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軍隊購買陣風戰斗機,這型戰斗機的具體性能如何
這款戰斗機的具體性能其實還是非常不錯的,因為運用了很多高科技的技術
㈡ 印度求購F35戰機 美國憤然拒絕:哪兒涼快哪待著
印度求購F35戰機 美國憤然拒絕:哪兒涼快哪待著去!
據印度某網站發表文章稱,印度航展正如火如荼舉行,此次航展聚焦了眾多目光。在印度的軍費開支項目中,有價值250億美元的戰斗機采購計劃更是牽動人心。法國、瑞典、美國等國家都躍躍欲試,希望中標。
印度購美國的f35遭到拒絕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印度不是離開時的研發國沒投過錢更不是北約國家就算美國賣給印度光排隊等恐怕到時六代機都出來了
㈢ 印度蘇30戰斗機已經達到50%國產化,為什麼還要引進西方戰斗機
印度蘇30戰斗機已經可以達到50%的國產化。但僅僅是這樣是完全不夠的。再加上它國產化以後,它的成本比直接引進會更加的大。而且蘇30戰斗機完全滿足不了印度想要對抗中國和巴基斯坦軍事需求。所以他還需要引進西方的戰斗機。並且引進西方的戰斗機,也是讓他在俄羅斯和美國之間做一個平衡。
第一階段是俄羅斯提供整架,由印度組裝。第二、三階段為印度和俄羅斯各生產部分套件,由印度自行組裝。而從2013年的第四階段開始,俄羅斯僅僅提供了部分零件而已,大部分的零部件還是由印度自行生產的,據說這個國產化還達到了50%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印度開始第四階段自行生產後,蘇-30MKI生產成本在3年之內,迅速從5000萬美元飆升到1.02億美元。
雖然蘇-30MKI的國產化達到了50%,但是這個比率是非常低的,還不足以讓印度擁有自行生產戰斗機的能力。更何況,印度國產的蘇-30MKI戰斗機,成本和價格遠超過進口。
㈣ 請問F-16IN(超級毒蛇)是什麼戰斗機
F-16IN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爭取印度2010年126架戰機的訂單的過程中,為印度量身打造全世界最新型的F-16戰斗機,新增特色包括延長戰機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以及同時偵測及摧毀來自地面與空中威脅的能力。它還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安全系統,即使戰機失去控制,也能使飛機系統康復和拯救飛行員生命。 F-161N被稱為「F-16的終極加強版」,機身結構壽命約8000小時,由於集成了第五代戰機技術,成為「世界最強的第四代戰機」。
綜合來說F16IN要強於F16C/D戰機,也強於J10A戰機,但是有外界說是也強1於中國的J10B,這個我不贊同,因為F16IN是外貿機型,不可能拿出太過於先進的技術,再就是J10B是一款很先進的戰斗機,歐美國家一直不認可中國能夠自主生產先進戰機,但是不可否認的說,中國的J10B戰機,採用了先進的相控陣雷達,還有J10B戰機是世界上第四款面世的用了蚌式進氣道的戰斗機(前三款分別是美國的F35,中國巴基斯坦聯合研製的梟龍,中國J20)具備很好的隱身能力,先進國產太行B發動機具備矢量噴氣技術,四餘度數控電傳火控系統(世界上最先進的),先進的飛行座艙等等,J10B要強於F16IN,更強於F16C/D。
㈤ LCA戰斗機的介紹
20世紀80年代初,巴基斯坦從美國獲得了先進的F-16A/B型戰機。印度在震驚之餘,發誓要研製一種全新的作戰飛機,性能上全面超越 F-16。 1983 年,印度 LCA 輕型作戰飛機項目正式上馬。雖然包括飛機發動機在內的關鍵部件都從國外引進,但受國力及航空科技水平的限制,研製工作進展緩慢。直至2001年1月4日首架驗證機升空,印度已耗資 6.75 億美元。LCA將為印度空軍組建一個有200架戰機的編隊,以取代日漸老化的俄制米格21戰機。導致屢次推遲的因素有多個,其中包括美國十幾年前因為印度在1998年5月進行第二次核試驗而對其實施的制裁。屢次推遲使得該項目的成本由最初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估計的330億盧比(約合7.43億美元)提高至 577.8億盧比。自這種戰斗機於2001年1月4日作為技術驗證機而進行首飛以來,印度航空發展局和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多年來進行了1500次試飛,有11架飛機參與,其中包括5架原型機。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正在生產8架量產飛機,並將為空軍首個20架飛機的訂單開始供貨。這20架飛機將用於組建第一個「光輝」戰斗機中隊,該中隊將建在泰米爾納德邦哥印拜陀附近的一個空軍基地。印度空軍2010年又增訂了20架「光輝」戰機,用於將在該國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杜蒂戈林附近組建第二個中隊。空軍在本10年中還將在該邦建設一個新基地。
㈥ 印度為什麼買2億美元一架的陣風,而不買1億美元一架的F35
印度為什麼買2億美元一架的陣風,而不買1億美元一架的F-35呢?
