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離大國多少公里

印度離大國多少公里

發布時間:2022-08-17 21:37:08

㈠ 印度離中國到底有多遠

中國北京到印度新德里的地表距離是3800千米。

㈡ 印度國土面積有多少平方公里

印度國土面積2980000平方公里(298萬平方公里)

㈢ 印度地理面積有多大

面積: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邊境印占區和克什米爾印度實際控制區等)。印度政府宣稱其領土為328萬7800平方公里。印度面積居世界第七位。印度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 印度國徽
人口:11.66億(2009年美國CIA網站)。印度斯坦族佔46.3%,泰盧固族8.6%,孟加拉族7.7%,馬拉地族7.6%,泰米爾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達族3.9%,馬拉雅拉姆族3.9%,奧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英語和印地語同為官方語言。約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為伊斯蘭教(12%)、基督教(2.3%)、錫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 印度首都新德里,位於該國西北部,坐落在恆河支流朱木拿河(又譯:亞穆納河)西岸。新德里和德里中間隔著一座德里門(the India Gate),並以著名的拉姆利拉廣場為界,廣場以南為新德里,廣場以北為老德里。 今日德里是印度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它佔地1485平方公里,人口1991年為838萬,到1997年,估計達900萬以上。德里是印度的心臟,在這里可以感受到整個國家運行的脈搏。同時,它又是一面鏡子,既可以看到印度輝煌的歷史,也可反映出印度現代的身影。老德里、新德里緊緊相聯,古老與現代交相輝映,組成了一幅引人入勝的歷史畫卷。 國家元首: 總統普拉蒂巴·帕蒂爾 (Pratibha Patil),2007年7月當選總統;印度副總統兼聯邦院議長拜龍·辛格·謝卡瓦特 (Bhairon Singh Shekhawat),2002年8月當選;總理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2004年5月任職;2009年5月連任。印度議會人民院首位女議長梅拉·庫馬爾,2009年6月出任;印度國大黨主席
重要節日
共和國日(Republic Day),每年1月26日。1950年1月26日,印度議會通過了印度共和國憲法,印度建立共和國。
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每年8月15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人民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取得獨立。 灑紅節(Holi),每年公歷3、4月間,印度教四大節日之一。該節日正處於印度冬去春來、春季收獲季節,因此也被稱為春節。 燈節(Diwali),在公歷10月、11月間,是印度教徒最大的節日,全國慶祝3天。
地理
:印度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與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不丹、緬甸和孟加拉國為鄰,瀕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印度全境分為德干高原和中央高原、平原及喜馬拉雅山區等三個自然地理區。屬熱帶季風氣候,氣溫因海拔高度不同而異,喜馬拉雅山區年均氣溫12℃~14℃,東部地區26℃~29℃。
主要城市
孟買 英語:Mum;印度西岸大城市和全國最大海港和印 印度國花 蓮花
度棉紡織中心。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 德里 印度前首都德里分為舊德里和新德里兩部分,新德里位於南部,與舊城隔著一座德里門。新、舊德里的總人口為1130萬(1997)。 加爾各答是印度的最大城市,也是印度的第二大港口城市,和麻紡織中心。 金奈(泰米爾語:''Chennai'' )以前稱為馬德拉斯(英文 ''Madras''),南印度東岸的一座城市。 班加羅爾(Bangalore) 印度南部城市,卡納塔克邦首府。人口連郊區291.4萬(1981)。也是印度高科技高科技工業區。 艾哈邁達巴德(Ahmadabad) 一譯「阿默達巴德」。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最大城市和重要紡織中心。人口連郊區251.5萬(1981)。 海得拉巴(Hyderābād),印度南部城市,安得拉邦的首府,人口連郊區252.8萬(1981 )。 坎普爾(Kānpur) 印度北部北方邦南部城市,臨恆河,加爾各答以西970千米。市區面積262平方千米。人口約168.8萬(含郊區)。 浦那(Pune) 印度西部城市,在孟買東南140公里。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第二大城。人口連郊區168.5萬(1981)。 那格浦爾(Nagpur) 印度中部城市。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東北部。瀕臨納格河,幾乎位於印度的地理中心。人口129.8萬(1981)。
編輯本段歷史
印度地圖
「印度」一名來自印度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印度河,古代印度的地理概念指整個南亞次大陸。我國最早知道印度是西漢張騫通西域的時候,最初稱印度為身毒,後來稱為天竺、賢豆等。唐代高僧玄奘西行之後在其著作中始稱印度,這一稱謂沿用至今。 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現了燦爛輝煌的城市文明——哈拉帕文明。但在自然災害和外族入侵的雙重打擊下,哈拉帕文明逐步消亡。約公元前14世紀,來自南俄草原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地區征服了當地土著,於公元前一千紀初期在印度逐步建立奴隸制國家,從而形成高度發達的文明。婆羅門教形成於這一時期,以神的名義制定的種姓制度一直影響到今天。 公元前6世紀之後,印度內戰頻繁,並出現了反對婆羅門教統治地位的沙門思潮,佛教、耆那教隨之興起。內部的紛爭也招致了外部的入侵,波斯、希臘人相繼攻入印度。公元前323年孔雀王朝統一了北印度,偉大的阿育王皈依佛教並大力推廣佛教。孔雀王朝於公元前185年滅亡,印度進入列國時代。直到公元4世紀,古代印度的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笈多王朝興起,帶來了了兩個世紀的和平與繁榮。在笈多時期,從古老的婆羅門教演化出來的印度教興起並逐漸占據主導地位。