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解放軍是如何應對印度的增兵

解放軍是如何應對印度的增兵

發布時間:2022-08-21 08:24:44

A. 2017年8月中印沖突,印度增兵了么中國有什麼反應

印度增兵也就是像古惑仔打群架,多來點人站站場子陣勢,壓根中國就不會放在眼裡,前些天在班公錯,中國軍隊不隨隨便便碾壓阿三。1962年的戰爭,直接打到他們首都,這么些年過去了,弱雞還是弱雞。

雖然印度一直號稱其山地作戰隊伍是世界最先進的,但是在班公錯還不是被我們部隊打得四腳朝天,印度人弱就算了,還喜歡吹噓,潰敗後,撤出五十多公里外還拉橫幅擺拍,說成功抵禦中國軍隊入侵。

中國前段時間在朱日和軍演就是給阿三秀肌肉的,只不過阿三頭鐵還敢來碰瓷。

B. 我國是怎樣應對印度軍隊越境的

ept my caring and my love and that yo

C. 中國對印度駐兵的反應是什麼

好像事沒什麼反映,又也是秘密的。看過一個家住西藏的網友說他看見了殲10在西藏訓練。我感覺中央的判斷是西藏不會出什麼大事。而其青藏鐵路修好了也有了保證。動作不要太大以免造成印度的誤判。

D. 印度向中印邊境增兵600萬,會不會引發戰爭中國軍隊有何防範

印度所有武裝力量加起來也不到300萬。不要相信這些小道消息、網路謠言。
印度自認為其陸軍實力名列全球第三,海軍名列第五、空軍名列第六,印度國防部負責部隊的指揮、管理和協調。各軍種司令部負責擬定、實施作戰計劃,指揮作戰行動。實行募兵制。陸、海、空三軍總兵力為127萬,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陸軍103.5萬,海軍7萬,空軍17萬。另有50多萬預備役軍人和100多萬准軍事部隊。

E. 中國軍隊做好對印度作戰准備了嗎

中國軍隊做好了對印度作戰的准備,中方在洞朗地區道路施工時,遭到印軍越線阻攔。洞朗地區是中國領土,中方在自己領土上進行正常的修路活動,這是中國的主權行為,完全正當合法。印方公然派軍隊越過雙方承認的邊界線進入中國境內,其行為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嚴重違反了國際法基本准則。

中方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自己的領土主權和安全利益。中國邊防部隊已在現地採取緊急應對措施,並將進一步加強針對性部署和訓練。

(5)解放軍是如何應對印度的增兵擴展閱讀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就中印邊境局勢以及中方西藏軍演在回答印度記者提問時表示,中方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自己的領土主權和安全利益。

強烈要求印方立即將越界的邊防人員撤回邊界線印方一側,這是解決事態的前提和基礎,在此,我想提醒印方,不要心存僥幸,不要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撼山易,撼解放軍難。

吳謙強調稱,在此,我想提醒印方,不要心存僥幸,不要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年的歷史證明了一點,那就是我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能力手段不斷增強,決心意志堅定不移。

F. 印度邊境增兵十萬,為啥我們還沒啥動靜

國內針對印度的戰場建設主要集中在西藏和新疆西南部地區,近期較大的兩件事情就是青藏鐵路通車和獅泉河機場建設。

根據公開消息,青藏鐵路每天開12對客貨列車,除去3對客車外能通行9對貨車;從06年7月到07年5月青藏鐵路共計運貨208萬噸,日均6600 噸。根據上面的數字可以計算出,如果青藏鐵路進行單向密集運輸,那麼在一個星期內最多能夠向西藏運送6.3萬噸物資,這足以保障我軍5個山地旅持續作戰。也就是說,青藏鐵路開通之後印度再也沒有能力以消耗戰的方式威脅我軍後退。

青藏鐵路著眼於防,獅泉河機場則是為進攻准備。該機場位於西藏阿里地區獅泉河鎮,跑道長4500米,可以起降蘇-27、轟-6、運-8等我空軍作戰與支援飛機;印度整個北部地區都在獅泉河機場半徑1000千米范圍內,也就是說完全處在我空軍航空兵打擊范圍以內。獅泉河機場建成,今後印度在挑釁時就要擔心其北方軍事與民用設施遭到我空軍的打擊,而我國主要經濟和軍事目標都在印度打擊范圍以外,印軍要報復難度完全不同。

在武器裝備的准備方面,我空軍飛機、陸軍裝甲車都要求具備高原作戰能力。如陸軍的幾款裝甲車大都採用風冷柴油機,並且特別加強了機械增壓功能,以對抗高原稀薄空氣造成的發動機功率下降,以免裝甲車在青藏高原上機動性不足。我軍在西藏還部署了專門用於山地作戰的多功能野戰工程車。

空軍的蘇-27具備高原起降能力更是報了多次,相關人員甚至拿了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可實際上4000米高度對戰斗機來說很平常,只要滑跑長度夠、滑行速度快一點起飛毫無困難;我國引進的蘇-27此前之所以不能在高原起飛,是因為原飛機航電系統禁止在1500米以下高度放下起落架,這只要換個電子插板就能解決,根本毫無困難。所以它申報軍隊科技進步獎的時候都是從作戰口進行申報,而不是從科研口進行。

我軍部隊的部署也是對印度戰略威懾的一部分。在中印邊境東西兩段,我軍部署了13個邊防團,另有52山地步兵旅負責藏南地區山地叢林進攻作戰,53山地步兵旅負責西段邊境高原地區進攻作戰,第13集團軍第149師(東段)和第21集團軍第61師(西段)隨時入藏提供支援。有這些部隊在,印度人在邊境沖突和中小規模戰爭中占不到便宜。

為了保障內地入藏部隊的戰鬥力,我軍研製了單兵氧氣面罩、專用高原食品等特殊裝備,以免因為高原病而導致部隊官兵出現大面積高原病和高山反應,保證支援部隊可以迅速展開形成戰鬥力。這點雖然不起眼,但卻實實在在的提高了我軍對印度的威懾能力。

