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河水量多少

印度河水量多少

發布時間:2022-08-22 02:08:16

『壹』 描述印度河的流量變化和補給來源

度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以融雪為源。其流量在一年中的不同時期迥然有異∶冬季(12~2月)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水位上升,雨季(7~9月)洪水出現,偶有蹂躪性暴洪。印度河及其支流所有的水都是在其流域上游山區獲得的。所以,它們在流出山麓時流量最大,在平原上幾乎沒有地表水流匯入,倒是由於蒸發和滲漏而大量失水。另一方面,在雨季之後時期,滲漏也可增加一些水。在印度河主流中,水位從12月中旬至2月中旬最低。此後河水開始上漲,最初緩慢,而在3月底較為迅速。高水位通常出現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此後河水急遽下降,直至10月初,水位開始較為平緩地減退。印度河年水量約1,440億立方碼--略多於印度河水系總水量的一半。傑赫勒姆河與傑納布河合計水量約為1/4;
拉維河、貝阿斯河與蘇特萊傑河合計水量構成水系總水量的其餘部分。大量的地理與歷史證據表明,自文明發端以來--至少從4,000年以前的摩亨約-達羅(Mohenjo-daro)時代以來--印度河從南旁遮普至海濱一段一直在改道。
印度河地表徑流一部分來自高山融雪,一部分來自季風降雨,前者變化較少,後者隨氣候而變化,但年徑流量的變化也不大,據1940-1975年的統計,印度河(不包括薩特萊傑河)的年衽流量,以1959-1960年最大,達2297.20億立方米,以1974-1 975年最小,為1184,64億立方米。徑流的年內變化較大,4~9月的雨季平均水量佔全年的84%。

『貳』 印度河和恆河的水文特徵相比較有哪些差異

印度河 水系的主要河流以融雪為源。 其流量在一年中的不同時期迥然有異∶冬季(12∼2月)流量最低,春季和 初夏 (3∼6月)水位上升,雨季(7∼9月)洪水出現,偶有蹂躪性暴洪。印度河及其支流所有的水都是在其流域上游山區獲得的。所以,它們在流出山麓時流量最大,在平原上幾乎沒有地表水流匯入,倒是由於蒸發和滲漏而大量失水。另一方面,在雨季之後時期,滲漏也可增加一些水。在印度河主流中,水位從12月中旬至2月中旬最低。此後河水開始上漲,最初緩慢,而在3月底較為迅速。高水位通常出現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此後河水急遽下降,直至10月初,水位開始較為平緩地減退。印度河年水量約1,440億立方碼 ——略多於印度河水系總水量的一半。傑赫勒姆河與傑納布河合計水量約為1/4; 拉維河、貝阿斯河與蘇特萊傑河合計水量構成水系總水量的其餘部分。 恆河流域面積105萬km2 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西段南麓,東南流,進入恆河平原後.自西向東,最後經盂加拉國注入盂加拉灣。幹流全長2527km(從河源至盂加拉灣),流域面積105萬km2,河口處多年平均徑流量為5500億m3,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96億t。 恆河在哈丁橋(Hardinge Bridge)測站測得的最大流量為73200m3/s(1941年9月1日);據1965~1988年的實測資料,該站多年平均流量為10900m3/s,徑流量為3440億m3。最大年平均流量為14100m3/s(1978年),最小為6620m3/s(1979年)。 恆河流域介於北緯22。26'~31。26',東經73。35'~90。之間,北部與喜馬拉雅山脈接壤,南部與溫迪亞山脈相鄰,西部與 印度河 平原相接,東部以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為界。恆河一布拉馬普特拉河平原地面為深厚的沖積層,最大厚度超過1800m,但形成時間可能還不超過1萬年。 印度河 水量小, 含沙量 大,流量的季節變化小 恆河水量大,含沙量小,流量的季節變化大。

