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軍隊購買陣風戰斗機,這型戰斗機的具體性能如何
這款戰斗機的具體性能其實還是非常不錯的,因為運用了很多高科技的技術
② 印度空軍的戰斗機
蘇-30MKI戰斗機
2001年4月28日,俄羅斯和印度在伊爾庫茨克簽署了俄向印度轉讓成批生產蘇-30MKI殲擊機許可證的合同,這是兩國迄今為止簽訂的一項金額最大的軍事技術合同,價值33億美元。除了向俄羅斯直接購買32架蘇-30MKI戰斗機外,印度還得到俄方授權,在今後17年內生產140架蘇-30MKI殲擊機。蘇-30MKI成了印度空軍裝備的最新型戰斗機。
蘇-30MKI是俄羅斯蘇霍伊實驗設計局研製的先進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斗機,主要任務是國土防空、護航、海上巡邏等。該機採用翼身融合體技術,有很好的氣動性能;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機頭略向下垂,大量採用鋁合金和鈦合金,傳統3梁式機翼;具有機動性和敏捷性好、續航時間長等特點,可以進行超視距作戰。該機裝有著名的AL-31F渦輪風扇可操縱推力矢量發動機,具有高度機動性。最大起飛重量達30噸,最大平飛馬赫數能達到2.35。
蘇-30MKI主要機載設備有N-101相干脈沖多普勒雷達,具有邊跟蹤邊掃描和下視/下射能力,可同時攻擊兩個目標,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綜合火控系統將雷達、紅外搜索/跟蹤感測器、激光測距儀與頭盔顯示器協同起來,並顯示在廣角平視顯示器上。戰機雙翼下有12個武器掛點,可以掛載4~6枚R-27中程空空導彈、R-73近距紅外空空導彈等。
「幻影」2000戰斗機
從法國進口的49架「幻影」2000戰斗機是印度空軍的新型主力戰機之一。
「幻影」2000戰斗機是法國達索公司研製的超音速戰斗機,主要任務是截擊和制空,亦可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幻影」2000採用與「幻影」III相同的無尾三角翼氣動布局,但應用了電傳操縱、放寬靜穩定度、復合材料等先進技術以及大推力的渦扇發動機和更先進的電子設備,所以作戰能力大幅度提高,屬第3代超音速戰斗機。
「幻影」2000戰斗機裝備有9個外掛架(機身下5個,兩機翼下各兩個),執行截擊任務時可帶兩枚R530中距和兩枚R550近距空對空導彈,用於對地攻擊時可載各種炸彈。另外,印度還和法國簽訂了價值3.78億歐元的合同,以購買10架法國的「幻影」2000H型戰斗機。2000年10月9日,印度空軍參謀長蒂普尼斯稱,空軍計劃使用「幻影」2000型戰斗機來實施核武器的投放。
「美洲虎」攻擊機
印度空軍還裝備有116架英法聯合研製的「美洲虎」攻擊機,主要用於近距空中支援,有多種改型。
從外形上看,「美洲虎」頗有特點———它在機翼上部裝備有導彈掛架,迎面一看,彷彿在肩膀上扛了兩枚導彈。該機最大飛行馬赫數為1.5,最大作戰半徑1300千米,機上裝有兩門30毫米航炮,可外掛各種空對地武器,最大載彈量約 4.5噸。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法國空軍的「美洲虎」戰機曾參戰實施對地攻擊,結果被地面火力擊傷多架。
LCA戰斗機
2001年1月4日,由印度自行研製的輕型作戰飛機(LCA)首次試飛成功。印度軍方高度評價這一成功,稱之為「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值得印度自豪」。LCA因此成為印度空軍的「未來之星」。
LCA飛機整個研發過程歷時近18年,可謂路途坎坷。據印度媒體稱,LCA整體技術十分先進,號稱是「世界上最輕的多功能戰斗機」。這種輕型超音速戰斗機集速度、機動性、加速性、可靠性於一體,符合現代空戰的嚴格要求,能實施全天候制空、對海、對地攻擊作戰任務。
從公布的照片看,LCA飛機頗似「幻影」2000的濃縮版。在未來,LCA飛機將與蘇-30MKI重型戰斗機構成輕、重搭配。LCA的機載雷達很有特點,它是一部多功能雷達。它具有探測、追蹤、地形迴避和制導武器發射等功能,在計算機系統的處理下,掃描和追蹤可同時進行。多普勒脈沖使其具有俯視射擊效果和地形繪制能力。LCA共有7個裝備外掛點,在武器的配置上力求作到最大的適應性,即可發射各種導彈、炸彈和火箭。根據任務需要,LCA可發射空對空導彈、空對地導彈、空對艦導彈。
米格—21戰斗機
