賞金還沒正式公布,但有國家體育總局人士透露,北京奧運國家獎勵獎金額度肯定超過雅典奧運會,在制定新的獎勵政策時將改變過去的單一獎金制,可能會借鑒韓國的終身特殊津貼制。除了國家體育總局給的獎金,奪牌的中國選手還能從所在各級地方政府拿到獎金。
另外,我國台灣地區也有獎勵規定:(註:本版提及幣種都換算成人民幣)金牌為300萬元,銀牌是175萬元,銅牌是125萬元,第四名是75萬元,第五第六名都是37萬元。中國香港隊的獎勵計劃是:個人項目的金牌87萬元,銀牌66萬元,銅牌22萬元;團體項目的金牌123萬元人民幣,銀牌105萬元,銅牌44萬元。
此外,一些企業還會給奪牌的運動員提供贊助獎金,這個數字往往是官方獎金的很多倍。例如,香港鴻達國際集團為我國馬術選手華天奪金後開出的價碼,是1000萬元。也就是說,如果華天能在香港獲得北京奧運會馬術三項賽的金牌,那麼將獲得1000萬元獎金。到目前為止,這筆獎金的數目高居榜首。
華天今年才18歲,他出生在英國,是中英混血兒,為了參加北京奧運會而放棄了英國國籍加入中國籍,加入中國馬術國家隊。他是本屆奧運會最年輕的騎手,也是國際馬聯最年輕的四星級騎手,更是參加馬術三項賽的第一位中國人。
排名第二的天價獎金是680萬元,是國際著名泳衣品牌「速比濤」給美國「泳壇神童」菲爾普斯開出的,速比濤也是美國游泳隊的正式贊助商。菲爾普斯今年狀態極佳,他將要在北京參加8場決賽(5個單項、3個接力),他想創造史無前例的8枚金牌的神話,從而打破他的同胞馬克·施皮茨在1972年奧運會上獲得7枚金牌的記錄,那樣的話,他將獲得「速比濤」為他開出的680萬元獎金。
美國政府一毛不拔
作為世界頭號體育強國,美國一直是奧運奪金大戶,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起,美國獲獎運動員就開始獲得獎金。與自己頭號體育大國的地位不太相稱的是,本次奧運會美國奧委會出手並不大方:金牌只能獲得17萬元人民幣,銀牌為10 萬元,銅牌為7萬元。實際上,運動員要發財還是得靠贊助商,贊助商出手要闊綽得多。
美國奧委會新聞經理凱文·紐安多夫說,美國政府對奧運會上獲得獎牌的選手沒有任何獎勵,上面所說的獎金來自美國奧委會,因為美國奧委會是民間組織,不是政府機構,所以美國奧委會的獎金不是來自納稅人的錢,而是來自贊助商。贊助商在美國體育界可謂不惜血本,由此可見美國體育產業的發達程度。
不過,政府不給錢不代表不重視。美國總統布希7月21日在白宮接見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代表,8月8日布希還要出席奧運會開幕式,這對美國運動員的精神鼓勵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進入21世紀,僅有2100萬人口的澳大利亞異軍突起,連續在兩屆奧運會上名列獎牌榜第四名。但本屆澳大利亞奧委會為自己訂立的目標似乎很低調:獎牌榜不要跌出前七名。為鼓勵自己的運動員,澳大利亞奧委會為金銀銅牌選手分別開出了13.5萬、9萬和4.5萬元人民幣的獎勵。早在6月,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就親自參加了奧運選手出征前的聚會,而且告訴運動員們他要出席8月8日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親自為澳大利亞選手吶喊助威。
俄羅斯奧運獎金要翻番
和布希的做法類似,俄總統梅德韋傑夫7月29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為俄羅斯代表團舉行壯行儀式,總理普京已確定參加奧運會開幕式。
俄羅斯奧委會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以來,對金牌、銀牌和銅牌的獎勵分別為34萬元、14萬元和7萬元。為鼓勵俄羅斯運動員取得好成績,俄總理普京日前已決定大幅度提高聯邦政府獎金:金牌為100萬元,銀牌為60萬元,銅牌為40萬元。
俄羅斯奧委會新聞發言人表示,1996年,34萬元在莫斯科還能買到一套公寓,而現在連輛好點的汽車都買不起,因此提高獎金勢在必行。除了政府獎勵,所有獲得金牌的俄羅斯運動員,還將從各種體育基金會和贊助商那裡獲得不菲的收入,此外俄地方政府也將對本地區的運動員給予獎勵,獎勵形式包括房子、車和現金。