說到陣風戰斗機的價格,需要先來說明一下,其實所謂2億多美元一架的陣風,可不僅僅只是一架戰斗機,因為,印度還為其配套了相應的備用發動機,空射型導彈,其他配套零部件,以及人員的培訓費用等等;反過來再說F-35戰斗機,雖然表面上看美國的F-35戰斗機的單價約為1億美元左右,這是美國人聲稱的成本價,F-35戰斗機如果用於出口的話,價格肯定不止1億美元。這一點可以從日本購買的105架F-35戰斗機當中就能夠看出,因為,日本采購的105架F-35戰斗機的總價值就達到了231.1億美元。如果折算成單價的話,顯然已經超過了2億美元一架了,價格方面甚至還略超過於陣風。
按照當初的研發協議,F-35必須優先供應給參與研發國,其次是盟友國家,最後才是非盟友國家。如果按照這個研發協議規定,印度在2035年之前恐怕是買不到美製F-35戰斗機的,可等到那個時候, F-35戰斗機的地位恐怕就與當前的F-16差不多,早已經算不上是最先進的戰斗機了。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在現階段美國不會向印度出口F-35,這一點硬度方面是非常清楚的,而法國的陣風戰斗機則剛好相反,法國願意賣,印度也願意買,所以印度自然會選擇陣風戰斗機了,最後要說的是,法制陣風的單價確實非常的高,拋去備用發動機,備用設備以及人員培訓費用以外,陣風的單價也超過1.3億美元以上,當然,話又說回來,印度對外采購的絕大多數武器裝備,在價格方面都是比較貴的。
㈦ 各國主戰機型
日本:主力戰機不斷更新換代
二戰後由於受和平憲法的制約,日本空中力量雖然規模不算大,但主力戰機卻一直不斷更新換代,戰鬥力水平可謂世界一流。目前,日本主要靠以F-15J、F-4EJ和F-2為代表的主力戰機來增強其制空能力。
凡是引進的外國飛機或其他武器裝備,日本都會在原型號後面加上字母「J」。所以F-15J、F-4EJ戰機其實就是「大和」版的美製F-15制空重型戰斗機、美製F-4E「鬼怪」式戰斗機。
F-15J自1980年開始被引進。當時美國空軍也剛裝備這種戰機不久,隨後即把成套先進技術轉移給日本。F-15J是當今比較先進的多用途戰斗機之一。其最大馬赫數2.5,實用升限1.9萬米,最大航程達4600公里,裝備有1門6管20毫米航炮,9個外掛點既可掛載「響尾蛇」和「麻雀」空對空導彈,也可掛載各種對地攻擊導彈、炸彈,最大載彈量7噸。目前,日本航空隊裝備該型機202架,配屬於7個作戰飛行隊。F-15J從1997年開始進行大規模改進。改進後,F-15J的電子戰能力、空中格鬥能力、夜戰能力及全天候作戰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在2000年制定的中期防衛整備計劃中,日本表示「准備長時期將F-15J作為主力戰機」。
F-4EJ戰機日本從1969年就開始裝備。它空戰能力和對地攻擊能力都很強,最多可搭載8枚短程紅外製導的「響尾蛇」導彈和雷達制導的「麻雀」導彈,還可以攜帶核彈。然而,在日本引進F-4EJ後,發生了「別連科事件」,這促使日本對其性能進行了很大的改進。1976年蘇聯飛行員別連科駕駛一架米格-25叛逃並要求在日本的函館機場降落。那時,日本從千歲基地緊急起飛F-4EJ戰斗機對其進行跟蹤,但在渡島半島附近跟丟了低空飛行的米格-25。日本對這件事情反響很大。日本認為,雖然航空自衛隊在應對方面存在疏忽,但裝備方面的差距是主要原因,因為美國製造的F-4EJ裝備的火控雷達對下方目標的監視能力非常有限。於是,日本人改裝了「鬼怪」尾部的告警雷達和空空導彈配套發射裝置。改型後的飛機將主要用作近距空中支援,不再執行截擊制空任務。目前F-4EJ正逐步被F-2替代。