20世紀50年代初期,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出米格-21「魚窩」戰斗機,此後曾不斷改進,出口到全世界37個國家。印空軍擁有4種型號125架米格-21戰斗機。
作為一種性能優異的單發輕型超音速戰斗機,米格-21重量輕,機動性好,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縱性好。從外形上看,米格-21小巧靈活,戰機的最大飛行馬赫數能達到2.1,作戰半徑270千米。武器裝備有:一門23毫米雙管機炮,備彈200發,翼下4個掛架可帶4枚K-13A紅外空對空導彈或「先進環礁」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也可帶火箭彈或常規炸彈。載彈量一噸。
也許是由於服役時間太長的緣故,印度空軍的米格-21戰斗機事故率較高。為解決這一問題,印度空軍出資數億美元,從1999年開始與俄羅斯合作,對其進行技術改造,希望米格-21能繼續承擔主力戰斗機的重任。
米格—29戰斗機
作為當今世界優秀的第3代戰斗機之一,米格-29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一直頗為暢銷,曾出口10餘個國家。在印度空軍中,米格-29戰斗機也是當仁不讓的「頂樑柱」。
米格-29戰斗機是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雙發高機動性超音速戰斗機,可執行截擊、護航、對地攻擊和偵察等多種任務。俄羅斯出具的技術任務書上說明,米格-29的近距作戰和超視距作戰性能均優於美國的F-16和F/A-18。
米格-29戰斗機採用全後掠下單翼,雙垂尾正常式布局,帶有較寬的機翼前緣邊條,液壓助力機械式操縱系統,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復合材料結構佔全機重量的7%,作戰半徑574千米,最大平飛馬赫數能達到2.3。米格-29戰斗機的特點是強調飛機的高亞音速機動性、加速性和爬升性能,但不具隱形能力,是典型的第3代戰斗機。
米格-29戰斗機裝備有大功率脈沖多普勒雷達,具有下視/下射能力和超視距攻擊,機翼下有8個外掛點,可攜帶先進的中距和近距空空導彈,如R-60紅外空空導彈,也可攜帶R-73A或R-73E紅外空空導彈以及各種炸彈和火箭等。機上裝有「警笛」3全向雷達告警系統,還有獨具特色的頭盔瞄準具(可用於導彈離軸發射)等。
印度「導彈之父」、總統卡拉姆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直截了當地指出:「弱小並不令人尊重,因此,印度(在軍事上)必須強大。」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印度「以軍強國」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三軍不斷購買先進武器裝備,修改作戰理論。作為未來戰場上的主力,針對宿敵巴基斯坦空軍的「先發制人」戰略,印度空軍認為,國土防空作戰理論已經過時,
並提出一種全新的作戰理論,即「戰略性威懾防空」。
「戰略性威懾防空」就是指印度空軍利用信息技術和空間技術的優勢,在承受住敵對國最初的攻擊後,用現代化技術和高性能的遠程飛機,通過空中加油,延長空中作戰時間,對入侵之敵進行大縱深和遠距離的反擊作戰,以求「後發制人」。
印度空軍認為,巴基斯坦空軍已制定了「先發制人」的空戰理論,謀求將印空軍戰機摧毀於「巢穴」,縮小其空軍兵力的劣勢。因此,印度空軍必須要承受住巴基斯坦空軍的第一波「先發制人」的打擊,然後對巴基斯坦進行毀滅性的反擊,從而獲取戰爭的勝利。在2005年10月份巴基斯坦空軍舉行的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高分2005」演習中,巴基斯坦空軍就重點演練了「先發制人」的打擊戰略。所以,印度空軍官員稱,「戰略性威懾防空」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強大的災難性的遠程戰略反擊能力給對手以震懾,讓其不敢輕舉妄動,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印度空軍的「戰略性威懾防空」理論指出,印度空軍能否「後發制人」,關鍵是能否在巴空軍「先發制人」的打擊中生存下來。因此,印度空軍必須構築完善的預警系統,盡早發現巴空軍襲擊徵兆,以進行有效防護。印度空軍已經與以色列簽署合同,購買4架「費爾康」預警機,並自行研製3架預警機,使印度空軍在2012年以前的預警機數達到7架,實現全天24小時的偵察監視和指揮作戰,並打造印度空軍的空中指揮中心。另外,為防止巴空軍的攻擊,印度還加緊打造可用於防空的導彈防禦系統,自行研製「天空」防空導彈。
