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的美食有什麼特點
印度菜強調食材新鮮,香料更是現磨的,烹調各種辣度的咖喱,極富層次感;大量拌入椰漿和酸奶,以增加醬汁的濃度與香味,也是其特色之一。
印度人在食材的選擇上比較單一,通常只是雞肉、羊肉、海鮮和各類蔬菜;調料雖然種類繁多,但是每道菜都會有一款比較主要的調味料,比如孜然、馬薩拉等;菜餚的烹飪方式也相對簡單,有燒、烤、炒等幾種。食客點餐時,只需選擇食材、主要調料和烹飪方式,印度大廚絕對可以按照你的口味和要求製作出美味的菜餚。
印度菜口味較濃,但愈往北部則口味漸淡,一般食物的烹調法自古以來就受蒙古人的影響。其中最受人歡迎的一道菜叫做坦肚喱(Tandoori),是用香料腌過的雞,放入一種印度特製的爐灶上用文火烤,烤到一定火候,即雞肉的芬芳開始溢出而肉汁也未被烤乾時,吃起來十分美味可口。
除了用雞烤之外,魚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烤,一樣的美味可口。還有一道叫做「可馬」的咖哩料理也很受歡迎,是把肉用凝乳泡軟即可食用,味道很特別。
印度還有一種「家常菜」,普通老百姓常常都吃這個,是用一種未切的麵包叫Nan,用來和米飯一起配著咖喱吃,米飯的清香夾帶著咖喱的美味,定能讓你一飽口福。
印度人的主食是麥面餅和大米,每餐都是先吃餅,然後再吃米飯。印度的米飯用名為BASMATI的米做成,是一種世界聞名的米。這種米形狀細長,味道濃香,是由印度的氣候決定的———半年乾燥,半年濕潤。
印度北方菜的味道是微辣的,而到南方,就會覺得菜味很辣,這也是由於南北氣候的差異造成的。
南方植物多,因此盛菜的器具多為芭蕉葉、香蕉葉等植物葉子,很漂亮。
❷ 印度的飲食習慣是什麼
印度的食物在世界上獨具特色。印度人做菜喜歡用調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薑、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還是。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20多種香料調制而成的一種香辣調料,呈黃色粉末狀。印度人對咖喱粉可謂情有獨鍾,幾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雞、咖喱魚、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飯、咖喱湯……每個餐館都飄著咖喱味。除了咖喱粉,印度市場上還出售各種調料粉,赤、橙黃、綠、棕,五顏六色。
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飲食習慣也不同。虔誠的印度教徒絕對不吃牛肉,因為他們把牛奉為神牛。穆斯林不吃豬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殺牛和吃牛肉常成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沖突的導火索。由於印度教徒占人口的多數(82%),牛肉是禁忌,因而,在歐洲市場上價格最貴的是牛肉,在印度是最便宜的,10至15個盧比一公斤,價格之低廉令人咋舌。豬肉也比較便宜,因為穆斯林和高種姓的印度教徒都不吃豬肉,低種姓的印度教徒和基督教徒才吃豬肉。羊肉價格最貴,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吃。虔誠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義者,不沾葷腥。