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蘇州甘尼仕印度餐廳的簡介,想知道它的一些基本信息,是幾星級的
也叫甘尼仕爵士酒吧。四星級的吧。在工業園區月光碼頭C3棟,靠近科文中心。
環境這里是不錯的,畢竟直面著湖,服務也不錯,灑溢在桌上的酒漬服務員馬上給擦拭乾凈。二樓座位都是矮榻有靠墊的,非常適合習慣於慵懶就餐方式的人。
吃完飯,還可以在樓下玩玩撞球,扔扔飛鏢啥的。
啤酒種類很多,據稱光是搭配各種啤酒的啤酒杯就有上百種。
印度的芝士真是很神奇,一點芝士味道都沒有。
建議去前預約,生意不錯的。
人均:100
推薦:椰香芝麻蝦 芝士烤餅 濃汁菠菜湯 喜馬拉雅湯 黃油飛餅
吃不慣印度菜還是去喝啤酒好了
⑵ 菠菜芝士帕尼尼的做法步驟圖,怎麼做好吃
用料
菠菜,或者菠菜炒蛋也可以
芝士
帕尼尼餅胚
菠菜芝士帕尼尼的做法
還是之前一樣的,帕尼尼麵包胚
⑶ 印度的美食有哪些
印度的美食:
1、Kadai paneer
「Kadai」指的是烹制這道菜的炒鍋,「paneer」是一種印度乳酪,也被稱為奶豆腐。乳酪和甜椒一起加香料(主要由紅辣椒、豆蔻、肉桂、茴香、丁香和香菜籽製成)放在鍋里烹制即可。這道菜有濕和半干兩種版本。
⑷ 印度菜代表菜都有哪些
印度菜代表菜都有泊蘭饢、 什錦咖喱鮮蔬、菠菜奶豆腐、孜然青豆米飯、馬薩拉咖喱雞、印度炒麵等。
1、泊蘭饢
泊蘭饢是將未發酵的麵粉和勻,放在烤爐中烤成的薄餅。「泊蘭饢」相當於西餐中的餐包,味香且有嚼勁,也因此不同於「印度拋餅」。米飯和烤餅是印度人的兩大主食,烤餅更加突出一些。印度家家戶戶都有製作燒烤的烤爐,印度語中烤爐叫「TANDOOR」。是印度美食之一。
2、什錦咖喱鮮蔬
很多印度人都是素食主義者,所以蔬菜類的菜品在餐桌上必不可少。「什錦咖喱鮮蔬」就是將菜花、土豆、豆角、胡蘿卜等蔬菜切成各種大小不等的塊,放在一起清炒,最後放入咖喱進行調味。這也是一道很典型的印度菜。是印度美食之一。
5、馬薩拉咖喱雞
「馬薩拉咖喱雞」口味屬於中辣,帶有少許酸味,最適合用烤餅卷著吃,通常會讓食客吃不停口。 特色:「CHICKEN TIKKA」是一種印度傳統燒雞肉,在這種燒雞肉里再加入咖喱和馬薩拉調料。是印度美食之一。
⑸ 關於印度菜 北京那有印度菜飯店
印度菜
印度共和國有十多個民族。居民多信印度教,還有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佛教。在飲食上一般以稻米、麵食為主。印度人不吃牛肉但喝牛奶,並善於調制奶製品.在口味上尤喜食咖喱,嗜好酸辣,成菜湯寬,重油重色。烹調方法以燒、煮、燴、炸、炒、為常見。飲食時人們喜用手抓食,高層人物多用刀、叉、勺食之。葷菜烹制,喜用掛糊,不善用漿,丁香、八角、小茴、豆蔻、辣椒粉、黃姜粉、格拉瑪什拉粉用量驚人。紅茶為印度一大特產,飲用時需燒煮,並加入白糖和奶粉。在眾多的印度菜餚中,咖喱類菜為其最大特色。
印度人不怎麼喝湯,且以各式餅類取代米飯為主食。但是有一種印度式炒飯,米粒飽滿纖長,咬勁松軟,放多些水蒸煮也不會粘糊,呈現出潤澤的金黃色。而說到其主食膳餅,則有些類似台灣的炒餅,但薄了許多,且僅為炸與烤二種。像以芥麥粉加入沙拉、油、糖、鹽、牛奶,揉成球狀後鏟平,立即置入鍋中炸成中空膨酥的麥餅,再沾上酸酸甜甜的芒果醬或咖喱泥入口,當脆嫩的餅皮碰上那用芒果、水蜜桃、姜絲、菜果醋混合煮成的冰鎮糊醬,口感極佳。另外還有一種奶油煎餅,平鋪上揉入香奶油的面團,塗各式口味泥末食之,外酥內軟頗為可口。
