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這是哪種熱帶魚
黃高鰭刺尾魚,俗名:黃吊。吻尖突,尾柄兩側各具一平卧向前棘,能豎起。體黃色,無條紋或暗點,體側中央具一淡色指狀斑,體長100mm。分布:南海、台灣,熱帶印度洋和中、西太平洋。希望對你有幫住,謝謝
『貳』 有哪些色彩斑斕的熱帶魚
蝴蝶魚
這是一種生活在熱帶海洋中珊瑚礁里的魚類,它們體色鮮艷,像披了件漂亮的外衣。就像生活在陸地上的蝴蝶一樣,有著繽紛的色彩和美麗的圖案,這就是蝴蝶魚。
蝴蝶魚對水溫的要求很高,俗稱熱帶魚,是近海暖水性小型珊瑚礁魚類,最大的超過30厘米,如細紋蝴蝶魚。
身體側扁的蝴蝶魚是適宜在珊瑚叢中來回穿梭的,它們能迅速而敏捷地消逝在珊瑚枝或岩石縫隙里。它們也會利用自己吻長口小的長處,伸進珊瑚洞穴里去捕捉對於它們來說的美食——無脊椎動物。
蝴蝶魚生活在五光十色的珊瑚礁礁盤中,具有一系列適應環境的本領。它艷麗的體色可隨周圍環境的改變而改變。體色的改變主要在於體表有大量色素細胞,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展開或收縮,從而呈現出不同的色彩。通常,一尾蝴蝶魚改變一次體色所需要的時間只有幾分鍾。尤其當它們遇到緊急的情況時,變色僅需幾秒鍾。
許多蝴蝶魚都有著非常巧妙的偽裝本領,它們常把自己真正的眼睛藏在穿過頭部的黑色條紋之中,許多蝴蝶魚的尾柄部有一個醒目的黑色「偽眼」。
「偽眼」常使捕食者誤認為是其頭部而受到迷惑。當敵害向「偽眼」襲擊時,蝴蝶魚便劍鰭疾擺,逃之夭夭。
蝴蝶魚是一夫一妻制,對愛情忠貞專一,大部分都成雙入對,好似陸生鴛鴦,它們成雙成對在珊瑚礁中游弋、戲耍。當一尾進行攝食時,另一尾就在其周圍警戒,總是形影不離。
石斑魚
石斑魚喜棲息在溫帶和熱帶海洋里,以及沿岸島嶼附近的岩礁、沙礫、珊瑚礁底質的海區。石斑魚生活習性很怪,從不跟其他魚類混游在一起,喜歡單獨地生活在數十米深、水質清澈的海底暗礁叢中。棲息水層隨水溫變化而升降,是一種肉食性兇猛魚類,經常以突襲方式捕食底棲甲殼類、各種小型魚類和頭足類。
石斑魚為雄雌同體,具有性轉換特徵,首次性成熟時全系雌性,次年再轉換成雄性,因此,雄性明顯於雌性。這也是它的一大特點,很奇怪吧!
自然界里的許多動物都會根據周圍環境的變化改變自身色彩,人類稱之為保護色。有些魚也會根據環境的變化來進行喬裝打扮。
生活在熱帶海洋中的石斑魚,能隨著周圍環境底色的變化,在極短的時間內變化出6種不同的顏色。它可以很快地從黑色變為白色,黃色變為緋紅色,紅色變為淡綠色或深褐色等,不斷地變換自身的顏色,它身上的點、斑紋、帶和線還能忽暗忽明,變化多端。
在海洋里,有一種叫做納蘇的石斑魚,它可以呈現出8種不同的色澤和形態。石斑魚的變色也是對環境刺激的一種反應。它是為了適應環境,隱蔽自己,躲避一場即將到來的災難。由感覺器官所感受到的刺激引起的神經沖動傳至腦,促使腦部神經做出相應的反應信息,身體里的色素細胞根據得到的信息可以分泌出適量的色素。刺激程度的不同,造成分泌色素種類與量的不同,從而顯示出不同的體色變化。
在喧鬧的大海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魚類,有的呈金黃色,有的呈紅色,有的呈淡藍色,構成了一個絢麗多彩、色彩紛呈的魚類世界。生活在水域中上層的魚類,它們身體的背部呈灰黑色,腹部呈銀白色。在深水處生活的魚類,大多為黑色、紫色,避免鮮明的色彩招來麻煩。生活在澄清水域中的玻璃魚全身透明,連五臟都可以看見。生活在岩礁澗的魚類,它們的體色變幻無窮、美不勝收。
為什麼魚兒會有各種各樣的顏色?這主要與它們的生活環境有關。一般說來,生活在水域上層的魚類,腹部是銀白色的,背部呈灰色或者黑色。這一水層的環境惡劣多變,魚類時常會遇到一些海鳥的襲擊和同類間捕食者的競爭。從上往下看,灰黑色跟水底的顏色相似,這樣就可以隱身,避免受到意外的襲擊;從水下往上看,白色的魚肚子跟天空的顏色相近,又可以迷惑水下兇猛魚類,免遭災難。
魚類的各種喬裝打扮,都有利於它們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魚一生中隨時都在跟惡劣的環境作斗爭。生存下來的魚類之所以沒有被淘汰,一代代繁衍到今天,與它們的保護色外衣有很大關系。善於喬裝打扮的魚正是對「適者生存」法則的運用。
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萬物,也必然會給它們一個適合自己的空間,至於生命中遇到的各種事變,則需要自己根據周圍的環境進行自我「調節」了。