這些是特定針對印度的部署,在其他方面我軍的進步也影響到我國的對印戰略態勢,增強了我國在與印度進行博弈時的手段。

例如印度與巴基斯坦競相發展彈道導彈,它的烈火-3遠程彈道導彈射程范圍恰好覆蓋我國北京、上海地區,這是在威脅我國不得插手他與巴基斯坦的戰爭。我軍在彈道導彈攔截技術上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多次成功進行攔截試驗,目前水平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以色列屬於美國技術發展起來的)。我軍如果在西藏地區部署紅旗-9防空導彈,就可以對印度發射的彈道導彈實施攔截,從而降低印度對我的威脅。

總之,我軍對印作戰准備相當充分,整個西藏地區的軍事部署攻防兼備,一旦開戰立刻就能把戰火燒到印度境內。在大後盾的支持下,我軍邊防部隊在巡邏中也寸步不讓,多次邊境沖突都佔了上風,只是國內沒有公開報道而已。

除了軍事准備的內功,我國在外交上也突出加強了對印度周邊國家的支持和援助,如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斯里蘭卡等國都接受過我國的軍事援助。

先看斯里蘭卡,這個小國位於印度半島南端,從地理位置上看對孟加拉灣和北印度洋都有著很強的控制能力,還能對印度海軍進行有效牽制。尤其是在與位於緬甸的軍事基地配合的時候,可以有效切斷印度安達曼-尼科巴群島與本土的聯系,破壞印度對孟加拉灣的控制。

我國對斯里蘭卡的軍事援助主要是武器出口,地面裝備佔了大多數,如81式自動步槍、63式裝甲運輸車、WZ551式6輪裝甲運輸車;斯空軍裝備有幾架K-8初級教練機、殲教-5中級教練機、殲7戰斗機、運-8中型運輸機,海軍則購買了037型獵潛艇。

雖然斯里蘭卡進口了不少我國武器,但他受印度的影響很深,斯國內泰米爾猛虎組織和印度境內的泰米爾邦內部人員有某些聯系,印度以此為借口曾經派兵參與斯里蘭卡內戰。畢竟斯里蘭卡緊鄰印度,我們的支援鞭長莫及,所以對他的援助主要是為了改善兩國關系,避免其徹底倒向印度,在我國的具體遏制行動中參與很少。

孟加拉國以前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被印軍佔領,此後脫離巴基斯坦獨立。由於該國人多又窮,且領土被印度包圍,所以沒法指望他能做出什麼貢獻,我們也只能是低價出售步槍和裝甲車,拉攏他不徹底倒向印度而已。

緬甸是我們在東南亞地區的重要軍事合作夥伴。由於歷史的原因,緬甸一直被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所排斥,其國內軍政府時刻受到美國支持下的民主派的威脅,必須尋求我國的支持才能維護國家政權穩定,所以中緬關系相對較好。

我們與緬甸的軍事合作包括軍售、建立軍事基地、扶持代理人等多個方面,層次和規模上遠遠超過與斯里蘭卡和孟加拉的合作。當面由於緬甸自身貧窮落後,所以我們軍售的武器也大多是一些陸軍用槍械和裝甲車,此外還有強-5攻擊機、上海級和海南級巡邏艇等比較復雜的海空軍裝備。

雖然我國一貫宣稱我們的軍事政策是防禦性的,從不追求海外軍事基地,但實際上我國早就開始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建立中小型軍事基地。這些基地以衛星觀測、無線電偵察、船舶補給為主要目的,通常建在我國感興趣的國家或軍事基地周圍,例如我國在吉里巴斯的衛星觀測站就位於美國西太平洋導彈靶場周圍。

我國在孟加拉灣的軍事基地包括緬甸科科群島的17個島嶼,上面建設了我國的衛星觀測站、雷達站、無線電監聽站和海軍基地,此外還在柬埔寨的庫克莫島上建立了雷達站和海軍基地。這些基地能夠監聽印軍在孟加拉灣和本土東北部的無線電通訊聯系,監視孟加拉灣上空印軍飛行器活動,並為我軍進入孟加拉灣的艦艇(尤其是潛艇)提供後勤支援。

緬甸軍政府目前還無法有效控制全部國土,其境內目前仍然存在多支游擊隊;這些游擊隊中部分受到我國的支持,在某些情況下會應我國要求採取一些行動,以配合我國的外交和軍事行動。緬北華人自治政權果敢同盟軍直接就是一小號的解放軍,綠軍裝、小馬扎、大標語、紅錦旗都與我軍是一模一樣.

巴基斯坦是我國最重要的軍事合作夥伴國,其重要程度還在朝鮮之上,同時我國與巴基斯坦軍事合作的層次與規模也是最高的,遠遠超越其他夥伴。

在武器貿易方面,巴基斯坦陸軍購買過我國的59式、80式主戰坦克,雙方在88C坦克的基礎上聯合研製了MBT- 2000主戰坦克;巴空軍購買過殲-6、殲-7戰斗機、強-5攻擊機,聯合研製了FC-1「梟龍」戰斗機,正在商討購買殲-10戰斗機的事宜;巴海軍購買了4艘F-22P導彈護衛艦;至於較為隱蔽的雷達、通訊類設備不為人知,但相信也不會少。

我國為了避免印度控制整個南亞,在過去幾十年中不斷給予巴基斯坦各種支持。中巴公路的開通,就是為巴基斯坦打通了一條戰時生命線,讓我國的援助物資可以源源不斷的進入巴基斯坦,而不必擔心印度封鎖巴基斯坦海運。

在第三次印巴戰爭發展到東巴被佔領,印軍在西段猛攻巴基斯坦重鎮拉合爾,即將突破巴軍防禦的情況下,我國政府向印度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則中國政府保留採取一切措施的權力。正是這道聲明迫使印度政府放棄了以武力徹底解決印巴問題的想法,挽救了我國最大的盟友巴基斯坦;這道聲明同時也在沙烏地阿拉伯引起了巨大反響,改變了沙特老國王對我國的看法,為十幾年後我國向沙特出口價值36億美元的東風-3遠程彈道導彈開辟了道路。

不僅在戰略上中巴兩國密切配合,兩軍在戰術層面也有積極的合作。中印邊境西端靠近印巴克什米爾爭議區,邊境線恰好從喜馬拉雅山脈腳下劃過,我國領土比印度一側國土要高出幾千米。於是我軍將遠程對空搜索雷達、三坐標引導雷達等部署到邊境線上,居高臨下的監視著印度邊境線數百千米內的空域,一旦發現印軍飛機出動就及時通報巴基斯坦軍方,引導他們起飛攔截。於是印軍雖然對巴基斯坦防空雷達網百般壓制摧毀,但巴基斯坦空軍總能及時攔截印軍飛機。

