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物價為什麼會漲價

印度物價為什麼會漲價

發布時間:2022-08-20 23:57:09

⑴ 讓印度民眾生活雪上加霜的物價,為何持續上漲

最近有點時運不濟,本來對今年的前景預計是信心滿滿的,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印度今年的經濟增長數預測都是很樂觀的,三哥們也正因為這個12.5%數據很是興奮了一陣兒,咱又超過中國了(8.4%的增長預計)。

我們中國從上到下,不惜一切代價,不怕一切犧牲與疫情展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斗爭。「應治盡治」、「應收盡收」這兩個方針試問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做到?

我們中國做到了。

據統計,治療一位新冠病人的醫療費用動輒數十萬乃至數百萬,無論你是七八十歲還是八九十歲,只要有一口氣在,全力搶救不計代價,費用全免。哪個國家做得到,我們中國做到了。

2 以中國共產黨為核心的全民族大團結。「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這句歌辭再一次被中國人民在抗疫斗爭中證明了。回想去年元月份山雨已來風滿樓,烏雲壓城城欲摧的艱難時刻,黨中央一聲令下,舉國一致的行動,真是令無數人動容呀。

武漢市,1000多萬人口。湖北省6000多萬人口,步調一致,說封就封,沒有雜音,沒有怨言,有的是一切行動聽指揮……。連外國人都發出了驚嘆:「別看他們平時也吵鬧,一碰到大事,他們馬上團結起來了!」

⑵ 物價飛漲的根源是什麼

物價上漲主要是由於政府的貨幣政策和產品市場上物品與勞務的供需而決定。貨幣政策就是政府所發行的貨幣量,市場上就是物品與勞務的供給是大於需求還是小於需求(根據物於稀為貴可以解釋一點)。那4元錢主要是到啦政府售中和銷售商身上,政府是通過稅收和籌幣稅而得到的,很明顯銷售商是由於價格上漲而增加啦收入。當然價格上漲的同時工資是極有可能上漲的。

⑶ 印度歷史上的通貨膨脹

過去幾年,印度經濟持續保持較快增長。但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受通貨膨脹上升、美國次貸危機等不利因素影響,今年印度經濟增長速度將有所放慢。

中國經濟網報道,印度財政部長帕拉尼亞潘-奇丹巴拉姆3月底曾表示,在2008至2009財政年度,印度經濟增長速度將放緩至8%左右,為四年來增速最慢的一年。亞洲開發銀行日前公布的最新預測也顯示,今年印度經濟增長率預計為8.0%,低於去年的8.7%。

分析人士指出,通貨膨脹壓力上升是印度經濟面臨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印度總理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薩米特拉日前表示,本財年印度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控制通貨膨脹。

CPI升至兩位數 通脹成最大挑戰

今年以來,印度的通脹壓力不斷加大,自2月份通脹率突破5%的警戒線後一路攀升。截至6月14日的一周,通脹率已經達到11.42%,為14年來的最高。印度政府將本財政年度的通脹目標定在5%,而印度的通脹率實際已連續18周超過這一目標。

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幅上漲是造成印度通脹迅速惡化的一個主要因素。印度有75%的原油依靠進口。由於價格控制,這些公司無法將油價的上漲轉嫁給消費者。過去兩年來,隨著原油價格漲了一倍,政府財政受到了嚴重沖擊。一些印度經濟學家認為,國際油價高漲導致印度石油企業出現巨額虧損,包括印度石油公司在內的一些國有企業都面臨著7月份沒有現金支付進口原油費用的困難局面。隨著國際油價的飆升,印度政府表示,需要削減使政府財政日益吃緊的燃油補貼。

6月5日,印度政府將燃油價格上調了約11%,其他地方也有不同程度的漲價,由此引發了大規模抗議活動。東部西孟加拉邦的情況尤為嚴重,抗議導致當地學校停課,商鋪關門停業,航班和火車班次取消。這次抗議活動幾乎席捲了印度全境,西孟加拉邦執政黨共產主義黨派組織的抗議活動幾乎導致該邦完全癱瘓,在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也出現了街道空無一人和店鋪停業的情況。

2007年國際油價持續上行,今年6月份更突破140美元/每桶大關,這對高度依賴進口石油的印度來說,是一大挑戰。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印度油價上漲帶來的新一輪物價全面上漲才剛剛開始。由於通脹嚴重,原材料價格上漲,銀行又不斷加息,印度企業的生產成本大幅提高;高企的通脹率也造成印度百姓實際購買力下降,消費需求減弱,企業運營陷入困境。印度工商聯合會6月29日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64%的印度企業今年上半年的經營情況比去年要差。