說起印度菜中開胃菜的特色,比起主菜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用機器壓製成的黃豆泥,由於泥中添加胡椒粒和鹽巴,吃時不妨以油炸方式使薄片上部分鹽分流失,口感較不咸且符合健康原則。嗜辣者不妨撒點辛香粉和稠咖喱,別有風味。香酥的咖喱脆餃素有「孟買蝴蝶」之稱,外皮似越式春卷皮,內包二種口味,馬鈴薯或肉醬,且吃得出青豆仁、青辣椒丁和洋蔥香,若沾上特製的綠醬一起食之,口感則豈只是單純驚奇而已。因為這綠醬可是用香菜末、洋蔥、鹽、檸檬汁、青辣椒作成的泥狀蘸料。另外,印度人最愛吃的除了洋蔥、咖喱、膳餅之外,還有各式乳酪製品。最特別的吃法分為甜與咸兩餅,潤顏又助消化。如黃瓜奶露,在新鮮檸檬糊狀乳酪里放入小黃瓜、洋蔥及番茄,酸咸開胃。另一種液態飲品酸乳,裡面可隨個人喜好添加糖、鹽或者甜巧克力粉。
由於宗教信仰的緣故,印度菜多羊肉、魚、雞肉與鮮蔬菜養生素(指可吃蒜、洋蔥)。各食材依不同香料烹調出「指」頰留香的美醇原汁燴菜。最典型的就是干燒咖喱蝦。先以鮮蝦浸入燙咖喱汁中除腥,再加入香料爆香塊炒,瀝汁後起鍋,肉質彈性特佳。另外就是有名的咖喱雞,不油、不辣、淡咸適中入味,需有信手拈來的火候功夫才行。
不喝湯的印度民族,餐後來杯乳酪飲料可去飽脹感。或者來杯印度的大吉嶺奶茶。印度茶是直接將茶配入牛奶,加上姜、糖、香料慢火細煮二分鍾。或者直接加入煉乳即可。另一道極品「玫瑰奶油茶」,柔滑純郁的玫瑰香味撲鼻先醉,含入舌尖,純香微蘊,更易醉人。馬薩拉茶要添配生薑與小豆寇。飲水是從上面滴下來用嘴接,飲茶是倒入盤中用舌舔。習慣於分餐制多系席地圍坐,右手抓食。
印度菜概括而言就是一種「簡單食材+主要調料+烹飪方式」的組合。而印度菜神奇之處就在於它多種多樣的調料。印度人早已在日復一日的烹飪中熟練使用各種繁雜的調料,也正是由此造就了印度菜神秘而豐富的味道。
簡單食材
早就聽聞印度菜的神奇,最神奇就在於它的調料--據說,印度菜所使用的調料幾乎達到了「世界之最」的地步,每道菜的調料都不下10種。其實,在印度人的生活中,他們早已在日復一日的烹飪中熟練使用各種繁雜的調料,也正是由此造就了印度菜神秘而豐富的味道。
真讓印度人自己來解析印度菜,他們往往說不出什麼門道,反倒是一些精於美食的中國饕餮客,總結出了印度菜的最大特點:「簡單食材+主要調料+烹飪方式」的組合。
印度人在食材的選擇上比較單一,通常只是雞肉、羊肉、海鮮和各類蔬菜;調料雖然種類繁多,但是每道菜都會有一款比較主要的調味料,比如孜然、馬薩拉等;菜餚的烹飪方式也相對簡單,有燒、烤、炒等幾種。食客點餐時,只需選擇食材、主要調料和烹飪方式,印度大廚絕對可以按照你的口味和要求製作出美味的菜餚。
當然,品嘗一個國家的菜餚,並不只在滿足口腹之慾,更多的時候是在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習俗和生活方式。印度菜在菜式創造和就餐禮儀上,都已經逐漸變得更加國際化,但是有一些細節仍然需要外國食客們注意,否則仍有可能在餐桌上貽笑大方。
Tip1:就餐也要拿捏時間
印度人通常一天只吃兩頓飯,第一餐是在上午接近中午的時候,第二餐基本在晚上9點以後。但是習慣西式生活的印度人,也開始一日三餐,每餐包括開胃菜、湯、主菜和甜點,根據個人食量點菜,也可以不要開胃菜。
如果和印度人同桌吃開胃菜,吃得太快或太慢都是不好的,最好盡量保持和對方相同的速度把菜吃完。甜點和茶一定要等到飯後再端上餐桌,否則也是對客人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印度人實行分餐,所以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菜。
Tip2:「手抓飯」的樂趣和忌諱
