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古印度語言怎麼說

古印度語言怎麼說

發布時間:2022-08-11 00:14:18

⑴ 「uh」古印度語中文怎麼樣讀

u 屋 諧音

⑵ 古印度的梵文的詳細介紹!急!

梵語(संस्कृता वाक्,saṃskṛtā vāk, 簡稱 संस्कृतम्,saṃskṛtam)是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語支的一種語言[3],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經成為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的專門用語。

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視作一種宗教儀規而得以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古印度相信梵文是由梵天發明[4]

梵語是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語支的一種語言。與它關系最密切的上古語言是伊朗語支的古波斯語和阿維斯陀語[5]。在印歐語系范圍內,梵語同噝音語言(特別是斯拉夫語言和波羅的語言)還有希臘語共享相同的特徵性語音演變[6]

已證實的最早梵語文本是印度教的梨俱吠陀,定位在旁遮普地區,時間為公元前第二個千年的中後期。雖然找不到這么早期的文本,但學者確信文本的口頭傳播是可靠的,並且認為這是對宗教傳承至關重要的儀式文獻[7]

要探討從梨俱吠陀到波你尼時代(大約公元前四世紀)梵語的發展,可以考察印度教其它文本,如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闥婆吠陀、梵書和奧義書。在此期間,這門語言的威望、它的神聖用途及其正確發音的重要性,形成了一股強大的保守力量,防止梵語像普通語言一樣隨時間而演變[8]

現存最古老的梵語文法是波你尼的《八篇書》,大約於公元前四世紀成形。它本質上是規范性文法,就是說它定義(而非描述)了正確梵語的用法,盡管它包含了描述成分,但大多是處理在波你尼時代已經廢棄了的某些吠陀形式。

這里所說的「梵語」不作脫離於其他語言的特殊語言看待,而是視作講話的高雅純正或完美方式。通過梵語文法家如波你尼的精密分析,梵語的知識在古印度是社會等級層次高和教育程度高的標志,並主要教授給高等世襲階級的成員。梵語作為古印度的學術語言,與俗語同時共存,而俗語演化成了中古印度-雅利安語方言,並最終演化成了當代的各種印度-雅利安語言。

吠陀梵語

波你尼所定義的梵語是從更早的「吠陀」形式演化出來的。學者經常把吠陀梵語和古典或「波你尼」梵語區分為不同的方言。盡管它們非常類似,但在音韻、詞彙和語法幾方面,本質上有所不同,令學者難以理解吠陀。吠陀梵語是吠陀的語言,用它撰寫的,有一大批贊美詩、咒語(本集)、神學討論和宗教哲學討論(梵書、奧義書),是印度教的最早宗教文本。現代語言學家認為梨俱吠陀結集的韻律贊美詩是最早的,是眾多作者的作品,經歷多個世紀的口頭傳承,終獲記錄為文字。奧義書標志著吠陀時期的結束,它形成了吠陀文集傳統編撰的最後部分。目前的假定是:吠陀形式的梵語存活到公元前第一個千年的中期。大約在這個時期梵語開始從宗教和學習的第一語言轉變為第二語言,這標志著古典時期的開始。

古典梵語

近兩千年來,梵語深深影響著南亞、中亞、東南亞,其影響甚至滲至東亞地區[9]後吠陀梵語其中一種形式,頗為重要,可以在印度神話—《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的梵語文本中找到。在這些史詩,用語偏離波你尼規定,相信是受到俗語的干擾,或者是革新而致,而不是因為它們早於波你尼[10]。傳統梵語學者稱這些偏離現象為 ārṣa(意:「出自聖哲的」),這是對古代作者的傳統稱謂。在某些地方,用語也比嚴謹的古典梵語更為通俗。此外,學者還提出一種叫做佛教混合梵語的語言,原本是佛教俗語文本,其後或多或少收了一點古典梵語,演變成了獨特的語體[11]

據 Tiwari (1955)所指,古典梵語有四大方言,即 paścimottarī(西北部),madhyadeśī(中部),pūrvi(東部)和 dakṣiṇī(南部,於古典時期冒起)。前三者的前身甚至可在吠陀梵書中驗證得到,以第一種為最正宗(Kauṣītaki Brāhmaṇa, 7.6)。

