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騰訊為什麼要在印度投資

騰訊為什麼要在印度投資

發布時間:2022-08-21 07:01:53

A. 騰訊靠什麼賺錢

QQ的主要收入來源於簡訊平台的收費。它是通過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收費平台為其創造主要收入的!大家要明白,一個網站要收錢,必需要要收費的平台,而中國的移動通信公司包括聯通就成了它們的收入來源。QQ注冊用戶的激增,給騰訊帶來了最初的「注意力」商業效應。「騰訊廣告部2000年9月份正式啟動,當時廣告是騰訊唯一的收入來源,當年實現收入180萬元,是騰訊的第一桶金。但2001年無線業務開始有起色之後,整個公司的重心便迅速轉移到移動業務上。」騰訊廣告部總經理劉朝陽說。劉2000年加入騰訊,在此之前他的職業是拍賣師。 如果沒有QQ平台產品多元化的嘗試,騰訊也許會成為另外一個Tom在線。在2003年之前,騰訊絕大部分的收入都來自於無線增值業務。而像「QQ秀」這樣的虛擬產品和服務的誕生,為滕訊意外地打開了一扇天堂之門。 「QQ秀是我們用戶真正去愛的一個產品。」滕訊互聯網業務系統執行副總裁吳宵光在自己略顯狹小的辦公室里回憶起QQ秀的的誕生。在2003年之前,QQ本身已經取得比較大的成功,但當時的騰訊在商業模式上還處於探索階段,主要業務都是圍繞無線增值業務展開。為了能夠擺脫移動運營商渠道的「控制」,騰訊開始思考究竟如何能做出一個用戶真正願意付費的服務。吳宵光早在1998年便加入騰訊,此前在政府機關做IT相關工作。 2002年,騰訊的一個員工kurt在韓國考察時發現,韓國的Avatar游戲在當地很受歡迎,便意識到這種服務如果移植到QQ上也會受到歡迎。「Avatar」源自印度梵語,本意是指「分身、化身」,在網路游戲中Avatar成為虛擬形象的代名詞。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更換虛擬角色的造型,如發型、服飾、表情、場景等。而這些發型、服飾和禮品,都是需要付費購買的。 2002年11月,回到深圳的kurt在公司會議室給包括馬化騰在內的數人做了一個PPT演示。在那次評審會議中,馬化騰一直坐在會議室最前面,表情凝重地看著屏幕,聽著kurt給大家介紹這個來自韓國的全新概念—Avatar,冷靜地提出一些樂觀和不樂觀的看法。會後項目組又做了大量的預研和匯報工作,用了一周時間做出一個最原始的QQ秀,雖然當時的效果和現在相差很多,但QQ秀最終還是拍板通過。 「QQ秀這樣的服務讓很多的用戶覺得是一種情感的寄託,很多時候它是代表了自己在別人中的形象。朋友看到我在QQ上面的形象,能夠知道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已經不簡簡單單是賣一件虛擬衣服,其實我們更多的是在賣情感的寄託。」正如吳宵光所言,騰訊此後眾多的盈利模式大都遵循這種情感寄託的模式。 如今的QQ秀已經成為騰訊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更有專門的虛擬形象製作團隊製作各種不同類別的QQ秀,然後放在QQ秀商城供用戶購買。據吳宵光介紹,由於QQ秀需求量過大,很多虛擬形象的設計製作都已經外包給其他的公司。 這還不是QQ秀的全部,按照吳宵光的最新計劃,騰訊即將按照服裝行業的規則來經營QQ秀。「傳統的服裝行業里品牌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你穿什麼品牌的衣服就代表你這個人的品位。QQ秀現在更多的是靠款式來體現品位。在未來,我們會跟世界上的知名服裝品牌去結合。」而實際上,目前在QQ秀商城裡已經可以買到耐克等十幾個品牌的虛擬服裝。 在剛剛結束的2006財年,以QQ秀為代表的虛擬物品銷售已經成為騰訊最核心的收入來源。2006年第四季度虛擬物品銷售收入達到3853.8萬美元,占據整個公司總收入的42%,虛擬物品銷售收入來源主要包括QQ秀、QZone、QQ寵物和QQ會員。 「QQ秀是我們用戶真正去愛的一個產品。」滕訊互聯網業務系統執行副總裁吳宵光在自己略顯狹小的辦公室里回憶起QQ秀的的誕生。在2003年之前,QQ本身已經取得比較大的成功,但當時的騰訊在商業模式上還處於探索階段,主要業務都是圍繞無線增值業務展開。為了能夠擺脫移動運營商渠道的「控制」,騰訊開始思考究竟如何能做出一個用戶真正願意付費的服務。吳宵光早在1998年便加入騰訊,此前在政府機關做IT相關工作。 2002年,騰訊的一個員工kurt在韓國考察時發現,韓國的Avatar游戲在當地很受歡迎,便意識到這種服務如果移植到QQ上也會受到歡迎。「Avatar」源自印度梵語,本意是指「分身、化身」,在網路游戲中Avatar成為虛擬形象的代名詞。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更換虛擬角色的造型,如發型、服飾、表情、場景等。而這些發型、服飾和禮品,都是需要付費購買的。 2002年11月,回到深圳的kurt在公司會議室給包括馬化騰在內的數人做了一個PPT演示。在那次評審會議中,馬化騰一直坐在會議室最前面,表情凝重地看著屏幕,聽著kurt給大家介紹這個來自韓國的全新概念—Avatar,冷靜地提出一些樂觀和不樂觀的看法。會後項目組又做了大量的預研和匯報工作,用了一周時間做出一個最原始的QQ秀,雖然當時的效果和現在相差很多,但QQ秀最終還是拍板通過。 「QQ秀這樣的服務讓很多的用戶覺得是一種情感的寄託,很多時候它是代表了自己在別人中的形象。朋友看到我在QQ上面的形象,能夠知道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已經不簡簡單單是賣一件虛擬衣服,其實我們更多的是在賣情感的寄託。」正如吳宵光所言,騰訊此後眾多的盈利模式大都遵循這種情感寄託的模式。 如今的QQ秀已經成為騰訊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更有專門的虛擬形象製作團隊製作各種不同類別的QQ秀,然後放在QQ秀商城供用戶購買。據吳宵光介紹,由於QQ秀需求量過大,很多虛擬形象的設計製作都已經外包給其他的公司。 這還不是QQ秀的全部,按照吳宵光的最新計劃,騰訊即將按照服裝行業的規則來經營QQ秀。「傳統的服裝行業里品牌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你穿什麼品牌的衣服就代表你這個人的品位。QQ秀現在更多的是靠款式來體現品位。在未來,我們會跟世界上的知名服裝品牌去結合。」而實際上,目前在QQ秀商城裡已經可以買到耐克等十幾個品牌的虛擬服裝。 在剛剛結束的2006財年,以QQ秀為代表的虛擬物品銷售已經成為騰訊最核心的收入來源。2006年第四季度虛擬物品銷售收入達到3853.8萬美元,占據整個公司總收入的42%,虛擬物品銷售收入來源主要包括QQ秀、QZone、QQ寵物和QQ會員。