同時,「戰略性威懾防空」還強調,反擊作戰應把戰場引向敵領空,以減少空戰的附帶損傷。為此,印度空軍決定購買空中加油機。據悉,印度已與烏茲別克簽署協議,購買6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並選派飛行員和技術人員赴烏學習伊爾-78空中加油機的駕駛、空中加油及維護與保養技術。印度空軍已裝備4架空中加油機。印度空軍官員稱,經空中加油後,印度蘇-30MKI戰機的續航能力將提高3倍以上,其他飛機也可在空中加油機的幫助下攻擊7000公里范圍內的任何目標。
而且,為增強「戰略性威懾防空」的效應,印度空軍計劃從俄租賃或購買圖-22戰略轟炸機,並在未來15年內,將現有39個戰斗中隊擴編為55個,裝備190架可執行核打擊任務的蘇-30MKI戰斗機。軍事專家稱,一旦印度空軍裝備圖-22戰略轟炸機,印度空軍的戰略反擊能力將會得到大幅提升。
此外,印度空軍的「戰略性威懾防空」理論還認為,取得空間優勢和信息優勢是印度空軍實施「戰略性威懾防空」的重要條件。因此,在該理論的指導下,印度空軍新戰略計劃《空軍2020年遠景規劃》就強調,印度應利用其在信息技術和空間技術領域的核心競爭優勢,加快天基預警、偵察、通信力量建設,奪取制空天權,全面提升空軍的縱深戰略打擊能力。
為此,印度不斷加大太空投入,分別參與俄羅斯和歐洲的全球導航定位系統,研製各式衛星和太空武器。印度空軍計劃,最遲在2007年以前擁有一套以衛星為基礎的軍事偵察和監視系統。
③ 印度在中印邊境部署了好多蘇30戰機,中國能抵擋得了嗎
1.蘇30 最多隻能飛2000公里邊境,說是在空中加油機的幫助下能飛到中國腹地,也就能到洛陽那點,武漢都到不了。
2.還有說能攜帶核彈,那也只是威懾中國,你想想,印度要飛到我國內仍核彈,那不還沒到洛陽就叫打下來了。
3.中印要因為這打下來,中國最多挨一顆核彈,還可能挨不了,但是印度這名字估計就不會在這世界上出來,中國只承諾不首先使用核彈(能從任何地方發射,跟印度攜帶的從飛機上往下扔的不一樣),如果印度先用了,印度估計就從地球上消失了,或者回到幾十萬年前的遠古時期了,所以印度也不敢這么弄。
4.世界大國領導人都在極力避免核戰爭爆發,印度領導人敢先使用吧,他就成千古罪人了。
④ 這是運20加油機
肯定是國內自己研製,以前是沒有自己的大型平台,只好用大毛的伊爾-76,現在有了咱們自己的Y-20,肯定是自己改,當初78也沒買多少,還是自己整出來了個轟油-6,軍事強大靠買時買不來的,印度就是最好的例子。至於運-20能不能改裝成加油機,這個是肯定的,只是現在不不知道以後是採取像78那種軟管的還是像KC-10那種硬管的。
⑤ 在多個排名中,印度軍事實力排名全球第四,是否名副其實
印度的軍事實力排在全球第四位,是西方智庫根據印度的綜合國力,分析研究後得出來的結論。軍事實力排名的參考意義要大於實際意義,並不是說世界排名第四的國家,就一定能夠打敗排名第五的國家。由於印度軍隊經常會鬧出來一定的笑話,所以很多人對印度都比較的輕視,其實印度的軍事實力一直都不弱,在花費大量資金購買新型裝備後,印度軍隊的現代化水平已經相當高。
綜合來看,印度陸海空軍以及導彈部隊的水平,在世界上都能夠排在前十位。而印度的綜合國力也比較強,印度的人口數量巨大,戰爭潛力非常強,GDP數量排名世界前列。同時印度的軟體科技水平也比較高,從上個世紀開始,印度就很重視自身的軟體技術發展,印度矽谷是世界上著名的軟體生產基地。從這些條件來看,印度的軍事實力排在第四位,絕不是西方智庫故意吹捧印度,印度自身也的確具備排在第四位的實力。
⑥ 印度政府將採取什麼樣的軍事采購策略呢
近期印度政府在軍購上不斷的實行大手筆,采購了很多最新的軍事裝備,這些軍事裝備很多都已經開始裝配到印度軍隊了。根據媒體最新消息,印度政府打算改變自己以往的軍事采購政策,開始實行新的軍事采購政策,印度的新軍購政策就是租借,印度現在開始考慮向外租賃軍事設備了,其實在很早以前印度政府就向美國政府租借了無人機和海軍艦炮。
從這就可以看出來印度政府目前對於海陸空三軍都打算採取租借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近期印度的空軍的戰鬥力就嚴重缺乏,雖然印度政府購買了法國的陣風戰斗機,但是也很難說印度政府不會為了對抗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壓力而進行租借戰機。不過這也是印度政府的聰明之舉,在有限的資金投入中盡可能地增強自己的軍事力量,不過印度日後萬國造可能就會更加響亮了。
