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昔日的錫金王國,是怎樣被印度一步一步吞並的
最近,中印邊境對峙,讓「錫金」兩個字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很早以前,我們就知道與中國接壤的國家有15個,後來,不知道怎麼的,就變成了14個。仔細一瞧,才發現,少了一個錫金。
用印度人的話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承認錫金是印度領土的國家,也是至今一直暗中支持錫金流亡政府的國家。那麼昔日的錫金王國,是怎樣變成印度領土一部分的呢?
最早,錫金是西藏的一部分。8世紀以前,當地的土著居民,從西藏來到喜馬拉雅山南坡,並在此定居。
後來有一個叫做蓮花生的印度高僧,來到這片落後的土地上,給當地人傳播佛教文化,受到很多當地人追捧。蓮花生曾預言,將來有一個叫做「彭措」的人,會成為錫金王國的國王。這個「彭措」在藏語中,代表的一種吉祥圓滿的意思。寓意是,有了這個國王,人們的生活就會吉祥如意,圓圓滿滿。
於是,這些老實本分的土著居民謹記這個預言,開始尋找這位叫做「彭措」的人,讓他來做他們的國王,然後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吉祥。過了幾百年以後,還真找到這么一位。這個人,是個放牧的,他的名字叫做彭措南嘉。
彭措南嘉,是西藏康區彌葯王子古魯扎西的第五世後代。他當時就在甘托克這個地方,以放牧為生。一直到有一天,有人找到他。這些告訴彭措南嘉,來做他們的國王。
彭措南嘉當時一聽,天下還有這好事?估計,當時的他有點懵住了。其實,換做是誰,誰都會懵一會兒。這就好比,一個人開一個拖拉機,有個人開一法拉利追上來,要跟他換車一樣。
彭措南嘉依依不捨地告別了他的牛羊群,然後被擁戴坐上了國王的寶座。彭措南嘉就這樣,實現了角色大逆轉,並於1642年建立錫金的第一個王朝――南嘉王朝。
18世紀,尼泊爾的廓爾喀軍隊入侵錫金,攻佔錫金首都拉達孜。於是,國王就逃跑到西藏避難。此時的廓爾喀人仍然沒有放棄追蹤,繼續向西藏方向進軍,此時,西藏便開始向當時的清政府求援。
當時的乾隆帝就派遣福康安率軍進入西藏,並將當地的廓爾喀人全部給趕了出去。清軍乘勝追擊,一度追趕到尼泊爾首都。之後,廓爾喀人請降,史稱清反擊廓爾喀人之戰。
後來,在尼錫之戰時,不丹軍隊借機假意支援錫金。尼泊爾被清軍擊退後,不丹軍隊趁機對錫金下手,錫金不敵不丹,喪失大片領土。
英國殖民的腳步踏入錫金。1861年,英軍佔領錫金,錫金國王出逃於西藏。但是當時的清政府,正在遭受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災難,根本無力顧及搖搖欲墜的錫金政權。就這樣,本屬於中國藩屬國的錫金,就這樣變成了英國的殖民地。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1947年8月,印巴自治,結束了英國對印度長達190年的殖民統治。
獨立後的印度野心十足,很快將邪惡的手掌伸向錫金。當時的印度,要繼承英印政府的所有權利,包括對錫金的殖民特權。於是,派出了印度人拉爾,到錫金作為首相,協助國王理政。後來在1950年底,印度與錫金簽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名義上保護錫金為借口,控制錫金的政治大權。
不堪壓迫的錫金人民,於1968年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遭到印度方面軍警強力鎮壓,並擊斃擊傷錫金平民六萬三千多人。
1974年6月20日,錫金「民族黨」在自己的黨部大樓頂層,懸掛起五星紅旗,並向世界宣布,錫金一切外交事務,自當日起,交付中國負責,中國的「錫金行政區」由此成立,並稱自己的軍隊為「雷布查人民解放軍」。緊接著這支軍隊投入到保衛國家的戰爭中去了。但是,在面對印軍的強烈圍剿下,這支軍隊最終因為人數太少,很快便被擊敗。
1975年,印軍解散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並將國王軟禁起來。然後,印軍又逼迫錫金人民進行全民投票,從此以後,錫金正式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本文內容由網路知道網友像少年了輕狂貢獻)
② 印度吞並錫金,為何美國和蘇聯兩大強國都選擇視而不見
印度吞並錫金,美國和蘇聯這兩個世界強國,當時都選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是因為國家利益。在國際社會上,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朋友。印度吞並錫金的時間點,剛好處於冷戰的最緊張階段,當時美國和蘇聯一直在緊張的對抗中。對於印度這個地區大國,美蘇兩國都想拉攏,故它們都不想得罪蘇聯,所以對於印度的行為選擇視而不見。
錫金,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在大清的時候,都還是清政府的屬國。不過它的國土狹小,人口不多,實力非常弱,在國際社會上,名不見經傳,大家都不重視它。盡管,對於他國不重要,但錫金所在的地理位置,對印度而言非常重要。
