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到現在為止,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國人的
印度是個非常神奇的國家,在印度國內有眾有多的神,牛神、豬神等只要是我們能想到的動物,在印度幾乎都有人把它們奉作神靈,這是人家的信仰,我選擇尊重。如果你是外國遊客,走在印度的大街上 ,你需要買東西,印度的小商販看見你是外國人會漫天要價。在印度人眼中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 他們把錢看在第一位,沒有一點人情味。印度人根本沒有資格評價中國人,在印度生活過的外國人看來印度人才是天生喜歡賺錢的機器,對金錢的崇拜程度超乎了我們的想像。
和中國人待久的印度人他們會認為有相當一部分中國人比較膚淺,因為很多中國人總是喜歡買昂貴的衣服,買最新的數碼產品,但是他們從來沒有考慮到自己的真實收入並不足以支撐這樣的消費,多數都是從生活費里扣除,或者找父母要甚至是借錢來滿足自己的消費。
2. 印度百姓如何看待中國
印度普遍是瞧不起中國的,印度人一直認為中國比印度落後10-15年
3. 印度街訪:印度人民怎麼評價中國的
印度人很少有人正確了解中國,他們了解中國主要通過他們的媒體。而印度媒體絕大多數對中國缺少客觀的評價,他們宣傳中國是個貧窮落後而又臟亂差的國家,甚至評價上海是東方小孟買,而去過孟買的人都知道,孟買比上海差太多了。甚至有來過中國的個別印度人也說中國貧窮,原因是中國人很少戴首飾,印度的風俗習慣是越有錢的人首飾戴的越多。當然有少數人通過別的渠道或者親自來看過中國之後,對我國有了客觀正確的評價
4. 外媒眼中的中國和印度到底有什麼區別
外媒眼中的中國和印度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中國的奇跡已經在世界見證了,那麼接下來我們看看這些個外國媒體是怎麼看待如今的中國和印度的。
西方媒體的一位記者親自加入了當地的建築隊,卻不曾想看到的很多都是來自中國的工人!這是因為中國建築工人的速度與效率是出了名的。
他的看法是:中國的崛起是一個既定的事實,我是站在一個美國人的立場來看的,而我們正在停滯不前,所以說並不是我們在進步,中國在進步或者說中國發展的比較快。而我要說的是美國現在的經濟很無力,內部斗爭極其嚴重,在基礎建設和教育方面停滯不前,而這些領域恰恰是中國正在迎頭趕上的。
5. 在中國定居的印度人,都是怎樣看待中國的
在國內定居的印度人,他們是如何看待中國?可能會讓你感到意外!
這幾年來,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快,經濟實力逐漸增強,國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改善,國內也相繼涌現出一批經濟強市。很多外國友人都對中國的發展感到十分好奇,紛紛前往中國旅遊,見識中國的變化。
6. 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呢
雖然說現在全球化的步伐越來越看,但是我們對於別的國家若不親身體會,是無法了解的全面的,他國對於我國也是一樣。那麼身為鄰居的印度人看中國的話,他們又是什麼感覺呢?似乎印度人看中國總是很喜歡把中國當做競爭對於,從而進行各個方面的對於。
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
其實對於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如何,這也是需要分差別的。那就是來過中國的印度人,和沒有來過中國的印度人。對於沒有來過的印度人看中國的話,大部分可能都是從網上所知道的訊息,所以對於中國經常是一種鄙夷的態度,認為中國某些地方完全比不上印度。
曾有個人去印度孟買出差,感慨了一句孟買真漂亮,而那個人的印度客戶則回答了這樣的一句話:「不用擔心,十年後上海也能發展成這樣。」emmmmm??估計無數上海人都想說一句mmp吧,這就是偏見時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