例如伏爾加格勒州政府開出的清單就是——金牌55.5萬元、銀牌49.6萬元、銅牌43.8萬元。此外,2005 年7月27日在普京倡議下成立的「支持俄羅斯奧運健兒」基金會也准備有所表示。據悉,2006年都靈冬奧會的金牌得主,每月都能從該基金會領到4.38萬元的補貼,如今這個補貼的水平還准備提高。
據俄媒體透露,其他獨聯體國家對本國奧運獲獎選手的獎勵標准也不低,其中最高是哈薩克,其標准為金牌171 萬元人民幣、銀牌102萬元、銅牌51萬元。
法國:殘奧和夏奧同金同酬
日本、德國、法國、韓國和英國在雅典奧運會上,也都是獎牌榜前十名的國家,這些國家除韓國外,都是G8成員。但這些富國在懸賞時並非一擲千金。
比如,日本政府對獲獎選手的獎勵就不高,本屆奧運遵循雅典奧運的老規矩,金銀銅牌得主分別只有19萬元、12.5 萬元和6.3萬元。
但日本獎勵政策也有其特色——獎勵的面很廣,連獲得第八名的運動員也能拿到6萬元獎勵。日本體育組織更捨得投入,日本田徑協會7月9日宣布,在田徑比賽中奪金的日本選手將獲63.5萬元,奪銀是38萬元,奪銅是25.4萬元。
歷史上,德國曾長期占據奧運會第二集團的第一位置,在雅典奧運會之前,德國一直是中國爭奪金牌榜第三位的最大勁敵。7月26日,德國總統科勒在總統府為德國健兒壯行。德國和4年前一樣,各項目的冠亞季軍將分別從體育資助基金會獲取16萬元、10.6萬元和8萬元獎金。在不久前的歐洲足球錦標賽(歐洲杯)上,在德國隊打入決賽後,德國足協宣布將給德國隊23名球員每人160萬元的重獎。也就是說,德國在奧運會奪金的運動員只能拿到德國國足球員的1/10,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法國對奪取金銀銅牌開出的賞格是53萬元、21萬元和13.8萬元,其中金牌的獎金比雅典奧運會時多了10萬元。據法國奧委會新聞處索利亞女士說,法國將從北京奧運會起,對獲獎的奧運會選手和殘奧會選手實施同等獎勵,這在法國的奧運史上尚屬首次。
韓國曾在雅典奧運會上名列獎牌榜第九,本次韓國政府提高了給奪金運動員的獎勵,達到34萬元人民幣,比雅典奧運會多出一倍多。而培養出金牌運動員的教練員由於居功至偉,可以獲得54.4萬元人民幣的獎勵。教練員的獎金高出運動員,這也凸顯出韓國文化的特色。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5日報道,對奧運選手的獎勵一直非常「吝嗇」的英國競技體育協會宣布,將為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選手每人提供26.8萬元的獎金。和此前的英國一樣「吝嗇」的國家還有紐西蘭、瑞典和挪威。當然,這些國家奪取獎牌的運動員可從贊助商和廣告商那裡,獲取比較豐厚的獎勵。
與體育大國相比,許多體育「小國」為在北京奧運會上取得突破,開出了比體育大國更高的賞格。一些亞洲國家的獎金支付方式很特別,還考慮到運動員退役後的發展問題。
奧運史上最高的官方獎金是新加坡政府在本次奧運會上開出的,奪金是530萬元,奪銀是265萬元,奪銅是132 萬元。這么多年,該國選手只在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得過一枚舉重銀牌,為取得金牌零的突破,新加坡政府可謂不惜血本。
泰國懸賞的價碼也不低,奪金是213萬元,奪銀是129萬元,奪銅是85萬元。
與別國不同的是,這些獎金有一半是「分期付款」,20年內付清。泰國奧委會成員差龍認為,這完全是出於對運動員這個特殊群體的長期考慮。因為泰國運動員多數出身貧寒,他們的知識結構也不完整,沒多少人會理財。
菲律賓的奧運金牌運動員除了能拿到228萬元,還將獲得大學的獎學金、免費的醫療保險以及額外的養老金。
馬來西亞也有大手筆。馬來西亞政府決定,冠軍獎勵212萬元,亞軍獎勵64萬元,季軍獎勵21萬元。此外,政府還把奧運會獎牌得主每月的養老金標准也相應提高,金牌得主每月將得到6200元至10400元的補貼。
作為上屆的東道主,希臘對獎牌也很重視。該國奧委會宣布,在北京奧運會奪金將獲獎200萬元,奪銀獲獎138 萬元,奪銅獲獎32萬元。
