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的達利特人長什麼樣子

印度的達利特人長什麼樣子

發布時間:2022-08-13 17:45:13

❶ 印度的達利特人是一種什麼存在,為什麼被

邊緣地帶,黑暗的地方,不能在陽光下

❷ 印度的達利特人是一種什麼存在,為什麼被

種姓制度是印度特有的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如今已經存在三千多年,雖然在1947年印度就已經禮法廢除,但實際上仍廣泛存在於印度的任何角落中。

達利特在印度遭受歧視的現象非常普遍,而當地宗教、等級觀念等卻讓他們安於現狀,只是寄希望於來生能夠生在其它種姓家庭。而據印度人口普查報告,印度目前有1.67億達利特人,占總人口的16.2%。

❸ 在印度,什麼是「不可接觸者」

在印度不可接觸者其實是一個低種姓,達利特人一直在印度被稱為不可接觸者。是因為他地位非常低下。這個人群被所有印度人看不起,在印度過著社會最底層的生活。被剝奪了工作被剝奪了食物,並且被剝奪了生存的環境。達利特人在印度被稱為不可接觸者,是因為被其他人所嫌棄。但是其實達利特人是印度的原始居民。

達利特人其實是印度的土著部落後代,但是因為社會發展以及被殖民的原因導致了印度的原本土著備受其辱,備受歧視。這片土地被征服之後,就是達利特人災難的開始,因為征服者不允許他們進入他們的社會,不允許他們擁有體面的工作。歷史的遺留導致了達利特人成為了印度的不可接觸者。達利特人永遠只能做印度最骯臟的工作,直到現在印度人仍然是在歧視著達利特人。

❹ 達利特人是什麼民族

達利特(Dalit)印度語翻譯為:「被壓迫的人」。 印度是到現在還遺留又種姓制度,其中最底層的人被傳統的上等種姓叫做「不可接觸者」,即賤民,他們自己自稱為「被壓迫的人」,即達利特。 今天,在某些依舊保守的印度農村,你會看到有些人走路要避著人,因為他們不能讓自己的影子落到路人的身上;更有甚者,有的人帶著掃帚,邊走邊掃掉自己的腳印。他們為這個村子的人工作,卻不允許住在村子裡;他們不能到村子的井裡打水,小孩就算能上學也必須上專門的學校。 令印度教種姓制度臭名昭著的是它的種姓隔離,而最嚴苛的隔離正是施加在被稱為達利特(Dalit)的人身上。傳統上,達利特被認為是骯臟的,並且這種骯臟還可以藉由接觸傳染給別人,因此他們要躲大家遠遠的。 盡管聖雄甘地稱他們為「神之子」,但傳統的上等種姓卻叫他們「不可接觸者」,即賤民,而他們自稱為「被壓迫的人」,即達利特。 這是印度歷史留下的最黑暗的一道陰影,但是當世人的目光被每年6%以上的經濟增長和成千上萬的IT精英所吸引時,往往會忘了它的存在。 根據人口普查數據,印度目前有1.67億達利特人,占總人口的16.2%。

❺ 怎麼分辨印度種姓 印度人是怎麼區分高低種姓的

1、看語言:

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但實際上很多印度低種姓和賤民們是不會說英語的。英語是印度高種姓之間交流的語言,在印度當地是一種能體現高種姓身份的榮耀。

一個不會英語的人是永遠都不可能融入會英語的圈子中的,所以會英語也可以被我們視作區分印度高種姓和低種姓之間的方法。

2、看膚色:

一般情況下膚色越白那很可能就是高等種姓,而那些棕色皮膚的也是原居民,也就是低等種姓。

3、看婚姻:

在印度高種姓娶低種姓是一種習慣,但是高種姓嫁給低種姓卻是種罪惡。印度高種姓和低種姓之間是不能結婚的,但實際上這種規定只局限在印度高種姓的女子和低種姓的男子之間,如果是印度高種姓的男子想娶低種姓的男子的話,是可以被接受的。

(5)印度的達利特人長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1]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其中以印度最為嚴重。又稱賤籍制度。

這一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達利特。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主教育,受眾剎帝利,負責壟斷文化教育和報道農時季節以及宗教話語解釋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眾,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第三等級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業;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在種姓制度中,來自不同種姓的父母雙方所生下的後代被稱為雜種姓。

