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軍隊到底有多強大
印度軍隊在世界排名中,名列第七,我國第三。所以印軍不是很強。
根據世界各國的常規軍事力量和核武器力量綜合推測出世界軍事力量排名
第一名:美國, 第二名:俄羅斯, 第三名:中國, 第四名:法國, 第五名:英國, 第六名:德國, 第七名:印度。
武裝力量人數對比(四組數字分別表示總兵力和陸、海、空軍人數):
中國:230萬、160萬、40萬、25.5萬;
印度:133萬、110萬、17萬、6.1萬。
核彈力量:中國:450枚;印度:70枚。
空中力量:戰斗機和直升機數量方面:中國1750架戰斗機和1250架直升機;印度:1080架和1115架。
海軍: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數量方面,中國315艘大型水面艦艇和85艘潛艇;200艘和27艘。
所以,印軍比我國差得很多。
㈡ 印度什麼時候建國的,軍事力量如何
准確的來說,印度是在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國的,首任總統為拉金德拉·普拉薩德。
即使是到了這個時候,英國答應印度的要求並非是因為軍事能力不及,實際上是需要自我療傷和恢復。而這個時候印度的軍事能力也沒有恢復多少,始終還只是小打小鬧而已。
㈢ 印度軍事力量排名怎麼樣
印度國家雖然是一個貧窮的國家,但是他們的軍事力量排名卻是第四名,他們的戰機大部分都是從國外買回來的,但如果真的使用的話,效果也不是很好。
印度國家在軍事排名中就像是一匹黑馬,不知道怎麼就沖進了前五名,現在的印度擁有130多萬的兵力,也配上了各種各樣的先進武器,雖然很多人都笑話印度,但以後印度也確實不是一個可以小覷的對手了。
㈣ 在多個排名中,印度軍事實力排名全球第四,是否名副其實
印度的軍事實力排在全球第四位,是西方智庫根據印度的綜合國力,分析研究後得出來的結論。軍事實力排名的參考意義要大於實際意義,並不是說世界排名第四的國家,就一定能夠打敗排名第五的國家。由於印度軍隊經常會鬧出來一定的笑話,所以很多人對印度都比較的輕視,其實印度的軍事實力一直都不弱,在花費大量資金購買新型裝備後,印度軍隊的現代化水平已經相當高。
綜合來看,印度陸海空軍以及導彈部隊的水平,在世界上都能夠排在前十位。而印度的綜合國力也比較強,印度的人口數量巨大,戰爭潛力非常強,GDP數量排名世界前列。同時印度的軟體科技水平也比較高,從上個世紀開始,印度就很重視自身的軟體技術發展,印度矽谷是世界上著名的軟體生產基地。從這些條件來看,印度的軍事實力排在第四位,絕不是西方智庫故意吹捧印度,印度自身也的確具備排在第四位的實力。
㈤ 印度綜合國力有多強大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二戰後那是新興國家崛起的時期,整個世界格局為之一變,尤其是以大型新興國家崛起為代表。特別耀眼的是中國的崛起和印度的崛起,被譽為世界最快速崛起的兩個國家。而現在的中國,已經是躋身世界超級大國行列,而印度的崛起也是非常迅速。為此很多人想要知道的是,現在的印度綜合國力到底有多強大呢?你可能想不到。
第四,未來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對於印度而言,其實最大的潛力來自未來,畢竟印度人口很多,而且很快超過我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對於未來世界而言,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而印度人口最多,那麼這無疑將是巨大的國力基礎。甚至很多西方機構,甚至預言,未來的世界,印度將是超級大國,就是因為其有充足的人口,所以印度綜合國力還是很強大的。
㈥ 印度有多少軍隊
世界第三大陸軍