B. 梅西接了騰訊的廣告 難道騰訊想進軍海外市場足球

不久前的4月12日,騰訊終於展示了一把自己大手筆的花錢藝術。這天,騰訊宣布,將向俄羅斯互聯網公司DST(Digital Sky Technologies Limited)注資至3億美元。所有投資將全部以現金支付。注資完成後,騰訊將持有DST約10.26%的經濟權益和約0.51%的總投票權,並有權提名一位DST董事會觀察員。

這並不是騰訊第一次進軍海外的嘗試,此前,騰訊已在美國、印度、越南、義大利布下據點,不過,此去俄羅斯,應是騰訊迄今為止,賭得最大的一次海外投資。

對於海外並購,騰訊一直諱莫如深。騰訊方面對此的解釋是,還沒有出成績,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低調為好。

但,可別就此以為騰訊這只兇猛的企鵝一直是孤單出海、無依無靠,稍微探探頭看向企鵝背後,你就能注意到Naspers這頭南非大象在如影隨形。容再提醒一句,Naspers這家低調而龐大的南非傳媒巨頭,通過其旗下的MIH擁有騰訊34.65%的股份。

作為一家在南非有95年歷史的老牌傳媒巨無霸,近幾年間,Naspers在各新興市場,特別是當地互聯網市場上廣泛布局,足跡從非洲大陸延伸至東西歐、俄羅斯、巴西、中國、乃至泰國。

可以說,在騰訊踏上國際化征程之前,Naspers就已經在為其鋪就道路了。或者說,在Naspers新興市場的這盤大棋當中,騰訊既是不可或缺的商業夥伴,也是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俄羅斯:與競購者聯姻

兩周之前,媒體剛放出風聲,俄羅斯的DST與Prof-Media兩家公司與騰訊一道進入ICQ競購的最終回合。結果你死我活的競爭場面還沒展開,這邊廂騰訊與DST突然宣布聯姻,成了利益共同體。如此一來,不論是DST還是騰訊勝出,對於這兩家公司都有好處,且聯姻既成,Prof-Media的勝算大大降低,ICQ收入DST-騰訊聯盟囊中指日可待。

DST來頭不小。這家俄羅斯(包括其它俄語地區)及東歐市場上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專注於互聯網投資,如果把DST擁有股份的那些互聯網公司的所有流量加起來,就佔到了整個俄語互聯網市場的70%。

2009年5月,DST豪擲2億美元換得Facebook1.96%的股份,12月又投資1.8億美元給社交遊戲界老大Zynga(向Facebook和MySpace這樣的公司提供游戲產品)。眼下,DST又向美國Groupon網站(美團網即為其中國仿版)注資1.35億美元。

且慢,DST再好,審慎如馬化騰也未必輕易出手3億美元。但如果看到這場聯姻背後的保人,騰訊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大股東Naspers,一切都變成順理成章。

Naspers與DST淵源不淺,這兩家均為俄羅斯最大門戶網站及郵箱服務提供者Mail.ru的投資人,2007年起Naspers擁有Mail.ru39%的股權,DST則是Mail.ru的大股東。

今年2月,俄羅斯商業時報Kommersant有報道稱,Naspers與DST意在東歐市場上進一步加強合作,雙方正籌劃將Naspers在波蘭擁有的網路社交平台Ga-Ga與DST持有75%股份的Nasza-Klasa.pl合並,將雙方利益更為緊密的拴在一起。

而Naspers在東歐已經壯大到讓德國和瑞士最大的兩家媒體公司決定成立一個合資公司,集合各自優勢資源來與Naspers搶占東歐市場份額的地步。

2009年末,美國著名互聯網博客TechCrunch上就有作者Robin Wauter撰文透露,據內線稱,南非公司Naspers有意收購ICQ。雖然Naspers事後矢口否認,但3個月後,與Naspers關系甚為密切的兩個互聯網公司進入ICQ最終輪角逐,並於隨後聯姻。