耆那教徒更是嚴格食素,連雞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黃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約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價格便宜,質量也很好,男婦老幼,都喝牛奶。奶製品如冰淇淋、乳酪、酸奶、蛋糕等,質量也屬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幾十個盧比。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飯和一種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餅,還有一種油炸的薄餅,又香又脆。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圓白菜、西紅柿、黃瓜、豆角、土豆、洋蔥、冬瓜等,每樣菜都燒得爛糊糊的,且放了不少咖喱粉,全是清一色的黃色。長時間的熬煮使維他命盡失,令人覺得可惜。印度人的早餐已經西化,一般是一杯牛奶,幾片麵包,果醬、黃油,但中午飯和晚飯則是地道的印度風味,每餐都有豆子湯。印度的豆子種類繁多,有大如蠶豆的紅豆,還有黃豆、豌豆等,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鹽,用來做湯。
印度最馳名的一道菜大概是「燉杜里雞」,其名聲猶如北京烤鴨。做法是把雞腿、雞塊沾滿香料,放在爐子里用炭火燒烤而成。出爐時味鮮肉嫩,十分可口。
印度人進餐時一般是一隻盤子、一杯涼水,把米飯或餅放在盤內,菜和湯澆在上面。多數印度人進食時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餅內,或用手把米飯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來送進嘴裡。留洋的知識分子或中產階級家庭則使用刀、叉和勺子。
❸ 印度美食(INDIAN FOOD)
印度老百姓在美食文化上南北差異較大,北方烹飪中有許多肉、穀物和麵包,喜辣味;南方多素食、米飯、辛辣咖喱。印度人家庭基本食品是米飯、家常餅、小扁豆,普通佐料是干青酸辣泡菜和香菜葉。
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湯菜開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餘菜餚一般全部同時搬上,不分幾道上菜。正餐之外有輔佐食物,最普通的是凝奶或酸奶、咖喱拌青菜、凝奶拌蔬菜、蔬菜泥和酸辣醬。餐後食品通常有阿月子果仁冰激凌、用米做的布丁、用玫瑰水提味的奶油乳酪球、加糖水的煎餅、用乳酪和牛奶做成的糖和鮮水果等。飯後印度人常用一種檳榔子、熟石灰和香料做成的包在檳榔葉中的調製品招待客人,以助消化。不過一般尋常百姓家用餐沒有上述復雜。
印度的飲料多種多樣。在南方,人們喜歡喝濃咖啡,因為那兒靠近咖啡產地。在北方,人們喜歡喝茶,因為那裡有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平原,氣候濕潤,所產茶葉量為世界之最。兩種飲料總是同牛奶和糖一起端上來,如果你在茶中不放牛奶和糖,應要「清茶」。印度其它的飲料隨地方和季節而異,新鮮果汁是印度人普遍喜歡的。印度的酒類不像西方國家那樣流行,在許多省,特別是穆斯林居住的地區,旅館和飯店以外是禁止喝酒的。在新德里,每個月的第一天和第七天以及節日是禁酒日。去印度旅行,旅遊者可在簽證時申請一種「全印酒類許可證」,持有這個證件將會准許你在禁酒地區攜帶和消費酒類。
印度人用餐通常不使用餐具。在北方,人們用右手的指尖抓食物吃,把食物拿到第二指關節以上是不禮貌的。在南方,人們用整個右手攪拌米飯和咖喱,並把它們揉成團狀,然後食用。印度人用手進食,但不能用手觸及公共菜盤或為自己從中取食,否則,將為同餐人所厭惡。就餐時常用一個公用的盛水器供水,喝水時不能嘴唇接觸盛水器,而要對准嘴往裡倒。餐後印度人通常給客人端一碗熱水放在桌上,供客人洗手。