公投的結果肯定是加入印度,毫無疑問的,畢竟印度人佔了大多數。錫金的執政者當然不同意,印度就直接派大軍入侵。就是這樣,世界上再無錫金這個國家了。到現在,已經消失了40多年了,基本上沒有人在提出。
這裡面,說明了一個道理:國家弱小,就會受到欺負,而且無人主持公道,唯一的出路就是國家強大,唯有這樣,國家命運才會在自己的手中。
③ 錫金怎麼被印度吞並的
錫金王國是喜馬拉雅山脈南面山坡地帶的一個小國,1642年建立「南傑王朝」,國王彭措.南傑。
同年9月《印度憲法修正案》規定錫金為印度的「聯系邦」1975年印度解散國王宮廷衛隊,軟禁國王,4月10日廢除國王,4月14日錫金全民投票正式把錫金定為印度的一個邦。
④ 錫金是怎樣被印度佔領的
在中國古籍中,稱其為哲孟 雄。尼泊爾人移居於此稱之為新地方,早期西藏移民稱為登疆,意 為稻米之谷。l7世紀建立錫金王國,成為世襲君主國。英國人曾在 這里進行長期的殖民統治。1949年6月,印度軍隊進駐錫金,此後 簽訂印錫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印度控制錫金的 國防、外交、經濟等大權。1975年錫金被並入印度,變成印度的一 個「邦」。
⑤ 印度怎麼吞並的錫金
錫金原為錫金王國(今為印度共和國錫金邦)。1975年,錫金被印度共和國吞並為一個邦,中國政府於2005年正式承認了錫金為印度的一個自治邦的既成事實。在2005年4月21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共和國聯合聲明》的第十三條里這樣寫到:「雙方滿意地回顧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藏自治區和印度共和國的錫金邦之間經過乃堆拉山口開展邊境貿易的備忘錄的執行情況。」
歷史上的錫金,曾經是中國的領土,從7世紀到1890年的1200多年屬於西藏的領地。錫金現被印度侵佔。中國古籍中,古代錫金名為哲孟雄(Dremojong)。尼泊爾人移居於此稱之為「新地方」,早期西藏移民稱之為登疆,意為稻米之谷。遠在公元7世紀,哲孟雄是吐蕃(西藏)的一部分。9世紀時,哲孟雄成為獨立的部落,但其境內的寺院仍隸屬於西藏各大寺。 錫金流傳很多神話,但世襲君主國成立前的歷史記載不多。之前錫金是雷布查族的居住地,他們多生活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面山坡地帶。錫金是個富於神話和傳奇的國度,有關古代的史料,留傳下來的很少。有確切記載的第一代國王是蓬楚格·納姆伽爾,其曾祖父是西藏的貴族古魯·塔希。蓬楚格於1642年登上錫金王位,在他統治下,雷布查人與錫金人融洽相處,從事畜牧和農耕。蓬楚格宣布佛教為國教,實行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他將首都建在甘托克,將全國劃分為若干沙古(相當於縣)治理。第三代國王查多爾·納姆伽爾(1700~1717在位)建造了佩瑪揚策寺(即今天的大寺),還為雷布查人發明了字母。 18世紀期間,錫金多次受到尼泊爾和不丹的侵犯,但是納姆伽爾王朝竭力維護著錫金的獨立地位,保存王國的核心地帶。1835年英國人割據大吉嶺和蘭吉德河以南的地區,1861年迫使錫金簽訂條約,將錫金置於英國的控制之下。1887年,英軍強占錫金。1890年,錫金正式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9世紀,英國殖民者鼓勵大批尼泊爾人移居錫金南部,被稱為錫金-尼泊爾人。他們砍伐森林,開墾稻田。1918年,英國殖民者把政權交還給塔希·納姆伽爾國王。塔希國王實行許多經濟和社會改革,廢除各種無償勞役,徹底檢查稅收制度,廢除地主的行政和司法職能,開始進行土地改革。 英帝國主義退出南亞地區後,錫金未能獲得獨立。1947年印度與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1949年 6月,印度政府派兵進駐錫金。1950年12月 5日,印度與錫金簽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印度派駐錫金的首席行政官行使首相職權,並派政治專員對錫金的國防、外交和經濟進行全面的控制。 1968年8月,甘托克發生反印示威,要求廢除印錫條約。錫金的第12代國王帕爾登·頓杜普·納姆伽爾(1963~1982在位)提出錫金要錫金化,要求修改1950年的印錫條約。1973年4月,印度軍隊開進甘托克,接管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力。同年5月8日,印度政府同錫金簽訂《錫金協定》,規定印度政府不僅對錫金的國防和外交「負完全責任」,而且對錫金的內政和經濟「負責」。該協定削弱國王權力,使錫金的內政外交完全控制在印度手中。 1974年4月,錫金舉行「大選」,親印的錫金國民大會黨控制了議會32席中的31席。5月11日議會開幕,通過決議,「要求」印度派顧問來為錫金制訂憲法。