印度陸軍是印軍中第一大軍種,兵力達103.5萬人,居世界第三位,編成5個軍區、11個軍部、35個師部、197個旅、1個戰術導彈大隊和8個陸軍航空兵中隊,裝備各型坦克3800餘輛,裝甲運輸車和步兵戰斗車2200餘輛,大口徑火炮6000餘門,高炮2750餘門,直升機300餘架,反坦克導彈10000餘枚,地空導彈發射架700具。在第八和第九兩個五年國防計劃中,陸軍的建設重點是對部分步兵師進行改編,增配裝甲、機械化設備和直升機,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自動化為主體的C3I系統,擴大炮兵編制,增強陸軍的火力打擊能力、機動能力和電子戰能力。
世界第五大空軍
獨立以來,印度空軍經過幾次數量擴充和更新換代,到1998年,實力已達17萬人,編成5個地區空軍指揮部、39個飛行聯隊、6個導彈聯隊,裝備各型飛機1370架、防空導彈1400餘枚。在亞洲居於領先地位,是世界第五大空軍力量。
根據新制定的國防五年計劃,印度空軍重點是發展遠程作戰飛機,實現由"戰術空軍"向"戰略空軍"的過渡,使印度空軍成為一支較強的"空中和空間力量"。從80年代起,印度空軍相繼引進了包括"幻影-2000"、"米格-27"、"米格-29"在內的一大批先進作戰飛機和地空導彈。為提高其遠程空戰能力,1996年印度空軍還從俄羅斯購買了40架第四代"蘇-30"型多用途遠程截擊轟炸機。
稱雄亞洲的海軍
印度海軍總兵力已達6萬人,編成3個地區海軍司令部、3個艦隊、25個艦艇中隊,裝備各型艦船170餘艘,總噸位達30餘萬噸,飛機160架,已成為一支艦種齊全,可遂行水上、水下和空中作戰的海上力量,是亞洲唯一擁有兩艘航空母艦的海軍強國,其實力居世界海軍十強之列。印度海軍今後建設重點是更新艦艇、提高海上尤其是遠洋作戰能力。
規模龐大的預備隊
印度的非正規軍及後備力量總數約400萬人,可分為准軍事部隊、一線後備力量和二線後備力量三類。准軍事部隊主要指地方部隊以及駐防作戰地區的武裝警察,總兵力約有116萬人,相當於第二支正規軍。這支武裝基本上按正規軍編制組成,裝備較好,平時除維護社會治安外,還配合正規軍執行邊、海防和情報搜集任務,有一定的實戰經驗和戰鬥力。
㈦ 世界各國的兵力排名
第六名:法國
法國是北約集團成員國,但於1966年7月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推行獨立防務政策和軍事戰略。冷戰結束後,國際形勢特別是歐洲地區形勢發生了一系列戰後以來最為深刻的變化,法國安全環境已大大改善。
第五名:英國
陸軍:英國陸軍數量40個營。人員總數仍保持在11.7萬。軍隊部署快、行動靈活、戰鬥力和應變能力強。空軍:英國以龍卷風式空優戰機為主力,約有300架,對地攻擊機有美州虎5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60架,鷹式攻擊戰機150架,英國海軍則有4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總計在600架以上,最近與德、西聯合開發「歐洲聯合戰機」EFA英國將引進250架左右。海軍:以航空母艦為核心,驅逐艦護航,有核潛艇或者潛艇,稱為全球存在海軍(大洋海軍)。
第四名:印度
沒有哪個國家能靠進口武器來成為超級大國或地區大國,印度輿論認為應該學習中國武器設備生產本土化,否則印度一直會雄踞武器進口國家名單榜首。2014年5月莫迪上任總理後已開始力推「印度製造」計劃,希望改變目前印度大國夢里的一些尷尬。
印度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准軍事部隊和後備力量組成,現役部隊分陸、海、空和海岸警衛隊四個部分,現役兵力132.5萬,目前其軍費排名世界第九。印度空軍擁有200架現役蘇-30MI戰斗機,這些一直被全國上下視為榮耀的第三代戰斗機自1997年陸續服役,目前仍然是裝備數量最多的機型。不過這些被寄予厚望的戰斗機長期問題不斷。
然而印度海軍力量相對較弱,其只擁有184艘艦艇,包括2艘航母、15艘護衛艦、11艘驅逐艦、24艘輕型護衛艦、17艘潛艇、32艘岸防艦艇和7艘掃雷艦。
第三名:中國