橫看豎看,這都像是Naspers、騰訊和DST一步一步安排好的棋局。對於各自擁有強大的社會化網路平台的三方而言,醉翁之意也許本不在ICQ,而是一個橫跨南非、東歐、俄羅斯、中國的社會化媒體聯盟的雛形初現。

說回並購ICQ,這其中也許騰訊仍有自己的盤算,兩條腿走路總是更為穩妥的選擇。

「DST是一家僅作投資的公司,因此我仍然認為騰訊的勝算更大一些。美國在線應該會更看重實際經營互聯網的公司,特別是騰訊也擁有自己的即時通訊軟體」,Robin Wauter對《中國企業家》說,「對於一家沒有國際即時通訊用戶的互聯網公司而言,ICQ有品牌、有市場、有用戶基礎,因此有著必然的吸引力。」

現在的ICQ早已失去往昔的頭牌光環,但美國在線一直強調ICQ憑著廣告和軟體授權收入,還是利潤頗豐。今年1月,ICQ有改頭換面將自己升級為一個類似Twitter和Facebook集合版的新版本,只是在Robin看來,稍顯太遲了一點。因此,對於騰訊而言,更為重要的不在於版本和概念,而是如何進入一個以德國、俄羅斯、以色列、烏克蘭為主要構成的一億用戶市場,紮下根來。

印度:瞄準移動互聯

騰訊藉助MIH印度環球網路公司(MIH India Global Internet,Naspers在印度的子公司,下稱MIH印度)進入印度互聯網市場還不滿兩年,仍然沒有進入印度主流公眾視野。即使在印度互聯網圈子裡,也沒有幾個人真正了解騰訊和MIH。騰訊QQ的印度版也在當地遭遇水土不服。

2008年6月17日,騰訊在一則關聯交易公告中宣布,從當日起將在3年內,陸續購入MIH印度股份,最高不超過50%減一股。騰訊計劃投入750萬美元完成這次收購。而落實到操作層面,騰訊也只管向MIH印度輸送技術,公司日常運營依然由一個印度人加南非人的團隊來推動。

MIH印度在當地除了網上社交平台ibibo,還擁有幾個名不見經傳的,分別與搜索、教育、找工作、旅行、網路拍賣相關的網站。同時,MIH還在印度擁有一家移動增值服務商ACLW30%的股份。這些,騰訊都能從中分享權益。只是目前這些項目還只是吃錢機器。

不管是從投資金額還是所投資公司在印度的市場表現來看,這次針對MIH的收購都更像是騰訊在印度市場與Naspers的一次玩票。有難同當,如若成功,本是利益共同體的雙方均可從印度市場獲利。

騰訊曾對媒體表示,這項投資是跟大股東協商決定的,僅是對印度市場的探視。而這次合作目的:一是進行面向海外的技術轉移的嘗試;二是熟悉印度當地網民的消費習慣和偏好,而在營收和盈利方面則暫無考慮。

MIH於2006年3月進入印度互聯網市場後,就一直處於燒錢狀態。在騰訊2008年購入MIH印度股份之時,這家公司累計虧損額達1890萬美元。

在騰訊宣布入股MIH印度的同年9月,南非媒體ITWeb報道稱,騰訊與MIH攜手進入印度無線市場。當時的MIH試圖把騰訊的移動QQ移植在ibibo之上,做一個吸引用戶的殺手鐧。於是一個除了名字叫ibibo messager,里外都和QQ一樣的即時通訊軟體出現在了ibibo網站的左下角。遺憾的是,這項服務並沒有為ibibo吸引到更多的人氣,更多的印度人仍選擇使用MSN、雅虎通、Gtalk這樣的聊天軟體。

「在印度,使用互聯網的人都非常精通英語,崇尚美國來的先進玩意。他們都願意選擇美國網站的印度版本,而不是其它。」Dipayan Baishya這樣對《中國企業家》分析,「印度至今沒有成功的本土互聯網公司。」他是印度英文商業類暢銷書《這發生在印度》(It Happened in India)的作者,對印度本土新媒體消費市場有著持續的關注。

騰訊在中國有4億來自不同階層、收入水平用戶的支持,而在印度,互聯網仍是精英小眾的愛物。一項來自Forrester調研數據表明,擁有12億人口的印度,目前只有1410萬上網用戶,這些用戶多來自城市地區,以高收入、高學歷的男性為主流。

並且,刨除印度使用英語的精英人群,還有更大一部分的印度人操持著各種各樣的當地語言(仍在使用的約有200多種),騰訊怎麼能保證設計出滿足各種人群的即時通訊界面?要知道,諾基亞為了進軍印度市場,曾設計出10種印度方言的手機界面。

雖然燒掉了許多錢,但似乎MIH印度和騰訊買回了不少經驗和教訓,也許對他們而言,之前走的彎路和耗費的銀子是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市場上探路的必然代價。

MIH印度現在似乎已經明白,山寨Facebook在印度永遠成為不了Facebook, 拚命打廣告、把時尚海選放在線上線下同時進行也無法帶來真正的粘性用戶。與中國大相徑庭的國情,也造就不了另一個憑借即時通訊軟體和無線增值服務就聚攏起大量人氣的騰訊—這並不是一個像中國那樣均值化程度非常強的市場。

ibibo現在搖身一變,從娛樂為基礎的互聯網社交平台,旗幟鮮明地重新定位成互聯網社交遊戲平台,並立足於精英階層以外的二線城市市場。在其網站上,提供偷菜、搶車位這樣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社交遊戲,還有在線撲克跟撞球這種大眾游戲。