雖然我國出於外交上的考慮很少公布、承認我軍對外合作狀況,但這並不意味著我軍只挨打不還手,更不意味著我國政府都是屬羊的只會吃草。國家的戰略布局一刻也沒有放鬆。

G. 印度向中印邊境增兵五萬有何目的 中國對此該作何反應

印度在印度自己的國土上調動軍隊,哪怕是調動到你的邊境,只要人家沒有越境,那就是人家的主權,人家的自由,不管他有什麼目的。
我認為中國應該先弱弱的抗議幾句,和印度打打嘴仗,然後把印度增兵對面的解放軍後撤個幾十公里。
如果印度就此罷休,撤軍走了,那麼是印度吃虧,至少他調動軍隊更大,花費更多。
如果印度賴著不走,同樣是印度吃虧,因為兵力多,他後勤補給更困難。
如果印度得意忘形,越界過來,那就最好了,小打兩仗,讓印度勝上兩場,一方面刺激印度的慾望,一方面樹立國人敵愾之心,然後就一舉反攻,乘機玩個大的,把所有的被佔領土連本帶利都拿過來。

H. 求19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始末

1962年印度政府堅持侵略擴張政策,蓄意製造邊界緊張局勢,大肆蠶食侵
佔中國領土,中國邊防部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進行自衛反擊。這次中
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是新中國成立後在我國發生的第一個反侵略戰爭。它融軍
事、政治和外交斗爭為一體,充分反映了邊境地區反侵略戰爭的特點和規律,
創造了我軍在高山密林高原嚴寒地區作戰的光輝範例,取得了軍民共同保衛邊
疆的寶貴經驗,為毛澤東軍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內容。值此作戰勝利30周年之
際,全面客觀地介紹這場戰爭的起因和經過,對於總結其經驗,進行國防教育
和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印度政府繼承與擴大英帝的衣缽,挑起邊境沖突

西藏、新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與印度在歷史上有著長期的交
往和傳統友誼,過去中印兩國的地圖場按照傳統習慣線標畫邊界,兩國人民亦
遵守這條傳統習慣線。只是在英帝國主義統治了印度以後,英屬印度當局的印
度為基地,把侵略擴張的矛頭指向中國的西南和西北邊疆地區,這才逐步使中
印邊界發生了分歧。英印政府利用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的狀況,對中國西藏
和新疆進行侵略擴張活動,從而埋下了爭執的種子。

英帝國主義在中印邊境東段秘密炮製的所謂「麥克馬洪線」,在西段圍繞所謂
阿克賽欽問題提出的邊界方案,是英帝國主義侵略西藏和新疆的產物。正如周
恩來指出的;「英國企圖抹煞中印之間長期形成的傳統習慣線,用割裂中國領
土、擴大英屬印度領土的辦法,來達到它的帝國主義的侵略目的。」

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後,不僅要中國政府承認舊中國歷屆政府都沒有承認
的英屬印度當局對中印邊界非法、無效的劃分,而且進一步侵佔我國政府管轄
下的中國領土,企圖通過武力手段把極不合理的大片領土要求強加於中國。

印度政府借朗久、空喀山口兩次事件,掀起反華浪潮,配合當時聯合國在辯論
「西藏問題」時對我國的誣蔑。從1961年到1962年9月,印軍先後在
西段邊境的我國領土上建立了43個入侵據點,侵佔我國領土4000平方公
里。這些據點,有的距我軍哨所僅幾米遠,有的甚至建在我軍哨所的後側,切
斷了我哨所的後路。西段形成了印軍入侵據點和我軍邊防哨所犬牙交錯的對峙
狀態。在東段1962年6月印軍又越過「麥線」,侵入西藏山南地區錯那縣
的克節朗河谷,在扯冬地方建立了入侵據點,企圖改變「麥線」方向,以線北
約11公里的拉則山(印方稱「塔克拉山」)脊作為邊界。9月17日至19
日,印軍30餘人向擇繞橋頭我軍位哨瘋狂挑釁,以刺刀、步槍、沖鋒槍逼我
執勤戰士後撤。對峙至20日,印軍終於首先開槍,打死我軍幹部1人,打傷
戰士1人,我被迫還擊。雙方交火至29日,我擇繞橋頭哨位主動後撤。印軍
得意忘形,得寸進尺。10月8日,印軍越過克節朗河,於10日進攻我軍各
哨所。到20日前,共打死打傷我軍邊防幹部戰士47人。在西段邊境,印軍
不斷包圍我巡邏小組,伏擊我運輸人員,射擊我哨所。印軍飛機頻繁侵犯中國
領空,在1959年至1961年的3年間,入侵進行軍事偵察活動就達12
0餘架次。

中國政府被迫作出自衛反擊的決定

中國政府以亞洲和平和中印友誼為重,對印度的武裝侵佔活動一直採取克制忍
讓態度,並為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這次反擊作戰,是在號稱「世界屋脊」的喀剌昆侖山上和喜馬拉雅山之脈南側
地區進行的。該地區地勢險峻,氣候惡劣,人煙烯少,交通不便。這惡劣的自
然條件和地理環境,對作戰行動有嚴重的影響,作戰的艱苦性是罕見的。中印
邊界自衛反擊作戰從1962年10月20日開始,至11月21日基本結束
,作戰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自衛反擊戰(10月20日至28日)

自衛反擊作戰在中印邊境東段和西段地區進行。印軍部署的兵力有1個軍部、
1個師部、4個旅部、21個步兵營,總計約22000人。印度陸軍原是英
國殖民地軍隊,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北非、南歐、東南亞諸戰場作過戰
,自吹噓為「打遍歐、亞的勁旅」。與我作戰的印度第四師號稱「王牌部隊」
,是「印軍編制、裝備、訓練的試點部隊」。第一一四旅長期駐防克什米爾、
受過山地戰訓練。這些部隊在印度陸軍中具有代表性。其作戰部署是:東段,
第七旅4個營部署在克節朗地區;炮兵第四旅兩個步兵營配置在棒山口、達旺
地區;第四師戰術司令部及1個營位於吉米塘、下地地區;第五旅8個營分布
在「蘇班西里邊區」、「西安邊區」和「魯希特」;第四軍軍部和第四師師部
位於提斯普爾。西段,印軍第一一四旅以5個營分散配置在邊境全線,其中1
300餘人分布在入侵戰境的43個據點;旅部及1個營位於列城。印度的企
圖是:在東段,依據正侵佔所謂「麥線」以南和以北的克節朗地區,繼續向西
藏內地擴大侵佔范圍;在西段,依託其入侵的43個據點,繼續向我境內蠶食
,逐步侵佔新疆阿克賽欽地區。