半年暴跌36.8% 股市雄風不再

在印度經濟面臨考驗的同時,前兩年高度繁榮的印度股市也雄風不再。6月30日,印度主要股票指數BSE Sensex指數收於13396.47點,較上一交易日輕微下跌,但較今年初的高點下挫了36.8%。而在過去7年裡,印度股市剛剛經歷了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BSE Sensex指數過去五年平均年漲幅為43%。該輪牛市自2001年下半年開始啟動,當時BSE Sensex觸底2600點後開始回升,從此走上牛市征途,一漲就是六年多,2008年初更是創下21207點的歷史新高,最大升幅達7.16倍。

今年以來受國際市場和國內經濟下行影響,印度股市雖在年初有所表現,但最終轉入跌市,最大跌幅超過了三成,5月還曾兩度出現大盤跌停的事件。5月17日和22日,由於跌幅過大,印度股市均在盤中停盤,尤其是22日,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大盤開盤僅幾分鍾便下跌10%,觸發了停板機制而暫時停止交易。最近幾周的統計數據顯示,海外投資者在印度股票市場上投入的資金,已經從凈流入轉為凈流出,這還是自2000年以來的第一次。

央行雙管齊下遏制通脹 盧比連創新低

為遏制通脹,印度央行奏響了從緊進行曲,頻頻上調基準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繼6月11日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8%後,6月24日再次升息50個基點至8.5%,同時還大幅上調現金准備金率至8.75%。印度央行表示,如果通脹繼續惡化下去,央行將進一步採取更加嚴厲的措施來保證貨幣和宏觀經濟的發展。印度央行在一份聲明中說:「在當前關頭,貨幣政策的當務之急就是避免進一步加大通脹壓力,並嚴格控制通脹預期。」

就在印度央行宣布加息前兩日,即6月22日,印度盧比創下14個月來新低至42.97盧比兌1美元。今年以來盧比兌美元累計貶值達8.3%。印度國際收支狀況的惡化也拖累了盧比,其經常性項目赤字從07年開始便日益惡化,今年一季度更出現了204.86億元逆差,較去年同期飆升近一倍。分析人士稱,印度央行最新的緊縮貨幣政策難以阻擋印度盧比兌美元的下跌步伐,鑒於該國經常性項目赤字擴大以及股市下挫,未來數月內印度盧比實際上還可能加速下跌。

印度金磚的光澤漸漸褪去

過去三年裡,得益於外國資本的持續流入、企業盈利快速增加、全球經濟處於景氣周期等,印度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率達到8.8%,與中國、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一道被並稱「金磚四國」。

從2004年開始,印度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GDP實際增長率高達8.8%。2007-2008年財政年度(從4月1日起到第二年3月31日),印度實際GDP增長率高達8.7%,雖然比上一個財政年度9.6%的增速有所回落,但印度仍然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但是在高熱的經濟「炙烤」下,這塊「金磚」從2006年底開始出現過熱跡象。印度通脹率自從1995年5月攀升至11%的高點以後,逐年下滑,近幾年一直保持在5%左右的適度范圍,不過從2007年開始,印度國內通貨膨脹有所抬頭。到今年上半年,印度作為金磚四國之一的光澤已經漸漸褪去。

前景仍被看好

受高通脹現象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影響,今年印度的高經濟增長將難以維持。為此,許多國際機構最近紛紛下調對印度經濟增長的預期。6月25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氏將印度今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值從9%下調到7.6%。6月27日,另一家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准普爾公司將今年印度經濟增長預期從8.6%調低至7.8%。

盡管如此,看好印度經濟發展前景的依然大有人在。多數經濟學家都認為,盡管今年印度的經濟形勢比過去幾年都要嚴峻,但由於印度國內市場龐大,目前印度經濟只是增速有所放慢而已,其整體增長勢頭依然比較穩固。隨著印度政府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和經濟刺激計劃產生效果,印度經濟仍有望保持較快增長。亞洲開發銀行也預計,明年印度經濟增速將有所加快,有望達到8.5%。

⑷ 物價上漲原因

首先,世界經濟將繼續強勁增長,加大了全球通脹壓力。鑒於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的良好增長勢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7月25日將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測從今年4月的4.9%上調到5.2%,美國在第二季度已經重拾增勢;日本經濟復甦形勢良好,有望進入正常的增長軌道;歐元區經濟上半年明顯好於預期;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繼續快速增長,其中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的增速尤為突出。在全球經濟持續強勁增長的情況下,供應限制因素增強,通脹風險增大。

其次,我國經濟仍將高位運行。從2003年開始,我國經濟進入新一輪的景氣周期,驅動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非常強勁,今年上半年GDP增速達11.5%,創近12年來的同期新高,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溫,預計今後幾年我國都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將刺激社會總需求上升,推動物價上漲。

推薦閱讀:國家統計局介紹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實錄)

第三,城鄉居民收入出現了少有的快速增長態勢。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同比增長18.5%;另外,有調查顯示,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111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其中,農民的工資性收入和出售農產品收入增長較快,分別同比增長19.3%和17.3%,這表明由「民工荒」引發的工資上漲已從沿海地區蔓延到全國各地。勞動工資水平上升再加上社會保障體系覆蓋面的擴大,一方面將直接抬高企業成本和產品成本,誘發成本推動型通脹;另一方面,將提高城鄉居民的消費能力,導致需求推動型通脹。

推薦閱讀:今年中國工資漲幅將列全球第一?

