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鈴薯腐爛應怎樣防治
馬鈴薯腐爛症狀及防治方法:
1、晚疫病
【病害症狀】
葉片染病先在葉尖或葉緣生水浸狀綠褐色斑點,病斑周圍具淺綠色暈圈,濕度大時病斑迅速擴大,呈褐色,並產生一圈白黴,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葉背最為明顯;乾燥時病斑變褐乾枯,質脆易裂,不見白黴,且擴展速度減慢。莖部或葉柄染病現褐色條斑。發病嚴重的葉片萎垂、卷縮,終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發出腐敗氣味。塊莖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塊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擴大或爛掉。
【防治方法】
防治晚疫病,首先要選擇抗病品種;其次,播前嚴格淘汰病薯。一旦發生晚疫病感染,一般很難控制,因此必須在晚疫病沒有發生前進行葯劑防治,即當日平均氣溫在10-25℃之間,下雨或空氣相對濕度超過90%達8小時以上的情況出現4-5天後噴灑葯劑進行防治。可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來進行防治,每畝用量175-225克,兌水後進行葉面噴灑。如果沒有及時噴葯,田間發現晚疫病植株後,則需要用瑞毒霉(也稱為雷多米爾、甲霜靈)之類的葯劑進行防治,每畝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150-200克,兌水進行葉面噴施。如果一次沒有將病害控制住,則需要進行多次噴施,時間間隔為7-10天。
2、癌腫病
【病害症狀】
主要在地下部分,侵染莖基部、匍匐莖和塊莖,病菌侵入寄主刺激細胞組織增生,長出畸形、粗糙、疏鬆的腫瘤,瘤塊大小不一,小的只出現一塊隆起,大的覆蓋整個薯塊,有的圓形,有的形成交織的分枝狀,極似花椰菜。地下的癌瘤初呈乳白色,漸變成粉紅色或褐色,最後變黑、腐爛。在高感品種上,腋芽處,枝尖、幼芽均可長出卷葉狀癌組織,葉背面出現無葉柄、葉脈的畸形小葉,主莖下部變粗、質脆呈畸形,尖端的花序和頂葉色淡,組織變厚易碎。有的植株矮化,分枝增多,後期保持綠色的時間比健株長。凡地上部出現症狀的,地下部不結薯,幾乎全為癌瘤。
【防治方法】
選用抗癌腫病的品種並結合長期輪作(5年或更長),可以防止癌腫病的發生。封鎖感病地區、禁止從感病地區調運馬鈴薯特別是種薯,是控制病害蔓延最有效的方法。及早施葯防治坡度不大、水源方便的田塊於70%植株出苗至齊苗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澆灌;在水源不方便的田塊可於苗期、蕾期噴施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每667m2噴對好的葯液50~60L,有一定防治效果。
3、黑脛病和軟腐病
【黑脛病病害症狀】
從苗期到生育後期均可發病。種薯染病腐爛成粘團狀,不發芽,或剛發芽即爛在土中,不能出苗。幼苗染病一般株高15-18cm出現症狀,植株矮小,節間短縮,或葉片上卷,褪綠黃化,或脛部變黑,萎蔫而死。橫切莖可見三條主要維管束變為褐色。薯塊染病始於臍部,呈放射狀向髓部擴展,病部黑褐色,橫切可見維管束亦呈黑褐色,用手壓擠皮肉不分離,濕度大時,薯塊變為黑褐色,腐爛發臭,別於青枯病。
【軟腐病病害症狀】
主要在生長後期危害葉、莖及塊莖,貯藏期對薯塊為害嚴重。葉染病近地面老葉先發病,病部呈不規則暗褐色病斑,濕度大時腐爛。莖部染病多始於傷口,再向莖干蔓延,後莖內髓組織腐爛,具惡臭,病莖上部枝葉萎蔫下垂,葉變黃,隨病情發展病部以上枝葉萎蔫枯死。塊莖染病多由皮層傷口引起,最初初在表皮上顯現水浸狀小斑點,以後迅速擴大,並向內部擴展,呈現多水的軟腐狀,後薯塊腐爛,發出惡臭。可同時被干腐病菌侵染,形成干腐狀。
【防治方法】
