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上糧食產量最多的國家是哪一個是中國嗎
2020年可說是一個不平常的年份了,疫情影響到很多企業的發展,目前全球已經有兩百多個國家有肺炎患者,多個國家限制了糧食出口,所以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談談全球糧食產量排名前八的國家,我們中國是排第一的,且能夠自給自足,這是什麼原因呢?下文小編就來告訴大家!
5、巴西1.17億噸
巴西人均糧食產量為568千克,是一個很容易被低估的農業大國。巴西是世界上農業潛力最大的國家,巴西的農業生產主要是根據國際糧食市場,有需求就會擴大生產,由於巴西的農業生產會破壞熱帶雨林,還是希望不要過多的開墾種植。
6、印尼 1.09億噸
印尼位於熱帶,土地多為河流沖擊形成的平原,全國半數土地集中分布在爪哇島上。糧食種植主要為水稻,一年可以三熟,所以印尼雖然人口眾多,但依然能夠自給自足,印尼的人均糧食產量為414千克
7、阿根廷 7600萬噸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上四片黑土地之一(另外三塊是中國東北平原、美國密西西比平原、烏克蘭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阿根廷人口稀少,農業機械化程度高,阿根廷的農產品主要用於出口,是世界上重要的糧食出口國,每年糧食出口收益約為420億美元
8、法國 6500萬噸
法國西歐最重要的糧食生產國,糧食生產約佔西歐糧食生產的三分之一,農業是法國重要的經濟支柱。法國東南高,西北低,巴黎盆地是主要的農業區,法國農業的機械化水平高,法國的農業生產主要為小麥和玉米,人均糧食產量為961千克。法國畜牧業發達,西南部盛產葡萄,是世界上葡萄酒產量最大的國家。
B. 印度將成人口第一大國,印度的國土面積有多大
印度的國土面積是300萬平方公里左右,這個面積只有我國的1/3左右。
對於印度這個國家來說,雖然印度的國土面積並不大,但因為印度本身的人口數量比較多,人口的增長速度也比較快,所以印度很快就會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在這種需求之下,有些人會把這個情況理解為人口紅利,也有些人會理解為人口陷阱。不管是何種情況,印度地區的人口出生率確實非常高,這也意味著印度地區的人口數量將會全面超越中國,印度的經濟發展問題也備受大家的關注。
最後,我們不僅需要關注印度的人口增長問題,同時也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問題上。除了印度以外,其實很多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已經非常低了,甚至有些地區的人口凈增長率已經成為了負數。
C. 同樣是人口大國,為何我國滿世界買糧,印度卻成糧食出口大國
我國人口眾多,每年的存量不足以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所以需要大量的進口。一般人的印象,一個國家不缺糧才會出口糧食。但其實印度不僅缺糧食,而且印度很多地方連吃飯的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這樣因為印度的經濟水平不高,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只能通過出口糧食來賺取資金。
印度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不發達,農民缺乏賺錢的手段,只能以農業為生。換句話說,許多農民只能從農業中獲得收入。他們只能購買其他商品和出售農產品,尤其是穀物。不管你種了多少,你都必須賣一些錢去買其他必需品。這樣,大量的糧食將從農民流向市場,而糧食產量較少的農民將遭受飢餓。
D. 第二人口大國印度,為啥能成為「大米」第一出口國
我們都知道“民以食為天”,一個國家的糧食安全是最基本的國家安全,在這一方面我們必然會想到我們國家,因為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截止2019年末,我國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14億人,要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我們不僅需要切實保護耕地面積,還要發展農業科技,改良品種和生產技術,到目前我國基本能夠保證糧食自給自足。這時候,我們又會想到世界上的另一個國家,那就是位於我國西南方向亞洲南亞地區的“印度”。
E. 在印度國內還有大量人口在挨餓,為何他們還要當世界第一大水稻出口國
大量人口在挨餓,還要當世界第一大水稻出口國。這就是因為印度主要是把錢用在了軍事設備上。認為這樣國家才會強大。
我想在人們的印象里,一個國家肯定是會在確保了自己國內糧食庫存充裕的情況下,才會對剩餘的糧食進行出口。不過,意外真是無處不在。作為世界第一大水稻出口國的印度就並非如此。印度是一個人口超級多的國家,印度有13億的人口。這個國家竟然在全球飢餓指數榜單中排在第100位,也就是說,印度國民的吃飯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大量的印度人連飯都吃不飽,連根本生活都沒有得到保障!
