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這個國家的主要城市有哪些
加爾各答(孟加拉語:Kolkata /:Calcutta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它位於印度東部恆河三角洲地區,胡格利河(恆河一條支流)的東岸。屬印度第三大城市(僅次於孟買和新德里)。在殖民地時期,從1772年直到1911年的140年間,加爾各答一直是英屬印度的首都。在這期間,該市一直是印度近代教育、科學、文化和政治的中心,迄今仍然保存有大量當時遺留的維多利亞風格建築。但在1947年印度獨立以後,由於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該市經歷了長期的經濟停滯。不過,自從2000年起,經濟復甦取代了病態的衰落,該市開始重新迸發出增長的活力。加爾各答還是一個擁有獨特的社會政治文化的城市,以其從印度獨立運動到左翼和工會運動的革命歷史著稱,以印度共產黨 (馬)為主的左翼陣線通過民主選舉,已經在加爾各答所在的西孟加拉邦連續執政30年。
② 印度有多少人口和面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2月更新顯示,印度人口數量為13.24 億,國土面積約為2980000 km²(不包括中印邊境印占區和克什米爾印度實際控制區等)。
印度位於北半球緯度8° 24′~37 ° 36′,東經68° 7′~97 ° 25 '. 印度是南亞最大的國家,面積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印度一級行政區包括28個州(省)、6個聯邦領地和1個國家首都區。
每個州都有自己的民選政府,而聯邦領土和國家首都地區則由聯合政府任命的行政官員管理。此外,盡管印度在南極洲沒有自己的土地,但它在南極洲也有兩個科學基地:Dakshin Gangotri和maitri。
印度的地形地貌:
從喜馬拉雅山脈向南,一直延伸到印度洋。北部有山脈,中部是印度河-港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和東西兩側的沿海平原。平原占總面積的40%,僅佔山地面積的25%,占高原面積的1/3。然而,這些山脈和高原大多海拔不超過1000米。
地勢低緩,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便利,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和適合農業生產的沖積土、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用於農業,農作物可常年生長,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
③ 印度有哪些城市
1、加爾各答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它位於印度東部恆河三角洲地區,胡格利河(恆河一條支流)的東岸。屬印度第三大城市(僅次於孟買和新德里),是印度最大的麻紡中心,世界大城市黃麻產量名列前茅。人口15726000人(2020年1月)。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行政區劃
④ 印度尼西亞的所有城市有哪些
印度尼西亞的主要城市有: 雅加達、瑪琅、萬隆
⑤ 印度全國有多少城市
1、孟買 2、德里 3、班加羅爾 4、加爾各答 5、金奈
6、海得拉巴 7、艾哈邁達巴德 8、浦那 9、蘇拉特 10、坎普爾
11、齋浦爾 12、勒克瑙 13、那格浦爾 14、巴特那 15、印多爾
16、塔納 17、博帕爾 18、盧迪阿納 19、亞格拉 20、賓布里-金傑沃德
21、納西克 22、瓦都達拉 23、法里達巴德 24、加濟阿巴德 25、拉傑科特
26、密拉特 27、格利揚-棟比瓦利 28、新孟買 29、阿姆利則 30、瓦拉納西
31、奧蘭加巴德 32、紹拉普爾 33、阿拉哈巴德 34、賈拉爾普爾 35、斯利那加
36、蘭契 37、維沙卡帕特南 38、昌迪加爾 39、邁索爾 40、豪拉
加爾各答——面積568.8平方千米,人口1086萬,位於恆河下游支流胡格利河畔,離孟加拉灣有礙138.4公里。加城 印度東部最大的港口和鐵路、航空樞紐,在印度的工商業、金融、文化等方面佔有重要地位。
孟買——面積603平方千米,人口1256萬。它頻臨阿拉伯海,是個天然良港,被稱為印度西部的門戶,也是印度海軍的重要基地,在印度的政治、經濟、金融、軍事、文化各方面都佔有重要地位。
馬德拉斯——面積128平方千米,人口536萬。它東頻孟加拉灣,是印度最大的人工港,海、空、鐵路和公路均很方便,被成為印度南部的門戶。
海德拉巴——面積298.5平方千米,人口427萬。該市實際上是由海德拉巴和塞康拉巴德兩個城市組成。它位於德干高原,是印度南北交通要道和印度空軍高級飛行訓練基地。、
艾哈邁達巴德——面積93平方千米,人口328萬。它是印度第二大紡織中心。
班加羅爾——面積93平方千米,人口410萬。它是南印度的工業城市和商業中心,很多軍工廠都建在這里。
⑥ 印度有哪些大城市
印度的大城市有:
孟買 、德里 、班加羅爾 、加爾各答 、金奈、海得拉巴、艾哈邁達巴德、浦那、蘇拉特、坎普爾、巴特那、印多爾、塔納等。
1、孟買,孟買是印度西岸大城市和全國最大海港。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孟買人口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包括鄰近郊區的孟買大都會區人口約為2500萬,世界排名第六位。年平均人口增長率達到2.2%。
(6)印度國家有多少城市擴展閱讀: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1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
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⑦ 印度尼西亞有哪些城市