避免將馬鈴薯種植在潮濕的土壤中,不要過度灌溉。成熟後盡量小心地收獲塊莖,避免在陽光下暴曬。塊莖在貯藏或運輸前必須風干。可在發病初期用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400~500倍液,每株灌對好的葯液0.3~0.5L,隔10天1次,連續灌2~3次。
4、環腐病
【病害症狀】
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兩種類型。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復葉的頂上先發病,葉尖和葉緣及葉脈呈綠色,葉肉為黃綠或灰綠色,具明顯斑駁,且葉尖乾枯或向內縱卷,病情向上擴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則從頂端復葉開始萎蔫,葉緣稍內卷,似缺水狀,病情向下擴展,全株葉片開始褪綠,內卷下垂,終致植株倒伏枯死,塊莖發病,切開可見維管束變為乳黃色以至黑褐色,皮層內現環形或弧形壞死部,故稱環腐,經貯藏塊莖芽眼變黑乾枯或外表爆裂,播種後不出芽,或出芽後枯死或形成病株。病株的根、莖部維管束常變褐,病蔓有時溢出白色菌膿。
防治方法
在塊莖形成和膨大階段維持較高的土壤水分以保證馬鈴薯良好的長勢。避免種植有瘡痂的種薯。避免重復種植馬鈴薯或其他易感瘡痂病的作物,如紅甜菜葉、甜菜、蘿卜、甘藍、胡蘿卜、歐洲蘿卜(該病對這些植物影響不大)。採用抗瘡痂品種對防治該病害非常有效。
通過施用酸性肥料或硫,維持土壤中pH值在5-5.2之間。避免過多施用石灰,如果需要,最好使用含白雲石的石灰。「酸性瘡痂」可以通過使用葯劑進行防治,即在發病初期使用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或使用72%農用鏈黴素2000倍進行噴施2-3次,間隔為7-10天。有條件的地方(特別是溫室和網室生產微型薯)可以用土壤熏蒸劑來進行土壤消毒。
2. 土豆有一塊爛了,切掉爛的地方還能吃嗎
有毒
土豆爛掉的地方時不能吃的,土豆壞掉的部分會產生一種叫龍葵素(又稱茄鹼)的毒素。質量好的土豆每100克中只含龍葵素10毫克,而變青、發芽、腐爛的土豆中龍葵素可增加50倍或更多。吃極少量龍葵素對人體不一定有明顯的害處,但是如果一次吃進200毫克龍葵素(約吃半兩已變青、發芽的土豆)經過15分鍾至3小時就可發病。最早出現的症狀是口腔及咽喉部瘙癢,上腹部疼痛,並有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症狀較輕者,經過1~2小時會通過自身的解毒功能而自愈,如果吃進300~400毫克或更多的龍葵素,則症狀會很重,表現為體溫升高和反復嘔吐而致失水,以及瞳孔放大、怕光、耳鳴、抽搐、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極少數人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所以對於症狀較重的病人要盡早送醫院治療。
3. 如果土豆放在空氣里太久變黑了如何補救
為了防止褐變影響感官,土豆削皮切開後,可利用將切塊浸在水中、用熱水漂洗、用維生素C和檸檬酸溶液處理、真空包裝等方法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土豆切割後的褐變。
土豆切開後會變黑,是由於土豆含有酚類化學物質和多酚氧化酶,在切開的過程中,所含的酚類化學物質流出,與外界氧氣接觸,在多酚氧化酶催化下,形成不穩定的鄰—苯醌類化合物,再相互聚合或與蛋白質、氨基酸等作用形成高分子絡合物而使土豆塊切割面發生褐變(放置時間長了就變黑)。
影響土豆褐變的程度主要與不同品種間多酚氧化酶活性有關,一些品種切開後變色快是因為其多酚氧化酶活性強;有些品種多酚氧化酶活性較低,因此需要較長時間才變色。土豆的褐變程度還與它所處的環境條件有關,如溫度、濕度、酸鹼度等。
(3)印度土豆爛掉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一、吃土豆的五大注意事項:
