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國家銀行的發展歷史
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印度銀行業經歷了一番大整合。其中,最著名的,是1921年在英國殖民當局的要求下,加爾各答銀行(BankofCalcutta,1806)、孟買銀行(BankofBombay,1840)和馬德拉斯布銀行(BankofMadras,1843)合並產生了印度帝國銀行。這便是如今該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印度國家銀行的前身。1955年,獨立後的尼赫魯政府發起了國化運動,形成了現今的印度國家銀行。
印度獨立後,隨著全國經濟在上世紀50年代的高速發展,國家銀行開始致力於農村發展和公共部門工業的發展;在60和70年代,該行通過農業融資集中於發展投資商和支持綠色革命的機械方面;在80年代,則集中於發展國際貿易,擴展整個國內和國際的商業網路;在90年代,繁瑣管制的解除和銀行自由度的加大,使得整個銀行走向了市場競爭,並且在承擔一定基礎風險下擴大了自營投資度。
印度的商業銀行按所有權性質劃分,有國有化銀行、公共銀行和私人銀行。其中,主要是印度國家銀行及其7家附屬銀行和14家國有化銀行。這些銀行業務范圍廣,業務量大,加上公共銀行,存款額佔到90%左右。 印度國家銀行是最大的商業銀行。早在1983年已居世界100家大商業銀行第78位。其前身是1921年成立的皇家銀行,1955年印度政府對其實行國有化,並與10家邦銀行合並,改名印度國家銀行。1960年,印度政府又將7家邦銀行變為該行附屬銀行。該行可經營全面的銀行業務。經辦出口中長期信貸,買方和賣方信貸,並辦理印度政府與外國政府間貿易協定的清算業務。在設有印度儲備銀行分支機構的地區,由其代理中央銀行職能。印度對外銀行業務的1/3由該行辦理,在加爾各答、孟買、新德里、孟都拉斯設有分行,辦理對外投資、出口信貸、咨詢等業務。隨著銀行業趨向國際化,印度國家銀行在世界一些重要城市設立分支機構,分布在倫敦、紐約、洛杉磯、多倫多、芝加哥、開羅、香港、東京、莫斯科等地,海外代理行達2000多家。印度國家銀行的管理機構是董事會,負責向政府及中央銀行提交資產負債表等業務報告。 印度最大的銀行———印度國家銀行正式在上海設立分行,這是首家在中國設有分行的印度銀行。
成立於1806年的印度國家銀行,在利潤額、總資產、存款額、分行數、雇員數等方面均為印度最大的商業銀行,印度國家銀行在全球34個國家擁有180家分支機構,資產超過3592億美元。1997年,印度國家銀行在滬設立代表處,2006年獲准成立分行。2013年2月19日,天津分行成立。
印度國家銀行方面稱,在中國上海開辦商業銀行業務是個里程碑。印度國家銀行是第一個也是唯一能在中國有商業運轉的印度銀行。印度國家銀行上海分行將積極推動兩國的雙邊貿易來吸引更多的印度投資商,也將通過其窗口讓更多客戶了解印度的投資環境。
印度國家銀行(SBI)是印度最大的銀行,但一直受制於各個分支機構的各行其是。每個分支機構都有自己決策和後勤系統,導致整個銀行的業務不連貫,與精明的專業競爭對手相比,處於不利的地位。而且,這種模式使得客戶只信賴每個分支機構,而缺乏對銀行的總體認識。為解決這一問題,SBI實施了世界上最大的中央銀行計劃,將分支機構的業務有機的連接在一起,改革成一個現代化、具有競爭力的實體。該計劃涉及到多個領域,需要多年才能完成,已經看到了明顯的效果。
