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月船三號」探月和載人航天項目推遲目標發射日期,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據報道,印度第三次探月任務“月船三號”(Chandrayaan-3)因新冠病毒推遲到2022年發射。
“月船三號”早前計劃於2021年發射,不過由於疫情封鎖影響了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包括“月船三號”在內的幾個項目,因而遭到推遲。
“月船三號”包含著陸器和月球車,但不會擁有像“月船二號”那樣的軌道器。“月船二號”是印度第二個月球探測器,於2019年7月22日發射,旨在讓月球車登陸月球南極。“月船二號”軌道器成功繞月飛行,但2019年9月7日,“月船二號”的著陸器在預計軟著陸前幾分鍾墜毀於月球表面。
ISRO主席K Sivan表示,“月船三號”的構造和“月船二號”是一樣的,“但它沒有軌道器。 ‘月船二號’發射的軌道器將用於 ‘月船三號’。”
據SpaceNews報道,Gaganyaan項目於2018年8月正式宣布。而後首次不載人試飛最初計劃在2020年12月發射。但ISRO現在的目標是今年12月進行首次不載人試飛。
ISRO原定於2022年8月開展印度載人航天首飛,以紀念印度獨立75周年。但現在載人航天首飛被推遲,K Sivan表示,印度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將在暫定2022年-2023年開展的第二次不載人測試飛行後進行。
『貳』 關於印度最近發射的月船2號你都了解到了哪些內容
據BBC報道,當地時間7月22日下午2時43分,印度無人登月探測器「月船2號」在斯里哈里科塔發射場發射升空。探測器攜帶有著陸器和月球車,預計於9月6日或7日在月球表面進行軟著陸。如果任務成功,印度將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中國之後第四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月船2號」是印度實施的第二次月球探索任務。2008年10月,印度第一個繞月飛行器「月船1號」發射,於11月進入距離月球表面100千米的工作軌道,並對月面實施了撞擊。「月船1號」運行1年後失去無線電聯系,探月任務中止。
『叄』 印度航天
印度航天工業是一個國際社會廣泛支持下的航天機構的縮影,通過獲得精密的箭載儀器設備、火箭發動機等核心裝備來彌補其自主航天工業、航天工藝上的不足。
航天技術包括:製造運載器技術、航天器技術和地面測控技術。
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運載火箭,印度運載火箭的發射重量還相當有限,目前尚不具備發射超大載荷的能力。其最先進的運載火箭在其他國家提供發動機和精密儀器的情況下也落後中國10年以上。
看一則新聞:
作者:nealyan 提交日期:2004-10-4 12:54:00 訪問:97399 回復:1573
印度總統卡拉姆2日在南部城市金奈表示,印度將在2007年將一艘飛船送入月球軌道,將用於研究月球地形以及結構的用途。卡拉姆稱,印度目前早已具備向地球軌道發射衛星的能力。
印度人喜歡計劃,卻不務實。
最讓我討厭的是他們簡直自戀到極點。
LCA戰機大家都知道幾乎是萬國聯合製造的。
而我們的殲十除了發動機以外全部國產。
可是印度人竟說我們的殲十是靠別國,他們的LCA是完全國產。
就跟"印度的成績是雙倍的,因為絲毫沒有依靠外國技術。我們的月球探測器實際上是唯一純粹由亞洲研發的探測器,因為日本和中國擁有國際支持,並且能向其他國家購買材料,但是印度僅僅利用獨有技術和較少的資金開展一切工作」 這段話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覺得印度的航天技術落後我國有15年,如果加上製造工藝(他們的製造業相當差,很多好點的零件只能設計出來卻造不出來),相差20年。
『肆』 印度宣布即將發射第二個月球探測器,為什麼很多人都拿印度和我國做對比
首先在把中國和印度拿來對比的一直是印度人民,中國一直是埋頭苦幹發展好我們自己以超越美國為目標,對於印度來說我們沒有必要去和他們對比。首先印度這次發射「月船2號」探測器准備登陸月球,我認為也是面子大於實力,自從中國2018年「嫦娥4號」飛船登陸月球以後,對於印度人民來說刺激很大,印度媒體更是爭先恐後的報道,認為中國可以成功印度也一定能夠成功,民眾的呼聲正是高漲時期,正逢印度總理莫迪選舉關口,因此我認為印度總理莫迪利用人民的呼聲為自己造勢拉選票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印度的這個「月船2號」探測器原本定於今年4月發射的可是臨時計劃被取消,改成今年7月9日至16日發射也就是在莫迪大選以後,這個時間段不管有沒有發射成功對於莫迪來說都是一種成功。
三、城市基礎設施方面。中國鐵路截止2017年正在運行的長度達到了12.7萬公里,足矣繞地球三圈多(地球赤道40008公里)也是全球最長的鐵路網,印度鐵路全長1.6萬公里,至於高鐵方面就不比了,因為印度壓根沒有,其它城市建設方面我們也是各有領先,對於一個廁所都缺乏的國家來說基礎設施就不多做比較了。
『伍』 四個掌握月球探測技術的國家
目前為止,一共有6個國家實現過月球探測,分別是: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中國,印度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至今,前蘇聯/俄羅斯、美國、日本、歐洲航天局、中國和印度先後進行了月球探測.