⑦ 各國空中加油機現狀是怎樣的
美國
美國加油機數量居世界第一,頻頻向亞太地區部署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擁有加油機最多的國家,主要型號有:一是KC-135E「同溫層油船」空中加油機。該機加油速度為3400升/分鍾,採用插頭錐套式加油設備,一次最多可為30架小型飛機同時加油。
二是KC-10A「致遠」空中加油機。由美國麥道公司在DC-1O-30CF運輸機的基礎上製造的加油/貨運兩用機,是美國空軍近年來使用的主要空中加油機之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功能最齊全、加油能力最強的加油機。
三是KC-130「大力士」加油機。它是由洛克西德-馬丁公司生產的。目前,美軍在日本普天間機場共部署了12架F型和R型的KC-130空中加油機。其中,F型KC-130加油機是從1962年開始使用的祖母機。因此美軍急需對其進行更換。
四是KA-6D「入侵者」加油機。由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生產。
五是KC-130J空中加油機。該新型空中加油機針對可垂直起降的MV一22鶚式偏轉翼直升機特點,性能在現型機的基礎上有了很大提高。KC-130J型機飛行半徑達800/千米,可搭載3.2萬升燃料是現型機的1.5倍,加油速度是現型機的4倍。
此外,該新型機的最高時速、續航距離、夜間飛行能力等性能也都有大幅的提高。根據1996年關於沖繩的特別行動委員會所達成的共識,日美兩國政府將把部署於普天間機場的KC-130加油機轉移至位於山口縣的岩國基地。作為交換條件,岩國市要求美國部分返還岩國基地。由於基地返還談判沒有取得進展,目前並沒有實現KC-130加油機的轉移任務。
俄羅斯
俄羅斯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空中加油機擁有國。俄空軍遠程航空兵擁有40餘架伊爾-78(20架)、圖一16和米-4型加油機,海軍航空兵約有30多架圖-16加油機。
伊爾-78「大富翁」空中加油機由俄羅斯伊柳申設計局製造,是蘇聯70年代中期開始改裝的一種空中加油機,由伊爾-76軍用運輸機改成,1978年交付使用,目前裝備數量為20架。該機主要用於給遠程飛機、前線飛機和軍用運輸機空中加油,同時還可用作運輸機,並可用作地面加油車向機動機場緊急運送燃油。它採用三點式空中加油系統,技術先進,性能優良,能為戰術和戰略飛機實施空中加油,是俄羅斯空軍主力加油機。該機可同時為3架飛機加油。
英國
加油機數量居世界第三。英國未來戰略加油機項目將采購30架加油機,用於替代24架老齡VC-10和10架皇家空軍目前正在使用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L10-11。
飛機不僅要滿足英方關鍵的空中加油要求,同時還可在和平時期用作部隊和貨物運輸。這項價值130億英鎊、歷時27年的合同將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一筆私人籌措資金項目。
目前有兩家公司參與競標,TISC外,另一家是由EADS、泰萊斯和羅·羅組成的空中加油機集團,該公司提供的候選機是空客A330-200。
英國空軍現有3個空中加油機中隊,主要加油機機型為自製的vc-10K「勝利者」。
一是英軍VC-10K空中加油機。該機是英國1978年在VC-10和超VC-10運輸機基礎上改裝而成的,是英國皇家空軍的主要加油機種,現裝備5架VC-10K-2R4架VC一10K-3型。
其用途和特點:主要用於空中加油;採用軟管式加油;加油點數多,帶3套加油設備;航程大,加油半徑大。
二是英軍「勝利者」K·型空中加油機。該機是英國在「勝利者」中程戰略轟炸機基礎上改進的空中加油機。1972年3月首飛,共裝備24架。
其用途和特點:用於空中加油;採用兩側翼根進氣;航程和加油半徑較大,能帶3套加油設備。
印度
開始裝備伊爾-78空中加油機。2003年3月1日,烏茲別克在首都塔什干機場向印度空軍交付首批兩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這兩架加油機將首先部署在印度的阿格拉機場,待6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全部交付完畢後,將組成一個空中加油機中隊,長期部署在印度的那格普爾機場。