中國邊防部隊的主要部署是:以西藏4個多團的兵力,首先粉碎克節朗地區印
軍的進攻,然後殲滅克節朗地區和可能由達旺地區來援之敵;以新疆1個多團
的兵力,首先粉碎印軍進攻,然後殲滅侵入加勒萬河谷和紅山頭之敵,並視情
況擴張戰果;同時,以西藏昌都、林芝、山南分區部隊,向當面之敵反擊,配
合主要方向的作戰。

克節朗地區反擊作戰。克節朗,位於中印邊界東段西藏以南地區,該地山峰比
高1500米以上,海拔4000米左右,森林密布,氣候惡劣,人煙稀少。
該地區印軍第七旅、炮兵第四旅2個步兵營,共6個多營6000餘人,部署
在克節朗、棒山口、達旺一線,企圖鞏固已侵佔之地,並繼續侵佔我克節朗河
以北地區,實現其「以塔格拉(即拉則山)山脊為界」的夢想。中國西藏邊防
部隊集結了10300餘人的兵力,對印軍第七旅實施反擊。根據印軍前重後
輕、翼側暴露、正面寬、縱深線的布勢特點,貫徹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原則,
以3至4倍於敵的絕對優勢的火力,採取從兩翼開刀、迂迴側後、包圍分割、
各個殲滅的戰法,於20日拂曉開始反擊。實施主要突擊的右翼部隊在槍等、
卡龍之間強渡冰冷刺骨的克節朗河,向槍等、卡龍、扯冬、絨不丟的入侵印軍
進行反擊。指戰員們冒著槍林彈雨,互相掩護,交錯前進,與印軍展開的激戰
。負責摧毀塞維拉河岸卡龍據點的我二連六班班長陽廷安一往無前,前仆後繼
,勇猛反擊,共攻克27個印軍地堡,收復了卡龍據點,為驅逐入侵卡龍的印
軍第七旅創造了條件。戰後,六班被國防部授予陽廷安班」英雄稱號。負責清
除克節朗河南岸扯冬據點的我三連二排,敢打敢拚,連續摧毀14個地堡,收
復了扯冬據點。戰後,二排榮立集體一等功。當天即清除了槍等、卡龍、扯冬
、絨不丟等據點的入侵印軍。

擔任左翼助攻部民,向沙則、仲昆槍、克寧乃橋的印軍實行反擊。入侵沙則的
印軍在這里構築了塹壕及百餘個明暗地堡。攻佔沙則可直接威脅克朗地區的印
軍指揮機關。於是,助改部隊穿密林,攀懸崖,涉急流,迅速突入印軍前沿,
首先割斷克節朗地區入侵印軍指揮機關與沙則據點的聯系。在沙則戰斗中,九
連二班班長張映鑫率領全班,連續攻克印軍4個地堡,在攻擊第5個地堡時,
他身負重傷,向地堡投入最後1枚手榴彈,並用雙腿堵住印軍地堡射孔,壯烈
犧牲,為後續部隊殲滅印軍創造了條件。戰後,國防部授予他「戰斗英雄」稱 號。

當天,克節朗地區的印軍大部被殲,一部潰逃。22日,中國國防部宣告;我
軍沒有必要受非法的「麥線」約束。23日,我山南地區部隊殲滅棒山口之敵
一部,佔領棒山口。接著我軍兵分5路實施追擊,直取達旺。印軍侖惶向達旺
河以南之西山口一線撤逃。我邊防部隊又以一部渡過娘姆江曲,晝夜兼程,沿
下地、龍拉、沙澤一線急進。清除棒山口入侵印軍的另一支反擊部隊,於24
日佔領了東新橋等地。25日,幾支反擊部隊相繼進占達旺。爾後,其中一部
繼續向南推進到達旺河北岸。克節朗——達旺之役遂告結束,首戰告捷。全殲
印軍第七旅及其他一部,俘虜印軍第七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共殲印軍
1900餘人,收復了克節朗河以南、達旺河以北、不丹以東、達旺以西的全
部領土,並在事實上否認了所謂麥克馬洪線。

昌都、林芝、山南分區部隊反擊作戰。西藏昌都、林芝、山南地區的中國邊防
部隊,也於10月20日分別向當面入侵印軍實施反擊。先後攏除了呷靈公、
拉木多、林卡、拉曼、阿夏比拉等印軍據點,殲敵一部,進佔了易古通、馬尼
崗、塔克新等地,逼近瓦弄,有力地配合了主要方向的作戰。

加勒萬河谷紅山頭和班公湖地區反擊作戰。加勒萬河谷和紅山頭地區,位於中
印邊界西段新疆阿克賽欽西部,在喀喇昆侖山和風底斯山山區,山高坡陡,交
通不便,高寒缺氧、荒無人煙。印軍第一一四旅5個營約5600人,分散配
置在這一地區600公里正面的77個據點內,其中1300餘人分布在侵入
中國境內的43個據點內。印軍第一一四旅旅部及1個營位於列城,查謨——
克什米爾國民軍第十四營侵佔紅山頭,傑特聯隊第五營侵佔加勒萬河谷。印軍
在侵佔的據點內設置障礙,組織較嚴密的火力,各點均有獨立作戰的能力。他
們企圖憑借其據點,伺機侵佔新疆整個阿克賽欽地區。

我新疆邊防部隊針對入侵印軍正面寬、據點分散、間隙大的弱點,集中優勢兵
力,採取迂迴包圍、近戰夜戰等打了殲戰的有效戰法,決心首先粉碎入侵印軍
的進攻,然後採用拔點攻堅的戰法,就地圍殲,逐次清除加勒萬河谷、紅山頭
和新疆阿克賽欽地區西大溝以北河尾灘、天文點兩防區內的入侵印軍。為防止
印軍向我邊防部隊的薄弱地區進攻,又令空喀山口防區駐守分隊在班公湖以南
組織積極防禦,牽制當面入侵印軍。