第四,以股市、房地產為代表的資產價格持續上漲。今年上半年,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平均同比上漲5.95%。房價雖不直接計入CPI,但房價持續上漲將通過房租、水暖費、裝修材料等項目傳導到CPI之中。滬深股指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整後,在經濟快速增長、人民幣中長期升值預期、上市公司業績大幅上升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繼續震盪盤升,屢創新高,目前已站上4700點的高位,市場成交量也有所放大。

推薦閱讀:滬深股市總市值首次超GDP總量 逼近22萬億元

第五,固定資產投資高位反彈的壓力較大。今年上半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4168億元,同比增長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個百分點。雖然同比增幅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較高的增長平台上,而且投資反彈的趨勢比較明顯,其中,6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8.5%,增速較1-5月份提高2.4個百分點。受房價大幅上漲的刺激,房地產投資增速明顯加快,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28.5%,比去年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因此,在利率偏低、貨幣信貸投放過多、企業盈利大幅增長、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推動等基本因素沒有根本性改觀之前,投資反彈的壓力較大。

第六,消費增長勢頭明顯回升。上半年,我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044億元,同比增長15.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個百分點,增幅為1997年以來的新高。根據歷史數據,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中的40%左右將逐步轉化為消費資金,近幾年高速增長的投資資金必然釋放出巨大的消費能力,而強勁的出口也會提高企業的效益和就業崗位,另外政府對農業和農村的扶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實際收入水平,這些因素累積起來將共同促進消費增長。

第七,食品價格上漲有蔓延之勢。受國際糧食庫存下降、國際價格傳導等因素的影響,近期國內糧價有可能繼續保持小幅上漲趨勢。而糧食又是食品生產鏈的源頭,能在較大程度上決定食品價格的走向。一方面,前期大幅上漲的豬肉、雞蛋等繼續保持上升勢頭,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商務部三部委會商後認為豬價偏高和豬肉供應偏緊的局面,還將持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另一方面,由於成本上升,近期方便麵、乳製品、快餐等都在紛紛漲價,呈現蔓延之勢。

推薦閱讀:國家統計局:6月份中國食品價格呈兩位數增長

第八,市場流動性充裕,貨幣信貸投放過多。物價上漲終究可以歸結於貨幣現象。由於經常項目順差和資本項目順差居高不下,導致經由外匯占款被動投放的基礎貨幣持續多增。6月末M2同比增長17.06%,增幅比5月末高0.32個百分點,也超出年初確定的目標增速1.06個百分點。同時,信貸投放也有較大增幅,上半年新增貸款2.54萬億元,創歷史同期紀錄。充裕的資金終將會形成購買力,促進物價水平上揚。

第九、國際原油價格飆升和主要有色金屬價格在高位波動,給我國帶來較大的價格上漲壓力。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震盪盤升,但我國一直對成品油價格實行嚴格管制,目前國內成品油與國際油價倒掛,國際油價大幅上漲的因素沒有在我國CPI中充分反映出來。據悉,國內三大石油巨頭已幾次上書要求成品油漲價,如果油價得到相應的調整,我國CPI會受到直接影響,並成為通脹的主要壓力之一。

第十、資源價格和服務價格改革的全面推進,會推動相關產品價格上漲,從而直接或間接地促使未來價格總水平上升。為了限制「兩高一資」行業的發展,今後國家將加快稅制改革進程,並陸續開征燃油稅、排污費、污水處理費等,以鼓勵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而且,資源價格對服務價格有明顯的傳導性,服務價格的漲幅中有一半左右來自資源價格的傳導,因此,資源價格的上調,必然會帶動服務價格的整體上升,使公共交通等服務價格的潛在上漲壓力得到釋放。