歐洲學術

在歐洲,梵語的學術研究,由德國學者陸特(Heinrich Roth,1620-1668年)和漢斯雷頓(Johann Ernst Hanxleden,1681-1731年)開創。後來威廉·瓊斯發現印歐語系,也要歸功於對梵語的研究。此外,梵語研究,也對西方文字學及歷史語言學的發展,貢獻不少。

1786年2月2日,亞洲協會在加爾各答舉行。會中,威廉·瓊斯發表了下面這段著名的言論:

「梵語盡管非常古老,構造卻精妙絕倫:比希臘語還完美,比拉丁語還豐富,精緻之處同時勝過此兩者,但在動詞詞根和語法形式上,又跟此兩者無比相似,不可能是巧合的結果。這三種語言太相似了,使任何同時稽考三者的語文學家都不得不相信三者同出一源,出自一種可能已經消逝的語言。基於相似的原因,盡管缺少同樣有力的證據,我們可以推想哥德語和凱爾特語,雖然混入了迥然不同的語匯,也與梵語有著相同的起源;而古波斯語可能也是這一語系的子裔。」

復興努力

1991年印度人口普查報告了49,736名流利的梵語使用者。自從1990年代,對復興口頭使用梵語的努力已經加強了。很多組織如「Samskrta Bharati」引領著說梵語講習班來普及這門語言。印度的「CBSE」(中學教育中央委員會)已經使梵語在它所控制的學校內成為第三語言(盡管學校可選擇接受與否,但其他兩個選擇是這個邦自己的官方語言)。在這些學校中,梵語是5到8年級的選修課。對於隸屬於 ICSE 委員會的學校也是這樣,特別是在官方語言是印地語的邦之中。唯一採用梵語的日報《Sudharma》在印度邁索爾從1970年開始出版。自從1974年,在所有印度廣播電台中都有了梵語的每日短新聞廣播。

在一些印度村莊中,所有種姓的居民以梵語為母語,這包括了:

  1. 卡納塔克邦的 Mattur[32]
  2. 中央邦的 Rajgadh 行政區的 Jhiri[33]
  3. 拉賈斯坦邦的 Banswada 行政區的 Ganoda[34]
  4. 北方邦的 Bagapat 行政區的 Bawali
  5. 中央邦的 Narasinhpur 行政區的 Mohad
梵文對漢語的影響

許多漢語和藏語的辭匯,是從梵文佛典直接音譯過來的,例如佛、禪、菩提、「菩薩」、辟支佛、阿羅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涅槃」、「剎那」、波羅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由於對梵語語音的研究,引起了中國隋唐以來對中文音韻的研究,漢語語音的反切方法,就是由分析梵語聲母與韻母的結構而產生的。通過梵字的讀音來了解漢字的發音,是漢語音韻研究的一種方法,詳見對音。

計算語言學

曾有人提議使用梵語來交流和傳播知識,比如使之成為機器翻譯和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的元語言,因為它有比較嚴格的結構體系。[35]

嚴格的古典梵語是從古老和豐富的吠陀梵語中提煉出的正規化表達形式。這種結構嚴謹的古典梵語文法從梵書階段就已經開始,直到波你尼的時代仍未徹底完成,但那時這門語言已經脫離了普通使用。

⑶ 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分別用什麼文字

古埃及使用象形文字,古巴比倫使用楔形文字,古印度使用梵文。

1、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對腓尼基字母的影響很大,而希臘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創建的。

在1987年德國考古隊在阿比多斯(地名為Umm el-Qa'ab)發現了前王朝的一個統治者的U-j墳塋,復原了幾百塊骨片,從中找到了具有完全規模的埃及象形文字。這一墳塋的年代為公元前3150年。

(3)古印度語言怎麼說擴展閱讀:

文字最早的發源地就是四大文明古國。

四大文明古國實際上對應著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分別是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恆河流域、黃河-長江流域這四個大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而稍後的愛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

這些古文明的意義並不在時間的先後,而在於他們是現代不同文明的發源地,亦可以說是一個創造點。

學者認為文明古國都是建立在河川台地附近,原因是有固定的水源使農業和商業較容易發展,不過,歷史學家認為,古文明之初,先發生於山嶽,然後擴展到河域。

⑷ 印度古代的文字是什麼

【主回答】

公元前3000年代中葉,古印度居民就創造了印章文字。印度河文明毀滅後,落後的雅利安人只有口頭相傳的作品。再次出現文字約在列國時代之初,流傳至今的最古文字是阿育王所刻的銘文。阿育王銘文所用的文字有兩種:一為婆羅米文,可能源於塞姆人的字母;二是去盧文,可能源於阿拉美亞人的字母。去盧文後來逐漸失傳,而婆羅米文在公元7世紀時發展成梵文,這種文字由47個字母構成,在詞根和語法結構上與古希臘語、古拉丁語、古波斯語相似,在語言學上屬印歐語系,是近代印度字母的原型。古印度的寫作材料是鐵筆和經過處理的樹皮,直到17世紀時,還存在這種木質的紙。

