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占我地盤這么長時間了!為什麼不打呢
首先我判斷未來應該不會打仗。因為中國顯然不希望跟印度打起來,我相信印度也沒有真的要大打一仗的想法,沒有這種必要,雙方都沒有這個企圖。
為什麼印度會這么做呢?我估計重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內因,一個外因。外因是,中國現在開始在藏南地區,也就是現在這個爭議地區搞基礎建設,大規模地修路。我們中國人認為,在自己的領土范圍內修公路、修鐵路,這是挺正常的一件事,我愛怎麼修就怎麼修,你管不著,這是從中國的角度來看。
印度的擔心是,中國你現在修公路修鐵路,調動軍隊能力越來越強,一旦有事,你就能快速地從西里古里走廊將印度一分為二,中國可能一個小時之內就可以把印度攔腰截斷。
雖然中國並沒有在那調兵,但這種來自中國的無形壓力卻是實實在在的。中國這種戰略投送能力成了抵在我脖子上的一把尖刀,這種壓力會越來越大,讓我不得安寧。所以印度有一種本能的恐懼,而不管中國是不是真的有這個想法,這就叫「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從外部因素來分析,中國和印度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其實他們的內心都不想真的威脅對方。但是印度認為中國你這么修路,對我構成了無形的壓力,而且這個壓力會越來越大,所以我要採取一種比較激進的方式。
這種激進方式,就是他要尋求一種談判中的有利籌碼,而且是要無中生有。如果從談判這個角度來說,本來不丹這個地區是沒有爭議的,但是我就愣說這塊地區有爭議,愣說不丹被中國欺負了,我是為了捍衛不丹的權益所以才替它出頭的,替它打抱不平的。這是我們現在看到印度的借口。
但無論用什麼說法,它出兵本身並不是准備打仗,實際目的是為了爭取更多在談判中間的籌碼。比如說中國為了換取局勢恢復平穩,那中國你要做出讓步,比如你這個鐵路、公路只能修到哪裡,不能再往前延伸了。那中國肯定不答應啊,因為這鐵路公路是在我本國領土上修,我愛怎麼修怎麼修,你管得著嗎?所以雙方肯定在這個問題上要較量一番。在我看來,印度這么做就是為了要創造談判籌碼,而不是真的為了打仗。
B. 印軍越界後,我方為什麼不開火打擊
中國不開第一槍,這是一直以來的原則。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隅,不謀大勢者,不足以謀一時。
C. 印度進去中國領土,拒不撤兵,打還是不打
印度進去中國領土,拒不撤兵原因:
1.中國在切實加強在南亞的影響力這是不爭的事實;
2.修建基礎設施,可是好棋。不戰而屈人之兵;
3.漢班托塔港項目交接儀式在斯里蘭卡議會大廈舉行;
4.斯里蘭卡總理維克勒馬辛哈宣布,漢班托塔港項目資產和運營管理權移交給中國招商局集團的協議正式生效。
D. 印度入侵中國怎麼不打
兵者,凶也。不到最後一刻,不擅動兵戈。打就打必勝之仗,全勝之仗
E. 印度越過邊境線,中國為什麼遲遲不動手
因為一旦動手就會引發更激烈的沖突,中國一向主張以和為貴,在經濟合作前景想好的條件下不願同印度撕破臉皮。
中國並不是不敢打。就算是發動核戰爭,中國也不會不敢打,也許50年前,中國怕核武器,但是今天的核武器對中國的傷害幾乎可以無視的,因為核武器,只能打擊中國的民用設施,而中國的軍用設施都分散的埋在地下,一旦核戰爭,中國軍事力量一點不會受到打擊,如果說會倒霉的,只有一般的老百姓而已,戰鬥力絲毫不會受到核武的影響,而且中國這么多城市,要挨個炸個遍,全世界的核武都扔到中國都炸不過來。在我看來,真正不敢打的是印度。國土面積那麼小,軍隊都暴露在外面,藏都沒有地方藏。
而是對於印度這種行為,根本就沒有必要打。整個事情的發展來看,印度的挑釁行為是理虧的一方。印度越過了邊境線,而中國始終處於一種克制的狀態。在邊境沖突上,中國只需要保持一種防守姿態,印度最終都會灰溜溜撤走的。這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中國官方的態度,也體現了中國外交的機智。對印度,中國發起了外交通知,也就是不斷的聲明領土主張,向世界以及印度闡述我們的態度。這種表態本身就是一種不妥協的姿態。若是真的打起來,我反而對中國的外交手段感到擔憂了。一直在聲明抗議,則說明中國的相關人員還是非常明白當前的形勢的。能夠控制事態的發展方向的。至少目前為止看來是這樣的。
未來,中國會在該地區繼續修路,開市場,發展經濟貿易。促進當地民生發展。且看中國如何以發展破局印度的軍事挑釁。
F. 為什麼印度侵佔了中國那麼多領土也不反擊
兵家講:傷其一千,自損八百!我們如果列印度的話,不太容易!印度的軍力在世界上也是排前十位的!如果說:美國打伊拉克是大人打小孩的話!我們和印度之間則是兩個成人在打!伊拉克最厲害的殺傷性武器就是「飛毛腿」導彈!射程不超過500公里!而印度有核彈射程3000公里!可以打到上海!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促使我們不能輕舉妄動!
G. 為什麼印度入侵我國邊境,守軍不第一時間開火
如果傷人了的話,事件會被上升到一個新高度,而且印度所認為的邊界線與我國的標准邊界線不同,這事也不簡單啊。。。。
H. 印度入侵中國洞郎地區,中國圍而不打處理的方法可行嗎
當然可行。敵進我退,敵疲我打,毛偉人的論持久戰,避其鋒芒,挫其銳氣。
I. 為什麼印度入侵一個多月了中國都沒有打
為什麼要打呢,動武是雙方對峙僵持下去最無耐的選擇好吧,沒必要打,不打不一樣乖乖撤了
J. 為什麼中國到現在還不還擊印度的入侵
印度人都撤了半年了
打不起來
今年夏天,中國剛做做准備,還沒有做好,印度人就撤了,一點都不給中國人機會啊。
咱們國內都各種熱議單面列印還是雙面列印了,結果……
而且就打個印度,拉上巴鐵和一幫小夥伴,還用動員?
1962年中印作戰的時候,印度GDP比中國高,人均GDP更高,工業產能也不輸中國,結果中國就邊境部隊就把印度最精銳的幾個旅包了餃子,俘虜,擊斃,擊潰好幾萬人,光俘虜就7000多,自己也犧牲了幾百人。
現在,中國GDP是印度四倍還多,明年估計能到5倍。人均GDP是印度5倍。工業總產值中國佔全球24%,美國第二佔19%,印度貌似不到0.5%。再打起來還有啥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