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佛教產生於什麼時候的古古印度

佛教產生於什麼時候的古古印度

發布時間:2022-08-16 19:13:55

Ⅰ 佛教是什麼時候創立的

佛教誕生是在西元前6世紀以前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被稱為佛陀)建立。從孔雀王朝開始,即中國的漢代時期傳入我國。

佛教由古印度的喬達摩·悉達多(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或佛陀)35歲時創立,由於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說法有兩種(參見釋迦牟尼條目),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23年5月月圓之日,另一種認為是在前589年或前588年。

當時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在其後的幾十年中雲游四方,度化了許多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大。

(1)佛教產生於什麼時候的古古印度擴展閱讀

釋迦牟尼死(入滅)後,弟子們整理出他的言行說教,通過幾次結集,成為經、律、論「三藏」。之後佛教在古印度發展非常迅速,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成為了國教,佛教得到了極大的弘揚。隨著形勢的發展,佛教修正並發展了釋迦牟尼的學說,分化為18個部(有的說是20個部)。1世紀時產生了大乘佛教。

從孔雀王朝開始,佛教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南傳佛教(又稱小乘佛教)主要影響泰國、緬甸、柬埔寨、斯里蘭卡等地。

北傳佛教(又稱大乘佛教)又分為兩個支派,一個經喀什米爾到達新疆,在漢朝時傳入中國,形成漢傳佛教,後又傳入朝鮮、日本以及越南;另外一支則主要在西藏地區傳播,稱為藏傳佛教,後來又傳入蒙古和中國東北等地區。

參考資料網路——佛教

Ⅱ 佛教起源於什麼時候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5世紀。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產生於公元前5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名悉達多·喬達摩(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20歲時離家成道,此後被尊稱「佛陀」,意為覺悟者,簡稱「佛」,所傳宗教被稱為「佛教」。佛陀示現涅槃後的數百年間,佛教傳遍印度次大陸,稱為原始佛教,這段時間稱為原始佛教時期。

(2)佛教產生於什麼時候的古古印度擴展閱讀:

佛教的派別:

1、南傳佛教:現代中國南傳佛教主要分布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思茅地區、臨滄地區、保山地區,傣族、布朗族、阿昌族、佤族的大多數群眾信仰南傳佛教。參見傣族佛教。

2、漢傳佛教:佛教傳入中國的確切年代尚無定論,異說頗多,最廣泛的說法是東漢永平十年(67),漢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廣求佛像及經典,並迎請迦葉摩騰、竺法蘭等僧至洛陽,在洛陽建立第一座官辦寺廟——白馬寺,為我國寺院的發祥地。

3、藏傳佛教:主要流行於西藏、雲南、四川、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省、自治區,藏族、蒙古族、裕固族、門巴族、珞巴族、土族群眾普遍信仰。

4、回鶻佛教: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西域、敦煌出土了為數極為豐富的古代回鶻文文獻,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佛教內容。這些文獻填補了歷史記載上的許多空白,為古代回鶻佛教、歷史、文學、語言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知的資料。

Ⅲ 佛教起源於哪個國家創始人是誰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5世紀,其創始人為悉達多.喬達摩。

釋迦牟尼是教徒對他的尊稱,相傳他是現在尼泊爾境內迦毗羅衛國的太子,他29歲時,深感印度婆羅門教種姓制度的不合理,下層社會深受生、老、病、死之苦,遂離家出走,35歲時得道,創立佛教,獲得貧苦人的支持。

當時的印度社會,上層種姓殘酷壓迫和剝削下層種姓社會,社會矛盾十分復雜而尖銳,這就給佛教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條件。釋迦牟尼為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神創說,提出"眾生平等"。

(3)佛教產生於什麼時候的古古印度擴展閱讀:

佛教歷史派別

一、原始佛教

1、佛教產生於公元前5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名悉達多·喬達摩(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20歲時離家成道,此後被尊稱「佛陀」,意為覺悟者,簡稱「佛」,所傳宗教被稱為「佛教」。佛陀示現涅槃後的數百年間,佛教傳遍印度次大陸,稱為原始佛教,這段時間稱為原始佛教時期。

