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為什麼沒有國企和央企
因為國企和央企就是唐僧肉,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必然成為他們的下酒菜。
2. 印度掀起國貨運動,購買本國製造的意義是什麼
▲印度總理莫迪。
據媒體報道,當地時間6月17日,印度電信部發布指令,要求其職權范圍內所有實體只購買「印度製造」的產品。
在指令中,印度電信部要求其直接管理下的印度國營BSNL電信公司、NTNL電信運營公司,以及其他直屬或控股公司,在基礎設施和設備升級時應「盡量使用印度國產設備」。
「自立印度」
3. 為什麼現在還有國營企業
根據國家國企改革的意見:國有資本逐漸退出國有中小型企業經營。因此我們現在見到的國有破產企業都為一些不涉及國計民生,不是國家利稅大戶的中小型國企。因為我們社會主義的主題沒有變,因此國企占國家國有資產絕大部分的社會性質不能變。因此現在國家保留的國企集中在涉及國計民生,利稅大戶的企業,如:煤炭、石油、自來水、電力、鐵路、航空、大型水電農用機械製造、煙草、食鹽、遠洋客貨運、軍火、外太空發展等等都是國有大型企業經營,他們是國有社會性質的主體。
4. 資本主義國家有國營企業嗎
有的
西方有很多的所謂的資本主義國家,每個國家的經濟政策都不盡相同甚至是分歧甚深。這里暫且不論是否是定義嚴格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可以把這些國家分為3大類:美國、西歐、日本。
美國提倡私有經濟,國有經濟比重不是很大;
歐洲大部分國家都有國營企業,比重比美國要高的多,尤其是法國;但是最近幾年有私有化的趨勢;
日本的情況又不太一樣,表面上看是大的企業巨無霸統治日本,比如三菱、三井(日本的大部分企業跟這些財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等,但實際上是國營的產經聯控制著一切。
東歐在劇變之後,各個國家對國營企業的處理也有不同。波蘭和捷克的改革具有代表性,把所有國營企業分成很多股,然後平均分配給所有國人,企業的經營者由股東投票決定,有錢人可以收購老百姓手中的股票,從而控股某一個企業,從而使改革更加公平公正。 印度曾經模仿蘇聯到現在他的經濟成分國營經濟占很大比重。
資本主義國家的郵電,鐵路,電力等壟斷關乎公眾利益的行業基本是國營的。
5. 什麼是國有合資企業是國企嗎求詳細回答
國有合資企業以法人投資者的身份,由國家、企業、個人的名義進行投資組建的企業。組建企業時,所有者投入的資產,全部作為實收資本入賬。國有合資企業組織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
一般指中外合資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是由中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負盈虧、共擔風險的企業。外國投資者可以是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中國合營者只限於企業、其他經濟組織,不包括個人和個體企業。
經審查機關批准,合營企業是中國法人,受中國法律的管轄和保護。它的組織形式是有限責任公司。合營企業還不能發行股票,而採用股權形式,按合營各方的投資比例分擔盈虧。
(5)印度國營為什麼還有國企擴展閱讀
合資公司在石油公司非常常見,並常以一家本國公司與一家外國公司(其中 3/4 是國際企業)合作的形式成立。藉由這樣的合作形式,本國公司可以獲得它所不足的技術設備,而外國公司也可利用本國公司對該國的熟悉與政治關系。
一般來說,兩家公司合作並成立合資公司的原因如下:
政府的鼓勵或法令政策:基於當地政府的鼓勵或法令限制,例如印度政府及限制國外公司在當地的持股最多隻能到40%,而關稅政策也是國外公司藉由與當地公司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的原因。
進入國外市場:例如豐田汽車與通用汽車合作成立的新聯合汽車製造公司中,豐田汽車取得進入美國市場的實際知識,而通用汽車則取得豐田汽車的技術與管理方法。
資源互補:合資各方提供給合資企業不同的資源,企業把這些資源更充分的利用於提高競爭力的程度。
6. 逾500家中資企業在印「渡劫」,印度部門為何要這樣做
就我們中資企業而言,很多中資企業在海外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同時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市場份額。這種情況沒有問題。這些中資企業完全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同時利用自身的技術和生產優勢創造相應的市場條件。但是對於印度市場來說,為了保護自己的本土品牌,印度市場對我們的中資企業提出了一系列的限制,很多企業也在考慮是否減少在印度市場的投資。
