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群島有哪些鳥類

印度群島有哪些鳥類

發布時間:2022-08-11 04:36:21

『壹』 印度的野生動物有哪些

印度有著豐富的野生生物資源,素有小非洲之稱,各種動植物群落遍布各地。在這里,您可以看到莊重的大象,歡舞的孔雀,昂首闊步的駱駝,怒吼的老虎和獵豹,健壯的獨角犀,兇猛的印度獅,儼然來到了非洲大草原.

印度有許多地方可以進行生態旅遊,為了保護動植物資源,印度設立了70個國家公園和包括鳥類保護區在內的400個野生動植物保護區。

印度的森林是自然愛好者的天堂,對獵豹、獅子、亞洲象、孟加拉虎、以及丹頂鶴等瀕臨滅絕的物種來說,這里的森林也至關重要。印度的保護區和林地縱橫全境,西起拉賈斯坦邦的倫滕波爾國家公園,東至比哈爾邦的哈扎里巴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北起喜馬拉雅山麓下的吉姆·考伯特國家公園,南至位於安達爾的六個國家公園,這些保護區和林地構築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巨大生物圈,沒有任何個地方可以與之相比。

您在喜馬拉雅地區可以見到大象、鹿、豹、野水牛、野驢、獨角犀牛、豪豬、雪豹等各種動物。

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獨角犀牛生存於印度。卡齊蘭狩獵保護區是犀牛的理想棲息地,也是最受博物學家、環境學家以及生態旅遊者歡迎的地方。

卡若拉(Karera)保護區的印度大鴇和印度羚也會吸引許多的旅遊者。另一個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地方是地處歷史名城瓜里爾(Gwalior)附近,舊稱沙普瑞(Shivpuri)的馬得海伍(Madhav)國家公園,遊客們在前往瓜里爾游覽文化遺跡的同時,也順便來此一游。考伯特國家公園是印度北部最受生態旅遊者和度假者歡迎的國家公園之一,在這里正在成為野生動物旅遊的新熱點。這些國家公園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區的建設為印度發展野生動植物旅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印度對虎類保護十分重視,虎被尊為印度國獸,是力量和速度的象徵。印度的虎類保護區多達二十四個。孟加拉虎是體形最大的虎類之一,也是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哺乳動物,印度人民以擁有這種動物而感到驕傲。世界上百分之六十的野生虎類生活在印度。印度最著名的野生老虎保護區位於中央邦的班德哈沃咖爾,這里被譽為印度野生動植物保護區之首。來到這里,遊客可以觀賞到孟加拉虎、印度豹、獵豹、印度野牛、黑鹿,以及很多地處同一區域動物。印度對虎類的成功保護又一次地證明了這樣的事實,為了使種族得以延續,我們應該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消耗和破壞。

印度的野生鳥類既包括本國境內的留鳥,也包括遷移來的候鳥。印度各地的鳥類共有七百多種。喜馬拉雅地區是雉、禿鷹、烏鴉的自然棲息地。,位於拉賈斯坦邦,臨近新德里的考拉得·迦納國家公園是最著名的鳥類保護地。這個國家公園內棲息著大量水禽、涉禽以及陸生鳥類,是觀鳥的理想場所,吸引著眾多的遊客前來觀賞。在多胡瓦(Dudhwa)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可以看到白鷺、蒼鷺、鸛、鸕鶿等候鳥與鴨、鵝、水鴨等共同生活的情景。在安達曼地區也有許多珍稀鳥類,如印度斑犀鳥、尼科巴野鴿、冢雉等。參考資料:互聯網

『貳』 這種紅色的鳥叫什麼名字

火烈鳥(Phoenico pterus ruber;greater flamingo )

是鸛形目紅鸛科紅鸛屬的一種。又名大紅鸛、紅鶴。分布於地中海沿岸,東達印度西北部,南抵非洲,亦見於西印度群島,這種外形美麗的鳥類能夠飛行,但是事先得狂奔一陣以獲得起飛時所需動力。

『叄』 圖片上這只鳥是什麼鳥

北美黃林鶯(學名:Dendroica petechia):體長12-13厘米,共有43個亞種,通常分為三組,主要是基於成年雄鳥的頭部顏色。黃林鶯( aestiva 組),是黃頭,生存和繁殖在北美(美國和加拿大);金林鶯(petechia組)頭頂的栗色最大 ,分布於西印度群島;紅樹林鶯( erithachorides組)。

小型鳴禽,鳴管結構及鳴肌復雜,善於鳴囀,叫聲多變悅耳;大多為橄欖色或灰色,在繁殖季節頭部出現黃、橙、紅色或藍色;喙細尖;腿腳弱;初級飛羽9枚。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築巢精巧,雛鳥晚成性。