⑸ 在印度生活物價咋樣啊拜託各位大神

食品的價格大致如下: 羊肉每公斤300盧比,相當於43元人民幣; 雞肉每公斤150盧比,相當於21元人民幣; 大米每公斤20至50盧比,相當於3至7元人民幣; 枕頭麵包15盧比一個,相當於2元人民幣; 土豆每公斤10盧比,相當於1.4元人民幣; 雞蛋每公斤40盧比,相當於5.7元人民幣; 純凈水,特大瓶的20盧比,相當於3元人民幣,而普通的每瓶10盧比,相當於1.4元人民幣。 從以上的數字可以看出,印度的物價大體上低於中國的物價。 印度的蘋果又甜又脆。妻在超級市場花了64盧比買了4個蘋果,相當於1個蘋果2元人民幣。最多、最便宜的印度水果是香蕉。 當然,也有的中國人來到印度,覺得印度的商品太便宜了!這是他們跟我的視角不同。他們到印度去買名牌服裝、名牌鞋、名牌包,這些商品其實並不是印度生產的,由於印度的進口稅低,所以價格顯得比中國便宜得多。 我所記錄的是這次旅行時的印度食品價格。我以為,食品價格往往能夠真實反映一個國家的物價。印度是世界上通貨膨脹率最高的主要發展中國家之一。這幾年的物價漲幅高達14%,遠遠高於中國、巴西、印尼和俄羅斯。 漲價最離譜的食品是洋蔥。現在的洋蔥價格是一年前的7倍!