該計劃預計在2007年中期完成,已經對印度銀行部門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更成熟、擁有現代科技和業務流程的SBI將會挑戰印度主要的私有銀行。與競爭對手相比,SBI遍及全國的網路使其處於有利地位,其不斷發展將會消弱對手,可能會因此而推動行業融合。
除了技術實現以外,SBI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SBI選用了澳大利亞供應商金融網路服務(FNS)的BANCS作為中央銀行的解決方案。對於SBI,焦點是採用規模足夠大,並能夠滿足其他功能的方案。然而,世界上還沒有如此規模的參考案例,從某種程度上說,該銀行還在探索中。
SBI採用了世界上最大的中央銀行計劃,在UNIX平台上實現。該計劃證明UNIX能夠滿足世界上最大銀行的需求。歷史上,許多大型銀行僅考慮大型機環境。這除了技術問題以外,更多的原因在於人們的傳統觀念。要確保成功,就必須解決合並、裁員和改變管理模式等問題。
該計劃的成功也表明了印度最大的服務供應商逐漸走向成熟,能力在不斷加強。Tata咨詢服務公司(TCS)是系統集成商,是該計劃的主要參與者。該計劃表明TCS能夠管理大型金融計劃。真正的考驗是它能否在印度海外市場獲得成功。已經有跡象表明TCS及其合作夥伴開始了這方面的工作,今後幾年中有可能贏得更大的海外合同。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285位。 盡管中國銀行業由於其IPO和國外投資而備受矚目,而實際上真正值得贊賞的應該是印度銀行業。與中國同行相比,印度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努力實現真正的變革。當許多中國的銀行還在討論重大的運營和技術投資問題時,印度政府機構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其壓力來自於HDFC和ICICI等私有銀行,迫使懶散的政府機構進行改革。
SBI的改革值得中國四大銀行借鑒,甚至值得今後逐步私有化的日本郵政進行借鑒,這些政府機構規模同樣很大,擁有眾多的員工,而業務程序和技術方法卻比較陳舊。當然,它們之間也有很大的不同,當這些機構開始進行改革時,應該明智的借鑒一下SBI的經驗。 中國四大銀行和日本郵政都是力圖變革的巨型實體,與SBI相似,它們也計劃大規模替換核心系統,但是缺乏世界上可以實際借鑒的對象。西方大型銀行的運營環境與這些銀行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這些亞洲銀行面臨著固有的文化和程序問題,這些問題是它們初期發展狀態和經驗的反映。
SBI計劃有很多值得學習的重要經驗。合並這么多的分支機構時,關注執行效率以及企業經營理念是要注意的兩個關鍵因素。圍繞改革管理的重要經驗包括培訓、裁員以及該計劃對員工的影響等。對於員工而言,其職責可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特別是進行合並時,可能會出現一些混亂的情況。
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四百九十五。
2. 印度銀行的工作時間