『肆』 什麼鳥是過群居生活的

火烈鳥、大雁、企鵝、鵜鶘、麻雀等。

1、火烈鳥

大紅鸛分布於地中海沿岸,東達印度西北部,南抵非洲,亦見於西印度群島;小紅鸛分布於非洲東部、波斯灣和印度西北部;加勒比海紅鸛、智利紅鸛、安第斯紅鸛和秘魯紅鸛分布均限於南美。喜歡結群生活,往往成千上萬只,在非洲的小火烈鳥群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鳥群。

2、大雁

大雁適應性強,屬雜食性水禽,常棲息在水生植物叢生的水邊或沼澤地,採食一些無毒、無特殊氣味的野草、牧草、谷類及螺、蝦等。有時也在湖泊中游盪,喜歡在水中交配。合群性強,善爭斗。春天10~20隻一起小群活動,冬天數百隻一起覓食、棲息。

宿棲時,有大雁警戒,發現異常,大聲驚叫,成群逃逸。群居時,通過爭斗確定等級序列,王子雁有優先採食、交配的權力。

3、企鵝

企鵝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已知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7種或18種,多數分布在南極地區,在炎熱的非洲大陸南非旅遊城市開普敦也有企鵝。

而其中環企鵝屬的漢波德企鵝、麥哲倫企鵝與黑腳企鵝分布在緯度較低的溫帶地區,加拉帕戈斯企鵝的分布則更接近赤道;完全生活在極地的只有帝企鵝和阿德利企鵝兩種。

4、鵜鶘

鵜鶘是一種喜愛群居集的鳥類。喜歡成群結隊地活動。每當鵜鶘集體捕魚的時候,在海面上人們可以看到鵜鶘此起彼伏的從空中跳水的壯觀場面。捕魚策略隨種類和地點的不同而異。褐鵜鶘從天上向水中的魚俯沖下來,袋狀的大嘴像魚網一樣把魚網住。

5、麻雀

麻雀是非常喜歡群居的鳥類。秋季時易形成數百隻乃至數千隻的大群,稱為雀泛,而在冬季它們則多結成十幾只或幾十隻一起活動的小群。

這種小生靈非常聰明機警,有較強的記憶力,這和其它許多小型雀不同,如得到人救助的麻雀會對救助過它的人表現出一種親近,而且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伍』 孔雀別名叫什麼

孔雀,屬雞形目,雉科,又名為越鳥,東南亞東印度群島和南亞印度產的一種大型的陸棲雉類,有羽冠,雄的尾毛很長,展開時像扇子。孔雀有三種,綠孔雀和藍孔雀屬於該屬,而剛果孔雀單獨成屬。
藍孔雀又名印度孔雀,雄鳥頸部為寶藍色,尾屏綠色,富有金屬光澤,分布在印度和斯里蘭卡。綠孔雀又名爪哇孔雀,分布在東南亞。此外,藍孔雀還有白孔雀和黑孔雀兩種變異種。群居在熱帶森林中或河岸邊,羽毛可做裝飾品。
孔雀,雞形目、雉科兩種羽衣非常華美的鳥類的統稱。孔雀屬的兩個種是印度和斯里蘭卡產的藍孔雀即印度孔雀和分布自緬甸到爪哇的綠孔雀即爪哇孔雀。雄鳥具直立的枕冠,羽色華麗,尾上覆羽特別延長,遠超過尾羽。具20枚尾羽,形長而稍呈凸尾狀;尾下覆羽為絨羽狀;兩翅稍圓,第1枚初級飛羽較第10枚短,第5 枚稍微最長;跗蹠長而強,遠較中趾連爪為長,雄者具距。

『陸』 是什麼鳥

這可能是孔雀,屬雞形目,雉科,又名為越鳥,東南亞東印度群島和南亞印度產的一種大型的陸棲雉類,有羽冠,雄的尾毛很長,展開時像扇子。孔雀有三種,綠孔雀和藍孔雀屬於該屬,而剛果孔雀單獨成屬。

藍孔雀又名印度孔雀,雄鳥頸部為寶藍色,尾屏綠色,富有金屬光澤,分布在印度和斯里蘭卡。綠孔雀又名爪哇孔雀,分布在東南亞。此外,藍孔雀還有白孔雀和黑孔雀兩種變異種。群居在熱帶森林中或河岸邊,羽毛可做裝飾品。

孔雀,雞形目、雉科兩種羽衣非常華美的鳥類的統稱。孔雀屬的兩個種是印度和斯里蘭卡產的藍孔雀即印度孔雀和分布自緬甸到爪哇的綠孔雀即爪哇孔雀。雄鳥具直立的枕冠,羽色華麗,尾上覆羽特別延長,遠超過尾羽。具20枚尾羽,形長而稍呈凸尾狀;尾下覆羽為絨羽狀;兩翅稍圓,第1枚初級飛羽較第10枚短,第5 枚稍微最長;跗蹠長而強,遠較中趾連爪為長,雄者具距。