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古代印度文化達到了顛峰。 從公元8世紀開始,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不斷侵入南亞次大陸,同時也將伊斯蘭教傳入此地,使印度文明增添了新的色彩。伊斯蘭教與印度教成為古代印度的兩大宗教,佛教與耆那教日漸式微。1526年,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突厥貴族建立了莫卧兒帝國。 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英國殖民者逐步控制了南亞次大陸,使這里成為大英帝國最重要的原料供應地。19世紀末期開始,印度人民開展了不屈不撓的獨立運動,其中以甘地為首的不合作運動為民族主義事業贏得群眾支持做出了重大貢獻。1947年,印度終於獨立。之後經過兩次印-巴戰爭,南亞次大陸形成了目前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個國家。 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一直存在爭端,但是自2002年開始的雙邊會談和互信措施的建立正在減弱這一地區的緊張局勢。在目前印度的經濟成就引人注目,然而也面臨了多項挑戰,例如嚴重的人口過剩、環境惡化、大量的貧窮人口以及印度國內的種族以及宗教沖突。印度的經濟在過去十年已經大幅度地擴大規模。
編輯本段政治體制
體制
印度是一個資本主義聯邦制共和國,總統是國家元首,但其職責 印度加爾各答麥丹廣場
是象徵性的,實權由總理掌握。國家的總統及副總統任期5年,由一個特設的選舉機構間接選舉產生。印度副總統在總統無法行使權力時接任總統,並不能自動接任總統。 行政權力由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即印度的內閣)行使。議會多數黨向總統提名總理人選,由總統任命總理。然後再由總理向總統提名副總理及其他內閣成員。 印度國務院設國務卿一名、國務委員若干名。不設副國務卿。
憲法
憲法於1950年1月26日生效。宣稱印度為所謂的聯邦制國家,是 印度國鳥 孔雀
主權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國。採取英國式的議會民主制。公民不分種族、性別、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點,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的統帥,由聯邦議會及邦議會組成選舉團選出,每屆任期五年。總統依照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的建議行使職權。
議會
由聯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組成。聯邦院共244席,議員由各邦及中央直轄區立法院議員選舉產生,任期六年,每兩年改選1/3。聯邦院每年召開四次會議。憲法規定副總統為法定的聯邦院議長。
政府
聯邦總統普拉蒂巴·帕蒂爾 (Pratibha Patil),2007年7月當選總統;印度副總統兼聯邦院議長拜龍·辛·謝卡瓦特 (Bhairon Singh Shekhawat),2002年8月當選;首相兼國務卿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2004年5月任職;執政黨印度國大黨主席為索尼婭·甘地。
司法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權力機關,有權解釋憲法、審理中央政府與各邦之間的爭議問題等。各邦設有高等法院,縣設有縣法院。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委任。總檢察長由總統任命,其主要職責是就執法事項向政府提供咨詢和建議,完成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檢察權,對憲法和法律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等。
政黨
①印度國民大會黨(英迪拉·甘地派)(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Indira Gandhi〕):簡稱國大黨(英)。國大黨(英)是印度最大的資產階級政黨。據稱有初級黨員3000萬,積極黨員150萬。1885年12月成立,領導了反對英國殖民統治和爭取印度獨立的斗爭。印獨立後長期執政,1969年和1978年兩次分裂。1978年英·甘地組建新黨,改用現名。該黨現為最大執政黨,現任主席索尼婭·甘地(Sonia Gandhi)。 ②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1980年4月成立,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自稱有350萬黨員。印度人民黨是印度第二大資產階級政黨。代表北部印度教教徒勢力和城鎮中小資產階級利益,具有極端民族主義和極端教派主義色彩。現任黨主席為奈杜(Nai)。 ③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Communist Party of India〔Marxist〕):簡稱印共(馬)。1964年以孫達拉雅和南布迪里巴德為代表的一派從印度共產黨分出後組成。近年來發展較快,黨員增至70萬,是印度最大的左翼政黨。在西孟加拉邦長期執政。現任總書記哈·辛·蘇吉特(H.S.Surjeet)。 ④印度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India):成立於1920年。有黨員54萬。1964年分裂,以黨主席什·阿·丹吉為首的一派仍沿用印共名稱。1981年4月,丹吉因支持英·甘地與黨內發生分歧而被開除出黨,該黨再次分裂。現任總書記A·B·巴爾丹(A·B·Bardan)。 ⑤泰盧固之鄉黨(Telugu Desam Party):安得拉邦地方政黨。近年來是印度政壇的一支重要力量,1999年大選成為全國最大的地方政黨。在安得拉邦執政,黨主席、邦首席部長錢·奈杜(Narra Chandrababu Nai)以重視信息技術著稱。
重要人物
普拉蒂巴·帕蒂爾(1934/12/19~),聯邦總統、律師、政治家,國大黨成員,曾任拉賈斯坦邦邦長,現任印度總統。 普拉蒂巴·帕蒂爾,1934年12月19日出生於印度中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個檢察官家庭。她早年畢業於孟買的政府法律學院,獲法律學士和藝術學碩士學位。1962年,帕蒂爾當選馬哈拉施特拉邦議會議員,開始了從政生涯。1986年,她當選為議會聯邦院(上院)副議長,1988年擔任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國大黨主席,1991年當選為印度議會人民院(下院)議員。2004年,她出任印度拉賈斯坦邦邦長,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一位女邦長。 2007年6月14日,帕蒂爾被印度團結進步聯盟推舉為印度總統候選人。7月21日當選為印度首位