銀行的事情我不清楚,我就跟你說下跟印度做生意一定要小心,他們滿口的謊話,騙子很多,工作效率極其低下,反正找理由那是相當的簡單,我在一個印度城市裡申請辦個寬頻,給我搞了45天,我天天打電話催,他們今天說放假,明天說罷工,後天說下雨了工人沒有來,反正是很討厭,在中國國內做生意的印度人經常人去樓空,反正樓主要小心,跟他們做生意就是個「磨」,鑒於你的情況,你就多聯系他們吧,催。
3. 印度銀行卡余額查詢
查銀行卡的余額方法:
方法一:銀行營業廳查詢
可以直接去銀行的營業廳,找銀行櫃台的工作人員代為查詢,只需您輸入自己的銀行卡密碼,即可查詢銀行卡的余額。
方法二:網上銀行查詢
比較方便快捷的方法是登陸網上銀行直接查詢銀行卡的余額,只要開通了網上銀行,直接登陸銀行的主頁,登陸自己的個人網上銀行,輸入賬號和密碼後,進入自己的個人賬戶中心,直接點擊「余額」就可以了。
方法三:電話查詢
直接撥打銀行的客戶查詢電話,按其提示自助查詢或直接轉至人工服務查詢,皆可迅速查詢銀行卡的余額。
方法四:ATM機查詢
想要查詢銀行卡的余額,也可順路去附近的ATM機上進行查詢。但是,要注意有的跨行查詢有的是要收取跨行費的,當然如果是通用的銀聯自動取款機,則不會額外收取查詢費。
方法五:簡訊查詢
有些銀行卡開通了「簡訊通知提醒」功能,當銀行卡內的資金變動時,系統會立即發送簡訊到手機上,通知您的資金變動和卡內余額。這種簡訊功能是一種銀行卡業務,只有開通時才會有。
4. 請問印度人的上班時間
不同的邦,印度人上班時間略有區別,總的來說還是9點左右到6點左右。
但是因為交通問題,凡是有點彈性的公司,比如大的跨國研發中心在印度的分部之類,都有可能10點才上班,而且他們的習慣是午飯較晚,大約1點之後才會開始吃午飯,晚上有可能工作到7點8點,晚飯8點開始是常事,甚至10點左右也不奇怪。他們晚上睡得很晚(我常常在想,印度人通常眼框烏青,是不是就是熬夜的原因),12點之後才休息似乎很正常。
另外印度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因為很多Call centers在印度,面對不同的國家和時區,所以印度有些公司完全是按照其客戶的時區來上班的,比如面對美國的call center,他們就是按美國的作息時間上下班。
5. 印度現金貸:賺錢的天堂和慾望的地獄
什麼是財富天堂?
豪傑的發跡之地,勇者的埋骨之所。
有人在此升騰,有人在此隕落。
財富天堂,也被稱作是冒險者樂園。
一面是酒池肉林,別墅嫩模;一面是血本無歸,鎩羽離場。
任何稱之天堂者,無不與地獄雙棲雙生。
淘金者境遇必然大相徑庭,人生若何看時看運也看命!
而今,印度這座僅次於中國、世間唯二的現金貸天堂,已重啟天堂模式。
作者 | 大司馬
編輯 | 見時君
印度現金貸市場現狀剖析
4月份,我們曾推送過一篇《疫情之下的印度,還是現金貸天堂嗎?》,對疫情中後期的印度現金貸市場做了預測。
在彼時言道: 疫情將天堂調至暗黑模式。這時候,越是在市場活躍,越可能被喪屍吞噬。只有等待疫情過去,天堂重啟至淘金模式,才適宜再出沒。
文中預測頗多,有些言過其實,有些也僥幸言中。
印度封鎖期間,那些未曾縮量或不願止損的放貸者,損失慘重。據悉,其中就有一些曾在國內玩的風生水起的大佬。
同時,我們也認為,彼時印度現金貸市場的冷凍,也可以稱之為「借貸人孵化」。疫情必然會引發破產潮、失業潮和返貧潮,也就會製造大量的借貸用戶。並言及, 現金貸行業很多時候是反周期的,經濟大環境不好,反而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對現金貸利好。
對此,我們先來驗證下,疫情是否已引發印度破產潮、失業潮和返貧潮呢?