1、凡腐爛、霉爛或生芽較多的土豆,因含過量龍葵素,極易引起中毒,一律不能食用。
2、土豆適用於炒、燉、燒、炸等烹調方法。
3、土豆宜去皮吃,有芽眼的部分應挖去,以免中毒。
4、土豆切開後容易氧化變黑,屬正常現象,不會造成危害。
5、人們經常把切好的土豆片、土豆絲放入水中,去掉太多的澱粉以便烹調。但注意不要泡得太久而致使水溶性維生素等營養流失。
二、誤食中毒自救的方法:
一旦發現誤食發芽土豆中毒後,中毒的病人應立即進行急救:
1、早期時應先行洗胃、催吐、導瀉 ,洗胃液可採用 l%~2%鞣酸溶液或茶水以沉澱龍葵素減輕中毒。
2、反復出現劇烈吐瀉者可給予阿托品注射,並注意補充水分,喝些糖水、淡鹽水。
3、對症處理:血壓下降者可吃些升壓葯,呼吸循環衰竭時可以應用興奮劑,並做人工呼吸、吸氧等。
4. 土豆收回家爛怎麼回事
土豆食用的地下塊莖,採收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挖傷,碰傷等傷口,而出現這些問題的土豆最容易遭受病菌的感染,在高溫高濕環境下2~3天就可以腐爛。土豆最適宜儲存的溫度是5-8℃,相對濕度90%左右,溫度高了發芽易腐爛,溫度低了容易凍害而不能食用。
土豆在儲存前期間如果處於低溫0攝氏度的情況下,新陳代謝就會受到破壞。紅薯凍害後在10天左右,就會引發土豆腐爛乾枯而不能食用,同時土豆收獲期偏晚或者窖保溫效果差都會加劇腐爛
土豆在收獲後期如果田間雨水過多,或者土豆被雨水淋過,土豆含水量過多,生理機能遭到破壞,入窖後溫度迅速升高導致土豆呼吸作用加強從而引起腐爛。或者窖內含水量過大也會引起土豆腐爛。建議種植戶要儲藏的土豆在收獲前7天就要停止澆水,從而促進土豆表皮老化,有利於土豆的長時間儲藏。
許多種植戶將要儲藏的土豆都會曬一下以晾乾土豆,這是絕對不行的,暴曬土豆容易導致土豆發芽霉爛,同時高溫也會促使土豆發芽提速,所以堆放土豆不可大堆堆放,以利於土豆呼吸而不至於溫度過高導致腐爛
5. 「土豆」怎麼保存不發綠不長牙
最重要的是避光保存,可以裝在紙箱中,蓋好蓋子,避免土豆接觸陽光發生光合作用。
6. 土豆在爛,削掉還能吃嗎
不能。
如果土豆存放時間長了或者存放條件不合適,會發生腐爛變質的情況。若土豆發霉腐爛就不能食用了,因為其中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無機鹽等營養素受到大量的分解破壞和流失,使其營養價值嚴重降低。
由於微生物污染嚴重,增加了致病菌和產毒菌存在的機會,並可使一些致病力弱的細菌得以大量生長繁殖,以至於人食用後而引起食源性疾病。因此,土豆腐爛了就不能吃了。
(6)印度土豆爛掉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忌連皮吃:土豆皮含有一種叫龍葵鹼的有毒物質,人體若攝入大量這一物質,會引起急性中毒。這種有毒物質,多集中在其皮里,紅皮或紫皮多於黃皮,光照使皮色變青者又隨著色深而增多,因此食用時一定要去皮。
2、忌吃久放的土豆:久放的土豆有龍葵素,如果經常食用龍葵素含量較高的土豆,會引起中毒。同時產婦也不宜多吃土豆,吃多會脹氣。
3、忌吃冷凍的土豆:土豆宜存放在陰涼處,不可曝曬,也不可冷凍,凍傷的土豆不能食用。
7. 土豆有一塊爛了切掉還能吃嗎
如果土豆有一部分爛掉了的話,那盡量就不要吃了,因為在一些水果,蔬菜,如果發現有爛的部分,其實不只是咱們肉眼看到的這部分爛掉了。他爛掉的部分會滲透到其他部分的細菌,所以說其他部分也會受之影響。但是只是我們的肉眼看不到而已,所以說如果可以的話就不要使用這樣的食物。首先它的營養成分已經流失,如果可以選擇的話,那你就還是丟棄比較好,因為有些東西你不放心使用了,其實真的是很糾結,對身體沒有什麼好處,還是不要吃。
8. 土豆壞了切掉還能吃嗎
土豆呢,可以 稱作我們所有人一日三餐上面可以 見到的一種很平常的食物,它在這其中的澱粉成份十分的高。而且可以 很好的促進我們的消化,還能夠作為一個減脂餐服食,具有很好的飽腹感。倘若一次性買回來過多放腐爛了,還可以摘除再度再吃嗎?