本來為了多多地攢錢,買幾架戰斗機,提高自己的軍事實力,是件好事。但是連老百姓吃飽肚子這么基本的問題,印度政府都不去解決。這種做法還真是挺令人難以理解。
F. 印度是個怎樣的國家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淪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印度是當今金磚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但同時也是個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印度,全名印度共和國。首都新德里,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鐵路、航空樞紐,也是印度最大的城市,主要城市有孟買,加爾各答,班加羅爾,海得拉巴等。國土面積排名世界第七,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人口13.4億,僅次於中國,人口世界第二大國,主要民族有 印度斯坦族、馬拉地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等 ,其中印度斯坦族 ,佔印度總人口的46.3%。印度大約有兩千多種語言,為了方便交流發展,確定其中的19種語言為官方語言。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自北向南分為:恆河平原、印度沙漠、馬爾瓦高原、溫迪亞山脈、德干高原及海外群島,地緣廣闊,資源豐富。印度大部分屬於熱地季風性氣候,加上喜馬拉雅山阻擋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北上,降雨豐沛,每年6月至10月是雨季。印度北部的乞拉朋齊被稱為世界的“雨極”,最大降雨量為26461.2毫米,什麼概念呢,大家自己想像一下。印度的國樹為菩提樹 ;國鳥為藍孔雀;國花為荷花。
G. 印度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2月更新顯示印度人口13.24億人。
印度人口居世界第2位,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46.3%,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盧固族、泰米爾族等。
擁有世界1/10的可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人均0.17公頃,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農村人口占總人口72%。
印度歷史沿革: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創立了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達到鼎盛,把佛教定為國教。公元4世紀笈多王朝建立,形成中央集權大國,統治200多年。
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亞侵入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1600年英國開始入侵印度。
1757年印度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佔領。1947年6月,英國通過「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度獨立。
1950年1月26日,印度憲法正式生效,印度成立共和國,同時仍為英聯邦成員。
以上內容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印度國家概況
H. 印度有多少人口和面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2月更新顯示,印度人口數量為13.24 億,國土面積約為2980000 km²(不包括中印邊境印占區和克什米爾印度實際控制區等)。
印度位於北半球緯度8° 24′~37 ° 36′,東經68° 7′~97 ° 25 '. 印度是南亞最大的國家,面積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印度一級行政區包括28個州(省)、6個聯邦領地和1個國家首都區。
每個州都有自己的民選政府,而聯邦領土和國家首都地區則由聯合政府任命的行政官員管理。此外,盡管印度在南極洲沒有自己的土地,但它在南極洲也有兩個科學基地:Dakshin Gangotri和maitri。
印度的地形地貌:
從喜馬拉雅山脈向南,一直延伸到印度洋。北部有山脈,中部是印度河-港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和東西兩側的沿海平原。平原占總面積的40%,僅佔山地面積的25%,占高原面積的1/3。然而,這些山脈和高原大多海拔不超過1000米。
地勢低緩,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便利,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和適合農業生產的沖積土、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用於農業,農作物可常年生長,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
I. 印度有多少人口和面積是多少
印度國土面積約是298萬平方公里,人口是13.24億人。
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印度是世界上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數世界排名第二。其中男性人口6.237億,女性人口5.865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2月更新顯示印度人口13.24億人。
工業
在英國殖民者統治期間,印度工業以紡織和采礦為主。獨立以後,鋼鐵、機械、電力、化學等工業都有所發展,工業已形成完整體系。印度的紡織、食品、精密儀器、汽車、軟體製造、航空和空間等工業發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