2、自佛陀入滅百年後起,原始佛教內部由於對教義的理解不同,曾發生多次分裂,進入部派佛教時期。

二、南傳佛教

在第一次佛教分裂後,原始佛教分成了上座部和大眾部。上座部諸派向南傳播,盛行於斯里蘭卡,遍傳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地區,後傳入中國雲南,廣西等地。稱為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所傳誦的三藏經典使用的語言主要是屬於巴利語系,故又稱為巴利語系佛教、巴利佛教。

Ⅳ 佛教起源於哪個國家

佛教起源於尼泊爾。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

其實,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位於現今尼泊爾境內,所以佛教起源於尼泊爾。

(4)佛教產生於什麼時候的古古印度擴展閱讀:

佛教觀點

1、否定宿命論

佛教否定宿命論,認為人有命運,但是不鼓勵人聽天由命,而是希望人開創命運。佛教主張諸法因緣而生,因此命運也是因緣生法。壞的命運可以借著種植善因善緣而加以改變。

2、緣起論

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既然是眾緣所生,就是無自性的,就是空的。佛教認為,因緣不具備的時候,事物就消失了,這樣的一種現象就是「空」。

3、反對自殺

佛教認為人身難得。眾生在無量劫的輪回中,獲得人身的機會如「盲龜值木」,極為難得。對修學佛法來說,人身無八無暇、有十圓滿,是學習佛法最好的善緣條件。

傳印會長指出,佛教既反對殺生,也反對自殺,更倡導護生。

4、反對末日邪說

末日傳言沒有任何佛教經典依據,佛教是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的宗教,佛教徒不應該輕易相信和傳播世界末日的說法。佛教宣稱每天都是好日。

Ⅳ 佛教什麼時候產生的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至5世紀的古印度,其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前565-前485),佛教界一般尊稱為釋迦牟尼或佛陀。

佛教產生後逐步從印度次大陸擴展,南傳東南亞,北傳中國及朝鮮、日本和越南等地,並迅速發展成為世界性宗教。佛教傳入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是在公元前2年漢哀帝時。先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到現在的新疆地區,然後又傳到內地。

漢語系佛教屬北傳大乘佛教,傳入內地之初,被視為類似黃老道的神仙方術,佛類似神仙,信仰者主要是社會上層人士。這一時期佛經的翻譯和傳講常借用當時流行的道、儒的思想和詞語,有很強的依附性。

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已經普及到社會各個階層,佛教界人才輩出,佛教獨特的教義也在這一時期被真正顯發出來。

隋唐時期,佛教基本完成了中國化進程,進入鼎盛時期,形成了諸多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宗派。很多宗派日漸深入民間,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壯觀場面。宋代以後,佛教總體上是由盛轉衰,逐漸與儒、道融合,由官方宗教進入民間信仰。

(5)佛教產生於什麼時候的古古印度擴展閱讀:

喬達摩·悉達多的教化:

1、在波羅奈城的活動:最初說法之後,釋迦牟尼暫時留在鹿野苑。波羅奈城當時是水陸交通樞紐,經濟貿易很活躍。在波羅奈度完雨期後,佛囑咐他們獨自分頭游歷各地,而他自己獨往摩揭陀的優婁頻羅聚落。

2、摩揭陀國的初期教化:釋迦牟尼返回優婁頻羅,事火外道三迦葉及其門徒改宗佛教。皈依佛教的摩揭陀人中,不少是受到三迦葉的影響。佛成道次年到王舍城,頻婆娑羅王成為護法居士並贈送竹林精舍。

成道第四年,本是詭辯派的舍利弗和目犍連帶領同門皈依佛教,二人指導了教團在理論上的重大完善和發展。摩訶迦葉也在此時期皈依,佛滅後他成為教團的實際統領者。憍薩羅國富商須達多,在王舍城投宿期間皈依釋迦,此人對後來佛在憍薩羅國的傳教起著重要作用。

3、訪問釋迦國:結束摩揭陀國的教化,佛訪問釋迦國。一般認為其獨子羅睺羅和異母弟難陀(當時是訂婚期)都在首次訪問時出家。

Ⅵ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幾世紀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喬達摩·悉達多)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建立,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主要流行於東亞、東南亞及南亞等地區,在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佛教認為一切未解脫的有情眾生都在天道、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這六道里生死流轉,無有止境。四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