紅山頭攻堅戰斗及天文點防區作戰。紅山頭是兩段第一階段反擊戰的主要方向
。該寺是斗拉特別奧里基地印軍聯系天文點地區據點的重要樞紐。印軍構築了
16個地堡、5個地下室工事,組成兩層火力陣地,火力強,工事堅固。20
日,新疆邊防部隊首先實施炮火急襲,爾後從印軍側後西、南兩個方向進攻反
擊。一部由正面佯攻,一部從側後直插紅山頭主峰,另一部直搗入侵印軍平台
陣地,攻擊分隊以爆破筒、炸葯包、噴火器殲滅負隅頑抗之印軍。經1個多小
時的戰斗、驅除了入侵印軍,奪回了紅山頭主峰。前來增援的印軍眼看大勢已
去,於是半途撤回。紅山戰斗後,我們乘勝擴大戰果,擔任打援、守卡、警戒
的分隊相繼拔除31號、12號、5號、8號、11號、17號等6個印軍據
點,全殲守軍,收復失地。其他各點之入侵印軍於當晚倉惶逃竄。至21日晚
,天文點防區印軍入侵據點全部被肅清,給印軍第一一四旅第十四營以沉重打 擊。

加勒萬河谷拔點及河尾灘防區作戰。加勒萬河谷地區,谷深溝窄,山高坡陡,
懸崖絕壁,交能不便。印軍以直升飛機空運補給。印軍在此處構築了工事、地
堡,企圖長期佔領。新疆邊防部隊對其軍情地形了如指掌。20日,我邊防部
隊向該處南、北兩側的入侵印軍據點實施反擊。首先利用夜暗陷蔽接近凶軍據
點,爾後實施炮火急襲,隨即一部從河谷北側左翼插入印軍前沿,向前推進;
另一部從河谷南側左翼發起反擊,在工兵、防化兵密切配合下,經近40分鍾
激戰,成功地拔掉了加勒萬河谷地區入侵印軍的據點。該處戰斗結束後,我軍
乘勝擴大戰果,兵分兩路,一路順加勒萬河谷南進;一路北上向西大溝發展。
至23日,拔除「河印27號、28號」據點,其餘印軍哨卡聞訊而逃。至此
,河尾灘防區之印軍全部肅清。

班公湖岸四戰四捷戰斗。印軍第一一四旅廓爾喀聯隊第一營入侵班公湖南北兩
岸建立了據點。班公湖北岸為空喀山口防區,南岸為阿里防區。21日,擔負
空喀山口財區反擊作戰的邊防部隊,抓住戰機,向位於班公湖北岸中國一側的
西里扎普、安拉溝等地的印軍進行反擊;22日,班公湖南岸新疆守卡分隊一
部,清除了占據南岸及其以西另一據點的入侵印軍。在班公湖西岸的西里扎普
、4400高地、絕拉溝、野營地拔點攻堅戰斗中,我軍四戰四捷,戰至24
日,全部拔除了班公湖南北岸及其以北地區的31個入侵印軍據點。

轉戰巴里加斯。巴里加斯位於西藏阿里噶爾縣西北,為獅泉河河谷,距傳統習
慣線18公里,河谷寬200-300米,河谷有公路往東提通列城,兩側為
高山。印軍查謨——克什米爾國民軍第七營入侵該地,建立據點6處,企圖長
期佔領並作繼續蠶食其它地區的基地。23日,班公湖地區入侵印軍據點全部
肅清後,我西線新疆邊防部隊奉命揮戈南下阿里,殲滅巴里加斯地區人侵印軍
。受領任務的部隊不顧幾天幾夜連續作戰的疲勞,以驚人的意志揮師南下,對
阿里之口、約山口、巴里加斯等地的入侵印軍進行反擊。轉移中,我邊防部
隊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夜以繼日地連結行軍1400里,有的分隊兩次徒小齊
腰深的冰冷剌骨的噶爾河。工兵分隊在零下20多度的冰河上架橋,保證部
隊開進。部隊吃不上熟飯,喝不上開水,吃冰雪,啃干糧,忍飢耐寒,於26
日趕到甲崗——獅泉河一帶集結。爾後,分兵兩路:右翼由甲崗——且坎——
拉干赫爾方向迂迴印軍側後,繼其退路;左翼沿獅泉河谷實施主攻,圍殲印軍
於衛里加斯——卡日果之間地區。以阿支、且坎、扎西崗守卡分隊配合主力作
戰。27日,反擊部隊一部抵達口與印軍打響。機槍連班長司馬義實實堤在
汽車上為掩護戰友下車,用沖鋒槍向印軍猛烈射擊,吸引印軍火力,他兩次身
負重傷,仍堅持戰斗掩護戰友,直至壯烈犧牲。戰後,被國防部授予「戰斗英
雄」稱號。這次戰斗斃、俘印軍多人,佔領山口。27日,阿支、且坎分隊
攻佔約山口。同日,攻擊部隊對巴里加斯之印軍形成合圍。28日,打退入侵
印軍的進攻後,收復了拉多和碟木綽克等地。爾後,又收復了衛里加斯、卡日
果等地。衛里加斯地區作戰遂告結束。

至此,新疆邊防部隊在環境、氣候異常惡劣的情況下,從喀喇昆侖山到岡底斯
山,轉戰千餘里,拔除入侵印軍據點37個,收復部分領土,殲敵一部,
有力地配合了東段主力部隊的反擊作戰。

中國政府提出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三項建議

中國邊防部隊第一階段自衛反擊作戰取得了重大勝利,軍事斗爭正處於十分有
利的態勢。但是,中國政府本著和平解決邊界爭端的一貫立場,為了中印兩國
人民的根本利益,緩和由印度當局造成的嚴重局勢,於10月24日發表聲明
,提出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三項建議。其最主要三點是,雙方武裝部隊從
實際控制線各自後撤20公里,脫離接觸。當日,周恩來總理致函尼赫魯總理
,希望印度政府對中國政府的三項建議作出積極反應。三項建議,使全世界人
民更加看清了我國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誠意。中國邊防部隊遵照政府聲明,東
段於24日停止追擊,在達旺河以北集結;西段於28日停止了對入侵印軍的
反擊,在甲崗、日土宗地區集結休整。11月4日,周恩來再次致函尼赫魯,
呼籲印度積極響應中國政府的三項建議,指出,中國的三項建議對雙方來說,
是對等的而不是片面的,是平等的而不是屈服的,是互讓的而不是強加於人的
,是相互尊重的而不是欺凌一方的,是友好協商的而不是武斷專橫的。中國政
府的三項建議和停止反擊的行動,得到世界上受好和平的國家及人民的熱烈歡
迎和贊揚,動員了國際輿論,支持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敦促印度政府響應中
國的建議。三項建議不僅再次表明中國的和平誠意,而且剝下了尼赫魯自我標
榜的和平中立、不結盟的外衣,暴露了印度當局侵略的真面目,進一步揭露了
印度和國際上的反動勢力對中國的誣蔑。

