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軍費都是600億,為何俄羅斯需要節衣縮食,印度卻不在乎
其實這和他們本國的一些資源也有很大的關系。像俄羅斯是核武器擁有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所以俄羅斯每年都要花費大量的錢在後期的維修上,而印度就不需要。所以印度可能就會沒有俄羅斯過的那麼節儉。
現如今隨著各國的經濟反正水平都在提升,綜合實力也在不斷的增強。而每個國家軍事力量實際上也是在不斷的擴大。對於現在的軍事開支來說,最高的國家就是美國了,僅排於第二位的就是中國,而排在第三位的就是印度,僅隨其後的便是俄羅斯。
而俄羅斯就沒有這么輕鬆了。所以說俄羅斯相對於印度來說還是壓力很大的,他們必須要去節省開支,來為自己的軍事力量做准備。但是現如今的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其實也真的是很強大的。
㈡ 印 度 的 核 軍 事 實 力 如何
核實力
1998年5月14號,瓦傑帕伊宣布:「印度現在已經是一個核武器國家了。我們有能力製造一枚大型核彈。我們的核武器絕對不會成為攻擊武器。」Shakti行動後,瓦傑帕伊總理馬上發表一份聲明,澄清了所有對印度核軍工以及正在進行核計劃現狀的合理猜測或不明確的地方。
Shakti試驗後,大量曾經嚴密控制的信息展現出來了。這些信息不僅確定了印度的核能力還透露出了一些研發細節。
雖然早在1974年就試驗了一個核爆炸裝置(委婉地成為PNE),但是印度當時並沒有真正成為核武器國家。邁哈拉傑表示直到1986-88年製造出第一個初級的投送工具,印度才真正具有了核武器投送能力,也才真正成為了一個核國家。這個初級的投送工具是基於「幻影2000」改造而成的,1986年開始研發。之前印度曾試圖用「美洲虎」轟炸機來攜帶DRDO研發出來的一枚核炸彈,但是失敗了。這個改造的「幻影2000」系統給了印度一個價值有限的核武器能力。1994年5月,該系統在巴拉索爾進行了一次實地投送試驗,之後正式列裝。不過一些觀察員認為這個里程牌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實現了。
1985年11月研究團隊商議的結果是建議印度建立一支最小化核嚇阻力量並嚴格堅守不首先使用的原則。核武器庫預想耗資56億美元生產70到100枚核彈頭。從此印度就開始了核政策和執行方法的確定。1993年,美國情報局在國會表示,印度沒有組裝或部署核武器,但是正在生產核武器組件。不過CIA掌握的印度核計劃HUMINT(人工情報)十分匱乏(它對印度1998年試驗感到驚訝的事實就可以看出來)。因此美國當時不會對印度核計劃有足夠的重視。關於印度何時真正擁有核武器的說法不一。外界普遍認為印度1993年時應該還沒有擁有可用的核武器。不過上世紀80年代初也有些報道模糊指出印度有少量武器。成加帕稱,上世紀80年代初印度在孟買建立了一個堅固的水泥掩體來存儲武器級鈈以及少量核武器。桑搭吉在上世紀80年代中見到了這些武器。這是一個很不尋常的現象,因為印度軍方一直以來都不可能獲得核武器信息(直到1990年後期這種情況才發生改變)。這些武器可能沒有完全組裝出來。但是無疑印度可以在需要時用很短時間(數小時最多數天)就能將它們組裝好。
印度核嚇阻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少量的陸基轟炸部隊,一個是陸基短程和中遠程彈道導彈部隊。不過,從長遠看印度政府構想建立一個基於陸,海,空三位一體的中度嚇阻力量。轟炸機核力量包括少量「幻影2000」,可能還有「美洲虎」和「米格-27」。有證據顯示,印度空軍正試圖再購買些「幻影2000」多任務戰斗機以擴充轟炸機編隊。報道還顯示空軍希望給Su-30編隊加裝可攜帶核彈的空射巡航導彈。其他報道顯示印度可能還對有遠程核投送能力的轟炸機感興趣,如俄羅斯的Tu-22(逆火)。印度最小化可靠核嚇阻的原則形成了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方針並打造出了一個由Prithvi、 Agni-I和Agni-II構成的「三組合」核反擊力量。