但是若是來過中國的印度人,大部分都是十分客觀的,能夠充分知道兩國之間的差距。順便偶爾感慨一些中國的物價比他們國家要貴上一些,這也是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之一。當然了,其實更大多少的印度人,對於中國一無所知。
大多數的印度人僅僅能通過報刊雜志和媒體了解中國,所知道的東西,甚至不多於諸如成龍、長城和中餐等。不過一些印度人看中國時,仍舊持有積極態度,或對中國傾向於中立的觀點。我們不妨來看看一個十分可觀中立的印度人,對於中國方方面面的印象。
印度人中國可觀的評價與對比
1、對中國人的印象:我們認為中國人是非常勤勞智慧且對工作一絲不苟的一群人。中國人非常樂於獻身於國家,且常常把國家置於優先位置。而在印度,你可能常會在一些節日遭遇諸如因為工資原因而引起的罷工或者是長時間的假期,這些因素都對出口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2、經濟和文化:很多印度人對中國多年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績表示贊賞。對印度的民主制度來說,想要重復同樣的經歷可能要用很多年。我們體會到中國文化是相當美麗的,當人們表演中國獨特的民俗文化時,他們展現了適時地同步性。我們發覺諸如武術、舞龍這樣的運動真的很美且令人著迷。
3、中國的產品:尤其是涉及到電的,都在印度很普及。我們在印多爾有Jail Road,同樣地,大多數的印度城市都有專門銷售中國商品的地方。像金立、小米、OPPO、VIVO這樣的手機牌子在工程師當中也很受歡迎。但不幸的是,有時中國製造常常被認為是劣質、便宜、山寨的同義詞。
4、教育與娛樂:像成龍一樣的明星在印度非常受歡迎,中國的動作電影我們都喜歡~我們覺得中國對於各種體育運動「從娃娃抓起」的態度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因為印度的教育從來不把目光聚集在學術能力之外的其他事上。
7. 印度是怎麼評價現在的中國的
一些合資企業到中國辦廠並不是因為別的什麼,而是因為中國人最能吃苦、工資卻最低。這些外國工廠在印度根本開不起來,因為印度人要的工資這些老闆給不起,印度人也完全沒有中國人做牛做馬般吃苦耐勞的精神!
除國家用於外事活動外,印度政府官員都坐印度自產的」總理」牌轎車,象國防部這樣的強力機關連空調都沒有。而中國所有的政府衙門都是富麗堂煌,每年被政府官員公款吃掉的錢也是一個天文數字,這些印度很少。所以中國的GDP是印度的兩倍,但中國人民卻難以從中得到實惠。
印度人可以在總統府對面乞討,也可以在象中國長安街一樣的繁華地段搭棚生活,沒有人敢以影響市容為由把他們象鴨子一樣到處驅趕。在印度不會因為三輪車影響政府形象而被取締,只要你能在某個地方找到謀生的門路,就不會有人管你。而在中國則嚴格得多,官員們對於形象的關心遠超對百姓的生活的關心。
印度上至總統下至部門,在任是官員,享受國家的各種待遇,下來後和平民一樣。中國就不一樣了,只要進了官場,除非因腐敗被抓,否則國家要養一輩子,直到死為止。
中國的官員總數的法國總人口差不多,這還不包括鄉村及編外的官員。而中國的國民總值低於法國,由此中國人的負擔比印度大得多。
中國的城市隨處可見爛尾樓,這些爛尾樓少則幾百萬,多則幾十億,要統計中國的爛尾樓到底有多少,有多少資金耗在爛尾樓里,比登天還難。可以說每棟爛尾樓里都是官商勾結的結果,每棟爛尾樓都是人民的血汗錢,在中國不知道有多少人民幣投進了這些黑窟窿,這種現象在印度卻很少見。
除了爛尾樓,還有機關和央企的福利房遭到質疑,另外樓市的調控也被指越調房價越高,中國人買房真心難。
印度實行全民免費醫療,這是國家對公民提供的一種福利,代為支付醫療費用。發達歐洲國家如英國、瑞典、瑞士、丹麥,都是全民免費醫療,一切費用由國家負擔。美國、日本等實行醫療保險制度,但是對於退休的老人和窮人,則是免費治療,在俄羅斯國土上的所有人,全部免費治療。第三世界窮國印度,也敢實施全民免費醫療。古巴、巴西、智利也是全民免費醫療,全民普及基本衛生服務,人均期望壽命、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等國民健康指數都位居世界前列。連朝鮮這種窮國也免費醫療,可是經濟大國中國,只能是夢想!
