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窮人這么多為什麼不反抗和推翻現有政治呢
印度13億人口,10億都是農民,確實有很多窮人。任何國家都有窮人,也不是所有國家都要推翻和抗議啊!這個邏輯不能只對印度適用吧!
有窮人是任何國家都存在的現實,這個不是啥問題。只要讓窮人看到希望,看到他們能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這個國家就會發展,社會也就會穩定。
如果一國的窮人被階層固化了,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走上一個上升渠道的話,這樣的國家和社會才是危險的,底層民眾揭竿而起的可能性才更大。
剛才木叔提到了,印度已經是全球GDP第五強國,再有10多年可能會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三GDP大國。這一定會讓印度老百姓受益。也就是說印度老百姓在國家不斷發展中,自身也在變富裕,中產階級也在壯大。當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了,就要維護這個國家和政府,幹嘛要反抗甚至推翻它?
為貧民提供免費的做飯用的燃氣,用現金方式直接發放到他們銀行帳戶中;
向數百萬人提供免費的糧食穀物以及許多其他必要商品。
疫情解封後,印度要啟動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工程計劃,在農村大量建造基礎設施,為數百萬名工人提供就業機會。這些顯然會讓印度窮人受益,他們當然就沒什麼非分之想。
Ⅱ 為什麼印度這么貧窮
印度是貧富懸殊大,跟種族等級有關。種族高的人群,很多比咱們國內有錢人富裕多得多。
你所看到的,應該是一些片面的報道吧。
Ⅲ 印度貧民窟為什麼那麼窮
個人認為,印度貧民窟那麼窮是因為窮人“慢吞吞”,富人愛移民。
首先,對富人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富人只有帶領窮人發展,才能縮小貧富差距。但是印度的種姓觀念非常嚴重。雖然在名義上被廢除了,但這一觀念的影響仍然根深蒂固。
印度的富人在致富後往往不想領導窮人。他們追求更好的生活印度是一個貧窮的國家,所以比起雞頭更喜歡成為鳳凰,所以這幾年印度很多有錢人移民國外。
事實上,如果印度窮人喜歡“慢”,有錢人喜歡移民,中國可以成為印度發展的“出路”。無論是經濟援助還是產業投資,中國都為過去幾年投資印度的許多印度窮人創造了就業機會,同時還帶來了各種技術和設備。
但是印度現在自己放棄了這條路。在印度大規模抵制中國製造的同時,印度很多窮人失去了工作。對印度的發展來說,這盤棋是不明智的。
Ⅳ 印度為什麼那麼窮
生產力缺陷,現存生產水平低
雖然印度的寶萊塢、班加羅爾還有智商很高的工程師群體的確值得稱贊,可這些也無法掩蓋印度經濟的極度不發達。這從他們現存的生產水平就能夠看得出來,比如說印度至今都沒有一條像樣的高鐵,甚至「掛票」也屢見不鮮。
另一方面,印度缺乏先進的生產技術,導致了整體生產效率很低,大多數手工業工作人員都在從事一些本應該被社會淘汰的技術,如修表、修鞋等等。而這樣的情況在一個文盲佔比超過一半的國家,幾乎沒有辦法改善。
氣候特徵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Ⅳ 印度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貧民窟
印度人也不少了,而且印度的貧富差距很大,簡直是天上人間。有錢的人可以進入福布斯排行榜TOP行列,沒有錢的貧民只能生活在貧民窟里,這是印度社會的現狀。我們所熟悉的孟買可以算的上是印度很繁華的城市之一,但在眾多高級酒店的附近去總有面積較大的貧民窟區域,鳥瞰時總有萬千感慨。印度是個宗教大國,有時也是因有著宗教上的沖突而發生戰亂,動盪不安。因此生產及生活資料的分布不均導致印度有很多貧民窟的存在。當然,我們應當辨證的看待印度,國際公認的「黃金四國」里有印度,這證明印度在國際事務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想了解一些關於貧民窟的事,建議你看看《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有一定的真實性,希望你能從中有所收獲。
Ⅵ 印度孟買貧民窟擠著上百萬人,為何當地人那麼窮還那麼懶
是因為印度當地的政府還沒有放棄貧民窟裡面的印度窮苦百姓。年輕人在這里成天無所作為,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甚至就只能睡在一塊木板上,每天都還會有人給他們專門送飯。
既然這么窮總是可以出門去打工的吧,可是在印度出去打工的上班賺錢的機會其實是很少的。往往好的工作都是一些生活條件稍微好一點的人去幹了,但是對於窮人來說只能去干一些又臟又累的活,工資還很少根本不能解決家庭的一天支出。窮人家往往男人都是在外面打拚的,甚至家中的男孩子也是會上街乞討或者撿垃圾,女人這時候在家裡做一些家庭活。由此可見,印度的窮人有多窮了吧!