1996年到1997年,印度彈頭和導彈的整合和試驗取得了成功。1997年9月,印度正式部署了Prithvi SS-250導彈,標志著首枚導彈攜帶核彈頭可操作了。不清楚有多少Prithvi進行了核彈攜帶的改裝。不過,Prithvi存在一些局限,如射程短、加大後勤保障負擔的液體燃料引擎以及增加野戰環境下處理難度的有毒燃料。因此Prithvi的核任務很有可能被新型固體燃料Agni短程彈道導彈完全取代。現在已經陸軍和空軍中已經列裝的Prithvi可能重新分配執行常規作戰任務。印方的報告中還是提到了已經研發了具有更遠射程和更大有效載荷的Agni-III和Agni-IV。最近,DRDO(國防研究與開發組織)還公布了Agni-III和Agni-IV的影像資料。Agni導彈家族已經成為了印度陸基導彈力量的中流砥柱。與Prithvi相比,Agni導彈集更遠射程、更大有效載荷以及固體燃料引擎三個優勢於一身。在研發出Agni中程彈道導彈型後,印度曾一度想放棄洲際彈道導彈的開發。印度之所以有這樣的剋制舉動是由於來自被認可核俱樂部成員的巨大壓力。而且當印度朝著核武器方向前進時,印度上層階級可能也感到依賴技術象徵來展示政治決心的壓力減少了。另外,印度據報道還正在進行Suriya洲際彈道導彈的研發。DRDO開發出了350公里的Prithvi變型Dhanush(丹努什)。這種導彈已經完成了海上飛行試驗。印度海軍還沒有決定在艦上部署Dhanush,但可能已經購進小批部署到了艦上,作為各軍種聯合作戰中獲取「最小化嚇阻」的一個籌碼。作為發展一個安全、海基和二次打擊能力計劃的一部分,印度還在製造一種核動力潛艇——先進技術艇(ATV)。不過DAE不能設計整合一個緊致動力反應堆電站,導致計劃一再拖延。據報道,印度已經從俄羅斯尋求了技術建議和幫助。印度還向俄羅斯租用了兩艘Shchuka-B(阿庫拉B級)核潛艇。印度的核潛艇可能可以攜帶Sagarika(薩卡里卡)導彈。Sagarika導彈的類型、有效載荷和射程都不得而知。另外,DRDO還正在與俄羅斯馬斯羅斯喬耶尼葉公司協同研發一種超聲反艦巡航導彈BrahMos(布拉莫斯)。這種導彈有艦射和潛射的海軍版以及空射的空軍版。印度防務計劃者希望最後能發展出有陸上打擊能力的核巡航導彈。印度的飛機有幾種也具備核投送潛能,如幻影- 2000, 米格-27和「美洲虎」。由於整合和驗證一架核投送飛機以及培養特殊訓練飛行員骨幹力量的高成本,印度不太可能在一種或兩種以上的飛機上進行核部署。據悉只有「幻影2000」有能力進行核投送。「美洲虎」由於技術問題而落選。因此印度現在可能只有幻影-2000這一種空中核投送系統。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關於印度核武器計劃發展各階段武器儲備方面的數據。唯一的數據要麼是基於印度可能的核原料生產能力和可能的生產計劃,要麼是基於一些不明來源不確定的非官方聲明而外部估計出來的。這些非官方聲明的數據存在著很大差異。薩布拉哈曼亞姆稱截至1990年印度至少儲備了24枚未組裝的核武器。而1998年5月印度一名核研究員布拉喬傑卻稱印度只有不超過10枚核彈頭可以安裝到戰斗機和彈道上。外界普遍認為大衛.奧爾布賴特對印度鈈產量的評估是准確的。2000年10月,奧爾布賴特稱,截至1999年印度約有240到395公斤的武器級的鈈,並取了一個中間值310公斤。他還暗示這些鈈足夠用於45 -95枚武器的製造,取中間值是65枚。實際上,印度鈈的產量可能比這些數值還要高。但是有130公斤消耗掉了,主要用在了兩個鈈反應堆中和武器實驗中。他估計印度有4200公斤燃料級和反應堆級鈈不受IAEA的監控(其中800公斤已經分離出來),有4100公斤處於IAEA的監控下(其中有25公斤分離出來了)。如果印度要用這些原料來製造核彈,那麼這些未受監控的鈈大概可以製造出1000枚核彈,從而使其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後第三大核國家。
㈢ 印度看起來很貧窮,買武器裝備的錢都是哪裡來的