印度政府在第一階段作戰中雖遭慘敗,但仍不認輸,悍然拒絕了我國政府的三
項建議公然要求恢復到1962年9月28日以前的即印軍侵佔中國大片領土
後的邊境狀態,攻擊中國的和平建議是「一種騙局」。印度政府進一步掀起反
華浪潮,加緊戰爭動員和准備。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成立了「應付緊
急情況的」內閣,公開向美國等西方國家乞求軍事援助,從全國各地調兵遣將
,日夜向邊境增派軍隊,趕運武器,一心與我國再作軍事較量,與我軍一決雌
雄。到11月中旬,印軍在中印邊界東、西兩段,增加了2個師部、9個旅以
及炮兵、裝甲兵部隊各一部,總兵力增至3000人。其布勢是:東段、以第
四師4個旅部署在西山口——邦迪拉公路沿線;以第二理由之第十一旅部署在
瓦弄地區;第五旅分布在「蘇班西里」和「西安」兩邊區,第一九二旅布置於
提斯普爾。西段,第七十旅部署在東堤及其以西地區;第一一四旅部署在楚鄶
勒及其以北地區;喜馬拉雅第三師師部位於列城。尼赫魯滿以為這樣能有把握
擊敗我軍。在印度政府大吹大擂之下,瓦弄、西口山等地印軍於11月14日
和16日又向我軍發動猛烈進攻。鑒於此,要緩和邊境緊張局勢,創造用談判
解決邊界問題的條件,還必須再給印軍以沉重打擊。因此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
決定再次反擊入侵印軍。

第二階段自衛反擊戰(11月16日至21日)

面對印軍的再次武裝入侵,中央軍委即令西藏、新疆邊防部隊繼續分別在東段
、西段反擊入侵印軍。東段,西藏軍區前指指揮8個步兵團、3個炮兵團的兵
力,向達旺河以南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反擊;為強加東段東部地區作戰的指
揮,決定組成昌都地區分前指(即丁指),由軍長丁盛、副軍長韋統泰、軍副
政委鍾池、政治部主任藍亦農、昌都軍分區司令員郄晉武組成,指揮4個團的
兵力,向瓦弄地區反擊西藏山南、林芝分區部隊,在東段中部地區反擊,以配
合主要方向作戰。西段,新疆軍區前指指揮1個團的主力,在班公洛地區反擊 。

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反擊戰。這個地方靠近不丹王國,印軍沿公路擺成南北
一條「長蛇」,布勢特點正如劉伯承元帥所概括的,是「鋼頭、錫尾、背緊、
腹松」。據此,西藏邊防部隊以2個多團從正面攻擊西山口,打敵之「頭;以
3個多團從敵兩翼夾擊申隔宗、略馬東、擊敵之「背」,剖敵之「腹」;以2
個團實施迂迴,直插德讓宗、邦迪拉之間,切敵之「尾」,形成對西山口、德
讓宗地區之敵多路向正合擊,將其分割包圍,各個殲滅。參戰各部於11月1
0日至15日分別向指定位置開進,至17日,先後與印軍警戒,偵察分隊接
觸,但印軍未發覺我軍企圖。17日晚,我迂迴部隊在登班擊潰印軍1個營,
切斷了德讓宗——邦迪拉公路。此時印軍才發覺我軍已多路逼近,彼處於不利
地位,遂於18日晨全線撤逃,但還陷於我軍合圍之中。18日晨,我軍發起
總攻在激戰中,副班長龐國興為追殲股潰逃印軍與連隊失去了聯系,深入印軍
縱深地區15公里,作戰5次,攻佔2個炮兵陣地,擊斃7個印軍士兵,繳獲
7門火炮和2台汽車。戰後龐國興被國防部授予「戰斗英雄」稱號。當日我軍
佔領西山口、申隔宗、德讓宗、殲來印軍一部,一部潰逃,其四師戰術司令部
率直屬部隊乘我軍未截斷通往打隴宗道路的空隙逃脫。19日,我軍佔領邦邊
拉,並於略馬東地區圍殲印軍近千人。隨即我軍主力便在西山口——邦迪拉地
區展開搜剿,一部向南追擊,於21日進占吉莫山口、比里山口、鷹窠山口一
線。至此,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全殲印軍3個旅,共斃俘印軍壯將旅長
豪爾·辛格以下官兵5200餘人。

瓦弄地區反擊戰。瓦弄,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以北,其
東、南與緬甸、印度相鄰。該地區山高林密,年均海拔4000米以上,斷崖
峭壁,河流交錯,水流湍急,易守難攻。入侵印軍第十一旅4個營2000餘
人憑險扼守,並不斷向我軍出擊。中國邊防部隊以1個團向瓦弄所公西北之印
軍左翼實施迂迴包圍;以1個團又1個營分別向瓦弄扎公、曲子扎公反擊,居
高臨下,直插瓦弄,以4個連從察隅河以東反擊,分割殲滅瓦弄地區之敵。1
1月16日晨,我軍發起反擊。我軍一部攻扎公、曲子扎公等地,打亂了印
軍部署。印軍十一旅旅長等人見勢不妙,懼我全殲,即下令全線撤退,旅長本
人隨四軍軍長考爾乘飛機倉惶逃跑,部隊大部潰散。在反擊戰中,我軍排長
周天喜帶領一個加強班沖在最前面,經3小時苦戰,打下了印軍第一個地堡群
,當向印軍第二個地堡群沖擊時,周天喜不幸犧牲。戰後,國防部授予周天喜
「戰斗英雄」稱號。戰士陳代富奉命執行摧毀地堡任務,當他將爆破筒塞入地
堡時,被印軍推了出來,在危急時刻,他爬上地堡,扒開堡頂積土,將爆破筒
從頂蓋園木間隙插入,並用胸口頂住爆破筒,不讓印軍推出,當爆破筒即將爆
炸的一瞬間,他迅速滾了地堡,地堡被炸毀了,打開了部隊前進的道路,人們
稱贊他是活著的黃繼光。戰後,國際部授予陳代富「戰斗英雄」稱號。16日
17時許,中國邊防部隊進占瓦弄。另一部向「東」村地區之敵發起攻擊,進
占敵能。我部進駐瓦弄後,主力轉入搜剿,一部乘勝向南追南,到21日,我
軍進至薩木維爾和金古底,逼近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追擊部隊奉命停止追擊
,就地轉入搜剿。瓦弄之戰,共殲滅印軍1200餘人。

