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與中國發展水平相近的國家有哪些
現在在世界上綜合國力較強的發展中國家——亞洲: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歐洲:俄羅斯。非洲——南非,埃及,肯亞。美洲——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 (中國、印度、巴西、南非被譽為基礎四國;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被稱為金磚四國)
② 人口密度最大的孟加拉國和印度有什麼相似之處
印度這個國家我們都不陌生,它和中國同樣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這些年的發展也非常快,但是中國遊客依舊不太敢去印度旅遊,據統計,每天中國人去印度旅遊的人數,是印度人來中國旅遊的四分之一。
印度這些年的發展速度雖然快,但貧富差距太大的印度,不管是衛生環境還是安全性,都讓中國遊客接受不了,所以對中國人來說,印度並不算一個強大的國家,但是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全球五大文化圈之一,對它周邊國家的影響,比如孟加拉國,緬甸,泰國等等都有很大影響。
③ 是什麼人種像印度泰國那樣的還有哪個國家
中國,印度佔世界重要地位,可以說美國背後的兩大敵.印度是軟體大國在六七十年代可以與美國相比,可為頭號軟體國.泰國經濟並不弱,是東南亞之首
④ 和印度比較近的國家有哪些
印度和中國、巴基斯坦、不丹、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國家比較接近。
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 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4)與印度相似水平的國家有哪些擴展閱讀:
1、區域位置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2、地形地貌
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
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3、氣候特徵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⑤ 泰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有哪些相似之處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創造了產蘭的古代文明。公元前1500年至前1200年,雅利安人遷入,他們帶來了雅利安文化,成為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學、哲學和藝術的源頭,開始了恆河谷地文明。約公元前6世紀,出現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大種性,為奴隸制度的萌芽時期。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是印度文化史上燦爛的階段,形形色色的哲學流派和社會理論蓬勃涌現,產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公元前325年,形成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入侵,帶來了伊斯蘭文化。16世紀歐洲殖民主義開始進入印度。1600年英國建立東印度公司,對印度進行經濟掠奪。1849年英佔領印度全鏡,開始了殘酷的殖民統治。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獨立,成立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國,但仍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文化在世界上曾經產生過巨大影響,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印度文化具有十分鮮明而又強烈的宗教性、多樣性和包容性。
印度是個宗教國家,歷史上曾先後產生並流行多種宗教,對其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等也擁有廣泛的信徒。多種宗教在印度的長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濃郁的宗教性。宗教滲透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國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觀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傳統的風俗習慣,也都是在宗教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語言、文學、藝術、音樂、舞蹈、雕刻等等更是以宗教為中心。
在印度文化體系中不難看出其他文化成分如希臘文化、伊斯蘭文化、波斯文化、英語文化和中國文化的特點。形成印度文化多樣性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歷史上的外族入侵,二是和平方式的文化交流。此外,印度有數以百計的民族和眾多的部落,這些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語言、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因此,印度文化就是在不斷吸收異族文化的過程中豐富和發展起來的,呈現出舉世罕見的多樣性。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印度對所有的外來文化均採取兼容並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類型的地域文化、語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著各種不同的外來文化成分,又與外來文化融為一體。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 編輯詞條
⑥ 印度相鄰的國家有哪些
印度相鄰的國家有孟加拉國、緬甸、中國、不丹、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等國家。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⑦ 和我國相當的發展中國家有哪些比如印度
印度、巴西、印尼,現在還包括俄羅斯。南非在模式上更像西方發達國家,而且人口、領土都沒能相提並論。
⑧ 印度這么大的國家,為什麼打不過發展程度相似的巴基斯坦呢
印度不是打不過巴基斯坦,事實上從印巴分治後的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戰爭是互有勝負的。准確的說:第一次印巴戰爭(1947~1949年)打個平手,在聯合國斡旋下達成停戰協議。第二次印巴戰爭(1965~1966年),巴基斯坦獲得了實質上的勝利,但也幾度戰況十分凶險,最後再蘇聯的斡旋下達成了停火協議。
只能和常態時局一樣,今天起個沖突,明天打個小仗,畢竟滅國戰爭可是不死不休,印度還打不起這樣的戰爭,更主要的是,印度也不一定是最後的贏家,但可能是最慘的國家。印度肯定很想徹底佔領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統一南亞次大陸,恢復到英屬印度殖民地的狀態,但現在也只能YY一下,從印巴分治那一刻,就再也不可能了,民族覺醒和宗教不相同,註定了印巴分治的事實。
另外印度內部也有很多問題,分離勢力,國家貧困問題,加上還要支撐自己稱霸南亞和印度洋的野心,印度可是個大忙人,也註定印度多頭發展會分去很大精力,印度現在最想做到的可能不是再要統一南亞,而是壓服巴基斯坦,奪回克什米爾地區,安穩一點坐上南亞霸主的位置,但可能只是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