同年9月4日和 7日,印度議會兩院先後通過「印度憲法修正案」,規定錫金為印度的「聯系邦」,在兩院各為錫金設一個席位。 1975年4月9日,印度軍隊解散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國王被軟禁。4月10日,錫金議會通過決議廢黜國王,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4月14日,錫金又為此舉行「公民投票」。印度議會也通過決議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 1982年 1月29日帕爾登·頓杜普·納姆伽爾在美國紐約去世。王儲旺楚克·滕辛·納姆伽爾繼位。他表示,印度吞並錫金是非法的。錫金王國現有政黨:錫金國民黨、錫金國民大會黨、錫金國家大會黨和人民黨。印度在錫金設有首席行政官。錫金王國設有一個由20人組成的國務院,負責制定法律;還設有行政會議,負責教育、衛生和運輸等事務。政府首腦為首相(一直由印度人擔任)。全國劃分為4個縣。財政收入大部分來自森林資源和運輸業。
⑥ 印度曾將錫金吞並,而尼泊爾東南西都被包圍,為何至今未被吞並
1975年駐扎在錫金的印度軍隊,突然對錫金王國自己的武裝「宮廷衛隊」發難,把國王軟禁了起來。緊接著印度官方引導早期印度遷往錫金的移民進行「公投」。
⑦ 為什麼聯合國允許印度吞並錫金
原因很簡單,用過退出南亞大陸後,錫金的獨立國家身份一直沒有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承認,所以也沒有加入過聯合國。印度吞並錫金只能是看著印度對一個地區的合並。
再者我們說是印度吞並錫金,但是國際上的看法是錫金通過全民公投同意並入印度,這是民主行為,再加上當時的是西方國家為了拉攏印度對抗中蘇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⑧ 錫金是怎樣被印度吞並的
1947年,英國撤出印度,其在亞洲的勢力和影響力也被轉移給了印度。1947年,印度與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使印度延續了英國在錫金的影響力。同年5月9日,受印度扶持的錫金國大黨正式成立政府,但遭到錫金王族的強烈反對,群眾運動也逐漸興起。1949年6月,印度以防止動亂和流血為借口,派軍隊入侵錫金,強行接管了成立不到一個月的新政府,並委任印度人拉爾為錫金首相。
1950年12月,印度強行與錫金簽訂《印度錫金和平條約》,使錫金成為印度的保護國,由印度主導一切錫金與外國的聯系。郵政、銀行、紅十字會、軍隊等等,都被印度掌控。雖然錫金保有一個管理國內事務的政府,有一個半數選舉產生、半數任命的國務院,有政黨和直接與在首都的代表取得聯系的農村官吏。但根據條約,由印度人擔任首席行政官並管理所有外交事務。
1968年8月,錫金首都甘托克爆發反印示威要求廢除印錫條約,但無濟於事。
1973年4月,印度強行對錫金實行軍事接管。印度軍隊開進甘托克,接管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力。同年5月8日,印度政府同錫金簽訂《錫金協定》,規定印度政府不僅對錫金的國防和外交「負完全責任」,而且對錫金的內政和經濟「負責」。
1974年6月20日,錫金議會通過了由印度擬定的錫金憲法,規定印度政府派駐的首席行政官為政府首腦和議會議長。同年9月,《印度憲法修正案》規定錫金為印度的「聯系邦」,在印度兩院各為錫金設一個議席。1975年4月,在蘇聯的慫恿和支持下,印度軍隊軟禁了錫金國王。4月14日,錫金在印度的主導下舉行全民投票,決定錫金去留。投票結果顯示大部分錫金人同意並加入印度。隨後印度議會通過決議,正式接納錫金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⑨ 就是一個南亞小國的錫金,印度為何要全力吞並它
⑩ 印度吞並錫金,為什麼沒有像俄羅斯那樣遭到國際社會的
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上個世紀曾是我們的鄰國之一,是一個風景如畫的世外桃源。1975年,印度悍然出兵吞並了錫金,將錫金變成印度的第22個邦。印度的野蠻行徑遭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譴責,但印度卻沒有遭到聯合國的制裁,也沒有向伊拉克吞並科威特那樣被美國打半死,印度入侵錫金的事最終不了了之。那麼為何印度吞並錫金沒人管?
(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印度軍隊)
第四,印度是南亞大國,國力強盛,並非可以輕易對付的小角色。當時印度已經倒向蘇聯,有蘇聯為其撐腰,同時印度又和西方社會交好,在第三世界也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因此國際社會選擇了集體沉默,誰也不願意因為一個小小的錫金得罪印度,造成了印度吞並錫金的陰謀輕而易舉地得逞。雖然錫金國王流亡美國,但美國置若罔聞,錫金的復國夢已經不可能實現了。世界歷史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