下面的鏈接介紹的更詳細http://travel.163.com/05/0812/18/1QVMH9LE00061DOU.html
❹ 什麼是印度的飲食文化
咖喱是印度的飲食文化。印度菜的咖喱味很濃,洋蔥佔有絕對主導的地位。印度咖喱是用它熬成的,菜是用它炒燴出的,肉類是用它浸泡的。
如果在印度的餐廳吃飯,看到這樣的菜品,千萬不要以為是菜做壞了而大驚小怪。印度人只吃羊肉、雞肉和一些海鮮,在印度,你不會吃到其它的肉類。因為印度人多為素食主義者,所以為了補充蛋白質,豆類就成了他們每餐必吃的東西,並永遠作為他們的一道主菜呈現給賓客。
在許多正式的場合,印度人用刀叉吃飯,但私下裡,還是習慣於用手抓飯。因為他們覺得,那樣的食物沒有矜持,如果你在印度人家裡作客,一定要嘗試用手抓飯的樂趣。也正因為這一習慣,使得印度菜大部分為糊狀,這樣便於用手抓餅或米飯拌著吃。而且,印度菜的吃法也很特別,是中西合璧的,即:用刀叉、卻是大家一起點菜一起吃。
印度人的主食是麥面餅和大米,每餐都是先吃餅,然後再吃米飯。印度的米飯用叫做BASMATI的米做成,世界有名。這種米形狀細長,味道濃香,是由於印度的氣候決定的——半年乾燥,半年濕潤。如果你去到印度北方,會覺得菜的味道是微辣的,而你去到南方,就會覺得菜味很辣,這也是由於南北氣候的差異造成的。由於印度南方植物多,因此盛菜的器具多為芭蕉葉、香蕉葉等植物葉子,很漂亮。
特色菜譜
泊蘭饢
特色:米飯和烤餅是印度人的兩大主食,烤餅更加突出一些。印度家家戶戶都有製作燒烤的烤爐,印度語中烤爐叫「TANDOOR」。「泊蘭饢」是將未發酵的麵粉和勻,放在烤爐中烤成的薄餅。「泊蘭饢」相當於西餐中的餐包,味香且有嚼勁,也因此不同於「印度拋餅」。
什錦咖喱鮮蔬
特色:很多印度人都是素食主義者,所以蔬菜類的菜品在餐桌上必不可少。「什錦咖喱鮮蔬」就是將菜花、土豆、豆角、胡蘿卜等蔬菜切成各種大小不等的塊,放在一起清炒,最後放入咖喱進行調味。這也是一道很典型的印度菜。
菠菜奶豆腐
特色:「PALAK」是印度語里的菠菜,「PANEER」是印度語中的奶豆腐。做法則是將菠菜打成汁,和奶豆腐一起翻炒,相應加一些印度調料,可以根據點菜人的口味進行調整,通常被製作成微辣的口感。此菜奶香濃郁,入口潤滑。
❺ 加里蓋交飯怎麼做好吃
家常咖喱飯
主料:米飯、牛肉末
輔料:土豆、洋蔥、胡蘿卜、黃油、蘋果
調料:咖喱粉、鹽、牛奶、澱粉、蒜末、食用油
烹制方法:
1、將土豆、洋蔥、胡蘿卜、蘋果洗凈去皮後,切成小丁,牛肉末用油、鹽、咖喱粉腌制好待用;
2、坐鍋點火放入黃油, 油熱放入蒜末炸出香味時倒入土豆丁、胡蘿卜丁炒勻加入洋蔥丁、鹽、用中火煮幾分鍾,將咖喱粉放入小碗中加水攪勻倒入鍋中煮至土豆熟時放入牛肉末,倒入適量牛奶勾一點薄芡,澆在米飯上即可食用。
咖喱粉超市裡有賣的
咖喱飯的做法
材料:
肉:牛肉、豬肉、雞肉均可,切成小塊
菜:土豆——切塊(小一些),胡蘿卜——切丁,洋蔥——切成小塊
料:食用油,鹽,咖喱粉
步驟:
1、鍋里放油,炒肉
2、放菜到鍋里跟肉一起炒,注意要多放點油,還要放適量的鹽(也可先不放,等調入咖喱後若鹽味不足再加鹽)
3、菜有些熟了,加水漫過菜,小火煮
4、菜都熟透了,小火,將咖喱粉用少量冷水拌勻(咖喱粉的用量可根據自己的口味),然後倒入鍋中攪勻。可一邊嘗味道,一邊加入咖喱。
5、繼續煮上5分鍾。
6、米飯另做,澆上菜和湯
步驟如下:
1)把緊好的牛肉切2cm見方的塊,也可以去超市買切好的,有點肥的或帶筋的更好。(註:咖喱飯里放什麼肉完全憑個人愛好,也可以放小排、放雞翅,有骨頭的才好呢)(同時悶一鍋大米飯)
2)同時土豆切方塊兒(塊兒一定不要太大)、胡蘿卜切圓塊兒(打皮,塊大點兒),元蔥多量切粗絲。
3)在鍋里放適量的油,用中火把牛肉放進去炒一下(要空干水,不然嘣的好厲害!),看到邊兒發焦的時候取出。
4)用剩下的油把胡蘿卜、元蔥也炒一下,放入牛肉,加入水,水大概與菜平高。
