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王族為什麼不是婆羅門

印度王族為什麼不是婆羅門

發布時間:2022-08-07 22:55:33

Ⅰ 皇帝在印度的種姓制度中處於什麼地位 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還是首陀羅

屬於剎帝利
第二個瓦爾那是剎帝利(是「力」、「權力」的意思)。它是從「羅闍尼亞」發展而來的。剎帝利的基本職業是充當武士。國王一般仍屬於剎帝利瓦爾那,但是剎帝利瓦爾那並不限於王和王族。剎帝利是掌握軍事和政治大權的等級。

Ⅱ 剎帝利是印度的高種姓,而且是古代的王族和軍事武士,但為什麼據說現代印度已經沒有真正的剎帝利了呢

印度的種姓制度大約起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
在古印度,婆羅門代表宗教階層,即掌握祭祀、神權。
而剎帝利則是握有軍事和政治大權的等級。如王公大臣等。
純種的王族並非是被滅門了,而是摻雜了其他的血統等。
印度的種姓制度並不簡簡單單的社會等級制度,更是維持社會秩序和施政體系。即印度的整個社會經濟基礎都是建立在種姓制度之上,如果不承認種姓制度,新政權的政策根本無法在廣大的疆域內施行,所以新的統治者只能融入種姓制度中,即加入剎帝利這一種姓中,又稱「不純的剎帝利」。
而印度自十三世紀開始到英國入侵,無論是德里蘇丹國還是莫卧兒王朝的統治者都是信奉伊斯蘭教。而伊斯蘭又是一個嚴格的一神教,所以王公貴族自然不會並入剎帝利中。
現代的剎帝利多指印度的拉其普特人。

Ⅲ 按古印度種姓制度的劃分,孔雀王朝的國王阿育王應該屬於婆羅門。錯誤: &n...

錯誤:婆羅門改正:剎帝利

Ⅳ 古印度四個種姓是怎樣劃分的

在四種姓中婆羅門為最高等的種姓,而婆羅門主要負責祭司事宜,這表明祭司活動對雅利安人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且祭司階層在社會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婆羅門特殊的社會地位我們在吠陀文獻《梨俱吠陀》中也能明顯地感受到,因為那時代的聖歌除了大祭司外,幾乎沒有提到國王的高級官員在民政事務中擔任任何職能。

在古印度人看來,婆羅門祭司掌管著祭祀大禮,是人與神溝通的中介,是神在人間的代言人,具有神的意志,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在古印度社會,婆羅門精通各種知識經典,其職責是教授人們各種倫理道德、行為規范、施禮行政和教育等。由此,創造和傳習文化知識都脫離不了婆羅門的領導,自然而然,婆羅門一開始就享有最崇高的社會地位。

僅次於婆羅門的第二種姓是剎帝利,它主要由王族和武士階層演變而來。剎帝利掌握了一部分政治、經濟和軍事實權,且隨著權力的增長,他們也越來越不滿足於屈居於婆羅門之下並時時向婆羅門的無上地位進行挑戰。到了吠陀時代的後期,剎帝利的權威已經超過了婆羅門,吠陀文獻已公開聲稱,剎帝利是最高貴的,僧侶也只不過是國王的侍從。

第三種姓是吠舍,他們是農工商庶民組成的階層,社會地位遠低於兩個高級種姓,而略高於首陀羅種姓。在古印度吠舍被認為是不潔者,凡是手工木匠接觸過的東西會使祭典不潔,獻神的祭品他們是不準接觸的。吠舍往往同首陀羅結合成一個團體,共同抵制來自婆羅門和剎帝利的剝削壓迫。

最低等的第四種姓被稱為首陀羅,意為不可接觸者,光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首陀羅的社會地位是何等的低下,他們是奴隸種姓。首陀羅主要由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組成,隨著雅利安人的不斷爭戰,首陀羅的隊伍也在不斷擴大。

印度的種姓制度一旦確立,就是世襲相傳而不能更改的。種性制度不僅與社會地位有關,而且與經濟狀況、政治權利息息相關,所以說它不僅是階級制度,而且還明顯具有種族隔離的意味。

由於嚴格的種姓制度的隔離,古印度社會中存在許許多多禁忌,這些禁忌是包括婆羅門在內所有的人們都不敢僭越的。如婆羅門所做的食品其他種姓的人都可以吃,但首陀羅做的任何食物,其他種姓的人都不能吃。各種姓也不能合用一口井,他們認為水井會被其他種姓污染。如果首陀羅犯了禁,可能會被痛打或處死,而婆羅門犯了禁也不會好過。在《佛本生經》。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青的婆羅門外出學習,他整整一天糧水未進,又累又餓。後來遇到了一個首陀羅,後者看到他飢餓的樣子,由於好心便把自己的食物分給了飢餓的婆羅門年輕人。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已餓得幾乎連思考的氣力都沒有了,狼吞虎咽地把東西吃進了肚子里。吃完後,這個婆羅門才想起該問清楚施捨者的身份,那位首陀羅如實相告。一時婆羅門青年只覺如睛天霹靂,他翻腸倒胃地把剛吃進去東西吐光,仍覺自己骯臟不堪,最後直到把鮮血也吐了出來。他悲不自禁,獨自走進密林深處,不再見任何人,不吃不喝,直至悲傷地死去。