【中國是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
美國最先發射月球探測器,但沒有成功;
蘇聯第一個成功發射月球探測器,月球1號(俄語:Луних-1)綽號「夢想」,是蘇聯、也是人類發射成功的第一個星際探測器,是蘇聯的第一個月球探測計劃「月球計劃」的第4顆無人月球探測器,它是一系列以「月球號」命名的探測器中的第一個成員.;
格林尼治時間2003年9月27日23時17分(北京時間28日7時17分),歐洲航天局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SMART-1號」由阿麗亞娜-5型火箭搭載從法屬蓋亞那的庫魯航天發射中心升空.
日本的月亮女神比北京時間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發射升空的我國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提前了40天.
印度月船1號(Chandrayaan-1)「月船1號」於當地時間2008年10月22日上午由印度國產的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C11發射升空,發射地點位於距離印度南部城市欽奈90公里的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
『陸』 印度要發射第二個月球探測器,你認為它有這個實力嗎
印度建國獨立和我們國家差不多,可是發展就比我們差遠了,由於印度國內種姓制度和政府部門的政見不合一直沒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對於航天領域來說更是落後於中、美、俄很多,可是偏偏印度各界人士喜歡把中國視為戰略層面的競爭對手,熱衷於比較和評判兩個國家之間的優劣和差距。
從「月船1號」發射到現期間技術方面也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又沒有美國和俄羅斯的技術支持,所以我判定印度這個「月船2號」前期發射應該不成問題,可是要想登陸月球並展開研究甚至是安全返回我覺得無異於痴人說夢。
『柒』 人類航天史上最低成本的登月工程,印度「月船二號」真的能成功嗎
我不是很看好它的未來,自從人類發展航天工程開始登月成為了一個國家是否成功的標准,所以個一直在研發各種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希望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大國實力。俄羅斯,美國,蘇聯,中國相繼都有探月探測器成功發射,而在2009年的7月22日,印度的月船2號再次升入天空,引起了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關注。月船1號早在2008年就發射了,但是最後以失敗而告終,後來又在2013年准備發射月船2號,但是由於設備的各種問題一直沒有成功發射,一直到今年7月22日,印度月船2號才成功發射。這也就是為什麼印度這個月球探測器發射能夠受到如此多關注的原因。
雖然成本比較低,但是印度方面表示這一次的月船2號將會軌道探月著陸登月集為一體,它的復雜程度要比中國的嫦娥2號和嫦娥3號還要復雜一些。雖然成本低,但是任務重,不知道月船2號會不會在月球上成功地完成任務?但是其他很多國家的科學家表示,印度這一次的做法完全是一口吃成胖子。雖然計劃比較美好,但是想要實現這樣的計劃是有一些不符合實際的。
『捌』 奔向月球南極,印度「月船二號」能帶來什麼
7月22日,印度月船二號探測器由GSLVMKⅢ火箭從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這是印度新一代GSLVMKⅢ火箭的第三次軌道發射。「月船二號」作為印度的第一個月球軟著陸探測器,將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嘗試在月球南極著陸。那麼,「月船二號」相較世界其他國家發射的月球探測器又有哪些特點呢?