印度經濟監測中心(CMIE)曾在9月18日表示,「2020年5月至8月,印度白領工作人數降至1220萬,比去年減少660萬人。」也就是說,疫情期間,有660萬印度白領失業,更可悲的是,「長時間的封鎖,也讓這群人把過去四年工作的積蓄都消耗空了」。 這660萬人,不僅是失業,還會因入不敷出或坐吃山空而返貧。
雖然,9月份前三周印度的平均就業率已增至37.9%,上周的失業率降至6.4%。但CMIE依然悲觀的表示,印度30天平均勞動參與率由8月份的40.96%降至40.3%。
什麼是勞動參與率? (中國)是指勞動力參與率=(有工作人數+目前正在找工作人數)/(16歲-64歲人口)*100%
印度有工作或者找工作的人在減少。隨著印度工作崗位的減少,出現大批量的失業者,找工作失敗後,放棄找長期工作,開始以打零工的方式維持生存。
打零工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僅能溫飽,是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的非良性循環,一旦有一天工作續不上,就需要靠借貸來維持生存。而這種循環,持續的時間越久,用戶的資質就會越差。能夠通過印度銀行借到錢的幾率越低。
對印度貧困者而言,舉目四顧,無所倚傍。唯有中國人操盤的現金貸機構,願意慷慨解囊。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在前期的文章中說, 對目前的印度貧困者而言,中國的現金貸機構就是救世主。 畢竟,相比可以活下去,高利息又算得了什麼。
毀滅向來簡單粗暴,而重建卻是長期繁瑣的。
失業和返貧,對老百姓的打擊,並不是一找到工作就可以立馬恢復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也就是說他們需要在短期債務的泥潭中掙扎一陣子。這段在債務中的掙扎,對現金貸機構而言自然是大利好,因為用戶需要不斷復借,直至工作收益完全覆蓋債務才可以脫身。
對此,大家也可以參考一份國內信息: 2017年末阿里平台拍賣的房產數量為9000套,2018年末增長到兩萬套,2019年底飆升至50萬套,到了今年6月就達到了116萬套。報道還預測,到今年年底,阿里法拍房的數量將突破150萬套,甚至逼近200萬套。
誰的房子在被拍賣?自然是那些以前收入不錯如今入不敷出的失業者,杠桿炒房者以及創業失敗的小老闆。如今他們將面臨什麼,無非兩個字——「返貧」。
返貧之後,自然就需要重新開始由「貧」至「小康」再至「富裕」的爬坡,可能有些人需要一年,有些人需要兩三年,有些則十年,甚至一輩子。爬坡的過程中,自然免不了要在債務中掙扎。
對此,大家可能會發現,雖然國內媒體一直在報道「報復性消費來了」、「多少萬/晚的海景房售罄」、「免稅店排了多少米的長龍」等等,但那些繁榮都綻放在報道里,以及那些本來就高消費的群體。環顧身邊的普通人,則大多數選擇縮緊褲腰帶過日子。還有一個更大的群體,李克強總理說的「月入一千塊以內的6億人」,則是失聲的,沉默的,也是受影響最大的。
曾經,有人不理解國內的現金貸,區區一千多塊,誰會借?這就是典型的「何不食肉糜」。
想想,中國都如此,印度自然更甚 。
相比中國,印度還有更大的一個困難,那就是國家也缺錢。
美國經濟不行,可以放水,因為有全球做承接。印度經濟不行,可以放水嗎?當然不行,一旦放水,就會導致盧比貶值,通貨膨脹,物價飆漲,讓那些沒有收入來源,手裡只有三瓜倆棗積蓄的印度老百姓生存愈發艱難。放水催漲股市這類美國玩法,印度是行不通的,這只會讓富者愈富,窮者更窮。
印度政府該怎麼辦?來錢最快的方式,自然是借錢。光是為了抗疫和搞基建,印度政府就從亞投行(中國是最大出資方)借了近300億人民幣。但現在印度借錢也不好借了。因目前國際嚴打洗錢,印度幾乎所有的銀行都被美國銀行標記涉嫌進行可疑交易,涉及洗錢、恐怖主義和毒品等。二十六家印度銀行的國際貸款被叫停。內憂外患之下,印度政府自然會採用多種方式來搞錢。大家回顧下近幾個月來的印度政府操作,是不是如此。