「這在印度是個獨特賣點,還沒有網站這么為自己定位。而且,我認為做游戲類網站才能更好的利用騰訊的優勢。」Dipayan說道。

考慮到印度的互聯網市場還是剛剛起步,其中仍孕育著巨大的機會,Dipayan對於ibibo的未來還是持有樂觀態度。

在印度,移動互聯網比傳統互聯網有更大的市場,這里有4億人擁有手機,進入3G時代,更多印度人將通過手機而非電腦接入網路。目前在印度,支持社交網路平台的手機已經開始熱賣(有趣的是,廉價的中國手機正是這股智能手機風潮的主要助推者)。

「3G在印度的普及,會極大地推動本地互聯網和社會性網路服務(SNS)市場的成長,而且,對於ibibo這樣一個定位在社交遊戲平台的公司而言,肯定是個好事。」Dipayan這樣分析。

越南:主動出擊

騰訊也並非總跟在Naspers身後亦步亦趨,比如投資越南軟體公司VinaGame,就是騰訊主動出擊。

「越南在收入、GDP和貧富差距方面,跟中國社會的結構基本類似。」社會媒體和電信融合領域專家、加八星咨詢公司CEO本傑明·喬夫(Benjamin Joffe)這樣對《中國企業家》說到。「越南2000萬網民,占總人口的25%,這個比例也跟中國近似。並且越南目前的市場狀態就跟中國幾年前類似。」

這樣的經濟結構應該能夠讓謹慎的騰訊敢為越南下注。並且,騰訊也不是自己貿然去試,而是又找了越南一家市場表現最好、山寨自己起家的互聯網公司來入股。

這對於騰訊而言,穩妥,又或者有著更深層的合縱連橫意義。就如同Naspers、騰訊和DST之間那種微妙的布局態勢。

騰訊的這次投資更加低調,我們只能知道,騰訊現在成為這家公司的中小投資者(minority investor),沒有投票權。但有意思的是,VinaGame的首席金融官和執行副總裁Johnny Shen,前一份工作是騰訊的並購經理,他在2008年才加入VinaGame團隊,在這家越南公司的戰略和發展層面扮演關鍵性角色。

VinaGame山寨中國互聯網公司起家。2004年一次中韓之旅,讓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在兩個月後就開始建立自己的游戲網站。VinaGame甚至曾經向一家咨詢公司買過騰訊的調研報告來研究。

「VinaGame從騰訊的案例中發現,做游戲可以日進斗金,而且以即時通訊軟體作為底層架構,是能夠帶來新的生產力內容的。」本傑明·喬夫一直關注著VinaGame的成長。

VinaGame一步一步走來,都像是在復制騰訊在中國曾經的成功。

騰訊向這家公司提供即時通訊軟體QQ技術和一些休閑游戲產品。2007年,VinaGame將QQ重新包裝,改名為Zing Chat,把企鵝標識換成一對鴨子,進入越南市場。兩年之間,Zing打敗了已經在越南市場立住腳的雅虎通,成為越南用戶最多的即時通訊軟體。

VinaGame在越南被視為盛大和騰訊的結合體,旗下擁有當地最大的游戲門戶Vinagames,已佔領3/4的越南遊戲市場(其合作夥伴包括巨人和金山),與引入Zing Chat同年,VinaGame建立起娛樂門戶Zing,不到兩年已經成為越南最大娛樂門戶。

據《福布斯》報道,在VinaGame著手建立時,IDG越南風險投資公司的總經理合夥人亨利·阮就一眼看中了這個項目,阮一手促成了VinaGame的建立。亨利·阮在越南有著極強的社會網路,他的岳父是越南總理阮晉勇。

「VinaGame的問題是,越南的市場有限,這里做不起來太大的買賣。整個越南遊戲市場一年才1億美元的規模,不過我預測未來會再翻兩到三倍,但中國的游戲市場規模是40個億。」本傑明·喬夫說。

可誰能料想以後。這個越南本土公司能夠吃下越南市場,也必然將開始它的海外布局征程。除了騰訊,在VinaGame的背後還有IDG和高盛兩個投資人,IDG還是騰訊最早的投資人之一。

也許在未來,騰訊也會攜手VinaGame,在東南亞市場大施一番拳腳。屆時,以騰訊和Naspers為兩個節點,非洲、東歐、東南亞、南亞這些所有在冒頭的新興市場、處女地也會被連接在一起。

當年在騰訊低谷之時,Naspers從IDG和香港盈科及騰訊其他股東手中購得騰訊股份,成為其大股東,「Naspers一開始就沒有套現的打算,就是戰略性地長期持有騰訊的股票。」曾在南非與Naspers直接對話過的洪波告訴《中國企業家》。10年以後,騰訊成為Naspers在互聯網領域和中國市場最成功的一次投資。

騰訊作為一家以謹慎保守擴張著稱的公司,在出擊海外的戰略戰術上,與它的大股東分享同樣的邏輯:不為套現,不直接干預運營,以盤根錯節的戰略布局來韜光養晦。不過騰訊應該不是只為了10年以後等著數錢吧?

