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的主要城市及簡介
1、新德里。
印度共和國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它位於東經77度,北緯28度。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從城東緩緩流過,河對岸是廣闊的恆河平原。總面積為1485平方公里,1997年時人口約900萬。主要語言為英語、印地語、烏爾都語和旁遮普語。作為德里的中央直轄區,它還統轄著飽經滄桑的老德里。新德里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新德里原是一片荒涼的坡地。1911年開始動工興建城市1929年初具規模。1931年起成為首府。1947年印度獨立後成為首都。
2、加爾各答。
面積568、8平方千米,人口1086萬,位於恆河下游支流胡格利河畔,離孟加拉灣有礙138、4公里。加城印度東部最大的港口和鐵路、航空樞紐,在印度的工商業、金融、文化等方面佔有重要地位。
3、孟買。
面積603平方千米,人口1256萬。它頻臨阿拉伯海,是個天然良港,被稱為印度西部的門戶,也是印度海軍的重要基地,在印度的政治、經濟、金融、軍事、文化各方面都佔有重要地位。
4、馬德拉斯。
面積128平方千米,人口536萬。它東頻孟加拉灣,是印度最大的人工港,海、空、鐵路和公路均很方便,被成為印度南部的門戶。
5、海德拉巴。
面積298、5平方千米,人口427萬。該市實際上是由海德拉巴和塞康拉巴德兩個城市組成。它位於德干高原,是印度南北交通要道和印度空軍高級飛行訓練基地。
6、艾哈邁達巴德。
面積93平方千米,人口328萬。它是印度第二大紡織中心。
7、班加羅爾。
面積93平方千米,人口410萬。它是南印度的工業城市和商業中心,很多軍工廠都建在這里。
1、新德里。
印度共和國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它位於東經77度,北緯28度。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從城東緩緩流過,河對岸是廣闊的恆河平原。總面積為1485平方公里,1997年時人口約900萬。主要語言為英語、印地語、烏爾都語和旁遮普語。作為德里的中央直轄區,它還統轄著飽經滄桑的老德里。新德里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新德里原是一片荒涼的坡地。1911年開始動工興建城市1929年初具規模。1931年起成為首府。1947年印度獨立後成為首都。
2、加爾各答。
面積568、8平方千米,人口1086萬,位於恆河下游支流胡格利河畔,離孟加拉灣有礙138、4公里。加城印度東部最大的港口和鐵路、航空樞紐,在印度的工商業、金融、文化等方面佔有重要地位。
3、孟買。
面積603平方千米,人口1256萬。它頻臨阿拉伯海,是個天然良港,被稱為印度西部的門戶,也是印度海軍的重要基地,在印度的政治、經濟、金融、軍事、文化各方面都佔有重要地位。
4、馬德拉斯。
面積128平方千米,人口536萬。它東頻孟加拉灣,是印度最大的人工港,海、空、鐵路和公路均很方便,被成為印度南部的門戶。
5、海德拉巴。
面積298、5平方千米,人口427萬。該市實際上是由海德拉巴和塞康拉巴德兩個城市組成。它位於德干高原,是印度南北交通要道和印度空軍高級飛行訓練基地。
6、艾哈邁達巴德。
面積93平方千米,人口328萬。它是印度第二大紡織中心。
7、班加羅爾。
面積93平方千米,人口410萬。它是南印度的工業城市和商業中心,很多軍工廠都建在這里。
⑵ 印度首都是哪裡
新德里
新德里是印度共和國的首都,也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業中心。根據聯合國2014年發布的《世界城市化前景報告》,人口為2500萬,位居世界第二,超過人口2100萬的孟買成為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主要產業為IT、電信、餐飲住宿服務、金融、媒體和旅遊業。
(2)印度首都城市怎麼樣擴展閱讀:
首都新德里位於該國西北部,坐落在恆河支流朱木拿河西岸,在喜馬拉雅山脈西部的南方附近(其北方的喜馬偕爾邦含義是雪域邦,在喜馬拉雅山脈西部的南部)。
這個國家的首都有時稱「新德里」,有時也稱「德里」,這是因為德里本是一個古都,後來在古都旁邊擴建了一座新的城市,將這個新城區稱為新德里,以區別於老德里。 新德里和老德里中間隔著一座印度門,印度門以南為新德里,印度門以北為老德里。
⑶ 印度首都是哪座城市
印度首都是新德里。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新德里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業中心。新德里的中心是建立在山丘之上的總統府。新德里也不盡然都是現代氣息,同樣也點綴著古老的色彩
