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尼西亞的房屋是高腳屋,原因是什麼
印度尼西亞處於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常年高溫多雨,氣候潮濕,高腳樓一方面可以避開地面徑流的影響另一方面通風性好.適於人類的生存.
B. 印度人吃什麼東西穿什麼衣服住什麼房子
就我所知,浙江山裡人,吃飯,大量地加番薯,野菜等。穿凡士林是好的,一般是自做的土布,麻布。住的是泥屋,現在還有,好一點是磚屋,很好看。有窮有富的。桂西北大石山區的群眾穿棉布衣服,條件好一點的住土磚瓦房,有木床,吃飯的桌子和煮飯的灶台很矮,大約50-60厘米高,燒火用木柴,條件差的住木框架干欄式建築,用竹子編的圍牆,用茅草屋頂,有無腳木床,可以睡覺也可以當凳子,房子中間是火塘,沒有專用灶台。飲食主食是玉米粥,大米飯較少,平時吃青菜,肉食很少,雞鴨一般過節或來客人時才殺,平時一般不吃,油主要是豬油,富裕一點的地方有花生油,這是80年代初期的情況,50年前不會好過,因為正是三年自然災害剛結束,連桂西北山區較富裕的地方都吃芭蕉糊這種東西,不過糧食生產已經有所恢復。
C. 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的房子是怎麼樣的
印度尼西亞熱帶雨林地區的房屋是高架屋,通常是雙層木樓或竹樓.下層架空,以利於通風隔潮,多用做碾米場或堆放雜物、飼養牲畜;上層住人,前部有寬廊和曬台。
D. 印度的房價為何比中國還貴
印度的人口很多,但是他們的收入水平都很低,人群的收入連明每個純金中國人的一半都不到.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房價的價格都很低,反而很多地方的房價還很高。在他們地區有一些地方的房價差不多摺合人民幣二點五萬左右每平米。
該地區在印度是屬於最好的一個城市,也是被認為最發達的地區。但是在這個地方上班的人,他們每年平均的收入摺合成我們人民幣計算也就是二點五萬左右。因此也就是說,他們在那個地區工作的人員需要攢一年的錢才能購買到一平米左右的地方。
印度的一些地區非常的落後,裡面也存在著很多臟亂差這些問題,在他們國家非常的常見,也沒有人去管這些事情。在印度的富人去他們居住的地方,有專門的城管人員進行每天的巡視,很多的設施裝備等都堪比一個發達的國家。
E. 為什麼印度的窮人特別窮,用木棍搭建房子
為什麼印度的窮人特別窮,用木棍搭建房子?
~~~~~~~~~~~~~~~~~~~~~~~~~~
誰告訴你的!!
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過去一說到窮就想到非洲!!那地方產黃金!富的流油!!
印度也很富!只是貧富差距大!!
印度富人區的真實生活,個個住豪宅開豪車,
印度富人區的真實生活,個個住豪宅開豪車,網友直呼大開眼界。
而且印度的很多富豪,大多都是自建房,當地的富人會買一塊地皮,自己修建一座可以稱得上是豪宅的別墅。我們看到,門外都停滿了豪車。
值得一提的,印度的富人區極其奢華,而窮人區則十分潦倒,這樣對比非常懸殊,讓人深思。
F. 原始社會初期,古印度人用什麼建造房屋
在印度,早期的竹子和茅草(棕櫚和稻草作屋頂)建築物雖然現已盪然無存,但在梵文寫成的城市史中仍有關於竹、草結構建築的記載。
G. 印度人 的房子是什麼樣的
唉,有的房子爛的很啊。。平民區里頭的房子,簡直沒有法說了
麻煩採納,謝謝!
H. 原始社會後期,古印度人用什麼建造房屋
原始社會後期,古印度的建築材料主要是木材,這些木材大多是從緬甸和西藏運來的軟木和上等的麻栗木,窮人用的是生長在印度河谷的麻栗木,從山林里採伐後順流漂下。
I. 中美洲和南美西岸的土著人住著怎樣的房屋
巴比倫由於氣候炎熱,一般房屋在土坯牆頭排樹干,鋪蘆葦,再拍一層土。中美洲和南美西岸的一些土著人,他們的窩棚很簡陋,用樹枝編壁,塗泥土、搭禾秸作兩頂坡。而在印度,早期的竹子和茅草(棕櫚和稻草作屋頂)建築物雖然現已盪然無存,但在梵文寫成的城市史中仍有關於竹、草結構建築的記載。
J. 印度建築的特點
印度建築風格以「多層次」為典型特徵。建築屋頂小,挑檐和格窗且雕刻、壁畫裝飾及裝修大部分採用了印度教風格,充滿濃厚的宗教氣息,高貴大氣神秘。
佛教的建築主要為佛教寺塔。古印度有名寺塔不少,如著名的菩提伽耶、那爛陀遺址,規模極為宏大。東南亞諸國均有同類建築。柬埔寨的吳哥寺窟,緬甸的仰光大金塔,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阿富汗的巴米揚崖壁大佛像,都是聞名於世界的佛教建築。
中國佛教建築是隨著佛教傳入而發展起來的。最古老的佛教建築為石窟寺,系根據古印度佛教造型藝術,結合中國傳統的形式建築的。
(10)印度的民房是怎麼樣的擴展閱讀:
景點
1 阿旃陀石窟
古印度佛教藝術遺址。位於馬哈拉斯特拉邦境內,背負文底耶山,面臨果瓦拉河。始鑿於公元前2世紀,直延續到7世紀中葉。現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從東到西長550米,全部開鑿在離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除5窟(即第9、10、19、26、29窟)為供信徒禮拜的支提窟外,余皆為僧房。
中國高僧玄奘曾在7世紀初朝聖阿旃陀。隨著佛教的衰落,這里門庭冷落,逐漸被人忘卻,成為狐兔窟穴。直到19世紀初才被重新發現,引起世人矚目。
2 泰姬陵
泰姬陵是印度莫卧兒王朝第五代君主沙傑罕為寵姬泰姬.瑪哈爾修築的陵墓,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主建築四邊各長5687米,穹頂高74米。
這座伊斯蘭風格的建築外形端莊宏偉,無懈可擊,寢宮門窗及圍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鏤雕成菱形帶花邊的小格,牆上用翡翠、水晶、瑪瑙、紅綠寶石鑲嵌著色彩艷麗的藤蔓花朵。
其他主要景點:埃羅拉石窟、阿格拉古堡、蓋奧拉德奧國家公園
氣候特徵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特產
印度茶葉的起源與發展早在茶葉成為商品之前,也就是公元1830年左右,茶樹大都是野生的,分布在阿薩姆的東北方的叢林之中。大約在公元1598年,一位荷蘭的遊客,名叫林斯柯頓),曾經在他所寫的書中,描寫有關他的探險旅程。
他說,印度把一種葉子當做蔬菜般的和咖哩、油一起煮來吃,甚至把這種葉子煮來當做一種釀制的飲料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