在科技與軍事領域,中國已經迎來歷史最好的時期,會有爆發式成長。這將是未來10年中國最好的消息。現代社會,科技對國家發展具有最基礎的重要性,所以這是最重要、最關鍵的事。軍事實力爆發勢頭在幾年前已初現端倪。2011年初四代機J-20橫空出世,是一個特別振奮的標志性事件。之後航母、艦載機、大運輸機、高超音速飛行器等先進武器不斷亮相。和之前困難局面相比,軍工領域可以說氣勢如虹,好消息不斷。未來10年延續並擴大這個好勢頭,軍事實力爆發式成長是可以預期的。軍事實力爆發,關鍵是在先進武器研發上與美國堂堂正正地正面較量。中國財力物力遠比過去強得多,完成關鍵研發,許多武器裝備數量可在短期內迅速增長。種島這樣的動作也比其它國家要快得多。但有些國之重器,航母、核潛艇的建造受到更復雜條件限制,不可能實現「下餃子」盛況,在10年內仍將與美國有較大差距。即使如此,以強大物質生產能力為基礎,如果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中國也不會居於劣勢,這和過去蘇聯軍事發展模式根本不同。美國維持性軍費開支過於龐大,一年五六千億美元,接近世界其它國家總和。相比之下中國軍費超常規發展是以整體實力增長為基礎的,佔GDP比例基本穩定在1.5%附近,規模可控,更為有利。中國跟美國進行軍備競賽,被拖死的將是美國。美國軍費開支佔GDP比例高達4%,遠高於中國,已經對經濟構成沉重負擔,這是軍工利益集團綁架國家的典型表現。
第二名:俄羅斯
俄用強大軍力告訴中國:美國人為何不敢惹俄羅斯。俄羅斯是軍事超級大國,其核武器僅次於美國,這「僅次於」並不像中國僅次於俄羅斯。而且俄繼承了蘇聯80%的軍事技術,一些軍事力量甚至強過美國。不要以為蘇聯解體這20年,美國軍事力量就高速發展了,正是因為蘇聯解體,才使得美國沒有了真正的競爭對手,進而軍事技術發展緩慢。可以說:美國是在用錢壓著俄羅斯,一旦美國逼得太急的話,俄也不怕來個魚死網破!
第一名:美國
美國是世界第一軍事大國。美利堅的武裝力量為現今世界上總體實力最為強大的軍隊。美國軍隊由美國陸軍、美國海軍、美國空軍、美國海軍陸戰隊以及美國海岸警衛隊所構成。美軍現役部隊人數146.093萬人,其中陸軍50萬人,海軍和空軍各35萬人,海軍陸戰隊18萬人。
㈧ 大家覺得現如今的印度軍事實力怎麼樣
綜合實力來說,印度軍力無論從武器裝備還是軍隊數量,都跟他的經濟實力排名差不多,全球前六是沒有爭議的。
印度武裝部隊是印度共和國的主要軍事力量。它由三個專業軍種構成:印度陸軍、印度海軍和印度空軍。此外,印度武裝部隊還得到印度海岸警衛隊和准軍事組織(阿薩姆步槍和特別邊防部隊)以及各種軍種間司令部和機構的支持,例如戰略部隊司令部、安達曼和尼科巴司令部以及綜合防禦人員。
國防部下屬的國防生產部負責印度武裝部隊使用的設備的本國生產。2014年,印度是最大的國防設備進口國,俄羅斯、以色列、法國和美國是最大的軍事設備外國供應商。印度政府啟動了「印度製造」計劃,使製造業本土化,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包括國防進口和采購。
多年來,印度一直都夢想通過加強軍事實力帶動本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從而實現成為一個真正的世界大國的夢想。印度和我們一樣,都在崛起之中,只是印度的底子差一點,復甦的慢一點罷了。
㈨ 印度軍事實力排名全球第四,是否名副其實
雖然印度軍事實力排名全球第四,但是這是名不副實的,要知道軍事排名其實很多都只是火力排名而已,他的主要依據常規是靠紙面戰力來排的,而對於實戰來說這個排名沒什麼說服力,不能通過這個來真實體現的。
雖然說現在的印度在軍事方面,的確是南亞當之無愧的霸主。但在南亞,除了巴基斯坦,其他小國的軍力本來就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如果要和國際國家比,那印度還是差太遠了。畢竟印度的國防工業水平,就算和日本、德國和韓國相比,那也是比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