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總理的職務概述
印度自1947年獨立到2004年印度議會選舉新總理的產生,先後共有13人擔任總理。印度的首任總理為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其任職時間最長,從1947年-1964年共17年,任過四屆;其次為英迪拉·甘地,在位時間長達14年,任過3屆總理;古爾扎里·拉爾·南達二次任過渡時期看守政府總理。
大部分的總理來自印度最大政黨之一的印度國大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包括2004年新的總理,共計7人擔任過總理或代總理,執政時間長達33年;另一大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則有2人3次任總理,其中2014年,納倫德拉·莫迪當選印度新一任總理。
印度獨立以後的前三十年,總理一職一直由印度國大黨人擔任,1977年莫拉爾吉·蘭奇霍季·德賽成為第一位非國大黨人印度總理;2004年即將離任的總理阿塔爾·比哈里·瓦傑帕伊為印度人民黨有史以來首任總理,瓦傑帕伊曾一度於1996年擔任總理,第二次任總理為1998年3月19日至2004年5月19日。
2004年5月印度議會選舉國大黨勝出後,國大黨領導人索尼亞·甘地被該黨推舉為新任印度總理,但索尼亞·甘地於5月18日拒絕出任,原財政部長、國大黨元老曼莫漢·辛格於2004年5月22日出任新總理。
2014年5月印度議會大選人民黨勝出,人民黨領導人莫迪被推選為新一任總理
2. 印度總理和總統怎麼分權
1.印度總統
印度總統是印度的國家元首及第一公民,也是印度武裝部隊的最高統帥。理論上,總統擁有不少權力,不過實際上許多賦予總統的權力由總理領導的部長會議行使。
總統由國會及各邦立法機關經選舉產生的議員選出,每屆任期5年。現任總統可競逐連任一次。
印度另設有副總統職位。
印度憲法賦予總統對中央政府的所有行政權力。總統任命在國會下議院(人民院)最有可能取得多數支持的人為總理,通常是多數黨或多數聯盟的領導人。然後總統任命部長會議的其他成員,按照總理的建議去分配各人職務。
只要總統不反對,部長會議就可以一直掌權。實際上,部長會議必須取得國會下議院的支持。如果總統有意主動解散部長會議,就可能觸發憲制危機。所以實際上,只要部長會議能夠取得下院的多數支持,就不會被解散。
總統負責任命許多官員,包括:
各邦總督
首席法官及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的其他法官
檢察總長
審計總長
總選舉專員及其他選舉專員
聯邦公共服務委員會主席及其他成員
駐外使節
此外,總統負責接收外國使節呈交的國書,是印度武裝部隊在法律上的總司令,有權赦免或減輕已定罪者的刑罰,特別是涉及死刑的案件。總統行使赦免或其它一些權力時,可以不考慮總理或下議院的意見。在大多數的其它情況,總統按照總理的意見行使權力。
總統在任期間如有違反憲法,可被彈劾罷免。
罷免程序可在國會兩院的任何一院展開。首先在院內提出對總統的指控事項,該等指控事項會載入一份通告,如聯署的議員不少於該院議員總數的四分之一,該通告就會被送交總統。14日後,彈劾案就會被考慮。
彈劾總統的議案需要取得發起該議案的議院內全體議員的三分之二多數支持,方可在該院通過。一院通過的彈劾案會送交另一院。另一院調查已作出的指控,期間總統可通過獲授權的律師為自己辯護。如果另一院同樣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彈劾,總統即被成功彈劾,在議決之日出缺。除彈劾以外,總統的違憲行為不受其它方式處罰。
至今未有任何一位總統經歷過彈劾程序,因此以上條款未曾被考驗。
當總統職位因去世、辭職或罷免等原因而出缺,印度憲法第65條規定由副總統代行總統職務。當新總統被選出及就職後,副總統恢復原有職務。總統如果因疾病或其它原因不能履行職務時,由副總統暫時代理總統職能直至總統返回辦公。
副總統擔任代總統或代理總統職能時,他擁有總統一切權力及豁免權,並可享有與總統相同的薪酬。
2.印度總理
印度總理,即印度政府擁有最高權力的人,程序上由總統任免。由於總統僅作為元首而出席各種重大的國事活動,總理實際上承擔政府的各項職責。印度政府承襲英國議會制,總理也是印度議會下院即人民院多數黨領袖。
印度自1947年獨立至今,先後共有13人擔任總理。印度的首任總理為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其任職時間最長,從1947年-1964年共17年,任過四屆;其次為英迪拉·甘地,在位時間長達16年,任過3屆;古爾扎里·拉爾·南達二次任過渡時期看守政府總理。
印度最大政黨之一的印度國大黨,目前共計7人擔任過總理或代總理;另一大黨,印度人民黨則有2人任總理。
印度獨立以後的前三十年,總理一職一直由印度國大黨人擔任,1977年莫拉爾吉·德賽成為第一位非國大黨人印度總理;阿塔爾·比哈里·瓦傑帕伊為印度人民黨有史以來首任總理。