『叄』 恆河與印度河水文特徵差異

印度河
印度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以融雪為源。其流量在一年中的不同時期迥然有異∶冬季(12∼2月)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水位上升,雨季(7∼9月)洪水出現,偶有蹂躪性暴洪。印度河及其支流所有的水都是在其流域上游山區獲得的。所以,它們在流出山麓時流量最大,在平原上幾乎沒有地表水流匯入,倒是由於蒸發和滲漏而大量失水。另一方面,在雨季之後時期,滲漏也可增加一些水。在印度河主流中,水位從12月中旬至2月中旬最低。此後河水開始上漲,最初緩慢,而在3月底較為迅速。高水位通常出現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此後河水急遽下降,直至10月初,水位開始較為平緩地減退。印度河年水量約1,440億立方碼 ——略多於印度河水系總水量的一半。傑赫勒姆河與傑納布河合計水量約為1/4; 拉維河、貝阿斯河與蘇特萊傑河合計水量構成水系總水量的其餘部分。

恆河
恆河流域面積105萬km2
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西段南麓,東南流,進入恆河平原後.自西向東,最後經盂加拉國注入盂加拉灣。幹流全長2527km(從河源至盂加拉灣),流域面積105萬km2,河口處多年平均徑流量為5500億m3,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96億t。
恆河在哈丁橋(Hardinge Bridge)測站測得的最大流量為73200m3/s(1941年9月1日);據1965~1988年的實測資料,該站多年平均流量為10900m3/s,徑流量為3440億m3。最大年平均流量為14100m3/s(1978年),最小為6620m3/s(1979年)。
恆河流域介於北緯22。26'~31。26',東經73。35'~90。之間,北部與喜馬拉雅山脈接壤,南部與溫迪亞山脈相鄰,西部與印度河平原相接,東部以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為界。恆河一布拉馬普特拉河平原地面為深厚的沖積層,最大厚度超過1800m,但形成時間可能還不超過1萬年。

恆河幹流坡降很小,河面寬闊,所以流速緩慢。從德里至孟加拉灣沿程長約1600km,落差僅210m。從安拉阿巴德至瓦拉納西(貝拿勒斯)的河段為 1/10500;從法拉卡至拉傑沙希的105km河段,比降為1/18700,從拉傑沙希至哈丁橋的75km河段比降為1/22200~從哈丁橋至戈阿隆多112km河段比降為1/R8000.恆河的流域面積計算至布拉馬普特拉河河口(戈阿隆多)約為102萬km2。

恆河流域的徑流,部分來自7~lo月季風帶來的降雨,部分來自4~6月熱季喜馬拉雅山的溶雪。流域的降雨伴隨西南季風而來,但也與7一lo月盂加拉灣的旋風有關。11~翌年1月降雨很少。降雨量的變化:從蓖域西端的750mm到東端的2250mm。在北方邦上恆河平原平均約750~1000mm;在比哈爾邦恆河中游平原為1000—1500mm;在三角洲地區達到1500—2500mm。三角洲地區3—5月和9一10月,往往遭受強旋風暴雨的襲擊。

恆河實測最大洪峰流量為73200m3/s,恆河流域的洪水問題主要在北岸地區,多半由於支流漫堤和河流改道造成。戈西河是北岸—條大支流,河道寬度為6—16km,有許多支流匯入,年最大流量為5700~26000m3/s,出現在7月中至9月底。由於地殼運動,河床逐漸變陡,引起了河岸和河底的沖刷,形成了高含沙水流。在過去200年間,河流擺動了112km,河流的擺動和泥沙淤積使比哈爾邦有約7680km2土地成為不毛之地,造成大量城鎮、村莊遷移。三角洲地區,河網密布,水流很慢,如一潭死水,每逢雨季,河水泛濫,一片汪洋。尤其發生強旋風暴雨時,常常帶來入、家畜死亡和房屋、財產損失。1970年11月一場災難性的旋風暴雨,印度有大量入口死亡。