㈣ 印度國土面積和中國相差多少平方公里

印度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中國國土面積968萬平方公里,相差670萬平方公里。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通稱印度(印地語:भारत;英語:India),位於10°N-30°N之間,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大體屬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為涼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淪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㈤ 印度究竟離全球超級大國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要成為一個超級大國,沒有強硬的綜合國力肯定是不可能的。在當今世界上,至今為止也就出現過三個公認的超級大國,分別是英國、蘇聯還有現在 的美國,而蘇聯已經解體。所以,也不難發現要想成為超級大國的難度有多大,如果說中國距離成為超級大國還有50年,那印度呢?

印度的科技和人才方面也是存在著許多的缺點,科技資金投入不足,一直在忽略實際而一味追求國際化,人才流失也是十分嚴重。除此之外還有印度的軍事實力,印度的軍事排名雖然在世界上排第四,然而實際上印度的軍事實力相當落後,而且還是過分的依賴著外國。沒有足夠強橫的軍事實力,要想成為超級大國更是難上加難。

㈥ 印度國土面積和中國相差多少平方公里

印度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

印度行政區劃中的一級行政區域包括有27個邦(省)、6個聯邦屬地及1個國家首都轄區。每一個邦都有各自的民選政府,而聯邦屬地及國家首都轄區則由聯合政府指派政務官管理。此外,雖然印度在南極洲並沒有擁有土地,但在當地亦建有二個科學基地:Dakshin Gangotri及Maitri基地。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6)印度離大國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印度礦產資源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煤463.89億噸(不含焦煤),鐵礦石97.54億噸,鋁土22.53億噸,鉻鐵礦1.24億噸,錳礦石6550萬噸,鋅589萬噸米。