中國目前受到全世界的圍堵,而且圍堵非常有效。而印度作為民主國家,與世界主要強國關系非常的友好,不存在武器禁運,所以印度的發展空間比中國好得多。
印度人貧窮,主要是因為懶惰。如果印度人也象中國人這么勤勞,印度百姓肯定比中國人的生活好得多。
8. 印度人怎麼評價中國
我們對印度的了解幾乎全部是:"印度人口也有10億之多,但面積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大小,因此地少人多;近代一直是英國的殖民地,廣大人民生活在剝削與壓迫之中;科技很發達,軟體業名列世界第二;天氣太熱,每年都熱死幾千人,不適合人類居住"。
到了印度,首先讓人感到驚訝的就是新德里國際機場的破舊,機場大廳的四面牆都是用石灰水粉刷的,沒有什麼廣告和宣傳畫,牆上面滿是污漬,很多大塊的牆皮已經掉了下來,露出黑乎乎的磚塊。
更令人驚訝的是,從新德里國際機場望出去:唯一一條公路的兩邊居然到處都是破舊的棚屋,還有很多人就睡在公路邊上,甚至睡在汽車下面,公路兩邊的地面上還有很多象下水道井蓋大小的洞穴,據說這都是窮人居住的地方。沿著公路進入市中心,我們驚訝的發現,馬路兩邊有很多窮人的房子。
所謂"窮人的房子",就是用裝石灰的編織袋和幾根樹枝搭成的,沒有四面的牆壁,一家十幾口人就住在幾平方米的屋頂下面;也有條件稍好一些的,住在黑乎乎的帆布做成的帳篷裡面,讓人聯想起了電影里的游牧民族;條件再好一點的就用廢棄的鐵皮搭成屋子,在城裡,很少見到磚瓦搭成的房子。以上信息完全正確。
進入城市,吃驚的目睹了傳說中印度的一大奇景:行駛的公共汽車上,不但車廂里擠滿了人,車頂上也坐著人,居然連車廂外面也掛滿了人,雖然扒著車窗,神情卻泰然自若,毫不緊張,其技術之高實在讓人佩服,我當時就想:美國的蜘蛛俠是不是從印度移民過去的。
再仔細一看,發現在車門的位置上沒有門,只有一個門框,連駕駛室也沒有門,後來才聽說:這邊的公共汽車路過站台時是不停車的,上車的人直接扒到車窗、車門框上,下車的人就直接從車門跳下去。(不太全面,有時候車頂都做滿了人)進入新德里的繁華市區,失望的發現所有的建築通常只有二、三層,全城最高的建築也只有4、5層樓高,實在不像一個大國的首都。後來,經過當地人確認:得知整個德里的最高建築為9層。更令人失望的是:街上的商店大多都只有國內的一個售報亭那麼大,無論店裡、店外都是極其的臟亂和破舊。由於面積太小,通常每個商店只賣一類商品,種類也非常之少,沒有什麼挑選的餘地。
比如說買鞋吧:一進門,老闆就會請你坐下,服務員跪在地上仔細觀察你的腳,估計一下號碼,然後拿一雙鞋給你,不滿意就再換一雙,直到大小合適為止,最多可以挑選一下顏色,基本沒有樣式可供選擇。盡管城市如此殘破,但是物價卻令人咋舌:任何生活用品的價格都是國內的2-3倍,甚至10倍:洗發水要50多元一瓶,礦泉水瓶(空瓶)要6元,香皂10元1塊;大白菜要10元錢1斤。。。。。。。
原因很簡單:當地的窮人用不到這些東西,這些都是用來給外國人用的。是這樣的,東西奇缺,還很貴,沒有大的超市盡管如此,很多必要的生活用品在這里仍然買不到,比如:餐巾紙、洗潔精、一次性紙杯等。很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印度人所謂的"上廁所",就是在大街上解決問題,不論男女。很好笑的是,街邊的公共廁所沒有屋頂、也沒有四面的牆,只有幾個露天的蹲位孤零零的放在那裡。