⑷ 看完印度的首都,再來看看我們中國的北京,有何差距
印度的首都新德里確實是一座國際標准化的城市,但是它的交通和經濟發展與我們中國的北京差距很大。他們的交通路線規劃得不好,而我們北京雖然人口多,但是交通路線規劃得非常合理,經濟也是他們的好幾倍。
⑸ 就在印度,世界上最「臟亂差」的首都,為啥整個城市連個垃圾桶都沒有
印度首都新德里被稱為孔雀之都,因為他們國家的人們認為孔雀折騰的國鳥,但是說這個首都卻衛生條件並不怎麼樣。因為連最基本的垃圾桶都沒有,處理垃圾的方式更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印度近些年來的經濟在逐漸的發展,他們的軟體製造業,葯品製造業以及旅遊產業正在飛速的發展著,但是說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居民的環保意識還是有待提高。雖然說印度的物價水平比較低,但是說這種衛生環境也決定了我們在那個地方是沒有辦法生存的,很多人是因為印度比較低的物價,選擇嘗試去印度進行旅行,確實客觀公正來說,印度的風景還是不錯的,無論是宗教文化還是自然風光,但是說它並不是一個適合久居的城市。我們更習慣居住在干凈整潔有序的環境之中,對於他們這種生活方式無法理解。
⑹ 印度的首都是哪裡
印度的首都是新德里,位於印度的西北部。新德里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業中心。根據聯合國2014年發布的《世界城市化前景報告》,人口為2500萬,位居世界第二,超過人口2100萬的孟買,成為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主要產業為IT、電信、餐飲住宿服務、金融、媒體和旅遊業。
新德里是在古老的德里城基礎上擴建而成。該城市是印度的工商業中心,主要有紡織、化工、煉鐵、木材加工、印刷和食品工業等。手工藝品也聞名於世,特別是寶石、金銀細加工和象牙雕刻等手工藝品更是著名。
飲食主要有小薄餅,蔬菜主要有花菜、西紅柿、黃瓜、土豆、洋蔥等。由於宗教原因,虔誠的印度教徒絕對不吃牛肉,因為他們把牛奉為神牛。在新德里城內,牛、大象、猴子與人類共存。新德里宗教氣氛濃厚,古代建築眾多,有德里皇宮、康諾特廣場、蓮花廟、甘地陵、泰姬陵等著名景點。
新德里人寬容喜愛動物。許多人家在自己用餐後,往往不忘留一份食物給牛或者狗等動物。據說如果路邊的動物吃了某家的食物,就會給這家人帶來好運氣。在印度居住的小區有不少野狗,印度人在大門口設計了一個水龍頭和小水池,專門為它們提供飲水。各種動物在這里與人和睦相處,不但絲毫沒有被打擾的驚恐,倒更像是這座城市的真正主人。
⑺ 印度首都新德里放到中國城市中,能排名第幾
印度是同中國一樣的文明古國,發展至今,兩國的國力和經濟發展水平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差距,這是由雙方的社會經濟制度所決定的。而城市新德里,作為印度的首都,發展水平還是在印度各個城市居首的。但是相比中國的首都北京來說,仍然是難以望其項背的。
新德里雖然作為印度的中心城市,但是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其實是滯後的,可以認為和我國的三四線城市的建築水平差不多。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新德里距離成為世界知名的國際化大都市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
⑻ 印度主要城市是哪個
印度主要城市是新德里。
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也是全國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業中心。新德里是一座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城市以姆拉斯廣場為中心,城市街道成輻射狀、蛛網式地伸向四面八方。
宏偉的建築群大多集中於市中心。政府主要機構集中在市區從總統府到印度門之間綿延幾公里的寬闊大道兩旁。
新德里的城市特色:
新德里人寬容喜愛動物,許多人家在自己用餐後,往往不忘留一份食物給牛或者狗等動物。據說如果路邊的動物吃了某家的食物,就會給這家人帶來好運氣。
有些居住的小區有不少野狗,鄰居就會在大門口設計了一個水龍頭和小水池,專門為它們提供飲水。各種動物在這里與人和睦相處,不但絲毫沒有被打擾的驚恐,倒更像是這座城市的真正主人。
⑼ 印度第二大城市,首都德里在中國是什麼水平
印度,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度,印度第二大城市為新德里,是印度首都,人口2500萬,位居世界第二,GDP總量為2100億美元,約為人民幣14095元,這個成績在中國相當於什麼水平呢?
