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說說你對印度人的印象
印度作為亞洲的第一人口增長大國,也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從我電視劇了解中的印度,可以看到他們的社會財富分配極不均勻,貧富差距非常的大。下面談談我眼中的印度人的是怎麼樣的。
其實,雖然印度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我真的覺得印度人的某些生活習慣我很難理解。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去越南去日本等過旅遊,但是卻很少選擇去印度的。
B. 你對印度的看法
鄙視印度!
印度和我們祖國綜合國力相比,差的很遠。尤其像你所說,那種垃圾連本國溫飽都搞不好,還想稱霸南亞!舉個例子,他們的首都新德里,竟有好多人家不通自來水,生活用水完全靠積蓄雨水。。。。連首都都這樣,他們整個國家更是可想而知了。還有每年的熱浪,居然有人被熱死,這種國家,也配稱金磚四國。。。可笑啊
還有印度的重工方面,大部分都依賴引進,尤其軍事工業,自主的東西搞了N年,最終都是些廢品,軍事力量完全靠國外。相比我們祖國也是差好多。
可是這種垃圾國家,卻不懂得與我們和平共處,處處和我們作梗!尤其是在邊境問題上,我國已經很忍讓了,這種垃圾卻得寸進尺!
大多數人都稱道印度軟體業發達。但我感覺也算不上發達啊。像印度曾經研製過的一種叫「阿瓊」的坦克來說吧,裝了法國的火控系統,德國的動力系統,英國的裝甲,只有軟體是他們國產。但那套軟體無法很好的來兼容「萬國」零件,經常低級笑話。最終導致那坦克幾乎毫無戰鬥力。。。。。
這樣的國家,壓根就是垃圾!
再補充點,印度的社會問題特別的復雜。國內兩種主要宗教教派(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沖突相當嚴重!還有印度人口幾乎快要爆炸,可是印度教義中卻不主張計劃生育(重男輕女思想濃厚),這樣勢必導致印度將來更加貧困,社會更加動盪
C. 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人對印度的印象這么差
因為印度的治安特別不好 ,衛生也比較差 ,食物也不太干凈 ,建環境交通措施也不太完善 ,所以對印度的印象比較差 。
D. 印度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印度人口10億,派別眾多,宗教以印度教為主,貧富差距很大,它和澳大利亞同屬英聯邦國家,實行的是民主制度卻保持著獨立前的社會結構.截至於2007年,在印度獨立時控制印度2/3土地與國民財富的大財團,今天依舊控制這印度64%的土地幾67%的國民財富。而到2005年,印度中央和聯邦政府所控制的公共用地實際不到印度總面積的2%。同樣,作為殖民底時期的遺留問題。今天,印度寶石出口業的80%控制在印度基督教教徒手裡。印度十大財團,過半數由帕西人財團組成。(海外印度裔首富米塔爾本身也是帕西財團一份子)印度超過70%的商品糧實際由錫克教控制的兩個面積不到印度總面積5%的邦來提供。不僅如此,這些少數民族一直控制著印度對外貿易。這里插一句,由於印度少數民族控制了太多印度的國民財富。(前面提及的三個少數族群,佔印度總人口不到15%)他們往往把獲利更積極投向海外,而不是印度國內,這很大程度拖累了印度基建。而,由於這些少數民族的經濟地位,印度中央政府在開國的時候選擇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與之抗衡,的確是情理之中。而印度政府和印度少數民族之間的經濟話題,恐怕不是我們中國人可以通過我們自身的國情所能理解的。比如,當年看塔塔公司的介紹,看到關於塔塔鋼鐵的介紹,第一句就是:印度獨立後塔塔鋼鐵的歷史,就是印度政府和塔塔之間的爭奪史........
印度和中國一樣是文明古國,它經常受到外來的民族、文明和宗教的侵佔,有著明顯的斷代史,二戰後才獨立.獨立後,印度政府狂妄自大,自視是不結盟國家的主要領袖,實行稱霸南亞\印度洋地區的政策,視中國為發展榜樣同時也是巨大的競爭敵人。與保證自己石油運輸路線的亞洲大國的中國存在一定的戰略沖突。當然與中國、巴基斯坦確實存在邊界沖突,不過最近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發動戰爭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周圍環境趨於穩定,同時也存在一定的與中國、巴基斯坦的軍備軍備競賽。
其實不能過於輕視印度,印度現在也是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已經以年增GDP 7%-8%持續增長20年了,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就,自然不是浪得虛名,印度有發達的軟體業、商務流程外包業、創意娛樂業的素材的企業.企業高效、規范,有條不紊。也許這與大家印象中農耕牧歌式的印度太不一樣,寶萊塢電影聞名世界,有鮮明印度特色--能歌善舞.2008年GDP1.2萬億美元,軍隊總人數大概在130萬,每年軍費開支300-400億美元,軍隊國防工業體系基本完整,能自己研製製造各種武器,但是由於還處在發展階段,自己生產、科研能力一般,自己生產的武器還不夠先進,外購美俄先進武器為主。
在他們眼中,印度正朝著開國元勛尼赫魯當年設定的道路前進著,「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銷聲匿跡,中間地位不能引動我,我也不相信中間地位是可能的」。印度人的這種自信有時甚至表現為某些人坐井觀天式的盲目,但毫無疑問這是一種巨大的力量!聯想到印度的經濟增長,遍布全球的高科技人才,龐大人口中佔大部分的年輕人,你可以忽視這個國家嗎?可能忽視這個國家嗎?尤其是作為它的鄰居。同為文明古國的中國與印度有著悠久的交往史,但時常感到當今兩國民眾之間的了解太少太少:印度人都知道的中國人僅僅是Jacky Chen(成龍).