F-2不是日本的「私生子」,而是日美兩國共同孕育的「寵兒」。F-2也是空中「多面手」,既能進行空中格鬥,又可對地實施攻擊或是進行海上護航。F-2至今尚未經過實戰檢驗,不過其性能亦有可圈可點之處。F-2具有隱形功能,更偏重於對地攻擊和近距離火力支援。它的機翼由堅固輕巧的合成材料製成,因而能夠增大燃油貯存量和裝備更多武器。除此之外,F-2還採用了許多先進的高性能電子儀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火控雷達。該雷達採用的有源相控陣技術搜索范圍大、處理速度快、可靠性高,使F-2可以在被敵機發現之前就鎖定目標實施攻擊。F-15J也將換裝這種雷達。F-2的製造成本極高,堪稱「日本歷史上最貴的戰斗機」。到2011年,日本將製造大約130架F-2戰斗機。與此同時,日本將可能引進性能更先進的F-22或JFS型戰斗機,把空軍戰鬥力提高到新水平。
印度:大舉發展購買新型戰機
近年,印度不斷增加軍費用於購買國外先進的戰機。1996年印度和俄羅斯兩國簽訂協議,由俄方為印度製造蘇-30M和蘇-30MKI。1999年印度又購買了蘇-30K。到2003年年底,3批蘇-30MKI多用途戰斗機均已交付印度。另外,根據2000年12月底印俄兩國達成的協議,從2004年開始,印度按許可證生產140架蘇-30MKI戰斗機。預計印度按許可證組裝的第一架蘇-30MKI將於2004年底出廠,2007年將生產出完全由自己製造的蘇-30MKI。
今年2月,美印空軍在印度瓜廖爾舉行代號為「對抗印度-04」的兩國空軍演習。在演習中,蘇-30MKI性能卓越,大勝美國空軍F-15戰斗機。這讓美軍指揮官感到十分意外和吃驚。而在此次演習中印度空軍還使用了「幻影」-2000、米格-27、米格-29等多種戰機機型。美國《空軍》雜志援引一位參加演習的美空軍人員的話說:「我們所面臨的是數量上占優勢的印度戰機和對自己戰機非常熟悉、很精通戰術的印度空軍飛行員。兩者的結合使我們很難在對抗中獲勝。」這次演習再次顯示了印空軍的戰機實力。
此外,2001年8月,印度與法國達成了聯合生產「幻影」-2000型戰斗機合作協議。新的「幻影」戰斗機將取代那些服役期滿的戰機。「幻影」-2000戰機配備了先進的電子干擾系統,能執行轟炸任務,最多可以攜帶4噸彈葯,包括激光制導導彈、火箭和炸彈等。
早在2001年5月舉行的代號為「全勝」的陸空聯合演習中,參演的120架印空軍戰機在整個演習中出動1000餘架次,強度之大史無前例。扮演空中作戰部隊主角的是70架戰斗機、30架軍用運輸機和20架武裝直升機,從老式的米格-21,到米格-23、米格-27,直到最新的米格-29,幾乎包括了印空軍所擁有的各型戰斗機。隨著印戰機的不斷擴充,印空中實力將日益壯大。
東盟:美俄戰機分佔半邊天
東盟國家主戰飛機采購集中於美式戰機和俄制戰機。其中美式F-16、F/A-18D、F-5E/F系列以及俄制米格-29、蘇-27、蘇-30系列都是東盟各國的偏愛之物。
