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嫁女兒,是什麼習俗
在印度教徒看來,結婚的首要目的是完成種種宗教職責,其中祭祀最為重要;但是,男子必須結婚生兒子才有資格向祖宗供奉祭品。因此,在結婚儀式上,夫婦雙方為此念咒、祈禱、發誓,並且丈夫以妻子明確說道:我為了得到兒子才同你結婚。祭司等人也為此而祝願他們 在印度,為什麼一個女人結婚要自己帶很多的陪嫁?如果少了,在過去,極端的...而印度人則是存錢嫁女兒,為了讓女兒嫁到富裕人家享福,父母就要攢更多的嫁妝...
2. 印度婦女結婚有什麼要注意的
在古代,印度人舉行婚禮時,所有家庭成員都要參加,包括雙方的兄弟姐妹,直系親屬。而新娘和新郎的母親更是在婚宴上承擔重要任務。
印度人的婚禮習俗
婚禮前奏
在舉行婚禮前幾天,牧師要到新娘的家中誦讀祈禱,祝福婚禮能順利舉行。在婚禮前一天晚上,新娘的父母要舉行一個小的典禮來歡迎新郎的家人和親屬。通常,新娘的母親要贈送禮物給親家母。但是這段時間是不允許新娘與新郎見面的,因為那樣將給他們的婚姻帶來不幸。
婚禮裝束
雖然印度各地對婚禮服裝樣式和顏色各有不同要求,但是大多數時候新娘都是穿金邊的紅色和白色婚紗。因為白色象徵純潔,而紅色象徵生活富裕和人丁興旺。新娘要佩帶很多黃金首飾和珠寶等。新郎一般穿白色衣服,上衣是寬松的鑲金邊襯衣,下衣穿寬松的褲子或圍裙式的布裙。在印度北方,新郎還要頭戴精緻的頭巾和一串串的花朵,幾乎把新郎的臉都遮住了,但是在印度南部,新郎頭上則不佩戴任何裝飾。新娘的脖子上掛著用玫瑰花和金盞草編成的大花環,一直垂到膝蓋。
印度人的婚禮習俗
結婚典禮
婚禮一般在由四根竿子支起來的帳篷(mandap)下舉行。新郎由舅舅護送到婚禮帳篷。新郎則由伴郎和一名年輕女孩陪伴,女孩的任務是不斷搖晃一個裝了硬幣的金屬壺來使新郎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真個婚禮一共包括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洗腳(kanyadaan),新娘的父母用牛奶和清水為這對新人洗腳,祝福開始他們的新生活。第二個部分是牽手(hastamelap),新娘的右手被放到新郎的右手中,牧師誦讀完聖經,在新郎和新娘的肩頭纏繞24圈白布,象徵他們的結合。然後,在帳篷中央點燃一小堆火焰,新娘的兄弟或表兄,表弟帶領新娘和新郎圍繞火焰走數圈(至於具體走多少圈,不同地區有各自的規定)。另外,新娘和新郎的手中必須拿著大米,燕麥,樹葉等,象徵著財富,健康,繁榮和幸福。最後,新郎的兄弟們向新人拋灑玫瑰花瓣以驅除邪惡。典禮儀式過後,新娘要喂新郎滿滿五口印度糖果吃,說明照顧丈夫和給全家做飯是她應盡的義務。然後新郎再同樣喂新娘糖果,說明供養妻子和全家是丈夫的責任。雙方的親戚給新人額頭點上紅點,並向他們拋灑大米,祝願他們能長久,幸福的生活。
婚宴
婚宴也是一項重要的活動。宴會過後,開始了婚禮的高潮,因為這時大家開始陸續離開,而新娘也要借機大哭一場,這其中既飽含新婚的喜悅與羞澀又不乏對娘家的眷戀與依依不捨,從此新娘將與她的丈夫一起開始他們的生活了。
3. 印度當地人結婚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背後有何隱情