馬克·吐溫曾經感慨道:「對印度的任何評價都是正確的,但是相反的觀點可能也是正確的,因為它太復雜了。」
但關鍵一點在於,印度的發展得到美俄和歐盟的支持,是他們遏制中國的一枚重要棋子。
E. 說說你心中的印度,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的地方
印度人喜歡思考,你會常常看到他們靜坐思考的樣子,所以印度有很多矽谷科技人才,這是需要我們學習。
F. 人們印象中的印度是一種什麼樣的形象
一說起印度的文化,有人腦海里就要浮現起西遊記里描繪的「西方天國極樂世界」,或者是耍蛇人、土邦主和吞刀吐火、走索弄丸耍雜技人的形象。這些使印度充滿神秘的色彩。近現代印度人口眾多,經濟不發達。不過,在古代,印度是世界上最耀眼的文明之珠。
G. 真實的印度到底是什麼樣的
印度這個國家,在我們看來很多方面都是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的。也許,這就是文化方面的差異造成的吧。
盡管說他們和我們國家相鄰,但是,很多方面我們都是不同的。我們的文化不受他們的影響, 他們的文化也不受我們的影響。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才有印度和中國的吧。
我們看看真實的印度,到底是怎麼樣的?
就好比印度人他們很講究衛生,大部分人都是不願意在家裡建造一個廁所的,在他們看來建造了廁所家裡就不幹凈了。
祖祖輩輩的都是如此的!
當然了我們所說的是大部分印度人的生活,事實上印度也有很多貴族的,這些貴族們他們的生活和歐美等發達國家是差不多的,他們也是吃西餐的,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是很西化的。畢竟印度之前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貴族的生活方式,被印度貴族給學走了。不過,這些貴族代表不了印度,他們畢竟是少數人呀。
印度人都是很本分的,大家都知道印度是分不同的種族的,他們最低賤的一個種族,絕對不會有想要成為高貴種族的想法。他們都是很本分的,你是什麼種族,在出生的這刻基本上就決定了。大家都守住自己的本業,做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印度最好的城市,最干凈的城市就是孟買,事實上到了孟買之後,你就會有一種這不是印度的感覺,這個地方就給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大城市一樣,它很乾凈人也不是太多,而且所有的事情,都是井井有條。
H. 你對印度的印象是什麼
印度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現代化發展速度快,正在進一步消除貧困,但是,我對印度的印象不太好,印度的強奸案發生的頻次很多,沒有得到很好的遏制。
I. 印度到底是個怎麼樣的國家
印度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
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9)你心裡的印度是怎麼樣的擴展閱讀:
印度礦產資源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
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煤463.89億噸(不含焦煤),鐵礦石97.54億噸,鋁土22.53億噸,鉻鐵礦1.24億噸,錳礦石6550萬噸,鋅589萬噸,銅352萬噸,鉛136萬噸,石灰石684.77億噸,磷酸鹽8100萬噸,黃金86噸,石油8.96億噸,天然氣6970億立方米。
此外,還有雲母、石膏、鑽石及鈦、釷、鈾等礦藏。森林覆蓋率為21.9%。
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擁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據歐盟報告:印度已成為農產品凈出口國。
因為印度的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其中西南季風很不穩定,使印度降水量的時間分配很不穩定,水旱災頻繁,使印度的糧食生產很不穩定。
印度認為,戰爭是人類的社會現象,是實現國家政治目標的一種斗爭形式。印度進行戰爭的目的是保衛國家領土完整和民族統一,維護民族利益,實現國家戰略的總目標。印度自認為其陸軍實力名列全球第三,海軍名列第五、空軍名列第六,印度國防部負責部隊的指揮、管理和協調。
J. 說到印度,你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
咖喱和電工,還有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