射水魚
在印度洋到太平洋一帶的熱帶沿海,有一種生活在鹼性河流中的小魚,也是一種中小型的觀賞魚類。它們身體側扁,嘴比較大,可以伸縮。下頜突出,眼睛也非常大,在頭的前半部。它們身體顏色搭配非常美麗,身體呈橄欖綠色,有幾條粗的石青色條紋橫在背部,尾部淡黃色,非常的漂亮。這種魚雖然個子不大,可是卻有很大的本領,就是能把水從口裡射出去,這種魚就是射水魚。
射水魚的口腔上邊有一條小溝,當射水魚用長舌頭頂住這條小溝時,小溝就變成了一個「高壓水槍」。要射擊時,射水魚就把水吸進去,兩腮用勁一擠,吸進去的水就會順口快速噴出。
眾所周知,大部分捕食昆蟲的魚,只吃水中的昆蟲,對於停留在岸邊和掠過水面的陸生昆蟲是不聞不問的,而有「神射手」之稱的射水魚卻自有一套捕食昆蟲的高超技巧。它可以用噴射出的水,去擊中停在伸出水面、長在岸邊的草木上的小蟲子,還可以射擊在水面上低空飛動的昆蟲。射水魚噴射的水柱可達1米射程,而且幾乎百發百中。這種特別的習性,在水族世界中是絕無僅有的。
這是一條在水中擺動著尾巴朝前游動的射水魚。迎面游過來一隻小蟲子,射水魚把嘴一張,把小蟲子吸進了肚子中。然後,它豎起身子往上游,貼到了水面,一雙小眼睛透過波紋起伏的水面,觀察著水面以上空中的情況。看來,剛才那一隻小蟲子,肯定還沒有填飽它的肚子,所以它還想找些別的東西吃。
真是想什麼來什麼,正巧,一隻不要命的大花蚊子「嗡嗡」地叫著,從岸邊的樹林中飛了出來。不知道它剛剛從哪個倒霉的動物身上盯過,此刻,它的肚子鼓鼓的,一定吸了不少血。大概是吃得太飽了,落在一棵小草上歇息。而那棵小草的下面,射水魚正抬起頭、尾朝下,把嘴瞄準了大花蚊歇腳的那片草葉。
幾秒鍾後,只見一條細細的水柱急速噴出水面,直朝那蚊子停留的地方沖過去。那隻蚊子本來穩穩當當地停在草葉上,沒防備會挨上這一「槍」,它那薄薄的翅膀被沖破了好些口子,站不住也飛不了,一個跟頭翻到了水裡。早已在水中張嘴等候的射水魚,就這么輕易地就把它給吃掉了。
看來就算自己吃飽了也不要掉以輕心,還要防止成為別人的美食。
鸚鵡魚
+在熱帶海洋的珊瑚礁中生活著一種色彩艷麗的熱帶魚,它們就是鸚鵡魚。每當漲潮的時候,大大小小的鸚鵡魚披著綠瑩瑩、黃燦燦的外衣,從珊瑚礁外的斜坡的深水中游到淺水礁坪和潟湖中。
鸚鵡魚的嘴裡有很多細小的牙齒,形狀有如鸚鵡的嘴。
+鸚鵡魚主要以珊瑚為食,並會將無法消化的珊瑚或岩石排泄出來而形成沙,所以鸚鵡魚在珊瑚礁生態系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珊瑚轉換成沙」的角色。
每當夜幕降臨時,鸚鵡魚便分泌出一種晶瑩透亮的液體,這些液體+形成一個袋子,將鸚鵡魚全身上下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就像穿上了一件漂亮的「睡衣」。這件漂亮的「睡衣」可以使安然入睡的鸚鵡魚躲避敵人的攻擊。有趣的是,每到凌晨,鸚鵡魚又分泌出另一種黏液,將美麗的「睡衣」溶解得一干二凈。安然歇息了一夜的鸚鵡魚,又無拘無束地遊走了。
鸚鵡魚還是一種團結互助的魚,一旦它們當中誰遇到危險或發生了不幸,其他夥伴就會奮不顧身地趕去相助。如果同伴被魚鉤鉤住,「救援人員」會咬斷魚線,冒險救出同伴。要是有誰被捕魚的網圍住了,別的魚就會用牙齒咬住它的尾巴,拚命把它從網縫中拉出來。這種高尚的品質真使其他的魚類羨慕不已!
『叄』 請問以下圖片的熱帶魚都是什麼魚
原圖如下 , 今日其他提問中魚類 學名
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均有分布,草食偏雜食性魚類,主要以食用海藻為主。
『肆』 你知道熱帶魚的種類有哪些么
熱帶魚一般都有神仙魚、孔雀魚、劍尾魚、月光魚、瑪麗魚、藍曼龍、金曼龍、接吻魚、紅麗麗、珍珠馬三甲、飛船魚、紅眼金鯽魚、虎皮魚、斑馬魚、彩虹鯊、紅鰭銀鯽魚、銀屏魚、黑裙魚、紅綠燈、寶蓮燈、食人鯧、玫瑰扯旗、玻璃扯旗、剛果扯旗、新大鉤扯旗、紅線光管魚、玻璃燈、黃扯旗、燕子美人、霓虹燕子、紅鼻剪刀等。
『伍』 觀賞魚品種問題
哈哈,七彩神仙???????最愛鬧毛病的就是他了
鸚鵡,哦哦。絕對的主流,銷量超大。不過,樓主你會使蝦紅素增色嗎?小心血鸚鵡養的白白胖胖。
建議:銀龍 絕壁夢幻 人氣 不過,要一個大大的魚缸,還要完美而強悍的水處理系統。
『陸』 誰知道熱帶魚的生活習性、樣子和分布