美式戰機造價不菲,表現為優異的機動性、超強的穩定性、卓越的電子控制系統和創新的功能設計。東盟國家中裝備F-16數量最多、型號最全的是新加坡。它有7架F-16A/B、20架F-16C/D、12架更為先進的F-16C/DBrock-50以及10架專門負責對地攻擊的F-16D戰機。為便於訓練、減緩國內土地使用壓力,新加坡早在1988年向美國訂購一批F-16A/B型戰斗機時就與美國簽訂了「和平卡爾文計劃」。根據該計劃,新空軍的7架F-16A/B由美國空軍第425戰斗機中隊管理,駐扎在亞利桑那州盧克空軍基地,並與該中隊一起訓練。此後新美又開始了「和平卡爾文計劃」的第二、第三階段,機型更新為F-16C/D,訓練基地增加了坎農空軍基地。目前新加坡「寄存」在美國的F-16C/D共有12架。印度尼西亞和泰國裝備的F-16戰機是早期製造的F-16A/B。馬來西亞是引進F/A-18D「大黃蜂」戰機的主要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也都裝備有不同數量的F-5E/F戰機。
俄制戰機表現為防護堅固、動力強勁、火力威猛並且總體造價較低,來自東盟國家的高額采購訂單自然不會少。1994年,馬來西亞與MAPO-米格簽訂了總額為5.6億美元、購買20架米格-29N型的合同。1997年,馬空軍開始為N型換裝N-019ME型雷達,並加裝空中加油系統。2000年起,馬空軍聘請俄方人員對N型作進一步改進。緬甸也是東盟國家中米格-29的用戶。蘇-27SK是蘇霍伊集團針對國際市場的要求而發展的多用途型戰斗機。印度尼西亞、越南購進的就是此型戰機。蘇-30MK戰機也是東盟軍火市場炙手可熱的明星。根據2003年5月俄羅斯和馬來西亞簽署的軍售合同,俄將在2006~2007年間向馬來西亞交付18架蘇-30MKM戰斗機。此合同總額高達9億美元。馬來西亞希望能夠通過購買這些先進戰斗機,加速本國空軍的現代化。印尼空軍也打算繼續擴充蘇-30MK戰機數量,以縮小與其他幾國的差距。
巴基斯坦:購買美機計劃嚴重受挫
第二次印巴戰爭之後,巴基斯坦空軍於1965年12月引進了12架全新的F-6戰斗機。
上世紀80年代初,巴基斯坦曾從美國那裡購買了約34架F-16戰斗機。1983年,巴空軍第一個F-16戰斗機中隊開始服役。
在1998年巴基斯坦進行核實驗後,美國宣布對巴實施禁運。因此,原計劃第二批70架F-16戰機始終沒有交給巴方。最令巴政府惱怒的是,第二批戰機的軍購款早已交給美方,美國不但不交飛機,而且這筆款項也被扣壓了10多年才還給巴基斯坦。由於外購新機的計劃受挫,因此整個20世紀90年代幾乎都是由F-7系列戰斗機為巴基斯坦空軍撐起一片天。1998年底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了自第3次印巴戰爭以來最激烈的武裝沖突。印度空軍出動多批次多架次的「幻影」-2000和蘇-30K戰斗轟炸機進行空中威懾活動,然而發現F-7P實在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敵手。因為巴空軍的F-7P總是出其不意地出現,讓印軍防不勝防。雖然雙方並沒有發生真正意義上的空戰,但F-7P的出現使印度空軍大量的對地攻擊任務被迫取消。
從1994年開始,巴基斯坦開始正式參與JF-17計劃。JF-17將取代現役的「幻影」-3/5、F-7等。JF-17的設計專家認為,JF-17達到了第3代戰機的綜合作戰效能:一是超視距作戰能力,二是極好的飛行機動性,三是具有先進的電傳飛行控制系統和航空電子系統。美國的軍事專家也承認說,與F-16的A、B型相比,JF-17性價比更高。