⑹ 為什麼,中國人那麼願意製造物價漲價呢

20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弗里德曼說,通貨膨脹的實質是貨幣的發行增長,超過產品的增長。這是最關鍵的第一點。這是非常簡單的一句話,似乎很容易懂,但是很多人又並不完全懂,因為其追究起來,卻會有很多細節方面的原因。
我首先講講貨幣,貨幣是什麼,比如我們現在手裡的人民幣,貨幣,它是一種代表,一種衡量的標准,衡量什麼的標准?是衡量一個國家所有產品的標准。所謂通貨膨脹,一般而言,跟產品本身關系並不大,產品與產品之間,比如說豬肉與牛肉之間,本身的比值一般是維持不變的。而發生變化的,是它們分別與貨幣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它們與貨幣的幣值,俗稱價格。因為有價格,才會有通貨膨脹,或者通貨緊縮,所以一個國家總體物價上漲或者下跌,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因為產品增多或者減少,而是產品本身與貨幣的關系發生變化。
對於貨幣而言,這個標准奏效的前提是國家信用。國家信用以國家的軍事,政治,國家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為前提。它有兩個層面,國際層面和國內層面。對於需要的國家信用而言,國際層面高於國內層面。
一個國家的貨幣若是要在國際通用,它需要強大的軍事政治經濟實力為後盾,但未必代表著該國貨幣可以實現完全自由兌換,比如人民幣在越南緬甸等國,甚至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流通。至於說台灣,現在也開始越來越多得使用人民幣。
至於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其美金世界通用,甚至在墨西哥,巴西等拉丁美洲國家,已經基本取代了本國貨幣。
94年巴西曾經經歷過超級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率曾達到2000%以上。
98年金融風暴當中,泰國貨幣泰銖貶值超過60%
這樣的貨幣,在當時,都沒有國際信用,同時也缺乏國內信用,這些國家的國民,很多都選擇了美金,亞洲有些類似小國的國民經常會採用人民幣日元等,作為流通貨幣。比如越南。而據可靠數據分析,中國台灣,也開始越來越流行用人民幣購物。可見人民幣伴隨中國國力增長,越來越堅挺的價值。
而若是一個國家本身是沒有國家實力與信用甚至乾脆就是流氓國家,其貨幣在國際上來說,是不會有任何價值的,比如絕大部分的非洲國家,甚至包括朝鮮。所以金正日買的賓士車,是用大塊的金條來支付。而這些金條,很多是用本國的一些農產品等換來的。朝鮮的貨幣,是不具備國際,甚至國內流通價值的。
而非洲國家的黃金白銀和寶石很便宜,因為它們被用來直接當作貨幣流通,除此之外,流通的就是美金了。
金銀天然是貨幣,貨幣天然不是金銀,世界流通了除了美金之外,還有金銀。
以上,是貨幣的兩個層面問題,對於中國來說,從國際層面來講,人民幣沒有實現自由兌換,從國內層面來說,人民幣的發行完全依靠執政黨的信用,這個可以對比美國的貨幣發行機制,美國的美元的發行,是各大銀行向美聯儲舉債,年利率一般1-5%不等。中國的機制是執政黨控制,中國的經濟命運,可以說完全掌握在執政黨手裡。
對美國來說,誰執政無所謂,貨幣發行與此無關,對中國來說,若是執政黨出問題,與其捆綁的人民幣,很可能變成一堆廢紙。
前提說了這么多,下面開始闡述中國通貨膨脹的實質了。
說一個模型,簡單說,就是貨幣量不變,產品少了,那麼產品會漲價,產品多了,產品會跌價。
假設產品多了,貨幣量多的程度超過產品,那麼產品會相對貨幣升值,也就是漲價。
這個模型這么說,假如有100個人,每人有100塊錢流通,產品只有100斤大米,那麼應該來說,每斤大米應該是100元,這是一般情況,現在若是每人的錢變成200塊,大米還是100斤,那麼大米就應該漲到200塊一斤。
假設每人的錢變成200,但是大米變成150斤,那麼大米增加的幅度小於人手裡貨幣增加幅度,大米還是要漲價。
我說到這里,很多人就明白一點了。那麼我再說一點:假設100個人裡面有50個人買了房子,花了50塊,然後貸款貸了100塊,相當於市面上流通貨幣變成:50*50+50*100+50*100=12500>100*100,那麼大米價格,是否應該從100塊,變成125塊?
很多人,已經看出來問題所在了,這多出來的2500塊是怎麼來的,顯然,是銀行放出來的,是發行出來的,那麼這發行出來的貨幣究竟是什麼,在我看來,這是未來消費的一種透支。
那50個貸款買了房子的人,很多人都需要還貸款,為了還貸款,以前每個人可以花50塊錢,現在只能花20,有30要用來還貸款。
那有人會講啊,這么看的話,市面的貨幣還不如原來多啊,好像只有8500《10000,但是對於短期來說,這個消費的縮減效應並不明顯,所以短期來說,大米的價格,也就是物價,肯定要漲的,這個短期,一般來說持續2-5年左右,這是肯定的。
對於這2-5年內的那50個買了房子的人來說,消費降低了,另外50個賣了房子給他們的人來說,他們可以不貸款買房,由於錢多了,所以房價必然進一步上漲,銀行印鈔票的速度必然加快。流通貨幣更加增多。
物價進一步上升。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模型,真正討論起來,要比這復雜得多。一句話,為了現在而透支未來的消費,必然導致物價上漲。至少是短期內的上漲。
而在國際層面,由於國家原材料和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漲,尤其原油,從98年底最低時的10.3美元一桶,漲到現在90美元左右一桶,漲了8倍,並且創歷史最高,原油價格上漲直接導致原油產品的上漲,無論是汽車的汽油柴油,還是石油的化工品,如化肥、塑料等。很顯然,化肥上漲,必然導致農產品價格上漲。而油價的提升,會直接導致電價、運費的上漲,這必然進一步導致物價上漲,這是國際層面。
可以說,這次通貨膨脹,是國際性的,國際原因主要就是石油和原材料的上漲。
而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這句話很多人在說,其實是錯誤的,我覺得有必要糾正一下,由於美元相對兩大貨幣基石:黃金和石油,都急劇貶值,所以單純從對美元的比值來說,看不出問題,2007全年,雖然人民幣從7.8升到7.3,相對於美元來說升值7%,但是與此同時,原油價格從58美元一桶,漲到90美元,上漲70%,黃金價格從620美元/盎司上漲到850美元/盎司,上漲超35%。