極區工作的月球車需要將太陽能帆板豎起來,才能確保足夠的電力供應。雖然綜合權衡著陸難度等因素後,印度退而求次選擇了南緯70.9度的著陸點,但豎立月球車的太陽能帆板設計仍然保留下來,成為印度月球車Pragyan的標志性設計。「月船二號」Vikram著陸器的太陽能電池安裝在大角度的側壁上,同樣是適應月球極區光照條件的設計。
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已經創下了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的記錄,著陸點被命名為天河基地,而印度的「月船二號」目標是月球南極,說不定也能名留史冊。
月球南極是未來月球探測的熱點,這里存在大量的水冰,不僅可供月球基地和人員使用,還能用於生產氫氧推進劑反哺航天活動;極區太陽高度角低還有額外的好處,在月晝期間那裡不太熱,而月夜間也不太冷,比月球中低緯度地區更適合人類活動;月球極區還存在永久陰影區和永久光照區,是建造月球基地開展月球開發的風水寶地。
如果「月船二號」著陸成功,將成為人類航天史上第一個在月球極區著陸器的航天器,也是人類月球探測的里程碑,讓印度航天獲得空前的國際聲譽。這也難怪印度人首次軟著陸就要選在極區。
探測載荷力求突破
「月船二號」雖然重達3.85噸,但其中2379公斤是軌道器,剩下的1471公斤才是著陸器和巡視器。究其原因,除了「繞落巡」設計本身的復雜性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GSLVMKⅢ火箭運力不足,無法直接將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只能用軌道器負責變軌機動,導致軌道器變得笨重且龐大。同時,還導致著陸器不大且月球車很輕。印度航天面對這樣的不利局面,在探測載荷上仍然力求有所作為。
印度為「月船二號」設計了巨大的軌道器,尺寸為3.2×5.8×2.1米。這雖是火箭運力有限的無奈之舉,但體型大也可以帶更多的載荷。月船二號軌道器將運行在100公里×100公里的環月軌道上,軌道器設計壽命1年,供電功率1千瓦,帶有8個探測載荷,其中除了TMC地形相機、軟X射線譜儀和L/S波段SAR雷達這樣比較常見的載荷外,最大的亮點當屬高解析度相機。
這部相機可以一次對12公里×3公里的區域成像,成像解析度高達0.32米,解析度指標比美國的LRO探測器還高,而LRO探測器高分成像時在50公里高度軌道。換句話說,印度軌道器高分相機的實際分辨能力比美國LRO相機高3倍多。
另外,印度將首先用這部相機拍攝預定的落區,獲取高解析度影像用於著陸器避障,著陸完成後軌道器的相機將用於後續的科學考察任務。
作為有史以來月球軌道上解析度最高的相機,它肯定還會用於月球「考古」,拍攝阿波羅登月以及其他著陸器的著陸場所,或許不遠的將來我們就能看到更清晰的「嫦娥」和「玉兔」照片。
「月船二號任務」的月球車Pragyan只有27公斤重,是有史以來最輕、最小的月球車。印度月球車使用6輪設計,太陽能帆板只能提供50瓦的電力,而且沒有月夜抗寒設計,所以設計壽命只有14天,也就是一個月球日。印度月球車的移動速度為1厘米/秒,但它不具備獨立通信能力,只能通過著陸器和地球聯系,設計行駛距離為500米,畢竟它壽命有限,如果走得太遠就會失聯。
『玖』 印度月船2號已找到並正常工作,印度這次登月是否算成功了
發展至今,人們的發展逐漸伸向太空,成功登月,也成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於是印度在精心准備之後,在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了「月船2號」( Chandrayaan-2)無人探測器。可在最後關頭,探測器與地面失去聯系,就在印度人民萬分悲痛之時,忽然傳來喜訊,在月球表面發現了探測器,那麼這次的登月活動准確的來說因該是不完全成功。
包括印度總理莫迪也在安慰科研人員之後,奇跡發生了。印度失聯的月船2號探測器又被找到了,而且印度對外稱已經拍攝到了墜毀月船2號的照片,當然如果月球車被喚醒,而且可以正常工作的話,那麼印度此此登陸月球就可視為是一次成功的登陸。至於後續的發展呢,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吧。
『拾』 印度"月船2號"拍下首張月球照片,印度的科技能和中國相提並論嗎
不能相提並論,畢竟中國的科技發展現在還是非常快的。自7月22日「月船2號」升空後,可以說是寄託了印度航天的未來。第一張月球照片拍攝於據月球表面2650公里的地點,「月船2號」第一張月球照片出爐。
在「月船2號」發射成功後,中國是在第一時間向印度表達了祝賀。中國的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中國願意在月球探索領域與印度合作,兩國共同促進月球探索。按照計劃,「月船2號」將於9月7日登陸月球,如果成功,那麼印度將是全球第四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但是這仍然不足以證明印度的科技可以和中國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