四諦:
佛教教義的核心內容,四諦即:(1)苦諦:指三界六道生死輪回,充滿了痛苦煩惱。(2)集諦:集是集合、積聚、感招之意。集諦,指眾生痛苦的根源。(3)滅諦:指痛苦的寂滅。滅盡三界煩惱業因以及生死輪回果報,到達涅盤寂滅的境界,稱為滅。(4)道諦:指通向寂滅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認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脫離生死輪回的苦海,到達涅盤寂滅的境界。
佛教產生的背景:
1.佛教產生的時代正是印度奴隸社會比較發達的時代。
2.從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印度進入所謂「列國」時期,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國家。各國之間不斷發生爭霸戰爭,戰亂加深了人民的災難,促使階級關系急劇變動和新思潮的出現。
3.奴隸階級需要尋找精神上的安慰和寄託,而且奴隸主階級也需要探索解脫險境的道路。
4.佛教的產生受沙門教的影響。
5.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受到極大的挑戰,統治階級需要新思想束縛民眾。

Ⅶ 佛教的發源地是哪

佛教發源於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喬達摩·悉多所創(參考佛誕)。

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

傳入中國:佛教發源於印度,傳到中國後與中國的傳統文化互相影響、吸收,發展為中國的民族宗教之一,成為中國封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古代社會歷史,對哲學、文學、藝術等其他文化形態,都發生了深遠的多方面的影響。

佛教中的主要派別有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大乘與小乘的區別不僅在教義理論方面,也反映在宗教實踐方面。 對佛祖的看法上,小乘把釋迦牟尼當作教主,而大乘則把他當作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神。在修持方法和結果上,小乘追求個人的解脫,大乘則認為應以普度眾生,成佛度世為最高目標。

從哲學的宇宙觀來看,小乘主張"我空法有",而大乘則認為"法我皆空"。大乘佛教流行於中國、蒙古、朝鮮、日本、越南。因其是從印度向北傳播的佛教,又稱北傳佛教。小乘佛教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國家。因其是由印度向南傳播的佛教,亦稱南傳佛教。在我國西藏、青海、內蒙古等地區成為喇嘛教的形式,屬於中國佛教的一支,稱藏傳佛教。

它於7世紀吐蕃占普松贊干布開始信奉佛教,至13世紀初,經宗喀巴改革而逐漸強大。藏傳佛教有其獨具的許多教派,嚴密的寺院組織和學習制度。

(7)佛教產生於什麼時候的古古印度擴展閱讀:

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他存在於西元前第一個千年的中期。此時商品貿易的繁榮促使了剎帝利階層的崛起,構成阻礙的傳統婆羅門教權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躍著包括佛教在內的沙門思潮。

釋迦牟尼的生平,沒有引起早期三藏編者的重視,他們只是盡量詳細記錄導師的言詞;更詳盡的敘述和更傳奇的故事在後來才被精心編造出來。關於佛陀的形象,相對可靠的是一個基本輪廓。

他成長於富裕的環境,娶妻生子後,大概29歲時出家;所學的禪定和苦行都無法解決問題;約35歲時得到佛陀的自覺。餘生的歲月,他的足跡遍布恆河流域,向各階層說法教化。他對外道思想所做的揚棄,糾正了時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維護了剎帝利的階級利益,使他被尊稱為釋迦族的聖人。

佛滅後,聖典先是口口傳誦,較晚才陸續出現文字經典;原始經典後來又經各部派的重新編纂。這一系列的過程,佛陀的原說一直被加工。所以在全部藏經中,某些法義以略不相同的面目出現。最多隻能在一定程度體現佛陀教說的,

是巴利五部尼柯耶和漢譯四部阿含所代言的「原始佛教」 ,其內容結構多為三法印、四諦、八正道、十二緣起、三十七道品等。佛陀的根本原理,是成立於無常、無我的緣起,例如舍利弗皈依佛陀前,只需告訴他:「世尊所說,諸法是因緣的生滅」。

參考資料:網路-釋迦牟尼佛

Ⅷ 佛教產生於幾幾年的古印度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5世紀。

佛教誕生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Ⅸ 佛教是起源於什麼時候它的創始人是否是釋伽哞尼