此外,還有雲母、石膏、鑽石及鈦、釷、鈾等礦藏。森林覆蓋率為21.9%。

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

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㈦ 印度離中國有多遠

如果是地表距離,中國北京到印度新德里的距離大概是3800千米。

㈧ 印度首都離中國邊境多少公里

中印西部地圖

最近的大約只有300公里吧,官方的資料沒有實地核查過哦(呵呵)。

㈨ 印度首都離中國邊境多少公里

印度首都新德里距離中國邊境最近的直線距離有300多公里。

印度的首都是新德里。

新德里位於印度的西北部,在喜馬拉雅山脈西部的南方附近。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從城東緩緩流過,河對岸是廣闊的恆河平原。

新德里的天然缺陷就是距離喜馬拉雅山太近,山上就是中國,直線距離只有300多公里,並且還是俯沖,站在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俯沖新德里,就像站在屋頂俯視鄰居家一樣。

(9)印度離大國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新德里乃至印度的語言情況:

印度的語系主要有印歐語系、漢藏語系、南亞語系、德拉維達語系,語言復雜。

印度的官方語言是印地語,30%人口使用。

英語已經在1965年終止了它唯一官方語言(與印地語相同的)的地位,但依舊保留了它「第二附加官方語言」的地位,亦是全國性的通用語言,主要在政治和商業交往場合使用。另外還有其他21種少數民族的預定官方語言。

印度有大約2000種語言,其中55種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學。有各自文學寶庫的19種完善語言被定為印度的官方語言。

㈩ 從中國到印度最遠距離有多少公里

印度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又有「電影王國」之譽,曾創造了燦爛的印度河文明。公元前325年形成統一的奴隸制國家。1757 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公布了「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為共和國,仍為英聯邦成員。 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的農作物是稻子、小麥、棉花、黃麻、甘蔗和茶葉。工業以采礦和紡織為主,還有鋼鐵、電力、石油、橡膠、煤、火柴等。印度是最悠久的文明之一,具有絢麗的多樣性和豐富的文化遺產。獨立後的53年以來,在政治、經濟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現在印度已經是全球第10位的工業化國家,並且是第6個進入外太空的民族。它的幅員廣達3,287,261平方公里,從白雪覆蓋的喜馬拉雅高原一直延伸到南方的熱帶雨林。作為世界上第7個最大的國家,印度突出於亞洲的其餘部分,它以高山和海洋作為疆界,在地理上形成一個完整的實體。它的疆界從北方的大喜馬拉雅山脈向南一直延伸到北回歸線,在東邊的孟加拉灣和西邊的阿拉伯海之間楔入印度洋之中。印度的大陸國土完全處於北半球,位於北緯80.4°和37.6°,東經68.7°和97.25°之間。從北到南最遠的緯線之間的距離長約3,214公里,而從東到西最遠的經線之間則長約2,933公里。印度的陸地邊界長約15,200公里;其大陸國土加上拉克沙群島及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總海岸線長度為 7,516.6 公里。大陸國土分為4個區域,它們分別是大山區、恆河和印度河平原、沙漠區和南部半島。與印度有共同邊界的國家有:西北邊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邊的中國、不丹和尼泊爾、東邊的緬甸和西孟加拉邦東邊的孟加拉國。印度與斯里蘭卡之間則由保克海峽和馬納爾灣形成的一個狹窄的海峽分隔。

閱讀全文

與印度離大國多少公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阿曼和伊朗哪個厲害 瀏覽:681
怎麼加入中國籍 瀏覽:587
98印尼事件政府做了什麼 瀏覽:956
義大利法西斯為什麼弱 瀏覽:935
印度歌曲背景音樂叫什麼名字 瀏覽:996
義大利面配的醬料怎麼製作 瀏覽:607
印度是什麼級別的 瀏覽:694
義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亞是什麼意思 瀏覽:537
英國人為什麼要去巴黎 瀏覽:208
新中國成立以後發行了多少郵票 瀏覽:391
中國球王年薪是多少 瀏覽:347
義大利護膚品的品牌有哪些牌子 瀏覽:177
東興市還有多少越南人 瀏覽:582
義大利lsb板材哪裡生產 瀏覽:255
伊朗和敘利亞之間有什麼戰爭 瀏覽:474
蘋果中國代工廠為什麼搬到印度 瀏覽:296
中國怎麼變成這個樣子 瀏覽:226
去伊朗可以帶多少現金 瀏覽:261
出口英國木頭需要什麼證書 瀏覽:175
中國印尼海軍在哪裡聯合軍演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