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核潛艇為什麼成船形

印度核潛艇為什麼成船形

發布時間:2022-08-15 17:25:08

A. 哈特福德號號核潛艇做成魚的形狀是為了什麼

第一可以減低被雷達檢查出來的幾率。第二在夜晚浮出水面換氣的時候,不容易被發現!也許是這樣,也不確定!

B. 印度公開了下一代戰略核潛艇的照片,印度為何敢如此張揚

這其實是印度的一貫作風,印度阿三在這些事情上一度高調且張揚,而此次公開了下一代戰略核潛艇照片,更多的也是宣揚自己的軍事實力,覺得自己具備威脅東亞大部分地區的能力,想要更多的展現一下自己的國力,起到一些威懾作用。但其實就他們的實力而言,這並沒有什麼多大意義,在一些軍事強國眼裡,他們也不過是一些小嘍啰。

不過對於印度方面這一張揚的做法,也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討論,究竟是真有其事還是虛張聲勢,還得這艘潛艇實際造出來了再說吧,畢竟印度阿三有許多失敗的工程案例。

C. 為什麼中國的最新的軍艦看起來都象輪船改裝的而印度的最新的軍艦就象那麼回事

那是因為軍艦的建造思路早已超出了人們的想像 現在的軍艦是為了減少雷達反射面積所以建成了內傾角設計 而印度大多數是買的別的國家的二手裝備也就是美蘇七十年代的裝備 那時的軍艦以突出武器平台為主

D. 關於核潛艇的有關知識

核潛艇是潛艇中的一種類型,指以核反應堆為動力來源設計的潛艇。由於這種潛艇的生產與操作成本,加上相關設備的體積與重量,只有軍用潛艇採用這種動力來源。核潛艇水下續航能力能達到20萬海里,自持力達60-90天。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是美國的「鸚鵡螺」號,1954年1月24日首次開始試航,它宣告了核動力潛艇的誕生。目前全世界公開宣稱擁有核潛艇的國家有6個,分別為: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印度(印度的殲敵者號核潛艇在建)。其中美國和俄羅斯擁有核潛艇最多。 核潛艇的出現和核戰略導彈的運用,使潛艇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裝有核戰略導彈的核潛艇是一支水下威懾的核力量。

主要分類
核潛艇按照任務與武器裝備的不同,可分以下幾類:
1、攻擊型核潛艇,它是一種以魚雷為主要武器的核潛艇,用於攻擊敵方的水面艦船和水下潛艇;
2、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彈道導彈為主要武器,也裝備有自衛用的魚雷,用於攻擊戰略目標;
3、巡航導彈核潛艇,以巡航導彈為主要武器,用於實施戰役、戰術攻擊。
4、實驗用途核潛艇,作為特殊作戰和儀器、裝備實驗的平台而使用。