5)用大火把盛有牛肉、元蔥、胡蘿卜的湯煮至沸騰。閉火,靜置15分鍾。
6)然後放入咖喱塊,等它完全溶解後(大約10分鍾),放入土豆,(適量加入一些椰漿會更加香濃)。
7)小火煮(大約15分鍾),一邊煮一邊攪拌,口中不停的說:不要糊不要糊…不然會糊的:)
8)等到土豆熟了就可以吃了,注意:土豆一定要熟,另外一般來說不需要放任何調料了
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咖喱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兒的調料,胃不太好的同學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另外米飯水不要少,不要硬。
2)如果是兩個人吃的話,可考慮以下的配量:牛肉一斤(超市一盒裝)、中土豆一個、大胡蘿卜一個、洋蔥半個、咖喱快兒半盒,米飯就看兩口子的飯量了 :)
3)一頓吃不了可先存放冰箱,第二頓更好吃!不過第二頓熱的時候要注意,凝固的咖喱汁要慢慢的化開,不停的攪拌,口中念念有辭……
正宗日式咖喱雞飯
材料:雞胸肉,土豆,胡蘿卜,洋蔥,蘋果,西紅柿,咖喱(最好是深色塊狀的,淺色粉末的味道有點淡),鹽
做法:1。雞胸肉切塊,在湯鍋里放少量油,炒至8分熟。
2。土豆,胡蘿卜,洋蔥切塊。在湯鍋里直接加水,把土豆,洋蔥和胡蘿卜塊放進去煮。煮開以後放咖喱粉,先不要放鹽,免得一會兒咸。
3。蘋果和西紅柿也要切塊,看開鍋了放進去。
4。因為土豆澱粉含量高,不需要單獨勾芡。等到比較黏稠的時候放鹽調味,攪拌均勻。看看土豆煮得比較爛,熄火,出鍋,澆在飯上吃。
胡蘿卜,洋蔥和土豆搭配,顏色很棒,營養一等,味道甜絲絲的。蘋果和西紅柿帶來豐富的維生素,味道一點點酸,和剛才的甜味在一起,兩種都不很明顯,但是卻稍稍中和了咖喱辛辣的味道,口感很爽。關鍵是營養很均衡!
牛肉也可以一樣的做法來吃。這種做法用的油很少,不膩人。
日本的咖喱牛肉飯的做法
首先,牛肉不用買最貴的。能到肉店裡買到牛腩其實最合適,有些肥肉的牛肉作出來的咖喱會很香。
牛肉一定要過水。但是最開始從涼水煮起最好。
一下鍋就用開水會把肉腥味鎖在肉里,所以要慢慢加熱。
在加熱的過程中,把漂於水面的血浮去掉去完血浮,火開最小1,蓋上鍋蓋慢慢煮去吧。什麼也不用放。真的。
想要吃很爛的牛肉煮2個小時,差不多不會散的話就是1個小時這是煮好後的湯的顏色,不錯吧
現在看看蔬菜切的大小剛好能入口就好。不要太小,也沒必要太大把煮好的牛腩切塊,煮的很爛~~~~~ 所以切的時候下刀要快,不然就碎啦。
蔬菜還是要用油翻炒一下的接著放入牛肉,加水加牛肉湯,一半一半吧,總量淹過菜就好。煮開等一會兒
該重頭戲,咖喱調料啦。
用日本咖喱調料,很方便。味道非常不錯。
有三種分hot,medium hot,extra hot。
不過不論哪一種都不會很辣的。
大概放入5,6小塊就夠了,到底味夠不夠自己可以嘗一下的。
但是記得一定要小火,很小。並且要不停地攪拌,咖喱塊不會自己化開蓋上鍋蓋,小火,再煮20~~40分鍾。
時間長為的是入味,不味別的。如果想快些能吃到,蘿卜土豆熟了就行。
教你如何做印度咖喱雞飯
印度咖喱雞飯:Chicken curry:
首先是要把雞肉用鹽,自然粉(一點點就可以了),中國香菜粉,黃姜粉,甜紅椒粉,辣椒粉,咖喱粉,香葉(家裡作的話一片就行了)拌勻,腌制一下,建議可以放一點百里香!(個人意見)!然後用鍋把雞肉扒上顏色!放在一邊。接下來炒洋蔥(切絲或者切碎都行)炒上顏色,然後放入薑蓉蒜碎和一點鮮的或者乾的辣椒炒香然後加入自然粉,中國香菜粉,咖喱粉炒一下,然後加入椰奶煮開!(在炒完薑蓉蒜碎以後可以炒些咖喱醬進去,要炒出紅油為止!也可以用椰奶把咖喱醬泡開直接對進去)
最後把之前煎好的雞肉放進去攪拌均勻就可以了(如果汁太少的話可以少加一點水),因為雞肉比較好熟,所以雞肉放進去煮開5分鍾也就可以了!然後用雞粉鹽調口就行了
註:1。香料不要放很多,家裡做放一點就可以了,不然會發苦!