2001年2月,印度與烏茲別克簽署協議,購買6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此後,印空軍選派飛行員和技術人員赴烏學習伊爾-78空中加油機的駕駛、空中加油及維護與保養技術。
隨著伊爾一78空中加油機的引進和裝備,印空軍作戰能力將成倍增加:增加作戰飛機的航程,大大提高對敵縱深目標打擊能力;不需要在易被敵方攻擊的前沿機場部署更多的作戰飛機,許多飛機可實現縱深部署,確保飛機的安全。
在對敵作戰中,從縱深機場起飛的作戰飛機不必在前沿機場降落加油,可在進入敵領空前進行空中加油,既提高了作戰行動的隱蔽性,又可節省大量飛機在前沿機場降落和起飛消耗的燃油。
延長作戰飛機的滯空時間,可以在不著陸的情況下多次加油完成更多的作戰任務,節省執行作戰任務的時間,提高作戰效率。目前,印空軍多種戰斗機、戰斗轟炸機和運輸機具有或在改裝後具有空中受油能力。
日本
擴大加油機數量。目前,日本防衛廳正在考慮推遲發展其海上巡邏機P-3C的接替機種方案,以便集中使用日益緊縮的財力,采辦一種空中加油/運輸聯合機種。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P-3C由日本川崎公司特許生產,總共生產101架,去年交付了最後一架。
日本航宇工業界過去一直在推進國產海上巡邏機設計,並認為這種設計應該與日本新運輸機C-X的設計結合起來進行。為了維持川崎公司的P-3生產線,公司想對P-3進行現代化改造,空中加油/運輸聯合機種可能是它的一種選擇。
日本航空自衛隊也想優先發展空中加油機,並取代其役齡已達30年的C-1運輸機。日本防衛廳則傾向於選擇波音公司提出的波音767的空中加油,運輸的衍生型,這與它最近提供給日本的4架以波音767為平台的空中預警機具有相當大的通用性。其它可選擇的方案包括歐洲空中客車公司的A310、波音公司的C-17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C-130J。
隨著日本不斷加緊擴充其軍事實力和擴大活動領域,不斷向海外施加軍事影響,「軍事大國」慾望暴漲,因此在自衛隊防務預算中專門增撥了空中加油機采購經費。
目前,日本已經擁有12至19架空中加油機,機型可能是KC-10A加油/運輸兩用機。使得日本戰斗機的作戰半徑得到擴大。用於日本軍方加油機計劃的波音767客機也於2005年6月8日飛抵美國,開始接受改造工作。
首架KC-767空中加油機已於2006年12月交付航空自衛隊。包括F-15J/DJ、F-2A/B及F-4EJ在內的日本主力戰機的作戰范圍將因此而倍增。
現在,日本的加油機以波音767客機為基礎,並同時具有運輸機的功能,可搭載200人和4輛小型軍用卡車。在加油方式方面,日本加油機將採用和美國空軍相同的伸縮套管方式,能在一個空中加油集合點為8架戰斗機補充燃料。
⑧ 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國家解決了空中加油的問題
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等國家都已經解決了空中加油的問題。
對於一般的軍用航空器而言,不落地加油並且一次飛行上萬公里,在過去似乎是難以想像,而如今隨著空中加油技術的出現及實用化卻已成為事實。空中加油技術簡單地說,就是在空中一架航空器給另一架或數架航空器(或直升機)加註燃油,使其航程加大,續航時間增長的技術。
技術源起
第一次空中加油則出現在二十世紀的 20 年代,其方式是在加油機上裝一條 15 米長的
空中加油軟管,軟管的頭部有一個可以快速開關的活門,在進行空中加油時,加油機放下軟管從後上方慢慢掠過受油機,當受油機上的人抓住軟管後就以手勢表示銜接成功,然後將軟管插入油箱,打開活門於是開始加油。然而自第一次空中加油出現之後二十多年的漫長時間,空中加油這項新技術竟乏人問津而「束之高閣」,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噴氣式固定翼航空器迅速發展,空中加油技術才「重獲新生」。發展至今的空中加油技術早已不是早期以人工方式進行作業,當前發展比較成熟並被廣泛採用的空中加油系統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軟管-浮錨式加油系統,另一種是飛桁式加油系統。
技術特點
空中加油機主要是以延長戰機執行任務的時間,或是延長戰機的作戰航程為目的的軍用航空器。在加油機的機身下層機艙全為油箱,上層機艙可裝載人員、物資。故其任務航程中除執行空中加油任務外,並兼任運輸機執行運輸任務。