印度尼西亞的主要城市有: 雅加達、瑪琅、萬隆
⑧ 世界上有多少個城市
195個國家
世界上共有23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家為195個,地區為37個。
亞洲(Asia)共4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48個國家,0個其他地區。
東亞: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
東南亞: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東帝汶。
南亞: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中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
西亞:阿富汗、伊拉克、伊朗、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阿曼、葉門、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耳其、塞普勒斯。
歐洲共47個國家和地區。其中44個國家,3個其他地區。
⑨ 印度有什麼著名的城市
一、孟買是印度西部濱海城市,印度第一大港口,棉紡織業中心,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買大區是印度整個國家人口第二密集的地區,2016年的人口統計顯示,該地區人口大約2130萬。孟買也是印度最富裕的城市,這里的百萬富翁和千萬富翁冠絕印度所有城市,重要的貿易中心和港口城市。孟買港是一個天然深水良港,承擔印度超過一半的客運量,貨物吞吐量相當大。孟買是印度的商業和娛樂業之都,擁有重要的金融機構--諸如印度儲備銀行、孟買證券交易所、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和許多印度公司的總部。該市是印度印地語影視業(稱為寶萊塢)的大本營。
八、蘇拉特是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港口城市。在孟買北250公里,西距坎貝灣23公里,塔普蒂河口右岸。歷史悠久,物產資源豐富。2007年是蘇拉特鑽石加工業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年,印度加工鑽石出口產值達120多億美元。每年,全世界每11顆鑽石中至少有9顆來自蘇拉特。
九、齋浦爾是拉賈斯坦邦(Rajasthan)首府,印度北部的一座古城,在新德里西南250公里處,人口62萬,面積11117.8平方公里,為印度北方重鎮,也是珠寶貿易中心。
1727年始建,市街按棋盤方格式設計,高大、古老粉紅色的建築表現出印度建築藝術的優美,有「印度粉紅色之城」之稱。毛織品著名。有煉銅、機械、電器、絲紡織、棉紡織等工業。並以精製寶石和黃銅器著名。文教中心。
十、海德拉巴,特倫甘地邦的首府,位於印度中部。以其富饒的歷史和建築、清真教寺、廟宇而著名。它擁有豐富的藝術、手工藝和舞蹈的文化遺傳。
⑩ 印度所有城市的地名
一、印度名邦名稱中英對照表:
1、Andhra Pradesh 安德拉(邦)
2、Assam 阿薩姆(邦)
3、Bihar比 哈爾(邦)
4、Goa 果阿(邦)
5、Gujarat 古吉拉特(邦)
6、Haryana 哈里亞那(邦)
7、Himachal Pradesh 喜馬偕爾(邦)
8、Kanatak 卡納塔克(邦)
9、Kerala 喀拉拉(邦)
10、Madhya Pradesh 中央(邦)
11、Maharashtra 馬哈拉斯特拉(邦)
12、Manpur 曼普爾(邦)
13、Meghalaya 梅加拉亞(邦)
14、Mizoram 米佐拉姆(邦)
15、Nagaland 那加蘭(邦)
16、Orissa 奧里薩(邦)
17、Punjab 旁遮普(邦)
18、Rajasthan 拉賈斯坦(邦)
19、Tamil Na 泰米爾納德(邦)
20、Tripura 特里普拉(邦)
21、Utar Pradesh 北方(邦)
22、West Bengal 西孟加拉(邦)
二、印度城市地名中英對照表:
1、Agra(阿格拉)
2、Ahmedabad(艾哈邁達巴德)
3、Allahabab(阿拉哈巴德)
4、Bangalore(班加羅爾)
5、Baroda(巴羅達)
6、Benares/Varanasi(貝拿勒斯/瓦拉納西)
7、Bombay(孟買)
8、Calcutta(加爾各達)
9、Coimbatore(哥印拜陀)
10、Guntur(貢土爾)
11、Hyderabad(海得拉巴)
12、Indore(印多爾)
13、Jaipur(齋浦爾)
14、Kanpru(坎普爾)
15、Lucknow(勒克瑙)
16、Madras(馬德拉斯)
17、Marai(馬杜賴)
18、Nagpur(那格普爾)
19、New Delhi(新德里)
20、Poona(浦那)
21、Simla(西姆拉)
22、Trivandrom(特里凡得琅)
23、Vellore(韋格爾)
24、Vishakapatnam(維沙卡帕特南)
(10)印度國家有多少城市擴展閱讀: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
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
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
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
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
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
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