C. 印度在禁中國APP,哪些APP將會採取適當措施呢

印度政府信息技術部突然宣布將禁止59款中國APP,位元組跳動率先行動,主動從印度去應用商店下架旗下三款產品,分別是tiktok,helo,vigo,並且暫停服務。7月1日,微信陸續在印度多地被反饋出現語音通話和視頻通話功能,無法使用的情況。同時QQ郵箱也在一些地區出現客戶端無法訪問的情況。基於對微信文字和圖片聊天功能,也進一步被封的擔心,許多在印度的中國人已經開始注冊並使用釘釘來作為備選方案。

D. 騰訊背後的大股東都是哪個國家的

國際傳媒大鱷MIH(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 騰訊最大股東原來不是馬化騰,而是南非企業 南非的傳媒集團Naspers全資子公司米拉德控股集團公司占騰訊50%股權 作為騰訊最主要的創辦人,騰訊控股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在普通網民中的知名度卻著實一般,其它11位創辦人股東在媒體上的公開露面就更為鮮見。或許正是馬化騰及其團隊的低調,造就了騰訊對媒體的低調,也讓人們忽略了這些站在「企鵝」標識背後的IT超級玩家們的創業路徑。 騰訊的招股上市,使得這家誕生於1998年底、快速崛起的IT公司的資本路徑第一次完整地展現在公眾面前。 騰訊方面出具的資料表明,騰訊控股的前身——騰訊計算機於1998年11月在深圳成立,注冊資本為50萬元人民幣,兩名出資人黃惠卿和趙永林分別持有60%和40%的股權。經過歷次股權轉讓,騰訊控股的5位主要創辦人馬化騰、張志東、曾李青、許晨曄和陳一丹共同全資擁有騰訊計算機至今。 1999年,由於政策的限制,外國投資企業不能在中國投資電訊增值服務,而IDG(美國國際數據集團)和香港盈科有意投資騰訊,騰訊5位主要創辦人於當年底成立騰訊控股作為騰訊各公司的控股公司。由此引入的兩筆風險投資共220萬美元,IDG和盈科分別持有騰訊控股總股本的20%,馬化騰及其團隊持股60%。正是這220萬美元的風險資金,為騰訊日後的迅速掘起奠定了基礎。 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所持騰訊控股20%的股權悉數出售給MIH 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 ,以110萬美元的投資,在不到一年中即獲得1000餘萬美元的回報已經堪稱奇跡,但事實證明盈科還是低估了騰訊的成長潛力。 起源於南非的MIH絕非等閑之輩,其在納斯達克和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同時上市,主營業務是互動電視和收費電視,年營業額約2.5億美元,市值40多億美元,是個實實在在的傳媒巨頭。其對中國即時通訊市場的關注與理解,更加彰顯了來者的不凡。 MIH從盈科手中購得20%騰訊股權的同時,還從IDG手中收購了騰訊控股13%的股份。但是顯然,一旦看清了騰訊的成長潛力,MIH不甘僅僅成為一個參股投資的角色。 此後的2002年6月,騰訊控股其他主要創始人又將自己持有的13.5%的股份出讓給MIH,騰訊的股權結構由此變為創業者佔46.3%、MIH佔46.5%、IDG佔7.2%。 但在持股比例和公司經營管理的界定上,MIH與騰訊創業團隊顯然經過一番良好的協商,在MIH短暫控股時期,騰訊控股的具體經營管理主要還是由馬化騰等主要創辦人負責,MIH方面派出的兩名非執行董事並不負責騰訊控股的具體事務。 直到2003年8月,騰訊創業團隊才將IDG所持剩餘股權悉數購回,並從MIH手中回購少量股權,經過股權結構的重新調整,最終完成了上市前MIH與創業團隊分別持股50%的股權結構。 風險資金和技術支持的作用 實際上,騰訊控股上述歷次股權的變動與風險資金投入的不斷增加同步進行,事實表明,騰訊今天的成長除了公司不斷將保留盈利轉為追加投資之外,風險資金的追加孵化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騰訊控股正式招股之前,此前媒體的報道中曾經存在偏差,一度認為MIH自進入之初所持騰訊控股的股權即與騰訊創業團隊相當,從而忽略了MIH一度占據股權優勢的一面。在事實經由騰訊控股的招股章程披露之後,就會引出一個疑問:在曾經占據股權優勢的背景之下,MIH為何放棄絕對控股而接受與騰訊創業團隊各佔50%的股權安排? 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盡管MIH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但對於騰訊控股而言,一旦沒有馬化騰及其他主要創辦人的進一步努力,公司的運營和進一步發展就會失去方向,「甚至對公司的運營和財務狀況都會產生很大影響。」 而引起記者注意的是,在目前騰訊控股的公司架構中,與騰訊控股尚無直接股權牽連的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及深圳市世紀凱旋科技有限公司的運作將對騰訊控股的業務運營產生極為關鍵的技術支持和溝通橋梁作用。 前述已經提及,騰訊計算機乃為騰訊控股的最早雛形,目前的股權結構為5位騰訊主要創辦人全資擁有,而騰訊藉以發家的QQ即時通訊軟體即為該公司開發。世紀凱旋科技於今年初成立,其股東與騰訊計算機同出一轍。 在騰訊控股招股章程的「風險因素」中,幾乎所有的條款均提到這兩家公司在公司運營中的作用。盡管騰訊控股在招股章程中詳細提到關於騰訊計算機和世紀凱旋的盈利分配方式、注冊資本架構等一攬子合約。但分析人士認為,這仍然不會影響騰訊的主要創辦人在騰訊控股未來走向上繼續掌握主動權