參考資料:網路-種姓制度

❻ 在印度首陀羅和達利特都是奴隸嗎

不是奴隸,只是在印度教種姓制度下被歧視、被壓迫的低等人。但低等人也有區別,首陀羅是種姓制度下的最低的第四等級人(第一等級婆羅門、第二等級剎帝利、第三等級吠舍),除四大種姓外,還有大量的「第五種姓」,稱為「不可接觸者」階層,又稱「賤民」或「達利特」,他們多從事最低賤的職業。賤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種姓之列。



瓦爾那
1.婆羅門:最高的瓦爾那,也是整個階序的核心。婆羅門本為祭司,根據《摩奴法典》規定,可從事教授吠陀經、司祭與接受奉獻這三樣工作,但在8世紀以後司祭逐漸不受重視,潔凈便取代前者,成為婆羅門最主要的特徵。此外,婆羅門享有許多特權,如不可處罰、不可殺害、可領回部份充公遺失物等。
2.剎帝利:次高的瓦爾那,《梵書》(Brahmanas)稱其具有與婆羅門共享「管轄一切生物」的權利。剎帝利是戰士和統治者,掌握實際的政治與軍事權力,但被排除在完整的司祭過程之外,因此不具有宗教上的權力。此外,其負有保護婆羅門之責。
3.吠舍:第三等的瓦爾那。吠舍是農人或牧人,任務是生產食物,並提供各種祭品。 《瞿曇》(Gautama)規定吠舍可從事農耕、商業、畜牧與放貸的工作。
4.首陀羅:最低的瓦爾那。首陀羅是沒有人身自由的奴僕,負責提供各種服務。
在當時,首陀羅是奴僕,但也不是奴隸。

❼ 人命不值3毛錢,印度「賤民」活得竟然不如奴隸,真相如何

《印度憲法》第15條規定:禁止國家僅因宗教、種族、種姓、性別、出生地之一或者其復合因素為由而在其事務中或者僱傭中歧視任何公民。

但是,現實中的印度恰恰相反:因種姓制度的存在,每時每刻每個角落的印度都存在歧視。

實際上,印度政府出台過一些政策來保障達利特的權益,比如立法禁止徒手掏糞。

但是,印度有近130萬人以此謀生,想靠一篇條文規定就徹底解決下水道高死亡率的問題並不現實。

就像印度早在1993年就立法禁止使用人工清理下水道一樣,這類條文總是禁而不止。

種姓制度就像一道枷鎖,鎖住了每一個印度人,代代相傳的種姓觀念讓很多人選擇認命。

電影里的婆羅門主角阿楊不是救世主,圖書或者法律條文也不是。

達利特們自救的捷徑只能是從印度教中抽離出來,改信其他教,但真正的、普遍的文明覺醒仍然需要漫長的時間。

電影可以推波助瀾為其發聲,但事實證明,這並掀不起大風大浪和實質性的改變。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一場卓有成效的改革或許源於一次刻骨銘心的陣痛,印度極其需要這樣的陣痛。

❽ 印度高種姓是什麼人種

印度種姓制度源於印度教,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歷史。這一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一張根據《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繪的瓦爾那等級: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至於賤民,則被排除在原人的身體之外。

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

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種姓制度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主教育,受眾剎帝利,負責壟斷文化教育和報道農時季節以及宗教話語解釋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眾,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第三等級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業;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被認為低賤的職業。在種姓制度中,來自不同種姓的父母雙方所生下的後代被稱為雜種姓。

一個底層不能互相支援扶持的社會是冷酷的。絕大多數刑事案件,基本上都是底層人之間的自相殘殺,很少有底層人去偷去搶去故意傷害頂層階級的。因為那些頂層高種姓人活動的區域,底層低種姓人根本就不會去。高種姓人打民事官司,對方一般也是高種姓人。也就是說,能跟底層人民發生矛盾,說明他們階層區別不大。在吠舍眼裡首陀羅是底層人,在那些真正的頂層階級高種姓人眼裡,吠舍也是底層人,除非換邦。除四大種姓外,還有大量的「第五種姓」,稱為「不可接觸者」階層,又稱「賤民」或「達利特」,他們多從事最低賤的職業。賤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種姓之列。在印度早已廢除種姓制度的情況下,種姓制度思想的殘留依然影響著印度人比如不敢對高種姓開槍。首陀羅被吠舍歧視,低種姓=低道德會成為普遍觀念。首陀羅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懶,同情首陀羅以至義務幫助他們或結婚就是雜種姓或聖母,而婆羅門能力以外的資產等於零。首陀羅不管遭遇了什麼,高種姓會覺得是因為懶,不能給福利養懶人。天真的吠舍有時會認為自己靠近高種姓會受到神的庇護很安全,然而婆羅門和剎帝利一紙文書就能把充滿優越感的高級吠舍直接打成首陀羅。印度毛派首陀羅造反,吠舍被共產,婆羅門和剎帝利在大洋彼岸笑哈哈。在印度,發達和較發達國家的外國人天生自帶剎帝利身份。