里米金、梅楚卡、都登地區反擊戰。東段中部地區,西藏山南邊防部隊的約1
個營的兵力,於18日向里米金方向反擊;林芝邊防部隊以3個營的兵力於1
9日向梅楚卡、都登方向反擊。我軍先後拔除印軍據點16處,佔領里米金、
梅楚卡、更仁等地,殲敵一部,有力地配合了主要方向的作戰。

班公洛地區反擊戰。班公洛位於中印邊界西段西藏阿里日土縣斯潘古爾湖西側
地區,西面與印度實際控制區的拉達克相接,是入侵印軍的一重要前進基地。
印軍在這里建立了6個據點,其中3個據點分布在山脊樑上,可以控制西藏阿
里邊防分民的哨卡,威2脅阿里縱深之安全。18日上午,印軍在猛烈炮火掩
護下,向駐守斯潘古爾湖地區的新疆邊防部隊發起進攻。新疆邊防部隊作出部
署:迂迴入侵印軍側後,摧毀其據點,清除侵入班公洛地區之印軍。我軍一部
冒著零下40度的嚴寒,頂著大風雪,翻越海拔5200米的冰大坂,按時進
抵反擊出發陣地。18日上午,以連為單位分別向3個據點發起沖擊。攻打第
一個據點的部隊,一鼓作氣戰斗30分鍾即摧毀了敵工事和地堡21個,攻克
了據點;攻打第二個據的部隊,冒著印軍猛烈的機槍射擊,英勇頑強,前仆後
繼,激戰1小時,攻克了25個地堡,拔除了據點;攻打第三個據點的部隊,
以果敢迅猛的動作,掃盪印軍邊部,摧毀了據點。拔除了據點後,我軍在轉向
印軍炮兵陣地的攻擊中,工兵戰士羅光燮在排長排雷負傷的情況下,奮勇沖雷
區排雷。在排雷中,他的左腿、右臂相繼被地雷炸斷,排雷器材已用完,眼看
雷還未排完,部隊無法前進,他以大無畏的獻身精神,用身體向雷區滾進,為
部隊開辟沖鋒道路,最後壯烈犧牲。戰後,國防部授予他「戰斗英雄」稱號。
經兩個多小時激戰,我軍清除了印軍廓爾喀第十一聯隊第一營第三連的大部兵
力。與此同時,反擊部隊以炮火壓制破壞了入侵印軍另3個據點,其守敵於1
9日逃竄,我軍於20日佔領該3個據點。至此,班公洛地區作戰勝利結束。
西段入侵軍據點全部清除。

為了高舉和平談判的旗幟,促成戰國三項建議的實現,中國政府於11月21
日宣布,從22日起中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全線主動停火,主動後撤。從1
2月1日開始,我軍回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我側2
0公里以內。其後,又將繳獲的印軍武器彈葯和軍用物資交還給印度,並釋放
了全部印軍戰俘。中國政府的這一舉動,在戰爭史上是史無先例的,得到了世
界上許多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贊揚。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歷時1個月,我軍在西段清除了印軍全部入侵據點,在
東段進到了非法的「麥線」以南靠近傳統習慣線附近地區。作戰中,全殲印軍
3個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另殲滅印軍5個旅各一部,俘印軍第七旅旅長季
·普·達爾維准將,擊斃印軍第六十二旅旅長希爾·辛格准將,總計殲滅侵
印軍8900餘人。繳獲各種火炮300餘門,飛機與架,坦克10輛,汽車
400輛各種槍6300餘支(挺),及其它許多武器彈葯和軍用物資。在反
擊作戰中,我軍共傷亡2400餘人。在這次自衛反擊戰中,我邊防部隊在黨
中央、中央軍委的英明領導和指揮下,同仇敵愾、英勇戰斗,以較小的代價,
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驅逐了入侵的印軍,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打擊了當
時印度擴張主義者的囂張氣焰,大揚了國威軍威。