所以人民幣,相對於石油貶值了63%,相對黃金貶值超30%,相對於其它工業原料,比如鐵礦石、銅、鋁等(有些是04-06年就在漲,比如銅),都有不同程度的貶值。
即使相對於除美元之外的歐元,人民幣亦貶值近10%。
所以,原本按照增長幅度,中國2007年的GDP應該超過德國,但是事實上,由於歐元兌美元,從1.29漲到1.49,上漲超17%,相對人民幣升值10%,所以2007年,中國GDP仍然比德國稍低,居於世界第四。而同時期,中國經濟增長11%,德國僅有2%不到。
所以那句話應該改成,人民幣對外對內都是貶值,僅相對於美元升值。
在這里我在探討一下石油價格上漲的實質,這次石油價格上漲是與美元暴跌同步進行的,歷史上也出現過幾次,其中有一次是73年的石油危機。
在我看來,這顯然又是強勢美元走向衰弱的時候,對世界石油價格的一次干預。也就是說,是直接或間接控制全世界或者說歐佩克組織60%以上石油生產的霸權美國,一手操縱的結果。
這里我要說到伊拉克戰爭,有種說法據說就是由於薩達姆要求石油以歐元來取代美元兌換,觸發了美國的底線,最終引爆了伊拉克戰爭,當然這只是一種說法,但是其說到的問題,是實質性的。
石油價格最低的時候,正好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最猛烈的時候,金融風暴時候的那些小政府為了維持本國貨幣的幣值,不惜拋售美元購入本國貨幣,維持貨幣的幣值。美國人當初不動聲色得用拋售的美元來買入史上最廉價的石油,然後大賺一筆。索羅斯狙擊泰銖,也賺得缽滿盆滿。
石油價格漲到最高的時候,美元指數卻跌到歷史最低谷。這不是巧合。
只要國際石油交易用美元結算,這種事情,就會一再得發生。在美國經濟衰退,美元處於低谷時候,為了維持美元,或者說美國人的消費,美國需要有人來為它的透支買單,這些買單的國家,就是購入美元來支付油價的國家。所以90美元一桶的油價,除了因為石油本身越來越希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控制或者放任油價的上漲。
這是國際層面,得出的結論是,人民幣不但對內貶值,對外也是貶值的。而不是很多人說的升值。
若是回到國內,我們會發現,共同推高物價,導致中國當下通貨膨脹的三大因素,分別是,房產(包括土地)、原材料(包括石油等,與國家價格有關)、股市。
第一和第三因素,造成貨幣的過量供應,市場上貨幣的流動性過剩,第二因素,是產品本身的稀缺性提高而漲價,三大因素互相影響,惡性循環,物價水漲船高,下面我就來具體分析此三大因素是如何互相影響的。這與我前面講的那個簡單的模型有關。
對於房產而言,其對一個國家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多角度的。
首先就是我模型里所講的,我再講一下現實的模型,假設一個人花30萬買了一套100萬房子,貸款70萬,那麼開發商拿到了100萬分配下去,非常簡單的,通過銀行貸款的運作,社會上的資金由30萬突然間變成100萬,但問題是,這個房子真的值100萬么,顯然,利潤與其它行業相比,是不合理的。這個房子應該賣50萬,這是它的價格,或者說代表社會創造這個房子的價值。顯然,房價是一直被高估的,遠大於它的成本,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銀行放出來的貸款70萬當中,有50萬是多放的,也就是說50萬的貨幣本不該流通卻流通出來了。
這不是一個特殊事例,而是在全國各地正普遍發生著的。物價上漲可以說是必然。並且,這個物價上漲,若是扣除了國際原材料上漲的因素,應該是一個持續時間並不長的過程,會在幾年內結束,但很顯然,我們目前,我們現在的時刻,正處於這個過程中。
為什麼我斷言通貨膨脹會在幾年內結束,因為就如同前面的例子,30萬買100萬房子的那個人,向銀行貸款了70萬,這70萬被別人拿去消費,造成市場資金過剩,這是暫時的,因為貸款70萬的這個人,將來要一直為還貸款而縮減消費,很簡單得講,就是拿到70萬銀行貸款的開發商,會在段時間內把錢拿去流通,造成短期內流動資金過剩,而通貨膨脹,而長期看,這個買房者為這70萬買單,長期看,會出現一個消費與緊縮的平衡,這個平衡遲早會來到,經濟會因為對於未來財富的過量透支,而承受代價。
若是有人跟我說有疑問,那麼看看現在美國的次貸危機吧。很明顯,就是這些年通過大舉向銀行舉債,這個舉債,有民間的有政府的,造成美金的過量流通,並且美金的消化,是世界范圍的,世界,也已經難以消化這么多印鈔機出來的美金,美金購買力下降,而美國人卻為了還貸款緊縮消費,並且造成世界范圍的通貨膨脹。
這只是首先我要講的,其次,就是講講房價的構成。
中國有一個產品的產量佔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就是水泥,有另一個產品產量佔世界近四分之一,就是鋼鐵。這兩個,都與房產有關,屬於成本這一塊。
粗略得說,構成房價有三個因素
房價=土地成本+建造成本+利潤
事實上運作是很復雜的,比如水電等配套設備的申請之類,算在哪個裡面。其實,這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在於,由於影響房價的第一個因素,土地價格高企不下,是造成房價居高不下的首要因素,而這個土地價格,原本是可以由市場決定,並且有所選擇的,現在來說,中國房價的實質,土地價格的居高不下,幾乎來說,是罪魁禍首。之所以是罪魁禍首,是出自於中國土地買賣的地方政府壟斷本質。
為著房價的問題,我走訪了很多開發商,和建築商,如萬科、愛建、如上海的捷成濱江,與他們都有所交流,這是我通過交流並且深思熟慮而得出來的結論。
簡單得說,由於中國土地的買賣由各地方政府壟斷,價格沒有任何競爭機制,所以基本上來講,價格都是在地方政府掌控的尺度上,再上一個台階
我舉個現實中的例子,我前年在湖南考察的時候,看到一個人口僅130萬的湖南瀏陽政府大樓蓋得比美國白宮還要氣派,其周圍大概由4到5塊地,但是卻是一塊一塊拿出來賣,賣的價格節節升高,政府一點都不著急,價格雖然都是政府公開向開發商招標的,但是對於開發商來說,卻沒有任何別的選擇,因為每次,在賣著的土地只有這一塊,可以說,整個地價,是由完全由政府壟斷和操縱的。
幾乎在中國任何的中小城市,都是這種情況。土地這一塊,已經把房價的門檻築高了一倍。
據我根據掌握的數據分析,土地拍賣的收入,已經佔到很多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60%以上,然後地方政府會用這些錢,經常不是去扶貧,扶持教育,去改良醫療,而是去蓋新的政府大樓,蓋新的公安局大樓,新的稅務大樓,其宏偉壯麗的程度,一個個都在趕超美國的白宮。讓國際友人見了,都會以為中國已經是發達國家。
除掉土地,開發商通常是拿到地之後,馬上會在當地的銀行申請到巨額貸款,這巨額貸款,又是憑空產生的一個流通。
