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桂皮哪裡來的

印度桂皮哪裡來的

發布時間:2022-08-10 02:13:03

㈠ 桂皮是什麼樹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本品為常用中葯,又為食品香料或烹飪調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較復雜,約有十餘種,均為樟科樟屬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種,其中主要有桂樹、鈍葉桂、陰香及華南桂等其他種類多為地區用葯。各品種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里用它給燉肉調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

基本種類
肉桂

肉桂(學名:Cinnamomum cassia,異名Cinnamomum aromaticum)為樟科常綠喬木,又名玉桂、牡桂,高達10米以上,樹皮灰褐色,樹皮厚可達13毫米,具強烈辛辣芳香味。葉互生或近對生;長橢圓形,或橢圓披針形,長8-20厘米,寬3-5.5厘米;頂端急尖,葉基寬楔形;全緣,具離基三出脈。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徑5毫米,花被裂片橢圓形,長3毫米。果橢圓形,長10毫米,徑7-8毫米,熟時紫黑色。

桂皮
植物各部,如其樹皮、枝、葉、果、花梗都可提取芳香油或桂油,用於食品、飲料、香煙及醫葯,但常用作香料、化妝品、日用品的香精。樹皮出油率為2.15%,桂枝出油率為0.35%,桂葉出油率為0.39%,桂子(幼果)出油率為2.04%。樹皮被叫作桂皮。

肉桂原產中國,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台灣、雲南等濕熱地區,其中尤以廣西最多。越南、寮國、印度尼西亞等地亦有分布。肉桂大多為人工栽培,且以種子繁殖為主,這樣可使其後代保持親本的特性,以獲得枝下較高的樹干,有利於剝取桂皮,因此在生產上很少用無性繁殖方法培育苗木種植。多於秋季剝取,颳去栓皮、陰干。因剝取部位及品質的不同而加工成多種規格,常見的有企邊桂、板桂、油板桂、桂通等。生用。

錫蘭肉桂

錫蘭肉桂(學名:Cinnamomum verum,異名Cinnamomum zeylanicum)是雙子葉植物葯樟科樟屬植物,原產斯里蘭卡,在中國廣東海南、廣西南寧、台灣均有栽培。其樹皮,亦稱錫蘭肉桂。

在歐美,英文所稱 Cinnamon 多指此類。

桂皮
陰香

陰香(學名:Cinnamomum burmannii)屬樟科,為常綠高大喬木。葉不規則對生或散生,革質,卵形至長卵形,長6-10厘米,寬2.5-4厘米;葉頂短漸尖,基部闊楔形;具明顯離基三出脈,脈腋無腺體,以此與香樟區別。圓錐花序生枝頂或葉腋,花被長5毫米,內外均被毛。果卵形,長8毫米,果托齒裂,齒頂端平。

其葉可作芳香植物原料,亦可入葯(味辛,氣香,能祛風)。此樹也提供木材,常在園林作綠化樹、行道樹。分布於海南,廣東、廣西、江西、浙江、福建、雲南等地。

陰香皮乃陰香的樹皮,又名廣東桂皮(《中國樹木分類學》、坎香草、陰草《生草葯性備要》、山肉桂、山玉桂、香膠葉《嶺南采葯錄》、膠桂、土肉桂、假桂枝、山桂、月桂、野玉桂、鴨母桂、香膠仔、潺桂。

細葉香桂

細葉香桂(學名:Cinnamomum subavenium)屬樟科,為常綠喬木,高達20米,胸徑達50厘米;樹皮灰色,片狀剝落。葉互生或近對生;葉片橢圓形,卵狀披針形,長3.5-13厘米,寬2-6厘米;葉全緣,三出脈明顯。圓錐花序腋生,花淡黃色,長3-4毫米;花被片近橢圓形,長3毫米。果橢圓形,長7毫米,徑5毫米,熟時藍黑色。樹皮含芳香油,作食品加工調料。

天竺桂

天竺桂(學名:Cinnamomum penculatum),又名普陀樟,星散分布於中國東部沿海的狹窄范圍,因種子間歇結實,加上人為干擾頻繁,林下很少見到幼苗幼樹。主要分布於上海、江蘇、浙江、新竹、台北等。

㈡ 桂皮的主要產地在哪些地方

桂皮主要產在廣東、廣西、浙江、安徽、湖北等地。以廣西所產的桂皮質量為最好。桂皮以皮層厚、油性大、香氣濃、無蟲蛀、無霉斑者為上品,它的味辛甘、性溫熱。
真桂皮皮面呈灰棕色或淡棕色,稍顯粗糙,表面有不規則細皺紋和突起物;皮里呈紅棕色,有油亮光澤,近外層常有一條淡黃棕色環紋。皮面和皮里顏色不符上述情況的多是假桂皮或劣質桂皮。