流域水能資源約4560萬kW,其中尼泊爾3200多萬kW,印度1380萬kW。

恆河的地表水資源總量為5500億m3,地下水蘊藏量為1717億m3。

『肆』 印度河的水文特徵,水系特徵,汛期是什麼

印度河 徑流量大 含沙量小 無結冰期 汛期6-10月
1:印度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以融雪為源.其流量在一年中的不同時期迥然有異∶冬季(12∼2月)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水位上升,雨季(7∼9月)洪水出現,偶有蹂躪性暴洪.印度河及其支流所有的水都是在其流域上游山區獲得的.所以,它們在流出山麓時流量最大,在平原上幾乎沒有地表水流匯入,倒是由於蒸發和滲漏而大量失水.另一方面,在雨季之後時期,滲漏也可增加一些水.在印度河主流中,水位從12月中旬至2月中旬最低.此後河水開始上漲,最初緩慢,而在3月底較為迅速.高水位通常出現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此後河水急遽下降,直至10月初,水位開始較為平緩地減退.印度河年水量約1,440億立方碼 ——略多於印度河水系總水量的一半.傑赫勒姆河與傑納布河合計水量約為1/4; 拉維河、貝阿斯河與蘇特萊傑河合計水量構成水系總水量的其餘部分.
2:特點:夏季為汛期,冬季為枯水期
原因:印度河流域為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多雨,冬季乾燥

『伍』 印度河與恆河水量更多是哪條河,體現在哪些方面

與印度河相比,恆河水量大。

恆河徑流量豐富,河口多年平均徑流大約在5500億立方米;徑流量季節變化大,流水量因季節而有差異,但在接納較多支流和進入降雨量較大地區之時明顯增加。4~6月,喜馬拉雅山脈融雪匯入恆河,7~9月的雨季,帶雨的季風造成洪水。

印度河流經大陸性和沙漠地區,水量小。印度河平均年徑流2070億立方米,遠遠小於恆河水量;含沙量大,年輸沙量約為5.4億~6.3億噸,平均含沙量3千克/立方米。

印度河和恆河示意圖

註:完全沒有問題,希望幫助到您。請及時點擊採納。

『陸』 為什麼印度河流域會有兩個汛期

印度河流域出現沙漠氣候——只是印度河流域部分地區出現沙漠氣候,原因之一是夏季西南季風難以到達。

印度河流域有兩個汛期——印度河流域還有一些地區是熱帶季風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有些山地地區位於西南季風的迎風坡,所以夏汛是受西南風影響。

『柒』 印度主要河流是什麼

印度主要河流是恆河和印度河。恆河中文又譯為殑伽河、強伽河、岡底斯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恆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她不僅是今天印度教的聖河,也是昔日佛教興起的地方,至今還有大量佛教聖地遺存

印度河是亞洲主要的大河之一,發源於中國西藏,上游叫雅魯藏布江,被藏族視為「搖籃」和「母親河」。以水量來說是印度和孟加拉國的第二大河。

恆河的水系特徵:

源頭至安拉阿巴德為上游,恆河的兩個較大源頭是阿勒格嫩達河和帕吉勒提河,兩河上游奔騰於喜馬拉雅山間,地勢由3150m急降至300m,急流洶涌。兩河在代沃布勒亞格附近匯合後,才被稱為恆河。當恆河流至安拉阿巴德時,海拔已降至120m。

上遊河段以赫爾德瓦爾為界,以上的河段穿過西瓦利克山脈,河床多為岩石,河道狹窄,多急流;以下的河段進入平原,河面變寬為0.76~3.3km,泥沙淤積,河道兩側多沼澤和低窪地,雨季常改道。旱季時,流量為200m³/秒;雨季時,流量達5680m³/秒。