印度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說到印度,很多人想到的一定是開掛,在那裡一輛摩托車能做車載量的兩倍還多,火車更為誇張,窗戶和頂部也都是人,此外,印度人還喜歡黃色糊狀物,手抓飯等,在這全球第二人口大國中,很多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生活方式讓外地人無法接受,就像今天要講的“水妻”文化制度一樣。
雖然都是因為貧困才去當水妻,但完全沒必要喪失自己的尊嚴,來這么照顧別人,如果印度這種思想文化一日不廢除,那麼印度底層的貧苦人民會一直存在,這會嚴重拖慢經濟發展。對此朋友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4. 印度農村地區女方嫁妝約為男方彩禮7倍,你如何看待印度的這一風俗
你如何看待印度的這一風俗?具體如下:
一,這就是典型的重男輕女印度農村地區女方嫁妝約為男方彩禮7倍,這就是典型的重男輕女的表現,不然,無論是男方還是女方,給多少彩禮都應當是從家庭的經濟條件來看,沒有哪一方必須得給多少彩禮這種說法,也沒有成倍數給的說法,但這印度女方的彩禮卻是男方的7倍。這第一時間除了給人的感覺是重男輕女,另外就是傷風敗俗的習俗。
綜上所述,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補充討論,歡迎關注提問!
5. 印度女子結婚的條件是家裡必須有廁所,到底是為什麼
印度女子嫁人要求很奇葩,不要彩禮不要首飾,要求男方家裡有廁所!太務實了!
上廁所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都說「人有三急」如果內急不及時解決將會是非常難受。不過這個簡單的問題,在印度卻是非常難以解決的事情,因為在印度60?家庭裡面沒有廁所。最近一位印度女性剛剛贏了一場離婚官司,由於男方家裡無法提供廁所,最終法院選擇傾向女性,對於印度的很多女性來說結婚時選擇一個有廁所的男性,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條件。
今年在印度發起了一項讓外人看起來很奇怪的運動,「無廁所,無新娘」,也就是家裡沒有廁所的男子救娶不到新娘,將廁所短缺視為對女性的一種侮辱。
蓋一個廁所其實並不難,難的是讓人們改變自己的觀念,不過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觀念顯然讓人無法理解!
6. 印度女人出嫁,手上都要畫這個嗎
這是印度結婚的一種習俗.不僅僅是印度,巴基斯坦也是這樣的.這是一種染料在手背、胳膊上畫上精美的紋身圖案。這些紋身只是暫時性的。下面是一篇介紹的文章,應該對你有幫助:
「沒有曼海蒂,婚禮不算齊」
據考證,這種名叫「曼海蒂」的手繪藝術在印度最遠可以追溯到年前,但也有專家認為它是12世紀隨著伯文化及莫卧爾王朝的興盛而傳入印度。
印度社會一直有「沒有曼海蒂,婚禮不算齊」的說法。在婚禮前一天晚上,新娘要由未來的婆婆點下第一筆手繪圖案,並由資深手繪師接著畫下最精美最復雜的圖案,整個過程至少需要七八個小時。第二天,手腳畫滿圖案的新娘將前往夫家開始全新的生活。有些新娘在隨後的日子裡,就以手繪為由躲過家務勞動。等到十幾天後再回娘家探視時,母親如果看到女兒的手繪依然未褪便會如釋重負。
新娘手繪的圖案也有很多講究。許多花朵都代表了對新娘「多子多福」的祝福,孔雀和荷花是印度的國鳥和國花,象徵著美麗、富貴,揚起鼻子的大象則代表家庭繁榮和好運。有時調皮的新娘女伴們還會把手繪變成一種游戲。她們把新郎的名字隱藏在新娘的手繪圖案中,只有在這些圖案中找到自己的名字,新郎才可以開始甜蜜的新婚之夜。