研發

潛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使用經驗暴露出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潛艇可以在水面下持續航行的時間。潛艇在水面下操作的時間受到電池蓄電量的嚴重限制,即使以最低的速率航行,也必須在一段時間之後浮出水面進行充電,在充電的過程當中潛艇非常容易受到攻擊。另外一個限制是潛艇上的電池能夠發揮的最大航速以及持續的時間,尤其是水面下的最大航行速率遠低於水面上的速率,若是要追隨高速航行的船艦時,潛艇必須浮出海面以柴油引擎輸出動力,才能夠勉強追上航行速率較慢的快速船艦,可是這樣一來,潛艇就失去海水對他的保護以及作戰上的優勢。因此,為了擴大潛艇的戰術價值,大幅提高海面下持續操作時間,研發替代動力來源一直是潛艇研究的一個重要目標。
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是由美國海軍研製和建造的。1946年,以海曼·喬治·里科弗(Hyman G. Rickover)為首的一批科學家開始研究艦艇用原子能反應堆也就是後來潛艇上使用的壓水反應堆。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核潛艇於1952年6月開工製造。此後,蘇聯,英國,法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度相繼製造了本國的核潛艇。
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是美國的「鸚鵡螺」號,是由美國科學家海曼·喬治·里科弗積極倡議並研製和建造的,他被稱為「核潛艇之父」。1946年,以里科弗為首的一批科學家開始研究艦艇用原子能反應堆也就是後來潛艇上廣為使用的「艦載壓水反應堆」。第二年,里科弗向美國海軍和政府建議製造核動力潛艇。1951年,美國國會終於通過了製造第一艘核潛艇的決議。鸚鵡螺號核潛艇於1952年6月開工製造,是在1954年1月24日開始首次試航。首次試航即顯示了核潛艇的優越性,人們聽不到常規潛艇那種轟隆隆的雜訊,艇上操作人員甚至覺察不出與在水面上航行有何差別,「鸚鵡螺」號84小時潛航了1300千米,這個航程超過了以前任何一艘常規潛艇的最大航程10倍左右。1955年7~8月,「鸚鵡螺」號和幾艘常規潛艇一起參加反潛艦隊演習,反潛艦隊由航空母艦和驅逐艦組成。在演習中,常規潛艇常常被發現,而核潛艇則很難被發現,即使被發現,核潛艇的高速度也可以使之擺脫追擊。由於核潛艇的續航力大,用不著浮出水面,因而能避免空中襲擊。到1957年4月止,「鸚鵡螺」號在沒有補充燃料的情況下持續航行了11萬余公里,其中大部分時間是在水下航行。1958年8月,「鸚鵡螺」號從冰層下穿越北冰洋冰冠,從太平洋駛向大西洋,完成了常規動力潛艇無法完成的壯舉,此後,美國海軍宣布不再製造常規動力潛艇要將所有的潛艇換成核動力潛艇。
早期的核潛艇均以魚雷作為武器。以後由於導彈的發展,出現攜帶導彈的核潛艇。核潛艇安上導彈之後,便出現了兩種類型:一類是近程導彈和魚雷為主要武器的攻擊型核潛艇;另一類是以中遠程彈道導彈為主要武器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又稱戰略核潛艇)。攻擊型核潛艇主要用於攻擊敵水面艦艇和潛艇,同時還可擔負護航及各種偵察任務。彈道導彈核潛艇則是戰略核力量的一次重要的轉移。在各種偵察手段十分先進的今天,陸基洲際導彈發射井很容易被敵方發現,彈道導彈核潛艇則以高度的隱蔽性和機動性,成為一個難以捉摸的水下導彈發射場。
彈道導彈潛艇是用艇載核導彈對敵方陸上重要目標進行戰備核襲擊的潛艇。它大多是核動力的,主要武器是潛對地導彈,並裝備有自衛用魚雷。彈道導彈潛艇與陸基彈道導彈,戰略轟炸機共同構成核軍事國在核威懾與核打擊力量的三大支柱,並且是其中隱蔽性最強/打擊突然性最大的一種。
潛對地導彈分彈道式和巡航式兩類。美國從1947年開始研製「天獅星-I」型潛對地巡航導彈,1951年在潛艇上發射成功,1955年正式裝備潛艇部隊,第一批戰略導彈潛艇由此誕生。蘇聯於1955年9月首次用潛艇在水面發射一枚由陸基戰術導彈改裝的彈道導彈。1960年7月,美國喬治·華盛頓號核潛艇首次水下發射「北極星」A1潛地彈道導彈,這是世界上第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

E. 潛艇為什麼要造成圓柱型

在水中行駛阻力最小。

F. 核潛艇為什麼是流線形的快

這種流線型就是所謂的紡錘型或水滴型 老式潛艇用的是船形 這種形狀在興波狀態下阻力小(就是水面航行),後來潛艇性能越來越好,水下航行時間增多,興波阻力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流體阻力(就是水下航行的阻力) 在這種狀態下水滴型阻力最小,速度最快.特別是核潛艇,因為它可以長期水下航行,所以現在的核潛艇幾乎都是水滴型.

G. 為什麼核潛艇要設計成水蘿卜形狀

這是在水中行駛時,阻力最小、噪音最低、抗壓最強的水滴型。

因作戰環境改變,所以提高水下航速和機動成為與潛深、靜音同等重要的指標。20世紀50年代,美國工程師受飛艇形狀啟發,在「大青花魚」號潛艇上做了一系列論證和實驗。發現水滴型潛艇外表面浸潤面積最小,能在水下獲得最小阻力、最大抗壓能力和最小渦流雜訊,是最適合水下高速航行的艇型。

水滴型潛艇的線型特點是首部呈圓鈍的紡錘形,潛艇的橫剖面幾乎都為圓截面,艇身從中部開始向後逐漸變細,尾部呈尖尾狀。水滴型潛艇的水下阻力小,有利於提高水下航速,但水滴型潛艇的水面航行性能較差,艇首容易上浪,而且易出現埋首現象。有的水滴型潛艇為了提高水面航行性能,採用了艇首浮力艙。過渡型潛艇是把常規型的直首和水滴型的尖尾相結合的一種潛艇線型,這種潛艇的水面航行性能優於水滴型,而水下航行性能優於常規型潛艇。

水滴型潛艇橫截面呈圓形,艇首是圓鈍的紡錘形,艇身各處都是曲線,長寬比較小,約7~8:1之間,從艇身中部向後逐漸變細,艇尾呈尖尾狀。

水滴型潛艇高航速、高機動,低嗓聲,優點很多。但也有缺點:

首先,艇體全是曲面,加工精度高,技術要求復雜。水面航行性能較差,艇首容易上浪,容易出現埋首現象(低速航行時艇首下沉),影響潛艇穩定。

其次,現代潛艇作戰距離越來越遠,越來越注重隱身性和遠程攻擊能力,高航速、高機動已不再是首要追求,裝備大量先進的主、被動搜索設備更為重要。

水滴型艇體缺少平直面,不利於安裝電子、聲吶設備。大孔徑舷側陣聲吶需要很長的平直基座,但水滴型潛艇提供不了,連海狼級、弗吉尼亞級這種拉長水滴型也是分3段安裝的。相比之下雪茄型、鯨型更容易布置。