雖不論空中加油機是採用上述任一種的空中加油設備或作業方式,現代化的空中加油作業仍然需要飛行員正確且細心的操作,需要加油機與受油機的配合協調,才能安全完成加油任務。現代化空中加油作業的過程大致如下:首先是加油機和受油機必須依照預定時間在預定地點會合,才能進行空中加油作業。然後受油機和加油機實施銜接,銜接成功之後加油系統依據信號自動接通油路。加油完畢後,受油機依據加油機的指揮進行脫離,整個加油過程便順利完成。
空中加油技術不僅增加了戰機的航程,而且大大提高了戰機的生存能力,已成為現代戰爭中重要的空中後勤支援力量,使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成為可能。空中加油技術的運用,改變了以往人們只能從戰機的內載油量、航程來確定其執行任務種類的傳統觀念,使人們對空中加油機支援戰機的作戰能力有了新的認識,空中加油技術在未來的戰爭中仍將發揮其重要的作用。至目前為止,發展成熟的空中加油技術可分為軟管-浮錨式、飛桁式、混合式三項。
現況
據統計資料顯示,如今全球現役的空中加油機有上千架,擁有加油機的國家也有十幾國,例如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等。其中美國是名副其實的空中加油機大國,其操作數量佔全球空中加油機總數的四分之三。美國陸海空三軍使用的空中加油機主要有波音公司的 KC-135E/R 與 KC-10、洛馬公司 KS-3B 與 KC-130H 等,這些加油機都曾在海灣戰爭中使用過。長期以來能夠獨立發展空中加油機及技術的國家主要是美國、英國和俄羅斯,其他國家或地區主要是使用他們的成品和設備,新加坡。
⑨ 空中加油機的現狀
美國加油機數量居世界第一,頻頻向亞太地區部署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擁有加油機最多的國家,主要型號有:一是KC-135E「同溫層油船」空中加油機。該型加油機空勤組為4人,分別為正副駕駛、領航員和加油操作員。該機翼展39.88米,機長41.53米,最大起飛重量134.7噸,最大航速1030千米/小時,最大可供油量52噸,飛機最大載油量為118100升,加油速度為3400升/分鍾,採用插頭錐套式加油設備,一次最多可為30架小型飛機同時加油。二是KC-10A「致遠」空中加油機。由美國麥道公司在DC-1O-30CF運輸機的基礎上製造的加油/貨運兩用機,是美國空軍近年來使用的主要空中加油機之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功能最齊全、加油能力最強的加油機。該加油機空勤組4人,翼展50.40米,機長55.35米。KC-IOA加油機具有載油量大(7個油箱,最大供油量90噸),加油能力強(加油速度為5680升/分鍾),可同時為3架小型飛機實施空中加油,功能齊全(既可加油又可運油,既可3個軟管加油又可1個硬管加油,既可為空軍飛機加油又可為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飛機加油),加油時飛行速度快(324—695公里/小時),使用范圍廣(可在嚴寒地區實施加油)等無與倫比的特點。三是KC-130「大力士」加油機。它是由洛克西德-馬丁公司生產的。目前,美軍在日本普天間機場共部署了12架F型和R型的KC-130空中加油機。其中,F型KC-130加油機是從1962年開始使用的祖母機。因此美軍急需對其進行更換。四是KA-6D「入侵者」加油機。由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生產。五是KC-130J空中加油機。據報道,美國海軍陸戰隊計劃從2008年開始依次對部署在日本普天間基地的KC一130大力士空中加油機進行更換,部署最新型號的KC-130J型空中加油機。該新型空中加油機針對可垂直起降的MV一22鶚式偏轉翼直升機特點,性能在現型機的基礎上有了很大提高。有觀點認為,美軍此舉是為向沖繩部署MV一22鶚式偏轉翼直升機作準備。KC-130J型機飛行半徑達800/公里,可搭載3.2萬升燃料是現型機的1.5倍,加油速度是現型機的4倍。此外,該新型機的最高時速、續航距離、夜間飛行能力等性能也都有大幅的提高。根據1996年關於沖繩的特別行動委員會(SAc0)所達成的共識,日美兩國政府將把部署於普天間機場的KC-130加油機轉移至位於山口縣的岩國基地。作為交換條件,岩國市要求美國部分返還岩國基地。由於基地返還談判沒有取得進展,目前並沒有實現KC-130加油機的轉移任務。 加油機數量居世界第二