I. 印度不斷增兵邊境 中國該如何面對

在此之前印度在去年已向中印爭議地區的藏南地區增兵6萬,同時修建和修復了多個機場並部署了18架蘇30MKI戰機,此外還在該地區大量部署155毫米火炮、直升機、無人飛行器等先進武器。眾所周之,在中印爭議地區的兵力對比,印度一直戰有絕對優勢,那麼印度還要繼續增兵到底是想干什麼?印度真想主動進攻中國?核子轟炸機試析如下。 核子轟炸機:中印爭議地區主要分為東、中、西三段,其中最大爭議地區為東段約9萬多平方公里,此地為印度實際控制。而中段的爭議地域比較分散且面積小,所以中段並不是矛盾的重點。西段的阿克塞欽地區爭議面積為3萬平方公里實際為中國控制。印度多年來一直經營藏南地區即爭議的東段,不斷往該地區移民並修建了大量工事,幾乎形成了佔有的既成事實。按常理說印度已經實際控制了藏南地區,並且在該地區的駐軍是中國邊防軍的幾倍之多,只要印度能守住該地區就算達到了目的,更應該把兵力部署到阿克塞欽地區周邊(因此地為中國控制)。可是印度卻偏偏往藏南地區增兵,在軍隊部署上改為攻勢防禦,表面上看印度似乎還有進攻中國的意圖。但核子轟炸機認為印度此種部署方式恰恰證明印度不想同中國開戰。如果說印度想攻擊中國,那麼他就應該把更多兵力放在阿克塞欽地區周邊,必竟該地區在中國控制之中,印度一直宣稱此地為印度所有,他想奪回必然要從這里下手。他之所以把重兵屯積在藏南地區,一是想證明其在戰略姿態上是一個強硬態勢,以強大的武力震懾中國。印度在50年代建國之時就在憲法中明確表示,任何政府都無權修改印度的邊界線,也就是說如果在邊界問題上談判就必須修改憲法,這就是印度歷界政府在邊界問題上都不談判的一個重要原因。拿目前的情況來看,要讓印度政府為了讓出爭議地區而去修改憲法,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印度總理辛格表示,其它地方都可以和中國合作唯獨邊界問題絕不妥協。在邊境部屬重兵也是為了響映高層的決心,是讓中國方面看的。二是,如果中國進攻印度,大量增兵將使中國的戰爭成本急聚上升,從而迫使中國重新考慮武力收復的可行性。在印度一直採取不談判的情況下,如果中國想收回被佔地區,唯一的方法就是採取武力收回,因阿克塞欽地區在我方控制之中所以必然會進攻藏南地區,如果該地區的印度軍隊不斷增加,那麼我們相應的也就必須增加藏南地區的戰備水平。印度認為中國一直在全心搞經濟建設,不想讓戰爭破壞現有的經濟建設的進程,更何況一個高成本的戰爭。中國多年來在這個問題上的表現,也證明了印度的想法在現在看來還是對的。一旦此目的達到,中國繼續往後拖延收復時間,那麼印度就有更多的時間來完善藏南地區的戰備條件,更重要的是時間拖的越長國際社會對印度佔有的事實將會逐漸認可。 核子轟炸機:印度不想打,中國更不想打,但是印度不談判我們該怎麼辦?不打能收回來?這種可能顯然是很低的,戰爭若遲早會爆發那不宜早不宜遲,如果繼續拖延就正中了印度的下懷。中國多年來遲遲不動武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個印度擁有了核武。世界上還從來沒有哪兩個核武國家開戰的先例。核武國家發生沖突,一旦控制不住引發核戰爭的可能性很大,這對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願意看到的。但是同印度如果發生沖突引發核戰爭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印度的核武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不能和中國同日而語,中國怕遭到核打擊印度豈不更怕?中國有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那麼印度就敢先使用核武?為了一塊不毛之地他想亡國?這顯然不可能,我想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對另一個有核國家開戰,除非到了將要國破家亡的時候不然絕不會使用核武的,戰爭是想得到利益,核戰是賠本買賣,所以大可以排除這個因素。二是,補給問題。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時,我軍曾拿下了藏南地區,後主動退出該地區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是補給問題造成的。不過,隨著青藏鐵路的開通,中國軍隊的主要運輸手段已經變成了鐵路為主,公路和空運為輔的形式。大批的軍用物資調動可通過鐵路直接入藏,然後再經由公路網路集散。目前,印度在邊境地區的基礎設施還不完善,不僅沒有鐵路,就連公路網也不完善。但是印度正大力改善,不斷的修復機場和72條公路計劃都是為了改善補給。以此看來,以現有補給能力中國並不比印度差,但是如果時間一長印度必竟是實際戰領藏南,種種條件都會比中國優越。所以說收復藏南更是宜早不宜遲。三是,印度的駐邊境的兵力要超過中國數倍。現在軍事戰爭已進入遠程精確打擊時代,由其是在藏南這種高海拔的深山之中,大兵團作戰更是施展不開。而我國的精確打擊能力,如遠程火箭炮和戰術導彈在射程和精度上都是佔有絕對優勢的。所以說印度往邊境部署10萬兵力和20萬兵力的意義並不大。即便是比,我們不缺的就是陸軍,62年的時候印度再多的軍隊還不是一觸即潰。四是,朝鮮半島、南海和台灣問題牽制了中國。其實仔細看吧,台灣問題隨著兩岸關系的緩和,雙方的軍事對峙關系已明顯得到了改善,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也隨之降低。這也使我們能抽出身出去應對藏南。南海問題的主動權在我方,是要中國認為有必要了,隨時可拿下南海。南海問題對收復藏南的影響並不是太大。至於半島問題,美國不管是軍演也好,嚇唬也罷,半島上是不可能有太大規模的武裝沖突的。我在《雙航母齊了聚中東》一文中有介紹,各位可以參照。 排除以上問題的困擾,核子轟炸機認為我們應該適時收回藏南了,不能讓印度的軍隊嚇住更不能讓他們牽著鼻子走。毛主席曾說過,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不能到我手裡就變成了950萬吧。

J. 印度在我國邊境屯兵多少我們如何應對

網上搜的:
香港《明報》8月1日稱,今年以來,印度在邊境地區動作連連,6月10日,印度「阿魯納恰爾邦」向印度國防部移交8處前方機場的控制權,印度同時增兵兩個師約6萬人駐防。據報道,在印度宣布向中印爭議地區附近增兵之後,印度在這一地區部署的兵力已達10萬。(老巴估計超過了中國軍隊在這一地區的數量)
其實這是最近印度為了為邊境談判拉聲勢,不必太在意,因為我們早就有準備的,畢竟在這里已經打過仗了,當初印度輸了一直不甘心,想出氣,不過又對自己實力沒信心。現在的軍隊調動速度很快的,我們大可不必人家一動我們就坐不住跟著動。關鍵還是要看綜合實力了,只要你強,別人就不敢動你

閱讀全文

與解放軍是如何應對印度的增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多少家蠍子養殖場 瀏覽:665
義大利語哥哥怎麼念 瀏覽:569
中國哪些人去維也納演唱會 瀏覽:929
為什麼說伊朗反中 瀏覽:111
中國邊界印度集結了多少時間 瀏覽:361
印度茉莉花什麼時候開 瀏覽:89
伊朗沙特說什麼語言 瀏覽:621
伊朗臟彈是什麼 瀏覽:334
伊朗有多少美國國籍 瀏覽:336
英國簽證辦需要多久時間 瀏覽:688
義大利面都叫什麼 瀏覽:828
中國第九高電塔在哪裡 瀏覽:338
以色列和中國哪裡相隔很遠 瀏覽:717
越南酒店房卡弄丟了賠多少錢 瀏覽:38
中國國土是怎麼被分割的 瀏覽:944
中國的學校哪個最好 瀏覽:423
如何查詢印度尼西亞簽證 瀏覽:626
印尼最近有什麼新聞 瀏覽:147
中國地鐵哪個待遇好 瀏覽:369
伊朗有什麼武器可打美國本土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