2。咖喱粉要比其他香料多一點點,因為畢竟是咖喱的嘛!
3。吃的時候可以放一些用咖喱雞水煮熟的土豆進去,味道會很不錯!
4。出鍋的時候可以點一點點香油,放一點鮮的中國香菜碎進去!
咖喱飯的做法
材料:咖喱 牛肉 洋蔥 土豆 胡蘿卜 至於量的問題要看個人喜好了,你喜歡的就可以多買些,還可以加進蘑菇、菜花等等。半斤咖喱大概可以做四斤左右的東西(肉+蔬菜)
做法:1.材料切塊。(切小一點可以節省時間)
2.在鍋里放一點油,估計滑一下鍋就可以了(我做的時候就因為放油太多,才算不上十全十美的
3.可以加一點黃油
4.油熱後,把切好的肉和菜下鍋去炒幾分鍾
5.然後加水,燉15分鍾左右(土豆和胡蘿卜軟了就好)
6.加咖喱,攪拌均勻後,再燉10分鍾左右
嘻嘻,米飯准備好了嗎?不要說你忘了煮飯哦!把米飯盛到盤子里,然後把鍋里的東東澆上去……
其實就是蓋澆飯+俄式的牛肉燉土豆
美味牛肉咖喱飯的做法
誰會不愛吃香噴噴的牛肉咖喱飯呢?這可是我家招待客人的保留節目,比餐館同類產品香濃得多,無人不贊。若是學生們來家,必定是你爭我搶,大勺大勺地舀,10分鍾內這道菜就會盆底朝天。
牛肉咖喱當是最好吃的咖喱鹵了。用雞肉做味道偏淡,用豬肉做則味道不正。也許是牛肉的味道和咖喱相得益彰吧!油豆腐或豆腐乾也可以用,那就是素咖喱了,味道自然又淡些。
這里就說說它的製作方法,其實真的很簡單,就是費點時間而已。
咖喱鹵調料外購。最好准備一勺乳酪粉,會讓味道更加濃香。由於日本配的咖喱鹵調料較甜,喜歡辣味的人可以再准備點咖喱粉、少量辣椒粉或黑胡椒粉增味。
大土豆1個去皮,和胡蘿卜1根一起切1.5厘米見方的丁;
嫩牛肉(裡脊、通脊或肩肉為好,否則嚼不動!)150克,同上切丁;牛肉質量好,菜的味道才夠誘人。
小洋蔥一個或大洋蔥半個,切絲。用得太多則菜餚偏甜。
這樣顏色有黃有紅有褐,很漂亮。
如果喜歡綠色可以配幾朵綠菜花,先用沸水將它燙熟備用。
1 鍋中放油2茶勺,燒8成熱,放肉丁煸炒3分鍾,表面變色後撈起。(意義:讓牛肉表面蛋白質凝固,避免在後面水煮過程中鮮味過度流失到湯里)
2 鍋中余油保留,再添半勺油,加入洋蔥絲煸炒到呈半透明狀。(意義:讓洋蔥產生香氣,和中國人煸炒蔥姜蒜意義相同。)
3 投入胡蘿卜丁和土豆丁一起煸炒幾分鍾,直到產生香氣、表面有半透明感覺的時候。
4 加入600~800毫升水(3~4茶杯,4人份;若是6人份就要放1000毫升水),放入牛肉丁,用大火煮開,然後小火繼續煮15分鍾。注意控制火候,菜餚表面一定要由湯汁覆蓋,絕不能幹。
5 加入咖喱調料,慢慢攪開,(再加一小勺乳酪粉以及少量咖喱粉、黑胡椒粉等)令湯汁粘稠度適當(半流動狀態)即可。
一般這樣一鍋菜用4-6人份的調料即可。土豆和胡蘿卜大則6人份,否則4人份。不要捨不得調料,放得不夠則味道也不夠呢。
6 放調料後繼續煮3分鍾,注意不停地攪動,讓香氣充分散發。
放入幾朵焯過的綠菜花,然後盛到一個大湯碗裡面趁熱吃就可以啦!