前面講到了,由於土地拍賣的收入,是很多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所以地方政府通常對於國家下達的要嚴格審批,嚴格控制房價的措施採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方針,有意無意縱容開發商的暴利。就我所知道的炒樓花(就是拿到土地之後僅畫草圖打地基就開始銷售並在銷售過程中換名轉賣)行為,就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雖然上海已經嚴厲禁止了。
地方政府縱容開發商的暴利,是因為他們需要開發商來支付高昂的地價。而開發商捆綁銀行的戰略,無疑是給自己上了一個保險。
所以中央政府打擊房價,越打擊越漲,老百姓苦不堪言,紛紛將矛頭指向「黑心」的開發商,卻不知道這獲取壟斷暴利的,究竟是誰。
至於房價的另外兩塊,成本和利潤,就不用多提了,成本是水漲船高,這點是肯定的,而至於利潤,若是炒樓花這種行為都存在(雖然據我所知,現在這種行為越來越少了,但是變相炒作的行為仍然存在),開發商的資金可以快速回籠,也就不用擔心支付高額的土地買賣費用了。開發商成為替罪羊,可以說是丟了面子得了里子。萬科老總王石勸大家40歲之前別買房,某種程度上,我認為他是對的。
這里我說點題外話,就是原來的春運期間鐵路車票漲價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給我的感覺就是落井下石,你要回家我偏不讓你回,而且還要擺一刀,這樣的事情竟然在中國存在了那麼多年,可見中國人真的太好管了。
關於房價說好了,現在我來說說股市。
中國股市創造了在07年年內,市值翻了1.5倍,從2005年末到2007年10月,漲了6倍,雖然最近又回落到4600點附近,號稱整體市盈率只有40多(我怎麼算,都覺得這個數字被部分低估了),但是股市的造富神話,似乎每天都在上演,中國的數量世界第二的一億股民,似乎隨時都在屏住呼吸,「分享」「中國經濟的發展成果」。
在全世界最賺錢的25家公司當中,中國僅有一家,中國石油(601857)上榜,而在2007年下半年公布的全球股票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中,中國竟超過美國,佔了半壁江山。很諷刺么?這令我不由得想起了當年雄糾糾氣昂昂收購美國洛克菲勒中心的日本。想起美國人對於日本會把整個美國都買下來的擔憂。現在回頭看看,美國還是美國,日本為當年股市和房產的泡沫付出巨大代價,持續衰退10多年。東京很多房產價格比顛峰時的1992年左右下跌了近80%。
說了這么多,看的應該能明白,我說說股市怎麼導致的通貨膨脹,股市導致通貨膨脹的前提是一個時間內的單邊市場,就如同2005年底到2007年10月的股市,雖然經歷過幾次大跌,但是整體是螺旋向上的。
在這段時間內,原本1元的股票,漲到6元,原本10元的,漲到60元,漲六倍的話,另外5倍錢從哪裡來,這並不重要,總會有渠道過來,我們知道的就是,中國整體股市的市值,從大約3萬億,漲到07年下半年的超過20萬億,短期內積累的財富,超過15萬億。
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
有人會疑問啊,有人賺必然有人跌啊。好,那麼我告訴你,在一個單邊行情中是可以出現任何人都賺錢的情況的,這個賺錢的意思就是手裡的貨幣增多了,未必代表它能夠買到的東西變多了(因為有物價上漲的因素在裡面)。
是啊,所有人的錢都多了,這不是好事么,所以你看看印度,號稱要在2010年人均GDP超過中國(估計,2007年中國人均GDP約2500USD,印度約1000USD),據說依靠的就是調整貨幣的購買力,進一步推高股市,要知道印度那號稱有150年歷史的股市,已經在短期內上漲了300%了。就是不知道,當印度的人均GDP超過中國時,他們的老百姓能不能受得了高昂的物價,會不會發生暴動,會不會有大范圍的自殺式襲擊,大家拭目以待。印度若真的這么做面臨的後果可能是什麼,我可以給個提醒:巴西現在流通的貨幣雷亞爾,是1994年為了取代大幅貶值的舊貨幣引入的。在那以前,舊貨幣的官方價格是一百兌一美元,但黑市價格則長期在一萬至一萬四千兌一美元之間徘徊。那時政府雖然開支巨大,卻從來沒有赤字。政府的錢從何而來?來自壟斷著發鈔權的中央銀行!通過各種現代化的記帳手法,央行未必需要開動印鈔機,就可以無中生有,創造出所需要的貨幣來。赤字的確被成功掩蓋了,但通貨膨脹卻不脛而走。到了1994年7月,巴西年通貨膨脹率達到了2000%。
由於中國股市單邊行情下「創造」了超過15萬億的財富,你說中國怎麼可能不通貨膨脹?現在已經將來一段時間的通貨膨脹,都是在為這兩年的過熱股市房市買單
中國2007年CPI是6.9%,全年僅為4.7%,這裡面也包括翻倍上漲的豬肉價格,翻兩倍甚至五倍上漲的蔬菜價格,卻不包括50%左右幅度上漲的住房價格。50%一點都沒有誇張。就以上海為例,大部分地方房價都上漲了40%以上,很多地方上,幅度甚至超過100%。
正因為中國CPI的計算不像國外那樣把房價也算進去,所以中國政府,包括地方政府,都缺乏了對物價上漲的警惕,中國2007年的4.7%的CPI數據,在我看來,是毫無價值的。
因為中國前三年就開始的房價上漲,是如今物價整體上漲的罪魁禍首之一,卻因為CPI數據沒有包括房價,把危機隱藏起來。似乎到2007年底才爆發出來。
若是中國CPI數據包括房價,還用得著前段時間政府動用政令來控制物價么?恐怕應該早就未雨綢繆了。總之,受苦的,最後還是老百姓。
在我的計算中,若是包括房價因素,中國2007年的CPI應該是20%左右,甚至更高,而遠不是4.7%。這才是真實數據。
前段時間股市我倒一直看好股市,因為知道,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進來接盤,所以會勸告很多人進入股市,在我看來,中國的股市,到泡沫階段,已經不是創造財富的游戲,而很大程度上是製造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的游戲。包括房價也是,中國的貧富差距,已經到了令人吃驚的程度。
既然物價還是要漲,既然錢存銀行是負利率,根據我的計算,負利率達到吃驚的10%以上。那麼還是拿到股市裡轉一下,用錢來生錢。
但是現在我不會勸任何人進入股市了,因為我知道,這個游戲該正常化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⑺ 節前油價上漲加滿一箱多花4元,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上漲