俄羅斯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空中加油機擁有國。俄空軍遠程航空兵擁有40餘架伊爾-78(20架)、圖一16和米-4型加油機,海軍航空兵約有30多架圖-16加油機。伊爾-78「 大富翁」空中加油機由俄羅斯伊柳申設計局製造,是蘇聯70年代中期開始改裝的一種空中加油機,由伊爾-76軍用運輸機改成,1978年交付使用,目前裝備數量為20架。該機主要用於給遠程飛機、前線飛機和軍用運輸機空中加油,同時還可用作運輸機,並可用作地面加油車向機動機場緊急運送燃油。它採用三點式空中加油系統,技術先進,性能優良,能為戰術和戰略飛機實施空中加油,是俄羅斯空軍主力加油機。伊爾-78加油機機組人員7人,飛機自重70噸,機長46.6米,機高14.76米,翼展50.5米,最大載油量92800千克,加油時飛行速度為430-590千米/小時,加油速度為3000升份鍾,巡航速度750千米/小時。伊爾-78加油機單價只有5000萬美元,比西方同類加油機便宜許多。該機可同時為3架飛機加油。 加油機數量居世界第三
英國未來戰略加油機(FSTA)項目將采購30架加油機,用於替代24架老齡VC-10和10架皇家空軍目前正在使用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L10-11。飛機不僅要滿足英方關鍵的空中加油要求,同時還可在和平時期用作部隊和貨物運輸。這項價值130億英鎊、歷時27年的合同將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一筆私人籌措資金項目(PFI)。目前有兩家公司參與競標,TISC外,另一家是由EADS、泰萊斯和羅·羅組成的空中加油機集團(AT),該公司提供的候選機是空客A330-200。英國空軍現有3個空中加油機中隊,主要加油機機型為自製的vc-10K「勝利者」。一是英軍VC-10K空中加油機。該機是英國1978年在VC-10和超VC-10運輸機基礎上改裝而成的,是英國皇家空軍的主要加油機種,現裝備5架VC-10K-2R4架VC一10K-3型。其用途和特點:主要用於空中加油;採用軟管式加油;加油點數多,帶3套加油設備;航程大,加油半徑大。二是英軍「勝利者」K·2型空中加油機。該機是英國在「勝利者」中程戰略轟炸機基礎上改進的空中加油機。1972年3月首飛,共裝備24架。其用途和特點:用於空中加油;採用兩側翼根進氣;航程和加油半徑較大,能帶3套加油設備。 開始裝備伊爾-78空中加油機
2003年3月1日,烏茲別克在首都塔什干機場向印度空軍交付首批兩架伊爾一78空中加油機。這兩架加油機將首先部署在印度的阿格拉機場,待6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全部交付完畢後,將組成一個空中加油機中隊,長期部署在印度的那格普爾機場。2001年2月,印度與烏茲別克簽署協議,購買6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此後,印空軍選派飛行員和技術人員赴烏學習伊爾-78空中加油機的駕駛、空中加油及維護與保養技術。伊爾_78空中加油機由俄羅斯伊柳申設計局製造,是蘇聯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改裝的一種空中加油機,由伊爾-76軍用運輸機改成。該機主要用於給遠程飛機、前線飛機和軍用運輸機空中加油,同時還可用作運輸機,並可用作地面加油車向機動機場緊急運送燃油。它採用三點式空中加油系統,技術先進,性能優良,能為戰術和戰略飛機實施空中加油,是俄羅斯空軍主力加油機。伊爾-78加油機機組人員7人,飛機自重70噸,機長46.6米,機高14.76米,翼展50.5米,最大載油量9.28噸,加油時飛行速度為430~590公里/小時,加油速度為3000升,分鍾,巡航速度750公里/小時,可同時為3架飛機加油。隨著伊爾一78空中加油機的引進和裝備,印空軍作戰能力將成倍增加:增加作戰飛機的航程,大大提高對敵縱深目標打擊能力;不需要在易被敵方攻擊的前沿機場部署更多的作戰飛機,許多飛機可實現縱深部署,確保飛機的安全;在對敵作戰中,從縱深機場起飛的作戰飛機不必在前沿機場降落加油,可在進入敵領空前進行空中加油,既提高了作戰行動的隱蔽性,又可節省大量飛機在前沿機場降落和起飛消耗的燃油;延長作戰飛機的滯空時間,可以在不著陸的情況下多次加油完成更多的作戰任務,節省執行作戰任務的時間,提高作戰效率。目前,印空軍多種戰斗機、戰斗轟炸機和運輸機具有或在改裝後具有空中受油能力。 擴大加油機數量