同樣在4月份的文章《疫情之下的印度,還是現金貸天堂嗎?》中,我們就給大家做了預警,主要有三點:
如今回顧,三點都言中了。
說這些,其實是想表達:作為一個具備強韌性、強活力和年輕化的經濟體,印度經濟的復甦是必然的。但因今年經濟崩潰,政府缺錢,老百姓失業嚴重,復甦的周期會比較長。這對現金貸行業而言,其實是利好。怕的是不復甦,借了錢還不了,變成壞賬。但有復甦這個的預期在,困難期越持久,借貸群體規模越大,又因最終老百姓的收入會慢慢增加,脫離債務,這樣一個現金貸盤子炸的幾率就相應變小,生命周期也會延長。不過,也有一個前提,就是現金貸平台不要自己作死。
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不同的借款人面臨的債務泥潭和能夠為放貸機構帶來的利潤自然也不同。
在文章《疫情之下的印度,還是現金貸天堂嗎?》中,我們把借款人劃分為「劣質借款人」、「優質借款人」和「理想借款人」,目前我們的看法和4月份保持一致,對此就不在贅述,大家可點擊文章標題查看。
印度現金貸市場重啟天堂模式
近來,有不少從業者表示,見時 財經 的推文量減少了。
原因無他,市場回暖,影響行業的突發性新聞事件也在減少。
市場已進入悶聲發財模式,我們也沒必要為了吸引眼球而製造新聞。
現階段, 沒有新聞,就是最好的新聞。
同時,也有一些從業者表示,為什麼中印邊境沖突、疫情,甚至印度政府要徹查印度現金貸行業以及中資企業洗錢等事件也不跟了。
因為此類信息已被常規化, 人是容易被環境和信息「馴化」的,「常規化」即「馴化」,「馴化」也就意味著人們對這類信息的「麻木」,讓這類信息不再具備沖擊力。
譬如:近期再有中印邊境摩擦,如果不出現死人或真槍真炮的對壘,老百姓就會覺得沒意思,見怪不怪了。
當然,還有印度「排華」情緒消退,打砸中國製造的事件消失。罵中國老闆的印度員工開始惦著臉求上班。
這些,我們都可以稱之為「 大義不在上頭,利己主義開始佔領智商高地了 」。畢竟,口號喊得再響亮,也填不飽肚子,現實的敲打,會讓熱血冰涼。
這類信息,對行業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了。
關於印度政府要敲打現金貸行業,對此我們認為,是從業者過於把自己所在的行業當回事了。 以目前印度現金貸市場的體量來看,無論是放貸甲方數量、放貸資金體量以及借貸用戶規模,都還沒有到能入執法機關法眼的地步。
如果不發生像幾個月前出現的暴力催收事件,印度現金貸在印度國內都不具備新聞報道性。畢竟 印度光NBFC牌照就有九千多張,被中國人拿來放貸的才幾張。 所以,沒必要自我設限,畏手畏腳,只要不作死,紅利就會很豐厚。
當然,也有反面的,譬如:在支付通道崩塌的時候,我們提醒大家,最好找有中資背景的支付通道做備用,但隨著支付通道危機弱化,一些人就被信息「馴化」,覺得後面不會出問題,依然還是選擇全接印度背景的支付通道。這就是典型的心存僥幸。
目前,印度現金貸市場的數據如何呢?
給大家幾個大概的數據做參考。以某中小盤數據為例。
8月底九月初的時候,日放單量在1000左右,首逾率在25%左右,壞賬15%左右。
9月中旬,日放單量在1500左右,首逾率在20%以內,壞賬10%以內。
9月下旬,日放單量在2000左右,首逾率在20%以內,壞賬在10%以內。
放單量在增加,首逾和壞賬已控制住,甚至還在不斷降低。 目前,該盤子依然保持放量沖刺的狀態。
因圈子太小,為避免大家猜出是誰家的盤子,數據已作修飾。
不同的盤子,不同的操盤團隊,數據肯定是不一樣的。但行業整體的趨勢,是一致的。
據我們所知,目前日單量破3000的已不在少數,破4000的也大有人在。一些大體量的系統商,綜合日放單量已是20000+、30000+甚至是40000+。
春江水暖鴨先知,隨著市場數據回暖,持續再放的甲方基本都在不斷加量。如果大家經常關注行業群,也會發現甲方的身影越來越少了,原因無他,賺錢去了。
近來,有不少國內大佬,拿著錢,想要進入印度現金貸市場。但卻遇到了幾個難題。
一、中國資金如何去印度?