咖喱飯按理該用盤子吃的。盛半盤上好米飯,上面澆上幾勺咖喱鹵,真是香氣四溢,誘人食慾。
咖喱飯的系列做法
肉:牛肉、豬肉、雞肉均可,切成小塊
菜:土豆—切塊,胡蘿卜—切丁,洋蔥—切成細末
料:食用油,鹽,咖喱粉
步驟:1、鍋里放油,炒肉
2、放菜到鍋里跟肉一起炒,注意要多放點油,還要放適量的鹽
3、菜有些熟了,加水漫過菜,小火煮
4、菜都熟透了,小火,放咖喱粉到鍋里,溶化拌勻
5、繼續用中火煮5分鍾
6、米飯另做,澆上菜和湯
完成,好香啊!
蘋果咖喱雞
用料: 雞髀3隻(重約910克),蘋果1個(去皮去核)切片,姜剁幼1茶匙,蒜蓉1勺,咖喱粉2勺,茄汁1勺。(可根據自己口味稍作調整)
腌料: 鹽1/3勺,胡椒粉少許,油2勺。
調味: 鹽半勺,糖半勺,水1杯半。雞精少許。
做法:1、雞髀洗凈,去骨,抹乾水,切厚片,加腌料腌15分鍾。
2、燒熱平底鍋,下油1湯匙,放下蘋果炒片刻,盛起。
3、下油3湯匙,放下雞肉炒至半熟,下姜、蒜蓉炒香,加入咖喱粉、茄汁又爆炒片刻,下味煮滾,再煮約5分鍾,下蘋果煮滾,勾芡。煮時不要蓋上鍋蓋,此菜汁較多較稀。
蘋果咖喱豬肉片
原料:豬腿肉750克,葡萄乾50克,蘋果150克,蔥頭50克,麵粉40克,雞清湯500克。
調料:豬油75克,精鹽5克,咖喱粉15克,生薑25克,蒜25克,胡椒粉少許。
烹飪方法:將豬肉洗凈切片,撒上精鹽、胡椒粉拌勻腌一會兒;把蔥頭、姜、蒜洗凈切末;蘋果去皮除核切小片;葡萄乾洗凈,備用。
把鍋燒熱後加入25克豬油,待熔化後放入姜、蒜、30克蔥頭炒至黃色,加麵粉炒出香味,放入咖喱粉炒出香味後,倒入雞湯攪勻成調味汁,備用。
把鍋燒熱後加入50克豬油,待熔化後放入豬肉片炒熟,倒入調炒用溫火燜20分鍾後,放入蘋果、葡萄乾、20克蔥頭末拌勻再燜20分鍾,加精鹽調好口味即可。起菜時配上大米飯。
特點:清香鮮辣,獨具一格
印度咖喱雞
材料:雞肉適量,西紅柿兩個,香菜少許。
作料:薑末、蒜茸,洋蔥1隻。
調料:咖喱粉少許,鹽、辣椒粉(根據家人口味而定),食用油。
製作:將油鍋燒熱,放入作料煸出香味,將切碎的洋蔥,炒至變黃,放入西紅柿、咖喱粉,最後再放入切好的雞塊,加湯封蓋,待雞塊熟了再放入香菜,即可裝盤。
注意:煮雞塊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加水,避免干燒,煮的時候先用大火,等開鍋後改用文火。
香草汁大蝦
材料:大蝦數只。
作料:薑末、蒜茸、洋蔥、咖喱粉、鹽、糖、辣椒粉(根據家人口味而定)、白葡萄酒、食用油。
調料:香菜、蒜茸、薑末、洋蔥、檸檬汁。
製作:將油鍋燒熱,把大蝦放入油鍋,炸至八成熟取出待用。在鍋中倒少許油,燒熱後放入作料煸炒,待炒出香味後倒入少許白葡萄酒,再放入大蝦,用小火將湯汁收干,即可裝盤。將香菜、洋蔥切末,與蒜茸、薑末拌勻,再加少許檸檬汁,配成調味汁,淋在大蝦上。
咖喱牛尾湯
材料:牛尾適量,土豆1個,胡蘿卜1根,青菜少許。
作料:鹽、咖喱粉、辣椒粉少許。
製作:先將牛尾切段,與作料一同放在鍋里煲。再將土豆單獨煮熟,切碎,搗成泥。將胡蘿卜、青菜切成小丁,把土豆泥、胡蘿卜、青菜丁與牛尾一起燉爛即可。
咖喱米飯
材料:香米,胡蘿卜,洋蔥,青菜。
作料:咖喱粉,鹽,味精,油。
製作:將香米淘凈,放入加了咖喱粉的水中浸泡,待米飯著色後,將米飯蒸熟待用。將胡蘿卜、洋蔥、青菜切丁,鍋中放入適量油,燒熱後放入胡蘿卜、洋蔥、青菜丁煸炒,再放入米飯,加鹽和味精一同翻炒片刻即可。
————————————
好棒
咖喱飯製作方法
原料:肉末、米飯
配料:素火腿丁、紅蘿卜丁、馬鈴薯丁、白花菜
調料:咖哩粉2匙半、油適量、 高湯2碗半、醬油1匙 、鹽1/2匙
做法:
1. 將咖哩粉以乾鍋小火慢慢炒香,盛起備用。
2. 鍋內倒油,放入肉末及素火腿炒香後,加入醬油拌炒。
3. 加入蔬菜如紅蘿卜、馬鈴薯、白花菜等炒炒,再倒入咖哩粉拌炒均勻後, 倒入准備好的高湯慢燉,
將所有材料煮軟,水剩1杯半左右。
4. 加鹽,起鍋前以麵粉勾芡。
5.與蒸好的米飯拌勻即可。
❻ 印度人的飲食習慣