真桂皮聞到起來香氣醇足,用牙齒較咬桂皮後,有濃烈清香且味甜微辣,假冒桂皮則沒有上述香味。

用手指在真桂皮內表面切刮,會微有油漬滲出。用手輕折時,鬆脆易斷,聲音發響,且斷面平整;而假桂皮在用手輕折時有韌性且聲音不響,斷面不整聽不到鋸齒狀。
食用桂皮的話,可以有舒筋活血的作用,對於健脾胃有很好的作用,同時也可以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哦,對於促進血液流通有好處。本品有鎮靜、鎮痛、解熱、增加冠脈流量、升白、抑菌等抗放射作用。桂皮油為芳香性健胃驅風劑、對腸胃有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進唾液及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功能、並能解除內臟平滑肌痙攣、緩解腸道痙攣性疼痛。對於緩解腸胃不適合促進消化有很好的功效哦。

㈢ 怎麼區別桂皮和肉桂

其香氣較桂皮更為濃郁,亦有香氣、通脈止痛等作用,指甲刻劃無油痕,同時,不油潤,作為香料時可以相互代用,外側呈棕色而較粗糙,斷面淡棕色、辣,無辣味,較平滑,但是作為葯用時,有細縱紋。質硬而脆,但較薄,但一般不作葯用,二者不能互相混淆。肉桂呈槽狀或捲筒狀,統稱桂皮,因此,中間有一條黃棕色的線紋,味淡,常可於菜市場可購得,又是溫里之良葯,具有補陽溫腎,易折斷,斷面不平坦,肉桂也常作為調料使用、祛寒,味甜,和肉桂外形相似,但較肉桂為淡。桂皮為樟科植物天竺桂。樟科植物多含揮發油而氣香,用指甲刻劃可見油痕,一般厚度在2mm以下,內側紅棕色而油潤,無明顯線紋,樟科數種植物的樹皮都作為香料使用,味道香而濃郁,有不規則的細皺紋和橫向突起的皮孔,使用價值更高,質地硬,需仔細鑒別使用。

㈣ 哪裡盛產肉桂

廣西平南肉桂多。平南帶,為野生肉桂傳統產地,又是人工肉桂種植基地,所產肉桂內厚棕黃、甘香醇濃,含油量在4%以上,桂油的桂醛度高達90%。2011年7月,獲國家檢驗檢疫總局批准,成為使用「廣西肉桂」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意味著平南肉桂成為最地道的廣西的道地葯材、香料。

㈤ 肉桂和桂皮區別求圖

1.肉桂:植物科屬及發展演進肉桂樹是樟樹科的常綠植物。野生的肉桂樹高10米以上。肉桂是選用新鮮優質的樹皮,將其剝下,去除外層的軟木質,經乾燥3—4天製成,靠近樹干中心剝出製得的肉桂為上等品。肉桂是人類最早發現並應用的香料之一。肉桂原產於斯里蘭卡和印度南部一帶,是古代宗教禮儀及保存埃及木乃伊必備的香料之一。肉桂甘甜且又略帶刺激的香氣,自古被視為愛情與思念的象徵,更是進貢王公貴族的最佳贈禮。傳說古羅馬有位君主為了悼念死去的愛妻,便搜掠了全羅馬的肉桂並集中焚燒,以示對愛妻的摯情摯愛。另有傳說:在為親人送葬時,手捧肉桂也是表達對死者的悼念。在15-16世紀的航海時代,肉桂也是探險家遠渡重洋尋找的香料之一。1636年,荷蘭商人先在斯里蘭卡掠取加工肉桂並壟斷了肉桂市場,為了維護高額利潤,不惜將生產過量的肉桂燒毀。 2.肉桂和桂皮的比較 桂皮原產於牙買加群島一帶,和肉桂一樣同屬樟樹科,樹高約3米,樹皮比肉桂厚且粗糙,顏色也深;雖然桂皮和肉桂香味相似,但桂皮比肉桂在甘甜中夾帶著苦澀。中國、緬甸、越南等地都生產桂皮,市場上將桂皮粉當作肉桂粉來販賣是屢見不鮮的事情。 3.肉桂的主要成分 在我國種植的肉桂主要有3個品種:即白茅肉桂(黑油桂)、紅茅肉桂(黃油桂)和沙皮桂。以白茅肉桂品質好,含油量高。肉桂主要成分是肉桂醛,其次還有乙酸肉桂酯、肉桂酸等。肉桂不同部位精油成分不同,如錫蘭肉桂的樹皮中含80%肉桂醛和8%-15%的丁香酚,而在桂葉中含有70%~90%的丁香酚,肉桂醛僅為0-4%;樹根中只含50%樟腦,而不含丁香酚和肉桂醛。 4.應用 肉桂在使用時有片狀和粉狀。肉桂作為中葯和重要調味料已有悠久的歷史,中醫書記載為:補命門火,平肝通四脈,引火歸元,有強心、健胃、驅風邪止吐的效用。肉桂在製作中國的五香粉、印度咖喱粉等復合調味料中都是必備的原料,主要用以去除腥膻,腌制泡菜、燉菜、煲湯。有的將肉桂片製成精巧的湯匙,用來盛舀咖啡和紅茶,使其甘甜的香氣藉此融入其中。肉桂粉不僅使用方便,而且在各種甜點中使用,會使甜點味道更為香甜醇厚。肉桂樹脂精油也被廣泛用於食用香精、煙用及日化香精。 肉桂與桂皮不是同一種,一般我們稱肉桂,又稱是中國肉桂。是肉桂的樹皮及莖部表皮,經乾燥而成。成品捲曲呈圓筒狀或半圓筒狀。原產越南及喜馬拉雅山東麓,以我國雲南、廣東一帶所產最多。桂皮(斯里蘭卡肉桂),是桂皮樹的樹皮內層部分。成品內外光滑,由8-10層疊捲成捲筒狀。產於斯里蘭卡。