此外,獎牌得主在退役後還可獲得一份政府公務員的工作,連運動員的出路都安排好了,確實周到。
羅馬尼亞總統伯塞斯庫參加了該國奧運代表團誓師大會,並表示將親自到北京為他們加油。羅馬尼亞為自己的奪金選手拍出的獎金是68萬元。
越南朝鮮古巴更重精神獎勵
和新、馬、泰等國相比,越南雖然也是東南亞國家,雖然以往戰績也很一般(只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獲得一枚跆拳道銀牌),但該國開出的獎金不高。金、銀、銅牌的國家獎勵分別為3.4萬元、2萬元和1.7萬元,破奧運會紀錄者才能拿到5萬元獎金。
朝鮮奪牌運動員的獎金現在還沒公布,但根據以往慣例,朝鮮運動員若能獲得獎牌,將獲得英雄般的待遇,甚至獲得公寓,並得到朝鮮的國家公職。例如,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年僅16歲的朝鮮姑娘桂順姬獲得奧運柔道冠軍,她凱旋時,有數十萬市民在平壤夾道歡迎,朝鮮政府還授予她代表最高榮譽的「金日成獎」及「勞動英雄」獎章,這些榮譽在朝鮮的分量是外人很難想像的。
古巴堪稱發展中國家中的體育巨人,在過去12屆奧運會中共拿到65枚金牌,曾10次躋身金牌榜前十名,但古巴奧運選手的獎金數額同樣神秘。個別古巴運動員被問及此事時,只是回答「不多」。但男子110米跨欄選手羅伯斯(中國選手劉翔的勁敵)道出了奪取奧運冠軍的幸福所在:「只有拿到奧運會的獎牌,整個國家才會把你當作國家英雄。」
⑺ 中國團體項目的金牌獎金是多少
1、從1984年國家體委給予奧運金牌獲得者6000元獎勵以來,國家對於奧運金牌以及其他獎牌獲得者的獎金數目就呈現水漲船高的局面
2、1988年漢城奧運會金牌獎金為1.5萬
3、1992年巴塞羅那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國家體委給金、銀、銅牌運動員的獎金是:5萬、3萬和2萬元。
4、2000年悉尼奧運會金牌的獎金就升到了8萬。
5、2004年雅典奧運會是迄今為止獎金最高也是漲幅最大的一屆,國家體育總局給獎金為金牌20萬、銀牌12萬、銅牌8萬,而且都免收個人所得稅。
為了激勵中國健兒在奧運會上披金戴銀,為祖國贏得了巨大的榮譽同時,獲得金牌或其他獎牌的運動員的獎勵問題成了人們最關注的焦點。
奧運會的金牌爭奪日益激烈,各個項目金牌的含金量也有著明顯區別,以雅典奧運會為例,為了鼓勵賽出成績,在一些項目上贏得突破,單獨設立了巨額獎勵,比如田管中心從上屆起就建立了金牌得主獲得百萬巨獎的制度,這次的獎金得主是劉翔和邢慧娜。此前未在奧運會上獲得過一金的水上運動管理中心也設立了100萬元巨獎,孟關良和楊文軍為國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他倆每人領取100萬元獎金。「金牌一響,黃金萬兩」,中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之際也是財源滾滾之時。
除了國家體育總局對獲得獎牌的運動員有一定的獎勵之外,其他的獎勵可以分為兩塊:一是每名奪得獎牌的選手所屬的地方體育局或政府也會拿出相應的獎金重獎奧運英雄。二是地方企業、私企老闆對優秀運動員作出的獎金承諾。對於獲獎運動員來說真是獎中有獎,驚喜不斷。以湖北奧運冠軍為例,湖北省對高崚、李婷頒發了獎金各為50萬元,省體育局獎給兩人各8萬,武漢市婦聯各獎勵40萬元。此外,雅典奧運會後,霍英東先生給金牌得主每人價值8萬美元的金罐。
有些運動員在獲得冠軍的第二天就得到了地方政府或企業家的允諾,將得到住房和其他形式的獎勵。比如,有山東私營企業家要送首金獲得者杜麗一套別墅,而目前她已接受淄博一家公司的邀請,出任其體育用品的形象代言人。遼寧的兩位老將王義夫和張寧,各自得到中華轎車一輛,其他獲得房產的則有郭晶晶、楊景輝、唐功紅等。不難看出,一些金牌運動員在上屆奧運會後,各類獎金平均數已經早早超過百萬之巨。
面對一年之後的2008奧運會,雖然目前國家還沒有全面出台獎勵辦法,但是為了鼓勵運動員多出成績,國家體育總局肯定會繼續推行重獎政策,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崔大林明確表示2008年奧運獎金不會低於雅典水平,除此之外國家還出台了奧運獎金免徵個稅的新政策,確保了獎金數額有增無減。網球管理中心為了鼓勵在2008奧運上有所突破,就已經制定了球員獎金再升15%的政策。除此之外,2000悉尼奧運會後,社會上掀起重獎奧運冠軍的風氣將在2008奧運之後達到巔峰,僅僅算上各種獎金和實物獎勵,2008奧運會上每一位奧運金牌得主獲得的獎勵估計將不會少於150萬人民幣。