顧名思義,熱帶魚出生於熱帶水域。但在近熱帶和與之交界處的南北溫帶水域,凡有觀賞價值的魚類品種,也歸入了熱帶魚,所以,其分布還包括部分亞熱帶地區。熱帶魚分為熱帶淡水魚和熱帶海水魚,熱帶海水魚主要來自於印度洋、太平洋中的珊瑚礁水域,品種很多體型怪異,體表色彩豐富,極富變化,善於藏匿,具有一種原始古樸神秘的自然美。常見產區有菲律賓、中國台灣和南海、日本、澳大利亞、夏威夷群島、印度、紅海、非洲東海岸等。熱帶海水觀賞魚分布極廣,它們生活在廣闊無垠的海洋中,許多海域人跡罕至,還有許多未被人類發現的品種。熱帶海水觀賞魚是全世界最有發展潛力和前途的觀賞魚類,代表了未來觀賞魚的發展方向,但由於生活條件的局限,在市面上出現的不多。我們在這里所介紹的是生活於淡水中的熱帶觀賞魚品種,即熱帶淡水魚。
熱帶魚,實際上是養魚愛好者為區別於其他觀賞魚類,將熱帶、亞熱帶等地特有的這部分觀賞魚類統稱為熱帶魚。它們生活在江河、溪流、湖沼等淡水水域中。由於多數熱帶魚原產於熱帶地區,一般需要20℃以上飼養水溫。還有一些本來並不原產於熱帶地區,而是原產於亞熱帶甚至溫帶地區的品種,人們有時也將其稱為熱帶魚。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熱帶魚都存在於天然水域,許多美麗的熱帶魚,經人們千百年來不斷地人工優選、雜交和人工水體中定向培育,獲得的新品種,如人工育種的七彩神仙、血紅鸚鵡等。但是,相對於金魚來說,絕大多數熱帶魚的體態、習性更接近於自然狀態。
熱帶淡水觀賞魚主要來自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河流、湖泊中,它們分布地域極廣,品種繁多,大小不等,體形特性各異,顏色五彩斑斕,非常美麗。近年來,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飼養熱帶魚也蔚然成風。所謂熱帶魚大部分是指那些在水中翩翩起舞、色彩鮮艷的熱帶淡水魚。世界上最早飼熱帶魚的國家是法國。公元1868年,有卡蓬尼兒引入熱帶淡水魚至巴黎飼養,魚名的英文名稱為ParadiseFish(其意為天堂魚或天國之魚),學名是Macropodisopercularis,實際是我國華南地區野生的叉斗魚,又稱中國斗魚。這是世界上最早作為人工飼養觀賞的熱帶淡水魚。熱帶魚並非完全來自熱帶,而是泛指除去金魚外的可供養在水族箱中的觀賞魚類。由於熱帶魚體態矯健,顏色斑斕多彩,五光十色,逗人喜愛,故飼養之確人收到養性怡情作用。
依據原始棲息地的不同,它們主要來自於三個地區:一是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如哥倫比亞、巴拉圭、圭那亞、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地;二是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如泰國、馬來西亞、印度、斯里蘭卡等地;三是非洲的三大湖區,即馬拉維湖、維多利亞湖和坦干伊克湖。其中,以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水系出產的種類最多、形態最美,如被譽為熱帶魚中的皇後—神仙魚,就出生在那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泰國、緬甸等國家,熱帶魚的種類也很多。在我國的廣東、雲南等省的南部,也有很漂亮的觀賞魚類,如白雲金絲魚、西雙版納的藍星魚等。 但是種類很少,真正的熱帶魚基本上都是從國外引進的。飼養觀賞的熱帶魚,據說起源於古代的埃及與羅馬,距今約二千多年。近百年來才逐漸傳到世界各地。我國飼養觀賞的熱帶魚,也已經有七十多年的歷史。
熱帶魚的分類錯綜復雜,由於地域、歷史的原因,各國在熱帶淡水魚的分類上有很大的差別。根據初步統計,目前全世界的熱帶淡水魚不下20000多種,而作為觀賞魚的約有2000多種。在我國報道的熱帶淡水魚種大約有500種左右。我國目前把熱帶淡水觀賞魚劃歸硬骨魚類鯉性目,一般分為幾種。
熱帶魚的飼養管理
熱帶魚的飼養管理是一項綜合性工作。它包括用水、投餌、保溫等,它要求掌握熱帶魚不同品種的生活習性,有針對性地完善熱帶魚的生活環境。
1、飼養設備
熱帶魚的飼養設備除水族箱和水質過濾器外,還有水質循環過濾設備、加熱設備、增氧設備、照明設備、抽水設備等。對於單一水族箱而言,可採用小型循環過濾泵、100-200W的加熱管、單孔和雙孔的氣泵、日光燈、小型潛水泵等。對於多個水族箱而言,其設備更加復雜。 熱帶魚的循環過濾設備有箱內過濾器和箱外過濾器兩種,小型水族箱多採用箱內過濾器或小功率循環過濾泵,大型水族箱多採用箱外過濾器。熱帶魚的加熱設備有各種不同功率的電熱管,如100W,200W、500W、1000W的玻璃質或不銹鋼質的可自動調溫的電熱管,大型魚房的加熱設備採用鍋爐房輸送的暖氣、空調、電熱汀等。