雖然目前在許多正式場合,印度人已經開始用刀叉吃飯,但在私底下,他們仍然習慣用手抓飯吃。「手抓飯」是印度人長久以來的就餐習俗,吃飯前他們會先洗凈手,然後准備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裡做客,一定要嘗試「手抓飯」的樂趣。也正因為這一習慣,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製作成糊狀,這樣才便於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抓米飯拌著吃。而且,印度菜的吃法也很特別,是中西合璧的,既使用刀叉,也要大家一起點菜一起吃。
特別要注意的是,印度人用手也是有忌諱的,那就是他們只用右手抓食物,而左手絕對不得用來觸碰食物。印度人認為,左手是專門用來處理不潔之物的,因此吃飯時,他們的左小臂一般沿桌邊貼放,手垂放於桌面以下,或是乾脆把左手藏在隱蔽的地方。
用餐結束,服務員會給客人用小碗端來洗手水,水裡漂著用於清潔的檸檬片和用於裝飾的花瓣,當然,只能清洗右手。
Tip3:不辣、微辣、辛辣
印度菜看起來品種繁多,大體可以分為不辣、微辣和辛辣三個類型:
不辣(KOMAR)--用洋蔥泥、杏仁等來調味,味道微甜,完全不辣,比較有營養。
微辣(CURRY)--用咖喱調味,最典型的印度菜。紅咖喱、綠咖喱、黃咖喱在印度菜中都很常見,味道屬於微辣或中辣,比中國川菜辣味稍弱,但是仍然感覺比較刺激。
辛辣(VINDALOO)--屬於印度菜中最辣的一種,加辣椒粉製作而成,味濃汁辣,是印度西部沿岸地區的名菜。通常說來,印度北方菜的味道微辣,而南方菜味就很辣,這也是由於印度南北氣候的差異造成的。
Tip4:解讀OLC的秘密
印度人在就餐時,通常還會點一道名叫「OLC」的小菜,即洋蔥(ONION)、檸檬(LEMON)和辣椒(CHILLI)。廚師把這三樣東西切成片狀,放在盤中,食客隨時用手抓著放入口中。由於印度人特別愛吃咖喱菜,所以需要有「OLC」來中和咖喱過於濃重的味道。
Tip5:最宜搭配紅酒和啤酒
吃印度餐,最好飲紅酒或啤酒,因為這兩種酒都比較清口。特別推薦「印度啤酒」(KING FISHER)--印度最有名的啤酒,與濃烈味道的印度菜搭配起來感覺剛剛好。
Tip6:不可不喝的「印度拉茶」
首次吃印度菜,有幾樣東西一定要品嘗,比如「開胃小吃」(PAPAD)、「印度爐燒烤」(TANDOOR)、「酸奶甜品」(GAHI),最後還一定要點上一杯「印度拉茶」(MASALA CHAI)。
「印度拉茶」也叫「香料印度茶」,主要是因為它裡面放有馬薩拉調料(MASALA)。「印度拉茶」的製作方法是:先把水燒熱,加入立頓紅茶和姜燒開,再加奶燒開,最後放入馬薩拉調料。廚師如果想「作秀」,還可以將茶水在兩只茶杯間來回傾倒,展示「拉茶」的製作。
「印度拉茶」冬夏皆宜,冬天飯後熱飲,更有助於暖身。
印度小廚
人均:¥64
地址: 北京朝陽區三里屯北小街2號2樓
電話: 010-64609366 64627255
推薦菜 :
咖喱(33) 瑪沙拉奶茶(15) 瑪沙拉(12) 瑪沙拉魚(11) 千層薄餅(10) Lassi(6) 燒春雞(5) 烤餅(4) 咖喱燒春雞(4) 瑪沙拉牛腩(3) 椰汁咖喱蝦(2)
天都里印度餐廳
人均:¥252
別名: Tandoor
地址: 北京朝陽區工體北路2號兆龍飯店1樓
電話: 010-65972211 65972299-2112
推薦菜:
咖喱雞(12) 芒果酸奶(12) 馬來可巴雞(4) 烤雞(3) 烤羊肉(2)
恆河印度餐廳(世貿天階店)
人均:¥73
別名: Ganges Indian Resterant
地址: 北京朝陽區光華路9號世貿商業中心1號樓
電話: 010-65872999
推薦菜
酸奶(11) 印度薄餅(8) 燴蔬菜(4) 鷹嘴豆(2) 芒果酸奶(2) 咖喱羊肉(2) 咖喱蔬菜(2)
恆河印度餐廳(成府路店)
人均:¥69
別名: Ganges Indian Resterant
地址: 北京海淀區成府路160號三才堂寫字樓1樓
電話: 010-62627944