另外,巴基斯坦空軍在今年9月還向外界透露,美國正打算向巴基斯坦空軍出售18架F-16戰斗機。目前這一軍售計劃正在等待美國國會的批准。如果獲得批准,那麼此次軍售將成為美國對巴基斯坦實施國防產品制裁後數項交易之一。根據巴基斯坦空軍的要求,其所采購的F-16戰斗機將裝備高級中程空空導彈。
韓國:不惜重金打造「戰略空軍」
韓國一直計劃建設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戰略空軍」。為此,韓空軍將發展在防禦圈內可遂行制空作戰並可對陸、海軍作戰實施支援的戰力。該戰力將由F-4、F-16、F-15K戰機等空中力量構成。此外,為了提高防禦圈內的防禦制空作戰能力和打擊敵戰略目標的攻勢制空作戰遂行能力,韓空軍還將發展可對敵戰略目標實施打擊的攻勢制空作戰遂行系統。該系統將由戰斗轟炸機、掩護機、電子戰機、對地壓制機等構成。它們將組成一個以新一代戰機為主的攻擊編隊群。
目前,韓國空軍擁有戰機500餘架。其作戰司令部裝備有F-16C/D(約100架)、F-5E/F(196架)、F-4D/E(約130架)。其中最為現代化的戰機是F-16C/D。第一批F-16戰機是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末提供的。促使韓國當局選購F-16的主要原因是該機造價比較低,對地攻擊力強。1994年,韓空軍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訂了購買第52批次生產的F-16C/D戰機120架的合同。此批次戰機裝有新式航空電子設備和更大功率的發動機。
韓國空軍建設「戰略空軍」的構想實質是想完成由聯合防禦向自主防禦、由固守防禦向攻勢防禦、由沿岸防禦向遠海防禦的轉變。所以,為了提高本國空軍的裝備水平,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韓國空軍仍斥巨資購買波音公司的F-15K型戰斗機。根據美韓達成的對外軍售協議,韓國空軍將從2005年起引進F-15K多功能戰斗機,到2008年波音公司將向韓國陸續交付40架該型飛機。這將會極大增強韓空軍的力量。F-15K是在F-15E「鷹」式戰斗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F-15K可以配備多種空對空、空對地武器系統,包括3套在F-15系列戰機設計中首次加入的武器系統。韓國空軍最早將在2005年接收2架F-15K戰機,在2006年接收10架,2007年接收16架,2008年接收最後12架。
㈧ 印度有蘇30戰機生產線,為什麼不生產更多蘇30而買美國戰機
所謂的印度國產蘇30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自主,它的生產受到俄羅斯意志的制約並不是印度真正想要的國產武器。印度有蘇30生產線,但不代表它能無限制的生產戰斗機,印度生產蘇30需要俄羅斯授權並提供關鍵的技術設備,說白了,這些生產線只是為印度提供了部分工作崗位而已!
其薄弱的軍工能力並不足以消化吸相關技術。印度在籌建國產的光輝HAL戰機時,就需要法國幫助另外采購設備建立新的生產線,可見它本身沒有任何基礎工業支持高端裝備的生產工作。
㈨ 印度擁有美國的戰斗機嗎
印度目前沒有美國戰斗機,印度空軍目前主要機型為俄國的蘇30、米格29,法國的幻影2000和自產的LCA光輝。不過據稱印度將引進美國的F16戰斗機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