熱帶魚的增氧設備有單孔氣泵、雙孔氣泵、四孔氣泵和渦輪式充氧機等。對於單個水族箱,可選用單孔氣泵。對於多個水族箱,可選用雙孔或四孔氣泵。單孔、雙孔或四孔氣泵都是用塑料材料製作,它們採用橡皮塞的運動來完成水中沖氧工作。橡皮塞長時間使用後,會出現破裂或老化,這時要及時更換。大面積的飼養熱帶魚可選用渦輪式充氧機,它是金屬材料製作的,故障率很低,使用壽命長。此外輔助的充氧設備有氣石、輸氧管道等。
熱帶魚的照明設備以日光燈為主,此外還有鹵素燈、水銀燈等。單一水族箱的照明,有時也可採用水下彩光燈,它是一種玻璃質全封閉小型燈管,可直接放在水下吸附在玻璃缸壁上,其燈管可發出不同的色彩,如紅色、藍色、綠色、白色燈,造景效果較好。
熱帶魚的抽水設備多採用小功率的全塑料材料的潛水泵,它小巧輕便,功率大小有200W、500W、1000W等,其揚程5-10米,使用時,可將其吸附在缸壁上,可在數分鍾內將水族箱中的水抽完,安全可靠。
2.投餌
(1)覓食習性:熱帶魚的飼養水 溫一般是控制在24—28℃之間,在 這以溫度范圍內,熱帶魚的食慾旺 盛,生長迅速,它不受外界氣溫變化 影響,始終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 狀態中。熱帶魚的餌料有魚蟲、水蚯 蚓、纖蟲、黃粉蟲、小活魚、顆粒飼 料等。熱帶魚品種繁多,大小懸殊, 因此不同品種熱帶魚的餌料選擇也 不同。對於體長在3—12厘米的熱帶 魚,其餌料主要以龜蟲為主,以水蚯 蚓、紅蟲、黃粉蟲為輔。對於體長在 12厘米以上的熱帶魚,龜蟲個體小, 適口性差,應選擇個體略大的餌料, 主要有紅蟲、水蚯蚓、黃粉蟲、小活 魚等。熱帶魚多數以動物性餌料為 主,小型品種也可馴化為以顆粒飼 料為主,而以植物性餌料為主的魚 類很少。
(2)投餌次數:熱帶魚的投餌量 應根據魚體大小和數量多少來決定。 家庭飼養熱帶魚,一般每天只需投餌 1—2次,其投餌量以5—10分鍾內吃 完為宜。大批量飼養熱帶魚時,每天 需要投餌2—3次;繁殖時期的種魚, —般每天投餌3~4次。由於熱帶魚體 型較小,食量有限,每次投餌量以7— 8成飽為宜,增加投餌次數叮促使龜 類生長迅速。 熱帶魚的大部分品種,其餌料 以龜蟲為主。當餌料以伍蟲為主時, 其投餌量控制在lO—30分鍾內吃完。 當餌料以水蚯蚓為主時,其投餌量 控制在5—10分鍾內吃完,每人投餌 2—3次,投喂的水蚯蚓要漂洗干凈。 當餌料以小魚蝦為主時,原則上應 多餐少喂,,熱帶魚更換新餌料時,投 餌量要由少逐漸增多。熱帶魚在運輸 前,要停餌l~2天。
3.用水
(1)兌水:兌水是指部分換水 這是熱帶魚飼養中經常採用的簡便有效的方法。兌水前,先將水族箱內 的加熱器、充氣泵、循環過濾泵等電 器的電源關掉,然後用紗布擦凈水 族箱四壁玻璃或景物上附生的青苔, 待水靜置15分鍾後,水中懸浮物全 部沉入缸底,用橡皮管輕輕地吸出 底部污物。—般吸出的水量約占總 水量的1/4~1/3。然後將備好的 同溫度的新水,沿著缸壁緩緩地注 入。
(2)換水:換水是指全部更換飼 水,它是改變水質的最簡單有效的 方法,但換水的工作量較大,尤其是 水族箱小有景物時,工序復雜繁瑣。 換水前,將水族箱小所有電器的電 源切斷,將魚和景物全部取出,放去 水。水族箱沖洗干凈後,將景物全 部放好,放入新水備用
『柒』 熱帶魚的品種有哪些
熱帶淡水觀賞魚較著名的品種有三大類別。一是燈類品種,如紅綠燈、頭尾燈、藍三角、紅蓮燈、黑蓮燈等,它們小巧玲瓏、美妙俏麗、若隱若現,非常受歡迎;二是神仙魚系列,如紅七彩、藍七彩、條紋藍綠七彩、黑神仙、芝麻神仙、鴛鴦神仙、紅眼鑽石神仙等,它們瀟灑飄逸,溫文爾雅,非常美麗;三是龍魚系列,如銀龍、紅龍、金龍、黑龍魚等,它們素有「活化石」美稱,名貴非凡。
熱帶海水觀賞魚由三十幾科組成,常見的品種有雀鯛科、蝶魚科、棘蝶魚科、粗皮鯛科等,其著名品種有女王神仙、皇後神仙、皇帝神仙、月光蝶、月眉蝶、人字蝶、海馬、紅小丑、藍魔鬼等。熱帶海水觀賞魚顏色特別鮮艷、體表花紋豐富。許多品種都有自我保護的本性,有些體表生有假眼,有的尾柄生有利刃,有的棘條堅硬有毒,有的體內分泌毒汁,有的體色可任意變化,有的體形善於模仿。千奇百怪,充分展現出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一)金絲魚