E. 騰訊 百度公司的注冊地為什麼不是中國是在開曼群島,為什麼要這樣做求解!

1、在開曼注冊公司,不需要申報或者繳納任何稅款。

目前開曼群島是地屬英國統治,但其在國內事務上享有更大程度的自主權。並且在1978年獲得了一個皇家法令,法令規定永遠豁免開曼群島的繳稅義務,故而,開曼群島完全沒有直接稅收,無論是對個人、公司還是信託行業都不征任何直接稅。所以,它也獲得了「避稅天堂」的美稱。

2、在開曼注冊公司,具有高度的保密性、減免稅務負擔、無外匯管制。

股東和董事姓名在公司文件上可見,但不對外公開。

(5)騰訊為什麼要在印度投資擴展閱讀:

金融服務業和旅遊業是主要經濟收入。開曼群島現於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26,並是全球第四大離岸金融中心。

2004年,開曼群島以人均收入43,800美元位居於加勒比海首位,本地貨幣開曼元與美元採用1.227美元等於1開曼元的固定匯率。農業、工業不發達。主要生產建材、與旅遊業相關的輕工產品和加工食品。主要作物是香蕉、花卉(特別是蘭花)等供出口。糧食依賴進口。

金融服務業是最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由於開曼政局穩定,無外匯限制,不收直接稅,外國大公司紛紛來島上從事金融業務。到1997年6月,世界50家大銀行中有47家在島上設有分支機構。到1999年6月,在島上注冊的公司有4.1萬多家,銀行和信託機構590家,保險公司475家。

交通運輸:公路全長406千米,其中304千米為柏油路。海運的主要港口是喬治敦。主要國際機場是位於大開曼的歐文·羅伯茨國際機場和位於開曼布拉克的吉拉德·史密斯機場。

財政金融:政府財政收入主要來自稅收(進口稅、貨物與勞務稅等)。

對外貿易:以旅遊業和金融業收入以及國外匯款來彌補巨額的貿易赤字。主要進口機械、運輸設備、燃料和食品。主要出口魚類和花卉。

開曼群島亦是世界上的避稅天堂之一。2009年開曼群島注冊避險基金總規模高達2.3兆美元,居全球之冠,當地人口不到5萬2千人,但公民所得高居全球第12名,被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列為協助非法避稅的黑名單地區。

網路-開曼群島

F. 印度封禁中國APP,影響到中國哪些企業

印度封禁中國APP,影響到中國的企業主要有抖音國際版Tik Tok、微信、微博、UC瀏覽器、QQ、快手國際版Kwai、歡聚時代旗下的Likee、網路地圖等。

在印度政府發布的公告里,重點提及此次針對移動應用的行動,是基於「國家安全」。公告認為, 被禁止的應用在收集用戶數據方面沒有符合有關規定。

(6)騰訊為什麼要在印度投資擴展閱讀:

騰訊在印度的投資同樣巨大,包括送餐應用Swiggy、印度最大電商平台 Flipkart、網約車公司 Ola、學習 App BYJU、足球平台 Dream11、B2B 交易平台Udaan等;如果印度的禁令進一步加強,這些公司或許也將受到當地政府不同程度的影響。

阿里共投資了 11 家印度科技公司,涉及電商、政府、文娛、出行等高頻領域,包括支付工具 Paytm 及旗下在線零售網站 Paytm Mall、電子商務企業 BigBasket、餐廳點評與外賣配送平台 Zomato。

G. 馬化騰在印度投資的是什麼行業

騰訊對印度科技行業並不陌生,它擁有Flipkart的股份,還投資了印度最大的叫車公司Ola。

H. 騰訊的大股東Naspers什麼來頭

騰訊的第一大股東是一家名叫Naspers的南非報業公司,這家公司在 17 年前以子公司 MIH 的名義,用 3200 萬美元買下了當時還是創業公司的騰訊 46.5% 的股份,如今騰訊市值漲到了 5310 億美元,Naspers 從中獲得的回報也增加到了 1846 億美元,這部分收益已經超過了 Naspers 本身 1250 億美元的市值。

「十幾年來,我們從沒拋售過騰訊的一支股票。」 Naspers 的高管查爾斯·瑟爾(Charles Searle)2014 年在接受《紐約時報》 的采訪時說道。



Naspers 1915 年成立於南非開普敦,後來發展成了一個擁有電商、互聯網金融、影視漁業、印刷媒體的傳媒公司,目前在全球 130 多個國家擁有業務。2000 年之前,公司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拓展印刷媒體方面,後來現任 CEO 庫斯·貝克(Koos Bekke)上任,他預計紙媒要開始衰落了,決定要拓展公司的收入來源,於是做起了風投的生意。

貝克把目光鎖定在中國,在他考察了許多中國公司之後,發現他備選名單上的那些公司都在用一家叫騰訊的初創公司的即時通訊軟體 OICQ 進行交流。不過那時候的 OICQ 還處於虧損狀態,而且美國的互聯網公司美國在線(AOL)也在起訴騰訊,說騰訊的 OICQ 侵犯了自己旗下的即時通訊企業 ICQ 的商標權。


盡管如此,Naspers 還是把騰訊的估值定在了 8000 萬美元左右,並且收購了其中 46.5% 的股份。騰訊接著也把自己的通訊軟體名稱改成了 QQ。

收益是投資時的5768倍,騰訊第一大股東Naspers是家什麼公司?