印度人做菜喜歡用調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薑、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20多種香料調制而成的一種香辣調料,呈黃色粉末狀。
印度人對咖喱粉可謂情有獨鍾,幾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雞、咖喱魚、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飯、咖喱湯……每個餐館都飄著咖喱味。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飯和一種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餅,還有一種油炸的薄餅。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圓白菜、西紅柿、黃瓜、豆角、土豆、洋蔥、冬瓜等,全部都是製作印度咖喱的好食材。
由於印度有很多人是素食主義者,為了補充蛋白質,豆類就成了他們每餐必吃的東西,並永遠作為他們的一道主菜呈現給你。 印度的豆子種類繁多,有大如蠶豆的紅豆,還有黃豆、豌豆等,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鹽,用來做湯。
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飲食習慣也不同。印度教徒絕對不吃牛肉,因為他們把牛奉為神牛。穆斯林不吃豬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殺牛和吃牛肉常成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沖突的導火索。 虔誠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義者,不沾葷腥。
耆那教徒更是嚴格食素,連雞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黃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約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價格便宜,質量也很好,男婦老幼,都喝牛奶。奶製品如冰淇淋、乳酪、酸奶、蛋糕等,質量也屬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幾十個盧比。
印度人進餐時一般是一隻盤子、一杯涼水,把米飯或餅放在盤內,菜和湯澆在上面。多數印度人進食時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餅內,或用手把米飯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來送進嘴裡。留洋的知識分子或中產階級家庭則使用刀、叉和勺子。
(6)印度牛奶米飯怎麼做擴展閱讀
印度人包括印度各族人民。總人口約13億,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國。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等。 72%為印度-雅利安人,25%為達羅毗荼人。