金絲魚又名白雲金絲魚、紅尾魚、唐魚,屬鯉科魚類,原產地為中國廣州市郊白雲山。魚體呈長梭形,體長3~4厘米,主體色為深咖啡色,一條金線從眼部一直貫穿直到尾鰭,背鰭、腹鰭、臀鰭、尾鰭均呈靦紅色,且附有金邊。金絲魚喜好在中上層的水中游動,游動時身體保持平直,游動均勻迅速。特別是在光線較暗時,金絲魚在水中可以閃閃發光,十分引人注目。金絲魚性情比較溫和,可與其他小型魚類混養。金絲魚對水質要求不高,只需在15℃的清潔水中即可生活良好。
(二)斑馬魚
斑馬魚又名花條魚,屬鯉科魚類,原產地在印度、孟加拉國。斑馬魚體呈紡錘形,尾部側扁,尾鰭分叉,體長可達到6厘米甚至更長,整個魚體的基色為黃色,但背部為橄欖色,身上間雜有多條藍白相問的條紋,與身體並行直達尾部,狀似斑馬,故稱斑馬魚。斑馬魚有十幾個品種,它們主要的區別在於魚體上的斑紋多少、寬窄程度及體色、鰭形的變化。斑馬魚性情溫和、活潑、好結群。該魚對水質無特殊要求,在弱酸、弱鹼和中性水中生活良好,適宜水溫為25℃。
(三)虎皮魚
虎皮魚又名四間魚,為鯉科魚類的一種。原產地在馬來西亞。魚體呈紡錘形,體長5~6厘米,體色淺黃。成魚腹鰭、背鰭、尾鰭邊緣呈亮麗的紅色,頭、胸、尾部有4條縱向的深黑色條紋,看起來斑斕似虎皮所以稱其為虎皮魚。虎皮魚性情柔順,可與多數其他熱帶魚進行混養,但神仙魚除外,因為虎皮魚天生有個怪癖,喜追咬神仙魚的胸棘。虎皮魚對水質的要求不高,在弱酸、弱鹼以及中性的水環境中都能生長良好,適宜水溫為22~26℃。
(四)紅尾黑鱉
紅尾黑鱉屬鯉科,原產地為泰國。紅尾黑鱉的體形與我國淡水魚類中的青魚、草魚非常相似,其體長可以達到10厘米,體色除尾鰭呈金紅色外全身一片烏黑,色彩對比十分明顯。在魚的背部有弧度而腹部平坦,體形曲線非常優美。家庭飼養時需要的水體必須要大,且光線不強,最好是生長環境中植有闊葉水草、有礫石等隱蔽物的環境。紅尾黑鱉的最適水溫為24℃。紅尾黑鱉性情暴躁,通常會對小型魚類進行騷擾,但也不會造成過分的傷害,可以與大多數熱帶魚類進行混養。
(五)黑裙魚
黑裙魚又名黑牡丹、半身魚,原產地為拉丁美洲的巴西、巴拉圭、玻利維亞。體呈卵圓形,側扁,體長可達8厘米,背鰭、臀鰭、腹鰭均呈黑色,前半身銀灰色,有3條黑色橫紋,一條通過眼睛,一條通過鰓蓋,一條從背鰭起直至胸鰭基部。黑裙魚的體色隨年齡增長逐漸由黑色變成灰色。臀鰭寬大,游動時很像一條飄動的裙子,故名黑裙魚。由於魚體前半身較寬大,後半身突然變得細小,好像少了半身,又名半身魚。黑裙魚搶食迅速,在與其他品種混養時應注意黑裙魚的比例不要太大。
(六)紅綠燈魚
紅綠燈魚又名霓虹燈魚、紅蓮燈魚,屬脂鯉科,原產地秘魯、巴西、哥倫比亞。紅綠燈魚體形嬌小,體長3~4厘米。其背鰭位於背部中央,臀鰭延長至尾柄後方,尾鰭叉形,其尾柄上有一個小小的脂鰭;其背部栗紅色,腹部銀白色,各鰭均透明。紅綠燈魚最主要的特徵是身體兩側側線上方有一條霓紅縱帶,從眼部直至尾柄,在光線折射下既綠又藍,尾柄處鮮紅色,游動時紅綠閃爍。紅綠燈魚宜群養,少養不易被發現,失去觀賞價值。群魚嬉戲於水草碎石之間,魚體紅綠閃爍,非常美麗。紅綠燈魚的幼魚不宜與大型魚混養,以免被大魚誤食。紅綠燈魚的成魚可與溫和性的大型魚混養。紅綠燈魚喜弱酸性的軟水。適宜水溫22~24℃。
(七)鉛筆魚
鉛筆魚又名紅尾鉛筆魚,屬脂鯉科,原產地為巴西、哥倫比亞。魚體呈梭形,體長可達7厘米,背部呈褐色,腹部銀白色,側線下方有一黑色條紋從頭部一直貫穿到尾柄,尾部下葉有一條紅色不規則的斑點,其他各鰭均呈淺黃色不透明。鉛筆魚在水中靜止不動時,像一支橫放著的鉛筆,故名鉛筆魚。鉛筆魚游動時,身體常呈45°角上傾。鉛筆魚喜歡打鬥,最好與中型溫和性魚混養,不宜與小型魚飼養。鉛筆魚喜弱酸性軟水,最適水溫24~28℃。
(八)孔雀魚
孔雀魚又名彩虹魚、百萬魚、庫比魚,屬花鱂科。孔雀魚因體形修長,有著美麗的花尾巴而得名。雄魚體長可達3厘米,尾長占體長的2/3左右;雌魚體長可達5厘米,尾長占體長的1/2以上。雄魚體色鮮艷,有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尾鰭有1~3行大小一致、排列整齊的黑色圓斑點或有一個彩色大圓斑,好似孔雀尾毛上的圓斑。尾鰭形狀有10餘種,有圓尾、三角尾、旗尾、火炬尾、琴尾、齒尾、燕尾、上劍尾、下劍尾、裙尾等。雌魚體色比較單調,除尾鰭呈鮮艷的藍、黃、綠、淡藍色,有大小不等的黑斑點外,其他鰭條一般。經過幾代雜交的選擇,孔雀魚的體色花紋出現千變萬化,有的滿身銀光閃閃,有的像蛇皮斑紋,有的尾鰭紅似火,有的全身淡紫,有的半身全紅、半身全黑,有的分段為綠、紅、黑色。孔雀魚雖小,但體色豐富多彩,可群養或與其他溫和性品種混養。