Ⅶ 為啥最富有的印度城市,還會有兩千多個貧民窟呢
孟買,是印度第一大港口城市,位於印度西部,是棉紡織業中心,也是印度整個國家人口第二密集的地區。同時它也是印度最富裕的城市,這里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數量超過印度所有城市。在這里能看到豪華的星級酒店、繁華的商業中心、西裝革履的青年,亦能看到環境惡劣的貧民區和食不果腹的窮人。
Ⅷ 為什麼印度人那麼貧窮
種姓制度太嚴重了
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種姓制度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主教育,受眾剎帝利,負責壟斷文化教育和報道農時季節以及宗教話語解釋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眾,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第三等級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業;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被認為低賤的職業。在種姓制度中,來自不同種姓的父母雙方所生下的後代被稱為雜種姓。
Ⅸ 小朋友問我為什麼印度貧困人口比中國大陸多好多,如何回答
因為印度的社會發展水平太低了,提供不了那麼多職業給民眾,再加上印度出生率高,人口基數大,所以造成就業困難,就業困難的家庭多了,所以貧窮人口就多了。
Ⅹ 作為金磚四國的印度為什麼貧民窟那麼多
這里指的工業化,不是點和線,而是面。優勢的商品競爭力,可以稱之為點,優勢的產業競爭力,為線。優勢的全體系工業優勢,稱之為面。一個大國,之所以能成為大國,全面的工業體系是必須的。沒有這個基礎,不足以談大國,更不足以談成為強國。
印度有建立全體系工業的體量和人口。而且,它的歷史機遇,比中國好的太多了。世界史上最近的三個強權國家,英國,蘇聯和美國,都翻過印度的牌子。這種機會,中國人做夢都不敢想。英國,蘇聯,美國,對中國的基本思路不外乎三點,利用,戒備和遏制。而對印度,他們都曾經付出過真愛。
英國人來了,給他們建設了龐大的下水系統,鐵路系統,還建了個那麼雄偉的火車站,看樣子英國人是想長期呆下去的。後來為什麼英國人又跑了呢,不是印度人鬧獨立,英國人不得不讓印度獨立,而是印度對英國來說,已經成了一個大包袱,他巴不得早點甩掉這個包袱,又見甘地那麼鬧騰,不如做個順水人情,就讓它獨立好了。英國人走了這么多年,印度基建的底子,還是英國人留下來的。他們自己,一點長進也沒有。
英國人不想走的話,憑借甘地那些人的裝死撒潑,沒有任何的可能會趕走英國人。英國人走,是灰心了,覺得這個國家爛泥扶不上牆。讓幹活,不幹。不僅不幹活,還要堵著英國人的大門要吃要喝,打他們,不還手,殺他們,他們反而更高興,認為死了之後就能去更美好的世界,過上更好的生活,反正對他們來說,現實生活都是假的,死了也就解脫了。當年沙門們反對婆羅門的那一套,又重演了。英國人的內心,估計很崩潰。
英國人走後,蘇聯人來了。印度獨立後,雖然在政治制度上是英美的那一套,在經濟制度上照搬了蘇聯的那一套。他們搞這種混合制經濟,每年的經濟增長率只有2%左右。1949年中國建國,印度經濟在各方面都優越於中國。他們在蘇聯的支持下,搞了幾十年的計劃經濟,反而越來越落後,被中國反超後,又被遠遠的拋在了背後。
蘇聯解體後,印度經濟的保姆沒了。於是開始倒向美國。美國把印度抱在懷里,又是各種疼愛,打算傾力把它打造成自由經濟體的世界樣板和標桿。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崛起,中國崩潰。龍象之爭,制度優勢,什麼都出來了。然後呢,幾十年過去了,除了印度經濟因為改制,所導致的長期經濟低效率的結構性反彈,印度經濟並沒有獲得根本性的發展。花了幾十年,連優勢產業都沒有建立起來。
印度值得一提的制葯業,不過就是美國制葯業廢棄不用的垃圾專利,授權給他們進行再利用,生產仿製葯。這是一個拾荒產業,保姆喂餅產業,並沒有什麼經濟上的亮點。另一個是軟體產業,因為印度缺乏中國這樣的內需市場,所以印度的軟體產業,做的都是外包,做一些給歐美企業搬磚的粗活臟活。因為缺乏龐大的內需市場,他們想從搬磚的升級成包工頭,設計院,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嚴格的說,這也是一個保姆喂餅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