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印度加息會導致歐美股市回落
受印度加息影響,19日國際大宗商品普跌。紐約原油期貨收跌近1.85%至每桶80.68美元,紐約黃金價格下挫1.77%至每盎司1107.40美元。路透傑弗瑞商品指數下挫1.1%,為2月25日來最大日跌幅。
分析人士認為,印度央行加息或致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跟風。擔憂緊縮的情緒將推高避險貨幣美元,因此以美元結算的大宗商品需求將受遏制,這成為大宗商品當日出現普跌的主要原因。
2. 做空印度又如何
最近,印度成為了國際外交舞台上的香餑餑,奧巴馬前腳剛走,溫總理就踏上印度大陸,接著就是俄羅斯總統訪問印度,各個大國都在想方設法討好這個「印度美少女」。各國政府或者手拿大單,或者以提供高新技術等等手段拉攏印度這個新興市場的超級明星,從表面上看,印度目前真是借八方來風,一時風光無限,但是,印度目前的真實經濟情況如何呢?或者說,如果考慮呢? 為此我們採用傳統的兩缺口模型對印度目前的經濟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兩缺口模型的核心內容就是一個經濟充分開放的發展中國家存在著儲蓄缺口(投資—儲蓄)和對外貿易缺口(進口—出口)。以I和S分別代表投資和儲蓄,M和X分別代表進口和出口,則有:I-S=M-X,即(投資-儲蓄)=(進口-出口)。兩缺口模型認為,在一定的時期內任何發展中國家的兩缺口中只有一個處於支配地位。如果儲蓄缺口居於支配地位,比如現在的中國,就會造成大量的貿易盈餘以及不斷增長的外匯儲備。相反如果貿易缺口居於支配地位,發展經濟的資金將長期依賴外資,還本付息的償債問題將會使一國長期處於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壓力之下,最終導致債務危機,比如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機。 在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印度一直是一個另類。對於東亞大部分國家,其發展模式是典型的「雁陣模式」,主要是以發展國內製造業為主,以出口為導向,這其中以日本為先導,並在經濟發展後將低端製造業逐漸轉移到其他國家並帶動其他國家經濟的發展;對於俄羅斯、巴西、南非等資源國家,則依靠國家的天然稟賦,出口資源獲取發展和消費的資本。而對於印度,則不同於這兩種模式,相比之下,印度經濟發展更是受到服務業增長驅動的,這主要是歐美IT等行業的業務外包。 對於儲蓄,十年前,印度的儲蓄只佔GDP的17%-20%,和拉丁美洲差不多,印度政府面臨著巨大的財政赤字壓力,這在東亞地區很罕見。最近十年,印度的儲蓄佔GDP的比重從20%上升到30%。 對於投資,印度的基礎建設,尤其是交通、電力、通信以及石油化工等,一直是外國投資者的噩夢。最近幾年印度政府開始大力加強對基礎建設的投資,其投資率今年一直保持在35%左右。 在對外貿易方面,最近25年印度一直是逆差,2009年以前,印度的貿易逆差佔GDP比例呈下降趨勢,但是隨著印度加大對工業方面的投資,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同時印度不斷擴充軍備,這些都導致2010年印度貿易逆差急劇擴大。 根據以上數據分析和兩缺口模型理論,印度現在是典型存在著貿易缺口,而這個缺口目前是依靠外國資金流入來進行平衡的(這也可能是印度不斷通過加息來防止外資流出的一個因素)。但問題是,隨著印度政府通過投資增加杠桿率,同時在全球央行大放水的背景下,這必將導致印度國內通脹非常嚴重,而這又會帶來資產泡沫,同時使服務業工資水平大幅上升。 由於目前印度GDP的增長主要依靠服務業,也就是高素質的IT人才,目前印度雖然擁有大量的年輕勞動力,但這些勞動力普遍文化程度非常低,無法實現在IT行業就業,而印度的低端製造業又沒有發展起來,因此印度目前將無法將其人口紅利轉化為資本投資回報率。 因此,對於流入到印度外國資本來講,如果印度的生產力一旦無法為這些資本創造足夠的回報率,或者吸引這些資本的泡沫破滅,印度將極有可能重蹈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機,而引發做空印度的扳機,則可能是美國重新進入緊縮政策。
3. 央行放水是什麼意思,剛剛,央行放水
當下正值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在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經濟互動大幅度縮減。許多國家的政府和央行紛紛出招:降息、降准、發國債,這種行為通常被稱為「放水」。
放水的邏輯
放水並不是印錢,而是通過」資本化「來把未來的財富拿到現在進行交易,同時在市場上補充對應的金錢。有了這個概念,我們來看一看放水的幾種形式。
(1)國債
國家把未來的稅收資本化,作為利息,向全社會融資。如果政府融資的錢投資到了合適的地方,未來將產生更多收益。
例如,蘋果國陷入困境,10個國民,每天產9個蘋果。國王發行國債,承諾每天1個蘋果的利息,讓大家打了一口井。有了水井,蘋果產量提升了一倍,每天產18個蘋果,吃完還有剩餘,國王順利還上國債,開始了幸福的生活。
(2)降息、降准
在說降息降准之前,先帶大家復習一下銀行放貸的邏輯。為方便交易,當前交易基本上都是轉賬,而不會提取現金。所以理論上來說,當銀行的儲戶足夠多,即使他們互相交易非常頻繁,錢也不會離開銀行。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有100塊錢,就可以同時向A、B、C提供100元貸款,因為ABC互相交易只是銀行內部的賬戶劃轉,所以銀行並不會因為多貸出的錢而捉襟見肘。
而有100塊錢,貸出300塊錢,我們就說貨幣乘數是3。存款准備金率是100/300=0.3。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如果國家降低存款准備金率,也就是允許銀行用100塊貸出更多的錢。
另一方面,銀行可以貸出更多的錢,不代表真的有人會去銀行貸出這么多錢。所以國家可以通過」降息「來鼓勵需要用錢的人,到銀行借錢。
綜上,降息、降准,是刺激更多的人到銀行借貸。那麼到銀行借貸的人,是把什麼資本化,用以說服銀行呢?