比如印度屏蔽中國app,甚至禁止印度基礎設施建設和印度政府帶頭屏蔽商業產品。這次設立新的審查政策審查50個項目,涉及中國企業的投資建議,完全是赤裸裸的,無疑是惡意的。我覺得這種手術在世界上只有印度這樣的陌生國家才能做。你可以試著這樣理解,因為印度的市場品牌本身競爭力就不強,所以我們很多中資企業在印度的競爭力都很好,很多企業的發展真的很好。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進一步保護印度市場的本土品牌,印度市場對我們中資企業提出了各種苛刻的要求,有些中資企業的資金甚至被印度市場無故凍結。之後中資企業需要不斷尋求業務溝通,有的甚至選擇退出印度市場。
7. 國企和國營的區別
國企與央企的區別:
1、央企和國企的概念范圍不同
簡單的來說,央企是國企的一種。所有的央企都是國企,但不是所有的國企都是央企。央企是一個小概念,國企是一個大概念,國企包括中央所屬國有企業和地方所屬國有企業,即央企和地方國企統稱為國企。
2、央企與國企上屬單位不同
央企為國資委直接管理,部分央企負責人是有中組部任命。一般國有企業隸屬於地方政府管轄的,央企歸於中央其他部委管理。
3、央企與國企規模不同
央企多為規模超大的企業,看中國500強上榜的國有企業,85%以上為央企。央企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央企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都會明確主業,基本會成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一般國有企業隸屬於地方政府管轄,其發展會受到地域的限制。
8. 清朝時就有國有企業/官辦經濟,菲律賓、印度等國家也有國企,他們屬於公有制經濟嗎
私有制。因為清朝的政府就是私人的,全國官員在給皇帝打工而不是人民。
9. 印度為什麼還有國營企業
呵呵,朋友告訴你吧。印度雖然是資本主義社會,但印度把國營經濟和私營經濟放在同樣重要位置,共同發展。
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企業都是國營的。
10. 真實的印度是怎樣的,可以從教育,衛生,房產,經濟以及貧富差距等方面說下嗎
1、印度實現免費醫療制度。無論是上至心臟病,下至感冒牙痛等,都可以在豪華的印度醫院里接受免費治療,治療期間還有標准為10美元/日的營養補貼,也就是說住院期間的飲食支出也是全免的。而且患者還可以為世界的醫學研究提供個人的治療情況,為世界醫學事業作出貢獻。
2、印度實現免費的教育制度。在印度,所有適齡兒童都必須強制入學接受教育,但是並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學校方面還提供免費的午餐。而且這個免費教育的范圍是從幼兒園到大學。為了鼓勵一些外來移民和印度的少數民族入讀普通的學校已融入印度社會,政府還對此有補貼。完善的高等教育:印度的高等教育體系承襲英國的高等教育制度,是人類最完善的高等教育制度。印度理工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理工大學,在美國和印度的教育界有「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來的」的說法。
3、印度實行民主選舉制度。所有的議員、官員(包括總理、總統)都由選舉產生,每隔四年舉行議會選舉。每到這個時期,印度都會有十多億人前往投票站投票,填寫選票之後,虔誠的印度人還會把選票回執戴在身上,因為印度人民相信,有選票庇佑,出入平安,能治百病。
4、印度經濟發展迅速。目前印度是金磚四國里發展最好,經濟結構最完善的。現在印度已經建立起完善的工業體系,在化工及鋼鐵方面均為世界第一,例如世界第一的鋼鐵企業安賽樂米塔爾。在制葯和IT技術方面也僅次於美國,遠遠超越以低端製造業為主的中國和依賴資源出口的俄羅斯與巴西。印度是一個民主國家,實現自由經濟貿易制度,在印度是除非是公共事業行業之外是沒有國企的,所以印度最大的企業都是私營企業如塔塔、信實、威普洛、旁遮普等。而且印度政府的立場是支持內資,限制外資。所以即使華為這樣擁有技術和價格優勢的中國企業,在印度也發展困難。
5、印度發展從來不搞先發展後治理的模式。上世紀印度獨立時,美國著名化工大王杜邦拜訪印度向尼赫魯總統建言,在印度開設化工廠。但尼赫魯總統拒絕了,他說,潔凈的恆河水是印度人的母親河,絕對不能有一絲污染。60年來印度從來沒有化工問題,並且建立了以機械、鋼鐵、生物技術、IT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