㈥ 桂皮的地理分布

產雲南西部。尼泊爾、不丹、印度也有。
樟科喬木植物天竺桂、陰香等的樹皮。天竺桂又稱川桂、土桂皮,分布於中國廣東、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地;陰香又稱山肉桂、連粘樹,分布於中南及福建、浙江、貴州、雲南等地。

㈦ 哪位高人能告訴我印尼桂皮的資料

印尼是一個世界最大的桂皮出口國,印尼桂皮指印度尼西亞的桂皮,桂皮佔中國市場份額不大…詳細信息請「網路一下」

㈧ 誰把桂皮帶到了歐洲

是白衣大食(也就是古阿拉伯人)將桂皮帶到了歐洲,歷史上好多我國的特產及科技發明都是通過古阿拉伯人而帶到歐洲國家的。

㈨ 桂皮是什麼樹長的

肉桂,又名玉桂、牡桂、玉樹、大桂、辣桂、平安樹、中國桂皮,為樟科植物肉桂的乾燥樹皮。樹皮芳香,可作香料,味與產自斯里蘭卡肉桂的桂皮相似,但較辣,不及桂皮鮮美,且較桂皮厚。在北美則肉桂粉不問來自中國肉桂抑斯里蘭卡肉桂,均不加區別地一起出售。肉桂皮從莖和枝條剝取,擱置乾燥後,捲曲成卷。有的品種則為刮取。刮取者薄而為亮紅褐色,未刮過的樹皮厚而為灰色。肉桂粉淺紅褐色。中國產肉桂的香味稍遜於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產者,三者均具芳香,味甜而辣。中國肉桂和牡桂(C. loureirii)的未成熟果實貼生於硬而具皺的灰褐色杯狀花萼中,通常長11公釐(0.4吋,包括萼筒);上部徑約6公釐(0.25吋),連萼筒摘下乾燥即稱肉桂芽。有似桂皮的芳香和肉桂皮的甜辣味,用於食品調味。

閱讀全文

與印度桂皮哪裡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沒身份證怎麼辦 瀏覽:525
希臘和義大利哪個國家大 瀏覽:129
義大利赫茲和詩芬尼哪個好 瀏覽:736
越南為什麼叫廣北 瀏覽:922
印尼虎魚用什麼顏色魚缸背景好 瀏覽:465
中國的哪個地方鹵蛋比較多 瀏覽:376
伊朗人怎麼評價中國 瀏覽:793
中國城市哪個適合定居 瀏覽:394
印度降水分配的季節盛行什麼季風 瀏覽:731
印度什麼牌子的眼鏡最好 瀏覽:219
為什麼印度人五官周圍黑 瀏覽:56
伊朗怎麼不敢打美國 瀏覽:338
在越南什麼工作有人伺候 瀏覽:556
義大利哪個學校有造型專業 瀏覽:23
為什麼不能帶老人去越南 瀏覽:6
印度飛餅在印度哪裡能吃 瀏覽:964
印度將哪些國家視為敵人 瀏覽:531
義大利的花粉期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739
印度人什麼膚色人種 瀏覽:568
伊朗和伊拉克哪個更有發展前景 瀏覽: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