目前,日本防衛廳正在考慮推遲發展其海上巡邏機P-3C的接替機種方案,以便集中使用日益緊縮的財力,采辦一種空中加油/運輸聯合機種。日本海上自衛隊的P-3C由日本川崎公司特許生產,總共生產101架,去年交付了最後一架。日本航宇工業界過去一直在推進國產海上巡邏機設計,並認為這種設計應該與日本新運輸機C-X的設計結合起來進行。為了維持川崎公司的P-3生產線,公司想對P-3進行現代化改造,空中加油/運輸聯合機種可能是它的一種選擇。日本航空自衛隊也想優先發展空中加油機,並取代其役齡已達30年的C-1運輸機。日本防衛廳則傾向於選擇波音公司提出的波音767的空中加油,運輸的衍生型,這與它最近提供給日本的4架以波音767為平台的空中預警機具有相當大的通用性。其它可選擇的方案包括歐洲空中客車公司的A310、波音公司的C-17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C-130J。隨著日本不斷加緊擴充其軍事實力和擴大活動領域,不斷向海外施加軍事影響, 「軍事大國」慾望暴漲,因此在自衛隊防務預算中專門增撥了空中加油機采購經費。據日本防務廳長官虎島和夫稱,日本准備增加800億日元(約合7.1億美元)用於采購4架KC-X加油機,每架約為200億日元。據透露,日本計劃到2010年擁有12至19架空中加油機,機型可能是KC-10A加油/運輸兩用機。日本防衛廳在解釋采購空中加油機這一敏感事件時說,日本采購空中加油機完全是出於裝備更新換代的考慮,日本准備將空中加油機用於對飛機加油和國際合作運輸以及航空自衛隊』日常訓練。不管日本怎樣解釋其做法,有一點很清楚,那就是日本引進加油機後,其戰斗機的作戰半徑將得到擴大,真實目的人人皆知。據美國波音公司最近披露,用於日本軍方加油機計劃的波音767客機已於2005年6月8日飛抵美國,開始接受改造工作。據估計,首架KC-767空中加油機將於2006年12月交付航空自衛隊。屆時,包括F-15J/DJ、F-2A/B及F-4EJ在內的日本主力戰機的作戰范圍將因此而倍增。從官方公布的資料來看,日本的加油機以波音767客機為基礎,並同時具有運輸機的功能,可搭載200人和4輛小型軍用卡車。在加油方式方面,日本加油機將採用和美國空軍相同的伸縮套管方式,能在一個空中加油集合點為8架戰斗機補充燃料。 轟油六空中加油機是中國研製的第一款空中加油機,該機由轟六轟炸機發展而來。該機成功解決了國產加油機的有無問題,並且為空軍提供了寶貴的空中加油經驗。但由於轟六屬於中型轟炸機,起飛重量有限,載油量較低。
⑩ 目前世界上又哪些國家解決了空中加油的問題
已解決空中加油問題的國家狼理解為只要能夠進行空中加油就符合問題,而不是一定要造出空中加油機的國家。 現在各國空中加油機有1000多架,擁有加油機的國家有24個。 美國是名副其實的空中加油機大國,其數量高達760餘架,佔全球空中加油機總數的四分之三。擁有多種型號KC-97、KB-29、KB-50、KC-130、KA-6D、KC-135、KC-10、KC-767等加油機, 俄羅斯加油機僅次於美國,擁有40餘架伊爾-78、圖-16和米亞-4等型加油機; 英國,加油機數量居世界第三的英國空軍現有3個空中加油機中隊,主要加油機機型為:一是自製的vc-10K「勝利者」空中加油機現裝備5架VC-10K-2R,4架VC一10K-3型,二是「勝利者」K2型空中加油機。該機是英國在「勝利者」中程戰略轟炸機基礎上改進的空中加油機。1972年3月首飛,共裝備24架。 法國空中加油機有20架,主要為C-135F/FR型11架。空客的A310法國也在采購中。 中國的空中加油機主要是20多架轟油-6,從俄羅斯進口的十餘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正在交付中。 德國空軍首架A310MRTT多用途加油/運輸機,2003年在德累斯頓完成了首飛, A310MRTT是由「空中客車」A310-300民用飛機發展而來的一種寬體、多用途加油/運輸機,該項目始於2000年年底,由歐洲宇航與防務公司(EADS,為空中客車公司的母公司)牽頭實施,計劃為德國空軍裝備4架。 還有十幾個國家購買了空中加油機,他們有: 印度:6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正在交付中; 日本:准備7.1億美元用於采購4架KC-X加油機,據透露,日本計劃到2010年擁有12至19架空中加油機,首架已交付,機型是KC-767加油/運輸兩用機。 另外,沙烏地阿拉伯有20餘架,以色列、西班牙和巴西等國各有10餘架、新加坡、烏茲別克、荷蘭等國家裝備有數架。 還有澳大利亞計劃購買4架加油機,將使用空客-330為機體,據說台灣為了「反攻大陸」也在申請購買美國的空中加油機,美國人到現在還沒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