2004年5月印度議會選舉,國大黨領導的聯盟勝出後,國大黨領導人索尼亞·甘地被該黨推舉為新任印度總理,但由於索尼亞·甘地於出於5月18日拒絕出任,原財政部長、國大黨元老曼莫漢·辛格於2004年5月22日出任總理。
2014年印度大選,印度人民黨最終勝出,其推出的候選人納倫德拉·莫迪於2014年5月26日出任新總理。
3. 印度女總理英迪拉·甘地怎麼死的
1984年10月31日,上午9點,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離開她在新德里的寓所,步行前往政府大廈南區的總理辦公室。突然,她的一個警衛用沖鋒槍瞄準了她,隨著一陣槍聲,8顆子彈射進了她的腹部和胸部。與此同時,另一個副警官也用左輪手槍向她射擊。在英·甘地倒在血泊中的一剎那,另外兩名警衛向兇手開了槍,打死兩人,抓獲一人,他們都是錫克族人。下午1時20分,去世
4. 印度總統和總理哪個權大
印度是責任內閣制,也就是議會制,在議會制國家,總理由議會選舉產生,負責組織內閣,是政府首腦,有行政權。總統只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沒有行政權,其象徵意義遠大於實權。所以,在印度總理屬於大權在握的,總統是個擺設。
5. 印度總理在哪裡辦公
國家元首的行程安排都是秘密,無可奉告。
6. 印度總理的職權
印度總理在印國家政治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印度憲法規定,總理和部長必須是人民院(議會下院)或聯邦院(議會上院)的議員。總理由總統任命的人民院多數黨議會黨團領袖,或數黨聯合組閣的多數黨議會黨團領袖擔任。總理有權建議總統解散人民院。中央政府,即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是印度最高行政機構,由總理、內閣部長、國務部長和副部長組成,集體對人民院負責。總理在議會中答復議員質詢,做年度政府工作報告。總理有權提名內閣成員、各部部長、國務部長、副部長及其他主要政府官員,總統按照總理的提名任命。
印度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但由於總統必須按總理建議行使行政職權,總理又領導著議會的多數議員黨團,因此,可以說,總理是印度政府中最具實權的核心人物。
7. 印度國家安全顧問是個怎樣的職位,權力究竟有多大
現在,很多人認為阿吉特•多瓦爾是印度國內除總理納倫德拉•莫迪之外最有權力的人。
報道說,莫迪任命多瓦爾擔任國家安全顧問,這個職位權力遠超於國防與外交事務部的部長們。多瓦爾擔任國家安全顧問之後,開始負責與主要競爭對手巴基斯坦的談判。此外,他也會走訪武器製造商近探討武器的戰略能力、負責參與協調軍各方應對武裝分子打擊行動,還會每日都與國家最高外交官、外交秘書長蘇傑生(Jaishankar)保持密切聯絡。
自從擔任國家安全顧問以來,多瓦爾就採取了一種支持民族主義議程的做法,同時對「有敵意的鄰國」採取強硬態度。在中國出資資助一條450億美元繞過印度穿越巴基斯坦的貿易走廊,以及中印兩國都希望能與資源豐富的中亞國家搞好關系的背景下,多瓦爾外交政策也開始產生經濟影響。
印度前軍事情報總指揮官、已認識多瓦爾有20年的RK•索尼表示,該地區出現的任何戰略問題都伴隨有安全問題,這種情況在世界其它地區是不一定存在的。隨著印度國家地位的提升,阿吉特•多瓦爾的重要性也在提高。
多瓦爾個子不高,穿著整潔,帶著副眼鏡,幾乎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他辦公室的同事表示,他不接受任何采訪。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幾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此時的多瓦爾正在審視印度最微妙的外交問題。
上任後不久,印度總理莫迪就任命多瓦爾作為特使去訪問阿富汗,並帶他一同出訪不丹。此外,阿吉特•多瓦爾還是一位特殊代表,負責與中方就邊界爭議問題進行談判。報道稱,因為中國計劃將在克什米爾,也就是印巴兩國的爭端之地打造交通樞紐,此項任務變得頗為艱難。
8. 印度總理在新德里的什麼地方辦公謝謝!
可能是新德裏海德拉巴宮
9. 印度總統莫迪家鄉是那個邦
納倫德拉·莫迪(古吉拉特語:નરેન્દ્ર મોદી,英語:Narendra Modi,1950年9月17日-), 出生於印度瓦德拉嘎鎮(又譯瓦德納加爾),印度政治家,現任印度總理。古吉拉特大學政治學碩士,2001年10月就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並連續三屆擔任此職。
2014年5月26日,印度新任聯邦總理莫迪在新德里正式宣誓就職。
2014年9月27日,印度總理莫迪在紐約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講,強調在世界范圍內打擊恐怖主義的重要性並呼籲改革聯合國。
10. 國家與其總理辦公場所
法國 愛麗舍宮
中國 中南海
俄羅斯 克里姆林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