『捌』 世界河流水量排名

所在洲 河流名稱 河長(km)流域面積(km2)徑流量(億m3) 河口流量(m3/s)
南美洲 亞馬孫河 6436 6915000 69300 175000
非洲 剛果河 4640 3700000 13026 39000
南美洲 奧里諾科河 2735 950000 11984 38000
亞洲 長江 6300 1800000 9600
南美洲 拉普拉塔巴拉那河2580 3103000 8000 25370
亞洲 葉尼塞河 4086 2605000 6255
亞洲 雅魯藏布江 3100 622000 6180
北美洲 密西西比河 6021 3220000 5800
南美洲 托坎廷斯河 2750 820000 5676 18000
亞洲 恆河 2527 1050000 5500
亞洲 勒拿河 4400 2418000 5400 17000
亞洲 伊洛瓦底江 2714 410000 4860
亞洲 湄公河—瀾滄江 4880 810000 4750
北美洲 聖勞倫斯河—大湖3800 1300000 4470
亞洲 鄂畢河 4315 2990000 3850 12300
北美洲 馬更些河 4240 1805000 3572 11328
亞洲 黑龍江(阿穆爾河)4444 1855000 3408 10800
亞洲 珠江 2214 453690 3360
歐洲 伏爾加河 3688 1380000 2540 8000
亞洲 薩爾溫江—怒江 3240 325000 2520 8000
北美洲 哥倫比亞河 2000 669000 2340 7419
非洲 贊比西河 2660 1350000 2232 7080
南美洲 馬格達萊納河 1612 262000 2208 7000
亞洲 印度河 2900 1034000 2070
歐洲 多瑙河 2850 817000 2030 6430
北美洲 育空河 3185 849520 2008 6368
非洲 尼日河 4160 2100000 2000 6300
非洲 奧果韋河 1210 223000 1491 4730
南美洲 拉普拉塔烏拉圭河2200 365000 1451 4600
亞洲 梅克納河 902 80000 1418
歐洲 伯朝拉河 1809 322000 1290 41000
亞洲 科雷馬河 2129 643000 1230 3900
亞洲 紅河——元江 1185 158000 1230 3900
歐洲 北德維納河 1332 357000 1100 3490
北美洲 弗雷澤河 1368 233000 1075 3410
亞洲 戈達瓦里河 1465 315000 1002 3180

『玖』 印度河最主要的補給來源是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嗎

印度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以融雪為源。其流量在一年中的不同時期迥然有異∶冬季(12~2月)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水位上升,雨季(7~9月)洪水出現,偶有蹂躪性暴洪。印度河及其支流所有的水都是在其流域上游山區獲得的。所以,它們在流出山麓時流量最大,在平原上幾乎沒有地表水流匯入,倒是由於蒸發和滲漏而大量失水。另一方面,在雨季之後時期,滲漏也可增加一些水。在印度河主流中,水位從12月中旬至2月中旬最低。此後河水開始上漲,最初緩慢,而在3月底較為迅速。高水位通常出現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此後河水急遽下降,直至10月初,水位開始較為平緩地減退。印度河年水量約1,440億立方碼--略多於印度河水系總水量的一半。傑赫勒姆河與傑納布河合計水量約為1/4; 拉維河、貝阿斯河與蘇特萊傑河合計水量構成水系總水量的其餘部分。大量的地理與歷史證據表明,自文明發端以來--至少從4,000年以前的摩亨約-達羅(Mohenjo-daro)時代以來--印度河從南旁遮普至海濱一段一直在改道。
印度河地表徑流一部分來自高山融雪,一部分來自季風降雨,前者變化較少,後者隨氣候而變化,但年徑流量的變化也不大,據1940-1975年的統計,印度河(不包括薩特萊傑河)的年衽流量,以1959-1960年最大,達2297.20億立方米,以1974-1 975年最小,為1184,64億立方米。徑流的年內變化較大,4~9月的雨季平均水量佔全年的84%。

閱讀全文

與印度河水量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最近有什麼新聞 瀏覽:147
中國地鐵哪個待遇好 瀏覽:369
伊朗有什麼武器可打美國本土 瀏覽:257
蒙牛印尼建在哪裡 瀏覽:3
伊朗女人為什麼要戴黑紗 瀏覽:395
超市賣的義大利面哪個牌子好吃 瀏覽:790
中國跟義大利外交關系怎麼樣 瀏覽:275
伊朗八十年代發生什麼 瀏覽:212
中國現在每天口罩生產多少 瀏覽:828
印度喬普拉資產多少 瀏覽:94
西方為什麼拒絕去印度 瀏覽:161
中國有哪些實彈射擊場 瀏覽:88
越南生活用品在哪裡買 瀏覽:970
哪個國家的中國地圖最大 瀏覽:932
cf越南服怎麼變神仙 瀏覽:817
印度白色的蟲子怎麼消除 瀏覽:106
英國人怎麼親吻表達愛意 瀏覽:143
為什麼要遵守美國對伊朗的禁令 瀏覽:655
英國一年用多少電 瀏覽:177
如何看待印度塑料 瀏覽: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