顏料來自天然植物
手繪所用的顏料來自北方一種叫「漢娜」的植物。人們採摘下這種灌木的葉子和嫩芽,將其磨成極精細的糊狀物,便成為手繪師重要的繪圖原料。在新德里有「民間手工藝品集中地」之稱的迪里哈特,記者完整地觀看了手繪藝術的過程。在顧客把手臂清洗干凈後,手繪師便利用裝著不同顏色、不同開口形狀的顏料筒,嫻熟地在其手背以及上臂上作畫。大約20分鍾以後,一個非常精細而復雜的圖案便在手繪師「筆下」宣告完成。為了讓圖案保留更長的時間,顧客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里需要一動不動地等待顏料晾乾,待多餘的顏料乾燥脫落後,留在人體上的圖案便清晰地顯露出來。再用植物精油塗抹一遍,顏料便會在肌膚上「紮根落戶」了。
古老藝術走向世界
在新德里街頭,只要花上50盧比(1美元約合43盧比),任何愛美的女孩都可擁有她喜歡的手繪圖案。而在印度的婚慶服務中,依然有專門為新娘進行復雜手繪的資深,他們的收入非常可觀,一個新娘手繪往往要在盧比以上。隨著文化交流的深入,印度古老的手繪文化在上世紀末被傳到西方國家。人們可以通過購現成的原料自行繪制圖案。一些西方文身店也引進了這種服務。據一些印度媒體報道,許多知名的好萊塢影星如麥當娜和黛咪·摩爾等,都曾經在公共場合甚至是頒獎典禮中展示過這種印度手法的「臨時文身」。
7. 印度結婚習俗是不是所有彩禮和花費都由女方出的怎麼跟中國剛好相反呢
在印度那邊重男輕女。
而且地方習俗不同。
曾經就有過印度一年溺死女嬰3000多個,因為嫁妝的原因。
在印度結果女方帶過來的嫁妝代表著她在那個家的地位。
沒有嫁妝的女的是嫁不出去的。
而嫁妝低或者不夠高只是一般的嫁過去在男方家是完全沒有地位可言。一般家庭往往因為家裡的女孩嫁人而付出大量的金錢。而印度窮人多,很多人只能選擇將剛出生的女嬰溺死。所以印度男女比例失調。
而且在印度女性幾乎完全沒有地位。
曾經有一部電影說的就是印度女性嫁人,不論幾歲。1歲或者多大,幾乎都是包辦婚姻,而丈夫死了,女方就被集中在一個廟里生話,極其貧困。守著活寡,吃著一點點的糧食過話。
不能隨便出去。
不幸的還要靠買 身 才能有一點點的糧食。
沒什麼可羨慕的。
8. 讓女子去嫁給一棵樹,印度為何會有這樣奇特的婚禮習俗
主要因為印度人的思想比較封建老舊,他們認為太漂亮的女人或者是出生在不吉利時辰的女人,會給丈夫家裡帶來厄運,也就是會克夫,必須要先讓這個女人結婚一次,才會破除這個詛咒。於是這些女子會被強迫嫁給一棵樹,或者是某種動物,甚至是某個石頭都行,跟樹結過婚之後再跟丈夫結婚就安全了。
印度千百年來形成的男權思想,對印度風俗產生了很大影響,導致人們在嫁女兒的時候會吃很大的虧,甚至傾家盪產。因為在印度嫁女兒是要倒貼嫁妝的,男方家庭則不需要付任何彩禮,而且女孩想要嫁給更好的家庭、更高姓氏種族,必須要掏出成倍的嫁妝才能夠如願,很多家庭為了讓女兒嫁個好一點的人家,最後都搞得傾家盪產,而有些本不富裕的男方家庭,很多時候會因為娶了一個老婆而致富。
9. 印度的婚姻法有何規定印度男女的合法結婚年齡是多少歲
印度婚姻法規定男性年滿21周歲、女性年滿18周歲才可結婚。
所以在印度,即使有婚姻法也基本如同擺設,不過較為發達的大城市還是比較文明的。而在落後的地區,即使是童婚這樣的違法行為,依然屢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