(九)珍珠瑪琍魚
珍珠瑪琍魚原產地是墨西哥。珍珠瑪琍魚體長可達12厘米,體色呈橄欖綠,到腹部逐漸變成淺藍色,從背部到腹部有10條排列整齊的褐紅色條紋,其眼虹膜呈蔚藍色。珍珠瑪琍魚的背鰭與其他魚不同,又高又寬,聳立如帆,上面綴滿珍珠般的斑點和圖案,背鰭邊緣鑲有一條整齊的紅色花邊,由於其他各鰭均透明無色,更加突出了其帆鰭的美麗。珍珠瑪琍魚喜弱鹼性硬水,要求pH值范圍7.4~7.6,硬度2度,適宜水溫24~27℃。
(十)黑瑪刑
黑瑪琍屬花鏘科,原產地是美國和墨西哥。黑瑪琍體呈紡錘形,全身包括眼睛和魚鰭在內烏黑發亮,體長5~6厘米。在黑瑪五琍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雜交和選育,又培育出了許多珍貴品種,如帆翅黑瑪琍、琴尾黑瑪琍、帆翅琴尾黑瑪剝等。黑瑪琍適宜在弱鹼性的硬水中生活,要求pH值范圍為7.4~7.6,硬度12度,適宜水溫22~24℃。黑瑪琍性情溫和,可以與部分熱帶魚混養,如劍尾魚。
(十一)紅劍魚
紅劍魚又名紅劍尾魚,屬花鱂科,原產地也是墨西哥,還有瓜地馬拉。紅劍魚是劍尾魚與月光魚雜交經人工培育的一個品種。紅劍魚體形與劍尾魚相似,但比劍尾魚粗壯,鰭形也不同。紅劍魚體長5~8厘米,體色呈紅色或橙紅色,側線以下紫紅色,眼睛黑色。根據魚體色彩、背鰭形狀、尾鰭是否分叉、尾鰭延長的尾劍是否鑲有黑邊,紅劍魚可分為多個不同品種。有的紅劍魚,全身包括眼睛和各鰭在內均為紅色,像紅絲絨一般美麗。這種紅劍魚無論在弱光或逆光處觀賞。都能見到鮮艷的紅色。當它在有水草的水族箱中游動時,十分耀眼奪目,可以稱得上是紅劍魚中的珍品。紅劍魚性情溫和,易與其他熱帶魚混養。如有意進行雜交培育新品種時,可與月光魚混養,否則會出現許多退化品種。紅劍魚喜跳躍,飼養時箱口宜加蓋,以防紅劍魚躍出箱外,造成傷亡。
(十二)珍珠魚
珍珠魚又名珍珠馬甲,屬攀鱸科,原產地在馬來西亞。魚體呈紡錘形,體長10厘米,基色為銀灰和紅色,背部深而腹部淺。其臀鰭異常發達,有2條觸須。全身包括背鰭、臀鰭、尾鰭遍布銀色珠點,猶如珍珠一般,故名珍珠魚。珍珠魚對水質要求不高,在弱酸、弱鹼和中性水環境中均能生活良好。珍珠魚性情溫和,可與其他品種的熱帶魚一起混養。
(十三)接吻魚
接吻魚屬攀鱸科,又名吻魚、吻嘴魚,原產地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體形圓形、側扁,體長可達20厘米;口大且口唇厚並前伸,有鋸齒;各鰭均透明;體色淡紅色或乳白色,口與眼紅色,頭部有黑色垂直條紋,尾柄亦有黑色條紋,但不明顯。有時人們會發現一對接吻魚在一起接吻或一邊游動一邊接吻,其實這不是異性間的接吻,而是保衛各自領土的一種爭斗。接吻魚有啃食缸壁上的青苔或藻類的習慣,有「魚缸清潔工」之稱。接吻魚在啃食缸壁上的青苔時,頭下尾上呈倒立姿勢,十分逗人喜歡。接吻魚喜弱酸軟水,適宜水溫21~28℃。接吻魚性情溫順好動,可以與其他品種混養,但不宜與易受驚的品種混養,以免喜安靜的魚類因接吻魚經常快速游動而影響進食和休息。
(十四)泰國斗魚
泰國斗魚又名羅斗魚、斗魚、搏魚,屬攀鱸科,原產地泰國。泰國斗魚體形呈紡錘形,稍側扁,體長可達8厘米,雄魚體形較小。其背鰭、臀鰭、尾鰭都特別寬大,尤以雄魚更為突出,尾鰭呈火炬形,各鰭均為藍色,眼睛黑色,雌魚顏色較淺。泰國斗魚是經過雜交和人工培育而來,體色較為鮮艷,有鮮紅、紫紅、草綠、艷藍、墨黑、雜色等。泰國斗魚以好鬥著名,但搏鬥只在成熟的雄魚之間進行。雄魚不與雌魚或其他品種的熱帶魚相鬥,雌魚間也不相鬥,兩雄相遇必進行搏鬥,會出現滿身傷痕,鰭條殘缺不全,甚至被咬死的結局,因此不能將成年的雄魚放在一起飼養,而應與其他的熱帶魚混養。泰國斗魚具有輔助呼吸器官——褶鰓,當水中缺氧時,它可以游到水面吞咽空氣中的氧氣,所以一般不會發生因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情。泰國斗魚對水質無特別要求,在弱酸、弱鹼和中性水中都能良好生活,對水的硬度亦要求不苛刻,適宜水溫22~26℃。
(十五)神仙魚