同時,各種姓派生出許多副種姓(或稱亞種姓、次種姓),進而衍生出更多分支。

除四大種姓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外的人,即所謂「不可接受的賤民」,又稱「達利特」。他們社會地位最低,最受歧視。種姓世襲,不易更改。社會地位高低、經濟狀況好壞,大多與種姓有關。盡管印度獨立以來,已廢除種姓制度,但幾千年來種姓制度造成的種姓歧視在印度不少地區、尤其是農村仍相當嚴重。

因為階級過大就會變成種姓,一但種姓完成低階層上升基本不可能,印度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雖然種姓制度在印度,早已是在法律上廢除多年了,印度的種姓制度在法律上並不存在,只是存在於觀念之中,而觀念這個東西,是會隨著經濟社會科技的發展,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不斷進步的。印度在教育和經濟上的發展,正在迅速的摧毀種姓制度在民間的根基。從2006年起,印度教育部宣布大幅提高「保留配額」比例,以便增加社會低種姓群體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其中在印度理工學院、印度管理學院以及全印醫學院3所印度最知名的院校,將來自低種姓家庭的入學名額從原來的22.5%提高到49.5%,其他20所普通大學則提高到27%。此舉引發了高種姓學生抗議逆向歧視,然而這項規定卻堅持了下來。

❾ 達利特在印度是怎樣一種身份為何出行前要拍手提醒別人

達利特在印度是最低等的人,他們甚至不被種姓制度所接受,被稱為低賤的人。達利特日常出行都需要拍手示意其他種姓的人,以免其他人避讓不及,遭受污染。

印度的種姓歧視特別嚴重,種姓制度是以血統為基礎的社會體系,在印度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在20世紀50年代,印度就頒布法律廢除了種姓制度,然而3000多年的歷史,讓種姓制度顯得深根蒂固,無法清除。

在印度內部,種姓之間是不能互相通婚的,而達利特更是只能在自己內部通婚。如果其他種姓與達利特通婚的話,那麼整個家族都會被貶為達利特,受到他人的嘲笑和侮辱。正是由於這樣,所以達利特是世代世襲。

在這種奇葩的種姓制度下,印度沒有出現動亂,也只能說歸功於印度的宗教以及世代的等級觀念。這使得達利特們,安於現狀,不會反抗,只是寄希望於下輩子能投身在其他種族。

❿ 在印度街上,如何快速分辨一個印度人是低種姓還是高種姓

姓氏、膚色、職業、籍貫是區分印度種姓的四大顯性方式。

首陀羅男性與其他任何種姓通婚產下的嬰兒,就是賤民「達利特」,三千多年下來,他們也產生了一個極其龐大的群體,連同地位低微的首陀羅一道,占據了現代印度80%以上的人口,成為金字塔架構的最底端。

閱讀全文

與印度的達利特人長什麼樣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電信手機卡網路如何 瀏覽:334
中國郵美國郵費多少 瀏覽:845
印度疫情這么嚴重為什麼不戴口罩 瀏覽:449
為什麼印尼和馬來西亞是穆斯林 瀏覽:235
越南貿易展在哪裡 瀏覽:691
義大利哪些大學有語言類本科 瀏覽:344
中國接聽英國電話多少錢 瀏覽:652
英國最貴的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101
印度紫檀木手鏈多少錢 瀏覽:201
四大糧食中原產於中國的是哪個 瀏覽:916
中國調味品第一鎮是哪個 瀏覽:741
伊朗胖人體重多少斤 瀏覽:385
義大利語黑手黨怎麼說 瀏覽:868
騰沖距離越南多少公里 瀏覽:954
義大利吃烤串長什麼樣 瀏覽:768
英國海運到韓國多久 瀏覽:40
中國愛國酒30年多少錢 瀏覽:602
伊朗男排身高最高的是多少 瀏覽:115
義大利布客氣怎麼說 瀏覽:930
印尼購買什麼區別 瀏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