土豆腐爛後還能吃嗎
最好還不是建議吃,因為倘若土豆腐爛得了話它裡面便也有一些病原菌可能早就擴散趕到所有土豆。倘若吃下去的話對我們的身體也會造成不適,就算是把爛的給摘除,但是它所有的口感全是變的不太對,而且土豆爛掉的地域一定不能吃。因為它毀壞的一部分會導致一種稱之為龍葵鹼的毒素累積,這類毒素累積會給我們身體造成很大的危害。高性價比的土豆的話龍葵鹼成份比較一切正常,而像一些變青發芽,腐爛的土豆中的龍葵素會比一切正常的高很多 ,會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而且不僅腐爛的土豆不能吃,倘若土豆發芽了也不建議吃,因為這也是危害的,裡面發芽了的土豆都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鮮新的土豆中含有的龍葵鹼視十分小量的。倘若吃下去對人體是沒有傷害的。但是在土豆儲存的整個過程中龍葵鹼成份漸漸地提高。當土豆變成黑綠色或者發芽的狀況下,在這其中的龍葵鹼許多 提高,接著小苗和芽齦的一部分。龍葵鹼的成份可能會保證0.5%左右,像平時我們倘若人體攝入0.2到0.4克的龍葵鹼,就可以導致十分情況嚴重的食物中毒了以。因而發表芽的土豆乾萬不能吃,倘若吃下去的話,很有可能會因為龍葵鹼超標而中毒。
還需要注意的是,土豆皮也不能吃,因為土豆皮也也是有龍葵鹼的毒素累積。倘若人體許多 攝入這一類物質的話,也會導致急性中毒從而就醫。也是有這種放置很久很久的土豆也很有可能會含有龍葵素。因為倘若經常服食龍葵素成份比較高的土豆的話,經常性而來也會導致中毒的。而且孕婦也不應多食土豆,倘若吃多了的話,會覺得肚子脹氣對身體造成危害。
雖然土豆很好吃,但是也無須過多吃。因而一定要適度的做好每一餐的搭配,發表芽和腐爛的土豆就最好千萬不要吃了。而且土豆盡可能儲放到陰涼的地域,無須讓它暴曬在太陽光下面,不可以冷凍,凍傷的土豆也是不可以服食的。
9. 如何把馬鈴薯種子脫毒不爛種和死苗
很簡單嘛,直接在市場上購買種薯就是了,現在做脫毒馬鈴薯的公司很多的。
馬鈴薯脫毒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莖尖生長點處進行植物組織培養的方法,培育成脫毒馬鈴薯。
另一種方法是利用變溫處理的方法,此法在印度較流行。
脫毒種薯是指馬鈴薯種薯經過一系列技術措施清除薯塊體內的病毒後,獲得的無病毒或極少有病毒侵染的種薯,它具有早熟、產量高、品質好等優點。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與種薯密切相關。種薯不行,產量和質量就會大打折扣,病毒一旦侵入馬鈴薯植株和塊莖,就會引起馬鈴薯嚴重退化,並產生各種病症,導致馬鈴薯產量大幅下降。因此,要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清除薯塊體內病毒的種薯。這項技術我國早在6年前就在馬鈴薯主產區推行,通過這項技術可以實現大田平均增產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