推薦菜
腰果燴雞肉(6) 瑪莎拉燴羊肉(5) 咖喱雞(5) 芒果酸奶(4) 各種沙拉(4) 印式燴嫩羊肉(3) 印度烤雞肉(3)
馬沙拉之香印度餐廳
人均:¥73
地址: 北京西城區南鑼鼓巷60-2號
推薦菜
芒果酸奶(13) 菠菜咖喱炒印度豆腐(4) 咖喱角(4) 咖喱羊肉(2) 咖喱土豆菜花(2) 藏紅花烤米飯(2)
拉茲印度音樂餐廳(鼓樓店)
人均:¥95
別名: RAJ Indian Restaurant
地址: 北京西城區鼓樓西大街31號
電話: 010-84037462 64011675
推薦菜:
咖喱羊肉 烤菜花 酸奶
泰姬樓印度餐廳(國貿店)
人均:¥125
別名: Taj Pavilion
地址: 北京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1號國貿西樓1樓L128
電話: 010-65055866 65052288-80116
推薦菜:
咖喱角
本傑比印度餐廳
人均:¥106
別名: Punjabi
地址: 北京朝陽區朝陽公園西路好運街2樓C-8號(21世紀飯店西)
電話: 010-58670221 58670223
推薦菜:
蒜蓉餅 燴茄子 烤羊肉件 脆薄餅
泰姬樓印度餐廳(麗都店)
人均:¥148
別名: Taj Pavilion
地址: 北京朝陽區將台路6號麗都假日飯店3樓
電話: 010-64367678
推薦菜:
lassi 酸奶 咖喱羊肉 蒜泥薄餅和黃油薄餅
⑹ 求助,印度都有哪些美食比較出名的
印度飛餅
中國人所謂的「印度飛餅」,在印度稱之為「加巴地」,似乎更應稱作是一件絕妙的手工藝品。印度人做加巴地時,先利索地和面,捏成一個小圓團,再擀幾下,便放入小平鍋中加熱。在小平鍋旁邊還有一個簡易的小爐子,燃著藍色的火苗,可是上面卻沒有鍋。當平鍋中的餅快熟,有點脹起來的時候,廚師會利索...
奶茶
在街邊經常能看到有的鋪面門口放著一口碩大無比的鍋,裡面文火溫著白乎乎的牛奶,上面一半還覆蓋著奶皮,非常香濃。旁邊有很多印度人排隊等候著,一旦牛奶開鍋就可以捧回香噴噴的奶茶。通常飯後當地人會喝一杯加了香料的印度奶茶,也叫馬沙拉奶茶。
印度手抓飯
手抓飯是印度人十分喜愛的食物,吃時用右手將飯菜反復攪拌和勻,然後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撮起送入口中,手抓飯只限於家裡或非正式場合。
拉西 Lassi
拉西即印度酸奶。舊德里賈瑪清真寺門口的小攤上,裝滿酸奶的土陶罐整齊地排列著,食客用完酸奶就砸碎陶罐,免除了攤主洗碗的麻煩,同時還很衛生。由於印度菜的主菜多為羊肉、雞肉和海鮮類,而且每道菜里洋蔥和咖喱必不可少,在中國人眼裡有點油膩、不好消化,用牛奶製作的醇濃酸奶可以化解掉飯菜
咖喱羊肉
印度人做菜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二十多種調料合成的一種香辣調味品。咖喱羊肉烹調好後,放在餐廳門口一個個亮晶晶的金屬大罐中,下面施以文火慢燉並保溫,濃香也隨之緩緩溢出。
塔里(Thali)
塔里是印度最傳統的一種套餐,將米飯、面餅、酸奶、咖喱、蔬菜、甜點等裝進圓形鋁盤里。 Thali裡麵包括:Kheer(有米香有牛奶的甜點)、Chapati ( 全麥餅) 、Salad (色拉)、Kadhi ( 豆腐) 、Paneer vegetable(乳酪蔬菜)
印式套餐 India Thali Platter
塔利(Thali)是一種印度特色的套餐,大概是印度最便宜的大餐了。印度每個省都有屬於自己風格的塔利,塔利的通常樣式就是在一個圓盤里放上咖喱的蔬菜或是肉、豆子湯、綠色小菜、酸奶、脆餅、調料醬和米飯。古吉拉特邦的塔利的特色是復雜以及甜中略帶辛辣,古吉拉特還是耆那教的大本營,因此那裡的...