印度雖然看起來很貧窮,但是買武器裝備的錢還是有的。而且買武器裝備用來保護自己的國家,是正事。在這方面印度人是捨得下血本的。
其實印度也是地大物博,人口也多,而且印度農業非常發達。買裝備的錢估計都來自於他的農業生產吧,因為他的農作物出口也是非常厲害的。總之印度買武器裝備的花銷真的是很大。
㈣ 都說印度人窮,那他們買武器的錢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印度的GDP總值在世界上處於中等偏下的水平,要知道在印度的貧富差距是非常大的,印度的高種姓人都能夠接受非常好的教育,和世界主流是接軌的,他們一生下來就註定不會貧窮。但是低種姓人生活的環境不但沒有公廁,甚至就連平時的供水、供電等都很難被保證。
當然,很多人都說印度窮,其實印度的土豪並不少,因此印度用國民的收入來壯大自家的軍事力量,而且印度也是農業大國,它還會多賣一點糧食,所以,印度經濟緊張的時候就將賣糧食的錢用來購買武器裝備,很多人也會說這也不夠,但是印度經常會賒賬去買各國的武器,看來印度也是打腫臉充胖子,說真的有這個錢還真不如把自家的技術搞起來。
㈤ 印度的軍事武器裝備都從俄進購,為何它不選擇從美國進口
印度的軍事武器裝備並不都是從俄羅斯進購的,從美國也進購過很多武器。印度現在不僅僅從俄羅斯進購,也從美國進購。而且印度與俄羅斯和美國都一直保持著不錯的外交關系。因為印度的戰略地位對於俄羅斯和美國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再加上印度算是一個比較好的客戶,美國和俄羅斯都不會輕易的放棄這個大客戶。
印美俄三家的關系比較微妙,印度由於擁有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在地緣政治上美俄對印度都有需求。印度也需要美俄的軍火來武裝自己,軍火貿易也就成了非常大的現實利益。
㈥ 印度買武器的錢都是從哪來的
因為印度的國內比較貧窮,基礎設施相對落後,很多人都喜歡用輕蔑的態度去看待印度。實際上印度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弱。印度的軍事實力位居世界第4位,僅次於美俄中三國。2018年印度的GDP總量高達2.716萬億,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整體經濟情況要好過俄羅斯。印度人民貧窮,主要是因為印度人口多。印度的人口和中國不相上下,經濟總量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左右,人均GDP不到2000美元。人口負擔導致了印度人均收入水平非常低,因此印度才會看起來十分的貧窮。但是印度國家並不窮,憑借著人口紅利的優勢,印度政府近幾年收入頗豐,也稱得上財大氣粗了。
同世界上的其他大國不同,印度在發展軍事力量的時候更傾向於直接買他國的武器。印度在購買武器的時候,從來不挑食,北約國家的裝備印度買了很多,俄羅斯的裝備印度也買了不少,世界上主要的軍火大國,幾乎都賣給過印度裝備。印度在世界軍售市場上,給人的印象就是“土豪”,看中了就買走,從來不猶豫。
假如印度想要擁有像中美俄三國一樣完備的軍工體系,就需要投入上萬億的資金,而現在的印度根本拿不出來這些錢。其實印度在購買其他國家先進武器的同時,也進行了一定的技術引進,像印度在購買蘇30戰斗機的時候,就獲得了生產蘇30戰斗機的資格。在這個過程中,印度肯定也能竊取一定的軍工技術。一直以大國自居的印度,也一直嘗試著建立自己的軍工體系,比如說建造航母,研發新型戰機等等,只是印度底子太薄,經濟基礎又差,心有餘而力不足,製造出來的裝備問題多多。反而不如直接購買現成的裝備,出了問題還能找人保修。
雖然印度在國際軍售市場上經常扮演“冤大頭”的角色,不過印度憑借著不怕吃虧願意花錢的購物風格,也組建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當前的印度綜合軍事實力排名世界第4位。憑借著買出來的軍事實力,印度還是可以在南亞傲視群雄的。
㈦ 印度在國際上大手筆的采購武器裝備,錢從哪來