另外消聲瓦也是個問題,水滴型潛艇受曲面影響,安裝消聲瓦比平直艇體潛艇更為復雜。

再次,水滴型潛艇艇首空間小,魚雷發射管和水聲探測設備不好安排,需要佔用更長的空間;艇內空間也小,不如其他艇型空間大。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工程師在水滴型艇體中間加入一段平行圓柱體,成為拉長水滴型。試驗發現高速性能雖略有下降,但影響不大,可用空間卻迅速增長,尤其適合彈道導彈核潛艇。美國洛杉磯級、俄亥俄級、海狼級核潛艇都是這種拉長水滴型。

拉長水滴型潛艇不斷改進,人們又在潛艇上增加了若干平行中體和梯形上層建築,能更合理的布置電子、聲吶和武器設備,彌補純水滴型潛艇的不足,成為現在很流行的「雪茄型」。


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拉長水滴型

H. 印度人為什麼沒有潛艇

印度為了積累核潛艇技術,特意在1988年,向前蘇聯租借了一艘核潛艇,從此長期保持著租借一艘俄核潛艇的狀態,雖說價錢不便宜,但是印度藉此培養出了本國的核潛艇操作官兵,同時也了解了核潛艇的結構。

後來又借著俄羅斯經濟困難之機,迫便俄同意幫助印實施核潛艇計劃,同時還通過各種渠道與法國等國聯系以獲得相關技術。這樣到2000年左右時,印度終於開始在本國造船廠內,開始建造第一艘核潛艇:「殲敵者」號,2009年7月26日下水,讓印度成為第6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I. 現代潛艇為什麼都做成水滴狀

水滴型是由對稱的翼型繞其中線回轉而形成的流線型回轉體.水滴型的橫刨面是圓形,因此在相同的排水體積下,艇體濕表面積最小.艇的首端為球形首,尾端是尖尾,因此在艇體周圍的水流平滑勻稱,艇體的形狀阻力小.這些都有利於降低艇的總阻力.水滴型的尖尾又可以採用低轉速,大直徑的單漿,可提高推進效率.所以這些都有利於艇的水下航速.同時還可以降低螺旋槳的雜訊,提高潛艇的隱蔽性.

在水滴型艇體的中部還可以插入一段圓柱形艇體.加長的這一段稱為平行中體.平行中體的水動力性能和曲面殼體差不多,但建築起來要容易得多.這種艇型仍為水滴型,可以稱為拉長的水滴型.

對於水下航行的潛艇,以選用水滴型好.美國的洛杉嘰級攻擊核潛艇的俄亥俄級彈道核潛艇都是典型的水滴型.

但是潛艇設計考慮很多因素.如果導彈尺寸過大,而不得不將艇體導彈艙段向上突出,例如蘇聯的D級彈道核潛艇就有一個大的"龜背".又如有的潛艇為布置首部聲納和適當照顧水面航行性能,將艇首做成"過渡型"艇首,例如德國201型,202型,205型,207型,209型等.

有"龜背"也好,是"過渡型"艇首也好,"鍥形"首也好,甚至是水面艦船的尾形也好,都還是"流線型"的艇型.

水滴型也是一種流線型,是一種最適合水下航行的艇型.潛艇不會有水面艦船中登陸艦艇那樣的特別艦艇,艦首有阻力很大的首門,為的是在登陸搶灘時放下登陸跳板。

閱讀全文

與印度核潛艇為什麼成船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有多少人打新冠疫苗 瀏覽:857
為什麼印度人叫印度三哥 瀏覽:94
人民幣五千可以換多少越南幣 瀏覽:873
中國有哪些疾病和災難 瀏覽:453
中國代工的耐克如何 瀏覽:854
義大利的餐館在哪裡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240
肯塔里在印尼什麼省 瀏覽:118
印尼買房子需要多少錢 瀏覽:519
在越南出國工作如何 瀏覽:801
越南網站看延喜攻略網址是什麼 瀏覽:307
越南紅雞一斤多少錢 瀏覽:429
義大利進口電腦裁床有什麼牌子 瀏覽:849
20歲以下的中國人有多少人 瀏覽:284
在哪裡有批發便宜的越南泡沫拖鞋 瀏覽:414
佩奇義大利面視頻怎麼做 瀏覽:952
伊朗藏紅花什麼人不能吃 瀏覽:730
藝術鑒賞常識中國畫如何欣賞 瀏覽:206
印度和主要流經哪個平原 瀏覽:207
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哪個簡單 瀏覽:996
韓國伊朗和義大利哪個發達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