油價上漲的原因不僅包括在單個原因中,因受美國的因素也包括在內的。現在,美國有很多人申請了救濟金,因為他們有了良好的經濟數據,石油價格迅速上漲,這也是美國乃至世界,石油價格上漲的另一個原因,由於美元是世界貨幣,並且對每個國家的經濟都有一定的興趣,因此導致油價上漲,原因其實也包括在內。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這次油價上漲並不是真正的好消息,但我相信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而這一次,由於世界各地新冠疫情的持續增長,許多國家非常擔心石油價格的未來,尤其是印度,因為隨著人們對原油需求的恢復,石油的需求將大大減少,這就很有可能這種上漲會繼續持續一段時間,但是我相信將來會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因此每個車主都不必擔心太多。
以上的問題是我個人的想法,如果各位有其他想法也可以在下方評論。

閱讀全文

與印度物價為什麼會漲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貢木是什麼檔次 瀏覽:593
義大利撒丁島綿羊是什麼品種 瀏覽:240
海南菠蘿蜜與越南菠蘿蜜哪個好吃 瀏覽:574
印度有哪些偉大的企業 瀏覽:814
印度國家哪個州最富 瀏覽:715
我是怎麼追到義大利 瀏覽:47
伊朗為什麼幫印度 瀏覽:894
印尼那邊的pt是什麼意思 瀏覽:862
哪裡能夠買到越南一年級書籍 瀏覽:400
中國在伊朗進口的石油有多少 瀏覽:408
江西宜春中國銀行在哪裡 瀏覽:920
伊朗招牌動作叫什麼 瀏覽:995
印度一頭老虎殺了多少人 瀏覽:119
中國銀行充話費怎麼老是在充值中 瀏覽:550
越南證券公司如何申請 瀏覽:116
印度為什麼會被英國人殖民 瀏覽:321
哪個電影網能看伊朗電影 瀏覽:172
29美元換印尼盾是多少 瀏覽:977
如何進入中國知網 瀏覽:112
伊朗寄中國的快遞費是多少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