不管是印度還是台灣,都因為媒體報道的問題,對我們有偏見。這個是可以理解的,是媒體人的心態不好導致的,我們不怪印度人或者是台灣省的人,我們就怪這些無良的媒體人!新德里,一個印度的大都市,也就是這個水準,看來印度的經濟發展總量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你覺得印度的第一大城市在我們國家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水準?
你喜歡印度嗎?你想到印度去旅遊嗎?
⑽ 印度的首都怎麼樣環境好嗎
印度首都新德里(New Delhi)位於印度北部,東依亞穆納河(又譯:朱木拿河),東北緊連德里舊城(沙賈漢納巴德),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新德里連同老德里人口共1280萬(2001年)。
新德里原是一片荒涼的坡地。1911年開始動工興建城市,1929年初具規模。1931年起成為首府。1947年印度獨立後成為首都。
城市以姆拉斯廣場為中心,城市街道成輻射狀、蛛網式地伸向四面八方。宏偉的建築群大多集中於市中心。政府主要機構集中在市區從總統府到印度門之間綿延幾公里的寬闊大道兩旁。白色、淡黃色和淺綠色的小樓,錯落有致地掩映在濃蔭綠樹之中。國會大廈為大圓盤式建築,四周繞以白色大理石高大圓柱,是典型中亞細亞式的建築,但屋檐和柱頭的雕飾又全部為印度風格。總統府的屋頂是個巨大的半球形結構,鮮明地帶有莫卧兒王朝的遺風。
城東部亞穆納河畔,黑色大理石砌成的甘地冢置放在凹形陵園中央,庄嚴肅穆。城南的尼赫魯紀念博物館和圖書館建於1930年,因庭院前有3個手持長矛的古代武士銅像而又稱「三偶像公館」。館內展出有用各種文字出版的尼赫魯言論集、著作以及遺囑、通訊錄和他個人的生活照片等。在國會大街的琴佗孟佗公園內,有建於1710年的古天文台,這座天文台共有4組形狀奇特的建築,分別用來測量日月星辰。
在新德里,寺院神廟隨處可見,最有名的一座神廟是比拉財團出資修建的拉希米—納拉因廟。城市西端的康瑙特市場建築新巧,呈圓盤形,是新德里的最大商業中心。
新德里還是全國交通的中心,有5條國家級公路,6條鐵路與全國各地相通,還建有兩座機場。
此外,還有藝術宮和博物館等名勝以及著名的德里大學和不少科研機構。這里的象牙雕刻、工藝繪畫、金銀綉制、飾品和銅器等手工藝品也全國聞名。
與首都新德里相毗鄰的德里舊城是印度有名的古都。早在公元1200年前,印度著名史詩《摩呵婆羅多》記載,般度族的英雄們就曾在此建都。公元前1世紀,印度王公拉賈·迪里重建此城,德里因而得名。公元1648年,莫卧兒王朝皇帝沙賈汗曾把德里改名為沙賈汗納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