1999 年的 「QQ」,那時候還叫 OICQ。圖片/sohu



「我們從不涉足騰訊細面層上的管理。」 Naspers 的網路運營負責人安東尼·洛克斯(Antonie Roux)在一次采訪中說道。如今看來這樣的策略是正確的,即使奉行 「無為而治」,Naspers 還是從騰訊身上用 3200 萬美元換到了 1800 多億美元的回報。


騰訊是 Naspers 投資的第一家初創公司,2015 年,Naspers 建立了自己的風投部門,和當年投騰訊的思路一樣,Naspers 專注於對 科技 和新媒體初創進行長線投資,目前投了十二個公司,比如美國線上學習平台 Udemy、印度 旅遊 網站 MakeMyTrip、俄羅斯網路公司 Mail Ru,並在在美國、荷蘭、新加坡、香港、以色列等八個國家設有辦公室。

收益是投資時的5768倍,騰訊第一大股東Naspers是家什麼公司?

Naspers 投入金額最多的幾家公司。



但它不是所有的投資都像當年投騰訊那樣幸運,根據公司年報,2016 年、2017 年 Naspers 在股權投資上分別損失了 63 億美元和 84.6 億美元。

Naspers 不是第一家嘗到投資中國公司的甜頭的公司。實際上,矽谷的風投公司 Integrity Partners、紀源資本(GGV Capital)和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都購買了中國最熱門的一些初創公司的早期股權,其中包括新浪、搜狐、網路和網易。

2005 年,雅虎用全部中國資產(包括雅虎中文網站、搜索技術、通訊和廣告業務等)外加 10 億美元投資,換取阿里巴巴39% 的股份。經過此後多次交易,雅虎目前還持有阿里巴巴約 15% 股份,價值 711 億美元。

13 年前網路上市時,美國風投公司德豐傑(Draper Fisher Jurvetson)持有其三分之一的股權,上市首日,網路的股價就上漲了 354%。2014 年上市的京東,其股東名單里也有美國老虎環球(Tiger Global)、俄羅斯的 DST 全球 (DST Global),和沙烏地阿拉伯王子瓦利德·本·塔拉勒(Alwaleed bin Talal)等國外投資人和風投公司的名字。

「這是大數定律,就中國而言,如果進展順利,結果就會妙不可言。」 專注於中國業務的私募公司鼎暉投資(CDH Investments)的合夥人司徒山客(Stuart Schonberger)這樣說道。

我相信題主這個問題肯定是要了解該公司背後的控股公司吧?網傳被工商銀行控股?是不是真的呢?

騰訊,目前是中國最成功的互聯網公司之一,但是很多人卻對這騰訊又愛又恨。因為他們的大股東都不是中國人,或者中國機構。

於是一個自我安慰的傳言應運而生,說騰訊的背後是南非報業集團,而咱們的中國工商銀行則是南非報業集團的控股股東,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當然不是,首先,工行控股的並非南非報業集團,而是南非標准銀行。所以騰訊跟工行沒有半毛錢關系,當然即便如此,騰訊依然是根正苗紅的中國公司。

目前騰訊股東佔比為,南非MIH占股31.25%,馬化騰個人持股7.59%,騰訊創始人團隊未知,南非聯合銀行ABSABank持股1.88%,其餘為民間持股。南非MIH得到股權後,並沒有參與公司事務,甚至從創業開始時,就把股票的投票權都扔掉了,因此馬化騰雖然股份很少,但仍然有絕對控制權。不過可惜的是,如果當時李澤楷沒有把20%的股份賣掉,如今他又會多2個馬化騰的財富。

當年的 歷史 !

騰訊的第一大股東是一家名叫 Naspers 的南非報業公司,這家公司以子公司 MIH 的名義,用 3200 萬美元買下了當時還是創業公司的騰訊 46.5% 的股份。

Naspers是一家領先的跨國傳媒集團,成立於1915年於1994年9月在約翰內斯堡交易所上市。公司在倫敦交易所上擁有美國存托股。

經過多年發展,Naspers已從一個從事傳統印刷的傳統媒體公司已發展成為業務涉及多個市場的電子媒體公司。主要業務包括互聯網,側重於商業、社區、內容、通信和 游戲 ;付費電視和相關的技術和印刷媒體,包括出版、發行和雜志、報紙和書籍印刷。

貝克爾在2001年向騰訊投資3200萬美元。2004年,當騰訊在港交所上市時,Naspers持有的騰訊股份價值從大約2.31億美元飆升到了1140億美元左右。騰訊是從中國更快4G網路普及中受益最大的公司之一,因為該公司使用社交媒體微信來銷售音樂和流媒體視頻。

依託騰訊的快速增長,Naspers的年度利潤提高了40%以上,自2012年以來,Naspers已經投資了40億美元,主要推動電商平台的增長。Naspers的電商平台包括移動分類應用Letgo、OLX,後者分別是印度和巴西最大的分類網站。

Naspers是一家領先的跨國傳媒集團,成立於1915年於1994年9月在約翰內斯堡交易所上市。公司在倫敦交易所上擁有美國存托股。經過多年發展,Naspers已從一個從事傳統印刷的傳統媒體公司已發展成為業務涉及多個市場的電子媒體公司。主要業務包括互聯網,側重於商業、社區、內容、通信和 游戲 ;付費電視和相關的技術和印刷媒體,包括出版、發行和雜志、報紙和書籍印刷.