企業的未來收益質押。在股市上可以交換所有權的公司,股票的價格代表了市場對公司未來盈利的預期。因此企業借貸,可以將企業未來受益資本化,向銀行提前支取未來的財富。如果未來的財富,可以讓企業度過當前的困境,研發出更受歡迎的產品。那麼企業走到一個財富更加豐裕的未來,就可以還本付息。
個人的未來勞動質押。在社會中勞動的個人,本來是沒有生產資料可以用來把未來收益資本化的,但是,他們還有自己的兩膀子力氣。他們向銀行承諾,把自己的未來勞動所得資本化,在現在提取出來。如果是用來提升自己的能力、購得收益更高的資本,未來能夠收益更多,那麼便可以輕松還本付息,走向一個更加豐裕的未來。
綜上,國家通過降息降准,刺激企業把未來的收益拿到現在,刺激個人把自己未來的勞動所得拿到現在,因而市場上有了更多可以交易的資本,錢也就越來越多了。
良好的情形下,企業把未來的收益拿來提升了自己的生產力,可以單位時間里創造更多財富;個人因為承諾了未來的勞動,所以更加努力工作,也創造了更多的財富。因此我們走到了一個財富更加豐裕的美好未來。
4. 請問央行放水是什麼意思怎麼放放的意義在哪
「央行放水」意為央行向市場投放資金的流動性,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放水」比喻的用法,也有「開閘放水」的用法,意思是一樣的。
「央行放水」向市場投入流動性之後,將會增加市場的存量資金,有利於激活市場,但是很可能會引起市場價格的上漲,推高物價水平。
5. 多國央行放水點燃了房地產市場,這對房產有何影響
房地產市場會迎來分化,高端房產價格會上漲,低端的房產價格可能會下滑。其實從去年開始,受到疫情的影響,各國央行就不斷在加大貨幣的供應量,希望能夠對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但超發的這些貨幣,流入市場後,大幅推高了股市和樓市的價格,甚至部分流動性還注入到比特幣市場中,導致比特幣價格瘋漲。而房地產領域則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一邊是高端房價價格出現了上漲,另一邊低端房價價格呈現低迷,整體來看,價漲了,但量沒有漲。
6. 央行放水很多,但都去了股市
基金 債券 實業投資 很多途徑
7. 央行抽水是什麼意思。
央行放水和開閘放水相類似,意思是指將中央銀行存的准備金注入到市場上,或者增發更多的人民幣,讓市場上有更多的資金進行流通。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應對疫情的沖擊,美國等多國央行大放水。
那央行放水對股市影響幾何?梳理發現,近12次降准消息公布次日,A股指數上漲數和下跌數持平。這就是說,央行放水並不意味著股市會大漲。但是,央行放水推動經濟發展也會刺激股市上升。
一是4月份大幅降准,這是16年2月份以後央行首度大幅下調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屬於貨幣政策的明顯轉向。而6月份央行將AA級企業債納入MLF抵押品,很多人稱類似於央行出手購買垃圾債券,相當於中國版的QE。
二是貨幣利率下降。今年以來銀行間貨幣利率出現了明顯下降,標志性的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R007在17年下半年約為3.5%,在18年上半年約為3.2%,降幅接近30bp,很多人將貨幣市場利率的下降歸結於央行放水。
央行4月降准雖然在理論上釋放了1萬多億貨幣,但主要用於對沖到期的9000億MLF;而將AA級企業債納入MLF抵押品,只是給AA級企業債增加了流動性,並不是央行直接購買AA級企業債,和QE也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而銀行間貨幣利率的下降主要是市場行為,和央行並沒有直接關系,央行今年以來還在上調公開市場招標利率,而且預計下周美國即將再度加息,央行很可能跟隨美國再度上調逆回購招標利率。
關鍵在於這還不是中國的貨幣總量,因為央行定義的貨幣是各種存款,但大家知道現在老百姓去銀行不一定是存錢、而是去買銀行理財,而銀行理財不是存款,所以就不在央行統計的貨幣指標當中。而2007年時的銀行理財只有5300億,到2017年已經達到30萬億人民幣,整整翻了60倍。
所以在加上銀行理財代表的影子銀行以後,2017年中國真實的貨幣總量已經達到200萬億人民幣,比2007年翻了5倍,這才是過去10年房價飛漲的根本原因。
8. 央行釋放流動性資金怎樣進入股市
啊,樓上的回答好標准,好復雜。
實際上沒那麼復雜,簡單點兒說,央行把印的鈔票交給銀行,然後銀行又把錢貸款給企業和個人,這些錢中的一部分最終會流入到股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