在通婚方面,只許在同種姓內部之間通婚;一般還允許「順婚」,即高級種姓的男子可以娶低級種姓的女子,但禁止「逆婚」,如果堅持,高級種姓的人會被開除出種姓之外,連最低等的種姓也不會接受她。

不同種姓有不同的權利地位,這對於古印度社會來說再正常不過。顯然,婆羅門權位最高,享有種種特權,其中「戴沃錫風俗」就是典型的婆羅門特權的例子,它起源於原始雅利安人以妻待客的習俗。在《訶利世系》中有這樣一則故事:雅萬國王曾把回家途中的伽爾劫大仙(雅度族人的老師)引到自己宮中做客,並派自己的妻子「款待」大仙,並留宿宮中。一夜風流後的大仙與國王妻子的結晶,就是後來稱雄一時的迦爾雅萬。「戴沃錫風俗」雖然說是雅利安人遺留下的野蠻文明的一部分,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高貴血統人的特權,就連集權力於一身的國王也擺脫不了它的禁錮,更何況那些地位低下的人民呢?

種姓制度非常強調婦女貞節,然而,婆羅門在強化種姓制度的另一面,卻保留了原始的戴沃錫陋俗。它打著為女神服務的旗號,實際上是在把一些青年或少女買進寺廟後供婆羅門祭司蹂躪,使他們聲稱的寺院變成了比妓院還骯臟的地方。

在種姓制度占統治地位的古印度,一個人的職業也是與其種姓相應是固定世襲的。古印度人相信祭祀是與神靈的對話,是萬能的,所以凡同宗教有關的職業都是神聖高貴的,這樣的職業只有婆羅門的人才能勝任,並世代相傳。凡是那些「骯臟」的工作都應由下賤的人來完成,故低種姓的人只能世代從事掃地、洗衣織染之類的工作。為了維護自己神聖不可侵犯的利益,高級種姓極力限制和反對各種姓的人改行從事別的種姓的職業。

印度的種姓制度發端於吠陀時代,令人費解的是,這種極端不平等、不公正的社會制度卻持續了數千年之久,這值得我們深思。我們只能驚嘆於宗教對整個印度社會及印度人民的影響是如此之深,相對於種姓制度,也許就與婆羅門教的宗教影響,及其相應的倫理道德、行為規范有密切的關聯。

Ⅳ 在古印度的四種姓中僅次於婆羅門的是什麼姓

在古印度的四種姓中僅次於婆羅門的第二種姓是剎帝利,它主要由王族和武士階層演變而來。剎帝利掌握了一部分政治、經濟和軍事實權,且隨著權力的增長,他們也越來越不滿足於屈居於婆羅門之下並時時向婆羅門的無上地位進行挑戰。到了吠陀時代的後期,剎帝利的權威已經超過了婆羅門,吠陀文獻已公開聲稱,剎帝利是最高貴的,僧侶也只不過是國王的侍從。

Ⅵ 印度的這個種姓制度想必大家也都是知道的,印度為什麼沒人冒充高種姓

1、印度高種姓和低種姓膚色差距巨大

印度的高種姓不是印度的土著,他們都是雅利安人、波斯人、蒙古人的後代,在公元前1500年前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控制了古印度,為了不讓印度土著稀釋他們的血統,鞏固他們的社會地位,他們推出種族制度。第一等級是婆羅門,他們主要是貴族,掌控神權。第二等級是剎帝利,主要是軍官、國王,負責國家的軍事和行政。第三等級是吠舍,主要是商人、手工業者,主要是給國家納稅的人群。第四等級是首陀羅,他們就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印度土著。

3、在印度,不存在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

印度的中小學教育是免費,而且對低種姓人有降分或者過招的政策,但是低種姓人所進入的學校都是免費公立學校,跟高種姓的私立學校的教育資源比較,一個是天上,一個地下。高種姓他們可以不用高考,因為他們幾乎都是出國深造,在美國的矽谷,有1/3是印度裔人,就像在深圳一樣,孩子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最好的,小學的老師就是清華、北大的研究生、博士,這樣的人,教出的學生會差嗎?更好的教育就可以擁有更好多的優勢,但是低種姓的人,沒錢上學或者教育環境比較差,很多人早早就輟學來到社會工作。

與印度王族為什麼不是婆羅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和中國哪個國家強盛 瀏覽:926
成年英國鬥牛怎麼打理 瀏覽:143
印度人問候午飯怎麼說 瀏覽:263
為什麼印度訂單還在增加 瀏覽:433
義大利tec喇叭哪裡做的 瀏覽:298
英國授課型怎麼讀 瀏覽:439
印度高鐵哪裡造 瀏覽:553
500萬印尼盾英文怎麼說 瀏覽:792
越南清真寺有多少 瀏覽:350
越南人打疫苗要用什麼手續 瀏覽:157
有多少個國家暗中支持伊朗 瀏覽:253
泰幣和越南幣哪個值錢 瀏覽:80
越南寫中國字多少錢 瀏覽:194
印度如何吞並海得拉巴 瀏覽:468
涼拌的義大利面叫什麼 瀏覽:118
伊朗外長談話線路說了什麼 瀏覽:145
去印尼打工怎麼回國 瀏覽:690
越南語明天我去找你怎麼寫 瀏覽:900
印尼有什麼體育網站 瀏覽:569
越南人游中國怎麼樣 瀏覽:858
© Arrange www.exoplanetwar.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