神仙魚又名天使魚、燕兒魚,原產地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神仙魚體側扁,體長12厘米,體高為15厘米,全身基色為銀白色帶黃,腹部顏色較淺,背部顏色較深。背鰭、臀鰭上有幾根鰭條很長,兩側的鰭條則較短,腹鰭呈長絲狀,尾鰭上下端之間的距離較長,中間平直。神仙魚在水中游動時,宛如一隻燕子在空中飛翔,故又名燕兒魚。該魚魚體兩側各有4條垂直的條紋,眼睛為黑色。虹膜呈鮮紅色。神仙魚喜歡棲息在植有闊葉水草的大水體中,要求保持水質清潔,pH值為6.5~7.4,適宜水溫26℃,不宜與其他魚類一起混養。神仙魚的變異品種較多,從形體上可分為短尾、中長尾和長尾,從色彩上可分為紅眼燕兒、銀燕兒、黑白燕兒、斑馬燕兒、鑽石燕兒、灰墨燕兒、金頭燕兒等,其中以紅眼燕兒和鑽石燕兒最為珍貴,墨燕兒是其中最難飼養的一種。
(十六)五彩神仙
五彩神仙又名奶子魚,屬麗魚科,原產地在亞馬遜河。該魚魚體側扁、圓盤狀,體長可達15厘米,背鰭、臀鰭基部均很長,背鰭從頭後背部起直達尾鰭基部。臀鰭從腹鰭後部直達尾鰭基部。魚體全身為茶褐色,兩側有條藍黑色的垂直條紋,在其頭部、軀幹部及背鰭、臀鰭、腹鰭上遍布紅藍色扭曲狀條紋。這些條紋隨光線強弱的變化而變化,可以說是色彩斑斕,兼此魚游姿優雅,更使人倍加喜愛。五彩神仙喜清潔的軟水,pH值為6.2~6.8,適宜水溫為25~28℃,水體中最好植有闊葉水草,不宜群飼。
(十七)七彩神仙
七彩神仙又名鐵餅、七彩燕兒,屬麗魚科,原產地在亞馬遜河。七彩神仙是五彩神仙的變種,其體形與五彩神仙非常像,從遠處看,酷似鐵餅,故又稱鐵餅。其體長可達20厘米,魚體基色有艷藍色、深綠色、棕褐色等。魚體上有8條間距相等的棕紅色橫條紋,在魚的頭部、軀幹部、背鰭、臀鰭遍布不規則波浪狀的縱向條紋,其色彩隨光線而變幻,又兼其泳姿高雅、體形圓滿,深受熱帶魚愛好者的喜愛,因此被冠以熱帶魚之帝的稱號。七彩神仙變異品種也很多,在體色上有紅七彩、綠七彩、藍七彩、藍綠七彩之分;在體形上有寬鰭、高身、高身寬鰭之分;在花紋上有松石與非松石之分。七彩神仙喜歡在高溫高氧的軟水中生活,要求pH值在6左右,適宜水溫26~30℃。七彩神仙喜靜怕驚,最好在大的水族箱內飼養,且有闊葉水草和礫石之類的東西以供隱身。七彩神仙可與小型文靜的中上層魚類進行混養。
(1)黑格爾七彩神仙:該魚是1840年維也納自然博物館的約翰·賈可巴·黑格爾在南美探險時發現的,這是最古老的七彩神仙魚。其最顯著的特徵是在體側的中央有五條又黑又粗的暗色縱帶,品種是根據黑格爾暗帶來區分的,眼睛大多是暗褐色和暗橙紅色。其中第五條又黑又粗的暗色縱帶就是聞名於世的「黑格爾條紋」。
(2)綠七彩:它與藍七彩很難區分,但是對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就不難區分了,它的水波紋不會超過臀鰭的脊端,臀鰭的紋路會表現為碎裂,其眼睛特徵是具有強烈的紅色色調,體色是具有黃色調較重韻棕色並鑲嵌綠色色調的細長水波紋。
(3)藍七彩:具有紅色調和棕底的體色,眼睛是橙紅色和橙黃色,頭部到背鰭水波紋基部周圍,有一些美麗的藍色條紋,其中有完整條紋的就是皇室藍七彩。
(4)棕七彩:這是最普通又很常見的,也是最容易飼養和進行繁殖的品種。體征是條紋特別少,主要集中在頭部和魚鰭上,基底顏色有淺黃色、土褐色、紅棕色、紅色等不同的顏色。
(十八)地圖魚
地圖魚又名豬仔魚,屬麗魚科,原產地為南美洲亞馬遜河上游、巴拉圭河等。地圖魚是一種大型魚,其體長可以達到35厘米甚至更長。該魚魚體魁梧,頭大且嘴闊,背鰭基部很長,自胸鰭上方背部直達尾柄。鰭條尾部是鋸齒狀硬鰭棘,腹鰭腹位,尾鰭後緣呈圓形。魚體全身為烏黑色或黑褐色,其軀干夾雜著不規則的橙黃色斑塊,其間鑲有紅色條紋,就像游動著的地圖一樣,故名為地圖魚。地圖魚雖然體態粗笨,但游泳十分迅速、反應敏捷、捕食准確,飽食後常懶洋洋地躺在池底側卧休息,就像豬休息時一樣,故也名豬仔魚。體形碩大的地圖魚可以食用,且肉質鮮美,是名貴的葯物之一。地圖魚對水質無特別要求,在偏鹼、偏酸以及中性的水中均能生活良好,適宜水溫為21~26℃。地圖魚對光線比較敏感,經不斷選育,目前已培育出白地圖魚、紅地圖魚、黃地圖魚、紅花地圖魚等多個品種。地圖魚食性兇猛,不能與其他小型魚一起混養。
(十九)三間鼠
三間鼠又名皇冠泥鰍,屬鰍科,原產地印度尼西亞。三間鼠體呈扁圓形,體長10~30厘米,體色為杏黃色,頭部和軀幹部有3條黑色橫紋,胸鰭、尾鰭為紅色。頭吻尖小,觸須粗短,眼下有棘,在受驚時可彈出,可作為自衛器官。三間鼠喜弱酸性、高溶氧的水質,適宜水溫為23~28℃。三間鼠性情溫和、膽小好靜,不宜與兇猛或好動的魚類一起混養。
(二十)血紅鸚鵡
血紅鸚鵡原產地中國台灣,它是紅魔鬼雛魚的變態體。血紅鸚鵡體形圓滾、豐盈,模樣滑稽,具鸚鵡樣的嘴,通體呈玫瑰紅,其雛體呈灰色,但隨時間推移體色逐漸由灰變白、由白變粉,最後變成血紅。血紅鸚鵡喜弱酸性新水、陽光,性情溫順,可與多數除大型兇猛性魚類外的熱帶魚進行混養。