佛教 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被稱為佛陀)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建立,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 [1] 「佛」,全稱「佛陀」,意思是覺悟者。 [2] 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人們的一切煩惱(苦)都是有因有緣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生死輪回。惟有斷滅貪、嗔、痴的聖人(佛陀、辟支佛、和阿羅漢)才能脫離生死輪回,達到涅槃(清涼寂靜之意,即無有煩惱),釋迦牟尼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於從佛陀的教育(正法)里,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緣起法),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成佛,或者成阿羅漢。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二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因此又可分為三大傳承(詳細的分類請參考佛教宗派)。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又被稱為小乘佛教),北傳佛教大致上包括大乘佛教(主要是漢傳佛教),以及秘密大乘佛教或金剛乘佛教(主要是藏傳佛教)。各傳乘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基本上沒有大分別,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分別,以菩薩行理論的分別為最顯著。 佛教目前主要流行於東亞、東南亞及南亞等地區,在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
記得採納啊

Ⅹ 佛教產生於什麼時候的古印度

01 公元前6-前5世紀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前5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名悉達多·喬達摩(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別稱釋迦牟尼。20歲時離家成道,此後被尊稱“佛陀”,意為覺悟者,簡稱“佛”,所傳宗教被稱為“佛教”。

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悉達多·喬達摩(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別稱釋迦牟尼,創建於古印度。他20歲時離家成道,此後被尊稱“佛陀”,意為覺悟者,簡稱“佛”,所傳宗教被稱為“佛教”。以後廣泛傳播於亞洲及世界各地,對許多國家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產生過重大影響。

創始人釋迦牟尼生於今尼泊爾境內的藍毗尼,是釋迦族的一個王子。關於他的生卒年,在南、北傳佛教中,至今仍有種種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為生於公元前6至前5世紀間。他在青少年時即感到人世變幻無常,深思解脫人生苦難之道。29歲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譯覺者)後,在印度恆河流域中部地區向大眾宣傳自己證悟的真理,擁有越來越多的信徒,從而組織教團,形成佛教。

佛教創立後,在印度幾經演變。佛陀及其直傳弟子所宣揚的佛教,稱為根本佛教。佛陀涅槃後,弟子們奉行四諦、八正道等基本教義,在教團生活中維持著他在世時的慣例。由於佛陀在世時於不同場合對不同的對象有著不同的說法,弟子們對此便產生不同的理解。

佛教向亞洲各地傳播,大致可分為兩條路線:南向最先傳入斯里蘭卡,又由斯里蘭卡傳入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國。北傳經帕米爾高原傳入中國,再由中國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等國。

約在公歷紀元前後,佛教傳入中國。在漢代被視為神仙方術的一種。至南北朝時傳播於全國,出現了很多學派。隋唐時期進入鼎盛階段,形成了很多具有中國民族特點的宗派。宋代以後,佛教各派趨向融合,同時儒、佛、道的矛盾也漸趨消失。7—8世紀佛教分別由印度和中國漢族地區傳入中國西藏,至10世紀中葉後形成藏語系佛教,後又輾轉傳到四川、青海、甘肅、蒙古和俄國布利雅特蒙古族居住的地區。

閱讀全文

與佛教產生於什麼時候的古古印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印度人叫印度三哥 瀏覽:94
人民幣五千可以換多少越南幣 瀏覽:873
中國有哪些疾病和災難 瀏覽:453
中國代工的耐克如何 瀏覽:854
義大利的餐館在哪裡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240
肯塔里在印尼什麼省 瀏覽:118
印尼買房子需要多少錢 瀏覽:519
在越南出國工作如何 瀏覽:801
越南網站看延喜攻略網址是什麼 瀏覽:307
越南紅雞一斤多少錢 瀏覽:429
義大利進口電腦裁床有什麼牌子 瀏覽:849
20歲以下的中國人有多少人 瀏覽:284
在哪裡有批發便宜的越南泡沫拖鞋 瀏覽:414
佩奇義大利面視頻怎麼做 瀏覽:952
伊朗藏紅花什麼人不能吃 瀏覽:730
藝術鑒賞常識中國畫如何欣賞 瀏覽:206
印度和主要流經哪個平原 瀏覽:207
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哪個簡單 瀏覽:996
韓國伊朗和義大利哪個發達 瀏覽:984
如何通過中國農業銀行atm轉賬 瀏覽: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