⑻ 誰知道得一枚金牌國家給多少錢,,一枚銀牌,,一枚銅牌呢~
在北京奧運會上,希臘運動員奪得金牌將獲得19萬歐元(約合27.7萬美元)的獎勵,銀牌得主的獎金是13萬歐元,銅牌得主則有7萬歐元的獎 金。除此之外,獎牌得主退役後還能獲得一份公務員的工作。 俄羅斯此前也開出了北京奧運會的獎金數額,金牌運動員的獎金是5萬美元,銀牌選手3萬美元,銅牌選手2萬美元。不過在俄羅斯,獲獎選手實際所得遠高於奧委會給出的獎勵;一些私人企業、各種運動員基金會以及地方政府都會額外對運動員進行金錢獎勵、提供住房或汽車,預計金牌選手有可能拿到總額為50萬美元的獎勵。 在雅典奧運會獎牌榜上列第四位的德國為金牌選手提供的獎金較少,每塊金牌的獎勵是1.5萬歐元。 新加坡歷史上唯一的獎牌來自1960年羅馬奧運會,當時一名舉重運動員奪得一枚銀牌。為了打破金牌荒,今年新加坡開出巨獎,只要運動員拿到金牌,就能獲得50萬歐元的獎勵。 日本的金牌獎勵是1.9萬歐元,加拿大的金牌「懸賞」為1.4萬歐元,據說與美國的獎金相似。 國家體育總局人事司權威人士透露,北京奧運國家獎勵獎金額度肯定超過雅典奧運會,在制定新的獎勵政策時將改變過去的單一獎金制,可能會借鑒韓國的終身特殊津貼制。劉翔、鄭潔/晏紫等焦點球員若能奪冠,獎金肯定會突破100萬元人民幣。 雅典奧運會時,國家直接撥款的奧運專項獎金總額達到3133萬元人民幣,金牌獎20萬元、銀牌獎15萬元、銅牌獎8萬元。按照規定,唯一的集體項目冠軍中國女排,以12名隊員和3名教練的標准共領取300萬元人民幣獎金,成為最大的贏家。而據預計,北京奧運會金牌選手的獎金將超過25萬元,即使達到30萬元也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據悉,國家規定奧運獎金免徵個稅的范圍不僅包括國家獎勵,還包括其他獎勵收入,所以中國奧運健兒的總體收入必將「更上一層樓」。有關方面估計,除類似劉翔等部分項目運動員奪牌所獲得獎金數額必定很高外,其他奧運冠軍的收入也有望全部超過百萬元。 以奪冠概率很小的男女足為例,男足國奧隊若獲奧運決賽權,則有400萬元獎金,而之前參加決賽階段小組賽的3場,不論勝負都有200萬元的獎金。以後每進一步,獎金數將增加。如果最終奪冠,獎金數則為800萬元。權威人士估算,屆時男女足主力隊員的收入超百萬元將不成問題。而如果鄭潔/晏紫能在網球女雙決賽中勝出,算上總局、省體育局以及中國女網贊助商的獎金,她們每人的獎金都將過百萬元,這還不算很可能蜂擁而至的其他社會企業捐助以及懸賞的部分。(王文) 參考資料:http://www.itseer.net/bbs/thread-1721-1-1.html
⑼ 印度參加88年奧運會,只獲一塊金牌,獲獎者直接獎勵了多少錢
眾所周知,印度是南亞次大陸上實力最強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印度人在古代創造了十分燦爛的歷史。瑜伽是印度發明的,現在已經風靡了世界,但是體育賽事卻一直是印度人的心頭之痛,早在1920年開始,印度就已經參加奧運會了,然而印度在奧運會上卻沒有太大的建樹,參加奧運會80多年都沒有獲得過一塊個人金牌。
為什麼印度的體育成績並不理想呢?事實上,這與印度的傳統有關。眾所周知,很長一段時間里,印度的種姓制度都是印度貴族奴役百姓的手段,雖然現在印度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是這種階級劃分在印度還是根深蒂固。一般印度的富人認為,體力運動都是低種姓的人才做的,而富人則喜歡養尊處優。可是印度的貧苦人每天都得為生計奔波,哪有時間進行系統的訓練啊,所以印度的體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重在參與」。直到現在,印度人的觀念才發生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