(二十一)黑魔鬼
黑魔鬼又稱魔鬼刀。原產地在巴西中部、蓋亞那河流域。黑魔鬼形體怪異。體長45~50厘米,全身烏黑但無光澤。其腹鰭較發達,無背鰭,背部有一條黃線。頭部呈流線型,胸部寬,愈往後愈細,尾部呈黑白相間的棍棒狀。魚的眼睛退化,幾乎完全看不到東西,全憑體內發出微波來捕食和躲避障礙物。黑魔鬼泳姿很美,而且變化多端,時而正游,時而倒游,時而仰游,時而豎游。黑魔鬼喜弱酸性軟水,要求水域中有水草、沉木以及礫石等物以供隱身。黑魔鬼一般白天平躺在水底,喜歡夜間出來活動。
(二十二)象鼻魚
象鼻魚屬象鼻魚科,原產地剛果、喀麥隆。象鼻魚體形怪異,體長在20厘米左右,除背鰭、臀鰭、尾鰭邊緣及背鰭、臀鰭之間軀幹部有少量白紋外,通體呈黑色。象鼻魚下頜前伸延長呈管形,其下頜能活動並用來探尋食物,故名象鼻魚。象鼻魚背部與腹部平直,胸鰭較長,腹鰭則較短,背鰭與臀鰭上下對稱且形狀相似,尾鰭呈叉形。尾部肌肉能發出微弱電流,用來自衛。象鼻魚喜弱酸性或中性軟水,適宜水溫為22~28℃。其成魚好鬥,需要在水族箱中種植水草、置沉木礫石以供隱身,並在外加罩以防夜間象鼻魚躍出箱外。
(二十三)反游貓魚
反游貓魚又名向天鼠,屬鰍科,原產地剛果河。體形呈紡錘形,體長6~7厘米,體色呈棕藍色,腹部較淺。背鰭較大而呈尖形,有脂鰭,尾鰭叉形。有3對觸須,為觸覺器官,能協助眼睛發現食物或探知周圍的動靜。其視覺比較敏銳,能在黑暗的環境中分辨物體。其軀幹部有許多棕色或紫紅色斑。反游貓魚泳姿十分奇特,平常腹部朝上、背部朝下慢慢游動,逃避敵害或捕食時迅速翻身,背部朝上、腹部朝下快速游動,這是反游貓魚一種獨特的習性。
(二十四)七星刀魚
七星刀魚又名東洋刀、弓背魚,屬駝背魚科,原產地泰國、緬甸、印度。該魚魚體側扁,呈弓背形,體長可達90厘米,體色銀灰色或灰黑色。其前半身較高,自背鰭之後逐漸變矮,至尾鰭處呈尖刀形,背鰭、腹鰭較長,並與尾鰭相連,鰭邊緣薄似刀刃。在魚體的兩側各有多個鑲白邊的黑色圓斑。七星刀魚對水質的要求不高,能在弱酸、弱鹼和中性水中生活良好,適宜水溫在24℃以上。七星刀魚為肉食性魚類。不能與小型魚混養,可與大型魚混養。
(二十五)銀龍
銀龍又名龍吐珠、銀帶等,屬骨舌魚科,原產地亞馬遜河。銀龍體側扁呈長帶形,體長可達1米,體色銀白。在光線的映照下呈淡粉紅色。其背鰭、臀鰭呈帶狀,沿背腹部直達尾鰭基部,尾鰭圓扇形。口上位、口裂大而下斜,長有一對短須。體兩側各有5排大圓鱗片。銀龍要求水體較大(不少於1.5米長的大水箱),水質也要求清潔。適宜水溫為24~28℃。水族箱要加蓋網罩,以防銀龍躍出箱外。銀龍是龍魚的代表,此外還有金龍、紅龍、青龍、黑龍等。
『捌』 觀賞魚種類
觀賞魚種類分為溫帶淡水觀賞魚、熱帶淡水觀賞魚和熱帶海水觀賞魚。具體為:
1、溫帶淡水觀賞魚。溫帶淡水觀賞魚主要有紅鯽魚、中國金魚、日本錦鯉等,它們主要來自中國和日本。紅鯽魚的體形酷似食用鯽魚,依據體色不同分為紅鯽魚、紅白花鯽魚和五花鯽魚等,它們2主要被放養在旅遊景點的湖中或噴水池中。
2、熱帶淡水觀賞魚。熱帶淡水觀賞魚主要來自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河流、湖泊中,它們分布地域極廣,品種繁多,大小不等,體形特性各異,顏色五彩斑斕,非常美麗。
3、熱帶海水觀賞魚。熱帶海水觀賞魚由三十幾科組成,較常見的品種有雀鯛科、蝶魚科、棘蝶魚科、粗皮鯛科等,其著名品種有女王神仙、皇後神仙、皇帝神仙、月光蝶、月眉蝶、人字蝶、海馬、紅小丑、藍魔鬼等。
觀賞魚分布在世界各地,品種不下數千種。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有的來自溫帶地區,有的來自熱帶地區。有的以色彩絢麗而著稱,有的以形狀怪異而稱奇,有的以稀少名貴而聞名。
『玖』 請介紹一些熱帶魚,不要太大的
如果你是初學者,我建議你考慮養以下這些魚:
胎生鱂科的孔雀魚、月光、紅劍、黑瑪麗、金黃帆鰭瑪麗等。
脂鯉科的紅綠燈、銀屏燈、扯旗魚、企鵝魚、黑裙魚。
鯉科的玫瑰鯽、斑馬魚、白雲金絲(中國自有的美麗魚種),飛狐、青苔鼠、吸鰍。
斗魚科的珍珠曼龍、曼龍魚、麗麗魚、中國斗魚。
鯰科的老鼠魚(有很多品種,都十分可愛,強烈推薦)、倒游貓。
慈鯛科的荷蘭鳳凰、神仙魚。
這些都是中小型魚,而且容易飼養,適合初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