印度的種族主要分為五個類型,以進入印度的時間先後排序,分別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即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蒙古利亞人(即黃種人,亦稱亞美人種)、達羅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構成了現今印度人口的絕大部分,一般意義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們。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種族。他們屬於尼羅格人種尼格利陀類型,最初來自非洲。這一人種的特徵是:膚色暗黑,頭發纖細捲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寬厚。
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卡達爾人和普拉衍人、曼尼普爾邦和庫奇山區的安加米那加、南印度森林居民烏拉里人和安達曼群島的原住民身上,都還可以看到這些特徵。
尼格利陀人長期停留在石器時代,過著最為原始的狩獵、採集生活。在新移民到來以後,尼格利陀人多被他們屠殺、同化,或驅趕到人跡罕至的叢林以及孟加拉灣中的島嶼
在尼格利陀人之後,原始澳大利亞人大規模遷入印度。他們亦被稱為前達羅毗荼人,屬於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原始澳大利亞人一般為中等身材,頭發捲曲或呈波浪形,膚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較寬,嘴唇較厚。
現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東部廣闊地帶的蒙達人、高爾人、桑塔爾人和比爾人普遍被認為就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
他們至今保留著自己獨特的體貌特徵、生活方式以及語言和信仰。生活在南印度的琴楚人、庫龍巴人和耶拉瓦人也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
原始澳大利亞人信奉泛靈論。泛靈論可能是一些原始宗教的前身,至今依然為印度東北部梅加拉雅邦等地的若幹部落民所篤信。他們輕易不對樹木等施以斧斤,因而該邦還擁有很高的森林覆蓋率。
❼ 印度黃米飯做法視頻
用料
雞腿肉 500g
洋蔥 半隻
印度黃咖喱 適量
椰奶 適量
牛奶 適量
姜 50g
鹽 適量
糖 適量
印度黃咖喱雞~配米飯的做法
處理雞腿,去皮和去雞腳脖子,當然根據個人也可以不去皮和雞腳脖子。雞腿要剁成小塊,一是方便吃,另一個原因入味兒。
洋蔥切成碎或者小粒,可以吃薑的就切成碎末,不可以的用薑片。
鍋內放入油,煸洋蔥和薑片(碎)直到出香氣並且洋蔥粒變黃色為止。
等洋蔥煸香後,加入適量咖喱粉,咖喱粉的量真不好說,可以先少放點,然後不夠味兒再加,口味兒重的直接多放點咖喱粉。將咖喱粉與洋蔥粒一起炒出香味兒。
一切完成後,加入適量椰奶,椰奶包裝上會說明一人份加入多少毫升。如果感覺太少就用牛奶代替,不過個人感覺牛奶好點,口味更濃。在倒入椰奶和牛奶的過程中,有點像熗鍋的感覺。然後加入雞肉,我做的時候雞腿肉不用水緊(過水,飛水),也可以用水先煮一下雞腿肉,再拿來做咖喱。
接下來就是熬制,等汁兒慢慢熬濃稠,雞肉煮熟後調味兒,加入適量的鹽和糖,就大功告成了。
我沒加蔬菜進去,所以煮了一些西蘭花,膳食均衡一些。其實還可以加入土豆和胡蘿卜以及任何你喜歡的蔬菜。咖喱就是可以怎麼做都行。
再配上一碗米飯,拌飯吃味道絕了
❽ 印度香米飯的介紹
印度香米飯是來自北印度的家常菜,是許多瑜伽練習者們喜愛的食物,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不同的蔬菜。
❾ 世界各地的人是怎樣吃米飯的
大部分地區,都是用柴火或者電飯鍋把米飯蒸熟,作為主食配著炒菜去吃的;還有一些地方會把米飯和蔬菜以及各種肉類和調味品混合,做成手抓飯去吃;也有一些地方會把米飯做成鍋巴,或者年糕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