【(4)古印度語言怎麼說擴展閱讀】

梵語(英文:Sanskrit language,天城體書寫:संस्कृता वाक्,拉丁字母轉寫:saṃskṛtā vāk, 簡稱 संस्कृतम्,saṃskṛtam),印度的古典語言。佛教稱此語為佛教守護神梵天所造,因此稱其為梵語/梵文。現代語言學研究表明,梵語是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語支的一種語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同時對漢藏語系有很大的影響。

梵語是現今印度國家法定的22種官方語言之一,但已經不是日常生活的交流語言,2001年僅有1.4萬人掌握該語言,是印度官方語言中使用人數最少的語言。嚴格意義上說,梵語與拉丁文、古代漢語一樣,已經成為語言學研究的活化石。

現代梵語是從左至右書寫的拼音文字,19世紀初由歐洲學者將天城體(Devanagari)發展成機械印刷的標准體,它的字母表由48個符號組成,其中34個是輔音,14個是母音或雙母音。在18世紀後期,梵語已經被用拉丁字母轉寫注音,今天最常用的系統是IAST(國際梵語轉寫字母)。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標准化後的梵文,不僅可以方便地輸入計算機系統,而且可以與多種語言互譯,為語言學和宗教的研習提供了便利。

⑸ 古印度的是什麼文字

古印度的文字是梵文,梵語是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語支的一種語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同時對漢藏語系有很大的影響。

⑹ 古印度的古文字叫什麼

現能見到最早的,是被稱為「哈拉本」文字的印章文字,應早於前2000年。是一種刻劃在一枚枚印章上的象形文字。

前第 1千年中葉、雅利安人建立國家,才逐漸產生字母系統的文字,其記述的語言主要為雅利安語的梵語和俗語。
8~9世紀時,中國造紙術傳入南亞,紙寫典籍逐漸增多,古雅利安語逐漸發展為近代印地語。

⑺ 古印度語翻譯:嗡帕得摩斯尼沙必瑪累吽呸

這是如意輪咒,佛咒密意不翻譯的
讀音應該是「ong怕嘛烏許尼夏,畢嘛雷吽呸」
用梵文寫了,看見的人、從下面經過的人等等,都可以消滅無量業障,所以也叫過門咒。每日念七遍未來世必定成佛。念誦21遍吹氣於香水、香支等等,那麼聞到這香氣的眾生都可以消業障。

⑻ 古印度的宗教和語言分別是什麼 .

古印度的宗教:

古代印度地區的宗教很多,主要包括:
(1) 婆羅門教,後來發展為現代的印度教
(2) 佛教,後來逐步在印度地區式微
(3)耆那教,現代印度仍然有很多信眾,分為天衣派和白衣派。
(4) 錫克教,現在印度總理就是這個教的信徒
(5) 伊斯蘭教,目前在印度北方和東部地區有比較多的分布。
這些宗教在印度的古代都有發展。其中前四種都是印度土生的宗教。伊斯蘭教算是外來的。印度還有很多小的宗教,因為影響小,就不細說。

古代印度的語言:
古代印度的語言也很多,主要分為亞利安語和達羅毗荼語。
(1)亞利安語在古代主要是指梵語和巴利語,當然這種分類不夠精確。其實梵語主要是書面語言、宗教語言和雅語。而俗語則很多,巴利語是其中的一支。後來被南傳佛教作為其經典語言而已。現代的印地語其實就是古代亞利安語的後裔。
(2) 達羅毗荼語是印度地區原住民達羅毗荼人的原始語言的統稱,後來逐步發展成了現在的僧伽羅語、卡納塔語、泰米爾語等,這些語言跟梵語、巴利語有很多同源詞彙,但是語法卻有比較大的差異。不過他們的書協同則都源自笈多字母系統。