騰訊的第一大股東是一家名叫 Naspers 的南非報業公司,這家公司以子公司 MIH 的名義,用 3200 萬美元買下了當時還是創業公司的騰訊 46.5% 的股份。

Naspers是一家領先的跨國傳媒集團,成立於1915年於1994年9月在約翰內斯堡交易所上市。公司在倫敦交易所上擁有美國存托股。

經過多年發展,Naspers已從一個從事傳統印刷的傳統媒體公司已發展成為業務涉及多個市場的電子媒體公司。主要業務包括互聯網,側重於商業、社區、內容、通信和 游戲 ;付費電視和相關的技術和印刷媒體,包括出版、發行和雜志、報紙和書籍印刷。

Naspers是一家領先的跨國傳媒集團,成立於1915年於1994年9月在約翰內斯堡交易所上市。公司在倫敦交易所上擁有美國存托股。經過多年發展,Naspers已從一個從事傳統印刷的傳統媒體公司已發展成為業務涉及多個市場的電子媒體公司。主要業務包括互聯網,側重於商業、社區、內容、通信和 游戲 ;付費電視和相關的技術和印刷媒體,包括出版、發行和雜志、報紙和書籍印刷.


Naspers集團位於開普敦的總部由於開普敦是南非西南部的重要交通樞紐,有數間知名的報館和雜志社都在此地開設辦公室。如出版主要英文報章開普艾格斯 (Cape Argus)和開普時報(Cape Times)的「獨立新聞媒體」(Independent News and Media)。還有是出版主要南非語報章Die Burger的南非最大媒體集團Naspers。另外,開普敦大學亦印發屬於他們的學生報章大學報(Varsity)。

開普敦亦有一系列的社區小報,幾乎每個區域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報章來刊載社區的新聞。一些較大規模的社區小報如:

英語小報:

艾法隆 (Athlone)的艾法隆新聞 (Athlone News)

大西洋太陽報 (Atlantic Sun)

君士坦蒂亞堡 (Constantiaberg)的君士坦蒂亞堡快報 (Constantiaberg Bulletin)

科斯灣 (False Bay)的科斯灣回響 (False Bay Echo)

海德堡 (Helderberg)的海德堡太陽報 (Helderberg Sun)

Plainsman

貝爾維爾 (Bellville)的City Vision

Sentinel News

Southern Suburbs Tatler

Table Talk

Tygertalk

南非荷蘭語小報:

Landbou-Burger

Tygerburger

科薩語小報:

開普平原區 (Cape Flats)的Vukani

開普敦亦是廣播媒體的中心,設有數間本地廣播的電台。另外,南非廣播集團的辦事處亦設於此地。

電台頻道:

好望角頻道 (Good Hope FM)

KFM 94.5 fm

開普之聲 (Voice of the Cape 95.8 fm)

Cape Talk 567 mw

UCT Radio 104.5 fm,為大學頻道

財務狀況

編輯

Naspers為非洲50個國家提供付費電視服務,這佔了其總收入的60%。Naspers的主要業務在南非,來自南非的營收占該公司總營收的73%左右。

截止2009年9月底,其半年主營業務利潤由上年同期17.6億蘭德增長至24.1億蘭德(約合3.27億美元);營收增長6.3%,至135億蘭德(約合18.32億美元)。市值約為150-160億美元。


國際化

編輯

Naspers是一家擁有百年 歷史 的老公司,在南非擁有超過60家消費者報刊,包括銷量最高的報紙《Daily Sun》。Naspers還持有非洲、巴西、中國和波蘭及匈牙利等國家發行商、電子商務網站和數字廣播電台的股份。旗下還擁有中國唯一一個付費電視頻道和中國傳媒公司--北青傳媒的股權。並且它還是騰訊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5%。

Naspers的多數估值來自其持有的33%騰訊控股公司股份。這些股份的價值約為1320億美元,比Naspers自身的市值還高出32%。


公司榮譽

編輯

2019福布斯全球數字經濟100強榜排名第69。

2019年11月16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活躍投資機構百強榜》,Naspers上榜。

2020年5月13日,Naspers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第563位

大有來頭

閱讀全文

與騰訊為什麼要在印度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實力為什麼強 瀏覽:245
印度紅蠍咬人怎麼辦 瀏覽:658
在哪裡看中國乒乓球直播 瀏覽:77
印尼貢木是什麼檔次 瀏覽:593
義大利撒丁島綿羊是什麼品種 瀏覽:240
海南菠蘿蜜與越南菠蘿蜜哪個好吃 瀏覽:574
印度有哪些偉大的企業 瀏覽:814
印度國家哪個州最富 瀏覽:715
我是怎麼追到義大利 瀏覽:47
伊朗為什麼幫印度 瀏覽:894
印尼那邊的pt是什麼意思 瀏覽:862
哪裡能夠買到越南一年級書籍 瀏覽:400
中國在伊朗進口的石油有多少 瀏覽:408
江西宜春中國銀行在哪裡 瀏覽:920
伊朗招牌動作叫什麼 瀏覽:995
印度一頭老虎殺了多少人 瀏覽:119
中國銀行充話費怎麼老是在充值中 瀏覽:550
越南證券公司如何申請 瀏覽:116
印度為什麼會被英國人殖民 瀏覽:321
哪個電影網能看伊朗電影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