4月22日,印度政府修訂《外匯管理法》,要求印度接壤國家的非公民實體在印度投資時,需在政府路徑下進行提前審批。
走印度政府審批,基本無望,目前已有海量中資申請被壓。 現在基本上只能通過CN和CB的形式進入。有一年期和三年期兩種。如果選擇一年期,則印度主體公司必須要拿到初創公司資格。
目前,也有很多企業選擇直接對敲。 目前印度對洗錢查的很緊,如果拿的是 游戲 的錢,就有一定風險了。
不過,無論如何圍追堵截,資金終會找到最佳途徑,流向利潤最高的窪地。
二、不去印度,如何選擇靠譜代運營?
還有些資金方,本身沒有操過盤,自己去印度拿牌放貸,先不說200W前期費用會攔住一些人,光是把整個項目落地所花費的時間,就讓很多人擔心,會不會自己盤子還沒落地,好時光就已遠去。
所以就有一些資金方希望自己不去印度,組盤或找人代運營。
組盤,就是直接找成熟想擴大資金規模的團隊,投個一兩百萬甚至更多,別人吃肉,自己喝湯。
找人代運營,自然就是做自己的盤子。
但自己搞個盤子,問題又來了。 現金貸四大痛點:資金、流量、風控和催收。
自己可以搞定的只有資金,流量、風控和催收該怎麼解決呢?
目前,一些系統商提供一條龍服務,一站式提供流量、風控和催收。
但有國內和印尼市場爆發的種種問題在前,很多人也不免擔心,大的系統商,服務的甲方多,無法量身定製服務,自己會不會變成被割的韭菜。同樣的,小的系統商,系統靠不靠譜,是否有操盤經驗,有些系統商系統開發出來後都沒人用過,暴雷的風險自然比較大。
前期,見時 財經 已對大多數系統商進行了調研,為避免對系統談的太具體,被他人誤解為影射,在此就不多言。如有甲方需要了解,可直接與見時聯系。
目前,印度現金貸市場已然復甦,相信會日好一日,鏈條之上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機會賺的盆滿缽滿。
但是,也希望諸位從業者不要太過於嘚瑟,不要製造新聞事件。前期出現的那些問題,隱患猶在,禁忌墳頭蹦迪。
6. 印度百萬銀行職員為什麼罷工
據報道,8月22日,由於不滿印度政府的銀行政策,印度近百萬銀行職員正在全國范圍內參與大罷工,以抗議國立銀行私有化、抗議銀行合並亂象,反對銀行不注銷不良資產的行為。
在此次大罷工的影響下,大部分國立銀行持續關門歇業,銀行的存取款、支票清算、跨境轉賬等業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此,印度銀行協會(IBA)發出緊急通知,要求銀行採取措施,盡量減少罷工對銀行分支機構的打擊和影響。
近期,印度罷工事件頻發。8月7日,印度大約3800名公共汽車司機舉行罷工,超過300萬孟買上班族受到影響;8月18日,印度港口工人稱「政府當局的歧視性行為一直在增加,並削弱了港口工人的基本權利」,宣布開始無限期罷工;8月20日,印度鐵路承包商罷工抗議高額消費稅。
7. 印度銀行深圳分行地址及電話
基本沒在深圳見過樓主所說的銀行~~~
和印度人打過交道有了解到,當地銀行信用指數實在不咋樣,生意往來還是花旗和渣打銀行用的比較多~~~
8. 印度銀行星期五營業嗎
可以使用。銀行卡有VISA和Mastercard的標志,一般印度銀行都有,就可以跨國使用。
刷卡消費的話沒有手續費;但如果提現手續費是有的,請咨詢印度的發卡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