⑼ 印度都說什麼語言

印地語 印度的兩種官方語言之一(另一種是英語)。屬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印度語支,是由古梵語發展而來的一種現代印度-雅利安語言。分布於印度中部和北部的中央直轄德里特區、北方邦、中央邦、比哈爾邦、拉賈斯坦邦、哈里亞納邦等地區。使用人口有2億多,是印度國內最為通行的一種語言。此外,在模里西斯、斐濟、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蓋亞那、蘇利南等地的印度裔居民中也有相當數量的人講印地語。

印地語有5大方言,即西部印地語、東部印地語、比哈爾語、拉賈斯坦語和山地印地語。每種大方言里又各有若干方言。標准語的基礎是通行於德里和梅拉特附近地區的克里波利方言,屬西部印地語。

印地語標准語有母音11個,輔音43個。54個音位中,有1個母音和5個輔音是外來音,只使用於外來語中。印地語原有的10個母音都有對應的鼻化形式。輔音中不但清塞音、清塞擦音等有對應的送氣音,濁塞音、濁塞擦音、閃音等也都有對應的送氣音。送氣音和不送氣音有區別意義的作用。一般沒有重音,也沒有聲調。語法比梵語大大簡化,名詞有陰性、陽性和單數、復數的范疇。在少數代詞中還保留了格的殘余形式。名詞格的形式已經消失。句中名詞或代詞跟其他詞之間的關系是在名詞或代詞後面用後置詞來表示。名詞或代詞等帶有後置詞時,其形式有一定的變化。動詞除有人稱、性、數等范疇外,還有體、時、式、態等范疇。句子的基本語序為主語—賓語—謂語。詞彙方面,基本詞彙大部分是從梵語演變而來的。各專業學科的術語,近來的趨向是直接取自梵語,或用梵語構詞法創立新的梵語詞。在穆斯林統治時期,印地語吸收了大量波斯語和阿拉伯語詞。英國統治時期,它又吸收了大量英語詞語,至今還在不斷地從英語吸收新的詞語。在吸收外來語同時,它還吸收了外來語的一些構詞手段。

印度共有1652種語言及方言,其中使用人數超過百萬的達33種之多。印度語言主要屬於四大語系,即印歐語系、達羅毗荼語系、漢藏語系和澳亞語系。印度74%的人口使用印歐語系語言,25%的人口使用達羅毗荼語系語言,0.73%的人口使用漢藏語系語言。

印度古代通用的語言是梵語(Sanskrit),屬印歐語系印度雅利安語支,主要流行於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14世紀。梵語中包括早期的吠陀語和後來規范化了的梵語。梵語有豐富的文學作品,諸如吠陀文學、《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史詩。它最初使用的字母是婆羅迷。梵語是一種「雅語」。與它相對應的一種語言叫「俗語」(Prakrit),又稱婆羅克利特語,是各地方語言的總稱。它與梵語不同,具有明顯的地方特徵。

除上述語言外,古印度還有一種語言叫巴利語(Pali),它是從公元前6世紀由吠陀語發展而來,它屬印歐語系印度雅利安語支。它是一種書面語言,見於佛教經典,後來隨著佛教的傳播而流傳到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國。公元6至12世紀時,北印度流行一種語言叫阿婆布朗希語(Apabhrans),是一種交際和文學語言,到公元10世紀時發展成整個北印度的語言,印地語是由它發展而來的一種語言。

閱讀全文

與古印度語言怎麼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古中國分多少個國 瀏覽:43
有哪些膠水廠商在越南有工廠 瀏覽:952
美國為什麼不救義大利 瀏覽:179
中國近代如何重建文化自信 瀏覽:373
印尼大米多少一斤 瀏覽:413
一般去義大利都代購什麼 瀏覽:861
義大利剎車片品牌有哪些 瀏覽:164
義大利ac怎麼發音 瀏覽:868
越南咖啡怎麼沖水 瀏覽:754
小印度是哪個城市 瀏覽:113
印度為什麼停止購買戰斗機 瀏覽:280
如何辦理中國移動英國卡 瀏覽:236
英國斯諾克純手工桿多少錢 瀏覽:307
中國有多少個衛隊 瀏覽:156
英國征服印度了多少人 瀏覽:446
1元換印尼盾多少人民幣 瀏覽:183
伊朗人伊拉克什麼關系 瀏覽:186
越南為什麼打贏了戰爭 瀏覽:908
越南話不對怎麼說 瀏覽:60
加勒萬河谷沖突中國傷亡多少人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