波亞尼燉飯 Biryani
波亞尼燉飯是以長米搭配羊肉、雞肉、牛肉火彩燉成的飯,也有純素的。菠菜芝士 Palak Paneer這是將菠菜搗碎後加上印度自製的鄉村芝士,是北印度最受歡迎的料理之一。
炸三角 Samonsa
這是一種咖喱餡兒的炸食,形狀呈三角形,餡料是用土豆泥、豌豆、茴香、辣椒等混成的,有點辣,街邊就可以買到。
恰巴提(Chapati)
恰巴提Chapati是印度最普遍的全麥面餅之一。其採用沒有發酵的面團製作。吃起來口感較干,比較筋道。大街小巷最常見到的一種面餅。
以上就是印度美食介紹,印度十大特色美食推薦。
搬運轉載自:http://www.chachaba.com/news/travel/guowai/20140417_179820.html
⑺ 印度菜別有風味,你知道上海有哪些好吃的印度餐館嗎
魔都數以萬計的餐館中
唯獨有一種口味是特別的稀少:就是印度菜!
其中最正宗的印度餐廳就是位於田子坊(分店:虹橋南豐城豐尚街)的蓮池印度餐廳,從2008年開業至今,8年時間一直好評不斷,堅持用純正的印度風味征服魔都吃貨!
說起印度菜,當然不得不提就是咖喱和薄餅!但是你知道嘛,印度咖喱其實大有內涵!
蓮池印度餐廳有多位印度廚師,主廚是一位擁有豐富經驗的老廚師!給你做帶來最傳統,最正宗,最美味的印度美食。(中間的是老闆喲!)
90%蔬菜含量的印度咖喱 /
一份咖喱,一份薄餅,加上一份手工酸奶就是健康一餐了!蓮池的手工酸奶真的超級實在(其實就是酸!)~是那種無添加純正的酸奶味!
⑻ 印度的美食有什麼特點
印度菜強調食材新鮮,香料更是現磨的,烹調各種辣度的咖喱,極富層次感;大量拌入椰漿和酸奶,以增加醬汁的濃度與香味,也是其特色之一。
印度人在食材的選擇上比較單一,通常只是雞肉、羊肉、海鮮和各類蔬菜;調料雖然種類繁多,但是每道菜都會有一款比較主要的調味料,比如孜然、馬薩拉等;菜餚的烹飪方式也相對簡單,有燒、烤、炒等幾種。食客點餐時,只需選擇食材、主要調料和烹飪方式,印度大廚絕對可以按照你的口味和要求製作出美味的菜餚。
印度菜口味較濃,但愈往北部則口味漸淡,一般食物的烹調法自古以來就受蒙古人的影響。其中最受人歡迎的一道菜叫做坦肚喱(Tandoori),是用香料腌過的雞,放入一種印度特製的爐灶上用文火烤,烤到一定火候,即雞肉的芬芳開始溢出而肉汁也未被烤乾時,吃起來十分美味可口。
除了用雞烤之外,魚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烤,一樣的美味可口。還有一道叫做「可馬」的咖哩料理也很受歡迎,是把肉用凝乳泡軟即可食用,味道很特別。
印度還有一種「家常菜」,普通老百姓常常都吃這個,是用一種未切的麵包叫Nan,用來和米飯一起配著咖喱吃,米飯的清香夾帶著咖喱的美味,定能讓你一飽口福。
印度人的主食是麥面餅和大米,每餐都是先吃餅,然後再吃米飯。印度的米飯用名為BASMATI的米做成,是一種世界聞名的米。這種米形狀細長,味道濃香,是由印度的氣候決定的———半年乾燥,半年濕潤。
印度北方菜的味道是微辣的,而到南方,就會覺得菜味很辣,這也是由於南北氣候的差異造成的。
南方植物多,因此盛菜的器具多為芭蕉葉、香蕉葉等植物葉子,很漂亮。
⑼ 印度菜中青綠色的醬汁叫什麼醬
這種醬的名字是Green Chutney,翻譯過來就是綠醬。主料是新鮮的香菜和薄荷葉。
原料:
新鮮香菜葉——2cups
新鮮薄荷葉——1cup
薑末——1湯匙
蒜末——1湯匙
青辣椒碎(能吃辣的情況越辣越好)——1湯匙
檸檬汁——1/4杯
椰蓉——2湯匙 or 花生——1湯匙
鹽——適量
做法:將以上所有材料放入攪拌機打碎即成。
⑽ 蘇州園區月光碼頭有一家印度餐廳叫什麼名字
蘇州園區月光碼頭有一家印度餐廳叫 甘尼仕印度餐廳(月光碼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