印度的錢主要是靠稅收以及國際貿易來獲得的。所以印度這幾年的經濟發展處在一個非常快速的水平,也使得印度這兩年在國際軍購武器采購方面經常拋出一些大手筆。這也使得美國俄羅斯這樣的軍售大國,為了積極維護和印度之間的關系,頻頻向印度示好,比如說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所以印度這兩年對於周邊的安全局勢也帶來了很多不穩定的因素。
當然印度采購軍事武器裝備的錢主要是由於這些年印度的經濟發展,使得印度的稅收逐年增加再加上進出口貿易的加大,使得印度的錢變得越來越多,當然這些錢也被一些軍事大國盯上了
㈧ 同樣的軍費:為什麼俄羅斯不夠用,印度像是中了彩票
印度現在雖然已經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但是依然沒有脫離貧困的現象。可是印度的軍事實力可是不容小覷的,在美國公布的軍事力量排名中,印度的軍事實力,僅次於中美俄。這都要歸功於印度不計成本的資金投入。
以印度的火力來看,全球第四的確沒什麼問題,真的打起來。真的有第四的實力嗎?恐怕不見得吧。對此各位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㈨ 印度每年花費百億美元采購先進武器,他們是怎麼付款的
印度軍方的貪污腐敗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長期以來印度都有高於市場價買武器的傳統,很多分析人士認為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於部分印度軍方官員犧牲國家利益換取外國向個人提供的賄賂。無論這種說法在多大程度上是事實,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新德里方面進行軍購,印度軍方或多或少地能夠從中獲取利益。
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軍方花錢大手大腳也就不難理解了。在最近的一個多月來,印度和美國、俄羅斯、法國和以色列等都在進行軍售交易,有的是已有交易被印度催交,有的則是被追加甚至新增軍售交易。印度已然顯示出濃烈的對武器裝備的渴求,資金問題基本已被印度軍方所忽略。
隨之而來的後果,自然是武器裝備的價格上漲。雖然印度在其他軍售項目上的花費具體是多少還不得而知,但是光從和俄羅斯的戰斗機交易來看,印度就在當冤大頭。之前的消息顯示印度會花費7.8億美元,購買俄羅斯庫存中的12架蘇-30MKI以及21架米格-29,這個價格看起來非常便宜。
但是現在,對21架米格-29的購買以及對59架米格-29的升級,就需要9.84億美元,而僅僅是對12架蘇-30MKI的購買,資金就超過14.2億美元,這遠遠超出了印度軍方之前的總計7.8億美元的說法。有理由認為,印度軍方現在正藉助緊張局勢,對國內進行恐嚇,稱亂要求新德里方面提供更多的資金來進行軍購。
提供的資金能讓印度軍隊增加多少實力還很難說,短期內恐怕更是沒有太大影響,但實打實的影響是,印度軍方的錢包絕對是鼓起來了。考慮到印度軍方劣跡斑斑的貪腐問題,這一次局勢的意外緊張,恐怕會讓印度軍隊的官員們感到高興,因為賺錢的機會真的來了。
㈩ 印度窮的叮當響,大量采購武器的錢是哪來的
印度雖然在國際中放出大量采購武器的消息,但實際購買的數量非常少。並且很多購買時都是貸款。根據聯合國給出的未來人口數量的數據顯示,印度人口將會超過中國,可也正是因為印度人口數量得不到控制,所以對他們在經濟上的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平均生活水平被拉低。所以印度的經濟是非常低的。
在實際購買時,印度也經常選擇分期付款或者貸款。印度和美國的關系很好,在美國身上印度學到好的東西,卻把怎麼借錢的辦法學的很到位。印度在購買裝備時,基本上不會一次性支付,而是貸款。這些年來印度購買了俄羅斯大量的蘇式武器,比如戰斗機、核潛艇等,租借的價格還十分昂貴,但這些美國是不會對印度出售的,所以就算再貴印度也只能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