『柒』 印度尼西亞特別是科摩多島上有哪些厲害的動物

科摩多巨蜥最有代表性

『捌』 西沙群島有什麼鳥

大鳳頭燕鷗、白鰹鳥 、軍艦鳥、海鷗、綉眼鳥等。

1、大鳳頭燕鷗

大鳳頭燕鷗共有6個亞種,體長45厘米,具羽冠,夏季頭頂及冠羽黑色,由具白色雜斑過渡為冬羽的頭頂白色、冠羽具灰色雜斑。上體灰,下體白。棲息於海岸和海島岩石、懸崖、沙灘和海洋上。常成群活動。頻繁的在海面上空飛翔。結群,涉禽,擅長俯沖潛水,但多不常游泳。

主要以魚類為食,也吃甲殼類、軟體動物和其它海洋無脊椎動物。覓食主要在水面。繁殖期為5-6月。常成群在一起營巢繁殖。雛鳥早成性。 分布於非洲、澳洲、南亞和東南亞地區,以及印度洋和南太平洋中的島嶼。

5、綉眼鳥

綉眼鳥是雀形目綉眼鳥科的97種鳥類的統稱,體形小,體長90~122毫米。嘴小,為頭長的一半,嘴峰稍向下彎,鼻孔為薄膜所掩蓋,舌能伸縮,先端具有角質硬性的纖維簇,翅圓長,尾短,跗蹠長而健。雌雄相似。

因其眼圈被一些明顯的白色絨狀短羽所環繞,形成鮮明的白眼圈得綉眼之名。完全樹棲生活,取食昆蟲、花蜜和甜軟的果實。綉眼鳥性情活躍,高度群集。多數種類低聲嘁嘁喳喳,但有幾種高聲轉鳴。

綉眼鳥的嘴細小,主要在花中取食昆蟲,亦食少量漿果。在林間及林緣附近耕作區分布。分布自亞洲南部至大洋洲和非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鳳頭燕鷗

網路——西沙東島白鰹鳥保護區

網路——軍艦鳥

網路——海鷗

網路——綉眼鳥

『玖』 請問這是什麼鳥

是火烈鳥

火烈鳥(學名:Phoenicopteridae):亦稱紅鸛。3屬6種:高約80-160厘米,體重2.5-3.5千克。體型大小似鸛;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較大成槽狀 ;頸長而曲 ;腳極長而裸出,向前的3趾間有蹼 ,後趾短小不著地;翅大小適中;尾短;體羽白而帶玫瑰色 ,飛羽黑,覆羽深紅,諸色相襯,非常艷麗。 棲息於溫熱帶鹽湖水濱,涉行淺灘,以小蝦、蛤蜊、昆蟲、藻類等為食。覓食時頭往下浸,嘴倒轉,將食物吮入口中,把多餘的水和不能吃的渣滓排出,然後徐徐吞下。性怯懦,喜群棲,常萬余只結群。以泥築成高墩作巢,巢基在水裡,高約0.5米 。孵卵時親鳥伏在巢上 ,長頸後彎藏在背部羽毛中。每窩產卵1-2枚。卵殼厚,色藍綠。孵化期約1個月。雛鳥初靠親鳥飼育,逐漸自行生活。因羽色鮮麗,被人飼為觀賞鳥。大紅鸛分布於地中海沿岸,東達印度西北部,南抵非洲,亦見於西印度群島;小紅鸛分布於非洲東部、波斯灣和印度西北部;加勒比海紅鸛、智利紅鸛、安第斯紅鸛和秘魯紅鸛分布均限於南美。

中文學名
火烈鳥

紅鸛目
拉丁學名
Phoenicopteridae
別稱
紅鸛、紅鶴

紅鸛科

『拾』 這是什麼鳥

閱讀全文

與印度群島有哪些鳥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義大利能學到什麼 瀏覽:264
為什麼義大利足球沒落 瀏覽:644
古中國分多少個國 瀏覽:43
有哪些膠水廠商在越南有工廠 瀏覽:952
美國為什麼不救義大利 瀏覽:179
中國近代如何重建文化自信 瀏覽:373
印尼大米多少一斤 瀏覽:413
一般去義大利都代購什麼 瀏覽:861
義大利剎車片品牌有哪些 瀏覽:164
義大利ac怎麼發音 瀏覽:868
越南咖啡怎麼沖水 瀏覽:754
小印度是哪個城市 瀏覽:113
印度為什麼停止購買戰斗機 瀏覽:280
如何辦理中國移動英國卡 瀏覽:236
英國斯諾克純手工桿多少錢 瀏覽:307
中國有多少個衛隊 瀏覽:156
英國征服印度了多少人 瀏覽:446
1元換印尼盾多少人民幣 瀏覽:183
伊朗人伊拉克什麼關系 瀏覽:186
越南為什麼打贏了戰爭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