印度人的飯店就更不能提了,大家做好嘔的准備。首先:在印度,餐具是不消毒的,全印度的市場也買不到消毒櫃。其次,就是他們的吃飯方法,將菜餚熬成糊狀,用手指將菜和米飯攪在一起成一團漿糊狀,再把牛奶、飲料倒進去,繼續用手指攪。看著他們用黑乎乎的大手攪拌的過程,大多數國人都會作嘔;不過通常是沒有這個機會的,因為他們的飯菜發出一種熏天的酸臭氣,中國人聞到了都會躲在至少十米之外。
在當地,很少中餐廳,也買不到任何中國的零食,很讓人難熬。吃飯是這樣的,中國餐館條件要稍微好一些,但是也都沒有消毒,吃飯用的餐具,他們都是用一條黑的發亮的毛巾給你擦一下就用了印度人的窮是真正的"赤貧"。
在城市裡,即使是鬧市區,也隨處都可以看到:一家十幾口人,住在用裝石灰的編織袋和幾根樹枝搭成的,僅有8、9平方米的房子里,沒有四面的牆壁,一家十幾口人就住在幾平方米的屋頂下面。據說坐飛機在孟買上空可以看到地面上很大一片白色的東西,好像我們中國的塑料大棚一樣,其實那就是窮人用編織袋做的屋頂。不過我倒覺得他們的治安不錯,房子既沒有牆壁也沒有門,居然都不會丟東西。
有一次,我在車上看到路邊一個走路的年輕女孩,身上的"衣服"質地很特別,朦朦朧朧的似隱似透,還發出閃爍的天藍色光芒,我當時就很奇怪這衣服是什麼做成的,在中國沒見過這樣的布料。走近一看,大吃一驚,原來她根本就沒穿衣服,只是在身上抹上了一層藍色的顏料。我估計:她可不是為了時尚而裸奔,也不是完全是為了遮羞,主要是為了防曬:當地的氣溫通常都有45度,下午可達到50度,半夜也有40度,如果不穿衣服,肯定會把人曬死。
當地人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白天上班或睡覺,晚上拜佛,就連世界五百強企業里的員工也一樣。包括那些搞軟體的,離開計算機就開
9. 國外討論: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
我去過德里。孟買。等印度大城市。面貌很破舊。但新興產業很興盛。
印度人看中國。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列強。是個時刻想摧毀他們國家的敵人。
也許是62年那場戰爭。中國軍隊鐵血的形象。以及中國建國後與很多國家都發生過戰爭,讓印度人認為中國人很冷酷。他們不理解為中國人的自我犧牲,吃苦耐勞。
總之。印度人眼裡的中國是。列強。敵人。畏懼害怕。又刻意貶低中國。汗
10. 印度人看中國人怎麼說
由於我沒有接觸過印度人,我只能從我多年在視頻講座,論壇文章,朋友留學的梳理來估計印度人對我們的看法
印度認為中國佔了他們的土地就是所謂麥克馬洪線以南,而且相當多的人都不知道麥克馬洪線在哪。。。。
認為中國驕傲,一直用中國國內成熟的產業打壓印度自主品牌。我個人認為是玩不起的表現,印度飛餅也進入中國大街小巷了,我也沒抱怨啊哈哈~~~總體還是印度工業人口少,所以做點有技術含量的東西費勁。
印度害怕我們再次侵略他們,(1962年他們被我侵略了?我曹TMD)所以對中國很警惕。。。而且認為我們集權,老百姓水深火熱。(我的天啊,你們連土改都沒弄,而且還是種姓制好嗎)
插一句印度文盲率過高,有人說會寫自己名字就不是文盲(但是他們信息技術的人才還是相對不錯的)所以以上這些看法都是社會中上場對我國的看法,估計中下層就跟風或者不表態。